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杆菌属(Bacillus)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Bacillus

Cells are straight, rod-shaped, 0.5 to 2.5 m m * 1.2 to 10 mu, often arranged in pairs or chains, with rounded ends or square ends.

Bacillus sp.

Latin name: (Bacillus, Cohn, 1872)

2 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 editing cells are straight, rod-shaped, 0.5 to 2.5 mu m x 1.2 to 10 mu m, often arranged in pairs or chains, with rounded ends or square ends. Most of the cells stained in young cultures were gram positive and had flagella with peripheral flagella. Spores oval, oval, cylindrical, round, resistant to many adverse environments. Each cell produces a spore, which is not inhibited by oxygen. Aerobic or facultative anaerobic with a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heat, pH, and salt. Heterotrophic bacteria with a fermentation or respiratory metabolism type. Usually, the enzyme is positive. Found in different habitats; a few species are pathogenic to vertebrates and non vertebrates.

Type subtilis: Bacillus subtilis (Bacillus).

3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compilation of Bacillus spp.

Bacillus

1 genera of the genus Bacillus; Gram-positive bacteria. Producing spores, aerobic or facultative anaerobic, mostly dynamic, without

capsule, mostly hemolytic, usually catalase positive. G+C molar content in DNA was 32 ~ 62%. The genus includes Bacillus anthracis that is pathogenic to humans and animals, Bacillus cereus causing food poisoning, and nearly 50 species of non pathogenic Bacillus subtilis, Bacillus cereus, and Bacillus cereus.

Gram positive bacteria. Producing spores; aerobic or facultative anaerobic. Most powerful, without capsule, mostly hemolytic, usually catalase positive. Bacillus anthracis including pathogenic Bacillus anthracis, food poisoning causing Bacillus cereus, non pathogenic

Bacillus subtilis, Bacillus cereus, Bacillus cereus and the like.

Bacillus anthracis capsule, no flagella in artificial culture bacteria showed a long chain arrangement, the formation of oval spore; Bacillus bacteria in the central, but not greater than the cell width; aerobic; spore resistance is very strong, can survive for decades in the dry state; the bacteria mainly herbivores disease, disease a sharp, high mortality; the susceptibility of bacteria by only herbivores, broken skin, gastrointestinal or respiratory tract invades the body, high mortality; available antibiotics and sulfa treatment.

4 lactic acid production, a common feature of lactic acid in the genus Bacillus

There are also a number of lactic acid producing bacteria in the genus bacillus, among which are economically important species. For

these lactic acid bacteria, Bacillus should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The common feature of these species is that the cells are rod-shaped and form an endophytic spore. Lactic acid production is usually the same type of fermentation. Most of the contact enzymes were positive.

(two) the species of lactic acid in Bacillus

Bacillus subtilis 1.

Bacillus coagulans originally developed by Hammer from canned milk rancidity were isolated and described as a new species. Then from the rancidity of food preservation in isolation of these bacteria, they produce L- lactic acid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caused by carbohydrate containing canned food rancidity, which caused the people's attention. For some isolates, differences in the morphology of their cells, spores, and cysts between strains were also observed in many studies.

These highly differentiated polymorphic strains cause many synonyms. Then through some physiological tests and observed that these strains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clusters. Blumenstock from the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Bacillus coagulans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akamura and Blumenstock analyzed the phenotype similar to previously identified as Bacillus coagulans strain. The refolding rate of them with UV spectrophotometer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NA chain to regroup, get the strains between the similarity values of D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30 strains were divided into DNA group,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wo. The 1 group of Bacillus coagulans on behalf of another group of strains of Bacillus and

related species is similar to the DNA values are low, and the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Bacillus coagulans are different, therefore, as a new species, named Smith bacillus (Bacillus smithii).

2. Smith Bacillus

If the above is the original identified as Bacillus coagulans strain by r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e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milk, canned food, cheese, milk sugar beet juice.

3. 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rod-shaped cells, usually 0.6-1.0um*2.0-3.5um. Spore ellipse, secondary end or end, variable size. Gram reaction variable motion. In the glucose medium most strains can grow actively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until the pH is reduced to 5.3-4.8 is not active. A few strains could not grow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Anaerobic fermentation products are mainly L (+) lactic acid, formic acid, acetic acid and a small amount of ethanol, the ratio of 2:1:1. In some strains of nitrate can promote the anaerobic growth and gas production. Some strains had no such effect or reduction to nitrite. The nutritional needs of the lowe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trains.

The heat resistance of spores and resistance to other adverse environments than other Bacillus in any kind of high temperature. Obviously the vegetative cells sensitive to adverse conditions, such as cooling to room temperature the

activity may lose. (the lowest growth temperature of 30-45 DEG C). Note that this feature must be identified so.

This can be found in the following places: bacteria in habitat soil and desert sand, hot springs, marine sediments, compost and food etc.. The vegetative cells in many foods, such as ph>5.0 and suitable temperature can quickly germination and growth, can cause the "flat acid canned food".

4. L - lactic acid bacillus (Bacillus laevolacticus)

The cell width 0.4-0.7um, Bacillus 0.6-0.8*0.8-1.2um oval cyst

slightly swollen, movement.

The growth of glucose and other carbohydrates, acid production from glucose without gas production, the main production of D (-) lactic acid.

Peptidoglycan side chain amino acid linked directly with two more. Methyl quinone is mainly MK-7. Cellular fatty acid - ISO C15:0 and C17:0 fatty acids. Isolated from plant rhizosphere.

5. racemic lactic acid bacillus (Bacillus racemilacticus)

Production of DL- lactic acid type fermentation with glucose.

L lactic acid bacillus and racemic lactic acid bacillus is two Nakayama and Yanoshi (1967) reported that included bacillus in Berger's bacteriology manual position behind the undetermined species within the genus.

6. balloon bacillus (Bacillus vesicuiferous)

Trinkumuite (1987) reported a new species of lactic acid formation

of spore of pneumatocyst. This kind of strains isolated from the gut of lobster.

The genus Bacillus (5) identification of 5 Bacillus spore cells, baculovirus, editing, strictly anaerobic, micro aerobic decomposition, lignin, halophilic, decomposition of thiamine, containing more than

10%NaCL Omega, alicyclic acid and 515F probe and 1741F probe hybridization, hybridiz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pyrite of Bacillus subtilis [1]6 is (Bacillus) two retrieval table editing Bacillus widely exist in nature, many of the hydrolyzed starch, protein, pectin,

alginate decomposition, industrial use

In the extraction of amylase, protease, pectinase. Some of them have some antibiotics, can cause human and animal diseases, and some can cause plant

Corruption. They are found in soil, water and air, and the nature of material transformation, soil fertilit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are closely related, from

What are the major microbial workers will be exposed to, identify problems in the genus bacillus. Liao Yanxiong, Fu Xiaochong (Ji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 Nanchang 330029) Abstract] according to "Berger'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proposed the genus Bacillus (Bacilus) of the two index table of species and the genus Bacillus and related genera.

Atlas of entry

More pictures

*

芽孢杆菌常用培养基配方

芽孢杆菌常用培养基配方 (按理说,该实验的所有培养基都在这了,后红字更为清楚些。。。摘自百度) 一、肉汤琼脂培养基:蛋白胨10g ,牛肉膏15g ,NACL15g ,蒸 馏水1000ml ,琼脂18g 。调节PH7.2,0.1MPA20min 灭菌。如果用液体做培养基,则去掉琼脂即可。100 mL/组,其中20 mL 液体培养基/250 mL△中(内装玻璃珠10颗);50 mL固体斜面培养基分装在试管中:5mL/支,10支。 2、或是(J-琼脂培养基:胰蛋白胨5g,酵母膏15g,磷酸 氢二钾3g,葡萄糖2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调节PH7.3 —7.5Mpa 30min灭菌。) 二、过氧化氢酶测定 1、试剂:3-10%过氧化氢 2、接种与培养:一般将测试菌种接种于肉汤琼脂斜面上,30度下 培养1-2天。 3、试验方法: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上面加一滴3-10%的双氧水, 挑取1环1-2天的的菌苔,在双氧水溶液中涂抹,如有气泡出 现(O2),作为过氧化氢酶阳性,无泡为阴性。也可以将过氧 化氢液直接加入斜面上,观察气泡的产生。

三、需氧性测定 1、培养基:酪素水解物20g,葡萄糖 10g, ,NACL5g,HOCH2SO3Na1g,HSCH2COONa2g,琼脂15g,蒸馏水1L。调节PH7.2,分装试管,0.06Mpa,30min灭菌,培养基不摆斜面。 2、接种与观察:用一小环的肉汤菌液,穿刺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中 (穿刺管底),一般与30 度培养3-7天观察结果。若芽孢杆菌在琼脂柱表面生长为好氧菌,沿穿刺线生长则为厌氧菌。四、酪素水解(用于检测不同种类的芽孢杆菌是否具有分解酪素的 特点) 1、培养基 (1)脱脂牛奶制备取新鲜牛奶,煮沸后去掉上层油脂,再经离心脱脂(3000r/min,10min),除去上层油脂,即为脱脂牛奶。(2)牛奶平板的制备取50ml的脱脂牛奶放入一只三角瓶中,另外称1.5g琼脂置于含有50ml蒸馏水的另外3只三角瓶中,然后将两液分开灭菌,0.06Mpa-20min,带冷至45-50摄氏度时, 速将两液混匀倒平板,即为牛奶平板。将平板倒置过夜,使表面水分干燥。 2、接种与观察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 一. 填空题(1分/空×20):1. 细菌一般进行___⑴__ 繁殖,即__⑵_。酵母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和无性两类,无性繁殖又可分为__⑶__ ,__⑷__ 两种形式,有性繁殖时形成__⑸_ ;霉菌在有性繁殖中产生的有性孢子种类主要有__⑹__ ,_⑺__ ;在无性繁殖中产生的无性孢子种类有_⑻_ ,__⑼__,__⑽__ ;放线菌以__⑾__ 方式繁殖,主要形成__⑿__ ,也可以通过___⒀__繁殖。2. 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引起___⒁_______和_____⒂_____。 3.在酵母菌细胞结构中,____⒃_____具有保护细胞及维持细胞外形的功能;____⒄____具有控制细胞对营养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和交换作用;____⒅_____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的场所;___⒆______是呼吸酶类的载体,细胞的能量供应站;_____⒇____具有传递细胞遗传性状的作用。 二.选择题(1分/小题×20)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___a.结晶紫(初染) b.碘液(媒染)c.酒精(脱色) d.蕃红(复染)2. 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___a.荚膜 b.细胞壁 c.芽孢 d.鞭毛3.测定食品中的细菌总数常采用_____a.稀释混匀平板法 b.稀 释涂布平板法 c.显微镜直接镜检计数法4.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___a.105℃,2小时 b.121℃,30分钟c.160℃,2小 时 d.160℃,4小时5.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___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有性繁殖产生____a.接合孢子 b.担孢子 c.孢囊孢子d. 子囊孢子7.以高糖培养酵母菌,其培养基类型为____ a.加富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普通培养基8. 抗干燥能力较强的微生物是_________。a.酵母菌 b.霉菌菌丝 c.乳酸菌9. 产生假根是____的形态特征。a.根霉 b.毛霉 c.青霉 d.曲霉10.配制1000ml的固体培养基需加琼脂____a.0. b.2~7克 c.15~20克 d.50克11.食品和饮料工业生产上常采用的“巴氏灭菌法”是一种______方法。a.消毒 b.抑菌 c.灭菌 d.除菌12. 下列微生物器官耐温顺序为_____a.营养体>孢子>芽孢 b.芽孢>孢子>营养体c.孢子>营养体>芽孢 c.芽孢>营养体>孢子13.下列微生物能通过细菌滤器的是____a.细菌 b.酵母菌 c.病毒d霉菌14.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物质的是____a.氨基 酸 b.矿质元素 c.嘌呤碱基 d.维生素15. E.coli是______a. G+菌 b.G-菌 c. G+G-不定16. 在固体平板上,青霉菌菌落周围葡萄球菌不能生长,此种关系为____a.竞争关系 b.猎食关系 c.拮抗关系 d.寄生关系17.下列因素影响微生物生长_______a. pH b.温度 c.水分 d.这些都是18.细菌的生长曲线中,总菌数和活菌数几乎相等的是_____a.延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19.罐藏食品的灭菌属于________a.消毒 b.灭菌 c.抑菌 d.商业灭菌20. 决定病毒感染专一性的物质基础是 ____a.核酸 b.蛋白质 c.脂类 d.糖类 三.判断题(1分/小题×10)1.真菌适宜在偏酸性的环境条件下生长。2.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属于厌氧性微生物。3.酒精消毒的最佳浓度为95%。4链霉菌是霉菌,其有性繁殖形成接合孢子。5.污染了赤霉菌毒素的食品原料,经处理后仍可用于加工食品。6.子囊孢子是半知菌纲霉菌的有性孢子。7.细菌产生芽孢是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8. 放线菌和霉菌都具有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9.肠球菌对冷冻的抵抗力比大肠菌群细菌大。10. 自养菌可引起食品腐败。参考答案:一.填空:⑴无性⑵裂殖⑶芽殖⑷裂殖⑸子囊⑹子囊孢子⑺接合孢子⑻孢囊孢子⑼分生孢子⑽厚垣孢子(节孢子)⑾无性⑿分生孢子⒀菌丝片断⒁食物中毒⒂消化道传染病⒃细胞壁⒄细胞膜⒅细胞质⒆线粒体⒇细胞核二.选择题:cbaccdbaacabcbbcdbdb三.判断题:√√×√×××√√×四.分析问答题:1.从变质罐头中检出酵母菌和霉菌时,试分析引起罐藏食品变质的原因。∵酵母菌和霉菌的抗热性较差-----4∴从变质罐头中检出酵母菌和霉菌,则引起罐藏食品变质的原因可能是:a.罐头裂漏,被M污染(∵这些M的抗热性较差)。-----2b. 罐头杀菌不完全(残留霉菌孢子)------2c.罐内真空度不够(∵霉菌只能在有氧的环境中生长)。---2.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引起PH值改变的原因有哪些?在实践中如何保证微生物能处于较稳定和合适的PH环境中?(10分)原因:①. 微生物分解基质中的蛋白质产氨,使PH值↑②.有机酸盐,使PH值↑③碳水化合物产酸,使PH值↓④. 无机氮盐(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6在实践中可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KH2PO4、K2HPO4或CaCO3使微生物能处于较稳定和合适的PH环境中。------3.根据你掌握的实验方法,在由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组成的混合菌悬浮液中,将上述菌进行分离、鉴别。(20分)用稀释平板分离法进行分离。⑴.在分离平板上,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的菌落特征基本相同难以区分(菌落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湿润,有光泽。)枯草芽孢杆菌的菌落较干燥用Gram染色法染色镜检,可见: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为G-,短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为 G+,长杆菌,有芽孢。根据以上特征可将枯草芽孢杆菌区分开来。⑵.将其它菌①.在EMB平板上划线、培养。在EMB平板上E.coli 的菌落较小,呈紫黑色,有时有金属光泽。产气肠杆菌大,灰棕色。②.接入葡萄糖.蛋白胨.水;蛋白胨.水;柠檬酸盐培养基中做生理生化反应E.coli MR+;VP-;I+;C-产气肠杆菌MR-;VP+;I-;C+4.气调保藏食品的原理(10分)∵①.在有氧的环境下,霉菌、酵母菌、细菌都有可能引起食品变质。而在缺氧只有部分酵母菌和细菌能引起食品变质。②.在有氧的环境中,因M的生长、繁殖而引起的食品变质速度较快。缺氧,由厌氧M生长引起的食品变质速度较缓慢。兼性厌氧M引起的食品变质速度也比在有氧环境中慢得多。即缺O2的环境中,a.可生长的M种类少;b.M生长的速度慢。在进行食品保藏时,可将食品储存在无O2环境(进行真空包装)or含高浓度CO2(40~80%)的环境中,以防止or 减缓M引起的食品变质。试卷二、

细菌芽孢染色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题目:细菌芽孢染色 姓名:学号:组别:年级班级: 同组者:时间: 【实验器材】 1.菌种:枯草芽孢杆菌。 2.染色剂:5%孔雀绿水溶液、0.5%番红水溶液 3.仪器、材料:二甲苯、香柏油、蒸馏水、95%乙醇、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擦镜纸、吸水纸。 【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细菌的芽胞染色法,初步了解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 2.巩固显微操作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 【基本原理】 芽孢是芽孢杆菌属和梭菌属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休眠体结构,也被称为内生孢子(endospore),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是否产生芽孢及芽孢的形状、着生部位、芽孢囊是否膨大等特征是细菌分类的重要指标。与正常细胞或菌体相比,芽孢壁厚,通透性低而不易着色,但是,芽孢一旦被着色就很难被脱色。利用这一特点,首先用着色能力强的染料(如孔雀绿或石碳酸复红)在加热条件下染色,使染料既可进入菌体也可进如芽孢,水洗脱色时菌体中的染料被洗脱,而芽孢中的染料仍然保留。再用对比度大的复染剂染色后,菌体染上复染剂颜色,而芽孢仍为原来的颜色,这样可将两者区别开来。 【操作步骤】 1.制片。 按常规方法涂片、干燥及固定。 2.加热染色。 向载玻片滴加数滴5%孔雀绿水溶液覆盖涂菌部位,用夹子夹住载玻片在微火上加热染液冒蒸气计时并维持5min,加热时注意补充染液,切勿让涂片干涸。3.脱色。 待玻片冷却后,用缓流自来水冲洗至流出水无色为止。 4.复染。 用0.5%番红水溶液复染2min。 5.水洗。 用缓流自来水冲洗至流出水无色为止。 6.镜检。 将载玻片晾干后油镜镜检。 【实验结果】

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技术

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技术 制剂:1000亿活芽孢/克可湿性粉剂毒性:低毒级 枯草芽孢杆菌特点: 1、绿色环保――对人畜微毒、对环境无污染、对作物安全(本剂虽属细菌活体杀菌剂,但不会侵染作物引起病 害,亦不会对作物产生药害) 2、高效广谱――对水稻稻瘟病,西瓜、黄瓜、草莓、番茄等多种作物白粉病、灰霉病,马铃薯晚疫病,大豆、油菜菌核病,瓜类、谷物、三七等作物根腐病等多种真菌性病 害具有优良防效。 3、增产提质――枯草芽孢杆菌还能够分泌促进作物生长的活性物质,使植株叶片浓绿肥厚,提高作物免疫力,增产提质效果显著,发酵过程中产生多种氨基酸,对作物有生 长调节的作用。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机理 1、竞争作用:通过生物间争夺氧气、营养物质及竞争

排它性,形成局部生物优势种群,防止其它菌侵入;同时争夺周围菌的营养,抑制病原菌生长―起到疫苗的作用。 2、溶菌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吸附于病原菌的菌丝上,随着菌丝生长而生长,从而消耗病原菌的营养,使病原菌菌丝发生断裂、解体、细胞质消解,使病原菌失去进一步侵染 能力―起到寄生作用。 3、生物拮抗作用:枯草芽孢杆菌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细菌素(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素)、有机酸、天然脂肽类化合物等,对病原菌抑制其生长或溶解其细胞壁、使细胞穿孔、畸形,最终杀死病原菌,。 4、杀灭作用诱导作物产生抗病性、促进作物生长,增产提质。据统计,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有效增产 5.6-20.2%。 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方法 1、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施药方法:水稻孕穗破口期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每亩用枯草芽孢杆菌10克均匀 喷雾,喷药药间隔7-12天,

2、枯草芽孢杆菌与咪鲜胺、三环唑、井冈霉素等混用,有明显的相互增效作用。在病害集中、急性暴发时,更能显 示出混用的效果。 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注意事项 1、本品用量少,为减少浪费,兑药时应用小容器将所需用量药剂充分溶解后再倒入喷雾器中,加水至喷雾器最佳 水平线进行喷雾; 2、早上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施药,避免阳光直射,杀死芽孢。尤其是4点后用药,夜间潮湿的环境更有利于芽孢 萌发。 3、不能与铜制剂、链霉素等杀菌剂及碱性农药混用; 4、病害初期或发病前施药效果最佳,施药时注意使药 液均匀喷至作物各部位。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简介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一)、肉毒梭菌的生物学特性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又称肉毒梭菌,属于厌氧性的梭状芽孢杆菌属,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形成芽孢,由于芽孢比营养体宽,故呈梭状。无荚膜,但有鞭毛。 肉毒梭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35℃。当pH低于4.5或大于9.0时,或环境温度低于15℃或高于55℃时,肉毒梭菌芽胞不能繁殖,也不产生毒素。各型肉毒梭菌芽胞对热抵抗力有一定差异,但一般而言,对热抵抗力较强,干热180℃5~15分钟,或湿热100℃3小时,或高压蒸汽121℃10分钟才能将其杀死。肉毒梭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病原菌中热抵抗力最强的菌种之一,所以罐头杀菌效果如何,一般以该菌作为指示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含水分较多的中性或弱碱性食品适于肉毒梭菌生长和产生毒素。反之,食物的性质偏酸,水分含量少或食盐浓度在8%以上,可抑制该菌的生长和毒素的形成。 根据所产生毒素的抗原性不同,将肉毒毒素分为A、B、C 、D、E、F、G型,引起人类中毒的有A、B、E、F型,其中A、B型最为常见。 (二)、食品中肉毒梭菌的来源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腐物寄生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于土壤、江河湖海淤泥沉积物、尘土及动物粪便中。粮谷、豆类等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A型菌多分布于山区和未开垦的荒地;B型多分布于草原区耕地;E型多分布于土壤、湖海淤泥和鱼类肠道中;F型

分布于欧、亚、美洲海洋沿岸及鱼体。 我国肉毒中毒多发地区新疆土壤中该菌检出率为22.2%,未垦荒地该菌检出率为28.5%,该地区粮谷、豆类及其发酵制品并有厌气条件者该菌检出率分别为12.6%和14.88%。该地区菌型分布以A型占多数,B型及A、B混合型次之,E型较少。 我国发生的肉毒梭菌食物中毒,91.48%由植物性食品所引起,8.52%由动物性食品所引起。引起中毒的食品以家庭自制的豆酱、臭豆腐为最多,其次为面酱和豆鼓等。此外,肉类罐头、腊肉、熟肉等也可引起中毒。 食物中肉毒梭菌主要来源于带菌土壤、尘埃及粪便。尤其是带菌土壤可污染各类食品原料。受肉毒梭菌芽胞污染的食品原料在家庭自制发酵食品、罐头食品或其它加工食品时,加热的温度及压力均不能杀死肉毒梭菌的芽胞。此外,食品在较高温度、密闭环境(厌氧条件)中发酵或装罐,提供了肉毒梭菌芽胞成为繁殖体并产生毒素的条件。食品制成后,一般不经加热而食用,其毒素随食物进入人体,引起中毒的发生。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大部分发生在3~5月,其次为1~2月。自1896年Van Ermengein首次报道荷兰因火腿引起肉毒中毒暴发,并分离出肉毒梭菌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报告本病。我国吴朝仁等1958年报道新疆察布查尔县由于食用面酱半成品(米送乎乎)引起肉毒毒素中毒之后,相继报告该地区由臭豆腐及其它发酵食品等引起的肉毒中毒事件。

枯草芽孢杆菌简介及应用

枯草芽孢杆菌简介及应用 枯草芽孢杆菌简介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aceae)编号为Strain Number ACCC 11060,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单个细胞0.7~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需氧菌。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1]。早在1835 年,Ehrenberg 所描述的“Vibrio subtilis”即是现在大家熟悉的“枯草芽孢杆菌”,它是由Cohn 于1872 年正式命名的,现作为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 的模式菌株,芽孢杆菌是人类发现最早的细菌之一。 枯草芽孢杆菌应用 枯草杆菌(B acillus Subtilis) 是一种重要的α-淀粉酶生产菌。同时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安全、高效、多功能和极具开发潜力的微生物菌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卫生、食品、畜牧业、水产及科研诸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科研水平的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将更为密切,它也必将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工业微生物菌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青睐。 ①枯草芽孢杆菌在工业酶生产中的应用 工业酶的生产是工业微生物发酵的重要组成部分。枯草芽孢杆菌是当今工业酶生应用最广泛的菌种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枯草芽孢杆菌所产的酶占整个酶市场的50 %。由于其产酶量高、种类多、安全性好和环保等优点,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被广泛用作生产菌种,其发酵生产的酶已在食品、饲料、洗涤、纺织、皮革、造纸和医药等领域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枯草芽孢杆菌在生物防治领域中的应用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植物病害生防细菌之一,具有较强的防病作用美国迄今已有4 株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获得环保局商品化或有限商品化生产应用许可,如美国AgraQuest公司用枯草芽孢杆菌QST713 菌株开发出活菌制剂杀菌剂SerenadeTM,并于2000 年通过美国环保局(EPA) 的登记,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白粉病、霜露病、疫病、灰霉病等病害。我国利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应用研究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

芽孢杆菌属

第一、芽孢杆菌属的分类 一、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特性 芽孢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需氧或兼性厌氧,产生芽孢,大多数无荚膜,以周生鞭毛运动。细胞呈直杆状,常以成对或链状排列,具圆端或方端。由于芽孢杆菌属的微生物能够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得他们能够抵抗各种极端环境如高温、极酸、极盐,而且对各种杀菌剂具有抵抗力,因此,他们在各种自然环境中都能被分离到。芽孢杆菌属微生物具有共同的特性,都能够形成带有芽孢的生物膜,且代谢产物相似,都能产生环肽、抗生素、酸(多聚谷氨酸、聚天冬氨酸)和聚多糖等。 二、芽孢杆菌的分类方法 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的原理、方法和实践的科学,包括分类、命名、描述和鉴定等内容。目前细菌分类主要是采取多项分类技术。多项分类的概念是Colwell于1968年提出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多种不同的信息,包括表型、基因型和系统发育的信息,综合起来研究微生物分类和系统进化的过程。概括的讲,多项分类是传统的表型分类、数值分类和分子分类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因而可以更客观地反映生物间的系统进化关系。目前,多项分类法被认为是研究各级分类最有效的手段,可用于所有水平上分类单位的描述和定义。 2、1经典分类(表型特征) 表型是由于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在细胞、器官和整体水平上能检测和观察到的特征。一般,原核生物的表型特征能区分不同菌种但不能区分菌株。表型特征包括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抗生素的敏感性、噬菌体分型、血清学分析。表型特征虽然不能说明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但它却是人们认识微生物实际重要性和研究生物进化的基础,仍然是分类研究的基础。 芽孢杆菌,菌体杆状,直或近直,0.3~2.2×2.1~7.0um,多数运动,鞭毛典型侧生,形成抗热内生孢子,严格好氧或兼性厌氧。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传统芽孢杆菌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形态学特征即好氧或厌氧和有无芽孢形成。Gibson和Gorden依据芽孢的形状(卵形或球形)以及它们在菌体或芽孢囊中的位置,提出芽孢形态群体概念,将芽孢杆菌分为三个类群。由于这个种的分离方法是以群体来划分的,它对芽孢杆菌分类鉴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群1、孢囊不显著膨大,芽孢椭圆或柱形,中生到端生,革兰氏阳性 A、生长在葡萄糖洋菜上的淡染细胞的原生质中有不着色的球状体 1、严格好氧;不产生乙酰甲基甲醇................................................巨大芽孢杆菌 2、兼性厌氧;产生乙酰甲基甲醇....................................................蜡状芽孢杆菌 B、生长在葡萄糖洋菜上的淡染细胞的原生质中没有不着色的球状体 1、7%氧化钠中生长;石蕊牛奶不产酸 a、在pH5.7生长;产生乙酰甲基甲醇 (1)水解淀粉;硝酸盐还原到亚硝酸盐 ①兼性厌氧;利用丙二酸盐..............................................地衣芽孢杆菌 ②好氧;不利用丙二酸盐..................................................枯草芽孢杆菌 (2)不水解淀粉;硝酸盐不还原到亚硝酸盐........................短小芽孢杆菌 b、在pH5.7不生长;不产生乙酰甲基甲醇................................坚强芽孢杆菌 2、7%氯化钠中生长;石蕊牛奶产酸...............................................凝结芽孢杆菌 群2、椭圆形芽孢使孢囊膨大,芽孢中生到端生,革兰氏阳性、阴性或可变 A、从碳水化合物产气 1、产生乙酰甲基甲醇;从甘油形成二羟基丙酮............................多粘芽孢杆菌 2、不产生乙酰甲基甲醇;不形成二羟基丙酮................................浸麻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的应用

学年论文(课程设计) 题目:枯草芽孢杆菌的应用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学科门类理科 专业生物技术 学号2010445059 姓名陈家怡 指导教师郭立格 2012年7月6日 目录 枯草芽孢杆菌的应用 (3) 摘要 (3) ABSTRACT (4) 1.枯草芽孢杆菌的基本资料 (5)

1.1简介 (5) 2.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现状及主要应用领域..................................................................................-5-. 2.1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现状 (5) 2.2枯草芽孢杆菌的主要应用领域 (5) 2.2.1枯草芽孢杆菌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5) 2.2.1.1纳豆激酶的发现及应用 (5) 2.2.1.2 脂肪酶 (6) 2.2.2枯草芽孢杆菌在农业中的应用 (6) 2.2.2.1枯草芽孢杆菌在饲料中的应用 (6) 2.2.3 枯草芽孢杆菌在动物养殖中的作用 (6) 2.2.4 枯草芽孢杆菌在农作物病虫防治中的作用 (6) 2.2.5枯草芽孢杆菌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7) 2.2.5.1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的研究 (7) 2.2.5.2枯草芽孢杆菌细胞质融合方面的研究 (7) 3.枯草芽孢杆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7) 4.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 (7) 4.1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 (7) 4.1.1生物夺氧 (7) 4.1.1.1拮抗致病微生物,改善体内外生态环境 (8) 4.1.1.2增强动物体的免疫功能 (8) 4.1.1.3产生多种消化酶 (8) 4.1.1.4产生多种营养物质 (8) 4.2枯草芽孢杆菌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9) 5.展望 (9) 参考文献 (9) 枯草芽孢杆菌的应用 摘要

地衣芽孢杆菌介绍

名称:地衣芽孢杆菌 英文名:PWD一1 (Baclicus lincheniformis PWD一1) 俗称: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胶囊) 种属:芽孢杆菌科细菌 革兰氏染色性;为革兰氏阳性杆菌 细胞大小:0.8μm×(1.5~3.5)μm 细胞形态及特点:细胞形态和排列呈杆状、单生。细胞内无聚-β-羟基丁酸盐(P HB)颗粒 芽孢形态:产生近中生的椭圆状芽孢,孢囊稍膨大 培养特性:在肉汁培养基上的菌落为扁平、边缘不整齐、白色、表面粗糙皱褶,24h后菌落直径为3mm 生化形状:本菌有动力 地衣芽孢杆菌的作用机制是以菌治菌,活菌进入肠道后,对葡萄球菌、酵母样菌等致病菌有拮抗作用,而对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消化性链球菌有促进生长作用,从而可调整菌群失调达到治疗目的。可促使机体产生抗菌活性物质、杀灭致病菌。此外通过夺氧生物效应使肠道缺氧,有利于大量厌氧菌生长,造成肠道低氧环境,对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消化链球菌等有益健康的厌氧菌的生长繁殖有促进作用;对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酵母样菌等致病菌则有拮抗作用。通过这种双重作用可以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维持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对肠道疾病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性状】地衣芽孢杆菌高纯粉≥250亿/克水分≤10% 【主要用途】 1、促进肠道内正常生理性厌氧菌的生长,调整肠道菌群失调,恢复肠道功能; 2、对肠道细菌感染具有特效,对轻型或重型急性肠炎,轻型及普通型的急性菌痢等,均有明显疗效; 3、能产生抗活性物质,并具有独特的生物夺氧作用机制,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适用对象】适用于细菌原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症以及肠道需要保健的养殖动物。 【用法用量】添加在饲料中的量为:50~100克/吨(全价料),注意混合均匀。

枯草芽孢杆菌使用说明

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200亿/400亿) 一、枯草杆菌概述:枯草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单个细胞 0.7~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需氧菌。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在遗传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对此菌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途径与其调节机制研究较清楚。广泛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故名。 二、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枯草芽孢杆菌大量应用于生物肥料。当作用于作物或土壤时.能够在作物根际或体内定殖,并起到特定肥料效应。目前,微生物肥料在培肥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抑制农作物对硝态氮、重金属、农药的吸收,净化和修复土壤,降低农作物病害发生,促进农作物秸秆和城市垃圾的腐熟利用.保护环境。以及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说明: 特点:1.肠道定殖能力强。 2.耐氧化、耐高温、耐酸碱、耐挤压和耐温度变化,满足不同的肥料生产需求。 3.绿色、安全、高效、较少抗生素药物的使用。 成分含量:枯草芽胞杆菌有效活菌数大于200亿/克 用法用量:

贮藏: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保质期:密封保存不少于18个月。 四、枯草芽孢杆菌的应用范围:枯草芽孢杆菌不仅在肥料中应用比较广泛,在污水处理及生物肥发酵或发酵床制作中应用也相当广泛,是一种多功能的微生物。 1、市政和工业污水处理,工业循环水处理,腐化槽、化粪池等处理,畜牧养殖动物废料、臭味处理,粪便处理系统,垃圾、粪坑、粪池等处理; 2、畜牧、家禽、特种动物及宠物养殖,水产养殖; 3、可以与多种菌种混配,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完整版)食品微生物学试题+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一、 一. 填空题: 1. 细菌一般进行___无性__ 繁殖,即__裂殖_。酵母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和无性两类,无性繁殖又可分为__芽殖__ ,__裂殖__ 两种形式,有性繁殖时形成__子囊_ ;霉菌在有性繁殖中产生的有性孢子种类主要有__子囊孢子__ ,_接合孢子__ ;在无性繁殖中产生的无性孢子种类有_孢囊孢子_ ,__分生孢子__,__厚垣孢子(节孢子)__ ;放线菌以__无性__ 方式繁殖,主要形成__分生孢子__ ,也可以通过___菌丝片断_繁殖。 2. 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引起___食物中毒_______和____消化道传染病_____。 3.在酵母菌细胞结构中,____⒃_____具有保护细胞及维持细胞外形的功能;____⒄____具有控制细胞对营养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和交换作用;____⒅_____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的场所;___⒆______是呼吸酶类的载体,细胞的能量供应站;_____⒇____具有传递细胞遗传性状的作用。 二.选择题(1分/小题×20) 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__c_ a.结晶紫(初染) b.碘液(媒染) c.酒精(脱色) d.蕃红(复染) 2.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__b_ a.荚膜 b.细胞壁 c.芽孢 d.鞭毛 3.测定食品中的细菌总数常采用__a___ a.稀释混匀平板法 b.稀释涂布平板法 c.显微镜直接镜检计数法 4.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_c__ a.105℃,2小时 b.121℃,30分钟 c.160℃,2小时 d.160℃,4小时 5.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_c__ 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有性繁殖产生__d__ a.接合孢子 b.担孢子 c.孢囊孢子 d. 子囊孢子 7.以高糖培养酵母菌,其培养基类型为__b__ a.加富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普通培养基 8. 抗干燥能力较强的微生物是__a_______。 a.酵母菌 b.霉菌菌丝 c.乳酸菌 9. 产生假根是__a__的形态特征。

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拉丁学名Bacillus subtilis (Ehrenberg) Cohn 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单个细胞0.7~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需氧菌。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 中文名:枯草芽孢杆菌 其他外文名:Bacillus subtilis 类型: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 即“枯草杆菌”,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单个细胞0.7~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需氧菌。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有的菌株是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的重要生产菌;有的菌株具有强烈降解核苷酸的酶系,故常作选育核苷生产菌的亲株或制取5'-核苷酸酶的菌种。在遗传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对此菌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途径与其调节机制研究较清楚。广泛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故名。 长沙泰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分离提纯枯草芽孢杆菌菌种。 成份含量 枯草芽孢杆菌及生物酶、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辅助剂 功效特点 1、本品对特殊菌体进行促芽孢和微胶囊包被处理,在孢子状态下稳定性好,能耐氧化;耐挤压;耐高温,能长期耐60°C高温,在120°C温度下能存活20分钟;耐酸碱,在酸性胃环境中能保持活性,可以耐唾液和胆汁的攻击,是饲料微生物中可100%直达大小肠的活菌。 2、枯草芽孢杆菌以孢子状态进入消化道后,迅速由休眠状态复活,在短期内繁殖成高含菌量的优势种群,消耗掉肠道内大量氧气,并能产生过氧化氢、细菌素,建立微生态平衡,促进有益厌氧微生物的繁殖,抑制有害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的生长,从而预防腹泻、下痢等肠胃道疾病。 3、在快速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多种维生素、有机酸、氨基酸、蛋白酶(特别是碱性蛋白酶)、糖化酶、脂肪酶、淀粉酶,能降解植物性饲料中复杂的有机物,从而促进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止动物消化不良,出现“饲料便”等状况发生。 4、本品安全高效,无药残,无毒副作用,能减少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同时缓解动物不进食,生长缓慢等不良应激反应状态,恢复由于用药造成的动物体质下降,提高疫苗抗体水平等综合抗病力。 5、除臭驱蝇,减少污染,控制细菌性疾病,能减少粪便中氮、磷、钙的排泄量,减少粪便臭味及有害气体排放,表现为动物粪便臭味逐步减轻,减少饲料蛋白质分解为氨气浪费,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6、改善肉蛋奶品质,生产“绿色肉”、“农家蛋”、“无抗奶”,本品通过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充分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成份及原料的天然色素,无需添加化学色素苏丹红、加丽素红造成对人体的有害物质及影响畜禽产品天然食用风味,可媲美家养畜禽肉。能天然增加动物产品着色度和食用风味,猪只皮肤红润,毛色发亮;肉鸡肉鸭颜色加深;改善蛋壳的质量和颜色,蛋清厚稠,蛋黄鲜红;水产动物颜色更加健康,无斑点。

微生物实验4 芽孢观察

微生物实验报告 细菌的芽孢染色观察实验 刘欣怡201100140057 生命科学基地班 组别:周一下午三组 同组者:曹平平,周楠, 刘艺,刘希伟 实验时间:2012年10月22号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芽孢染色法 2、了解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 3、巩固显微镜操作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器材 1、菌种 枯草芽胞杆菌,梭状芽胞杆菌。 2、溶液和试剂 5%孔雀绿水溶液,0.5%番红水溶液。 3、仪器和其他用品 酒精灯,载玻片,双层瓶(内装香柏油和二甲苯),显微镜、吸水纸、擦镜纸,接种环,载玻片夹子,无菌水等。 三、实验原理 1、芽孢又叫内生孢子(endosopre),是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菌体内形成的

休眠体,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菌能否形成芽孢以及芽孢的形状、芽孢在芽孢囊内的位置、芽孢囊是否膨大等特征是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 2、芽孢菌体的特点: a.芽孢的含水率低,38%~40%。 b.芽孢壁厚而致密,分三层:外层是芽孢外壳,为蛋白质性质。中层为皮层,由肽聚糖构成,含大量2,6-吡啶二羧酸。内层为孢子壁,由肽聚糖构成,包围芽孢细胞质和核质。芽孢萌发后孢子壁变为营养细胞的细胞壁。 c.芽孢中的2,6-吡啶二羧酸(简称DPA)含量高,为芽孢干重的5%~15%。吡啶二羧酸以钙盐的形式存在,钙含量高。在营养细胞和不产芽孢的细菌体内未发现2,6-吡啶二羧酸。芽孢形成过程中,2,6-吡啶二羧酸随即合成,芽孢就具有耐热性,芽孢萌发形成营养细胞时,2,6-吡啶二羧酸就消失,耐热性就丧失。 d.含有耐热性酶。 芽孢由于有以上四个特点,使得芽孢对不良环境如高温、低温、干燥、光线和化学药物有很强的抵抗力。细菌的营养细胞在70~80℃时10分钟就死亡,而芽孢在120~140℃还能生存几小时,营养细胞在5%苯酚溶液中很快就死亡,芽孢却能存活15天,芽孢的大多数酶处于不活动状态,代谢活力极低,所以,芽孢是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3、芽孢染色法是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的原理,用不同染料进行着色,使芽孢和菌体呈不同的颜色而便于区别。芽孢壁厚、透性低,着色、脱色均较困难,因此,当先用弱碱性染料,如孔雀绿或碱性品红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染色时,此染料不仅可进入菌体,而且也可进入芽孢,进入菌体的染料可经水洗脱色,而进入芽孢的染料则难以透出,若再用复染液(如番红液)或衬托溶液(如黑色素溶液)处理,则菌体和芽孢易于区分。 4、芽孢有的长在中央或近中央,圆形或椭圆形,芽孢的大小,位置,在分类鉴定上有一定的意义,它仅仅是芽孢细菌生活史的一个环节。芽孢可作为培养基灭菌彻底与否的检验依据、在杆菌中能形成芽孢的种类较多,在球菌和螺旋菌中只

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的简介和在各领域的作用 一、枯草芽孢杆菌简介 枯草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单个细胞 0.7~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夹馍,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枯草芽抱杆菌菌体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迅速消耗环境中的游离氧,造成肠道低氧,促进有益厌氧菌生长,并产生乳酸等有机酸类,降低肠道PH值,间接抑制其他致病菌生长。枯草芽孢杆菌菌体自身合成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酶类,在消化道中与动物体内的消化酶类一同发挥作用,能合成维生素B1、B2、B6、烟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提高动物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在饲料中应用广泛。它还可以用来改善水质,应用在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中。和其他微生物混合使用,还可以用于生物肥料和土地改良等。 二、枯草芽孢杆菌的应用领域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很好的菌种,应用领域很广,可以运用在饲料公司。用作饲料添加剂。可以用在生物有机肥公司,用作生物肥料的发酵剂,可以应用在养殖场,直接添加给动物吃,可以应用在鱼塘净化水质。或者一些城市环境监测部门或环保公司,他们勇于污水或

污染物的处理。以及一些糖厂或公司用于治理污染等. 三、枯草芽孢杆菌在农业中的作用 1、提高作物抗病、抗寒、抗旱能力 2、增加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 3、促进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成腐殖质,刺激作物生长。 4、促进作物生长、成熟、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收入; 5、有一定的固氮、解磷、解钾作用。 四、枯草芽孢杆菌在水产种的作用 1、枯草芽孢杆菌有肥水的作用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种的活菌,可以在水中产生多种分解酶,将有机肥中的大分子分解成为小分子,但这一过程发生在芽孢杆菌激活扩繁殖之后。 制剂种枯草芽孢杆菌代谢产生的酶类。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中有丰富的多种酶类,比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多糖酶等等。这些酶类在进入水中之后就开始发挥分解有机肥的作用。实践证明,在水体中添加芽孢杆菌制剂可使水体变绿(肥水)的时间提前三天左右,随着水温的升高,提前的速度还会更快。 2、枯草芽孢杆菌有嫩水的作用 嫩水,水肥而不老 所谓老水,一是指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水色发黑;二是指水色过浓,透明度过低(<10cm),浮游生物量过大,藻类的光合作用速

细菌芽孢的有关知识

芽孢的定义 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 1个细菌细胞只形成1个芽孢,有的在细胞一端,有的在细胞中部。由于芽孢是在细胞内形成的,所以也常称之为内生孢子,亦称芽孢。每一细胞仅形成一个芽孢,所以其没有繁殖功能。 芽孢的形态 在不同细菌中,芽孢所处的位置不同,有的在中部,有的在偏端,有的在顶端。芽孢一般呈圆形、椭圆形、圆柱形。在有些细菌中,芽孢的直径小于菌体直径,这些细菌称为芽孢杆菌,为好氧细菌;在另一些细菌中,芽孢直径大于菌体直径,使整个菌体呈梭形或鼓塑形,这些细菌称为梭状芽孢杆菌,为厌氧菌,梭状芽孢杆菌的芽孢位于菌体中间。破伤风杆菌的芽孢位于菌体的一端,使菌体呈鼓槌状。好氧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厌氧的梭状 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的所有细菌都具有芽孢。在球菌和螺菌中,只有少数种类有芽孢,球菌中只有芽孢八叠菌(Sporosarcina)属产芽孢。弧菌中只有芽孢弧菌属(Sporovibrio)产芽孢. 芽孢形成和结构 芽孢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包括形态结构、化学成分等多方面的变化。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的结果,表明芽孢的形成在结构上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核物质融合成轴丝状(杆状)。②在细胞中央或一端,细胞膜内陷形成隔膜包围核物质,产生一个小细胞。③小细胞被原来的细胞膜包围,生成前孢子。前孢子实质上是一个被两层同心膜包围着的原生质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未染色的活细菌,可以看到前孢子是一个清亮的、与菌体其他部分明显不同的区域。④前孢子再被多层膜包围,如皮层、孢子衣等,最后成为成熟的芽孢,由于细胞壁的溃溶而释放出来。 芽泡形成过程中在化学成分方面也发生很大变化。生芽孢的细胞大量吸收钙离子并大量合成营养细胞中没有的吡啶二羧酸。在成熟的芽孢中,芽孢原生质体含有极高的吡啶二羧酸钙,在新合成的、具有特殊化学构造的外层(皮层和孢子衣,有时还有芽孢外壁)中也有这种物质。芽孢的壁含有一种特殊的肽聚糖,所有芽孢基本上都一样,但与营养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却不一样。同时,芽孢中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蛋白质。 芽孢的特性 由于芽孢在结构和化学成分上均有别于营养细胞,所以芽孢也就具有了许多不同于营养细胞的特性。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抗性。同时,芽孢还有很强的折光性。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的芽孢细菌涂片时,可以很容易地将芽孢与营养细胞区别开,因为营养细胞染上了颜色,而芽孢因抗染料且折光性强,表现出透明而无色

枯草芽孢杆菌详细全解

枯草芽孢杆菌详细全解 枯草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广泛分布于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中,同时也是植物体内常见的内生细菌,加上它生长快,营养简单,能产生耐热、抗逆的芽孢,所以不少菌肥(剂)中都有它的身影。 当然,枯草芽孢被广泛运用还得益于它在增强作物抗性、促进作物生长、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品质等方面的强大作用。可以说,用得好,它既是药,又是肥,还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细说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 ①改良土壤 枯草芽孢杆菌改良土壤主要表现在调节土壤养分、改变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分解土壤残留农药等方面。 调节土壤养分: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分泌物可加速氮、磷与钾的矿化与释放,从而提高土壤养分。不过枯草芽孢杆菌自身生长和繁殖会消耗土壤中的有机质,所以建议和有机肥一同使用。 改变土壤为生物菌落结构:健康土壤中一般是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但在土壤问题严重时,会使部分真菌如镰刀菌、灰葡萄孢、大丽轮枝菌数量上升,而诱发土传多种土传病害,枯草芽孢杆菌的入驻定殖可改变作物根域土壤微生物的结构和多样性,细菌、放线菌数量明显增加,真菌数量明显降低。 分解土壤残留农药:枯草芽孢杆菌可通过提高土壤中脲酶、蛋白酶、蔗糖酶等的活性,来帮助降解对植物生长有害的物质如部分除草剂、辛硫磷、丙溴磷等。

②调节作物生长 一方面,枯草芽孢杆菌可促进作物生长;另一方面,枯草芽孢杆菌可提升抗病能力。 促进作物生长:枯草芽孢柑橘通过改良土壤,为作物的根系创造良好的环境及营养条件。此外,枯草芽孢杆菌分泌活性物质可刺激作物生长型内源激素占比上升,如吲哚乙酸、赤霉素等含量增加,脱落酸含量降低等,有助于增产增收。 提升抗病能力:前面我们提到过,枯草芽孢杆菌可降低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但这只是其抗病作用的一部分。 枯草芽孢杆菌具备定殖能力,可以在作物根、茎、叶内部和土壤中成功定殖,当定殖量达到一定水平时(10^4 CFU/g),可通过抢占空间与营养,阻碍病原菌对作物的侵染与伤害。 同时,枯草芽孢杆菌在定殖后可以产生抗生素、抗菌蛋白等活性物质使菌丝发生扭曲、肿胀和变形,进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实现对病害的防治。

细菌的芽孢

细菌的芽孢 概念: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或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停止,细胞内细胞质浓缩,逐步行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特殊结构,称为芽胞。芽胞成熟后可自行从芽胞囊中释放出来。因芽胞的形成都是在细胞内,故又称内生孢子。 ﹙十﹚芽胞(endospore,spore) 芽胞 芽胞囊 ◆电镜下芽胞图及概念 (3) 芽孢(endospore,spore) 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抗逆休眠体,称为芽孢。 (看书P34表及芽孢类型图,幻灯片060) 芽孢的特点 抗逆性: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抗静水压的能力。 表——一些芽孢菌的抗热性(引自食品微生物学)——打印 休眠能力:休眠期间不能检查出任何代谢活力,又称为隐生态。在普通条件下芽孢可保存几年~几十年生活力,在一些考古活动中分离出的芽孢甚至已保存了数百年到上千年。 产孢种类:杆菌中只有Bacillus(芽孢杆菌属)和Clostridium(梭状芽孢杆菌属)能产生芽孢,球菌中Sporosacina(芽孢八叠球菌属)能产生芽孢。弧菌和螺菌属中有一些种能形成芽孢。(幻灯片059) 芽孢的构造:(幻灯片065.061.062.063.064) 芽孢囊(sporangium),母细胞的空壳;

孢外壁(exsosporium),母细胞残留物,主要由脂蛋白组成,含少量氨基糖,透性差; 芽孢衣(spore coat),约3nm,层次多(3~15层),主要由疏水性角蛋白和少量磷脂蛋白组成,芽孢衣对溶菌酶、蛋白酶、表面活性剂有很强的抗性,对多价阳离子渗透性很差; 皮层(cortex),占芽孢体积的36~60%,含有大量芽孢皮层特有的芽孢肽聚糖,特点是呈纤维束状、交联度小、负电荷强、可被溶菌酶水解,皮层中还含有占芽孢干重7~10%的DPA-Ca (吡啶二羧酸钙盐),不含磷壁酸。皮层的渗透压可高达20个大气压左右,含水量约70%,略低于营养细胞(约80%),而比芽孢的平均含水量(约40%)高出许多; 核心(core ,包括芽孢壁、芽孢膜、芽孢质、核区)等结构,又称芽孢原生质体,含水量极低,与一般细胞的区别仅为芽孢壁中不含磷壁酸,芽孢质中含有DPA-Ca。 看书P35图2-19—芽孢肽聚糖和DPA 在杆菌中能形成芽孢的种类较多,在球菌和螺旋菌中只有少数菌种可形成芽孢。 产生芽孢的几个属: (Bacillus)芽孢杆菌属 (Clostridium)梭状芽孢杆菌属 (Sporosarcina)芽孢八叠球菌属 2、能形成芽孢的细菌种类 产孢种类:杆菌中只有Bacillus(芽孢杆菌属)和Clostridium(梭状芽孢杆菌属)能产生芽孢,球菌中Sporosarcina(芽孢八叠球菌属)(只有一个种)能产生芽孢。弧菌和螺菌属中有一些种能形成芽孢。(幻灯片059) 芽孢的结构 芽孢的外壁层厚而致密,主要成分为脂蛋白,通透性差,不易着色。 核心含有大量的DNA、RNA、蛋白质酶等物质,还含有2,6—吡啶二羧酸(DPA),DPA是芽孢特有的成分。一般以DPA—Ca的形式存在。 皮层主要含芽孢肽聚糖、DPA—Ca,皮层体积大,比较致密。 芽孢平均含水量低,约40%. 3、芽孢的组成和结构 芽孢有多层结构,主要包括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心: 芽孢有多层结构,主要包括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心 4、芽孢的形成过程 芽孢的形成 产芽孢细菌在环境营养缺乏及有害代谢产物积累时,或者有些菌种在其达到一定生理阶段时,就开始形成芽孢。从形态变化上看,芽孢的形成可以分为七个阶段:(幻灯片0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