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诗与梅联

合集下载

带梅字的诗句100首

带梅字的诗句100首

带梅字的诗句100首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2.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卢钺《雪梅·其一》3.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其二》4.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西洲曲》(佚名)5.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张谓《早梅》6.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李商隐《忆梅》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钺《雪梅·其一》8.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陆游《梅花绝句·其一》9.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10.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

——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11.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

——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12.应是夜寒凝。

恼得梅花睡不成。

——黄升《南乡子·冬夜》13.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14.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二首·其一》15.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寒夜》16.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17.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张道洽《岭梅》18.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19.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20.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苏轼《赠岭上梅》21.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卢仝《有所思》22.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23.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24.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

——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25.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咏梅对联赏析_对联大全

咏梅对联赏析_对联大全

咏梅对联赏析
“爆竹两三声人间易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几点梅花加上几声爆竹,为新春增色不少,真不失为一副梅花妙联。

历来有关梅花的妙联很多。

徐霞客自题小香山梅花堂联:
“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


以梅花自比,格调清丽,堪称一时名联。

扬州梅花岭上的史可法祠,后人撰梅花联不少。

“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杯土,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写史可法为国殉难,像“风中劲草”、“岭上梅花”,被后人称颂。

在咏梅联中,最为传诵的是挽周总理的。

周总理一生功比天高,光明磊落,像梅花一样心胸高洁,令万代敬仰。

联云:
“泰山凭海先接月;寒梅杖节最凌风。

”。

咏梅七律精选

咏梅七律精选

咏梅的七言律诗一、寻梅
冬风过苑雪清新,踏景寻幽约雅人。

欲问梅花无觅得,嗟怜此处不争春。

二、见梅
昨日潇湘小雪来,冰魂玉魄掩尘埃。

今朝西苑霜枝上,几朵梅花次第开。

三、咏梅
梅岭冬风正凛然,霜红放蕊傲流年。

捻香一嗅来诗兴,梦里犹吟赋几笺。

四、喜梅
瑞雪欺梅朵朵羞,严冬傲骨更娇柔。

花香不惧冬风冷,报得新春缱绻留。

五、醉梅
疏枝吻雪去新愁,暂借华年捕梦留。

缕缕芳魂堪入酒,寒香醉倒一春秋。

六、恋梅
梅也多情雪也香,满园冰魄客痴狂。

冬风缱绻休相问,醉里吟诗有几章?
七、忆梅
忆里缤纷满苑香,梅花倩影客情长。

而今园色烟波碧,唯对春枝一树狂。

八、痴梅
调零疏影叶新萌,春色嫣然映景荣。

借问风中谁眷恋?折枝犹自诉痴情。

九、雪梅其一
宋代: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咏梅对联大全

咏梅对联大全

咏梅对联大全
1. 上联:梅花映雪添诗意下联:月影摇枝绘美图例子:就像那春天的花朵在微风中舞动,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一样。

2. 上联:寒梅绽放迎春色下联:瑞雪飘飞庆岁新例子:这场景不就像我们过年时热闹欢乐的氛围吗?
3. 上联:梅枝傲雪凌风挺下联:竹影摇窗伴月斜例子:你看,这多像勇士在困境中依然坚强不屈啊。

4. 上联:雪落梅山诗意涌下联:风摇竹径韵声传例子:是不是感觉如同走进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呢?
5. 上联:红梅点点妆冬景下联:白雪皑皑扮素装例子:哎呀,这不恰似那美丽的童话世界嘛!
6. 上联:梅开二度新春至下联:雪舞千回旧岁辞例子:这多像是岁月的更替,带来新的希望啊。

7. 上联:疏影横斜梅韵雅下联:暗香浮动月色幽例子:就好像那优雅的女子在月光下翩翩起舞。

8. 上联:梅香四溢盈庭院下联:月色三分照户扉例子:这情景,不就和那温馨的家一样让人感到温暖吗?
9. 上联:踏雪寻梅诗意醉下联:临风把酒韵情浓例子: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那种浪漫情怀吗?
10. 上联:梅花含笑迎新岁下联:瑞雪纷飞送旧年例子:就如同和过去道别,迎接美好的未来呀。

结论:咏梅对联真是韵味十足,能让人感受到梅的独特魅力和美好寓意。

无锡梅园咏梅诗楹联

无锡梅园咏梅诗楹联

无锡梅园是一座著名的赏梅胜地,园内梅花盛开时景色十分美丽。

以下是一些无锡梅园的咏梅诗楹联,供您欣赏:
咏梅诗:
留此冰雪质,不随江山移。

几生修得到,一半此勾留。

梅品高千载,园花趣四时。

梅花千树白,修竹万竿青。

楹联:
指挥云树规全局,研炼湖山入壮图。

园拓数十弓,人间是福;梅开千万树,天下皆春。

风止松犹韵,日晴花更新。

梅花怒放,香雪如海;桂子飘香,丹桂盈园。

香漫清野,色压芳邻。

大才被广厦,巧工刊天然。

这些咏梅诗楹联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品质,也表达了人们对梅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在无锡梅园欣赏梅花时,这些诗词楹联更能增添您的文化体验。

中国古代诗词对联欣赏咏花篇(梅)

中国古代诗词对联欣赏咏花篇(梅)

中国古代诗词对联欣赏咏花篇(梅)咏花篇(一)一、花与中国古代文学花卉诗,顾名思义,是以花卉为咏吟对象的诗词。

它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在古代文学发展史上,虽然没有形成花卉诗派,但历代诗人的咏花之作车载斗量,蔚为大观。

千万年来,花深深地渗透进了中国文化之中,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花文化。

美丽的花儿代表了人类许多的情感,如爱情、亲情、友情、敬仰之情;鲜花还象征了人类的许多精神,如坚忍、自由、高贵、雅洁等等;鲜花更是人类美好愿望的寄托,如长寿、幸福、吉祥、财富……赏花、咏花、赞花、论花,花和中国文学有着说不尽、道不完、评不够、议不厌的不解之缘。

我国是花的国度,也是诗的国度。

自古爱花的趣闻轶事不胜枚举屈原以兰喻己,陶潜采菊东篱,诗仙醉卧花阴,杜甫对花溅泪。

在众多中国文人心中,花是诗词歌赋取之不尽的吟咏题材,是名词佳甸闪耀灵光的源头所在。

花的出现成就了一个文学的国度,使得文学的殿堂姹紫嫣红、精彩纷呈。

从《诗经》中描绘桃花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到晋代陶渊明脍炙人口的品评菊花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宋代叶绍翁笔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那烂漫的杏花,到元代王冕“不用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那清丽素洁的梅花。

干百年来,这些优美的诗句众口相传,诗中优美的意境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操。

花根植于中国文化之中,人品和花格的相互渗透是这一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

人格寄托于花格,花格依附于人格,二者不可分离。

中国文人赏花时并不是单单欣赏花儿美丽的外表,他们常常把花木当作与人类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的灵性之物来对待。

因此,他们在对花木的审美过程中,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情、感受借助花木表达出来。

从古至今,许多骚人墨客都为花写下动人篇章,在这些文学作品中,花已经成为一种向往与崇敬的精神境界,成为德行品性的象征。

“梅标清骨,兰挺幽芳,茶呈雅韵,李谢弄妆,杏娇疏丽,菊做严霜,水仙冰肌玉肤,牡丹国色天香,玉树亭亭皆砌,金莲冉冉池塘,丹桂飘香月窟,芙蓉冷艳寒江”。

短美诗文:赞美梅花的诗句

短美诗文:赞美梅花的诗句
4、《卜算子·咏梅》
现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5、《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6、《临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一样。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丁卯新正三日写梅
明·李日华
檀口粉肋含笑语,春风拂拂为开怀。酒人得此添狂兴,诗句从天泼下来。
题画诗册页
清·普荷
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梅边吹笛楹联出对句集(八)

梅边吹笛楹联出对句集(八)

梅边吹笛楹联出对句集(八)1626叶落深秋小楼寂寞何堪扫(一瓢)花飞子夜梅坞清寒弹指消【梅】1627横琴月下,醉把竹风拈入指【梅】漫步云间,闲将鹤韵写成诗【墨韵】1628墨染青丝,薛笺挥就钗头凤【梅)霜飞黛鬓,柳曲吟成一剪梅(霜)1629隐姓埋名,凄凄墨冷听琴韵(对不通)闲庭信步,漠漠轻寒抱月归【梅】1629袖手沾梅玉案题诗香几许(一瓢泉)凝眸望月,云庐对弈雅三分【梅】1630学富五车,逍遥山水,弹指处可调千年绝唱【梅】游踪四海,随意天涯,倾杯中每醉万古兴亡(酒)1631佐酒流年挥毫玉案墨酣畅【梅】听琴此际,把盏兰亭意逸然【酒】1632一念成殇,波上寒烟封旧梦【梅】千思化结,心间落恨引新愁(引)1633携手举杯轻歌慢舞迎新岁 (清琴)秉烛同醉浅唱低吟共此时【梅】1634研墨挥豪,谁把江山移笔底(清琴)抚琴清唱,尔将云水寄弦间【梅】1635闲抚瑶琴时落墨,从容大雅【梅】醉提古剑啸西风,潇洒疏狂(了)1636几缕浮光缠野树(轻抱古)一帘月色枕清泉【梅】1637遒劲松风邀鹤舞【梅】清凉石榻问君歇[墨熏】1638冷月闲庭闻鹤语【梅】红衣醉舞伴琴声(墨静)1639赏罢梅开方纵笔【梅】等来花落已无诗(燕赵)1640月如钩马上琵琶边塞曲(墨妮)云似墨,梅边绿绮玉案飞【梅】1641焦尾潺弦,荷映清风墨雨(随便)绕梁绝唱,琴殇野鹤闲云【梅】1642一念成殇,波上寒烟封旧梦【梅】---千吟滴泪,雨中淡雾锁新愁[棒子面】1643琵琶声声辞旧岁【梅】锣鼓阵阵贺新春《墨知》1644一室馨香梅篆写【梅】通篇清韵竹枝声(墨静)1645院角梅花开若旧(山僧4)窗前竹笛韵依然【梅】1646梨涡清浅含羞笑,一笺国色是天香【梅】眉黛清芬百媚娇,几个谁人为碧玉【青梅】1647酬得梅花三春老(含羞草)衔来燕草四季新【梅】1648心字初成偏染雪【青梅】灵犀偶至自题诗【梅】1649文到白描臻妙境(含羞草)墨书狂草至纯青【梅】1670弹指梅开,东君妙手【梅】迎春雪落鹤子丹心【青梅】1671东看朝阳西看月(含羞草)南观沧海北观星【梅】1672心头一树凋零柳【青梅】眉低两泓明媚秋【梅】1673几度莺声清洗耳【青梅】一川烟雨浣新尘【梅】1674松间研磨轻烟起(含羞草)柳下抚琴雅趣生【梅】1675心有灵犀,渔樵夜话【梅】胸无点墨,枯燥生活【从】1676清风两袖诗一篓【梅】慷慨三仓义万箩【静】1677兰溪漱玉梅三叠【梅】春水飘香韵一弦(墨静)1678放舟墨海尘嚣远【梅】横笛竹林心境闲(静)1679一曲山水酬知己【梅】几笔松烟留墨香(墨静)1680琉璃换盏方夤夜【京苏】桂子盈樽恰月圆【梅】1681能工巧匠织雨成帘描锦绣(听风求)秀手神偷拈云入韵奏天音【梅】口赞一首:《五绝》梅笛寻芳文苑雅,叹月夜风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诗与梅联
梅格标高,神姿仙韵,秀甲百花。

历代文人咏梅花的诗词,相比其他咏花诗,总是多了那么几分超凡脱俗的韵致。

北宋文学家苏轼的题梅花诗云:“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北宋诗人林逋爱梅如痴如醉,终生以梅为妻,他的《山园小梅》诗中有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把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神韵写活了。

北宋书画家米芾是一代大师,他的一副题梅竹联鹤立于联林,流传于后世,堪称佳作:“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上联写梅,下联写竹,绿竹与白梅、白雪相映成趣,极富色彩美。

南宋大诗人陆游曾有诗句云:“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自比梅花,冰肌玉骨,以树高洁之志。

梅花骨傲品高,气节非凡。

元代诗人杨维桢的题梅花诗可谓与众不同:“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逼真地表现了梅花斗雪争艳,不畏苦寒,绽红艳于初春,播暗香于人间的形象。

明代文学家林大钦少时聪颖乖巧,能诗善对。

有一位叫叶梅开的塾师专程上门试探,并出上联“竹笋初露,何时称得林大秀”求对。

林大钦马上对以“梅花开放,那曾见过叶先生”的下联。

塾师只将“林大”二字嵌入,大钦将“叶梅开”三字嵌入,稍胜一筹,且梅花开放时总是花先于叶,林大钦借花达意,可谓十分准确。

清代“怪才”郑板桥作有一副题画联:“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联语明写竹、梅,实写人的精神、品质。

有一副复字梅花联常为人称颂,联曰:“蝴蝶花上驻蝴蝶,蝴蝶恋蝴蝶;红梅阁旁栽红梅,红梅伴红梅。

”联中“蝴蝶”、“红梅”各出现了四次,新颖别致,生动优美,语带双关,颇具风趣。

古时,私塾里的学生每逢端午、中秋、元宵等节日都要给先生送节仪,据传说曾有个学生每次送给先生的都只有三分银子。

先生嫌他送得少,送其上联曰:“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

”意谓送礼应如竹笋出墙,一节更比一节高。

学生马上对以下联:“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暗用宋人卢梅坡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之意,表明自己不会增加的意思,真是匠心独具而妙趣横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