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大集中”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电子政务的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

我国电子政务的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政府职能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效率和服务水平。
我国电子政务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在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资,大力推进宽带网络建设,使得大部分地区都具备了良好的网络连接条件,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在电子政务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建设了自己的电子政务平台,通过这些平台,政府可以向公众提供在线办事、政策解读、公开信息等服务,方便了公众和企事业单位与政府的互动与交流。
一些重要的行政审批事项也实现了网上办理,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和便捷性。
我国在电子政务推动政策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部门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中央政府提出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数字政府”等概念,鼓励各级政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政务改革创新,实现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和一体化。
我国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明显滞后,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运行经验,导致电子政务的覆盖率和服务水平不均衡。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随着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政府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问题不容忽视。
政府需要做好信息安全保护工作,加强技术防控手段,提高信息安全水平。
我国电子政务服务还不够完善。
一些政府网站的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准确,网上办事平台的功能不完善,用户体验较差,导致公众和企事业单位对电子政务的认可度不高。
基于以上问题,我国电子政务在进一步发展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加快建设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推进全国范围内宽带网络的普及和提速,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网络支撑。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问题与改进研究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问题与改进研究电子政务系统是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工具,旨在提升政府服务效率、提高公众满意度。
然而,当前电子政务系统中普遍存在许多问题,如信息繁琐、延迟、不安全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电子政务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从系统设计、服务质量、安全保障三个方面分别探讨电子政务系统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系统设计问题电子政务系统涉及多方面领域,如行政管理、数据交换、信息共享等,因此其系统设计要考虑信息分类、共享、保护、安全、互操作性等多个因素。
然而,实际应用中,电子政务系统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分类不规范由于各地区部门管理体系不同,导致政务各项业务的分类不一,无法形成统一且科学的信息分类体系,影响政务数据的共享和流转。
改进建议:建立统一的分类体系,制定有关政务业务的标准规范,为信息化政务业务提供普适性规范。
2.共享机制不完善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但目前短缺有效的设施来实现共享和互操作性,导致政务服务系统之间的隔离和数据孤岛,难以满足新型公共服务需求。
改进建议: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推进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建设,实现政务信息一站式查询和交换。
3.安全保障不到位电子政务系统因涉及重要数据交互和用户隐私信息,网络安全对其非常关键,但现有的安全保障技术不够严谨和完善,使得黑客、病毒等攻击手段屡次针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攻击与窜改等行为。
改进建议:通过联网、云计算、中心化、本地化等技术手段来提高网络安全,保护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和用户数据隐私。
二、服务质量问题电子政务系统是政府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现实中由于应用效果较难保障、技术能力水平不同、文化差异影响等因素,电子政务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技术能力波动由于前期技术能力的参差不齐和后期的维护等原因,导致不全面、不稳定、不兼容等问题,影响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
改进建议:提高技术能力,建立科学、合规的技术标准和流程,严格的项目管理模式,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计划

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计划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计划摘要在数字化时代,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相关部门服务和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导读:所谓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
对策,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电子政务,问题,对策所谓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层面。
经过几年的发展,实施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得到改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步入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已成为政务公开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1、电子政务基础建设现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重要城市网站点击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东西部存在较大差异,欠发达地区政府上网工程进展缓慢,群众关注率不高。
2、电子政务市场商机无限,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电子政务领域可谓商机无限,在中国向全面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电子政务领域尤其如此。
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电子政务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3、电子政务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
论文发表,对策。
论文发表,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在摸索中前行。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业务水平不高,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更是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严重脱节。
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1、地域发展非常不平衡。
一些落后地区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地区更多、更复杂的困难。
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
对他们来说,如何解决在电子政务上的投资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条件落后,有相当多的人根本没有能力或没有机会去认识和享受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生活变化,电子政务缺少社会利用的基础条件。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课题名称: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学院:专业:行政管理姓名: _学号:指导教师:二○一四年月日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自政府诞生之日起,如何有效的行使国家赋予其的权利,如何有效的承担起其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一直都是行政管理者们不断探索的问题,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无疑给政府行政管理带来了新的春天。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从认识到行政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到有意识的引进消化了有关方面的国外先进理念和好的做法,逐步明确的自身的目标和发展道路。
但在这一全球性的课题面前,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使政府高效运转也绝非“政府上网”听上去那么简单。
本文在回顾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历程的同时,挖掘电子政务的内涵和意义;讨论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的优化和转型;重点研究和分析了目前我国政府在此方面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并试图制定相关的对策加以解决。
目的是使政府以更理想的结构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对社会事务更有效的管理。
关键词:行政管理,电子政务,问题现状,对策研究E-Government in China:Problems and SolutionsABSTRACTSince the emergence of the government, how to effectively exercise the rights which the state confers, how to effectively undertake its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is a persistent problem that administrative managers to continuously explore,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o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undoubtedly brings new spring. Quite a long period of time in the past, from our government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to consciously introduced and digested the foreign advanced idea and good practice. Then gradually clear target and development path. But in front of the global issues, how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make our goverment operation more efficiency is by no means "government online" which sounds so simpl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reviews the process of the e-government construction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excavates connotation and meaning of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Talk about the trend of the e-government as and how to effectively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government's optim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Focus on researching and analyzing the problems that our government exposed in this progress in current, and tries to establish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The purpose is to make the government to providing the service more and more efficient and high-quality with better structure, the management of social affairs is more effectively as well.Key word: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e-government, problems and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目录前言 ------------------------------------------------------------------ 1 1 电子政务 ------------------------------------------------------------- 21.1 电子政务定义 --------------------------------------------------- 21.2 电子政务的特点 ------------------------------------------------- 31.3 电子政务的意义 ------------------------------------------------- 3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及现状 ------------------------------------------- 62.1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 62.2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 82.2.1 金字工程 ------------------------------------------------- 92.2.2 四大数据库 ---------------------------------------------- 102.3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113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 173.1 顶层设计方面有所欠缺 ------------------------------------------ 173.2 信息孤岛问题 -------------------------------------------------- 183.3 信息不对称问题 ------------------------------------------------ 193.4 公务员整体素质问题 -------------------------------------------- 204 我国电子政务问题对策研究 -------------------------------------------- 224.1 加强电子政务的法治环境建设 ------------------------------------ 224.2 加快政府结构改革并建立统一标准 -------------------------------- 234.3 积极推动整体信息化建设 ---------------------------------------- 244.4 引入公务员淘汰机制 -------------------------------------------- 255 总结 ---------------------------------------------------------------- 27参考文献 -------------------------------------------------------------- 28译文及原文 ------------------------------------------------------------ 30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改革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电子政务”是最近十几年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并大力推行的时代课题,并已经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深化行政改革的重要手段.我国的电子政务刚刚起步,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目前,我国理论界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性质和特点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电子政务建设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解决。
本文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着重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为我国新时期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咨询和参考。
本文首先从电子政务的定义入手,简要分析了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以及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现实意义;而后在概述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孤岛;数字鸿沟AbstractE-government development is a new concept that has drown much atten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has become all i mportant part in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political reforms. China’s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is just at its first stag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ideas about the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China's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This text is based on China's practical conditions,analyses mainly the problems of China's e-government construction, and then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电子政务研究之综述.

电子政务研究之综述2008-01-20目前电子政务处在一个刚刚起步,同时又广为看好的阶段。
电子政务在全球范围内激起强烈的波浪,各国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电子政务发展计划,许多国家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的支撑,实践的难题呼唤理论的出台。
目前电子政务存在“四缺”――缺资金、缺管理、缺人才、缺研究。
可以说“缺研究”是电子政务“四缺”中最重要的“一缺”。
缺研究意味着缺乏理论和缺乏方向,也就意味着我们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存在很大的风险。
稍不注意,就是巨大项目的失败和巨额国家财政的损失。
实践的发展呼唤理论的研究,因此全球范围内的有关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也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依据我所掌握的资料看,依据研究者和研究视角,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一、最有成果的研究当推发达国家的政府研究机构(如美国总务管理处),和将政府作为研究对象的非政府研究机构(如绩效研究所)对电子政务所作的研究。
这一类的研究因为有政府的资料作支撑,同时拥有大量专家和学者(毫无疑问,今天的政府聚集着大量的学术精英),智力和信息的双重优势,使得他们的研究卓有成效。
因此可以说这一类的研究是电子政务研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而且,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成为国家指导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南。
他们研究的角度主要是从管理和公共行政角度研究,解决“电子政务到底是什么”、“怎样实施电子政务的整体规划”和“如何解决电子政府绩效管理和测评”等问题。
一些发达国家政府的电子政务的施政纲领其实就是非常好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布什总统发布的《电子政务策略》。
二、IT服务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
这一类研究因为有来自电子商务的经验,因此具有较大的实施价值。
由于强大的研究能力、智力资源以及来自管理咨询实践,他们的研究比较有价值,同时比较务实,比较注重如“客户关系管理”、“政府资源规划”等。
著名的埃森哲管理咨询公司是其中的佼佼着,《电子政务领导――实现愿景》是其研究成果之一。
电子政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题目:电子政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姓名:杜晶莹学号:***********年级:09级站点:朝晖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2 年2月22 日作者声明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浙江工业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学号:***********作者签名:(手写有效)年月日(手填时间)电子政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012 年2 月22 日摘要本文就我国电子政务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讨论,认为我国电子政务方面还存在观念落后,重视度不高、我国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建设落后、缺乏统一规划、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大量安全问题以及公务员的信息素养能力不高等等的问题;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文对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其提出个人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电子政务;网络;信息技术;政府目录摘要 (1)一引言 (1)二相关理论概述 (1)(一)电子政务的含义 (1)(二)实现电子政务所需条件 (1)(三)电子政务的优势和作用 (2)1有利于全面提升行政能力 (2)2有利于政府快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 (2)3 能够更高效的为人民服务 (2)三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3)(一)我国电子政务历史发展情况 (3)(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3)(三)对联合国发表的2010年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的分析 (3)四我国开展电子政务中存在的问题 (6)(一)观念落后,重视度不高 (6)1.公务员的观念跟不上 (6)2.电子政务过程中存在大量认识上的错误 (6)3. 群众观念落后 (6)(二)我国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建设落后 (7)(三)缺乏统一规划 (7)(四)公务员的信息素养能力不高 (7)五解决我国电子政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7)(一)更新观念 (7)(二)吸取先进经验,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8)(三)进行科学有效的统筹规划 (8)(四)提高公务员素质 (8)结论 (9)参考文献 (10)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加上我国政府对于提升自身行政效率的要求,电子政务越来越受到了国家的重视,电子政务的优势就是能够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能够有效的拉近公民与政府的距离,还能够积极有效的推动政府管理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政务“大集中”问题研究综述一、全方位扫描:七大论题的研究现状(一)关于电子政务大集中的背景及动因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电子政务建设内容,可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的办公自动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金字工程”实施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政府上网阶段和进入21世纪至今的电子政务实质性应用阶段[1]。
开展电子政务建设20多年以来,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就,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巨大的发展水平和层次差异,导致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难以实施整体规划,随之带来标准不统一、系统不兼容等许多问题,产生了众多的“信息孤岛”,这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给电子政务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被动,成为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2]。
为此,2006年,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在《中国政府改革与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报告中再一次明确强调了电子政务应采取“大集中”的建设思路。
笔者认为,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标志着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一个强调应用、服务和实效的新阶段,这是推行电子政务大集中的深刻背景。
消除“信息孤岛”、避免系统重复建设,提高数据的管理水平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推行电子政务大集中的内在基本动因;而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既适用于现代政府管理职能,又能富有实效,真正服务于民,满足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际需要,是推行电子政务大集中的外部驱动因素。
(二)关于电子政务大集中的概念及特征汪玉凯指出,“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很多内容是具有共性的。
对于有共性的内容,应当采取统一建设的办法,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平台,真正做到集约化、低成本”,“因此电子政务建设中,应该关注顶层设计”[3]。
万道濮、黄波认为,“电子政务大集中就是将分布在各级政务机关的办公系统和政务信息及其他一些相关的数据实现集成。
实际上就是依靠科技手段,实现政务机关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业务流程、应用系统及服务平台的集成、优化和整合,并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挖掘、共享和共用,推动政府机关向决策科学化方向迈进,以提高政府整体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效益的过程[4]。
”基于上述涵义的界定,有学者概括出电子政务大集中的最大特征是“统一”、“共享”和“协同”[5]。
“统一”具体说来就是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实施、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网络平台和统一安全管理;“共享”是要实现数据和资源的共享;“协同”是要整合各种资源,达到业务的协同。
(三)关于电子政务大集中的目的及作用大部分学者认为,政务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质在于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共享范围,而“大集中”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
有研究者更是从不同角度具体分析了电子政务大集中的目的,认为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电子政务大集中是为了实现异构系统、异构数据互联共享;从系统建设的角度看,推进大集中是为了避免电子政务重复建设,实现资源的统筹规划;从系统运维的角度看,大集中是为了降低电子政务的运维成本,提升运维效益;从信息管理的角度看,大集中是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中诸如权责不清、利益不明、关系复杂等诸多信息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从政务协同的角度看,大集中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电子政务各自为政,从而实现互联互通及协同工作;从政府职能的角度看,电子政务大集中模式是实现政府信息资源整合、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确保服务无缝集成的最有力手段。
关于电子政务大集中的作用,有学者指出,“电子政务大集中建设模式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实现统筹规划,从而建设节约型政府”;也有研究者认为,“电子政务大集中有利于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有利于提高决策科学化,从而打造知识型政府”;还有学者提出,电子政务大集中有利于建设创新型、效率型和服务型的政府。
在笔者看来,电子政务大集中的目的和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更好地服务于民,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四)关于电子政务大集中的原则及方法2008年4月,《国家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中有多处体现了大集中的发展理念。
针对大集中的建设思路提到的原则主要有: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原则,即要求打破条块分割,整合网络资源,促进互联互通,实现政务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动全社会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需求主导、实用高效原则,即要求走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道路,立足经济实用,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7]。
还有学者认为,推进电子政务要遵照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注重社会效益的原则[8]。
在推进电子政务大集中的具体方法上,汪玉凯教授提出,“应当建设跨部门、无缝对接的协同电子政务,实现顶层互连,跨部门的应用和对接重点发展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服务手段和服务对象应当下移,把建设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枢纽,实现门户网站的前台服务和后台服务相整合[3]。
”还有研究者认为,推行电子政务大集中首先是要加强信息资源整合,要加快政务信息资源从纸介质向磁介质的转换,即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同时要建设支撑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交换、增值的软件平台和政务信息传输的网络平台。
(五)关于电子政务大集中的重点及难点电子政务大集中的建设思路必将对我国电子政务的长足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厘清和把握推行大集中战略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电子政务大集中的顺利推进。
李兴荣指出,未来电子政务整合的重点工作在于:①整合政府网站,形成有统一门户的政府网站群;②整合各部门窗口服务业务数据,搭建统一柜台服务系统;③重整办公通信网络,调整网络物理层的总体布局;④搭建数据交换平台,促进部门业务应用系统整合;⑤整合电子政务的相关服务与人员培训工作。
汪玉凯教授认为,大集中要“处理好专业化与社会化的关系”。
对于大集中的难点,国家信息中心张新红认为是如何让电子政务更好地为民服务[12]。
2006年发布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首次将“改善公共服务”放在了电子政务4大任务的第一项。
其后召开的“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电子政务要实现的5个转变之一就是要实现“从自我服务向公共服务转变”。
十七大报告更是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高度对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电子政务为民服务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因此,使电子政务建设由监管切实转向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导向是推进大集中的难点所在。
(六)关于电子政务大集中的国际经验与借鉴目前,网络带宽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管理系统三层体系的日益成熟,为电子政务大集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大集中”已经成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必然选择。
而密切关注国际电子政务发展动向,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将有利于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大集中的建设进程。
综观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状况,虽然这些国家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做法方面有许多差异,但有一些共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改善对企业和公众服务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的目标选择。
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
西方国家在确定电子政务的目标时,把电子化服务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
他们认为,在电子化政务战略中,如果没有为公民服务以及运行效率衡量的目标,电子政务的发展就将是失败的。
为此,西方国家在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把改善政府传统的公共服务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次,西方国家尤其重视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集成,并制定了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
例如,美国于1993年制定并颁布了《美国国家基础设施行动计划》,1994年又提出了《政府资讯科技服务远景》,从而确定了美国联邦政府推动电子政府的发展目标[14]。
欧盟制定了“信息社会行动纲领”,对未来的政府信息化做了周密的安排。
英国在1996年颁布《直接政府绿皮书》,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做出了系统规划,并提出了近期和远期目标[12]。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经验,我国也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国家信息中心宁家骏指出,2008年我国电子政务的突出特点,“就是在大力推进服务型电子政务中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
各级各地在基本完成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抓住推进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大好时机,利用门户网站,开展网上报税、办理各类证件和各类网上办事,给居民和企业提供了诸多的方便。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将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大部制”改革为我国推进电子政务大集中、加速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重大契机。
2006年发布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则系统地规划了我国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七)关于电子政务大集中的困难与阻力电子政务大集中将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动力引擎,也将为构建服务型政府、促进社会和谐注入强有力的“血液”。
但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对当下推行电子政务大集中面临的困难给予了清醒的估计。
有研究者提出,电子政务大集中在推进资源整合时,可能出现以下问题:①综合效益较难体现;②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发展水平不均衡;③电子政务的总体效益达不到期望的效果;④服务能力达不到要求[16]。
至于电子政务大集中的阻力,大部分学者认为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政府内部。
中央政府的电子政务信息化推动力与地方政府的利益维护屏障之间不断存在着博弈,这些博弈的最终结果就是造成了电子政务发展的结果与电子政务的本质目的——向公众提供优质服务之间出现断裂。
电子政务大集中要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最终实现政务协同,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要从大局出发,必要时可能要放弃部分地方利益,配合中央贯彻“大集中”、“一体化”的建设思路。
同时,大集中也对各级公务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整合、在线办事使得一些公务员要改变原来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也使部分公务员的既得利益受到威胁,因此,所遇到的阻力是可想而知的。
二、尝试性探索:地方政府“大集中”的具体实践实行电子政务“大集中”是我国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过程中提出的重要主张。
自2002年以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电子政务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大集中”的探索。
在中央层面,中宣部等政府机构开展了系统内部的信息资源集中管理的探索,而地方政府的实践则以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的探索模式最具代表性。
(一)“自上而下”的厦门模式为彻底消除“信息孤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2002年厦门市政府决定建设统一准确的市民基础数据库和跨部门的市民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一期工程建设,2003年7月厦门市实现了公安、社保、公积金、计生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和更新使用机制,形成了一个包含340万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及历史数据的市民基础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