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典型例题计算反馈

遗传典型例题计算反馈
遗传典型例题计算反馈

遗传反馈练习(要求:写出分析过程)

1、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基因型不同于双亲的基因型占全部子代的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

2、Aabb 与AaB_(BB:Bb=1:1)杂交,子代基因型比:

3、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中的F2中的A_B_随机交配,子代表现型为:

4、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一株白花与紫花植株杂交,F1全是紫花,所以是显性性状,这是判断显隐性关系方法中的法

F1自交,如果由于a的雄配子致死导致F2中的紫花:白花=63:1,所以有受精能力的雄配子A:a=

如果是雌雄的致死率相同导致F2中的紫花:白花=63:1,所以雌雄配子中的a的致死率为

5、如果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杂交试验中,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3:1:1,原因是:

6、某一棉花植物细胞导入两个抗虫基因,导入染色体的位置是随机的,将这一植物细胞植物组织培养成完成的植株,让其自交,后代抗虫:不抗虫的比例为:

7、例7、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8、果蝇的体色有多种突变类型,黄体和黑体是两种隐性突变类型,分别涉及一对基因发生突变。让黑体果蝇和黄体果蝇杂交,所得F1均表现为野生型,F1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雌果蝇中野生型:黑体=3:1,雄果蝇中野生型:黄体:黑体:黑黄体=3:3: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果蝇黄体基因和黑体基因是否互为等位基因,并写出判断依据。___。

(2)F2中野生型果蝇共有___种基因型。若让F2中黑体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

(3)从F2中任选一只野生型雌果蝇,再选用题干中的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该野生型雌果蝇是否携带黄体基因或黑体基因(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昆虫的红眼与朱红眼、有眼与无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只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F1雌性个体中有红眼和无眼,雄性个体全为红眼。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

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有眼对无眼为_______性,控制有眼与无眼的B(b)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

(2)若要验征F1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能否用测交方法? 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3)F2红眼雄性个体有_______种基因型,让其与F2红眼雌性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有_______种表现型,F3中无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

第1页共2页◎第2页共2页

生物遗传题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题解题技巧浅谈 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题解题技巧谈谈粗浅认识。 技巧一:生物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 准确判断生物性状的遗传方式是解遗传规律题的前提。 1.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的判断 [例题]下表为果蝇三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 第①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第②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第③组控制果蝇突变型的基因属于遗传。 分析:生物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首先是区分生物性状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方法是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来判断。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性状一致且无性别上的不同,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中常染色体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且有性别上的不同,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核遗传中性染色体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且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则该生物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答案:细胞核中常染色体细胞核中性染色体细胞质 2.细胞核遗传方式的判断:下面以人类单基因遗传病为例来说明 1.典型特征

1.1确定显隐性:隐性—父母不患病而孩子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显性—父母患病孩子不患病,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例题1]分析下列遗传图解,判断患病性状的显隐性。 分析:甲、乙是“无中生有为隐性”;丙、丁是“有中生无为显性”。 答案:甲、乙中患病性状是隐性,丙、丁中患病性状是显性。 1.2确定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X染色体遗传病 类型特点 常染色体隐性无中生有,女儿患病 常染色体显性有中生无,女儿正常 X染色体隐性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X染色体显性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Y染色体遗传病男性患病 分析与答案:甲中的患病性状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乙中的患病性状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也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丙中的患病性状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丁中的患病性状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也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 [例题3] 根据下图判断: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

第五节 反馈和负反馈放大电路典型例题

例例 例 例例 【例5-1】电路如图 (a)、(b)所示。 (1)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 (2)求出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 图(a) 图(b) 【相关知识】 负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解题思路】 (1)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 (2)根据反馈网络求电路的反馈系数。 【解题过程】 (1)判断电路反馈极性及类型。 在图(a)中,电阻网络构成反馈网络,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反馈电压,输入电压与 串联叠加后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管的);当令=0时,=0,即正比与;当输入信号对地极性为?时,从输出端反馈回来的信号对地极性也为?,故本电路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在图(b)电路中,反馈网络的结构与图(a)相同,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也时串联叠加,但反馈网络的输入量不是电路的输出电压而是电路输出电流(集电极电流),反馈极性与图(a)相同,故本电路是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2)为了分析问题方便,画出图(a) 、(b)的反馈网络分别如图(c)、(d)所示。 图(c) 图(d) 由于图(a)电路是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即输出电压信号近似恒压源,内阻很小,计算反馈系数时,不起作用。由图(c)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压在电阻上的分压。即 故图(a)电路的反馈系数

由图(d)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流的分流在电阻上的压降。 故图(b)电路的反馈系数 【例5-2】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从放大电路的输出回路有通路引回其输入回路,则说明电路引入了反馈。 (2)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正反馈,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直流反馈,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交流反馈。 (4)既然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即负载上的电压,那么它也就稳定了负载电流。 (5)放大电路的净输入电压等于输入电压与反馈电压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串联负反馈;净输入电流等于输入电流与反馈电流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并联负反馈。 (6)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断开,就得到电路方框图中的基本放大电路。 (7)反馈网络是由影响反馈系数的所有的元件组成的网络。 (8)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相关知识】 反馈的有关概念,包括什么是反馈、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电压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解题思路】

2018遗传基本定律经典习题汇编

2018遗传基本定律经典习题汇编 1.【2017海南卷】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 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 C.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 D.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 【解析】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黑色可能为显性或隐性,A错误;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不能说明显隐性,B错误;显隐性基因频率相等,则显性个体数量大于隐性个体数量,故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隐性基因频率大于显性基因频率,C正确;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栗色可能为显性也可能为隐性,D错误。 【答案】C 2.【2017新课标Ⅱ卷】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解析】由题可以直接看出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F2为52+3+9=64份,可以推出F1产生雌雄配子各8种,即F1的基因型为三杂AaBbDd,只有D符合。 【答案】D 3.【2017新课标Ⅰ卷】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 { 【解析】长翅与长翅交配,后代出现残翅,则长翅均为杂合子(Bb),子一代中残翅占1/4,而子一代雄性中出现1/8为白眼残翅,则雄性中残翅果蝇占1/2,所以亲本雌性为红眼长翅的双杂合子,亲本雌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A正确;F1中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B错误;亲本基因型为BbX R X r和BbX r Y,则各含有一个X r 基因,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C正确;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为纯合子,配子的基因型即卵细

反馈和负反馈放大电路典型例题

【例5-1】? 电路如图 (a)、(b)所示。 (1)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 (2)求出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 图(a)??????????????????????? 图(b)? 【相关知识】 负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解题思路】 (1)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 (2)根据反馈网络求电路的反馈系数。

【解题过程】 (1)判断电路反馈极性及类型。 在图(a)中,电阻网络构成反馈网络,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反馈电压,输入电压与串联叠加后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管的);当令=0时,=0,即正比与;当输入信号对地极性为?时,从输出端反馈回来的信号对地极性也为?,故本电路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在图(b)电路中,反馈网络的结构与图(a)相同,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也时串联叠加,但反馈网络的输入量不是电路的输出电压而是电路输出电流(集电极电流),反馈极性与图(a)相同,故本电路是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2)为了分析问题方便,画出图(a) 、(b)的反馈网络分别如图(c)、(d)所示。 图(c)????????????????????? 图(d) 由于图(a)电路是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即输出电压信号近似恒压源,内阻很小,计算反馈系数时,不起作用。由图(c)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压在电阻上的分压。即 故? 图(a)电路的反馈系数 ? 由图(d)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流的分流在电阻上的压降。 故图(b)电路的反馈系数

【例5-2】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从放大电路的输出回路有通路引回其输入回路,则说明电路引入了反馈。 (2)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正反馈,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直流反馈,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交流反馈。 (4)既然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即负载上的电压,那么它也就稳定了负载电流。 (5)放大电路的净输入电压等于输入电压与反馈电压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串联负反馈;净输入电流等于输入电流与反馈电流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并联负反馈。 (6)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断开,就得到电路方框图中的基本放大电路。 (7)反馈网络是由影响反馈系数的所有的元件组成的网络。 (8)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相关知识】 反馈的有关概念,包括什么是反馈、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电压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解题思路】 正确理解反馈的相关概念,根据这些概念判断各题的正误。 【解题过程】 (1)通常,称将输出量引回并影响净输入量的电流通路为反馈通路。反馈是指输出量通过一定的方式“回授”,影响净输入量。因而只要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之间有反馈通路,就说明电路引入了反馈,而反馈通路不一定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相连接。例如,在下图所示反馈放大电路中,R2构成反馈通路,但它并没有把输出端和输入端连接起来。故本题说法正确。

典型遗传题

典型遗传题班级姓名 1.现有三个纯合品系的某自花传粉植物:紫花、红花和白花,用这3个品系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紫花和红花性状受_______对基因控制,甲组杂交亲本的表现 型是__________。 (2)将乙组和丙组F1代紫花进行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 (3)从丙组F1植株上收获共3200粒种子,将所有种子单独种植(自 交),理论上有_______植株能产生红花后代。 (4)请从题干的三个纯合品系中选择亲本为实验材料,通过一次杂 交实验鉴别出丙组F2中的杂合白花植株。 ①实验步骤: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②结果分析:若子代____________ ______,则为杂合白花植株。 2.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 N X N,X N 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1)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 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 ___种。 (2)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F1代雌蝇基因型为。(3)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 3. 某二倍体蛾类,性染色体组成雌、雄分别为ZZ、ZW。其茧的颜色白色和黄色 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和b,D和d)共同控制,显性基因D控 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色素的某种酶的合成,而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 D基因的表达。请据图回答: (1)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原因是。结黄茧的基因型有__ _种。 (2)若要确定结黄茧雄蛾的基因型是否为杂合子,最好应该选择基因型为__ _的个体与之交配。其杂交结果若,则结黄茧雄蛾为杂合子。若,则结黄茧雄蛾为纯合子。 (3)若基因型分别为BbZ D W和BbZ D Z d的两个杂合雌雄蛾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蛾的概率是。4.某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雌雄同株的二倍体。请分析回答: (l)该植物的种皮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 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且AA和Aa效应相同, 基因B控制颜色的深度(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 使色素颜色淡化)。下图1表示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 子代表现型情况。①A与a、B与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 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 律。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 ___。F2 代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 ____。 ②若用F1代植株作母本进行测交实验,所得子代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表现型比例为黑色:黄褐色:白色=______。 (2)该种植物的普通植株因抗旱能力弱致使产量低下,为了提高抗旱性,有人利用从近缘物种得到的抗旱基因(R)成功培育出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植株。实验者从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植株中筛选出体细胞含有两个R基因

遗传系谱图典型例题

伴性遗传例题 例1: 某家庭中有的成员患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 有的成员患丁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如下图所示。现已查明II6不携带致病基因 写出下列两个体的基因型 Ⅲ8__________Ⅲ9__________。 答案:aaXBXB或aaXBXb AA XbY或AaXbY 例2.为了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性,某医生向学员分析讲解了下列有白化病和色盲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白化病的致病基因为a,色盲的致病基因为b。请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Ⅲ8 ,Ⅲ10 。 (2)若Ⅲ8与Ⅲ10结婚,生育子女只患白化病或色盲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3)若Ⅲ9和Ⅲ7结婚,子女中可能患的遗传病及发病的概率是。 答案:(1)aaXBXB 或aaXBXb AAXbY 或AaXbY (2)5/12 1/12 (3)只患色盲1/12 只患白化7/24 两病兼发1/24 例3. 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遗传病乙的系谱图(设甲病由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乙病由B、b 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请分析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性基因。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性基因。 (2)写出第Ⅰ世代个体1和第Ⅱ世代个体5可能的基因型是Ⅰ1__________________,Ⅱ5______________(看2、5、10)_

(3)若Ⅲ8和Ⅲ10结婚生下一个女孩,该女孩同时患两病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X 隐常显(2)BBXaY或BbXaY BbXAXa (3)1/8 例4:(2010年江苏卷29)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 问题(3):如果II-4、II-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①双胞胎(IV-1与IV-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②双胞胎中男孩(IV-1)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女孩(IV-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2)伴X显性遗传(3)①1/1296 ②1/36 0 ;

【离散数学】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整理

【半群】G非空,·为G上的二元代数运算,满足结合律。 【群】(非空,封闭,结合律,单位元,逆元)恰有一个元素1适合1·a=a·1=a,恰有一个元素a-1适合a·a-1=a-1·a=1。 【Abel群/交换群】·适合交换律。可能不只有两个元素适合x2=1 【置换】n元置换的全体作成的集合Sn对置换的乘法作成n 次对称群。 【子群】按照G中的乘法运算·,子集H仍是一个群。单位子群{1}和G称为平凡子群。 【循环群】G可以由它的某元素a生成,即G=(a)。a所有幂的集合an,n=0,±1,±2,…做成G的一个子群,由a生成的子群。若G的元数是一个质数,则G必是循环群。 n元循环群(a)中,元素ak是(a)的生成元的充要条件是(n,k)=1。共有?(n)个。【三次对称群】{I(12)(13)(23)(123)(132)} 【陪集】a,b∈G,若有h∈H,使得a =bh,则称a合同于b(右模H),a≡b(右mod H)。H有限,则H的任意右陪集aH的元数皆等于H的元数。任意两个右陪集aH和bH或者相等或者不相交。 求右陪集:H本身是一个;任取a?H而求aH又得到一个;任取b?H∪aH而求bH又一个。G=H∪aH∪bH∪… 【正规子群】G中任意g,gH=Hg。(H=gHg-1对任意g∈G都成立) Lagrange定理G为有限群,则任意子群H的元数整除群G的元数。 1有限群G的元数除以H的元数所得的商,记为(G:H),叫做H在G中的指数,H的指数也就是H的右(左)陪集的个数。 2设G为有限群,元数为n,对任意a∈G,有an=1。 3若H在G中的指数是2,则H必然是G的正规子群。证明:此时对H的左陪集aH,右陪集Ha,都是G中元去掉H的所余部分。故Ha=aH。 4G的任意多个子群的交集是G的子群。并且,G的任意多个正规子群的交集仍是G的正规子群。 5 H是G的子群。N是G的正规子群。命HN为H的元素乘N的元素所得的所有元素的集合,则HN是G的子群。 【同态映射】K是乘法系统,G到K的一个映射σ(ab)=σ(a)σ(b)。 设(G,*),(K,+)是两个群,令σ:x→e,?x∈G,其中e是K的单位元。则σ是G到K 内的映射,且对a,b∈G,有σ(a*b)=e=σ(a)+ σ(b)。即,σ是G到K的同态映射,G~σ(G)。σ(G)={e}是K的一个子群。这个同态映射是任意两个群之间都有的。 【同构映射】K是乘法系统,σ是G到σ(G)上的1-1映射。称G与σ(G)同构,G?G′。同构的群或代数系统,抽象地来看可以说毫无差别。G和G′同态,则可以说G′是G的一个缩影。 【同态核】σ是G到G′上的同态映射,核N为G中所有变成G′中1′的元素g的集合,即N=σ-1(1′)={g∈G∣σ(g)=1′}。 N是G的一个正规子群。对于Gˊ的任意元素aˊ,σ-1(aˊ)={x|x∈G ,σ(x)= aˊ}是N在G 中的一个陪集。Gˊ的元素和N在G中的陪集一一对应。 设N是G的正规子群。若A,B是N的陪集,则AB也是N的陪集。 【环】R非空,有加、乘两种运算 a+b=b+a2)a+(b+c)=(a+b)+c, 3)R中有一个元素0,适合a+0=a, 4)对于R中任意a,有-a,适合a+(-a)=0, 5)a(bc)=(ab)c,

高中生物必刷经典题专题1.2遗传规律(能力提升)(含解析)(必修2)

遗传规律 1.人的血友病属伴性遗传病,苯丙酮尿症属常染色体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两病皆患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该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是 A.9/16 B.3/4 C.3/16 D.1/4 2.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之间一定能发生自由组合 B.若两对基因可独立遗传,则显性杂合子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一定是9∶3∶3∶1 C.人类的红绿色盲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只根据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无法确定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 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半乳糖血症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若这个儿子与一个半乳糖血症携带者的女性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半乳糖血症女儿的可能性是 A.1/12 B.1/8 C.1/6 D.1/3 4.人群中甲病(A/a基因控制)和乙病(B/b基因控制)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已知人群中每100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下面的系谱图中Ⅱ3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1和I2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3/8 B.Ⅱ6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为AX B的概率为5/11 C.Ⅱ3和Ⅱ4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1/4 D.Ⅲ7和Ⅲ8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概率为1/48 5.某植物花色有白色和蓝色两种,花色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中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 B、b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基因型为AAX B X 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X b Y的个体杂交 得到F1,F1雌雄个体杂交得到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蓝花个体的基因型有aaX B Y、aaX B X B、aaX B X b三种

历年高考真题遗传题经典题型分类汇总(含答案)

历年高考真题遗传类基本题型总结 一、表格形式的试题 1.(2005年)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 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雌蝇3/4 0 1/4 0 雄蝇3/8 3/8 1/8 1/8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3)亲代果蝇的基因为、。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2.石刁柏(俗称芦笋,2n=20)号称“蔬菜之王”,属于XY型性别决定植物,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石刁柏种群中抗病和不抗病受基因A 、a控制,窄叶和阔叶受B、b控制。两株石刁柏杂交,子代中各种性状比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运用的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基因A 、a位于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染色体上。 (2)亲代基因型为♀,♂。子代表现型为不抗病阔叶的雌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3.(10卷)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挑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亲本组合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组别表现型乔化蟠桃乔化园桃矮化蠕桃矮化园桃 甲乔化蟠桃×矮化园桃41 0 0 42 乙乔化蟠桃×乔化园桃30 13 0 14 (1)根据组别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台定律,则甲纽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4.(11年卷)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 请回答: (1)结球甘蓝叶性状的有遗传遵循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4)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右图圆

生物遗传规律经典编辑题型情况总结

2013高考生物遗传规律经典题型总结 一、基因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题型 (一)基础知识 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比雌配子多 C.雄配子∶雌配子=3∶1 D.雄配子A∶雌配子a=1∶3 2.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3.如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 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 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 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 (二)根据一个亲本或一个细胞的基因型,求解相应配子的种类或数目 1.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 (1)可以产生_________个精子,_________种精子。 (2)如果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则另外3个精子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 (3)如果要产生基因组成为AB和Ab的两种精子,至少需要________个精原细胞。 2. 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雄性动物,经过减数分裂后: (1)可以产生________种精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三)根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求解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或比例 1、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 F 1测交结果为aabbcc∶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

负反馈典型例题 如图所示,它的最大跨级反馈可从晶体管的集电极或发射极引出,接到的基极或发射极,共有4种接法(①和③、①和④、②和③、②和④相连)。试判断这4种接法各为何种组态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设各电容可视为交流短路。 图T 已知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的5 10=A ,3102?=F 。 求: (1) f A = (2) 若A 的相对变化率为20%,则f A 的相对变化率为多少 电路如图所示。试问:若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Z U 作为输入电压,则当2R 的滑动端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O U 的调节范围是多少 VD O VD O O VD 图T 图解T (a ) 图解T (b ) ' 在图的各电路中,说明有无反馈,由哪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

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 +_ o + -u o u s (a) (b) (c) -u o u s o CC -o (d) (e) (f)

】 在图的各电路中,说明有无反馈,由那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 (a) (b) (c)

(d) (e) 图P ^ 【

【解】简答①和③相连:电压并联组态,负反馈; ①和④相连:电流并联组态,正反馈; ②和③相连:电压串联组态,正反馈; ②和④相连:电流串联组态,负反馈。 详解:(a )①和③相连:如图解T (a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入端来看:f i id i i i -=,净输入电流减小,反馈极性为负;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入信号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流的形式,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正比,为电压反馈。总之,①和③相连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b )①和④相连:如图解T (b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输入端f i id i i i +=,净输入电流增加,反馈极性为正,且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非电压输出端引回来,反馈信号不与输出电压成正比,而与输出电流成正比,为电流反馈。总之,①和④相连为电流并联正反馈; (c )②和③相连:如图解T (c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入回路来看:f i id u u u +=,净输入电压增加,反馈极性为正;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入信号不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压的形式,为串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成正比,为电压反馈。总之,②和③相连为电压串联正反馈。 (d )②和④相连:如图解T (d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

负反馈典型例题 6.4 如图T6.4所示,它的最大跨级反馈可从晶体管的集电极或发射极引出,接到的基极或发射极,共有4种接法(①和③、①和④、②和③、②和④相连)。试判断这4种接法各为何种组态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设各电容可视为交流短路。 图T 6.4 6.5 已知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的510=A ,3102 ?=F 。 求: (1) f A =? (2) 若A 的相对变化率为20%,则f A 的相对变化率为多少? 6.6 电路如图T6.6所示。试问:若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Z U 作为输入电压,则当2R 的滑动端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O U 的调节范围是多少? VD O VD O O VD 图T 6.6 图解T 6.6 (a ) 图解T 6.6 (b )

6.7 在图P6.2的各电路中,说明有无反馈,由哪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 +_ o + -u o u s (a) (b) (c) -u o u s o CC -o (d) (e) (f)

6.8在图P6.8的各电路中,说明有无反馈,由那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

(a) (b) (c) (d) (e) 图P 6.8

【解6.4】简答①和③相连:电压并联组态,负反馈; ①和④相连:电流并联组态,正反馈; ②和③相连:电压串联组态,正反馈; ②和④相连:电流串联组态,负反馈。 详解:(a )①和③相连:如图解T 6.4(a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入端来看:f i id i i i -=,净输入电流减小,反馈极性为负;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入信号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流的形式,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正比,为电压反馈。总之,①和③相连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b )①和④相连:如图解T 6.4(b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输入端f i id i i i +=,净输入电流增加,反馈极性为正,且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非电压输出端引回来,反馈信号不与输出电压成正比,而与输出电流成正比,为电流反馈。总之,①和④相连为电流并联正反馈; (c )②和③相连:如图解T 6.4(c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入回路来看:f i id u u u +=,净输入电压增加,反馈极性为正;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入信号不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压的形式,为串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成正比,为电压反馈。总之,②和③相连为电压串联正反馈。 (d )②和④相连:如图解T 6.4(d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

高考遗传典型例题知识点总结

遗传题核心: 一、遗传解题一般步骤: 第一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1、自交法: 确定显隐性性状的首选方法,通过观察其后代有无性状分离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 方法: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性状→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即表现型相同的亲本进行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这种方法对于常染色体遗传,伴X遗传都适用。其原理是看杂合子的表现型,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2、杂交法: 让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相交,通过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 方法:⑴不同性状的亲代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显性性状→具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即表现型不同的亲本杂交,F1的表现型相同,则F1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这种判断方法适用于常染色体遗传,也适用于伴X遗传。其原理是孟德尔的显性性状的定义。如范例1中可以根据此法由第三组杂交试验结果推知显性性状是圆粒。 ⑵判断突变性状的显隐性时,可选用突变型和野生型进行正交和反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即可推知 正交:野生型雌性×突变型雄性;反交:野生型雄性×突变型雌性。 若正反交的子代都是突变型或突变型多于野生型且与性别无关,则突变型为显性性状; 若正反交的子代都是野生型或野生型多于突变型且与性别无关,则野生型为显性性状。 3、假设法: 通用方法,特别是自交法和杂交法无法判断的,均可用此法。考虑各种情况,通过设定基因来探究后代的表现型是否符合题意(与题目中提供的事实作比较)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 方法:两个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则这个性状为显性;若子代表现出两个亲本的性状,可用假设法判断。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题目中提供的事实相符的情况时,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做假设或对同一性状做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做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题目中提供的事实不相符时,则不必再做另一假设,可予以直接判断。 4、口诀法: 遗传系谱图题等,采用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物为显性。如正常父母生了一个色盲男孩,色盲为隐性,正常的为显性,倘若口诀没法用,则根据遗传病的特点进行初步推断;第二步:确定基因在何种染色体上 1、若未知显隐性的,则利用正交反交结果确定。 正反交结果一致的,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或X、Y的同源区段; 正反交结果不一致,且不属于总是跟母本一致那种(细胞质遗传),则基因在X染色体上。 附:正反交法在遗传方式判断中的应用:以果蝇的体色(灰身对黑身为显性)遗传为例(1).细胞核遗传中的常染色体遗传:如人类的并指、白化病,果蝇的体色遗传等。

遗传定律典型题

1、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 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 -演绎法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平行关系,类比 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赫尔希和蔡斯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 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 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2、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出的DNA,与R型活 菌混合培养,R型活菌繁殖的后代有少量S型菌体,这些S型菌体的后代均是S型,这个实验表明DNA () 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B、能够指导R型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C、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物质 3、在一对等位基因中,一定相同的是() A、氢键数目 B、碱基数目 C、遗传信息 D、基本骨架 4、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 的比例是() A、35% B、29% C、28% D、21% 5、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 氧核甘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加入普通的含 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 中含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脱氧核苷酸 链数之比是() A、 2n:1 B、(2n-2):n C、(2n-2):2 D、(2n-1):1 6、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缺镁培养液培养的番茄幼苗对红光的吸收减少 B、适宜光照下,植物吸收CO2的总量等于固定 CO2的总量 C、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 可完成暗反应 D、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中ADP从叶绿体基质向类 囊体薄膜方向移动 7、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在 某种绿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同的光照 时间后从培养液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物质。预测 实验结果是() A、光照时间越长,固定产生的三碳化合物越多 B、在一定时间内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放射性物 质的种类越多C、无论光照时间长短,放射性物质都会分布在叶 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D、三碳化合物中不存在放射性 8、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 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 ----制片 B、视野内可以看到某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 C、看到的根尖细胞都正在分裂 D、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大多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9、图1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 个细胞周期。图2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 、图1中的a、图2 中的B—A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图1中的b、图2中的A—B会出现染色体数 目加倍的时期的 C、图1、图2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 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根据在细胞周期中阻断DNA复制的原理,可以 控制癌细胞的增生 10、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B、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D、白化病人由于黑色素细胞衰老,酪氨酸酶活性 降低因而头发变白 11、下列有关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 是()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 短小 B、一般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 绿色盲的女儿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 子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 常染色体染色体 12、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 庭中父母色觉正常,生了一个为XXY的孩子。不 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孩子色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自 父亲 B、若孩子色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自 母亲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

负反馈典型例题 如图所示,它的最大跨级反馈可从晶体管的集电极或发射极引出,接到的基极或发射极,共有4种接法(①和③、①和④、②和③、②和④相连)。试判断这4种接法各为何种组态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设各电容可视为交流短路。 图T 已知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的510=A ,3102?=F 。 求: (1) f A =? (2) 若A 的相对变化率为20%,则f A 的相对变化率为多少? 电路如图所示。试问:若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Z U 作为输入电压,则当2R 的滑动端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O U 的调节范围是多少? VD O VD O O VD 图T 图解T (a ) 图解T (b ) 在图的各电路中,说明有无反馈,由哪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

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 +_ o + -u o u s (a) (b) (c) -u o u s o CC -o (d) (e) (f)

在图的各电路中,说明有无反馈,由那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 (a) (b) (c)

(d) (e) 图P

【解】简答①和③相连:电压并联组态,负反馈; ①和④相连:电流并联组态,正反馈; ②和③相连:电压串联组态,正反馈; ②和④相连:电流串联组态,负反馈。 详解:(a )①和③相连:如图解T (a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入端来看:f i id i i i -=,净输入电流减小,反馈极性为负;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入信号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流的形式,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正比,为电压反馈。总之,①和③相连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b )①和④相连:如图解T (b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输入端f i id i i i +=,净输入电流增加,反馈极性为正,且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非电压输出端引回来,反馈信号不与输出电压成正比,而与输出电流成正比,为电流反馈。总之,①和④相连为电流并联正反馈; (c )②和③相连:如图解T (c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入回路来看:f i id u u u +=,净输入电压增加,反馈极性为正;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入信号不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压的形式,为串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成正比,为电压反馈。总之,②和③相连为电压串联正反馈。 (d )②和④相连:如图解T (d ),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输入回路来看:f i id u u u -=,净输入电压减小,反馈极性为负;反馈回来的

化学平衡典型习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 1.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A、 B、C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1:1:2,若保持温度不变,以1:1:2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和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平衡不移动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都比原平衡时增大D.C的质量分数减小 2.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 xC(g),达到平衡后C体积分数为w%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 A 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体积分数仍为W% 则X 的值为() A 1 B 2 C 3 D 4 3.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 2(g) +3H2(g)2NH3(g)△H <0,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 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c处的正反应速率比逆反应的大 C.点d(t1时刻) 和点e(t2时刻) 处n(N2)一样多 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小 4. 在4L密闭容器中充入6molA气体和5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2C (g)+xD(g),10min达到化学平衡,生成了2molC,经测定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L-1min-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平衡时A的浓度为L- 1 B.x=1 C.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倍D.B的转化率为20% 5.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

遗传典型例题计算反馈

遗传反馈练习(要求:写出分析过程) 1、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基因型不同于双亲的基因型占全部子代的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 2、Aabb 与AaB_(BB:Bb=1:1)杂交,子代基因型比: 3、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中的F2中的A_B_随机交配,子代表现型为: 4、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一株白花与紫花植株杂交,F1全是紫花,所以是显性性状,这是判断显隐性关系方法中的法 F1自交,如果由于a的雄配子致死导致F2中的紫花:白花=63:1,所以有受精能力的雄配子A:a= 如果是雌雄的致死率相同导致F2中的紫花:白花=63:1,所以雌雄配子中的a的致死率为 5、如果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杂交试验中,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3:1:1,原因是: 6、某一棉花植物细胞导入两个抗虫基因,导入染色体的位置是随机的,将这一植物细胞植物组织培养成完成的植株,让其自交,后代抗虫:不抗虫的比例为: 7、例7、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8、果蝇的体色有多种突变类型,黄体和黑体是两种隐性突变类型,分别涉及一对基因发生突变。让黑体果蝇和黄体果蝇杂交,所得F1均表现为野生型,F1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雌果蝇中野生型:黑体=3:1,雄果蝇中野生型:黄体:黑体:黑黄体=3:3: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果蝇黄体基因和黑体基因是否互为等位基因,并写出判断依据。___。 (2)F2中野生型果蝇共有___种基因型。若让F2中黑体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 (3)从F2中任选一只野生型雌果蝇,再选用题干中的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该野生型雌果蝇是否携带黄体基因或黑体基因(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昆虫的红眼与朱红眼、有眼与无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只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F1雌性个体中有红眼和无眼,雄性个体全为红眼。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 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有眼对无眼为_______性,控制有眼与无眼的B(b)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 (2)若要验征F1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能否用测交方法? 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3)F2红眼雄性个体有_______种基因型,让其与F2红眼雌性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有_______种表现型,F3中无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 第1页共2页◎第2页共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