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理论与实践——以大港公园为例

合集下载

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化设计——以中山市岐江公园景观设计为例

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化设计——以中山市岐江公园景观设计为例

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化设计——以中山市岐江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刘承忠【摘要】城市滨水公园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资源,它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城市景观的丰富及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等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以广东省中山市岐江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对城市滨水公园生态化设计的理念及手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特色的、人性化的、资源再生的及传承历史文脉的城市滨水公园设计方法,并从水系处理、水岸设计及植物配置等角度对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设计进行阐述.【期刊名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年(卷),期】2010(000)021【总页数】3页(P83-85)【关键词】城市滨水公园;生态化;设计【作者】刘承忠【作者单位】兰州市滨河儿童公园,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4从城市的发展历史来看,城市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水,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水息息相关[1]。

城市滨水公园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是人类感知水的活动场所。

同时,城市滨水公园也能有效提升一个城市的整体感知性,它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和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2]。

但是,城市滨水公园也是生态敏感脆弱区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及不合理的景观设计,均会导致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要素不协调,景观生态功能削减,甚至是城市滨水环境的恶化[2-3]。

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化设计能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结构不合理、景观功能低下等生态问题,对美化和改善人们生活及环境,优化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提升城市的可居住性,加大滨水公园的生态净化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3-4]。

岐江公园是2001年修建的非常成功的城市滨水公园,深刻体现了生态化设计的思想。

为此,本文以该公园为例,对城市滨水公园生态化设计的理念及手法进行深入分析,为城市滨水公园的开发提供参考。

1 项目概况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该厂制造的船在珠江外广阔的水域承载着巨量的人货运输。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实例(三个实例)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实例(三个实例)

实例一沧州市景观生态格局规划一现状景观生态格局分析1 生态格局概况通过对1995、2000、2005三个年份TM影像的解译,得到各年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1995-2000年,沧州市城镇规模总体扩张较小,比较显著的是在东部临海地区工矿用地的增加较多,以及在现港城地区出现建设用地;而林地面积有所减少,且区域零散分布;盐碱地得到一定程度的利用和改善,主要是用做一般农田,以及部分用于城镇建设;部分滩涂湿地资源开始出现退化现象。

总体而言,沧州市属于生态良好地区,但由于重度盐碱化等各方面原因,东西部覆被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其景观格局有一定的改善空间,主要是中部耕地和草地类型过于集中,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度,属于脆弱生态系统;东部地区虽有南大港、管养场、杨埕等众多湿地资源,而景观格局未成体系。

因此,需构建适合沧州市本底条件的生态安全格局。

沧州景观生态格局呈现明显的人工化较重、分布较为广泛的态势。

在今后的生态格局构建中,开发过程应注重提高质量而非数量;生态建设同样应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有序地扩大数量。

图9 沧州市1995年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10 沧州市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11 沧州市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将于2006年12月底解译完成)2景观生态指数计算根据沧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遥感影象图,作了景观格局指数测算,针对本市实际情况选取以下指数进行测算和分析:(一)景观异质性指数可采用类型图数据,通过斑块的组成和配置来研究。

具体选用的指标有:多样性指数:是指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以及随时间变化方面的多样性,它反映了绿地景观类型的丰富度和复杂度。

Shannon多样性指数SDI=-∑[Piln(Pi)],每一斑块类型所占景观总面积的比例乘以其对数,然后求和,取负值;均匀度指数:该指数反映景观中各斑块在面积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表明景观各组成成分分配得越均匀。

SEI= SDI/ SDImax =-∑[Piln(Pi)]/ln(n),当SEI趋近于1 时,景观斑块分布的均匀度也趋于最大。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及其功能分析——以洮南市锦湖湿地公园为例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及其功能分析——以洮南市锦湖湿地公园为例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及其功能分析——以洮南市锦湖湿地公园为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城市生活压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居民社会交往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公园的定义与功能;其次,以洮南市锦湖湿地公园为例,分析了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和实际功能作用;最后,总结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经验,以期为城市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功能;湿地一、城市公园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们不仅能够提供完善的生态、绿地和休闲活动,还能展现现代化的景观设计,从而更好地反映出现代城市的发展水平,城市“绿洲”是对这一点的最佳诠释。

另外,城市公园旨在为公众带来多种便利,包括但不限于:欣赏风光、享受活动、探索历史、参与社会活动、进行文艺表演、进行健康活动、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为公共服务、促进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其规模和设施基本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需求。

二、城市公园主要具有生态保护、休闲游憩、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四大功能。

生态保护功能是指其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生态产品的提供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

首先,城市公园的植被覆盖和绿化率可以影响周边气温、风速和湿度等气象要素,能够有效减轻温室气体效应和噪声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其次,城市公园的湖泊、河流和水体可以提供清洁的水资源,其中的自然景观和野生动植物群落可以提供土壤保持、水文调节、自然控制、物种保护等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休闲游憩功能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细分为旅游、休闲、健身、社会交往等多种功能。

城市公园使人们能够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压力,体验到亲近自然的休闲体验,其中丰富的休闲设施和服务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释放压力,还能够让人们进行多种健身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进行社会交往、结识新朋友、增进社会联系的重要场所。

防灾减灾功能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论文摘要:生态公园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发展趋势,生态公园必然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方向,所以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经过科学.艺术的设计植物群落景观,营造出生态、美观、经济、舒适的生存环境。

生态公园的建设不仅可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还可以解决多功能自然空间的组合问题,植物造景问题、环境美学问题.改善城市投资环境问题等,最终发展目标是达到以人为本,顺应自然,优化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引言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它既是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部分,也是一项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的工程措施。

它为城市生长提供了新鲜空气和舒适的环境,也抵御无序的灾害。

传统的公园设计理论制约了城市公园的生态建设,使公园的自然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随着生态设计理念日益成熟和人们对优美生活环境的不断追求,城市公园的生态设计也随之越来越受到重视。

1.生态设计概念生态设计的定义最早由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和瑞恩提出,即:“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

随着系统理论的发展,马来西亚著名建筑设计师杨经文从系统角度定义了生态设计,即“生态设计是通过设计获得一种整体全面的考虑,它包括在一个被设计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对系统中能源和材料的审慎使用,以及通过设计减少这种使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相关学者结合景观生态基区的定义得出:每个景观都拥有比其实际占地面积大得多的景观基区,总体而言,景观的生态设计就是在保证景观能很好地发挥为公众服务功能的前提下,设计尽量减少景观基区面积的景观。

中国设计师俞孔坚从生态恢复理论角度提出:生态设计就是生态补偿设计,即:“人们为对自然环境作出补偿而进行的减少负干扰的设计。

”生态设计的准确定义尚有争论,但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设计本身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协调,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或影响和对能源与物质的消耗,保护或恢复生态环境;生态设计是一种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和依据的设计思维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以及保持与维护人类与自然界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以海翔公园设计为例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以海翔公园设计为例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以海翔公园设计为例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居民的休闲娱乐、健康锻炼、社交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因此,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海翔公园为例,探讨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

一、项目背景与规划目标海翔公园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占地面积约200亩,是一座综合性城市公园。

该项目规划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以生态、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健康、美丽、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

二、景观风貌设计1、公园开放空间设计公园开放空间是公园的核心部分,也是游客活动的主要场所。

海翔公园的开放空间设计围绕“中心开放,四面呼应”的核心理念进行规划。

主入口向东侧前进,便于通行和停车,公园的核心景观设在南侧,街坊居民和周边商铺可直接到达公园游玩和活动。

海翔公园的主要景观设计包括:塞北草原主题区、清明上河图主题区、湿地景观区、森林景观区等。

其中,塞北草原主题区以大草原为主题,打造了广阔开阔、自然舒适的环境;清明上河图主题区以中国绘画经典“清明上河图”为主题,通过园林景观、建筑景观、雕塑景观等传递中华文化艺术;湿地景观区以自然景观为主题,仿真水域、植被等来打造水乡韵味;森林景观区采用天然的林木、花卉和建筑结构,营造出绿色空间的观感。

3、配套设施设计海翔公园的配套设施设计包括公园管理服务中心、观景台、草坪音乐喷泉、儿童乐园、运动健身区、休闲步道等。

同时,增设了休憩区、休息亭、文化艺术展览区、茶室等城市文化服务设施,为市民提供一个全面、便利的休闲娱乐场所。

公园照明设计是提升夜间景观的重要手段。

海翔公园的照明设计主要包括路灯、景观灯和水景灯等三种类型。

路灯和景观灯主要用于照明和美化,水景灯则是用于照亮公园中的垂钓区和水面景观。

同时,照明设计还采用了低碳、节能等概念,实现了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收益。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以海翔公园设计为例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以海翔公园设计为例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以海翔公园设计为例【摘要】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海翔公园设计为例,介绍了该公园的设计背景与地理位置。

在整体规划设计中,公园景观元素的设计与布局充分考虑了开放空间和绿化植被的结合,同时合理划分了不同功能区域和设施规划,使得公园在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也能满足市民的各种需求。

绿化植被及水域设计营造了舒适的自然环境,同时公园景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也得到了重视。

总结来看,海翔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突出了灵活性和创新性,展现出了独特的特点与亮点。

展望未来,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生态、文化与社会因素的融合,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海翔公园,设计背景,地理位置,规划设计,景观元素,功能划分,设施规划,绿化植被,水域设计,可持续发展,特点,亮点,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介绍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以海翔公园设计为例】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公园可以成为城市绿肺,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而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2 概述海翔公园的设计背景与地理位置海翔公园位于城市主干道旁,总占地面积约100亩,是市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

该公园的设计背景源于市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和城市绿化的发展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绿地的建设和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海翔公园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人口密集,因此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去处。

公园的设计理念是将现代都市生活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打造一个宜人、舒适的休闲空间,满足市民身心健康的需求。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海翔公园将成为城市的绿色氧吧,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生活品质。

浅谈大港公园景观提升改造

浅谈大港公园景观提升改造

浅谈大港公园景观提升改造作者:陈艳,孟磊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7期陈艳孟磊(天津桥易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天津300000)摘要:大港公园建园时间久远,公园基础设施陈旧,服务设施不配套,随着社会的进步,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需要,改造势在必行。

本文以大港公园改造设计为例,分析了老公园在改造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以此能为传统城市公园焕发新的生机提供一定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公园;改造;提升;景观1 项目概况大港公园始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约为7.7hm2,位于城市中心,经过20余年的使用,公园整体布局及功能已不能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求,同时建园时间久远,公园内基础设施陈旧,服务设施缺乏,与现代城市风貌不符。

2 改造设计整体构思公园改造设计保留原有基本功能分区,并以公园建园的文化为基础,将和谐的人文理念、现代都市形象统一考虑,重点突出休闲娱乐功能。

通过改造使公园布局更合理、内容更丰富、景观更优美。

3 分区改造设计3.1 南入口景区南入口是全园的主入口,由入口、中轴景观大道和中心广场组成。

原南入口设施陈旧,广场放置一架废弃军用飞机,游船码头破旧、杂草丛生。

本次改造对主入口大门进行重新设计,大门两侧布置树阵广场与之呼应,中轴由组合花坛相互穿插分割,栽植时令花卉形成迎宾效果。

中心广场以弧形欧式廊架为主景,铺装图案层层迭进,似水中莲花盛开,大气不失雅致,临湖处布置亲水平台,广场保留原有大树,并设计围树座椅,为市民提供休憩场地。

3.2 文化娱乐区本区包括中心湖景区和西入口广场和月季园。

结合现状健身场地不足的状况,增加一处老年健身活动场地,布置健身设施。

另外对原有月季园进行重新规划设计,设置月季雕塑,栽植多品种月季。

原折桥为混凝土桥,保留原有混凝土桥结构,对其进行装饰,在湖岸东侧设计一组临水长廊。

3.3 儿童游乐区儿童游乐区改造清除原有管理用房、收费设施等,对场地重新整合处理,改造为公益性儿童娱乐区,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计不同游戏项目,如组合滑梯、攀援墙、沙坑、迷宫等。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实训报告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实训报告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实训报告1. 引言城市生态公园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本报告旨在介绍我们小组在城市生态公园设计实训中的工作和成果,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方案。

2. 设计目标我们小组在设计城市生态公园时,设定了以下目标:1. 提供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植被,营造舒适的环境;2. 保护和恢复现有的生态系统,提供适宜的栖息地;3. 提供多功能的休闲空间,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4. 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设计理念。

3. 设计方案3.1 场地选择我们选择了城市中心附近一片面积较大、闲置的土地作为城市生态公园的场地。

该场地周边建筑较少,可供扩建,并且因为长期闲置,土地质量较好。

3.2 自然景观和植被设计我们在公园内设计了多个景观区域,包括花园、湖泊、溪流、森林等。

每个景观区域都有独特的植物组合,以提供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同时,我们引入了一些本地特色植物,以增加公园的生态价值。

3.3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为了保护和恢复现有的生态系统,我们在公园内设置了人工湖泊和湿地,并建造了鸟类观察塔。

湖泊和湿地可提供栖息地供水生动物生存,并通过植物的积极作用净化水质。

鸟类观察塔不仅为观鸟爱好者提供了观察和学习的机会,还能增加公园的生态氛围。

3.4 休闲空间设计我们在公园内设置了多种休闲空间,以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设计了游乐区、健身区、广场等场所。

其中,游乐区设有儿童乐园、运动场和野餐区,使整个公园成为适宜家庭和朋友聚会的地方。

健身区设有跑步道、健身器材等,供市民锻炼身体。

广场是一个开阔的空间,适合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演出。

3.5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设计我们在设计公园时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设计理念。

在植被选择上,我们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减少植物种植的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

在灯光设计上,我们使用LED灯,减少能源消耗和电污染。

在垃圾分类和废水处理上,我们设立了相应设施,并进行了培训,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万方数据
◆园艺园林◆
黑龙江农业科学
7期
化为显性的生态美学景观,通过对生态美的基本 特征和范畴的分析,总结出一些更具兼容性的元 素,使“生态”与其它文化概念一样,能得以具体地 表现。 2天津市大港公园设计构想 2.1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天津市大港区人民政府附近,东 侧为居民住宅区,西侧为商企建筑区,该区域由4 条道路围合而成,公园现有用地面积约32 hm2。 园内现有3处鱼塘,2处苇塘和2处水塘,形成一 大片开阔的水域,槐树、自蜡、椿树、沙枣、紫穗槐 等大片乔木长势繁茂,为在这片区域建设成集生 态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生态公园提供了 良好的条件。 2.2总体设计构想
性分析等景观格局理论方法的综合使用,按照公 园的生态要求和功能要求,将公园的景观格局优 化成“三主题——五区”的布局形式(见图2)。
图2大港公圊功能分区与景观分布
3.2.1“三主题”基于基本的总体设计构想,具 体景观的设计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创造 时空交错、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园林景观。 景观设计主要应用三条景观轴线实现这一设计理 念:(1)人文历史主题。穿越时空的隧道,将历史、 将人文融入到风景之中,通过人文景观的创造,让 人们体味历史的凝重与深远,在时间的角度上感 知“天”的博大。(2)自然野趣主题。在尽可能保 护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野趣”的涵义,通 过动植物的造景与搭配,让人们在充满趣味的休 闲娱乐中体味自然,在空间的角度上感知“天”的 生机与力量。(3)天人交融主题。景观的营造关 注人的需要,注重人们的参与性,注重科普教育 性,让人们在游玩中了解“天地”,了解“自然”,并 与天地自然和谐交融,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3.2.2主入口区 该区域以休息空间和水景为 主,作为人们进入公园的主要交通地点,在景观上 也具有其独特的特色,增加公园的吸引力。入口 区的休息空间成为人们绝佳的等待休息区域。入 口前的涉水滩,让还未进入园中的人们提前体味 到园中的乐趣和与自然的交融。独具特色的林荫 大道、木桥、流水、鸟鸣、花香让游人身临大自然, 流连忘返。 3.2.3文化生态景区——阅古通今区 此景区 遵循人文历史主题,景观设计灵感取自于“六艺”
根据公园设计理论,设计重点强调景观组织 与游览路线的合理性(见图5)。在优化各景区间 引导路线的同时,增加各景区内的步行游览路线。 同时,建设局部水上交通路线,扩大亲水空问,使
万方数据
图5景观系统分析
根据路面宽度将公园交通路线分成3个等 级,一级路为主浏览线路,用于组织和联系各生态 景区,主要由入口景观大道(宽12 m)和环形道 路(宽4 m)组成。二级路各景观节点内部游览路 线组成的次交通线路,主要宽度在2.5 m左右。 三级为小游路,宽度在1 m左右。园路曲折多 变,配以丰富多彩的地面铺装,在引导游人的同 时,又增加了公园的景观(见图6)。 3.4秉承文化。融合文化生态景观
图I天津市大港公园总平面图
3生态公园设计实践方法 3.1 融合渗透。联接城市绿地系统
根据“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规划公园绿 色景观廊道,与邻近公园以及周边城市道路、绿 地、公共空间系统等零散分布的绿色斑块、廊道有 机配合相互融合渗透,加强城市绿地空间的系统 性和连续性。
】02
3.2 多元发展,优化公园景观格局 通过对理想景观模式、景观格局分析及适宜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在思想 上影响人对自然的行为。在生态公园设计中,生 态思想要贯彻到整个设计过程和理念中[4],以这 种和谐的生态观来改善人的行为与生态过程的关 系,使公园的使用功能与生态功能在空间、内容、 规模上能协调一致,相互促进。 1.4生态设计兼顾文化观
美国建筑师西蒙·范·迪·瑞恩和斯图亚特·考 恩把“生态设计”定义为“任何与自然过程相协调, 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 式一[5。。生态公园的生态设计要表达出与其生态 内涵相一致的景观形式,给人以潜在的文化熏陶 和直观的美学享受。从文化概念中提取形式元 素,是景观设计的常用设计手法,基于文化观的城 市公园生态设计把隐性的生态文化层面的要素转
城市生态公园除了具有生态性,还具有文化 性,公园设计结合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 代生态科普教育,彰显其文化生态的观念。 3.4.1 文化景观设置 在“阅古通今”区利用典 型的文化原型以及人文植被树种,创造丰富多彩 的人文景观小品(如雕刻童谣的景墙、带灯谜的灯 笼、代表吉祥的松柏等),增加公园的文化品位和
‘13五要罴’篓曼公园特征及其规划布局‘’1·中国园林’
[2]邬建国.景观生态学一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3.
[3]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79—80·
[41苎雪’!要‘公园绿地规划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
[5]sim v。。De,Ryn,st。。rt C0。。n.E。。l。gi。。l De。ig。[M]. W。。hi。gt0。DC:I。I。。d Press,1995:81—93.
价值,使观者能够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深厚与伟大, 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加深人地了解。 3.4.2景观设计兼顾生态科普性公园设计中
103
◆园艺园林◆
黑龙江农业科学
7期
圈6道路系统分析
将景观赋予生态科普教育的意义,通过不同形式 的解说牌和形象的景观雕塑的设置,让游人在休 闲、健身、娱乐的同时,接受生态科普教育,改变人 们对自然环境的看法,增加环保知识。 3.5 因地制宜。构建植物生态群落
作为城市绿肺,对城市环境的恶化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人们对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越来越关注。通过对
天津市大港公园案例的介绍,探讨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应用,旨在为城市公园的生态建设提
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环境;生态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67(2010)07—0101—04
交通布局合理化、自然化。
图4“鸟吟蛙鸣”效果图
图3。风醉草暖”效果图
3.2.5 自然生态观赏区——休闲娱乐区 此景 区被水系包围,跌水、大水面以及溪涧的不同水面 设计,丰富了水景观的形势,在环抱的绿岛中还设 有一个松鼠园,能与水和小动物的亲密接触,这里 会成为了游人的乐园,特别是小朋友活动的场所。 主要景点包括:碧涧采茵、亲亲松鼠园。 3.2.6 湿地生态保护景区——水上活动区 利 用基地原有的鱼塘、苇塘及水塘,同样遵循自然野 趣主题和天人交融主题,将此区规划成一个湿地 的生态保护景区并让人们亲身感受原始生态的 美。主要包括的景点有:盈盈垂钓、莲芦泛舟、鸟 吟蛙鸣(见图4)、莲湖探幽、渔村餐厅、水上乐园。 3.3纵横交错。组织景观交通线路
万方数据
7期
张墀等: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理论与实践——以大港公《春秋》中智慧精华,创造了 富于特色的人文景观。主要建造了道事广场、道 行广场、道志长廊、道名景观路,神化广场等景观。 通过各景观的建设使游人在此景区能够深入了解 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3.2.4 生态科普教育区——科普观赏区 此景 区遵循自然野趣主题和天人交融主题,并兼顾科 普教育性,充分挖掘“野趣”的涵义,通过植物的造 景与搭配,通过自然景象的景观再造,以及解说牌 的设置,让游人在休闲、健身、娱乐的同时,接受环 境科普教育,进而充分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热爱 自然。整个景区春野有意、夏野有味、秋野有韵、 冬野有致。本区域主要有6个景点:风醉草暖(见 图3)、香馨竞芳、虫鸣鸟语、绿波泉涌、林海雾谷、 密林石径等景观。
1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理论应用对策 1.1景观生态学借鉴
空间是生态公园的主要表现形式。空间格局 与生态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既相互联 系、又相互作用,生态公园设计中的空间形式语言 不仅在美学和行为心理学方面具有意义,在生态 学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 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过程相 互作用的新兴学科。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 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 所在[2]。在生态公园设计时对景观生态学理论借 鉴主要在“斑块一廊道一基底”模式、景观格局理 论、关于物种一面积关系的理论、尺度与等级理论
总体设计紧扣“生态公园”的性质,以景观设 计结合生态保护和文化科普教育为特点,在总体 布局的空间及形态设计和内容寓意上,均力图体 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个公园以自然、绿化、生 态、人文为主调,形成以自然生态为主的整体风 貌。通过多种思路和方法的运用,努力营造一个 寓教于乐的生态型城市公园(见图1)。
特征。 3.6基础设施的生态技术应用
城市生态公园要充分发挥其生态环保的特 性,因此,在大港公园的设计中特别加强了生物多 样性保护和生境恢复与景观和场所塑造的结合建 设。在基础设施上,公园应用了一些生态技术,如 水循环再利用、地表水采集、太阳能采集等。希望 通过这些能减少公园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4 结语
根据地形的不同实施变化,营造多种形态各 异,色彩丰富的小森林、树丛、疏林灌草丛、林荫带 等重点植物景观,也形成了保护性植物群落,观赏, 性植物群落,原始型植物群落等多种植物群落类 型,也能够获得稳定、多样的植物群落景观。在水 体岸边注重乔木与地被植物相结合,同时注意树 木和植物的季相变化,以丰富水面与周边环境之 间的层次,调节景观空间的色彩变化,柔滑驳岸, 形成没有视觉遮挡的景观环境。改造原有单一的 树种结构,大量使用地带性耐盐碱树种、落叶树、 常绿树相互衬托,乔木和地被植物合理搭配,丰富 原有濒水景观层次,形成绿带。并且保持植被的 多样性,尽可能结合地形,突出地带性植物景观的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7):101~104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园艺园林◆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理论与实践
——以大港公园为例
张辉。车代弟。蒙微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要:城市在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生态环埂相题,人们逐渐意识到改善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城市生态公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