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形象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课件20张

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课件20张

回归课本 领悟方法
足下蹑丝缕,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 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 世无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外貌 语言 动作 神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环境的烘托:时间 地点 特定景物
课后练习 巩固提升
胡无人(节选) 陆游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蹋黄河冰。 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胡无人:古乐府名,多表现边塞生活; 碛:沙石堆积之地;降款:投降的文书。 诗歌三四两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 锁清秋。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小组合作 成果呈现
阅读下面诗词,准确概括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特征。
点绛唇
出塞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李清照
马戴
陈与义
蹴罢秋千, 金带连环束战袍, 今年二月冻初融,
) ,塑造了一个 )的词人形象。
小结:
1 找准描写人物形象的诗句; 2 分析诗句,抓准特征,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3 反复比对,找准描述人物形象特征的词。
风流俊逸 闲适淡泊 情趣高雅 逍遥洒脱 文采/技艺高超 品行高洁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诗歌鉴赏专题 之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能准确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第二课时:了解该考点高考考法,熟悉答题步 骤,巩固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景物形象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景物形象课件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 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 布的幌子。 思考:近代·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评价这首词说:“词中鲜明画出 一幅农村生活图像,而末尾二句,可见作者之人生观。”请简要分析。(6分)
(9)
(10) (11)
答案: ①雄浑壮丽 ②壮阔苍茫 ③苍凉悲壮 ④闲适恬淡 ⑤清幽明净 ⑥明丽清新 ⑦萧疏凄寂 ⑧安谧美好 ⑨高远深邃 ⑩淡雅幽远 ⑪清冷幽静
〖即练即悟〗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 要说明。 答案:
辨色彩
辨别色调的冷暖所体现的情绪,注意色彩搭配所呈现 的效果。
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给人们一种温暖、热烈、 活跃的感觉。蓝色、紫色(深紫)为冷色,让人感到凉爽、 安静、沉稳、踏实。
明亮的颜色常用来表现喜悦的情绪。凝重灰暗的色彩 多寄寓伤感幽怨的情绪。
听声响
1、通常诗人以声音反衬宁静。
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用鸟鸣不仅表现了山谷的幽静,更反映了 山谷的空旷,意境更为深远。
察物象
诗人所选景物往往寄寓着诗人独特的情思,很多 景物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概括画面特点时应注意到这一 点。
寒蝉——悲凉 杨花——飘泊、离愁别绪 梧桐——凄凉悲伤 枫叶芦花——秋凉冷落 落叶——秋意荒凉萧瑟 斜阳——日暮含凄惨之感 西风——凄凉忧愁 月——思乡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主观题之形象+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主观题之形象+课件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
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参考答案: 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花虽然美丽,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枝头 树梢上的花朵才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机活力; ②读书治学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要认真阅读原典,深刻 体会其精神内涵。
[注释]①陶令:指陶渊明,因其主彭泽县做过县 令,故称陶令。②罗含:东晋人,也酷爱菊花。 ③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④白玉 堂:指豪华的厅堂,这里喻指朝廷。
[注释]①糗粮:干粮。②政:通“正”。 ③陶翁:陶渊明。
常见的物象及其深意 花的颜色美丽——才华横溢 花香——品格高尚 羽毛——名声 动植物的习性——人的品性 风吹雨打——遭人排挤 孤芳自赏——报国无门 残阳——年华易逝
物(梅兰竹菊)、其他:风筝、瀑布、石灰等)
二、析:诗中运用✘✘手法,✘✘地写出了✘✘物的✘✘
特点
结合诗歌——人、情、理:内外品格、志向情感
✘✘手法:
比喻、拟人 烘托、对比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寄情于物
✘✘地——生动传神、形象逼真、凝练简明、含蓄委婉、
栩栩如生
三、评:抒发了诗人xx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xx的志向
形象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题怎么问?
1、请分析诗歌中塑造的君王的形象特点。 2、本诗表现了XX的什么性格?
只要题目和人有关的题,都是人物形象题
人物形象题考什么?
形象 (外在)
性格 (内在)
互为表里, 答题时要结 合起来答
人物形象题答什么?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 军 行》 5、厌恶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陇西行四首》
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的,往 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 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 之情,对家乡的思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读懂一首诗,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古 读标题:诗歌题材
读作者 代 读注释
思想情感

诗歌形象:人物、景物(意境)、事物 志向哲理

读诗文 关键字(诗眼)词句 语言风格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典故
8
7
6
5
4
3
2
1



羁托咏





旅物史




怀
思言怀



怀

乡志古





诗诗诗


诗 歌 题

1
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 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 写自然风光为主。
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 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 夫和农耕。
田园诗的典型物象 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 、草屋、柴门、荆扉、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 3、农具:耒、耜、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抒情方 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式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4章现代诗歌与戏剧鉴赏第1节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思想感情pptx课件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4章现代诗歌与戏剧鉴赏第1节鉴赏现代诗歌的形象和思想感情pptx课件
河床,我是浩荡的河床。 我的令名如雷贯耳。 我坚实、宽厚、壮阔,我是发育完备的雄性美。 我创造,我须臾不停地 向东方大海排泄我那不竭的精力。 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
我喜欢向霜风透露我体魄之多毛。 我让万山洞开,好叫钟情的众水投入我博爱的襟怀。 我是父亲。 我爱听兀鹰长唳,他有少年的声带,他的目光有少女的媚眼。 他的翼轮双展之舞可让血流沸腾。 我称誉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猎人。 也同等地欣赏那头三条腿的母狼。 她在长夏的每一次黄昏都要从我的阴影跛向天边的彤云。
我轻轻地笑着,并不出声。 我让那些早早上路的马车,沿着我的堤坡,鱼贯而行。 那些马车响着刮木,像奏着迎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轮子 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
那些裹着冬装的唐古特车夫也伴着他们的辕马谨小慎微地举步, 随时准备拽紧握在他们手心的刹绳。 他们说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
他们说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 是的,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我是滋润的河床,我是枯干的
也永远怀念你们——消逝了的黄河象。 我在每一个瞬间都同时看到你们。 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 我是屈曲的峰峦,是下陷的断层,是切开的地峡,是眩晕的飓风。 是纵的河床,是横的河床,是总谱的主旋律。 我一身织锦,一身珠宝,一身黄金。 我张弛如弓,我拓荒千里。 我是时间,是古迹,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
〔解题技巧〕 1.方法。 梳理摘取,恰当筛选;前后联系,准确理解。 诗歌的形象和意象,散落在诗句之中。赏析时,就要在阅读的过 程中,一一梳理诗中展示形象和意象的词语,然后根据诗句前后的内容 来分析,从而准确理解形象和意象的内涵。
2.步骤。 第一步,先整体阅读一遍,领悟大致意思。 第二步,分析选定的词语,揣摩概括形象和意象的特征、意义。 第三步,分条陈述答案。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鉴赏诗歌形象(课件)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鉴赏诗歌形象(课件)


录中 国 风
壹 鉴赏人物形象 贰 鉴赏景物形象 叁 鉴赏事物形象
第 人物形象 一 1、人物形象分类 章 2、答题切入点
中 国 风
思考: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你熟悉的人物形象有哪些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奴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娇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注】①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作者被贬郴州途中,登 临岳阳楼时所作。②张舜民:北宋人,做过监察御史,因党争 遭贬。③长安:此指汴京,为北宋都城。
开篇两句“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开篇两句“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第一步,运用木叶、君山、湖水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君山 上落叶纷飞、洞庭湖水浩浩荡荡的洞庭晚景图。 第二步,营造了壮阔、萧瑟的意境。 第三步,是诗人沉郁悲怆的内心写照。
“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第一步,找景物组画面。“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写黄 昏时分,梅花面对清浅的溪水临水弄影,清清溪水倒映着天上一轮明 月,和梅花的倩影构成绝美的图景。 ◎第二步,剖析意境,解读画面。此句选择梅花、清溪和霜月为意象, 描绘梅花倒影在溪水中的芳姿,整个画面清幽雅致,澄澈人心。 ◎第三步,分析诗歌情感。
答 题 切 入
1、看标题作者知人 论世 2、析内容、注释、 赏意象 3、抓细节(人物塑 造的方法)
答 1、用两三个词概 括形象特点(性
题 格+身份); 2、分析形象具有
步 这些特点的依据 (内容+手法);
骤 3、总结指出形象 的意义(或作者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1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1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微知点】 鉴赏景物形象的三个步骤 描绘诗中展
现的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 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 括景物所
营造的氛围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 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
思想感情分析情感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 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意象大都是一个名词性词语 查找
如果是主谓式或动宾式,则转换成名词结构,如“柳细”“花红” 意象
可转换为“细柳”“红花”
描绘 要找出诗中所写的景物,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画面 描绘画面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切忌直接翻译
抓住描述该景物的关键性词语,如动词、形容词,把握其外 在特征。动词要从动态感、形象感、包孕性上去体味。形容 概括 词要抓住形容描摹的声、形、色、味等体味。还需关注有关 特征 景物的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的词语
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突出了居庸关怎样的环境特征? 【我的分析】 本诗写诗人入居庸关时的所见所思。前四句写景, 后四句写感。颈联写面对时局混乱,良臣进阶无路的现状,诗人十分失 望、愤懑,想暂居家中;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 动的故事。 (1)指出首联交代的内容 ____________(首联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是冬日傍晚,地点是古镇 青山口,天气是寒风呼啸,这些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
【注】 ①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 俗、高风亮节闻名。②大:一作“太”。
这首词上阕刻画了桂花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我的分析】 这是一首咏桂花词。分析桂花的形象,可以从形(外 在形象)、神(内在品质)两个角度考虑。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

示例二:颔联展现了一个英勇胆大、武艺高强的英雄形象;(2分)“千骑
虏” “百重围”写出
,以反衬少年的胆大艺高。
(2分)“收” “出”一字表现了少年收服上千敌骑、冲出百重包围的高超
武艺。(2分)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竹轩诗兴 张镃(zī)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竹轩诗兴 张镃(zī)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物形象的特征. (借助诗中意象。)
③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情感进行分析。 (学会知人论世)
④借助重要词语或典故或虚写,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这首词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简要赏析。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①水沉:指沉水香。古人用它来熏室内。
形象:词中塑造了一个娴雅、活泼,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女子形象。 手法:①上片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琴棋、熏香之家写其情趣雅致,绿槐高柳 的庭院写其性情沉静。
②下片用细节(动作)描写表现人物:赏雨赏花写其兴奋好奇,纤手弄 泉写其活泼天真。
布置作业
野 歌(李贺)
本读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1、“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 2、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 3、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 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
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 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13
▪ 【知识积累·常用术语】 ▪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 ▪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 ▪ 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 ▪ 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 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 ▪ 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
(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 “蓬头”、 “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 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6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1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 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
12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1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说 明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
2
学习要点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如何鉴赏诗中人物形象 3、如何鉴赏诗歌的景象描写(意象) 4、如何鉴赏诗歌的物象描写(意象)
3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 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 情的艺术形象。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
边的三山。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
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
“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
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3.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 鱼)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5
一、如何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时代背景、环境特征,了 解作者经历。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 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
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寒冷、寂静(或:冷峭)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 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 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 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 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 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9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作者自己)
形 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
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4
1.人物形象。①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②诗中的诗人 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 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 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 即“意象”。
10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 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 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 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 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 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 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 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 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 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 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 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 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8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 (2)结合诗句或表达技巧分析 人物性格。(展开)
▪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 感)。
16
▪ 【参考答案】 ▪ (步骤1)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
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 (步骤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
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 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 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 指自己的超人才智。 ▪ (步骤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 会的傲视和嘲弄。
14
▪ 咏物——咏自己 ▪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
象。 题葡萄图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 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 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15
▪ 【方法点拨·答题步骤】
▪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 遇、性格+身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