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的为文之道

论苏轼的为文之道
论苏轼的为文之道

论苏轼的为文之道

摘要:苏轼一生文学创作经验丰富,精通各种文艺创作之道,本文从苏轼的明“立意”、重“辞达”和尚“自然”的文艺思想中探析其为文之道;同时在认真分析其“为文之道”之后,还发现这些文艺思想还时时闪烁着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关键词:苏轼为文之道立意辞达自然辩证关系

引言:苏轼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全能的艺术家,其在文学著作中展现出来的文艺思想更是对后世的文艺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以苏轼的为文之道探索其文艺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眉山人,其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在散文、诗歌、词和书法方面都有杰出成就。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和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更因文号称万篇而有“韩文似潮,苏文似海”之称;诗歌方面,他与李白、杜甫和韩愈并称“李、杜、韩、苏”,同时在北宋诗坛上与黄庭坚齐名,在整个宋代则与陆游齐名,堪称宋代最大的诗人;在词方面,他首提“以诗为词”之主张,乃宋词“豪放派”之鼻祖,影响一代词风;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起,并称“苏、黄、米、蔡”四大家。总而言之,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又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试问古往今来,有哪一个人可凭一己之身在如此多的艺术领域成为登峰造极的良材,又是什么原因让苏轼能在此广无边际的文化之海中从心所欲、游刃有余?本文试图从苏轼为文之道浅探其文艺思想中。

一、文艺思想

在文艺理论的研究和探索方面,苏轼见解独特新颖,论点精辟准确,给当时和后世文坛以深刻的影响。苏轼的文艺思想是我国古代理论宝库中值得珍视的瑰丽遗产。他在前人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论断的基础之上,以自身丰富多采的文学艺术实践,从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阐明了他独到创新的思维。“纵观其文艺思想中,既有关于文学艺术外部规律的探讨(如论述了文学与政治和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又有很多关于文学艺术自身规律的求索,即文艺本身特点的探讨。这些文艺思想为我国古代审美文艺思想的长河注入了一股新流。”[1]在此,我们主要分析的苏轼文论中关于文学自身规律的一些理论,得出其为文之道大致可以分为“明立意”、“重辞达”和“尚自然”三点。

(一)明“立意”

围绕文章为何而作得问题,苏轼认为第一要义是“立意”,《韵语阳秋》①卷三曾记载曰:“儋州虽数百家之聚,州人之所须,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经史之中,不可徒得,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

同时,又据《清波杂志》所记,苏轼认为:

“作文先有意,则经、史皆为我用。大抵论文,以意为主。”

总之,苏轼认为“立意”为“作文之要”,文章写作必须遵循“以意为主”这一美学原则。而关于苏轼的所言之‘意’,“很多研究苏轼文论思想的论著都认为‘立意’即强调文章的思想内容,‘意’即文章之主旨,这种意见差不多已成定论。我们认为,苏轼的‘立意’说,其着眼点并非在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之关系方面,而是在强调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独创性,兼有弘扬创作主体之个性特点和拓展文章表现的时、空境界之意。其深刻的含义是认为要摆脱拘束,自由地表现包括审美感觉在内的主体精神;要敢于突破现成的思想模式,充分传达投射于主体心灵的“自然之理”。这实际上是针对在他之前北宋古文家之刻板与迂顽,为当时的文章抑或整个文学创作指出一条发展的通途,其美学精神的核心是要求增强文学的主体创造力。”[2]”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立意”说基本可以归纳为两点,其一,文章要高扬主体情感和主体意识;其二,文章要重视自身的社会功用。

《东坡题跋》卷五《书朱象先画后》中明确提出了“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的文艺观点,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十分重视文学作品高扬自身主体情感和主体意识的。在苏轼青年时期的《南行前集叙》中,他说一切好文章,都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有所感受并在其激发起写作激情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在苏轼的作品中,“无论是他抒发个人情怀,还是歌咏大自然,无不根据不同的事物对象,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以他对人生的空漠之感,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和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喟叹之情为最突出。”[3]

在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中,作者将那种人生感伤和强作慰藉而希望超脱的情感都强烈地展现出来。无论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提问,或者“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解答,还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

是造物者之无尽宝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排谴,或者是“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的飘渺禅意,实际上都与这种作者对于人生的飘渺而无所寄托之感深深地连在一起。

此外,苏轼倡导文学要表达强烈的主体情感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倡导“以诗为词”的主张。自神宗朝开始,苏轼继欧阳修之后执掌文坛。他以文坛领袖特有的气魄,在前代词人的基础上对词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苏轼变革词的主要方向是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的艺术境界。他将只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4]

苏轼在38 岁时候写的《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就有“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描写,展现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和“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然后又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用孙权射虎的典故和今日太守(作者自指)射虎的英姿中表现了他的欲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从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情软调,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境界,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了文学艺术的殿堂,开创了有宋以来的新一代豪放词风,为后世传颂。这都和作者重视文学需要表达强烈的主体情感是分不开的。

另外,苏轼明“立意”的文艺思想还在于“诗须要有为而作”。基于此,“他认为应该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5]苏轼自小“奋厉有当世志”,②有着很高的政治期许,进入仕途之后,身处朋党相争的政治漩涡之中,其对于宋代初年体质的诸多弊端有着自己清醒深刻的认识。多次贬谪,流离于荒山蛮野之所,使他能够深入民间,熟悉各地的民情风俗。因此,他十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

“作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好奇务新,乃诗之病”。

他在《答乔舍人启》一文说到:

“某闻人才以智术为后,而以识度为先;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国之将兴也,贵其本而贱其末;道之将废也,取其后而弃其先。用舍之间,安危攸寄”。

又在《凫绎先生诗集叙》中赞扬颜太初的诗文:

“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要以伐病。其游谈以为高,枝词以为观美者,先生无一言焉。”

因此,所谓的“有为而作”,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不能一味地粉饰现实,阿谀奉承,而应该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达到“疗饥”“伐病”的功效。

这样,在把书写个人情感、高扬主体意识和发挥文学的社会作用统一在他的文艺观之下,“明立意”成为了苏轼文艺思想的首要内容,也解决了文学为何而作得问题。

(二)重“辞达”

在《论语·卫灵公》中,子曰:“辞,达而已矣”。因为古人,尤其是先秦的文献向来以言简意赅而著称,孔子也未曾为这句话添加任何的话语背景,哪怕是一个字的直接注释都没有,就是孤零零的“辞,达而已矣”几个字,之后在漫长的中国文学史中,围绕孔子的这个“辞达”展开了很多论战,并且大致形成了两个派别:其一,重质实;其二,重华采。

在孔子的“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和“情欲真,辞欲巧”的间接注释之下,华采派似乎占了很大的上风。南朝齐代诗人刘绘说:“今有辞达者,但曰直陈去雕饰,甚非旨也。夫文章雕饰,自不可少,深原尔雅,乃其要焉。《诗》曰:‘追琢其章,金玉其相。’”③言语中直斥“直陈”之说,明标“雕饰”之领,且引《诗》作证,言之凿凿,口气坚定,不容质疑。还有后世的文论大家刘勰更以下结论的口吻说道:“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④其后,他还寻出了“圣贤书辞”作论据,其文曰: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孝经》垂典,,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辨雕万物’,谓藻饰也。韩非云‘艳乎辩说’,谓绮丽也??言以文远,诚哉斯验。”⑤

但是,孔子的十一代孙子孔安国就曾反对:“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注释《论语集解》)。北宋的司马光在《答孔文仲司户书》也说:孔子曰辞达而已矣。明其足以通意斯止矣, 无事于华藻宏辩也。”这一类言论是说,“辞达”就是“实说”,“通意”。还有王安石则从政治的角度,他在《上人书》中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辞者, 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 不必适用诚使适用, 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 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

由于王安石的特殊身份,他的主张给文坛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苏轼给予了有力的一击,其在《答张文潜县承书》中写到

“文字之衰, 未有如今日者也, 其源实出于王氏。王氏之文, 未必不善也, 而患在好

使人同己。自孔子不能使人同, 颜渊之仁, 子路之勇, 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地之美者, 同于生物, 不同于所生。惟荒膺斥卤之地, 弥望皆黄茅白苇, 此则王氏之同也”(引他人论述可简略一点,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

同时,苏轼在《答虔悴俞括一首》中首次提出了自己的“辞达”说:

“孔子曰:‘辞达而已矣’。物固有是理, 患不知之, 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所谓文者, 能达是而已。”

然后又在《与王庠书》中说:

“前后所示表达文字, 皆有古作者风力, 大略能道意所欲言者。孔子曰:‘辞达而已矣’。辞至于达,止矣,不可以有加矣。”

还有,苏轼在《答谢民师推官书》中说:

“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疑若不文,,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从上面的三封信中,我们可以从一些以下方面概况苏轼的“辞达”说了。其一,苏轼认为“辞达”是语言艺术的高度体现,是很难达到的;只有在诗文中准确地、毫发无隐地反映出客观事物的“妙”,也即对事物的内在本质有深刻的理解和透彻的表达,才能称之为“辞达”。其二,“辞达”的标准是“了然于心”,然后是“了然于口与手”,要求既要心中弄明白,还要很好的口头表达出来,或者形成好的书面作品;其三,“辞达”的内容是“物之妙”。“当代汉语学家吕叔湘先生认为:‘物之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事物的本相,事物的真实性。他进一步说:‘真’是真情,是本质,‘实’是实况,是外貌。”[6]其实,后来还有更多的学者认为“‘求物之妙’绝不是简单的揭示外物的本质和规律,还更是融合了作家作为审美主体在对大自然、宇宙精神体验过程中对人生现象和生命律动的情感化的窥视和把握,由对外部世界的描绘转向对内心世界的阐发,对人世的关注。”[7]

因此,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苏轼的“重辞达”说,已经跳过了对于孔子原话的解释,跳过了对于文学“重质实”和“重华采”的辩驳,其审美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创造性。“他的这个论述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一个重要理论,为指导中国散文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8] (这里还可举一些他的散文作实例分析)

(三)尚“自然”

“‘自然’思想是经过了从先秦到宋代漫长的历史历练,于宋代形成了独特理解,由此最终才在苏轼身上积淀成审美思想体系。也可以说,苏轼的‘自然’论文艺观是宋代‘自

然’论文艺观的集大成者和集中体现。”[9]谈到苏轼“自然”论的形成,我们还得再次提及王安石变法。前文已经说到他很反感王安石变法“好使人同己”的作风,认为这样只会导致整个文学界的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破坏文坛应有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因此,“他极力推崇‘自然’论的文艺观,提倡‘无意为文’,反对搜索枯肠,为作文而作文”。[10]而“自然”论又涉及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不但要求艺术创作要自然而发,还要求创作要自然而成。

苏轼在《<南行前集>叙》中记载了一段话,可以作为文章创作“无意为文”的纲领: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自少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

这段话是说,山川之兴云雾,草木之吐华实,是自身生命力充满勃郁、不得不发的产物。同理,人之为文,那种带着功利之心刻意追求好的作品绝对不属于“工”的范畴,反倒是那种从自己内心出发,带着一种超功利的审美化的自由的精神状态,才能写出“工”的文章。因此,他在其《自评文》中指出: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苏轼认为自己的文学作品都是一种自由的心灵之作,是艺术家自己的真情流露,毫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感。文学作品应该有着某种随性,伴着自己的主观感受之出而出,随着自己的主观情感之止而止,这“行之所当行”和“止之所不可不止”才是真正的“无意为文”、“自然而发”。

关于“自然而成”方面,苏轼也有自己的看法,苏轼有两个很重要的观点,其一是“身与竹化”;第二是“无法之法”。在《文与可画贫答谷偃竹记》中,苏轼阐述了这一含义: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何谓“身与竹化”,其和“成竹在胸”是一个意思,就是说,我们画竹时,不能够慢条斯理的“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必须在执笔之前,待熟视精思于胸中,成其完正的竹子形象后,“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即是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一气呵成,创造出最佳的作品。后来我们在苏轼的《书蒲永声升画后》中,在谈到蜀人孙知微作画时,也看到这样的观点。

始,知微欲于大慈寺寿宁院壁作湖滩水石四堵,营度经岁,终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寺,索笔墨甚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作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崩屋也.不仅如此,苏轼在《跋文勋画扇》中说吴道子作画也是“风落电转,一挥而成”;在说自己的书法创作是:“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石苍书醉墨堂》)。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苏轼是很反对搜索枯肠、堆砌雕琢的创作倾向,也很反对“郊寒岛瘦”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的苦吟。对于杜甫,苏轼曾给予了“一饭未尝忘君也”(苏轼《与王定国四十一首》之八》)的高度评价,但是,当时天下士子都学杜甫,却大都不得其法。于是,他在《赠孔毅甫诗》中就明确提出自己的见解:“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划如太华当我前,跛群欲上惊蝤奉。名章俊语纷交衡,无人巧会当时情。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

从这个当时人人都纷纷效仿杜甫而不得法的通病,苏轼除了指出艺术家作文应该“胸有成竹”、“身与竹化”之外,还要有自己的创作方法,这就是“无法之法”的创作原则。

关于文学中的法度和自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众家讨论的话题。在古代文论中,“法”是一个重要的范畴,主要指创作的原则、法度、规范和具体的一些创作技法,它是前人创作的经验总结,对后世有着向导性的作用。但是,“法”对于文学创作的自由发挥又有着一种限制和约束,可能损坏作品原有的淳朴自然。苏轼在《书吴道子画后》中称赞吴道子的画说:

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

“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这是吴道子绘画的一些原则,然则这些原则竟是变化无穷和不拘成法的,而后的得出的结果是“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苏轼给予道子画的总评价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苏轼认为,“正是由于吴道子把握了事物内部的‘常理’,并遵从之,从而新意叠出而又不越法度,雄浑豪放之外而又妙理生辉,这就是遵从万物内在必然之理的法则,不拘于创作之法则而又暗合法则的‘无法之法’创作方法。”[11] 正是由于苏轼倡导和“自然而发”和“自然而成”的创作文论观,才形成了苏轼最后的尚“自然”说的文艺思想。“苏轼虽没有像《文心雕龙》那样的文论专著,但在其诗文题跋中,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和体会,对艺术创造的理论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的见解,已经

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自然”概念可谓其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12]

二、为文之道与文艺思想中的辩证关系

在中国先秦时候,就有了关于朴素辩证法的论述:《道德经》中的“祸福相依”,《论语》中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等很多阐释辩证思想中的经典。在研究苏轼的为文之道时发现,虽然他没有将自己的文艺观系统地整理成册,但是可以看到在这些文艺思想中,透着一种朴素的辩证关系原理,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形与神”、“技与道”和“淡与炫”。(一)“形与神”

在传统的艺术形象创作过程中,“形似”和“神似”都是文艺理论中一对争论焦点,“而苏轼对于形神问题的阐述是极具思辨性的,因为他是既反对重形不重神,也反对遗形取神的片面做法”[13]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技二首》中,说:

“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合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苏轼认为绘画单纯地追求“形似”和作诗只专注于摹写物象,都是不成功的,即便是边鸾画雀是那么生动、赵昌画的花鸟是那么传神,也没有王主簿画的折枝吸引人,因为他们既形象,又传神。“‘形’指事物的表象包括一定的形状、现象,它反映着艺术占有对象的具体形式,只有形似,才能具有形象性;而‘神’是指事物内在的规律和本质所反应的一定的精神特质,只有反映事物的内在精神特质,才能传达事物的神韵。”[14] 在前文中,我们了解的苏轼“身与竹化”的艺术方法也恰好体现了他倡导的“形神兼备”的辩证统一观点。画竹的第一步是细细地观察把握竹子的外形特点,但是如果画竹只做到这一步的话,画出来的竹子顶多是“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的竹子外貌;因此,必须进行第二步,就是透过竹子的“叶”、“节”和枝干的表层外貌,通过自身主观的联想、思考和感悟,去把握竹子的内在精神和高尚气节,这样两个步骤之后画出来的竹子才是形神兼备的竹子。

作画如此,作文亦然。苏轼认为艺术家必须从自己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出发,深刻揭示形神之间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从而不仅生动描绘事物的外貌形态,还准确传达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全面地反映事物。

(二)技与道

与“形似”和“神似”思想颇为相似的是苏轼对于“技”和“道”的阐释。“苏轼这里所说的‘道’是并非儒家之道,而是指事物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以及创作主体的内在人格修养、学识趣味和精神境界;‘技’是指艺术表现的技巧、能力”[15]

苏轼认为,客观事物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它的“常理”。“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净因院画记》)“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 答俞括书》)。既然物有其“常理”,那么人们就应该“尽其自然之理,而断之于中”(《上曾丞相书》),即要求作家深刻揭示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和特点。在创作的过程中,高超的艺术技巧可以给事物的外表镶上华丽的金边,让其光彩夺目,而这样的技巧终归只是一种手段。真正完美展现事物的不是外表,而是其本质。因为技巧所要表达的是创作主体的心中之意,如果没有艺术家崇高的人格精神境界和渊博的知识储备,艺术的技巧就只能是丧失晶核的躯壳。

当然,苏轼认为我们知道了“道”的重要性,只能说明我们可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质特点,但是如何真正的去了解它了,这就要去找寻通“道”之法了。而“技”就是带领我们寻“道”的方法和技巧。前文提到,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写到:“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是之为辞达。”如果我们认为文艺创作的目的是求“物之妙”,即找寻事物本质和特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求“道”,那么苏轼认为真正能够找到这个“道”的人“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换句话说就是能够了然“道”于心中的人是少之又少的,何况是要使之“了然于口与手”,形成优秀的作品了?这更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文艺创作的“技”了。否则难以将“胸中之竹”化为“手中之竹”。

因此苏轼认为在文艺创作中要坚持“技道并进”、“有道有艺”,二者缺一不可。

(三)淡与绚

“苏轼早年曾对宏放豪迈的艺术风格表示推崇,到了中晚年,却表现出对晋宋平淡自然、萧散简远的艺术风格的无限向往,这突出表现在他一系列的诗评中,尤以评陶渊明诗为代表。苏轼对陶诗的赞颂达到历代评陶诗的高峰,后世人对陶诗的普遍接受和赞颂是由他开始的。”[16]他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他极力反对迂怪艰僻、好奇务新的做法,在《答谢民师书》明确指出:

“扬雄好为艰深之词,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

苏轼认为,杨雄之所以好为艰深之辞,实际上是为了掩饰其学问的浅薄,如果针对同样的问题,采取十分自然的表述,那么人人都能够明白了。相反,他在《和陶诗序》中说到: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看来,诗人偏爱于陶诗是认为其诗歌“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即便是后世之李、杜等身披盛唐之风亦难以望其项背。而之所以对陶诗推崇备至,大致他认为陶诗是平淡真朴性情的自然流露,并且作者采取了最淳朴简洁的形式表现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但是,他在《与二郎侄》中说: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同时,在《书唐氏六家书后》中曾说:

“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

可见,平淡也是一种相对的平淡,“是一种绚烂之极的结果,是一种艺术臻于成熟的表现”。[17]这样一种平淡是诗人的人格胸襟气度经历了一番陶冶历练之后,褪落绚烂和铅华后尽见其真纯的艺术境界。“绚烂之极乃归平淡,可以就一人而言,也可就诗史而言,所以苏轼所倡导这种平淡之美,又是对唐人文学雄浑、绚丽之美的一种反拨与超越。它典型地表现了宋人重理性、尚平和、贵淡泊、能自持的文化心态,故对有宋一代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审美理念。”[18]

恩格斯曾说:“人们远在不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辩证地思考了。”(《反杜林论》)现在我们来看苏轼一些零散在其书信、题跋中的文艺观点也恰恰闪烁着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结束语

苏轼作为一代文坛巨匠,那些散乱在其书信和题跋中的文艺思想虽为后人所敬仰,却又不成系统的。本文在认真总结了这些文艺思想之后,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一些纵横向的层次性的挖掘,提出了苏轼为文之道的明“立意”、重“辞达”以及尚“自然”说,并且指出这些文艺思想自身还体现了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当然这些粗浅的认识还存在很多的疏漏不足之处,望各家斧正。

注释

①韵语阳秋[M].北京:中华书局1981(繁)

②(宋)苏辙. 东坡先生墓志铭[M] 苏轼诗集合注附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1 :

③(南)刘绘. 答祠郎熊南沙论文书[O ]. 明文授读·卷二十一,(1699)味芹堂刻本.

④刘勰. 文心雕龙·征圣[M ]. 岳麓书社,2004: 10

⑤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M ]. 岳麓书社,2004: 315 - 321.

参考文献

[1][3]张连举.试论苏轼文艺思想中审美思辨[N].零陵学院学报.2003.11(6).

[2]党圣元.苏轼的文章理论体系及其美学特质[R].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报告.2002.2

[4][14][15][18]盛学玲. 苏轼“尚意”美学思想浅探[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5]文师华. 论苏轼诗歌的美学思想[N].南昌大学学报.1997.6(28).

[6][8]孙民. 关于苏轼的“辞达”说[N].沈阳教育学院学报.1997.3(1).

[7]何玉兰. 苏拭“辞达”说的创造性[N].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4).

[9]刘俊丽. 从苏轼“自然”观论文艺的创作过程[N].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7). [10]许外芳.苏轼艺术哲学论纲[J].兰州:兰州学刊.2007(10).

[11][12]肖寒. 试论苏轼的“自然”论文艺观[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

[13]高林广. 论苏轼的艺术辩证法[N].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7(24)

[16]张磊.试析苏轼的艺术思想[N].铜陵学院学报.2005(4)

[17]严正道.苏轼文艺思想中的和谐观[N].内江师范学院院报.2009(24).

[19]柳邨.中外名人传记故事丛书·苏轼[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8

[20]童一秋.中国十大文豪·苏轼[M].长春:吉林文艺出版社.2003(4)

[21]张振玉(译)林语堂.苏东坡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文章的大思路还行,基本框架也已成型。修改时需注意几个问题:

1、逻辑关系要理清楚,从为文之道中“立意辞达自然”总结其文艺思想,(不能反过去说)再提炼文艺思想中的辩证法。

2、你概括的辩证法思想中的三点还比较闪光哈,还可写得深入一点。

3、文字要静下心来仔细推敲,要简洁流畅。

4、拉红处是我改的,拉蓝处是需要你自己改的。你将这份稿子复制后重改,这份稿子将来打印够作初稿存档。

祝你写作愉快!

张帆

2011-4-19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

苏轼诗词艺术特色 苏词在词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为词的的开拓了新天地。苏轼以其奔放的才情,将词笔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怀古记游、写景咏物、亲情友谊、田园风光以及参禅说理等等,突破词“艳科的”定见,把词的社会功用提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现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苏轼有意突破“诗庄词媚”的界限,以自由挥洒的文笔,定了大量风格豪放之作,开一代新词风。他以诗境诗语入词,形成了苏词“以诗为词”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词完全从司于音乐的地位,使词向独立的抒情诗体方向发展。豪放是苏词的主体风格,而在豪放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代表作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妈娇?赤壁怀古》。抒发追求理想、热爱人生的美好感情。如《水调歌头?怀子由》。爱情词与咏物词的风格则以婉约见长。如《江城子?掉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词的内容:

苏轼扩大了词的领域,用词来抒写生活情趣,政治抱负,身世感慨,亲友情谊,农村生活,咏物,谈禅,说理等,无所不宜. 苏轼词的风格 苏轼词以豪放为主,有名的有.在裏描写了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形象,颢示了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苏轼词虽以豪放为主,但还有清秀,穠丽,温婉,蕴藉的一面,如(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得简淡.苏轼词不喜欢雕琢,善於吸收诗句入词,偶然也运用当时漱f语,给人清新朴素的感觉. 特点: 1.开创了豪放词风。 苏轼在婉约之外,大量地创作豪放词,开创了豪放词风,促进了词风的转变。我们一般认为苏轼的豪放词能够借助瑰丽壮伟的意象,恢宏的意境来抒发其慷慨豪情。苏轼豪放的艺术风格表现主要有三: 一是将充沛激昂甚至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 二是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慷慨豪迈的意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伟的场面取胜; 三是以奔放雄豪的音调著称。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均体现出这一风格。 2.以诗为词。 所谓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3.突破了音律的束缚。

大学语文复习

大学语文1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易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经》是群经之首 B、《易经》是群经之始 C、《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 D、《易经》只是用来卜卦算命的 2、《易传》中,包括有上下篇的是() A、《文言》 B、《系辞》 C、《说卦》 D、《杂卦》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指下列哪本书()。 A、《中庸》 B、《易经》 C、《尚书》 D、《论语》 4、被称为“中华智慧”结晶一书的是()。 A.《论语》 B.《易经》 C.《诗经》 D.《春秋》 5、《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传”是阐释“经”的文字,共有七种()篇。 A.7 B.8 C.9 D.10 二、填空题 1、《易经》研究的两大流派是和。 2、《易经》64卦一共有(数目)爻,这是因为和。 3、所谓“四书五经”中“四书”是指《孟子》、《_ ___ 》、《中庸》和《__ ___ 》,“五经”是指、《尚书》、《礼记》和《春秋》。 5、伏羲依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6、《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全书由和两部分组成。 三、简答题 1、简述《易经》包含的的哲学思想。(列举两种以上) 2、简要解释你所理解的“元、亨、利、贞”。 3、分别说出“潜龙,勿用”、“含章,可贞”对你的启发意义。

三、综合题 1、下面是《易经》中的乾卦,请你在图上标出组成部分的名称,并结合乾卦、坤卦的卦辞、爻辞,你有哪些哲学思考和感悟?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

苏轼是北宋文坛革新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丰富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文,以隽婉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技巧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才华,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放、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证。 一、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 气势恢弘。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放词风的体现。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华发早生,功业无成,不免产生人生如梦之感。总体来看,这首词从江水的东流,感受到时光的逝去,进而把江山与人物合写,使“江山如画”与“风流人物”都

苏轼的文学地位和贡献

苏轼生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次子,宋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1月8日)生于四川眉山纱縠行(今三苏祠内),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终年66岁。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第一文人。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苏轼幼时,其父游学在外,由母程夫人教授诗书,即“奋厉有当世志”。宋仁宗嘉佑三年(1057),与弟辙同试礼。国子监直讲梅尧臣读了苏轼所作《刑赏忠厚之至论》,顿觉“有孟轲之风”,遂将试卷交主考官欧阳修。修见轼卷,“惊喜以为异人”,拟取为第一,又疑其为门生曾巩所作,为避嫌疑,才取为第二;接着,礼部复试,又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欧阳修兴奋地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高度褒奖苏轼“善读书,善用书”,预言苏轼文章“必独步天下”,“三十年后世人更不道着我”。苏轼兄弟遂同科进士及第。其后又同辙参加秘阁的制科考试,入三等(最高等,宋王朝建国以来制策入三等的仅二人),从此,苏轼、苏辙文章名扬天下,学者多从讲问,皇帝还自诩为子孙得了两个宰相。他官至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曾任兵部和礼部尚书,先后出任凤翔、杭州、密州、湖州、徐州、颍州、登州、扬州、定州等地方官,他救灾治水、发展生产、抑制豪强、整顿军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艺术大师,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以及他天赋的创造性,使他大大超越了同辈作家,高高处于北宋文艺的颠峰。其诗境界开阔,题材广泛,内容深刻,风格自然奔放,圆美流动。既有现实主义力作,如《五禽言》、《李氏园》、《荔枝叹》;又有浪漫主义佳篇,如《游径山》、《百步洪》,充溢着有磅礴的气概,又如《崇惠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清新明净,华美自然,尤其是后者更成了咏唱杭州西湖的千古绝唱,正如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所云:“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的浪漫豪放评价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苏轼的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之风,启豪放词派之先河,高远清新之意境,形成了豪迈奔放的风格。他拓宽了词的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世概》),表现了全新的风貌。苏轼的婉约词同样写得真挚细腻,深沉淳厚,回肠荡气,一往情深。苏轼的散文更是平易自然,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雄辩滔滔,使他成了继欧阳修之后北宋古文运动的当然领袖。苏轼的书法列“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在宋代书苑中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苏轼是一位画家,是中国文人画运动的发端和中坚人物。其写意和传神、常形和常理、诗画本一律等理论,广泛地为文人画派所传诵,并奉为金科玉律,影响至今。苏轼的家庭是音乐世家,三苏都是弹古琴的高手。《历代琴人传》引张右衮的《琴经?大雅嗣音》记载说:古琴世家中最著名的是眉山三苏。 苏轼的博学多识还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对中医药学很有研究。流传至今的重要医书《苏沈良方》就是将苏轼收集的医药良方与宋代另一位大科学家沉括收集的良方汇编在一起而成的。他在农业、水利、烹饪、养生等领域有极高的建树。 像苏轼这样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有巨大成就的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仅有,真可谓“千古第一文人”,他发出的夺目光辉使整个北宋文坛为之灿然。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宋孝宗皇帝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清代学者王国维认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四位诗人是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而其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的影响能超越苏轼之上”。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诗人陈毅元帅吟道:“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忠诚报国,爱国爱民,政绩卓著,是一个深爱人民爱戴的良友。苏轼曾两度杭州为官,向朝廷力争不能废除西湖,并带领杭州人民治理西湖,使西湖得以留存至今。他还疏浚六井与运河,平抑粮价,赈灾济困,创立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安乐坊。“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这段出自《宋史?苏轼传》的话,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对苏轼的无限感激之情。他主张轻徭薄赋,富民兴国,主张严于选材,善于任用。他反对王安石激进变法,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受到新旧两党夹击,一生坎坷不平。元丰三年(1079),他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晚年遭贬惠州,又从惠州再贬到儋州。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还,提举成都玉局观,次年行至常州病逝,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追谥“文忠公”。 苏轼的逝世引起朝野的巨大震动。“浙西淮南、京东、河北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杭州人民纷纷走上苏堤悼念苏轼;太学生们也在寺院举斋志哀。士大夫们写了很多祭文吊唁他。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曲洧旧闻》)。祭文一出,传遍大江南,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 苏轼一生,在坎坷与困难中不断追求、积极进取。他以他全部独特的政治、思想、文学和艺术生活状态塑造了崇高的道德和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存智能和生命智能,展示着灿烂的人格魅力。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父子,以其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和卓越的政治实践,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名人文化体系——三苏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

浅谈苏轼二首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浅谈苏轼二首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常承善 【内容提要】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然而在苏轼的词作中,不洗“绮罗香泽”之态的婉约词约占一半以上。苏轼作婉约词,有“诗庄词媚”的历史传统风格的长期薰浸,更有其不凡的人生经历,多样的感情轨迹所造就的创作心境。苏轼的婉约词极富创新精神,孤鸿明月、思妇杨花、芳草佳人等形象,皆为他抒发各种情怀的对象。由于他非凡的文学素养和…以诗入词?的创作追求,更由于词人超脱旷达的个性,苏轼的婉约词相比于他人,特色更加鲜明。情感真切,寓意深远,取材自由,柔中有刚。在写法上构思新巧,善用比兴,语言凝练传神,结句常一语道破作者心境,似禅似道,令人回味无穷。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首词,就充分体现了苏轼婉约词的这些艺术特色。前一首词以花喻人,尽杨花坠落之态,叙离人不舍之情,亦真亦幻,似虚似实,幽怨缠绵,余味无穷。后一首词举杯邀月,幻天上不胜寂冷,寄人间天长地久,真情流露,溢于言表,托物言志,令人振奋。在两宋之交婉约词向豪放词的过渡中,他的婉约词形成了独立的特色。研究他的婉约词,对于他的思想人格,对于他的其他文学形式,乃至对于词的演变发展甚至整个宋代文学都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苏轼婉约词艺术特色寓意取材刚柔相济比兴 【正文】词是在音乐的土壤萌芽和诞生的,发展到两宋时达到了巅峰,北宋中后期,苏轼登上词坛,为北宋词的发展打开了崭新的局面。苏轼把词当作“诗之裔”(《祭张子野文》),在柳永开拓疆界、扩大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变革”。《东坡乐府》中出现了〔沁园春〕“孤馆灯青”、〔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及〔念奴娇〕“大江东去”等一类篇章,顿时使北宋词坛异彩纷呈。词至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①,已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在欧、晏时,词的创作已不仅仅为了应歌,为妓女立言,而且可以直接用以言情、述志。苏轼的出现,促进了北宋词朝着多极方向发展。一方面,柳永的影响极为深远,北宋慢词创作,自苏轼、秦观继起之后,更加兴盛;另一方面,苏轼同时及稍后若干追随者学其作词,虽各有所得,却不拘一格,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柳、苏的“变革”及其相互竞争的结果,使得北宋词坛出现了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嘉枯二年(1057)进士,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苏轼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是宋代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在文、诗、词、书画等领域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复习过程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 分析

苏轼是北宋文坛革新的杰出领袖,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丰富了美学理论;他的文艺散文,以隽婉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显示出诱人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技巧纯熟,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在词章创作方面更显示了无以伦比的艺术才华,他“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本文仅就其词风的豪放、婉约与清旷进行初步的分析论证。 一、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 (一)气势磅礴、场景宏阔雄壮 气势恢弘。苏词的豪放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著名的豪放词,磅礴的气势、壮美的场景、雄浑的境界,正是豪放词风的体现。词的上片写景,描写赤壁的景色,前三句,仿佛是描述远景,长江水浩浩荡荡,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了一代风流人物;次三句,描写近景,目光投向赤壁古战场;上片最后两句,是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的主要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并由

苏轼《赤壁赋》的赏析

苏轼《赤壁赋》的赏析 苏轼是宋代的文学 大家,他的文学主张及其创作实践。至今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文坛,他的诗 文作品屡屡被选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之中。自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他 的诗文都深受执教者和受教者的喜爱。这种现象,在我国历代作家中。是少有鲜 闻的。譬如屈原,其作品意义深远,影响亦大,但由于与现读者隔膜濛远,难以 理解,所以其受欢迎的程度自然就低,其余还有那种应付之作,因某一特定原因 硬塞进教材的, 自然就更不可用于而语了。 当然, 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博大情深, 深受人民喜爱的作家作品。如繁星翰海。但亲切如苏轼者,亦不为多。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虽经过各方讨论、论证,专家和权威部门审定,又有多 篇苏轼诗文选入,此亦可证明苏轼诗文之不朽!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六课,是苏轼的《前赤壁赋 》,课文 题为《赤壁赋》,只在课文注释中标明,此赋为《前赤壁赋》。苏轼的前后 《赤壁赋》都是苏轼游记文中的精品、极品其文学价值极高,实为我国古代游记 文学的经典之作。 前后《赤壁赋》均创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期间,两文都体现了 作者不因遭受政治迫害而萎靡消沉,而是洒脱飘然,寄豪情于山水,荡胸臆于自 然。 《前赤壁赋》(即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所题《赤壁赋》,下文亦同)记叙了 作者携客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农历七月十六日夜游赤壁的情景,文章 起笔不凡,一篇叙事写景之文,写的如此清新优美,情韵动人,不愧为名家大手 笔。 文章先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写作者与客夜泛舟于赤壁的所见所感。 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日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江景,巧妙的组成一幅生动真切的画面。 今人读来,犹有身临其境之感!接着,作者用极富浪漫色彩的笔调,抒写了自己 与客夜的感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 而登仙。”只有飘逸洒脱之人,才能领悟此景,也只有豁达脱俗之人才会有此感 受,千年苏轼,真是不虚此行此游,其后情景定然更为精彩! 有景如此,对景高歌,方为乐事。中国古代的文豪,大多与酒结下了深厚的

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封面) 2013 ——2014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任课教师:龚世俊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论文题目: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内容摘要: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苏轼的词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词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一苏轼词的艺术成就 在苏词以前,北宋前期的词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这类词在抒写个人胸襟、拓宽表现领域、丰富艺术技巧方面均直启北宋中期的柳永及其后的苏轼。宋词至柳永而进入了繁荣期,其通俗普及非前代可比,但其词境却嫌狭窄,不过于离愁别绪之外增添了描绘都市的一面,仍未出“艳科”的藩篱。 词至东坡,始有意挣脱传统题材的束缚,把词从花前月下和香软丽蜜中解放出来,建立了新的范式。 (1)扩大表现功能与开阔词境。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美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人性;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他不止一次的浩叹“人生如梦”。所谓“人生如梦”既是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是指

浅析苏轼的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之路的重要影响

浅析苏轼的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建平中学高一<1>班李雪莹16 【内容摘要】历来研究苏轼的学者,无不被他诗词中那份潇洒旷达、豪放飘逸、仗义执言所感染,一再地想挖掘这些词风形成的原因。也许历史上也有许多背景与他相似的人,但为何却只成就出“世上不可无一难得有二”的大文豪书东坡?在此,我想从苏东坡的家庭、政治思想、经历、学养等方面追根溯源,浅析苏轼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之路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苏轼,家庭,政治思想,经历,学养,北宋诗词发展大背景——————————————————————————————————苏轼一开始就能从众多学者中脱颖而出,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说的正是苏轼三父子。在宋朝,苏氏可以说是当时的文学世家。其父苏洵发奋虽晚,但非常用功。苏轼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勤勉学习的影响。从小热爱读书的习惯到苏轼做官后仍在一直延续,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记载:“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如此发奋学习,也不奇怪他日后会成为一代文化巨匠。 当然能使苏轼获得巨大成也包括他自身的诗词天赋。在苏氏一族日日文化熏陶与苏轼过人聪慧的有益影响下,年未及冠的苏轼已经能“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这也为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苏洵最先替苏轼打开文学大门,那欧阳修则是引领苏轼踏入文学界的第一人。 北宋散文家欧阳修和苏轼是宋代“古文运动”领袖。后来两个人成为宋代

散文史上相提并举的两位杰出学者,并称“欧苏”,在词的风格上都属于豪放派。欧阳修为人严谨,但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大度,竭力赞美与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而苏轼就是在那些被伯乐慧眼识中的才子里,一匹脱颖而出的千里马。 欧阳修发现苏轼才能的经过,也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某一年欧阳修担任礼部省试的主考官。其中一名考生所作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与《春秋对义》让欧阳修赞叹不已,并毫不犹豫地将其列为第一名。发榜时,欧阳修才知道这两篇文章,均出自苏轼之手。从此他对苏轼青睐有加,多次提拔他。他曾在《与梅圣俞四十六通》中盛赞苏轼的文才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欧阳修慧眼识金,提拔了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苏轼能被欧阳修这样当时的大文豪所赏识,也算是一种幸运,不过客观原因还是他出众的文采能够力压群雄。欧阳修的支持更巩固了苏轼在宋朝文学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地位,也给了苏轼不断向前的动力。 如果说苏轼的才华本该使他的文学之路一帆风顺,那么政治上一次次的挫败则成为影响苏轼形成其独特诗风的重要因素。 就经历而言,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足迹所履近二十多处。当时北宋宰相王安石提倡新法——发展经济。但由于没有资本支持,这一举措势必要加重赋税征敛。苏轼不完全赞同王安石的改革,也反对司马光的尽废新法,他处在这么个尴尬的地位却要倔强地坚守自己的观点,于是被新旧党相互排挤。而这段时间正好落在苏轼充满斗志与理想的年龄段,所以苏轼的诗风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浅谈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摘要:在宋代文坛中,苏轼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继承盛唐诗歌的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开拓诗境和诗的表现手法,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开辟出宋诗的新生命。而在词的创作上,苏轼更是摆脱了花间词婉转绸缪之态,无论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都开始充分表现出作者的个性。 关键词:苏轼诗词理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宋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历经磨难而笑对人生,思想自由,品格坚贞、坦荡、旷达。他的诗,如天地奇观,于境无所不收,于情无所不畅;他的词,如天风海雨逼人,指出向上一路。他学博才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派词的开山祖,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纳了道家和佛教的学说,显著特点是“杂”,他所倡导的蜀学就是融合佛、道、儒三家的杂学。各家思想似乎对他都有吸引力,然而,他是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的,又大致以“外儒内佛”的形式把二者统一起来。儒家的淑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虚幻意识互补,使他的人生观没有发展到对社会人生的厌恶和伤感,他在以佛老庄禅超物我齐生死的空无思想化解人生忧患的同时,也含有一种儒家士大夫在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挺立的意味。他援佛道入儒,又始终保持做人的气节,佛老的静达放旷用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来支撑,成就虚静高洁的心灵和淡泊超逸的人格。 宋代美学思想的一大特点,便是开拓诗的境界,追求诗中蕴涵的哲理内涵,即所谓诗的“理趣”。在这方面取得最大成功的可以说是苏轼。苏轼具有思想自由,旷达敏锐,性格豪放开朗,富于创新精神的特点,加之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这在其诗歌创作中成为一种艺术追求审美的理趣色彩。作为政治家他有洞察世事的头脑和治世才干,作为诗人又有诙谐幽默机智风趣的气质。一方面常有沸腾的儒家志士的报国热情,一方面却有顺乎自然,随缘自娱的佛老“看穿”态度,这种进退出处的复杂心情加上他升降浮沉的生活经历,形成了勤于和善于思考的性格特征,从而也使他的作品显示出更加深厚的艺术底蕴和耐人咀嚼的哲理内涵。 苏轼诗歌现存二千七百余首,内容极其丰富,有描写山水景物的,有酬和陶渊明诗作的,也有为画作题诗的,在这些诗歌当中很多都蕴含着理趣。 1、山水诗中见理趣

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

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 苏轼是北宋词坛巨匠,他的词在题材内容、主题风格、表现手法、艺术特色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为中国词文化的发展,开启了崭新的一页,造就了两宋词坛的辉煌。作为开启一代新词风的先驱者,苏轼在词坛地位不可动摇。《四库全书总目纲要》中有这样的记载:“词至轼而又一变”。一个“变”字,或许是对苏轼对中国词坛贡献的最好概括。 一、打破“艳科”藩篱,革新奢靡词风 北宋以前,词风多华靡。中晚唐以来骄奢华靡的世风,以及知识分子政治理想的幻灭,最终促使词的委婉言情的文体特征形成。五代十国时期世风的华靡浮艳继续为词的发展提供有利环境。这时期的词词风浮艳,以《花间集》为代表,其中描写恋情相思与男欢女爱的作品占有相当比重。温庭筠作为花间词人的典范,其词长于以密集的意象、华美的语言、精巧的结构来描摹事物,艺术风格华美秾艳。温庭筠代表作《菩萨蛮》能集中体现其秾艳的词风:“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宋初词风虽不及前朝华靡浮艳,但朝廷提倡享乐,君臣晏安,词风继承花间一派的婉约绮靡而视为正宗。如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多为流连风月、感伤时序的闲情闲愁,缺乏现实意义。苏轼的出现,真正打破了“艳科”的藩篱,革新浮靡词风,给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其更具有生命力。他主张诗文应“有为而作”,在“文以意为主”的前提下,自由自在地表现世间万物,抒写主体情性;“冲出常言,法度去前规”,使得“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把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带到词坛,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以诗为词”,提高词的地位 “以诗入词”是苏轼对词体解放的巨大贡献,在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主要武器,他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词中比较成功的表现是用题序和用典。面对“诗庄词媚”的局面,苏轼致力于改变词的题材与境界,使词能兼而能表现阳刚之美。在柳永开拓疆界、扩大体制的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加以变革。词至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已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而且可以直接用以言情、述志。从整体上看,词的发展进程,是逐渐向诗靠拢的过程、努力跨越“言志”与“言情”界限的过程。苏轼以前,这个过程是渐进的,至苏轼却是一种突飞猛进的演变。苏轼外出打猎,满怀豪情地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在词中,作者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至此,“词庄诗媚”的传统被苏轼打破。 三、开拓词境,扩大词的表现功能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 的社会内容。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

论苏轼诗词文比喻手法的特色

” “ “ 论苏轼诗词文比喻手法的特色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16)03-0054-04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的名称,在中国文学 中,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抑》,其文曰:“取譬不远,昊天 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1]比喻手法的运用,起于何 时,已难考证,但在《诗经》中,我们可找到许多运用比 喻手法的例子,如:“白茅纯束,有女如玉。”[2]“有力如虎, 执辔如组。”[3]这样的例子在《诗经》中不胜枚举。因此“比” 这种文学技巧,被后人公认为《诗经》的主要艺术手法之 一。应该说,在《诗经》的成书阶段,即春秋中期,比喻 手法已被当时的文人熟练地运用和掌握了。《诗经》之后, 东汉的郑玄在《周礼·春官宗伯·大师》中给“比兴”作注时引 东汉郑众的话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 [4]所谓“比方于物”,即打比方,就是普通的比喻。南朝刘勰 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谈论“比”时说:“比之为物,取类不 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5]其中 “喻于声”、方于貌”, 都是比较直接的相似,是具体对具体, 很简单。而“拟于心”,譬于事”则是从具体到抽象。刘勰对中 国的“比喻理论”有所推进,能注意到这一方面的相似,很有 意义,只是没有进一步探索本体与喻体如何相似。直至宋

代,陈骙《文则》中的“十喻”,才有了更大的发展。陈氏将

“ 比喻分为十种,其中纯粹的比喻有五种:一是“直喻”,就是 带比喻词的,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明喻。二是“简喻”是省略比 喻词的,现在通称为暗喻。三是“对喻”,现代通称为“引喻”。 四是“类喻”和“详喻”,应该都属于联合比喻,只是一个是并 列的,一个是承接的。五是“博喻”,是一个本体多个喻体[6]。 陈氏对比喻的十种分类虽然有一些不足,但仍然无损他在 “比喻理论”上的贡献,除了其中非比喻成分,其它的分类在 比喻的研究史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具有发凡起例的重要 作用。当代学者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专辟一 节“譬喻”。陈先生说:“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 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 象的,名叫譬喻,现在一般称为比喻。”[7]随后,陈先生将 “比喻”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类,用当代修辞学的方法, 详加论述。陈先生关于“比喻”的阐释,代表了“比喻理论”的 最新发展。综上所述,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中国有很长 的发展历史,对中国文学影响很大。从《诗经》以来,中 国的文人学者在文学创作中都有意识地运用比喻手法。如: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发展到宋代,中国古代文学达到了巅峰,名家如林, 名作如海,群星灿烂。而在众星之间,有一颗大星,光芒 万丈,譬如北辰,众星拱之。这颗大星,就是一代文宗苏

苏轼词的意象浅析

苏轼词的典型意象浅析 09中文一班 唐淳 摘要:苏轼是我国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词人之一,他的词风格多变,有最具代表性的豪放词,也有清新的田园词,更有清丽婉转的婉约词。作为一位风格多样的北宋的代表词人,他的词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词中的艺术手法,典故,意象都达到了词作中的最高水准。意象是诗词中作者情感的载体,而本文则旨在通过苏轼词中的几个典型意象来分析苏轼的内心状态和人格理想 关键词:苏轼词、意象、明月、孤鸿、风雨 一、 引言 诗词最重要的在于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诗词中,作者一般都不会直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中间就需要一个载体,而这个载体,就是诗词中最重要的一个元素——意象。所谓意象,是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明清后专指借助具体外物,用比兴手法所表达的作者情思。南朝梁刘勰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然后使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① 此为意象一词最早出现。诗词的创作是无法离开意象的,而苏轼的诗词中,则有大量的意象,这和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也有很大的关系,下面就选几个苏轼词中最为典型的意象来分析。 二、明月意象:思念、追求与理想、人生波折中的憾恨悲愁。 明月意象是古代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在历代的诗词曲赋中,写明月的篇章不计其数。“好诗多在明月中”② 清代文学家黄宗羲一语道破了这期中的奥秘。苏轼作为词作大家,其咏月词也是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苏轼对月的意象的描写大多出现在因“乌台诗案”遭贬谪后的词作中。苏轼的词作在“乌台诗案”前后有着一个风格的变化,由前期的豪放超逸,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感悟。在这些词作中,苏轼通过“月”的意象来描写自己一生中所经历的宦海风波,人生旅途中的退与进,沉与浮,荣与辱,苦与乐。“月”这一意象在苏轼词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而这些“月”意象的使用,也使得苏轼的词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婉约的审美色彩

苏轼文学成就

苏轼文学成就 词作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之中。入宋以后,柳永开始将词境延利到都

大学语文复习题(本部)-副本.doc

大学语文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选项中的语句,哪一个是孔子的名言?()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下列成语故事屮,哪一个不是化自《庄子》?() A.庄周梦蝶 B.朝三暮四 C.鼓盆而歌 D.揠苗助长 3、下列孔子语录屮,含有“烈火见真金”、“路遥知马力”之意的是()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D.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以下说法屮,()不是关于《诗经》的采集与编订的。 A.采诗说 B.献诗说 C.删诗说I).唱诗说 5、下列句子中运用了赋比兴中“兴”的写作手法的是 A.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B.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C.硕鼠硕鼠,无食我粟,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D.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6、《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A.黄河之祌 B.渭河之祌 C.淮河之祌 D.长江之祌 7、以下成语不出自《论语》的是() A.三十而立 B.不耻下问 C.贻笑大方 D.举一反三 8、下列对《易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经》是群经之首 B、《易经》是群经之始 C、《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智S D、《易经》只是用来卜卦算命的 9、下列人物屮全是屮国上古神话的人物是()。 八、女娲、盘古、亚当B、大禹、刑天、共工 C、嫦娥、后羿、韩湘子 D、夸父、黄帝、何仙姑 10、下列故事哪个不属于中国祌话(〉。 A.女娲补天 B.共工怒触不周山 C.夸父逐日 D.诺亚方舟 11、《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传”是阐释“经”的文字,共有七种()篇。 八.7 B. 8 C. 9 D. 10 12、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最具有神话学价伉的著作是0。 A.《楚辞》 B.《山海经》 C.《淮南子》 D.《庄子》 13、从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将息”、“怎生”、“次第”、“ 了得”等词语来看,这首词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 八、采用典故B、采用口语 C、采用经史语 D、采用前人诗句成句 1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名主张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5、以下关于杜甫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这一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

浅论苏轼的婉约词特点.

浅论苏轼婉约词的艺术风格 在词史上,苏轼向来被认为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词横放杰出,清旷雄奇,“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跋东坡七夕词后》)。但这位豪放派词的开派人,并不只以豪壮见长,其婉约词写得非常出色。在苏轼的全部词作中,婉约词流传至今的有三百余首,约占传今作品的87%,占了将近大半,而且有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些词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不亚于唐宋时期其他婉约词。被张炎称为“清丽舒徐,高出人表”为“周(邦彦)、秦(观)诸人所不能到”(《词源》卷下)。南宋王灼在《碧鸡漫志》中也说: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溢面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历代词话评论家都有肯定苏轼词婉约风格的一面并评价甚高。 一、题材广泛情真意挚 “诗庄词媚”,“词为艳科”,这是婉约词人对婉约词的基本看法。他们认为作为词就是为了“娱宾遣兴”,“作佐清欢”。正因为如此,唐未及宋文人作词的动机,大多是应歌而作,只是“绮宴公子,绣幌佳人”作“清艳之词”,“助娇之态”。它是不大需要作者真情实感,多写歌妓情感,以闺怨离愁为主。苏轼以前的婉约词,内容主要是剪红刻翠的“艳科”和旖旎温柔的“情话”,题材范围十分狭窄。苏轼把诗文革新运动引入词坛,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文人词旧有的格调,赋予词以新的灵魂、新的生命。苏轼对婉约词题材的创新表现在两个方面: 1、沿用传统题材,赋予新的思想 “词为艳科”,“言情”是晚唐以来婉约词的传统题材,苏轼也写男女之情,但他主要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纯洁真挚的爱情,写得清新、活泼;他还抒写还至死不渝的相思之情,也写得情真意挚,感人至深。如《南乡子·双荔枝》: 天与化工知,赐得衣裳总是绯。每向华堂深深见,怜伊,两个心肠一片儿。自小便相随,绮席筵不暂离。共恨人人分拆破,东西,怎得成双似旧时? 这首词描绘了“自小便相随”那种青梅竹马式的纯洁爱情。全词犹如一泓清澈泉水,清新直率。令人欣喜。又如写景,暗写情,寄情于景,以对照法点明离别之久。思念之深。新颖深婉,不落前人窠臼。 描写烟花柳巷中歌妓的生活,刻画她们的形象,也是晚唐以来表现男女之情的题材之一。但这类传统词都带有狎侮女性的描写。而苏轼的这类词,多表现对歌妓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这是高于传统歌妓词之处。苏轼对那些侮辱、被损害的歌妓平等对待和深切同情,这与他一生的坎坷不平联系在一起。他在《醉落泊·席上呈杨元素》词里发过“同是天渊伤沦落”的感慨;在《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里,把殷勤留别的佳人引为比旧交新贵更为可贵的知已。“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这是多么真挚的感情。些外,苏轼不像前人写同类题材的词时惯常注目于歌妓的神态色相,如《水龙吟》(楚山修竹如云)、《减字木兰花》(空庆响琢)等均是富有音乐美的词篇。至于那首由韩愈《听颖师弹琴》诗隐括而成的《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其摹写起伏抑扬的音乐之美,几乎原作同臻化境。 伤怀别人也是婉约词传统题材。在晚唐伤怀别人词中,对象主要是女性,内容为恋情。苏轼在创作此类词时,不但表现男女之间的离愁别苦,还扩大到送别挚友、怀念亲人的范围。如〈昭君怨·送别〉,写作者与友人的恋恋不舍,依依惜别,表达出缠绵的别情。又如《木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制作人员:李台扬宁子俐赵壮航董仕森指导教师:郭刚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 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文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在拜读了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定义后,我深深有感,不光钦佩于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豁达写照。 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苏轼其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 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风翔他被称为:[苏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低写就,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为数不少.除了四川眉山有[三苏祠"外.全国上下有百处关于苏轼的遗迹.三苏祠有朱德亲笔题词: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二.苏轼旷达性格形成的原因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工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会有以下表现:一.殉道.即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自沉汨罗江.二.抱怨.既在诗中抒发穷困愁苦.怀才不遇的怨气. 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以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