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doc

合集下载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模板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模板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模板一、基本要求1.1 目的为了加强对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防控,切实保障幼儿园师生身体健康,制定本工作方案。

方案内容应当细致,实用性强,方便实际工作的开展。

1.2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全体师生及支持工作人员。

1.3 责任单位本方案由幼儿园校长牵头,由年级主任、衛生保健专员等工作人员配合负责实施。

1.4 监督责任和建议为了更好地实施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幼儿园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督责任人员负责卫生环境的检测,及时发现和排查不符合要求的地方。

同时,也应当随时关注家长和学生的建议和反馈,及时改进勤务工作。

二、工作要求2.1 卫生环境的检测针对幼儿园内的卫生换季,应当定期进行大扫除和通风工作。

手足口病的病毒主要在干燥、密闭、缺氧的环境中容易繁殖,所以我们应当保持幼儿园内的环境清新和空气流畅。

此外,针对幼儿园的公共区域和教室应当每天进行卫生清洁及消毒工作。

2.2 勤洗手幼儿园的师生应该经常性地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尤其是在饭前饭后、上厕所后、打喷嚏或咳嗽后等时间,应当更加重视勤洗手的工作,避免因细菌繁殖而引发病毒感染。

2.3 餐饮管理幼儿园应当在饮食过程中避免发生食品交叉污染。

所有食品应当严格按照食品卫生安全要求选择,避免使用过质期的食品。

同时配备高质量的餐具和洗涤设备,确保餐具的清洁和消毒。

2.4 疫情报备发现幼儿园出现手足口病病例或可疑病例时,需要及时通报社区卫生监督所或公共卫生医疗机构。

同时,应当制定切实有效的隔离措施,避免病毒的扩散。

2.5 宣传教育幼儿园应当将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防控方案、各项安全措施、注意事项等有关内容向家长和教师宣传,并在校内进行相关的专题演讲及宣传活动,将相关知识深入幼儿园师生中。

2.6 人员交流针对于有流行病区域学生、教师的,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做好相关人员的健康检查。

同时,幼儿园师生应当避免与流行病人员接触,并注意人员交流平台上对症状的留意,一旦出现相应症状应及时向工作人员报告,主动配合幼儿园的防控工作。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2024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2024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2024一、加强宣传教育1.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家长会、宣传栏、群等形式,普及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手足口病的认识,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二、完善防控措施1.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每天对入园幼儿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发热、口腔溃疡等症状的幼儿,立即通知家长带回家观察治疗。

2.加强班级卫生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

3.增加消毒频次,对教室、寝室、卫生间等场所进行定期消毒,确保环境清洁。

三、强化家校合作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告知家长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共同做好幼儿的防护工作。

2.鼓励家长定期带幼儿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治疗。

3.建立家长群,实时发布防控信息,提高家长防控意识。

四、加强疫情监测1.设立疫情监测小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幼儿园内手足口病疫情信息。

2.发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定期对疫情进行分析,找出防控漏洞,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五、具体实施步骤1.第一阶段(4月1日-4月15日):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教师培训,完善防控措施。

2.第二阶段(4月16日-4月30日):强化家校合作,加强疫情监测,调整防控策略。

六、工作要求1.全体教职工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认真履行防控工作职责。

2.各部门要密切协作,形成防控合力,确保防控工作顺利进行。

3.加强信息报送,确保疫情信息准确、及时。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2024春末夏初,万物复苏,手足口病也悄悄开始活跃起来。

为了确保孩子们在这个季节里远离疾病的侵扰,我们得做好全方位的防控工作。

下面是一些具体且细致的实施方案,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加强宣传教育咱们得让家长们和老师们都明白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

可以通过制作一些简单易懂的漫画、动画小视频,让家长们在家就能了解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老师们呢,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穿插一些小游戏,教孩子们如何正确洗手,如何注意个人卫生。

幼儿园手足口病工作计划

幼儿园手足口病工作计划

幼儿园手足口病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了加强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保障幼儿身体健康,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全园教职工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增强防控意识。

2. 做好幼儿园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切断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3. 加强幼儿个人卫生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 及时发现和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确保幼儿身体健康。

三、工作措施1. 宣传教育(1)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提高防控意识。

(2)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家长的防控意识。

(3)利用幼儿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手足口病防控信息,扩大宣传范围。

2. 晨午检工作(1)每天早晨,由保健医生和保育员共同进行晨检,检查幼儿的手、口腔、脚等部位,如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幼儿去医院就诊。

(2)幼儿入园后,班级教师再次进行晨检,确保及时发现疑似病例。

(3)中午,班级教师进行午检,检查幼儿的脚心、臀部等部位,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

3. 消毒工作(1)每天对教室、卫生间、食堂等场所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2)对玩具、餐具、毛巾等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切断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3)加强食堂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4. 幼儿个人卫生教育(1)开展幼儿个人卫生教育,教育幼儿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定期开展卫生知识竞赛,提高幼儿的卫生意识。

(3)加强家园合作,引导家长关注幼儿个人卫生,共同预防手足口病。

5. 疫情监测与报告(1)建立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发现疑似病例,立即上报上级卫生部门,并采取隔离措施。

(3)加强与其他幼儿园的沟通与合作,共同防控手足口病。

四、工作要求1. 全体教职工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各项防控措施。

2.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防控合力。

3. 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4. 定期开展自查,确保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手足口病已经成为了幼儿园中的一种常见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手足口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播。

手足口病轻重不一,但疫情高发季节的疫情防控,对于幼儿园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科学有效的手足口病防控方案势在必行。

防控措施一、加强对幼儿园师生的健康管理1.1开展手足口病知识宣传。

定期组织师生观看手足口病科普视频和讲座,强化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要求师生和家长及时发现、报告和防控疫情。

1.2落实幼儿体温检测制度。

每日上午实施全员健康巡查,发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情况立即在第一时间隔离等待医生诊断,确保疑似患者不参与合群活动和与他人接触。

1.3强化环境消毒措施。

每日开窗通风,做好餐具消毒,布草、操场、厕所等公共部位的清洁消毒工作,多采用光氧催化灭菌等高效消毒手段。

二、严格遵守疫情控制指南2.1加强进出全园幼儿和师生家长的管理。

在进出口设立检查站,做好体温检测并登记,并规范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方式。

2.2严格管理卫生设施,建立个人毛巾、牙刷等个人卫生用品专用管理制度。

并对卫生间、食堂等公共设施进行消毒管理,保障开水、热餐运输等生活设施的卫生保障。

2.3加强供餐管理。

减少购买孩子外出食品的行为,强化供餐单位的监管,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确保幼儿食品安全。

三、预防性用药3.1按时按量给孩子喝预防口服液。

液体糖果、饮料等甜食不宜食用过多,特别是在疫情高发期,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口腔卫生。

3.2做好孩子的疫苗接种工作。

幼儿需要接种特定的疫苗,通过疫苗的注射,预防细菌感染。

总结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对于保障幼儿园的积极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各项措施协同配合,防控疫情的底线工作应做到位并不断加强。

通过科学精准地指导师生和家长,共同打造安全幸福的幼儿园学习环境。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方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方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方案
针对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校环境的卫生管理
1.定期对幼儿园设施和教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2.加强卫生监管,禁止学生在教室或公共场所乱扔垃圾。

3.鼓励家长或者教师在学校门口设立手消毒液,并定期开展相
关的安全宣传活动。

4.及时处理卫生间问题,在每天放学后清理卫生间,并确保厕
所的卫生条件达到标准。

二、科学管理学生的生活行为
1.对膳食、睡眠、休息的规律进行引导和管理,保证每一位学
生都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健康的营养食品。

2.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异常状态的学生,避免患病同学影响其他
孩子。

3.不让学生乱吃乱喝,要使学生在餐桌上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加大公共卫生宣传力度
1.开展关于手足口病的防范知识的宣传,如宣传手卫生、切断
传染途经等几点。

2.在公共场所张贴标志说明,增加学生和家长的防备手足口病
的警觉性。

3.在引导家长做好自家儿童相关的防控工作的同时,也对幼儿
园内的师生进行教育和指导。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2024(6篇)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2024(6篇)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2024(6篇)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2024(通用6篇)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2024 篇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空腔等部位的疱疹,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夏秋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可防止幼儿园发生集体感染,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幼儿园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园行政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做好园内卫生保健工作。

1、成立领导小组:(略)2、成立工作小组(略)二、防范措施1、建立报告制度,幼儿有异常症状,各部门负责人要及时报告园领导;病情报告分工,园负责人白艺娟,分管负责人井改红,病情报告人张琼玉。

2、坚持幼儿入园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

二看:咽喉、皮肤和精神状况。

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保健医生每周一次对全园进行室内外大面积消毒。

4、班上教师在每餐前就用84消毒液兑水擦洗幼儿餐桌,保证餐桌卫生清洁。

5、各班用84消毒液清洗幼儿玩具、用具,每天并对教室进行消毒,保健医生负责督促落实。

6、把好食品采购关,不买无检验合格证的食品,蔬菜、水果保证新鲜。

7、食堂炊事员认真清洗幼儿餐具及食堂用具,严格执行饮食卫生五四制,做到生熟菜板、生熟食物分开,食具一餐一消毒。

8、炊事员要坚持上灶前洗手,入厕前脱工作服,便后用肥皂洗手。

9、炊事员应保证餐具、用具的消毒温度及消毒时间。

10、对园内饮用水源经常抽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1、注意园内教室、环境的卫生保洁工作,保持通风,定时打扫消毒,清扫积水、尿垢、粪便,确保厕所清洁。

12、教师应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常规,养成游戏后及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13、班上教师要勤晒幼儿被褥,注意清洗幼儿被套和床单。

14、幼儿园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达有关防治手足口病的知识,以及幼儿在家应注意事项。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一、认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播。

发病高峰期为每年的4月至7月。

症状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手、足、臀部皮疹等。

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防控。

二、防控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我们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广播、宣传栏、家长会等渠道,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

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大家的防控意识。

2.严格卫生管理(1)加强幼儿个人卫生教育,引导幼儿养成勤洗手、不挖鼻孔、不咬手指等良好习惯。

(2)定期对幼儿园环境进行消毒,尤其是教室、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区域。

(3)加强食堂卫生管理,确保食品新鲜、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3.加强疫情监测(1)建立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隔离治疗。

(2)定期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了解身体状况。

4.落实防控措施(1)加强晨午检,发现发热、口腔溃疡等症状的幼儿,立即隔离观察。

(2)对确诊为手足口病的幼儿,进行居家隔离治疗,直至痊愈。

(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预防性用药。

5.加强家园合作(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告知家长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及疫情动态。

(2)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防控工作,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三、具体实施步骤1.制定防控预案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手足口病防控预案,明确各岗位responsibilities。

2.组织培训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3.落实防控措施按照预案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4.加强监督检查对防控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预期效果1.降低幼儿园手足口病发病率。

2.提高教职工和家长对手足口病的防控意识。

3.增强幼儿园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五、注意事项一:及时发现病例解决办法:老师们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时刻关注孩子们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

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口腔溃疡等疑似症状,要立即采取行动,不要犹豫,不要等待,立即隔离观察,并及时通知家长和园医。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与处理方案 幼儿园健康管理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与处理方案 幼儿园健康管理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与处理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作为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责任。

然而,幼儿园中儿童感染手足口病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孩子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幼儿园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手足口病防控与处理方案,保障幼儿身体健康。

一、手足口病概述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2.手足口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病情轻重不等。

3.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等,易在集体生活场所传播。

二、手足口病预防措施1.幼儿园应加强对师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大家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加强幼儿园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餐厅等场所的清洁卫生。

3.定期开展幼儿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减少传播风险。

三、手足口病防控措施1.发现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后,及时通知儿童家长,建议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治疗。

2.对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进行隔离处理,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阻断病毒传播。

3.加强对患有手足口病儿童的护理工作,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四、手足口病疫情报告和处理1.幼儿园应建立健康档案,每日监测儿童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给学校领导和卫生部门。

2.对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及时、全面的报告,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疫情的监测和处理工作。

3.对幼儿园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减少病毒在幼儿园的传播。

五、加强幼儿园卫生防疫管理1.加强饮食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提高孩子们的免疫力。

2.加强幼儿园人员的健康管理,规范员工的健康证明,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3.定期组织对幼儿园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强化卫生防疫工作。

在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与处理方案中,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需密切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全程把好儿童的健康大门。

要加强与社会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专业资源,共同防范手足口病,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在幼儿园健康管理中,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加强手足口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有效控制手足口疾病在园流行,确保幼儿身心健康,下面给大家分享了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的工作方案,欢迎参考!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一)
为了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切实保护幼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市、区防疫部门的要求和托幼管理中心及景园总园的手足口病的防控方案,并结合我园实际工作情况,特此制定景园幼儿园的手足口病预防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1、利用板报和发放宣传单等形式,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常识知识,做好家长宣传动员工作,建议家长不带幼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尽量有效遏制手足口病的传播和蔓延。

2、加强幼儿晨、午检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及时切断传染源。

3、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保持幼儿活动室、寝室等场所良好通风;加强幼儿玩具、口杯、毛巾、及物体表面等物品清洗消毒工作,幼儿被褥曝晒每日两次,餐具顿次消毒,口杯随用随消,幼儿用过的物品在每日离园后用紫外线灯消毒,同时用含氯制剂对幼儿接触的物品进行擦拭消毒,幼儿离园后用含氯制剂进行空气消毒,并做好记录
4、对幼儿食用的蔬菜和水果用盐水浸泡30分钟,并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操作规程。

5、保教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并教育指导幼儿养成“勤洗手、洗净手,勤洗澡、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的卫生习惯。

6、加强幼儿家长联系工作,对不出勤幼儿及时做好家长沟通工作,并由本班保教人员和后勤人员进行家访,将不出勤原因详细在幼儿家长联系记录本上登记。

7、发现疫情要及时逐级报告,不能瞒报、漏报,同时做好疑似幼儿的防控登记工作。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二)
随着季节变化,天气逐渐转暖,手足口病进入了高发,易发时期。

为了积极主动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切实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园积极采取各项预防措施,做到让家长真正放心。

一、明确责任,责任到人
各班级各部门充分认识手足口病引发的危害,明确职责和分工,层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尽快、尽早、及时、有效地处置疫情,防止疫情蔓延和扩散。

二、向家长普及防控知识,并发放手足口病温馨提示卡和消毒防疫知识
三、开展卫生整治工作
1、大力开展全园卫生安全工作,认真治理环境卫生,不留死角。

2、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餐具采用高压蒸汽消毒,玩具、桌面、地面、门把手采用84消毒液擦拭,室内空气采取开窗通风与紫外线消毒相结合的方法,床上用品一律采用阳光暴晒。

3、做好幼儿入园的晨午检工作,同一模、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仔细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并及时做好登记。

4、做好缺勤幼儿跟踪记录。

5、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

6、控制集体活动,减少感染机会。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三)
为加强手足口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有效控制手足口疾病在园流行,确保幼儿身心健康,特制定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一、加强宣传:
(一)宣传工作要点:
通过晨间谈话、午间活动等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对广大的师幼开展有关手足口病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最根本目的与任务。

对于肠道传染多发季节,加强有关不饮生水、不吃过期变质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等“防病从口入”的有关行为的强调至关重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同时,我们还利用宣传窗、家园栏、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对每个幼儿家长各开展预防手足口病的卫生知识宣传健康教育,让家长知道该病可防、可控、可治,了解和掌握相关预防知识,让家长和我们幼儿园共同筑起一道安全保垒!
(二)、宣传主要内容:
1、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并告戒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家长、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6、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7、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8、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二、做好环境整治工作:
1、做到“三清、三灭”:“三清”,即清垃圾、清污水、清厕所; “三灭”,即灭鼠、灭蚊、灭蝇。

2、活动室、午睡室保持良好的通风,无人环境下定期用紫外线灯消毒;教玩具每天消毒,在含氯25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15分钟或在阳光下暴晒4小时以上;幼儿个人用品(茶杯、毛巾专人专用,每天清洗、消毒一次;被褥、床垫每周暴晒一次,每次不少于4小时,及时翻动,并且个人专用;被套、枕套、枕巾每周洗一次)按要求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板凳台面、水龙头、便器扶手以及其它可能触及的物体表面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15分钟后
用清水擦拭干净。

3、加强园内食堂、饮用水管理,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饮用水传播途径。

三、晨检工作要点:
1、每天进行晨检、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及时掌握幼儿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幼儿有手足口病等疑似症状或传染性疾病症状,要及时通知家长并送医院检查。

2、对缺勤的幼儿,老师要及时进行调查,摸清原因,并进行跟踪追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向园领导报告。

3、经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要按有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

4、因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幼儿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资质的医疗单位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开具健康证明后方可入园进班复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