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pH= 7
pH< 7
pH> 7
问题:表述溶液的酸碱性时有哪些方法? 哪种更准确?
2、pH
表示稀溶液中溶液酸碱性的一种方法
当C(H+)很小时,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时, 很不方便。化学上常采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
定义: pH = - lg [C(H+)]
当溶液的C(H+)或C(OH-)>1mol/L时,用pH表示 不方便且为负数,故直接用C(H+)或C(OH-)表示 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常温下Kw仍为1×10-14。
25℃时,蒸馏水中c(H+) 和 c(OH-) 各是多少?向 其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或者NaOH溶液,c(H+) 和 c(OH-) 如何变化?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10-7
>10-7 <10-7
10-7
<10-7 >10-7
c(H+) = c(OH-)
c(H+)水 = c(OH-)水=
4. 常温下1×10-5 mol/L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水=?
解:
c(OH-)水= c(H+)水 = 结论:酸或碱溶液均对水的电离有抑作用。
若酸或碱的浓度相同,抑制的效果相同。
若水电离的H+或OH-小于10-7,溶液可能为酸或碱溶液。
4、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例1、25℃纯水电离出的c(H+) ? 1×10-7mol/L 100℃时,纯水电离出的c(H+)的变化呢? >1×10-7mol/L 例2、由上述数据可知,100℃时,水呈酸性,这种 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100 ℃时,水电离出的C(H+) = C(OH-),仍为中性。 【问题】: 0.01mol/L的盐酸中有OH-吗? 0.01mol/L的NaOH溶液中有H+吗? 如果有,则它们的浓度分别为多少呢?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3.2.1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变式训练 2 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B ) A.含 H+的溶液 B.c(H+)>c(OH-)的溶液 C.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D.pH<7 的溶液
知识点三
pH 与 Kw 的计算
【典例 3】 在 25 ℃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
)=1×10-12mol/L,则该溶液的 pH 可能是( AD A.12 C.6 B.7 D.2
温加热到 90 ℃,溶液的 pH 不变的是( A.氯化钠 C.硫酸 B.氢氧化钾 D.葡萄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HCl 溶液中无 OH 有氯化氢分子 B.NaOH 溶液中无 H+ C.NaCl 溶液中既无 OH-也无 H+ D.室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 H+和 OH-,且 KW=c(H )· c(OH )=1×10
解析:B 选项只有在 25℃时,c(H+)=1×10-7mol· -1; L c1H+ c1 K + C 选项由于醋酸为弱酸, 所以 c(H )= cK, = = c2H+ c2 K 0.2 = 2,不是 2 倍。D 选项对于酸或碱溶液浓度大于 1 0.1 mol· -1 就不用 c(H+)和 c(OH-)的相对大小来表示酸碱性强 L 弱。
电离
与 c(H2O)都是常数,其乘积也必然
+ c(OH-) 。 是常数,通常用 KW 表示,则有 KW= c(H )·
KW 称为水的 离子积常数 ,简称 水的离子积 ,它反映 了水中 c(H+)、c(OH-)浓度的定量关系。
(3)水的离子积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水 的离子积 变大 , 与化学平衡常数类似, 水的离子积常数也 1×10-14 。 100 ℃时, 只与温度 有关。 在室温下, = K 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课件(共21张PPT)

知识小结:溶液稀释的PH计算有关规律
1、强酸(碱)每稀释10倍,pH值向7靠拢 一个单位。
2、弱酸(碱)每稀释10倍,pH值向7靠拢 不到一个单位 3、 pH=6或8时,不可忽略水的电离,只能 接近7; 酸碱溶液无限稀释,pH只能接近7:酸不 能等于或大于 7;碱不能等于或小于7。 4.酸(碱)溶液稀释时,OH-(H+)的物 质的量浓度将增大。
方法二:用pH计测定
三、pH的计算 酸性溶液,直接求pH 碱性溶液,先求pOH(或c(H+)),再求pH 混合溶液,先判断酸碱性, 再根据以上方法求 无限稀释接近7
➢pH计算1—— 强酸的稀释
例题:在25℃时,pH值等于3的盐酸溶液稀释到原来的 100倍,pH 值等于多少?
解: [H+]=
=1.0 ×10-5mol/L
➢pH计算4—— 强酸与强酸混合
例题:在25℃时,pH值等于1的盐酸溶液和pH值等于4 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pH值等于多少?
解:pH=-lg[H+] =-lg(1×10—1+1×10—4)/(1+1) =-lg5×10—2 =2-lg5 =1.3
关键:抓住氢离子进行计算!
➢pH计算5—— 强碱与强碱混合
关键:碱过量抓住氢氧根离子进行计算!
pH计算8 弱酸强碱或强酸弱碱混合
(1)PH为12 的NaOH溶液和PH为2的醋酸溶液等体积相 混合,则混合液呈__酸___性
(2)PH为12的氨水和PH为2的盐酸等体积相混合,则混 合液呈 __碱____性
(3)PH为2的盐酸和PH为12的某碱等体积相混合,则混 合液PH_大__于__等__于__7
√ 6、pH值相同的强酸和弱酸中[H+] 物质的量的浓
【优教通】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教案设计: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其次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标要求1.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
2.初步把握pH测定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争辩中的重要应用。
●课标解读1.了解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意义。
●教学地位本课时介绍了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在确定条件下水的离子积是常数。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
利用pH,c(H +),c(OH-)等推断水溶液的酸碱性是本章的基础。
●新课导入建议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人们首先要拥有健康,才有可能获得财宝、地位和幸福。
健康从哪里来呢?水是生命之源,假如没有水,就不行能有生命。
风靡日本、欧美等国的活性离子水是一种高品质的饮用水。
离子水比一般水分子团直径小,渗透作用快,有利于消退体内过多的自由基,能够延缓机体年轻,且对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挂念治疗的作用。
它的诞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饮水领域的革命,善待生命,从水开头。
你知道水中有哪些粒子吗?【提示】水中有H2O、H+、OH-三种微粒。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支配:(1)看教材P45~4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学问1,水的电离”,并完成【思考沟通1】;(2)看教材P46~47页,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学问2,溶液的酸碱性与pH”,并完成【思考沟通2】。
⇒步骤1:导入新课并对本课时教材地位分析。
⇒步骤2:建议对【思考沟通1、2】多提问几个同学,使80%以上的同学都能把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学问的探究。
⇓步骤5:在老师指导下同学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4、5三题,验证同学对探究点的理解把握状况。
⇐步骤4:老师通过【例1】和教材P45~46页的讲解研析,对“探究1”的内容进行总结。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及水的离子积”可利用【问题导思】的设问由浅入深的进行,建议老师除【例1】外,再变换一下命题角度,可接受【老师备课资源】,以拓展同学的思路。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2ph计算 课件

C(H+) =
=
=1 ×10-4mol/L =1 ×10-10mol/L
pH=-lgC(H+) =10
关键:抓住氢氧根离子进行计算!
练习
溶液的稀释
pH=3的稀盐酸加水稀释100倍 pH=2的稀硫酸加水稀释100倍
稀释后 溶液pH
5 4
pH=1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
9
pH=12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释100倍
pH=7 (25℃)
碱性溶液: c(H+)<c(OH—)
pH>7 (25℃)
(一般不特别说明均指常温25℃)
2、pH=-lgC(H+)
相关计算:稀释不变性、酸以氢、碱以氢氧根、酸碱
比谁狠。
3、pH的测定
pH计算9 pH= 2的盐酸和pH= 13的氢氧化钠混合,
(1)若使混合后的溶液呈中性,则V酸/V碱=? (2)混合后溶液的pH=3 V酸/V碱=? (3)混合后溶液的pH=11 V酸/V碱=?
同pH的酸稀释相同的倍数,强酸和弱酸变化幅度大的是?
练习 A
常温下溶液的pH
0
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
1
2
3
4
5
中性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H+) C(OH-)
100 10-1 10-2 10-3 10-4
10-14 结论:
10-13 10-12
1.强酸(或强碱)每稀释10倍,
10-11 10-10
练习
1、有相同pH的三种酸HX、HY、HZ的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pH
的 变 化值 依 次 增 大 , 则 HX、 HY、 HZ的 酸 性 由 强 到弱 的 顺 序 是
高中化学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3、学会计算酸碱的pH 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互算,4、掌握pH 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5、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 一、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值 1.水的电离 H 2O + H 2OH 3O + + OH —简写为:H 2OH + + OH—实验测定:25℃纯水中 C(H +)=C(OH -)=1710-⨯mol/L100℃ C(H +)=C(OH -) = 1610-⨯ mol/L2.水的离子积常数 k w = C(H +)·C(OH -常温下: k w = 3.影响Kw 大小的因素是:注意: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在常温时,K W = ,K W 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只与: 有关。
提问:当温度升高时,K w 如何变化?(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1000C 时,K w = c (H +)·c (OH —)=1×10-1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 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
对于中性水,尽管Kw 、电离度增大,但仍是中性水,[H +]=[OH -].(注:温度升高时K w 增大,所以说K w 时要强调温度。
)例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 (H +)=2.0×10-7mol/L ,则此时溶液中c (OH -)为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 (H +)=5.0×10-6mol/L ,则c (OH -)为 。
〖针对性训练〗1.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 +)=2.4×10-7mol/L ,则C(OH -)为( )A .2.4×10-7mol/L B .0.1×10-7mol/L C .714104.2100.1--⨯⨯ mol/L D .C(OH -)无法确定2.水的电离过程为H 2O H ++OH -,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k w (25℃)=1.0×10-14,k w (35℃)=2.1×10-14。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节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上课课件

④根据Kw=C(H+)×C(OH-) 在特定温度下为 定值,C(H+) 和C(OH-) 可以互求.
⑤通过H+和OH-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讨论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_第二节_水 的电离 及溶液 的酸碱 性上课 课件
条件改变对水的电离平衡及Kw的影响
电离=
H2O
H+ + OH-
c (H+)×c(OH-)
c(H2O)
室温下55.6mol H2O中 有1×10-7mol H2O电离, 因此c(H2O)可视为常数。
K .c(cHO(H)22O) = c ( H+) .c( OH-)
Kw
Kw = c( H+) .c(OH-)
其中常数K与常数c(H2O)的积记为Kw,称为水 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离子积
[H+]H2O= 10-12 mol/L 、[OH-]H2O = 10-12 mol/L 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 H2O与[OH-] H2O相等
❖计算
1、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H2O= 10-11 mol/L ,则该溶液 呈酸性还是碱性?并求算该溶液中 [H+]的可能值 ? 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 酸性时:[H+] = 10-3 mol/L 、 [OH-] = 10-11 mol/L 碱性时: [H+] = 10-11 mol/L 、 [OH-] = 10-3 mol/L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_第二节_水 的电离 及溶液 的酸碱 性上课 课件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_第二节_水 的电离 及溶液 的酸碱 性上课 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四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纯水中 c (H+) = c(OH-) = 1×10- 6 mol/L
(1)KW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W增大。和溶液浓度无关。 (2)水的离子积是指纯水或稀水溶液所有c(H+)与所有c(OH-)的 乘积,与溶液的酸性、中性或碱性无关。即温度一定时, 任何 稀水溶液中KW为一常数。
讨论1: 25℃ 0.01mol/L的HCl中,c(H+) =? c(OH-) =? 水电离出的c(H+) =? c(OH-) =? 讨论2:25℃ 1×10- 10 mol/L的HCl中,c(H+) =? c(OH-) =? 水电离出的c(H+) =? c(OH-) =? 注意: (3)不同水溶液中,c (H+) 与c(OH-) 不一定相等,但任何水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与c(OH-)一定相等。 (4)极稀溶液中,水的电离不能忽略。 酸溶液: KW = [c (H+)酸+c (H+)水] c(OH-)水 碱溶液: KW = [c (OH-)碱+c (OH-)水] c(H+)水
3、常温下, 0.1mol/L的Ba(OH)2溶液中,c(OH-)=? pH=13 的Ba(OH)2溶液中,c(OH-)=? 4、常温下,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 溶液的pH=?
讨论1: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OH-,在不同温度下 其离子积常数为: K ( 25C) 1 10 14,K(35C) 2.1 10 14。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常温)
c (H+) c (OH-) c(H+)和c(OH-) 大小比较
纯水 10-7mo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以下离子①H+、②Cl-、③Al3+、④K+、⑤SO2-4、⑥OH-、⑦NO-3、⑧NH+4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①③⑤⑦⑧B.②④⑥⑦
C.②④⑤⑦D.②④⑥⑧
2.常温下,在120mL0.05mol/L盐酸中,滴加0.1mol/L一元碱BOH,当所滴加的BOH的体积为68mL时,测得混合溶液的pH=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元碱BOH是强碱
B.一元碱BOH是弱碱
C.不能确定一元碱BOH的强弱
D.120mL0.05mol/L盐酸可与68mL0.1mol/LBOH恰好反应
3.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0.01mol/L B.0.017mol/L
C.0.05mol/L D.0.50mol/L
4.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
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
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A.1∶9 B.1∶1 C.1∶2 D.1∶4
5.(2008·全国理综Ⅱ,7)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
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漂白织物。
6.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
亚氯酸钠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其
中HClO2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ClO2是有毒气体。
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
A.3.0 B.4.0~4.5
C.6.5~7.0 D.9.0
7.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溶液与强酸溶液的体积比是()
A.11∶1 B.9∶1 C.1∶11 D.1∶9
8.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中c(NH+4)∶c(SO2-4)>2∶1时,溶液的pH为()
A.pH=7 B.pH<7 C.pH>7 D.无法确定
9.常温时,纯水中由水电离的c(H+)=a,pH=1的盐酸中由水电离的c(H+)=b,0.2mol/L的盐酸与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由水电离的c(H+)=c,则a、b、c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a>c>b
C.c>b>a D.b>c>a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在常温下,其c(H +)·c(OH-)=1×10-14
B.c(H+)等于1×10-7mol/L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
C.0.2mol/LCH3COOH溶液中的c(H+)是0.1mol/LCH3COOH溶液中的c(H+)的2倍
D.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pH来表示其酸性的强弱
11.用标准的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若测定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A.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混有NaOH杂质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12.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 W(25℃)=1.0×10-14,K(35℃)=2.1×10-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35℃时纯水中c(H+)==c(OH-)
C.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会抑制水的电离
D.向水中加入NaHCO3溶液会抑制水的电离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6分)
13.(9分)25℃时,重水(D2O)的离子积为1.6×10-15,也可用pH 一样的定义来规定其酸碱度:pD=-lg c(D+)。
(1)写出重水的电离方程式。
(2)求25℃时,重水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3)求25℃时,重水的pD。
14.(9分)某温度(T℃)时,测得0.01mol/LNaOH溶液的pH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K W=____________。
则该温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 a L与pH=b的H2SO4溶液V b L混合,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溶液的体积比:
(1)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且a=12,b=2,则V a∶V b=________。
(2)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且a+b=12,则V a∶V b=________。
(3)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且a=12,b=2,则V a∶V b=__________。
15.(12分)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
如右图所示:
(1)则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填“A”或
“B”),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
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3)95℃时,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B对应温度下,pH=2的某HA溶液和pH=10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5。
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6分)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mol(CH2)6N4H+与1mol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
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称取样品1.500g。
步骤Ⅱ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_____________色变成____________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mol/L,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答案
一、1.C2.B3.C4.D5.D6.B7.D8.C9.B
二、10.AB11.AB12.BC
三、13.(1)D2O D++OD-
(2)c(D+)=c(OD-)=4×10-8mol/L(3)7.4
14.1.0×10-13大于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升温时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 W增大,因该温度下的K W比25℃时大,所以该温度大于25℃
(1)1∶10(2)10∶1(3)1∶9
15.(1)A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低时,电离程度小,c(H+)、c(OH
-)小
(2)10∶1
(3)a+b=14或pH1+pH2=14
(4)曲线B对应95℃,此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HA为弱酸,HA中和NaOH后,混合溶液中还剩余较多的HA分子,可继续电离出H+,使溶液pH=5
16.(1)①偏高②无影响③B④无粉红(或浅红)(2)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