科学技术哲学第四章的课件啊
此结论称为柯尼希定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PPT课件

大
也说不通。所谓永动机,指的是人们幻想的一种机械装
学
置,它一经启动,就自行运转下去,不断作出有用的功。 企图制造永动机的最早记载,大约出现在13世纪。此后
各种永动机的设计层出不穷,一直延续到19世纪工业革
杨 命后,势头才有所减弱。即使到今天,还不时有人提出
维 一些实质上是永动机的装置,只不过它们伪装得更好,
纮
更不易被识破罢了。
6
中
4.1.1 永动机不可能
国
科
千万次的失败并没有使所有的人认输,总有一些 人陷在永动机梦想的泥潭里不能自拔,并死死纠缠着
学
要别人接受他们的设计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巴黎科学
技 院在1775年不得不通过决议,正式宣告拒绝受理永动
术 机方案。这说明在当时科学界,已经从长期所积累的
大
经验中,认识到制造永动机的企图是没有成功的希望
4.4.4 弹性势能和其它能量形式
5
中
4.1.1 永动机不可能
国
科
实际上,永动机这个名词不太恰当。如飞轮之类, 运动一经开始,若无摩擦作用,则可永久继续运动,这
学
在实际上虽然不易实现,但于理说得通,可以看作一种
技 实际的极限情形,此时没有动力输出,若说什么也不消
术 耗,可以永久输出动力,此则非但不可实现,而且于理
中 4.1.2 重力势能
国
作为最简单的举重
科 装置之一,我们追随斯
学
泰芬,也研究斜面装置。
技
不过为了简化讨论,我们把装置改为如图 4.1 所示的形式。设小
术
球重量为 mg,大球重量为 Mg,在摩擦力趋于零的情况下,静力学平 衡时,我们有 Mg sinθ= mg, 如果小球拖得动大球的话,则以小球降低
科学技术PPT教学课件

南宋时(公元 1259),宋军发明 此种管状火器。以 巨竹筒为枪身,内 部装填火药与子弹。 点燃引线后,火药 喷发,将子弹射出, 射程230米。这是 世界第一种发射子 弹的步枪。
明 朝 火 箭
在箭支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 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这是世 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这是一种 独轮车装载火 箭的战车,前 有绵帘,需要 时可放下挡铅 弹,车两侧有 六筒火箭,共 160支,长枪 两支,此车由 两人操作。
高山气候
温带: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气候(climate):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 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你能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语吗?气候现象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
风和日丽、暴风骤雨 四季如春、阴转多云
第一节 天气和气 候
卫星云图 白色的区域表示什么?
绿色的区域表示什么? 蓝色的区域表示什么? 白色越浓表示什么?
地球上的五带及特点
四季变化明显 气候终年炎热 气候寒冷干燥 上述三个特点 各指那个带?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非洲大部分位于哪个带? 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个
带? 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
科技哲学十五讲课件

•Wohler维勒的尿素人工合成
HCNO+NH4OH
CO(NH2)2
(无机物与有机物间没有鸿沟); 说明动植物内在统一;
•细胞发现(Schleiden施莱登、Schwann施旺), •Darwin的进化论,
被Engles忽略的:
H2O+NH4CNO
彻底粉碎神创论和形而上学物种不变论;
•Maxwell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六大缺口:
•Kant-Laplace星云说 •Lyell(赖尔的渐变论)地质学原理与[Cuvier 突变论]之争;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Mayer迈尔、Jaule焦耳、Grove格罗夫、
(太阳系起源假说),打击神创论和宇宙不变论;
(居维叶)
Coolding柯尔丁、Helmholtz赫尔姆霍兹等],mgh﹦1/2mv×v;
人类 科学 自然
社会
(主体)
技术
(中介)
界
(客体)
三个基本研究对象:
• • •
自然界存在与演化的一般规律(自然界运动发展 的辩证法) 认识、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辩 证法) 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 法)
2.性质 面对如此庞大的研究对象和三个一般规律, 足见不是科学的实证方法能够胜任的,只能借助 理论概括的方法,故课程属于哲学性质,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 •介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具体科学技术之中间层次; •相对于一般哲学原理的二级哲学。
(可以通过下页图示来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原理
世界物质性原理 世界发展性原理
自然辩证法 (自然界) 各门自然科 学和技术学 科(天、地、 生、物、化 等) 自然现象界
历史唯物论 (人类社会)
科学技术哲学第四章的课件啊

二、方法论规则
LOGO
• 一个给定的系统本身应该被认为是一个 约定主义的系统还是一个经验的系统问 题是错误的。只有参照应用于理论系统 的方法才可能问,我们处理的是惯例主 义的还是经验的理论。
• 关于辅助假说,我们建议规定这样的规 则:只有那些引进以后并不减少、反而 增加该系统的可证伪度或可检验度的辅 助假说才是可接受的。辅助假说的引进 总应被看作构建新系统的尝试。
18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LOGO
波普认为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过是某种猜想或假 设,其中必然潜藏着错误,即使它能够暂时逃脱实验 的检验,但终有一天会暴露出来,从而遭到实验的反 驳或“证伪”。科学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地提出猜想、 发现错误而遭到否证、再提出新的猜想的循环往复的 过程中向前发展的。科学也包含错误,要经受经验的 检验,这不是科学的缺点,而恰恰是它的优点,它的 力量所在,或者说,“可证伪性”正是科学之为科学 的标志。宗教神学和一切形而上学都不具备这一优点。
(二)约定主义的观点
LOGO
• 按照约定主义的观点,把理论系统分为可证伪的和不 可证伪的是不可能的;或者更确切地说,这样一种区 分是模糊的。结论就是,我们的可证伪性标准作为划 界标准必定证明是无用的。
• 约定主义者把世界内在的结构的简单性看作是我们自 己的创造。仅仅是“自然定律”是简单的。
• 约定主义者还认为,自然定律是我们自己的自由创造, 我们的发明,我们的任意决定和约定。理论自然科学 只是逻辑建构,这种建构决定着一个人工世界的性质: 一个概念的世界,这些概念由我们选择的自然定律隐 含给予的定义。
什么叫做证伪假说?
我们说一个理论已被证伪,只有当我们已经接受和理论相 矛盾的基础陈述。这个条件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因 为我们知道,不能复制的个别偶发事例对于科学是没有意 义的。只有当我们发现一个反驳理论的可复制的效应时, 我们才认为它已被证伪。换句话说,只有当描述这样一种 效应的一个低水平的经验假说被提出和确认时,我们才接 受这个证伪。这种假说可以称作证伪假说。
科学技术哲学PPT总结

自然辩证法总结——谢玉梅第一讲导论自然辩证法: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科学技术哲学:100年以后科学技术革命时代的新发展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与性质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1.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一般规律和理论。
2. 中心线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主体)——科学、技术(中介)——自然(客体)3. 研究对象: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1.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实证性与哲学抽象)2.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3.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1. 哲学门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2. 交叉学科:与科学史、技术史、思维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联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与历史唯物主义并列;联系一般哲学和科学技术的中介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漫长过程发展的产物”一.古代自然哲学1.自发的唯物主义:朴素的辩证法、笼统、直观、猜测、思辨(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阿那克西曼德)2.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神秘主义,数就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物质二.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自然观1.中世纪的经院哲学:阿奎那2.“科学成了神学的婢女”:“从圣经以外获得的东西如果是合理的,理应包含在圣经里,如果是有害的,圣经是理应加以排斥的。
”三.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前期:15世纪下——18世纪中后期:18世纪中——19世纪末近代科学的产生:1543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1.近代前期的天文学:哥白尼—观念,第谷布拉赫—观测,开普勒—“天空的立法者”,牛顿—万有引力2.近代前期的力学:从静力学到运动学(或动力学),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抛物体运动规律),牛顿(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近代自然科学的特点:“实验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实证化、定量化)3.近代前期的数学:从几何学到代数(韦达、笛卡尔、牛顿、莱布尼茨)4.自然观:培根(唯物主义);方法论:培根(经验论、归纳)、笛卡尔(唯理论、演绎);科学观:培根(知识就是力量)5.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形而上学、机械论(还原主义)、经验主义四.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1.两大基础:黑格尔的哲学+当时科学上的一系列重大突破2.18世纪中—19世纪的科学成就: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在这一假说中包含着以后科学一切进步的起点”赖尔的地质渐变论:“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维勒的尿素人工合成巴斯德与微生物理论(发酵理论、细菌致病说、免疫理论)近代化学的发展:原子分子学说(道尔顿、阿伏伽德罗)、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物理学的全面发展: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热力学三定律、麦克斯韦经典电磁理论3.自然辩证法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主要)的共同工作马、恩的贡献:(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观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停的——运动观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时空观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论(2)科学技术方法论:批判改造了培根、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人的思想;第一次把社会实践放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首要地位。
高职哲学基础教学第四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PPT专选课件

找原不来让到 ,它这他的个。岛们上的主居民动家家来都没购有门买更没咱有锁们,他的们的防食物盗都是门平均和分配防的,盗家家锁都一。样,他还要们什么心门和里锁?那把锁的 A现、在名从惟意一字识的的办就主法体就角叫是度将看贪船上欲的羊。肉贡开献给始那些时土著,居民他,以们求得之他们所的帮以助。能和平共处,是因为他们 ”个打人都针 意三识不天—后—缺,个求人少治实者践食果的然产物一物身,舒坦但出院是了。后来,当他们发现每人所得的食物分量不 群3、体社同意会识意时—识—的,群相体对便实独践立有的性产了物,不是群愿体社与会经他历、人分享的想法了。这便是我多给一部分 人羊肉,和少给一部分人羊肉的效果。 在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中,有一个名叫帕帕斯蒂的小岛,它不属于加那利群岛的七个岛屿之一,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在地图上是绝对
拉米多和费尔斯决定向岛上的人求救,那里住着一些土著居民, 如果那些土著居民能够帮助拉米多和费尔斯将船修好,那他们便得 救了。可是如果贸然闯入帕帕斯蒂岛内,那些从来不与外界联系的 土著居民会不会欢迎他们呢?拉米多和费尔斯犯难了。现在惟一的 办法就是将船上的羊肉贡献给那些土著居民,以求得他们的帮助。
住在帕帕斯蒂小岛上的土著居民果然对羊肉很感兴趣,很快 便有人拿着斧子、砍刀等工具来给拉米多和费尔斯修船了。在修船 的过程中,带着生意人的特性,拉米多和费尔斯向那些土著居民推 销起了他们的防盗门和防盗锁。
是高水平、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它是思想家们从社会 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比较自觉的抽象化和形式化的
社会意识形式 思想观念系统,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对稳定的形式。
艺术、道德、宗教等
群体心理 (阶级、民族、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 第四讲_图文

32
❖ 因而,科学不同于宗教,科学文化不一定如 宗教一样在兴盛一段时期后会最终衰落下去 。
33
❖ 科学文化不会衰落的原因 ❖ A,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人类认识外部对
象的要求。 ❖ B,科学的出现人类相互交往的必然结果。 ❖ C,科学是人类进行各种物质生产实践与其他
❖ 当前科学已成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形态 ,这种地位的获得是通过与宗教斗争并最终 压倒它而取得的。
❖ 科学文化与其他许多文化形态一样,也最终 衰落呢?
31
❖ 科学与宗教有很大的不同。 ❖ A,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科学不是僵化的,,
具有可批判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性。 ❖ B,科学具有宽容性。 ❖ C,科学的维持、巩固与发展不仅依赖于精神
生活实践的产物。
29
C,冲击宗教观念
❖ 近代科学兴起之前,西方占主流的文化是宗 教。只有冲破以宗教为首的传统文化框架, 科学文化才能发展和壮大。
❖ 因此,在近代科学出现和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它必然要与宗教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实质是 传统主流文化与新生的文化之间所发生的不 可避免的冲突。
30
2,科学文化的建立与巩固
6
❖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区别归根到底是由于技术 具有社会属性的结果,或者说技术的社会属 性是技术不同于科学的根本原因。
7
❖ 技术的社会属性主要是指它为着某种社会目 的而产生,同时它的产生与发展受各种社会 因素的影响。
8
❖二、科学与技术的分离与融合
❖ 1,在古代,科学与技术缺乏联系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 A,近代技术能更好地继承。
15
❖ B,近代技术更能得到改进。
16
❖ C,技术产生的速度更快、产生新技术 的量更多。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

科学认识论在科学研究、教育、决策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为科学 家和决策者提供了评估和判断科学知识的标准和工具。
科学实在论
科学实在论的定义
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科学研究可以通过 观察和实验来揭示这些实体的本质和规律。
科学实在论的流派
科学实在论可以分为强实在论和弱实在论两大流派,其中强实在论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 完全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而弱实在论则认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可以被人的 意识所揭示。
科学的社会学主要分为传统社会学和新社会学两大流派,其中传统社会学强调社会结构对科学知识的决定作用,而新 社会学则强调科学家个人和社会互动对科学知识的塑造作用。
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科学的社会学在科学研究、科技政策制定、科技传播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为科学家、政策制定者 和公众提供了理解和评估科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基础。
案例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时空观念的变革
总结词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认知,提出了相对论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对物理学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经典物 理学中的一些未解之谜,还预言了如引力波、黑洞等新现象。相对论对现代物理学、天文学和宇宙学 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
要点一
总结词
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是指随着技术的发展,引发的伦理道 德问题。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伦理道德 问题。例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关于机器人权利、隐 私和安全等问题的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引发了关于人类基 因改造和生殖细胞基因编辑等问题的讨论。这些问题的出 现要求科学技术哲学对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为人类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道德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可证伪性的地位
LOGO
• 可证伪性—波普尔科学哲学的核心思 想
• 将可证伪性作为我们判定一个理论系 统是否属于经验科学的标准。
• 可证伪性是论证经验科学与逻辑学、 数学、形而上学等非经验科学的的划 界标准。
• 约定主义允许建立任何把事实组织成某种连贯整体的鸽笼 体系。只要可能,约定主义者便永远不想触动这种鸽笼体 系的中心:当由于反常入侵而出现困难时,他只是变更一 下外围阵容,并使其复杂化。但约定主义者并不认为任何 鸽笼体系是被证明为真的,而只认为它是‘约定为真的” (甚至可能认为既非真又非假)。
6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二)约定主义的观点
LOGO
• 按照约定主义的观点,把理论系统分为可证伪的和不 可证伪的是不可能的;或者更确切地说,这样一种区 分是模糊的。结论就是,我们的可证伪性标准作为划 界标准必定证明是无用的。
• 约定主义者把世界内在的结构的简单性看作是我们自 己的创造。仅仅是“自然定律”是简单的。
• 约定主义者还认为,自然定律是我们自己的自由创造, 我们的发明,我们的任意决定和约定。理论自然科学 只是逻辑建构,这种建构决定着一个人工世界的性质: 一个概念的世界,这些概念由我们选择的自然定律隐 含给予的定义。
7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三)波普尔对于约定主义的态度
LOGO
• 约定主义是一种独立完整的可以加以辩护 的系统。
• 波普尔并不向科学要求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最终的确定性。
8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
14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LOGO
基础陈述有什么作用? 基础陈述有两个不同的作用。
一方面,我们使用所有在逻辑上可能的基础陈 述的系统,是为了借助它来得到我们正在探求的 经验陈述形式的逻辑特征。
另一方面,已接受的基础陈述是假说得到验证 的基础。如果已接受的基础陈述和理论相矛盾, 那么我们就认为仅当它们同时验证了一个起征伪 作用的假说时,它们就为理论的证伪供给了充足 的理由。
什么叫做证伪假说?
我们说一个理论已被证伪,只有当我们已经接受和理论相 矛盾的基础陈述。这个条件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因 为我们知道,不能复制的个别偶发事例对于科学是没有意 义的。只有当我们发现一个反驳理论的可复制的效应时, 我们才认为它已被证伪。换句话说,只有当描述这样一种 效应的一个低水平的经验假说被提出和确认时,我们才接 受这个证伪。这种假说可以称作证伪假说。
• P1是初始问题,TT是试探性理论,EE是对 尝试性理论进行消错的过程, 是结果,新 问题的产生。
• 初始问题—试探性理论—消错—结果 (新问题)
5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一、约定主义的若干反对意见 LOGO
(一)什么是约定主义?
9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三、对可证伪性的逻辑考察 LOGO
1.重言式命题和数字命题 “单身汉是没有结婚的男人”
这只是同义词的更换; “2+2=4”,
这属于同义反复, 它们都不表述任何经验内容, 是不能被证伪的,在逻辑上是永 真的,因而都是非科学的。
二、方法论规则
LOGO
• 一个给定的系统本身应该被认为是一个 约定主义的系统还是一个经验的系统问 题是错误的。只有参照应用于理论系统 的方法才可能问,我们处理的是惯例主 义的还是经验的理论。
• 关于辅助假说,我们建议规定这样的规 则:只有那些引进以后并不减少、反而 增加该系统的可证伪度或可检验度的辅 助假说才是可接受的。辅助假说的引进 总应被看作构建新系统的尝试。
LOGO
一个理论是可证伪的,如果它的潜在证伪者类不 是空的。 具体解释如下:
如果一个理论把所有可能的基础陈述类 明确地分作下面两类,它应被称作“经验的” 或“可证伪的”。
第一,所有那些和理论不一致的(或理 论排除的、禁止的)基础陈述组成一类,我 们称这类为这个理论的潜在证伪者类;
第二,那些和理论不矛盾的(或理论 “允许”的)基础陈述组成一类。(下雨命 题)
4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可证伪性的概念解释
LOGO
• 波普尔认为一切科学理论都是科学家 的自由猜测和假设,是针对问题的试 探性理论,是可错的,科学的标志就 在于理论的可证伪性,理论在经验的 检验中终将被证伪。
• 而科学知识是通过下面的途径增长的: P1→TT→EE→P2
12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四、可证伪性和证伪
LOGO
• 可证伪性:只是作为陈述系统的经验性质的 标准。
• 证伪:必须引进特殊规则来决定一个系统在 什么条件下应被看作已被证伪。
13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LOGO
大家好
1
《科学发现的逻辑》 ——第四章 可证伪性
2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第四章 可证伪性
LOGO
本章主讲内容:
作者在第四章并没有直接讨论是否存在 可证伪性的单称陈述问题,而是首先假设 存在这类问题,在这个基础上第四章主要 考察划界标准—-可证伪性在何种程度上可 以应用到理论系统上来。
10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 LOGO
2.在逻辑上列尽了各种可能的命题 “明天这里将下雨或不下雨”, 这种命题穷尽了事物的情况,是不可能被证伪
的命题。
11
此页为内页背景,在母版编辑视图下,双击白色区域选择填充图片,填入背景图(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