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杭州运河休闲旅游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关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对于如何唤醒并充分利用主城区的旅游资源,杭州市旅游业仍然有许多尚未充分挖掘的潜力。

在杭州市主城区的旅游资源中,具有很大潜力的一个地方就是京杭大运河,因为它是历史文化文物的代表之一,是我国著名的大运河。

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的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加强运河文化的宣传京杭大运河是享誉中外的“天下第一运河”,它是中国的运河之母,被誉为世界运河史上的奇迹。

自古以来,运河贯穿着长达1794公里,连接了北京、天津、郑州、徐州、扬州、无锡、苏州、杭州等历史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

通过加强运河文化的宣传,可以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到运河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增加游客对杭州旅游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也有利于加强运河旅游品牌的营销宣传,提高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

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有效途径来宣传运河文化,例如:组织文化活动、制作相关主题的宣传片、打造主题公园、在运河沿岸进行文化展览等等。

二、打造运河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为吸引更多的游客,我们需要根据运河的特点和文化底蕴来打造相应的旅游产品,进一步挖掘和创新运河的旅游资源,使运河成为一条融合历史、文化、休闲、娱乐、美食等多样化旅游元素的运河。

比如,可以将运河上的船只改装成为特色餐厅或船屋住宿,打造具有浓郁运河特色的饮食和居住体验。

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旅游项目,如赏花、观鸟、品茶、参观古镇等,让游客在深度游览中感受到江南水乡的风情和文化内涵。

三、优化运河旅游环境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和享受运河旅游,我们需要优化运河旅游环境,提高配套设施的质量和水平。

这包括从景区、旅游服务、餐饮住宿、交通、卫生安全、旅游指南等各个方面做好服务管理工作。

浅析杭州休闲旅游的现状【文献综述】

浅析杭州休闲旅游的现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旅游管理浅析杭州休闲旅游的现状一、引言传统的观光旅游己经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带薪假期的增加,一种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满足、产生美好感,以实现人们学习知识、增进友谊、促进沟通、保健娱乐、追求猎奇、丰富个性等多方面的需求的休闲旅游将逐渐成为人们休息放松、陶冶情趣、创造生活的重要方式。

因此,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休闲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的支柱。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虽然距离“休闲时代”还有一大截,但我们己经起步。

人们进行休闲旅游也已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一是,闲暇时间增多;二是,国家将同步出台《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全面落实职工休假权利提供法律保障,使广大职工可以更加人性化地安排家庭及个人生活;三是,出现了与休闲旅游产业相关的热点项目。

而杭州这个休闲之都如何抓住现实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对贯彻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本人大量查阅、浏览了中国期刊网上当前已收录的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杭州的实际情况,认为要发展杭州的休闲旅游有必要先正视自身的客观问题,正确发挥优势,合理借鉴成功经验,以实现休闲旅游在杭州的快速发展。

二、主题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日益迅速,但是休闲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根据对近年来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的分析,2009年,城镇居民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占88.9%,农村居民以“休闲”为目的的过夜旅游占78.75%。

由此可见休闲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

因此,不少学者都对休闲学、休闲旅游进行了研究。

在杨卫武的《我国休闲旅游也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中,作者阐述了休闲度假与观光旅游在起始点、展开模式、发展路径、开发着力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目前,休闲度假虽然发展迅猛,但是也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比如:集中性的节假日制度,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等。

因此,在开发今后的休闲度假时应该在高低端市场定位、产品多元化、休闲文化建设、产业边界等方面多加探讨研究。

关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保留最完整的古代运河,一直以来被视为杭州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京杭大运河成为了热门话题。

下面我们来谈谈关于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

应充分挖掘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成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开发中应注重保护和传承其历史文化价值。

可以在运河两岸修建一些文化纪念馆、博物馆,展示和介绍运河的历史渊源、古代航运文化、运河沿线的历史遗迹等,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运河的历史文化内涵。

可以在京杭大运河沿线建设一些旅游景点和景区。

这些景点可以是与杭州地方特色相关的,比如龙井茶园、西湖景区等,也可以是历史文化遗迹,比如古代的码头、古运河遗址等。

通过景点的开发,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对于京杭大运河的沿线景观和环境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改造。

可以进行景观道路的整修,修建景观带,栽植绿化植物,打造沿河的休闲步道,增加游客的观光体验。

对于运河水域的清洁和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进行河道的清淤、河岸的整治,保持运河的清澈和美丽。

可以开发一些与运河相关的旅游项目和活动。

比如可以引入一些古代水上运动项目,比如龙舟赛等,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古代水运文化。

可以举办一些文化艺术活动,比如古典音乐会、文学沙龙等,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

京杭大运河作为杭州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应该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要在开发中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建设旅游景点和景区,对沿线景观和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和改造,开发与运河相关的旅游项目和活动,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希望未来能够在京杭大运河的旅游开发中有更多的精彩表现。

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游憩空间研究

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游憩空间研究

游憩空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很多层面,本文中从 现状出发,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因子、社会人文因子、建成环 境因子三个层面研究现状中对游憩造成的影响。然后结合国外 的实例研究与游憩有关的开放空间、游憩建筑、道路、公共区 域的更新设计。
通过引入游憩引力数学模型对游憩的各因子进行重新组合,总 结出游憩空间模型表格。在文章的最后,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州城区段)游憩空间研 究
京杭运河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最长的人工河流。随着城市功 能的转变,其它交通方式的发展,航运作为运河的主要功能逐 渐衰退,运河沿岸地区也随之衰败。
运河地区需要进行功能上的更新。本文从游憩者的角度研究京 杭运河游憩空间的设计问题以使京杭运河重新充满生机并成为 市民游憩的理想场所。

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京杭大运河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其对中国南北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因此,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作为目前杭州旅游开发重点,凭借着本身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而极具开发潜力。

我们小组结合运河综合保护的“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针对运河旅游现状分析运河旅游的开发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运河的开发与“申遗”、运河的特色休闲业态、运河航运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相关见解和可实施性方案,并将规划重点放在大兜路段。

一、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现存问题近几年来,杭州市政府大力开发运河水上旅游活动项目、积极保护和改造运河周边历史景区景点以及完善改造旅游基础设施,但就目前旅游开发现状看,运河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河及其滨河地带对水上旅游所带来的影响虽然运河(杭州段)的功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和变迁,总体来看,交通运输(航运)的功能是最根本的,近代大运河的航运,虽因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而逐渐衰退,但江南运河依然繁忙,如今仍承担着杭州15%左右的对外运输量,随着运河、钱塘江沟通工程的完成,运河年货运量增长率达12%,无疑运河的航运功能给杭州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水质污染,河面堵航,桥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对运河生态环境、观光旅游、水上游憩等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产生旅游行为的首要因素,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满足程度。

目前在运河两岸现存的建筑大多说是近现代的,稀少的古迹的保存与大量的近现代建筑混合在一起,破坏了运河原有的浑厚的历史感,因为旅游气氛环境是由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产生,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

浅谈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护开发与利用

浅谈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护开发与利用

浅谈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护开发与利用作者:蔡蝶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4期摘要: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推进,京杭大运河的使用功能逐渐多样化,日趋多样化,其开发与利用价值也越来越高。

本文以大运河(杭州段)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保护开发与利用现状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保护;开发;旅游产品;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一、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保护开发与利用现状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推进,其使用功能日趋多样化,除运输、灌溉外,土地、文化、旅游价值不断增加。

杭州为此实施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工程,旨在强化大运河(杭州段)的保护及旅游开发。

(一)文物保护与历史街区、建筑保护相结合自2002年起,连续实施大运河(杭州段)保护工程,对桥西、大兜路、小河直街三大历史街区,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之富义仓、通益公纱厂旧址、拱宸桥等进行保养、修缮和开发利用。

(二)修复人文生态按照“梦幻未来区”、“都市风情区”、“历史风貌区”、“城郊江畔区”和“塘栖古镇区”的旅游规划,完成运河沿岸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修缮;再现“一馆二带二场三园六埠十五桥”、“一廊二带三居四园五河六址七路八桥”为重点的沿岸系列景观。

(三)开发旅游项目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开辟了全长5.5公里的水上巴士观光游览专线,沿途停靠武林门、信义坊、拱宸桥三个码头,行程单次30分钟。

后又增辟夜游专线。

游客可观赏西湖文化广场、艮山十景、石栏长阵、石弄潮声、半道春红、富义仓、御码头、拱宸桥等。

2008年配置18艘漕舫船,开辟运河—余杭塘河—西溪、运河—钱塘江、运河—胜利河—上塘河3条水上黄金旅游线。

对沿河岸公园开展绿化整治、游步道建设和景观带建设,为杭州市民休闲娱乐与健身锻炼提供了优质场所。

精心打造运河祈利酒店、运河雷迪森庄园等文化主题酒店并尝试探索运河民宿开发。

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

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

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摘要:杭州地处京杭运河的南端,城市的崛起、兴衰枯荣都与运河密切相关。

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和演化,京杭运河杭州段及其沿河地带形成了特有的地理景观和文化底蕴,在运河沿线留下了众多史迹遗存、人文景观和社会风情,成为杭州市十分宝贵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杭州在开发运河旅游的过程中也存在优势和不足等,本文借助SWOT分析方法,对杭州段运河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借此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运河旅游;杭州;SWOT分析;对策1、引言杭州作为南端的终点,京杭运河不仅孕育了杭州城市,而且带动了杭州经济,奠基了杭州文化等。

而随着杭州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对运河文化地旅游开发已经成为政府和广大杭州市民日益关注和研究的一个课题。

而杭州在开发运河旅游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的优势,也存在着劣势,当然我国旅游业地快速发展,也会杭州运河旅游地开发带来了机会和威胁。

本文依托SWOT分析方法对杭州运河旅游地开发进行评价。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随后这种方法在企业和品牌战略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一种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战略规划研究的有效工具。

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

通过对四个方面的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量,力求做到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有效克服企业劣势、及时抓住环境中的机会以及成功回避环境中的威胁。

2、杭州运河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杭州运河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杭州运河旅游开发的可能影响上。

2.1 优势(Strengths)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运河在杭州的大地上生长,汲取着杭州的气息,因而,杭州的运河景观和文化具有鲜明的杭州特色,而这些特色也恰恰是杭州开发运河旅游的优势。

【开题报告】浅析杭州休闲旅游的现状

【开题报告】浅析杭州休闲旅游的现状

开题报告旅游管理浅析杭州休闲旅游的现状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研究动态1.国外研究动态:在居民消费上,欧美居民消费支出很大部分用于满足更高层次的休闲需求,城市的经济模式己经开始转向并依赖于休闲活动的兴旺发达。

澳大利亚不少果园农场主将果园对外开放,以此吸引游客,增加他们的收入。

亚洲国家中,日本与韩国的休闲产业发展很快,近年来,日本人的休闲消费在国民总支出中所占比例保持在近20%的水平。

2004年,日本休闲市场的规模超过了81万亿日元(约合7160亿美元)。

据韩国休闲产业研究所统计,2002年休闲产业产值17.08万亿韩元,2003年韩国的休闲市场达到19.76万亿韩元。

到了2004年,韩国休闲产业产值达到21.2万亿韩元。

韩国的休闲产业发展形势越来越好。

各国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和民间投资的大量投入,同时国家开始对休闲旅游产业实施规范化管理,如:在美国,有人喜欢钓鱼,就有组织愿意保护鱼类;还有保护网球、垒球、足球等各种机构,都能为人们带来很好的休闲活动,推动运动休闲文化。

这是美国在推动休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成功要诀。

值得注意的是各国的旅游业都与休闲活动密切相关,并且蓬勃发展。

2.国内研究动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距离“休闲时代”还有一大截,但我们己经起步。

人们进行休闲旅游也己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一是,闲暇时间增多。

从1995年实行5天工作制,到2007年新实施国家法定节假日,使原来的10天增加到11天,新增的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允许周末上移下错形成两个七天的“黄金周”(春节和国庆节)和五个三天的“小长假”(元旦、清明、国际劳动节、端午、中秋);二是,国家将同步出台《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全面落实职工休假权利提供法律保障,使广大职工可以更加人性化地安排家庭及个人生活;三是,出现了与休闲旅游产业相关的热点项目如:户外运动用品专卖店、社区休闲中心、家庭旅馆中介机构、个人旅游咨询服务公司、军体运动俱乐部、水上运动乐园、模拟运动俱乐部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为特征的“农家乐”乡村旅游休闲深受现代都市人青睐,在浙江、台湾等地出现了不同类型的休闲观光农业,如:农庄经济型、园区农业型、特色产业型、自然人文景观型、农家乐型、农业经贸型,近几年还不断向畜牧业、渔业方面发展,出现了观光渔场、牧场等,成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必虎在《中小城市家庭规模与游憩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指出:在比较了不同家庭结构休闲游憩的障碍因子后,发现服务,感知,交通三个因素为主要障碍因子。
2、节假日对休闲旅游影响的研究成果
汪德根在《发达地区居民对节假日调整影响休闲旅游的感知分析_以上海_杭州和苏州为例》中就节假日对于旅游者对于休闲旅游感知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研究成果:上海,杭州,苏州的城市居民对新的休假制度的影响感知的显著差异表现在“拉动消费” ,“出行决策” ,“休假效应”和“休假保证”4各方面,对取消“五一”长假的影响感知显著差异表现在使“十一”和春节返乡票更加难买。大部分居民对实施五个小长假持积极态度,反映出居民对中短程旅游需求和文化休闲旅游需求重视程度逐步增加,表明居民旅游需求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
王原在《城市居民春节过节方式与旅游,娱乐消费调查》中分析说:我国城市居民对在春节期间选择外出旅游这种过节方式的人正在逐渐增加,去购物或ktv的人也在增加,两者占到总人数的31.4%,这与地区经济发展,受教育人群,高学历人群增加有关系。
3、休闲旅游产品的研究成果
康保苓在《杭州休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研究》一文中分析了杭州旅游产品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杭州休闲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应着重从挖掘文化内涵,尊重生态,强化精致性,建立休闲旅游的安全预警系统等方面入手,加大对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档次和文化。
[6] 罗玮,唐勇. 浅谈休闲旅游发展的文化培育[J]. 旅游经济,2011(2)
[7] 苏国良,吴必虎,党宁. 中小城市家庭规模与游憩行为的关系研究[J]. 旅游学刊,2007,22(6)
[8] 王华伟. 京杭运河旅游文化研究及开发利用[J]. 工会论坛,2009,15(6)
[9] 高渚秀,于秋生. 国内外城市旅游休闲服务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 中国商贸,2011
[16] John Tribe, University of Surrey. The Economics of Recreation, Leisure and Tourism [J].BUTTERWORTH HEINEMANN ,NOV-2004 .
二、文献综述(ຫໍສະໝຸດ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由于旅游业发展得较早,对于休闲旅游的研究也比较充分,拥有了大量数据和相关的理论。目前国外旅游研究者已经有很多关于家庭生活满意度与休闲旅游活动的关系的研究,许多家庭休闲的研究集中于家庭生命周期,性别对家庭休闲的影响。而国内旅游业因为社会环境的原因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开始的晚一点,但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沿海地区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已经开始关注休闲旅游这个概念。但国内由于研究开始的比较晚,大多数的休闲旅游研究还只是在少数几个经济状况好的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研究比较缺乏,国内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上海家庭结构和家庭规模对出游能力有一定影响;不同的家庭结构会安排不同的假日活动;休闲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休闲旅游行为的分析等。
因此,这些文献对于研究目前国内旅游学界对休闲旅游的认识有着历史性以及战略性的意义。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旨在了解国内外休闲旅游者进行休闲旅游的动机是什么,又是哪些制约因素限制了他们的出行选择。还有对于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该注意的问题。
(二)研究主要成果
1、休闲旅游限制因素的研究成果
陈世斌在《杭州城区“最具出游力”人群休闲旅游障碍性因素的实证分析》一文中讲到:杭州城区“最具出游力”人群休闲旅游障碍性因素主要是时间因素和与之相关的交通因素,而不是之前大家所想的经济因素,其他因素还有安全因素,心理因素,学习因素等。障碍性因素还与性别,年龄,学历等因素相关。
[14] 徐飞. 实施大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休闲产业优化升级[J]. 黑河学刊,2011(9)
[15] Martin Scarrott i. Sport, Leisure and Tourism Information Sources: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J].Butterworth-Heinemann,1999.
4、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的研究成果
王莹 在《杭州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调查及启示》一文中指出国内休闲旅游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
二,报刊,电视,亲戚朋友推荐是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方式
三,休闲度假过程追求轻松愉快舒适
四,追求与常住地有一定环境差异的中小尺度休闲度假地进行度假
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浅谈杭州运河休闲旅游
一、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目录,所查阅的中外文献资料理工科专业至少10篇,文科类专业至少15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
[1] 蒋艳. 基于共同利益的城市休闲旅游社区参与_以大运河杭州段小河直街社区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1)
[2] 刘卫儒. 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休闲产业的思考_以湖南省娄底市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10,(26)
五,休闲度假旅游表现出初级阶段特征
5.国外休闲度假旅游的研究
由于国外旅游业发展较早发展比较成熟,目前国外休闲旅游研究有很多已经把研究重点转向家庭休闲行为的研究,北美和欧洲的很多研究表明家庭生活的满意度 (holman ,jacquart,1988;othner,1975;Zabriskie,McCormick,2003)。例如家庭休闲时间,家庭休闲活动,对婚姻满意度也有一定影响。家庭休闲为家庭成员提供了交流机会促进了家庭成员的沟通(orthner,mancini,1990)。家庭休闲旅游集中于家庭生命周期,性别,对家庭休闲的影响。休闲的需求,动机,类型,决策,障碍都与家庭生命的不同周期有关(wang,2004;Lin, lehto,2006)。休闲旅游的动机也与不同年龄段不同工作阶段有关(Lin, lehto,2006),休闲旅游的动机,主要为,放松,交流,自我发展,自我满足。不过,对于家庭休闲旅游的研究依然有限,大部分研究依然针对于个人休闲经验和行为模式,缺乏对整体关系的研究。
[3] 王原. 城市居民春节过节方式与旅游_娱乐消费调查[J]. 社会人文,2011,03
[4] 汪德根,陈田,刘昌雪,潘婷婷. 发达地区居民对节假日调整影响休闲旅游的感知分析_以上海_杭州和苏州为例[J]. 地理研究,2009,28(5)
[5] 陈世斌. 杭州城区“最具出游力”人群休闲旅游障碍性因素的实证分析[J]. 考试周刊,地理研究,2005,24(6)
[10] 康保苓. 杭州休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研究[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
[11] 王莹. 杭州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调查及启示[J]. 旅游学刊,2006(6)
[12] 吴建华.杭州开发运河文化旅游的对策研究 [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6)
[13] 张卫中. 试论杭州“运河文化”特色品牌建设[J]. 现代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