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测色配色系统介绍
常用颜色系统

常用颜色系统
在计算机领域中,常用颜色系统有RGB色彩系统、CMYK色彩系统、YIQ色彩系统、YUV色彩系统和YCbCr色彩系统等。
RGB色彩系统:是一种加色模型,它通过红绿蓝三个基本颜色来合成颜色。
这种系统广泛应用于显示器和电脑屏幕。
CMYK色彩系统:是一种减色模型,主要用于印刷和打印。
它通过青、洋红、黄和黑四种颜色来合成颜色。
YIQ色彩系统:通常被北美的电视系统所采用(属于NTSC系统),在区分颜色时经常会用到三种基本特性量:亮度、色调和饱和度。
YUV色彩系统:被欧洲的电视系统所采用(属于PAL系统),其中Y和上面的YIQ色彩系统中的Y相同,都是指透明度。
YCbCr色彩系统:也是一种常见的色彩系统,JPEG采用的色彩系统正是该系统。
它是从YUV色彩系统衍生出来的。
其中Y还是指透明度,而Cb和Cr则是将U和V做少量调整而得到的。
除此之外,还有美国孟塞尔系统、CIELAB、瑞典NCS自然色彩系统、德国奥斯瓦尔的颜色系统、德国DIN系统、日本颜色坐标系统PCCS等其他颜色系统。
datacolor测配色操作说明书

一、仪器校正1、校正之前先将分光测色仪器启动,预热3分钟左右在开始校正2、先将鼠标移动到“仪器校正”图标上,双击右键将会出现一个视窗画面,在这画面上那个选择所用的孔径,之后点击校正。
3、点击校正后,按照出现的视窗画面的提示进行校正,即先放黑色吸光阱→白板→绿板,每次会听到2声响声(白板的可能时间会长点),在换下一块板时出现“可继续”后再换。
4、三块板相继放完后,校正完毕,这时会出现一个视窗画面,显示绿色的“合格”,出现“不合格”时需要再开始校正。
注意:使用8小时后需要重新校正一次二、测色1、在“测色”图标上双击左键,会出现一个视窗画面,在左下角有个代码,在这个里面输入需要测试的编码(这个随便,只要自己明白就好了),在代码下面有个“永久资料”,也就是说你做的这些东西需要保存多长时间,一半是3个月或者半年(建议不要点击这个,做完拷走就好了)。
2、确定代码设置好了以后,点击“M测色”即可。
3、测色时会听到响声(好像是2声),响声结束后即测色结束,完毕之后会出现另外一个视图,在最左下角有个“S存档”按钮,点击即可存档,在“S存档”右边还有“R重来一次”和“C取消”两个按钮,视情况而定是否要选择重来和取消。
三、品管程式色彩品管程式视图窗,上面列表有以下功:(从上到下的顺序)列示反射率反射率[K/S]曲线图色坐标XY色度图CIELab 坐标图CIELab 色差坐标图CIELab 色差值ANLab 色差值ANLab/Hunter 色坐标Hunter 色差值Pass-Fail 允拒收判定Pass-Fail 口述及坐标图光源色变通用性报表1/1标准深度变褪色牢度级数污染牢度级数色差报表/扣除基材色彩力度其他白度CIE 白度Ganze/Griesser 白度值明度/力度分色555 分色咱们常用的是红色字体部分。
1、出现这个界面后,选择所需要测定的选项,点击一下,会自动出现一个“输入”界面,在这个界面上,有“S标准样”和“B批次样”在每个标题下都有一个“X”样的按钮,点击这个按钮后会出现一个小的画面,上面有浏览、围、输入、测色、找色等字样,选择其中的一项,比如找标准样,点击“S标准样”的“X”按钮,选择“浏览”会出现一个“选择代码”的下拉表,在选择代码最上面有空着的长方形,在这个里面可以输入刚才测色时标准样的代码,在“选择代码”的下拉表就可以找到对应的标准样品的代码,鼠标双击改代码,标准样的代码就会出现在右边的大方框。
测色仪作业指导书

测色仪(电脑配色系统)操作标准书一. 设备概况1. 设备型号:Color-Eye 7000A2. 生产厂商:Gretag Macbeth3. 制造日期:2004-1月4. 设备编号:DCS-Q-02二. 设备用途该设备主要用于塑料产品的色相数据的测色,根据测得的数据调整产品的色相,使之完全符合顾客的要求。
三. 开机1. 打开主电源(ON)。
2. 再依次打开分光仪(CE-7000A),显示器,打印机,和电脑主机。
3. 预热30分钟后,鼠标点击桌面ProPalette图标启动CCM系统软件。
4. 开机时必须使用标准(黑、白两色)板来校正仪器。
(必须的一个步骤,否则系统不能启动。
) 四.建立新规格、新色号1. 用Formulation建立新颜色配方时,必须先对仪器进行校正,然后测三次标准板选择和CCM中原始数据相近的数据,打开Formulation根据组成在D盘中建立STDN标准,并进行存储。
选择色粉时主要选择:白、黑、红、绿、黄、蓝六种颜色的色剂。
2.建立新规格:在电脑桌面上进入我的电脑,选择进入D:盘(CCM数据),建立一个以新规格命名的新文件夹,然后保存。
3.建立新色号:在测色主界面上点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新规格名称,再在(File Name)栏下输入色号名称然后点OK,程序自动进入测试界面,再测试标准色板点击保存所测数据,再点选择(Edit Database……)进行名称修改。
五.正常测色1.先点击(Open Color Difference View)打开测试界面,选择测试光源。
再点击在下拉菜单中选择(Instrument Angle),在子菜单中选择(Mode)打开对话框,选择测试方式:Reflectance(反射)或Transmittance(透射)。
(注:测透明色板时选择透射)2.再点击(Open database)打开对话框点击(D:\)选择规格、色号,再点(Recall standard or trialdata from database)打开对话框选择本次生产所需标准。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介绍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简答一.问:运用本系统是否需要特定的染料?答:不需要。
ORINTEX公司只提供配色软件。
所使用的染料全部是工厂目前正在使用的所有染料。
利用工厂现有的染料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二.问:如何建立数据库?答:配色所需的数据库是利用本厂的染料和工艺亲自建立。
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如下:①确定浓度梯度点:每一染料可选5-8个不同的浓度点(浓度梯度),如:0.01%, 0.03%, 0.1%, 0.3%, 1.0%, 2.0%, 3.0%, 4.0%。
②按照工厂现行的染色工艺,将选择的每一浓度点打出小样。
打出的浓度梯度样品如下图所示:0.01% 0.03% 0.1% 0.3% 1.0% 2.0% 3.0% 4.0%在打小样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操作,保证此八个浓度梯度小样染色工艺的一致性。
小样的染色工艺和条件的控制应尽可能和大生产一致。
③染好的样品要用烘箱烘干或自然晾干,切记勿用熨斗熨烫。
将此八个浓度点的颜色样由浅到深,通过分光光度计(测色头)读取,储存在计算机里。
计算机将浓度点和该浓度点的实际颜色样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即颜色深度随浓度增加而加深的关系曲线(K/S值与浓度C的关系曲线),有了这条关系曲线后,计算机就可以进行配色了。
三.问:电脑配色具有哪些优势?答:电脑配色与传统人工配色相比,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降低成本等。
本系统在给出配方的同时,能得到如下信息:配方与标样的色差、同色异谱值、成本、牢度等。
能够预测配方与标样在不同光源下的色差值。
另外,该软件能够与自动配液系统实现计算机联网,使配色、配液一体化。
四.问:对于不同批次的原材料(基布),对配色结果有没有影响?答:有影响。
但是该软件能够自动修正由于基底的变化而带来的影响。
该软件只要求在建数据库时,保证基布的一致性即可。
染色时,由于基布的变化,使得第一次配方的颜色与标样有差异,但通过配方修正功能,自动消除基布变化带来的影响,使配方的颜色与标样一致;对于不同批次的基布在配色前,系统可将基布读入计算机中,来抵消由于基布的不同而带来的第一次配色时颜色的差异。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的选购和使用

和给定配方 的准确性。各软件之间的差异是很大 的, 软件的测色配色准确性 、 测量结果国际认可度 、 操作方便性等都是评价软件的基本条件 。 测色配色软件都是基 于 目前 的染色理论而设 计出的一种应用软件 , 以它的运行应该会忠实地 所 反映设计思想。 它的开发都符合国际社会普遍使用 的颜色评价准则——cE准则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 I
12 7 配色上有 真 正意 义的 、 以有效 使用 的“ .. 可 人 工 智能 ” 功能 。
因此, 软件与生产现状 的实际适应性会影响到
你是否 能正 常 、 有效 的使 用软件 帮 助生产 。 特 别需要 强调 的是 ,在 给定配方 时 ,除 了要 能
较准确地满足理论上染 曲线外, 还需要能参考以往
维普资讯
第 2 4 2 0 4月 02 年
田 恬 … … :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的选购 和使用 … … … … “
电 脑 测 色 配 色 系 统 的 选 购 和 使 用
江苏常 田 恬 ( 江苏常州 230 ) 10 4
成 启林 ( 常州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 江苏常州 23 0 ) 10 1
方。
这项功能不用说是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的。 测
色配 色软 件应 符合 以下 基本 要求 :
129 染料上染效应值调整 、 .. 多基材 ( 坯布 ) 输入 及效应转换。 你不可能使用绝对稳定 的染料和永远
一
12 1 符台 CE标准色差公式及某些国际大公司 .. I
特定 的公式 , CE A 如 IL B色 差公式 , MC L C 色差 C ( :)
摘要: 电脑测 色配 色系统作为颜 色管理 工具 , 已为越 来越 多的企业 所认识和使 用 , 但如何
datacolor测配色操作说明

一、仪器校正1、校正之前先将分光测色仪器启动,预热3分钟左右在开始校正2、先将鼠标移动到“仪器校正”图标上,双击右键将会出现一个视窗画面,在这画面上那个选择所用的孔径,之后点击校正。
3、点击校正后,按照出现的视窗画面的提示进行校正,即先放黑色吸光阱→白板→绿板,每次会听到2声响声(白板的可能时间会长点),在换下一块板时出现“可继续”后再换。
4、三块板相继放完后,校正完毕,这时会出现一个视窗画面,显示绿色的“合格”,出现“不合格”时需要再开始校正。
注意:使用8小时后需要重新校正一次二、测色1、在“测色”图标上双击左键,会出现一个视窗画面,在左下角有个代码,在这个里面输入需要测试的编码(这个随便,只要自己明白就好了),在代码下面有个“永久资料”,也就就是说您做的这些东西需要保存多长时间,一半就是3个月或者半年(建议不要点击这个,做完拷走就好了)。
2、确定代码设置好了以后,点击“M测色”即可。
3、测色时会听到响声(好像就是2声),响声结束后即测色结束,完毕之后会出现另外一个视图,在最左下角有个“S存档”按钮,点击即可存档,在“S存档”右边还有“R重来一次”与“C取消”两个按钮,视情况而定就是否要选择重来与取消。
三、品管程式色彩品管程式视图窗,上面列表有以下功:(从上到下的顺序) 列示反射率反射率[K/S]曲线图色坐标XY色度图CIELab 坐标图CIELab 色差坐标图CIELab 色差值ANLab 色差值ANLab/Hunter 色坐标Hunter 色差值Pass-Fail 允拒收判定Pass-Fail 口述及坐标图光源色变通用性报表1/1标准深度变褪色牢度级数污染牢度级数色差报表/扣除基材色彩力度其她白度CIE 白度Ganze/Griesser 白度值明度/力度分色555 分色咱们常用的就是红色字体部分。
1、出现这个界面后,选择所需要测定的选项,点击一下,会自动出现一个“输入”界面,在这个界面上,有“S标准样”与“B批次样”在每个标题下都有一个“X”样的按钮,点击这个按钮后会出现一个小的画面,上面有浏览、范围、输入、测色、找色等字样,选择其中的一项,比如找标准样,点击“S标准样”的“X”按钮,选择“浏览”会出现一个“选择代码”的下拉表,在选择代码最上面有空着的长方形,在这个里面可以输入刚才测色时标准样的代码,在“选择代码”的下拉表就可以找到对应的标准样品的代码,鼠标双击改代码,标准样的代码就会出现在右边的大方框内。
自动化配色系统

自动化配色系统简介:自动化配色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算法来自动生成配色方案的工具。
它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指定的参数,在大量的颜色库中快速搜索并生成符合要求的配色方案。
该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各种颜色的搭配建议,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风格要求,生成多样化的配色方案。
通过自动化配色系统,用户可以快速、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品牌、产品或设计项目的配色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功能特点:1. 颜色搜索:自动化配色系统内置了丰富的颜色库,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或直接输入颜色值来查找特定的颜色。
2. 调色板生成: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指定的参数,自动化配色系统能够生成符合要求的调色板。
用户可以选择调色板的颜色数量、色调范围等参数,并实时预览生成的效果。
3. 配色方案推荐:系统通过算法分析用户的需求和喜好,自动推荐多种符合要求的配色方案。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配色方案,也可以对推荐的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
4. 色彩搭配建议:自动化配色系统能够根据颜色的属性和心理学原理,提供色彩搭配的建议和指导。
用户可以了解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规则,避免出现不协调或冲突的配色效果。
5. 颜色样式生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配色方案,自动生成不同的颜色样式,如渐变色、阴影色等。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生成的样式应用到设计项目中。
6. 导出和分享:用户可以将生成的配色方案导出为常见的文件格式,如PNG、JPG、CSS等,方便在设计软件或网页中使用。
同时,用户还可以将配色方案分享给他人,以便协作或交流意见。
应用场景:1. 品牌设计:自动化配色系统可以帮助品牌设计师快速找到符合品牌形象的配色方案,提高品牌的辨识度和一致性。
2. 网页设计:通过自动化配色系统,网页设计师可以轻松选择适合不同网页主题和风格的配色方案,提升用户体验和页面效果。
3. 广告设计:广告设计师可以利用自动化配色系统提供的配色方案和搭配建议,制作出更具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的广告作品。
计算机测配色综述

测配色技术浅析刘林云(东华大学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201600)摘要:简要介绍了测配色原理,综述了测配色技术与设备、现新发展及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展望了印染测配色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测配色原理;测配色技术与设备1 引言计算机测配色系统是降低染料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必不可少的手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应用该系统,同时对测配色提出了新的要求。
电脑测配色仪的诸多功能已给印染等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要参与国际竞争,其颜色质量的评价与控制必须符合国际规范和准则。
本文主要简要介绍测配色技术及其原理,综述了测配色技术的设备,展望印染测配色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趋势。
2 电脑测配色原理[1]一束光投于不透明纺织品时,除少数表面反射外,大部分光线进入纤维内部,发生吸收和散射,光的吸收主要是染料所致,不同的染料选择吸收的光谱不同,使得纺织品形成各种颜色。
同时染料数量越多,吸收得越强烈,反射出来的光越少,可见在染料浓度和纺织品反射率之间必存在某种关系,1939 年库贝尔卡—曼克从完整辐射理论诱导出相对简单的理论,找出了这种关系。
电脑测配色就是依据著名的库贝尔卡—曼克理论:( 1)式( 1) 中λ为波长,R 为反射率,K 为单元厚度的吸光率( 吸收系数) ,S 为散射系数( 单元厚度的漫反射率) 。
假定所有光的吸收( K) 来自染料,而散射( S) 来自织物,因此S 与染料浓度无关,而K/S 值正比于染料的浓度,即( 2)式( 2) 中 C 为染料浓度,为染料特征常数,它代表染料单位浓度时的染色纺织品K/S 值,K 对固定的波长是个常数,而对不同的波长则是个变量。
对不透明的染色纺织品而言,有下式成立:在材质相同的情况下,( K/S)λ仅与( K/S)染料λ有关。
由于染料以分子状态存在于纤维中,染料分子的大小比可见光波长小得多,其散射作用近似为零,所以可以把( K/S)λ作为单一数值来进行计算,即在不发生相互干扰的情况下,拼色的K/S 总值是各个拼染染料K/S 值之和,如下式:( 3)式( 3) 中m 为拼色的样品,w为坯布,1、2、……n 为各个染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脑测色配色系统简答
一.问:运用本系统是否需要特定的染料?
答:不需要。
ORINTEX公司只提供配色软件。
所使用的染料全部是工厂目前正在使用的所有染料。
利用工厂现有的染料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二.问:如何建立数据库?
答:配色所需的数据库是利用本厂的染料和工艺亲自建立。
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如下:
①确定浓度梯度点:每一染料可选5-8个不同的浓度点(浓度梯度),
如:0.01%, 0.03%, 0.1%, 0.3%, 1.0%, 2.0%, 3.0%, 4.0%。
②按照工厂现行的染色工艺,将选择的每一浓度点打出小样。
打出的浓度梯度样品如下图所示:
0.01% 0.03% 0.1% 0.3% 1.0% 2.0% 3.0% 4.0%
在打小样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操作,保证此八个浓度梯度小样染色工艺的一致性。
小样的染色工艺和条件的控制应尽可能和大生产一致。
③染好的样品要用烘箱烘干或自然晾干,切记勿用熨斗熨烫。
将此八
个浓度点的颜色样由浅到深,通过分光光度计(测色头)读取,储存在计算机里。
计算机将浓度点和该浓度点的实际颜色样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即颜色深度随浓度增加而加深的关系曲线(K/S值与浓度C的关系曲线),有了这条关系曲线后,计算机就可以进行配色了。
三.问:电脑配色具有哪些优势?
答:电脑配色与传统人工配色相比,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降低成本等。
本系统在给出配方的同时,能得到如下信息:配方与标样的色差、同色异谱值、成本、牢度等。
能够预测配方与标样在不同光源下的色差值。
另外,该软件能够与自动配液系统实现计算机联网,使配色、配液一体化。
四.问:对于不同批次的原材料(基布),对配色结果有没有影响?
答:有影响。
但是该软件能够自动修正由于基底的变化而带来的影响。
该软件只要求在建数据库时,保证基布的一致性即可。
染色时,由于基布的变化,使得第一次配方的颜色与标样有差异,但通过配方修正功能,自动消除基布变化带来的影响,使配方的颜色与标样一致;对于不同批次的基布在配色前,系统可将基布读入计算机中,来抵消由于基布的不同而带来的第一次配色时颜色的差异。
五.问:电脑配色系统配色时,多长时间能配出一个颜色?
答:本系统配色效率及高,一般通过打样1-2次就能达到标样的颜色。
六.问:如果染料的力份变了(染化料不稳定),如何处理?
答:首先,本系统具有力份自动计算功能,该功能可自动计算不同批次染化料的差异。
配色时,计算机根据力份自动调整染料的用量。
本软件对染料没有选择性,对于国内染料不稳定的现象,有一定的调整功能。
七.问:购买此软件后,是否需要购买相应的配套染色设备?
答:不需要。
该软件主要应用于化验室,它的唯一要求是在建立数据库时,准确称量染化料,严格控制工艺条件。
染色设备就用目前车间或化验室现有的设备就可以了。
八.问:电脑配色系统是如何配色的?
答:配色的基本过程为:
数据库的准备与建立→计算机读取来样(标样)→选择可能的染料及个数→计算机自动配色,给出配方→根据配方打样(仿
样)→计算机检测仿样与标样的差异→若色差超过标准,进行配方修正→计算机比较仿样与来样的差异,自动给出修正配方→根据修正配方打样
在配色时,首先必须读取客户来样的颜色,将此颜色读入计算机以后,计算机才能按照此颜色进行配色。
有了客户标样以后,再选择染该颜色所需的染料,即可进行配色。
计算机将给出一系列的可能的配方列表,并能预测配方的颜色与客户来样颜色的色差值,同色异谱值的大小。
配方列表中按照色差值的大小对可能的配方进行排序。
同时给出了该配方的成本,牢度。
工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最佳配方。
按照计算机给出的处方,打样员打小样。
小样染色完毕以后,将小样晾干,将染出的小样颜色与客户来样的颜色进行色差比较。
以确定小样的颜色是否符合来样的颜色。
若仿色小样与客户来样色差较大,利用“配方修正”,则可对上一配方进行修正,调色。
该软件的修正配方有两种:重新配方和追加量配方。
重新配方指的是化验室打小样时,第一次配方的颜色与标样有差异,通过计算机修正、调色后,得到的一个新的配方。
追加量配方指的是车间大生产时,染出来的颜色与标样有差异,此时,脚水没有放掉,该颜色通过计算机修正后,给出一个追加量配方,即向染色残液中追加染料的数量。
按此追加量配方,将这缸布进行回染,即可得到与标样一致的颜色。
九.问:该配色系统是否可以用于大生产调色?
答:可以。
具体方法如第八项中修正内容。
十.问:该软件还有哪些其他功能?
答:本软件除了上面所说的测色配色外,还有其它一些功能:不同国际标准条件下对颜色色差的评定、白度的测定、黄度的测定、色差级别的测定、沾色级别的测定、力份的测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