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我国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指通过从航天器或飞机上获得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地物识别、分析和提取信息的一种技术。

在地质找矿中,遥感技术具有以下应用:1. 地质构造调查:遥感影像能够有效地显示地壳的构造特征,如断层、岩脉等;通过分析影像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可以发现潜在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域。

2. 矿床研究:遥感影像可以提供矿床出露的信息,并识别矿化脉体的特征和类型;此外,通过遥感数据可以分析矿床区域的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含金、含银、含铜等元素的多光谱或高光谱反射光谱特征。

3. 矿山勘探: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可以对目标矿产进行快速、经济、高效的矿山勘探;遥感数据可以提供各种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等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分析矿床分布和类型。

4. 矿区环境评价:通过遥感数据可以获取矿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环境信息,进行矿区环境评估,包括水体质量、土壤质量、植被覆盖等,以及污染源的探测和分布情况,为矿产开发提供环境基础数据。

5. 矿业安全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矿区的地貌变化,例如地面沉降、活动性埋藏矿床的活动等,及时预警和监测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支持。

6. 矿区规划与管理:遥感技术可以提供矿产资源、土地利用和交通网络等信息,对矿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指导;可以通过遥感手段监测矿区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衰减情况,对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7. 无探搜矿:遥感技术还可以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数据进行无探搜矿,即在没有地面勘探工作的情况下,通过分析遥感影像数据中的特征,发现矿产资源潜力,为进一步的矿产勘探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遥感影像数据,可以获得大面积、高分辨率的地质、地貌和环境等信息,为矿产资源的发现、规划、开发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遥感监测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应用

遥感监测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应用

遥感监测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基建行业的大发展,矿山的测量和管理工作对于石灰岩矿山的勘探,建设和利用以及石灰岩矿山的安全和生产都显得愈加重要。

与传统的矿山监测方法不同,采用遥感监测手段,矿山开采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资源到现场进行调查,通过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矿山监测,可以及时获取矿产资源的相关数据信息并进行处理,了解掌握矿山环境变化信息,及时发现可利用矿产资源,并针对矿山环境变化进行现场调查,极大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风险,并有效的节省矿产资源开采的成本。

本文提出基于遥感监测的矿产资源开采方法,构建矿山开采环境变化监测模型,深入研究遥感监测在矿山资源开采中的应用,希望可以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推动我国矿产资源开采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遥感监测;矿产资源;开采技术前言在工业生产实践中,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工业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供应,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近年来,矿产资源的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矿区遭到严重破坏,甚至还威胁了周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在矿山资源管理中十分重要,它为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和监测提供重要信息,是利用地图实施矿山管理的重要途径,为开采和管理矿产资源提供决策信息和控制手段,对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矿产资源开采的基本原则1.1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和利用矿产资源,制定矿产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

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应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设计规划、环境、资源、质量、开采条件、交通条件、最佳辐射半径等因素,进行科学、经济、合理的矿产资源总体布局规划。

1.2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开发保护并重加大基础地质工作运行力度,加大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力度,加强矿产资源深层地质研究范围,保障矿产资源后期开发生产能力。

为了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必须严格控制矿产资源的输入,合理利用和开发矿产资源,加强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环境。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利用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领域,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有效手段。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

首先,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无人机等载体获取地球表面信息,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一种技术。

在矿产资源勘探中,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地表、地下矿产相关信息的获取和分析,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全息、高效的手段。

在矿产资源勘探方面,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揭示地质构造、岩性、地貌特征等与矿产资源相关的信息。

遥感图像可以提供大范围、大尺度的地表信息,可以辅助寻找地表迹象、地形异常等指示矿产资源存在的线索。

例如,通过对矿区附近的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可以发现地表矿石暴露、裸露的岩体等迹象,从而提供寻找新矿体的线索。

而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遥感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矿产资源开采区域的变化信息,如土地覆盖变化、土地沉降等,判断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为矿区环境治理提供基础数据。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在矿区环境监测、矿区生态修复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矿区植被指数、地表温度等信息,辅助评估矿区生态状况,指导矿区的生态修复工作。

除了上述应用,遥感技术还可以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遥感智能监测、遥感影响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矿区监测方面,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矿区开采活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实时监测,掌握矿区开发利用的整体情况,从而辅助制定环保政策、合理调整开发方式。

在矿区影响评价方面,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矿区周边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对矿区影响进行评估,为矿区环保、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要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中的作用,还需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问题。

遥感在矿产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在矿产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0 4 遥感技术可以辅助地质灾害预警, 保障矿产资源勘探人员的安全。
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地 质信息,提高矿产资源评估的效率。
遥感技术可以监测矿产资源的分布、 储量、品质等信息,为矿产资源评估 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遥感技术可以分析矿产资源的开发、 利用和保护情况,为矿产资源评估提 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微波遥感:利用微波进行探测,具有
0 4 穿透云雾的能力
激光遥感:利用激光进行探测,具有
0 5 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精度
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利用雷达信号进行
0 6 探测,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
遥感的优势
01 覆盖范围广:可以快速获取大面 积的地质信息
02 速度快:可以实时监测地质变化, 提高工作效率
4
气象条件:云、雾等气象条件会影响遥感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5
数据处理: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技术支持。
6
成本问题:遥感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可能限制其在矿产地质调查中的广泛应用。
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发展:提高遥感图像的分辨 率和精度,提高对矿产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多源遥感数据的融合:整合多种遥感数据,提高 对矿产地质调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03 精度高:可以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分辨率的地 质数据
04 成本低:相较于传统地质调查方 法,遥感技术具有较低的成本
2
遥感在矿产地质 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01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大面积地获 取矿产资源信息,提高勘探效率。
02 遥感技术可以识别矿产资源的分 布特征,为勘探工作提供依据。
03 遥感技术可以监测矿产资源的开 采情况,为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遥感与测绘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优势与应用

遥感与测绘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优势与应用

遥感与测绘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优势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遥感与测绘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表及其周边区域的光、电、热等信息,能够对地表进行全面、高效、准确的观测,而测绘技术则通过测量和绘制地球表面各种地理现象和空间数据,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遥感与测绘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优势与应用。

首先,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具有优势。

遥感技术能够利用遥感卫星、航空、无人机等载体,实现对地球表面进行连续、广泛、多光谱的观测,获得大量的区域性、实时性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图像处理和数字计算等手段进行遥感解译,从而有效提取出地表特征信息。

对于矿产资源勘探而言,遥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矿产地区的地表变化,发现潜在的矿产资源迹象,评估矿区的开采潜力。

另外,遥感技术还能够通过遥感卫星的热红外遥感技术,探测地表的热量分布情况,进一步揭示潜在矿产资源的存在。

其次,测绘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具有优势。

测绘技术能够以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方式获取地球表面各种地理现象和空间数据,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基础信息。

通过测绘技术,可以对矿区进行详细的地表测量,获得地形、地貌、地下水位等空间信息,为矿床赋存、分布以及开采方式的选择提供基础数据。

同时,测绘技术还能够通过激光雷达技术进行三维测量,获取地表和地下的精细数据,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更准确的空间信息。

最后,遥感与测绘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在矿产勘探中,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矿区的地质构造解译、矿物识别、探矿目标提取等方面。

通过遥感图像的显示和解译,可以对矿区的地质构造进行分析,快速揭示地下矿体的形态和分布。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矿区的光谱特征信息,进行矿物识别和分析,帮助勘探人员确定矿物的成分和含量。

而测绘技术则可以应用于矿区的地形测绘、矿区环境监测、矿产资源调查等方面。

通过测绘技术获取的地形数据,可以帮助勘探人员确定矿区的地貌、海拔等信息,以及地下的地形、断层等数据,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提供重要的依据。

矿产资源勘探的遥感技术与应用

矿产资源勘探的遥感技术与应用

矿产资源勘探的遥感技术与应用矿产资源勘探是指通过对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法的研究,寻找地下潜在矿产资源的过程。

而遥感技术作为当前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成果,在矿产资源勘探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矿产资源勘探中的遥感技术以及其应用。

一、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是指通过使用传感器设备获取地物的信息并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和分析,来获得关于地表特征的数据。

它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其中包括矿产资源勘探。

二、矿产资源勘探中的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遥感技术通过检测地表特征和矿产矿化带的物理、化学特性,从而帮助确定潜在矿产资源的位置和层次。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 多光谱遥感技术多光谱遥感技术是利用不同波段的电磁能量来获取地表物体的信息。

通过对不同波长下的反射光谱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关于地表物体化学成分、植被覆盖程度、矿化带分布等信息。

这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非常有帮助。

2. 热红外遥感技术热红外遥感技术是通过测量地表物体的热辐射来获取地物的信息。

地下的矿体通常会导致地表温度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热红外遥感技术来检测这些变化,从而推测地下是否存在矿产资源。

3. 雷达遥感技术雷达遥感技术是利用雷达波束对地表物体进行扫描和测量,通过测量物体的回波信号来获取地物的信息。

在矿产资源勘探中,雷达遥感技术可以探测地下的矿体形态和结构,从而为勘探提供重要线索。

4. 激光雷达遥感技术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利用激光脉冲对地表物体进行扫描和测量,通过测量激光脉冲的反射时间和强度来获取地物的信息。

在矿产资源勘探中,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下矿体的三维结构信息,为矿产勘探提供准确的空间定位。

三、矿产资源勘探中的遥感技术应用案例下面将介绍两个矿产资源勘探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案例。

1. 矿化带探测通过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反射光谱信息。

根据不同波段下矿化带的吸收特征,可以精确划定矿化带在地表的分布范围,进而确定矿体的位置和规模。

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简介: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地下资源的隐蔽性和分布的复杂性,传统的矿产资源调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资源精确评估和可持续利用的需求。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非破坏性的调查手段,正在逐渐成为矿产资源调查的重要工具。

一、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对地面物体进行远距离探测,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技术。

它通过获取地球上的电磁波辐射能,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从而实现对目标区域的观测和分析。

二、1. 遥感图像解译遥感图像是遥感数据处理的重要产品,它可以提供大量的地理和环境信息。

在矿产资源调查中,通过对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和分析,可以辨识出矿产资源的分布和类型。

例如,利用多光谱遥感图像可以判断岩石的组成、矿物的含量等信息,为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重要的参考。

2. 热红外遥感热红外遥感技术通过测量地面和物体的红外辐射信息,可以获得目标区域的热量分布情况。

在矿产资源调查中,热红外遥感可以帮助识别矿产资源的热点区域,确定潜在的矿床位置。

通过分析地表温度变化,可以推断地下矿物的性质和分布,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3. 雷达遥感雷达遥感技术可以穿透地面、云层等传统遥感技术难以触及的物体,获取地下的信息。

在矿产资源调查中,雷达遥感可以探测地下的物质构成和结构特征,帮助识别矿床的位置和类型。

雷达遥感技术的高分辨率和强穿透能力,使其成为矿产资源勘探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4. 遥感与地质勘探相结合遥感技术与地质勘探相结合,可以为矿产资源调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表地貌信息和岩石信息,可以与地质勘探数据进行对比和验证,提高矿产资源调查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遥感技术还可以帮助确定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为矿产资源的评估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非破坏性的调查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调查中。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热红外遥感、雷达遥感等技术手段,可以获取矿产资源的分布、性质和类型等重要信息。

矿产资源勘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矿产资源勘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矿产资源勘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摘要】:遥感技术作为辅助手段一直被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中,但随着计算机领域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尤其是作为现代发展的技术手段也愈加显得重要,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

但是,遥感技术本身比较复杂,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在实际地质勘查工作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探讨矿产资源勘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遥感技术;成矿条件;遥感分析中图分类号:tp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对自然资源和能源需求量的增加。

近几年来,地质勘查工作进展较大,一方面是理论的丰富,一方面是实践的发展。

在实际的地质勘查工作中,人们不断地利用新的技术和现代技术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这其中,遥感技术的贡献最大。

在分析勘查的地质条件方面以及其他成矿条件上,遥感技术能够根据探测器感知到的图像和数据,给勘查工作提供可行性的分析资料;同时,遥感技术又可以提供实际的地貌资料,以便开展工作。

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得地质勘查工作将理论和实践密切相结合,提高了工作绩效。

一、遥感研究在不同岩区的成矿条件及矿床类型中的技术利用随着地质学中成矿理论的发展,人们对成矿区的地质条件有了很大的了解,更加便于人们根据当地的地质、地貌条件,判断是否值得开展地质勘查工作。

同时,各种地形地貌、成矿条件的不同,矿床的类型也不同,自然通过遥感技术所显示出来的地质图像也不相同。

这样一来,使用遥感技术便能够根据图像显示的内容及采集的数据,极快的分析地质情况,了解矿床的类型。

根据现代成矿理论,遥感技术主要指导找矿的矿床类型有以下四种。

1. 岩浆岩区矿床的遥感技术利用这种类型的矿床主要是由于岩浆以及火山活动侵入造成的,一般会出现在岩浆岩和火山附近区域,尤其是内生金属矿床。

由于受火山活动以及岩浆入侵的影响,在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感知时,所呈现的图像上成矿的具体位置往往会比较复杂。

但是,可以根据周围火山或者岩石的结构特点,分析成矿的地点和分布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 第2期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V ol.21 N o.22006年6月(页码:588~593)P ROG RESS IN G EOP HY SICSJune. 2006遥感技术在我国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的应用丁建华, 肖克炎(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摘 要 遥感技术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应用于矿产资源预测已有多年历史.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的作用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综合叙述了遥感技术在资源预测评价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应用方法,并对将来遥感技术在资源预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 遥感,矿产资源,评价中图分类号 P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903(2006)02-0588-06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rensing inmineral resource assessment areaDING Jian -hua, XIAO Ke -yan(China Ac ade my of G eological Science s,B eij ing 100037,China)Abstract As an effect ive assistant metho d,R emote sensing techno lo gy has been used in miner al resour ce assessment for many years.W ith the develo pment of the technolo gy ,remo te sensing will become mor e and mo re important in re -so ur ce ev aluatio n ar ea.T his paper sho ws t he st atus and method o f r emote sensing used in mineral r eso ur ce assess -ment,and expects mo re using o f remote sensing.Keywords r emo te sensing,mineral recourse,assessment收稿日期 2005-07-11; 修回日期 2005-08-30.基金项目 国土资源大调查(1212010535804)项目资助.作者简介 丁建华,女,1969年生,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在读博士,1991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E -m ail:din gzhanzhan@)0 引 言遥感(Remote Sensing )是通过遥感器/遥远0地采集目标对象的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获取有关地物目标或地区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和技术[1].遥感采集的数据包括电磁波(光、热、无线电等)、力(重力、磁力等)、声波等.文中提到的遥感只涉及电磁波遥感的范畴,包括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是指从远距离甚至外层空间的工作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通过摄影或扫描的方式,获得地物对电磁波辐射能量的感应特征.遥感在地质学上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人们利用遥感视域宽、信息丰富、具定时性定位性的特点,研究地球表面及表层的地质体、地质现象的电磁辐射特征,识别地质体的物性及运动状态,从而为地质构造研究、矿产资源勘查、区域地质调查、环境和灾害地质监测等研究提供帮助.我国遥感地质起步较早,经历了从航空遥感到航天遥感、从目视解译的/图像遥感0到计算机处理分析的/数字遥感0[2]、从定性解释到定量分析的过程,从而在理论研究及应用方法上均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遥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区域的宏观数据,以直观清晰的图像显示地物景观,反映大量地表和浅地表的地质信息,还可以通过那些受地下隐伏地质体、隐伏构造控制和影响的地物的异常信息,来间接识别隐伏地质特征,从而对物探、化探、钻探等勘探手段进行有效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勘查手段的不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研究,在/七五0、/八五0期间,经过科技攻关研究和应用实践,将遥感方法广泛应用于大比例尺成矿预测,获得很大成功,形成了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和标准,并进行推广和应用[3~5]:在基础地质方面,遥感应用2期丁建华,等:遥感技术在我国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的应用图1 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工作流程略图F ig.1 Flow char t of minera l reco ur se assessment process于岩性识别和地层分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7],被广泛应用于遥感地质填图.在矿产地质方面,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识别构造、蚀变等与成矿、控矿有关的地质信息,结合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资料,进行综合地质找矿,也取得了丰硕成果[8~10].很显然,遥感的技术优势使得它在地学领域尤其是宏观地质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无法被其它方法所取代的.2 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概述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是指从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利用地质工作中所获取的相关数据与资料,应用地质理论和科学的方法,在总结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矿产资源信息,从而对地壳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单元内矿产资源的潜力、利用的可能性及其经济价值做出合理的评估.其基本任务是:尽可能多地搜集评价区的信息(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信息等),在现代地质成矿理论的指导下,提取成矿信息,并对所提取的各种成矿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成矿有利地区或找矿靶区,并估算其资源量和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度的提高,评价矿产资源对环境的影响也成为资源预测评价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矿产勘查的基础工作,矿产资源评价的成果对提高矿产勘查工作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规划部署的基础工作,矿产资源评价为编制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和部署地质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鉴于矿产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世界上许多国家甚至跨国公司均建有自己的矿产资源评价分析机构,进行矿产资源供、需及合理利用方面的研究,为长远的规划、决策服务.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为确保环境质量以及矿产资源长期利用而进行矿产资源评价,可以帮助决策者有效地、科学地管理矿产资源.进入21世纪,矿产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保证矿物原料和能源的充分供应,仍然是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就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地质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而已知矿产资源的短缺和找矿难度的加大,使得矿产勘查和找矿预测等领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使得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必然.目前,资源预测评价已尝试将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VS (可视化系统)、CS(卫星通讯系统)等技术综合应用[11~14],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矿产资源评价的方法各国均有不同,如美国著名资源评价专家Sing er 提出的/三步式0资源评价法、俄罗斯的基于/对象、标志、方法0三要素的/预测普查组合0法,我国赵鹏大提出的/三联式0资源预测评价法[15]等.有关专家(叶天竺等,2004[16])在总结了我国近二十余年的理论及实践,概括出一套集系统性、综合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矿产预测评价过程: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工作流程略图(如图1).3 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20多年来,作为辅助手段的遥感技术凭借其宏观、综合、快速、动态、准确、及时的优势,在矿产预测评价尤其是中小比例尺的矿产预测评价中得以广泛应用.地质工作者多年来,针对以典型矿床的线、带、589地球物理学进展21卷色块等遥感信息为依据,构建遥感地质找矿模型的技术方法,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试验研究.近些年来,遥感技术得到不断发展,表现为:传感器几何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从M SS的80米到QU ICK BIRD 的0.61米,大大提高了地物的可分辨能力;传感器波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高光谱及甚高光谱技术的应用,使得混合像元分解和定量分析成为可能[17,18];传感器的不断研制和改进,使得传感器对光谱辐射率的感知更加敏感,从而更有效地屏蔽噪声,提高数据的可靠性;计算机图像及图形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不仅使得人肉眼的分辨能力大大提高,而且还可以通过对图像的配准、增强、变换等处理,提高影像的可解译能力,甚至获得定量化的分析结果.这些进步都使得遥感在矿产资源评价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青睐.根据矿产资源评价的一般过程(图一),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作用主要集中于成矿信息提取、构建遥感地质找矿模型以及与地、物、化等多元信息的复合,其中成矿信息的提取主要包括基础地质信息(构造信息、岩性地层信息等)的提取和遥感异常的提取两个方面.3.1构造信息的提取地质构造在遥感图像上常表现为线性与环形特征.线性形迹主要指断裂和节理等构造,它控制着岩浆活动及矿液的运移、储存,对导矿、运矿、储矿起着重要作用.环形构造多是地球内部活动形迹在地壳中的总体表现,如隐伏岩体、火山机构、火山盆地、火山构造带等,它与热液成矿密切相关.线性环形构造及构造交叉部位,又往往是成矿的重要部位,容矿构造常处于线性影像交汇处或线性影像与环形影像交汇处,而线与环两要素组合成的向斜、背斜构造等,更是成矿的有利部位.这些地质特征在遥感影像上多以色调、图形、水系、地貌及组合特征等显示.由于遥感图像具有宏观性与直观性等特点,提取遥感影像中线状影像和环状影像时,遥感技术显得更加直观,特别是在解译一些断裂交汇部位、环状影像与线状影像交切部位时,遥感技术是地面调查所远不能及的.人们通过目视解译和人机交互式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如边缘增强、灰度拉伸、方向滤波、比值分析等,可以将这些构造信息很明显地突现出来.除此之外,遥感还可能通过地表岩性、构造、地貌、第四纪地层含水程度、水系分布、植被分布等特征,来提取隐伏的构造信息,如褶皱、断裂等.在提取了上述信息之后,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特征分析[19],如构造环境特征的趋势分析、局部异常分析等从而提取构造/本底0特征,寻找构造活动规律,推测矿化演化过程.3.2地层信息的提取各类岩石的矿物成分、赋存环境以及抗风化强度决定了它的电磁波谱特征,岩性解译就是利用不同岩层反射光谱差异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纹理、色调等影像差异,来判定出露地面的岩石的物理特性和产出特点,划分不同岩石类型或岩性组合.实际操作中需要通过典型区段或样区的研究,取得研究区地层影像特征,建立岩性解译标志,从而判读岩石类型、产出状况、展布、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并尽可能解译出不同岩性分界.在遥感图像上追索含矿赋矿地层或岩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利用已知矿源层、赋矿地作为训练场,利用机助或目视解译加以追踪圈定.利用某些含矿地层易风化或难风化所形成的特殊地貌、含矿层的特定色调和内部纹理结构等特征,均可对含矿层进行追踪.除此之外,人们还在尝试和探索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如利用极化雷达[20]、高光谱[21]等进行岩性地层的区分,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3遥感矿化异常的提取许多内生矿床具有很强的矿化蚀变,如钨、锡、钼等矿产常与云英岩化有关,铁、铜等多金属多与矽卡岩化或热液作用有关等,因此近矿围岩蚀变早在百年前就已作为找矿标志应用于地质找矿.由于围岩蚀变作用,使得这些蚀变岩石发生内部成份、结构构造的变化,通过在遥感影像上色调、纹理的变化与差异而表现出来,也就为解译提供了可能.多数蚀变矿物中均含有Fe2+、Fe3+、Mn3+以及H2O、OH-、CO2-3等离子基团结构,这些离子团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某些区间会产生特征的谱带,从而使蚀变矿物在这些波段具有诊断性的强吸收特征,不同矿物混合在一起组成岩石并不能改变矿物的波谱特征.几十年的探索中,人们已经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提取蚀变异常的方法,如:比值分析法, T M(ET M)3/1对提取含Fe2+、Fe3+的蚀变矿物效果较好,T M(ETM)5/7对提取含OH-、CO2+3的蚀变矿物效果较好[22];另外常用的还有彩色空间变换、主成份分析法、光谱角法等以及多种方法的结合,马建文等[23]曾总结出一套T M掩膜+主成分变换+分类的识别提取矿化蚀变信息的方法,并有效地应用于实践.由于高光谱图像的光谱分辨率可达纳米级,大大缩小了遥感光谱与实验室光谱之间的5902期丁建华,等:遥感技术在我国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的应用表1遥感影像地质信息提取遥感影像解译内容提取信息线性影像1、展布、延伸方向2、波折、弯曲、分叉、复合特征3、影像间的穿插、交切、限制关系4、影像两侧位移、牵引、旋扭等现象5、与邻区构造影像的相互关系1、按地质属性分类、命名2、断裂要按构造性质分类,按方向统计分组,要划分等级,尽可能确定相对时序并划分体系环形影像1、影像内外色彩、结构、构造特点及变化2、相关联环形影像之间的包容、叠加、切割、镶嵌、串联、辐射等空间分布关系3、与相关线性影像间的交切、限制等同生、衍生关系1、按地质属性分类2、与岩浆及热液活动有关的应习题鉴别岩体产状、埋深和相对侵入时序3、与构造侵位、底劈有关的应查明不同级次的构造控制作用4、与褶皱变形有关的应据影像边界条件及节理特点探索形变期次块状影像1、影像结构、构造特点2、影像内色调的变化及色调异常的分布特点1、按地质属性分类2、沉积岩类和浅变质岩类要研究岩层的岩性、岩相、厚度、接触关系和产状变化3、侵入岩类尽可能分解岩体接触关系,圈定接触变质带的范围4、火山岩类要追踪火山机构,划分不同岩石区带5、深变质岩类要划分岩性分区,研究接触关系和构造形变特点差距,利用高光谱数据区分地质体也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24],中国地质大学就曾在河北赤城地区进行试验研究,运用成像光谱图像数据成功地识别了该区金矿化蚀变带[25].后期的动力风化和侵蚀作用所形成的各具特征的地貌,也是一种蚀变带的间接识别标志,如硅化、矽卡岩化、次生石英岩化等蚀变作用,往往使岩石变得更坚硬而抗风化,在经过后期风化作用后常表现为条带状或不规则状的正地形,而高岭土化、云母化、绿泥石化等蚀变作用后的岩石,则因为易遭剥蚀而常表现为不同色调的负地形.此外,实践表明,黄铁矿化、粘土矿化、高岭土化、硅化、碳酸岩化等蚀变,在彩红外航空摄影像片上可以得到较好的识别和追踪.而且矿化蚀变矿物在风化、剥蚀、淋滤和运移过程中形成范围广的/污染异常0以及一些矿床的矿化蚀变具有分带性的特殊组合,也能在遥感图像上得到较好的反映[26].3.4遥感地质找矿模型的建立在矿产资源预测中,遥感建模也已从探索阶段走向应用阶段[27].在已知的矿床、点的分布区,分析已知的控矿地质因素,并提取有关的线、带、色、块、环等遥感信息,优选其中特征的具诊断性的信息作为建模标记,从而建立二维或三维的遥感地质找矿模型,为资源预测提供依据.4遥感用于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工作方法矿产资源预测评价过程中,遥感地质工作的程序如图2,包括图像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信息提取、遥感异常圈定、遥感地质编图等过程.图2遥感矿产预测工作流程F ig.2Flow char t of using remo te sensingin mineral pr og no sis4.1资料收集及信息源选择矿产资源预测近些年较常用的遥感数据一般为陆地卫星TM、ET M数据,作为辅助手段,也用到航591地球物理学进展21卷空摄影影像以及雷达影像,随着成像光谱技术的发展,高光谱遥感使得利用光谱信息直接识别地物成为可能,高光谱遥感影像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我国的中巴资源卫星CBERS-1数据虽然影像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待改进,但由于其价格便易,也有相当多的用户.4.2资料预处理遥感影像的预处理包括:1、大气校正,用以消除由大气辐射效应带来的辐射失真,经过大气校正后的影像将增加图像的对比度,消除雾霾感.2、几何校正,指消除遥感数据非系统畸变的精校正,以地形图为参照,将图像坐标按一定的精度要求变换到地形图的地理坐标中,并选择恰当的抽样方法对像元重新作亮度赋值,从而显著改变遥感影像的几何精度.3、数据镶嵌,根据工作需要,将相邻且互有重叠的数幅数据图像拼接成一个在几何形态和色调分布上协调一致的新图像.4、数据放大,主要用于制作大比例尺的卫星像片,按一定的插值原理对数字图像进行采样点内插加密,使像元密度增加,从而改善像质,起到提高地面分辨率的作用(实际信息并未增加).4.3信息提取矿产预测中遥感信息的提取要以矿地质理论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具体确定线、环、带、块、色等影像的地质含义,并分析成矿有利构造部位,同时,运用和研究适合于工作区地质岩性特征的方法,提取与工作矿种有关的蚀变异常区.一般的解译内容如表1.4.4遥感异常的圈定根据上述工作基础,选择不同类型、不同矿种的典型矿区作为训练场,提取与训练场光谱特征类似的遥感影像区,结合地质特征选取成矿有利构造区和蚀变异常区,从而圈定出有望的遥感异常靶区,有待与物探、化探等信息复合,并进行野外验证.4.5遥感地质编图主要包括:1、遥感影象地图,表征预测区地理景观、地质全貌,作为遥感预测工作的底图.2、遥感地质解释图,以线、环、带等表示的地质体边界、构造等.3、遥感矿产预测图,是根据遥感地质解译信息圈定的成矿预测区.5综述遥感矿产预测是矿产预测评价中的重要手段,是对物探、化探、钻探等找矿预测手段的有效补充.它以直观清晰的图像显示现代地表景观,反映大量地表和浅地表的地质信息.由于地物反射波谱信息较微弱,易于受环境因素干扰,再加上遥感地质研究对象的复杂多变性,以及目前对地质现象的遥感成像机理的认识及对遥感数据信息的认识尚未彻底,常常导致遥感解译结果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还会出现同一种方法在某些地区应用效果较好,在另外一些地区应用效果则不好的现象,但并不会因此而抹煞遥感在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的作用.为了弥补遥感技术的这些不足,人们将遥感地质找矿预测与地质、地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非遥感信息综合利用,有效地消除了数据中的不确定因素,取得更好的解译效果[28~30],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地质体的本质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就曾将遥感数据与能谱数据结合,应用于辽宁连山地区矿产预测[31],取得了很好的预测效果.随着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地理定位系统)的发展,遥感数据的可解译程度与解译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影响遥感解译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不断减少,有理由相信,在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方面,尤其是在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遥感的应用将进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配角到主角的新阶段0 (杨建民等,2003)[32].参考文献(References):[1]Floyd F,Sabins J R.Remote s ens ing principles an d interp reta-tion,second edition,W.H.Freeman an d C om pany,New York,1986:2.[2]赵鹏大,陈建平.地质异常理论与遥感地质研究[J],大自然探索,1996,15(56):29~34.[3]楼性满,葛榜军.遥感找矿预测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4]周维屏,陈克强,简人初,等.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新方法[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15.[5]薛重生.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97,16(增刊):15~22.[6]甘甫平,王润生,江思宏,张宗贵,郭小方,王青华.基于完全波谱特征的成像光谱遥感岩矿识别技术及其应用[J],地质科学, 2000,35(3):376~384.[7]迟国彬,李岩.成矿地质环境遥感信息识别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环境遥感,1996,11(2):94~101.[8]植起汉,王严,朱谷昌.闹牛山次火山岩铜矿靶区的遥感综合评价[J],矿产与地质,1997,11(3):179~186.[9]朱小鸽.多重主成分分析及在地质构造信息提取中的应用[J],遥感学报,2000,4(4):299~303.[10]陈松岭,卢福宏,高光明,吴德文.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段金矿围岩蚀变的遥感识别[J],国土资源遥感,2001,(2):13~18. [11]肖克炎,朱裕生,宋国耀.矿产资源GIS定量评价[J],中国地质,2000,278(7):29~32.[12]杜灵通,吕新彪.GIS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地质找矿5922期丁建华,等:遥感技术在我国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的应用论丛,2003,18(4):275~278.[13]葛良胜,邢俊兵.基于3S技术的矿产资源评价数字化工作[J],地质找矿论丛,2003,18(4):214~219.[14]朱思才,吴家齐,刘和发.GIS技术在区域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应用[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9,8(6):618~618. [15]赵鹏大./三联式0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27(5):482~489.[16]叶天竺.固体矿产预测评价方法技术[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1~9.[17]张宗贵,王润生.基于谱学的成像光谱遥感技术发展与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2000,(1):16~37.[18]Freek V M.Imaging s pectrometry for geological remote sen s-in g[J],Geologie en M ijnb ouw,1998,77(2):137~151. [19]迟国彬,李岩.成矿地质环境遥感信息识别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环境遥感,1996,11(2):94~101.[20]王翠珍,郭华东.极化雷达目标分解方法用于岩性分类[J],遥感学报,2000,4(3):219~223.[21]燕守勋,张兵,等.高光谱遥感岩矿识别填图的技术流程与主要技术方法综述[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4,19(1):52~63. [22]张玉君,曾朝铭,陈薇.E TM+(T M)蚀变遥感异常提取方法技术[A],航天遥感图像数据索引及应用实例[C],中国地质调查局,2004:37~59.[23]马建文.利用T M数据快速提取含矿产蚀变带方法研究[J],遥感学报,1997,1(3):208~213.[24]王晋年,郑兰芬,童庆禧.成像光谱图像光谱吸收鉴别模型与矿物填图研究[J],环境遥感,1996,11(1)20~31.[25]甘甫平,王润生,郭小方,张宗贵,王青华,杨苏明.利用成像光谱遥感技术识别和提取矿化蚀变信息)以河北省赤城-祟礼地区为例[J],2000,14(4):465~469.[26]朱亮璞.遥感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105~110.[27]罗富生,崔振奎,徐双,王国娟.金矿床遥感影像模式及证据权法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1994,(4):23~29.[28]肖克炎,朱裕生,张晓华,等.矿产资源评价中的成矿信息提取与综合技术[J],矿床地质,1999,18(4):379-384.[29]刘星,胡光道.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J],地球学报,2003,24(5):463~468.[30]张宝生,张晓帆,陈川,等.RS和GIS技术在新疆地质和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3):333~340.[31]刘德长.航天遥感信息应用途径的新进展)光-能谱集成技术在铀资源勘查中的应用[A],第九届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成都,1995:175~183.[32]杨建民,张玉君,陈薇,王志良,姜立丰,姬厚贵,韩春明.ETM+(T M)蚀变遥感异常技术方法在东天山戈壁地区的应用[J],矿床地质,2003,22(3):278~286.5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