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及公司研究框架与方法
农业市场定位探索农产品市场定位的策略和方法

农业市场定位探索农产品市场定位的策略和方法在农业行业,市场定位是一项关键的战略决策,它涉及到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以及吸引目标消费者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本文将探讨农产品市场定位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农业从业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了解目标市场在进行市场定位之前,了解目标市场是至关重要的。
农业从业者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1.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了解消费者的偏好,例如喜好有机农产品、低价农产品还是特定品种的农产品。
这有助于农业从业者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和推广策略。
2.竞争对手的分析:了解其他农业企业的产品和推广策略,包括他们的定价策略、市场占有率以及品牌形象。
这可以帮助农业从业者发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并在市场中寻找差异化定位的机会。
3.消费者行为研究: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在农产品选择和购买过程中的决策依据。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动机,进而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二、差异化定位差异化定位是为了使农业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有所区隔,以吸引目标市场的关注和忠诚度。
以下是差异化定位的几种策略和方法:1.产品特性差异化:通过产品独特的特性和功能,与竞争对手产品形成差异化。
例如,有机农产品可以强调其无农药、环保和健康的优点。
2.品牌形象定位:通过品牌形象的打造,使消费者在农产品选择时能够轻易将其与其他产品区分开来。
品牌形象包括品牌名称、标志和从业者的价值观念等。
3.定价策略差异化:通过合理的定价策略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例如,农业从业者可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并与高端市场的产品区分开来。
三、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的选择市场细分是将整个市场划分为不同具有共同特点的消费者群体,并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作为目标市场。
市场细分的好处是能够更精准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市场细分方法:1.地理细分: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例如城市和农村市场。
2.人口统计特征细分:基于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等人口统计数据进行市场细分。
天气指数农业保险产品开发与服务的理论框架研究

1782020,Vo.40,No.21农业与技术※交流园地天气指数农业保险产品开发与服务的理论框架研究马昕(许昌市气象局,河南许昌416000)摘要:在科技进步和大数据支撑背景下,天气指数农业保险市场需求广阔。
本文以理论的天气指数设计为例,梳理归纳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从指数设计、产品开发、后期实施以及产品推广的流程,旨在促进建立更系统、科学、规范的气象保险业务体系,拓宽保险研究和市场服务领域,提高为农防灾减灾服务能力。
关键词:农业气象;天气指数;保险;气象灾害中图分类号:S16文献标识码:A天气指数农业保险是把影响农作物产量或品质的1个或几个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光照等)造成的灾害损失进行指数化,当指数达到既定的保险赔偿触发值时,投保人即可获得相应额度标准的一类保险。
作为一种创新型农业保险模式,因其克服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了保险管理成本,具有标准化和透明化,在科技进步和大数据支撑背景下的天气指数保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良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进行了大量研究,方法多样新颖,很多已经推广应用,也取得了服务效果,对于后续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本文以理论的天气指数设计为例,梳理归纳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从指数设计、产品开发、后期实施以及产品推广的整个流程,旨在促进建立更系统、科学、规范的气象保险业务体系,拓宽保险研究和市场服务领域,提高为农防灾减灾服务能力。
1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的开发流程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的开发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资料收集与处理,天气指数的选取与设计,天气指数—灾损模型的构建,理赔触发值的确定,纯费率的厘定,保险产品设计。
具体到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要进行需求分析和实地调查,获取相应背景资料,如通过气象、农业、财政和保险公司等多部门联合实地勘察,组织多方座谈等形式,了解农作物的主要种植分布,发育DOI:10.19754/j.nyyjs.20201115059期,影响产量或品质的主要气象要素和主要影响时段;统计正常/好/差年景的代表年份以及不同年景下农作物的产值;了解农作物单产的种植管理成本,产品价格;农户不同年景的收入水平,购买保险产品最多能承受的保费等信息。
《农业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

《农业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一、引言随着农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其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信用风险问题日益突出。
信用风险是指因交易对手方违约或信用状况恶化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对于农业企业而言,其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供应链管理、资金周转、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
因此,对农业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及控制研究,对于保障企业稳健经营、防范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1. 评估方法(1)定性评估法:通过分析农业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行业地位等因素,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
(2)定量评估法:利用数学模型、统计方法等,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如利用信用评分模型、风险价值模型等。
2. 评估指标(1)财务指标: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用于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
(2)非财务指标:包括企业信誉、市场地位、供应链管理等,用于评估企业的综合信用状况。
3. 评估流程(1)收集信息:收集农业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报告、经营状况等信息。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确定评估指标的数值。
(3)综合评估:根据评估方法和指标,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估,得出信用风险等级。
三、农业企业信用风险控制1.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财务审批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确保企业经营活动合规合法,降低因内部管理不善导致的信用风险。
2. 加强供应链管理企业应加强与供应商、经销商的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降低因供应链断裂导致的信用风险。
同时,应加强对供应商、经销商的信用管理,定期进行信用评估,确保交易对手方的信用状况良好。
3. 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企业可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为企业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降低因资金周转问题导致的信用风险。
同时,第三方担保机构可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监督,提高企业的信誉度。
4.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农林牧渔业行业整体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行业分析报告——农林牧渔业一、行业概况(一)行业发展状况今年以来,各省市以“十二五”规划为基本方针,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的政策,推动农林牧渔业经济呈现逐步加快的发展态势。
春收粮食大幅增产,夏收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畜牧业生产在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大力扶持及市场价格不断攀升的势头影响下,农户养殖积极性明显提高,全国畜牧产业在基数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仍保持了持续平稳发展的态势;林业生产喜忧参半,木材采伐量持续下降,竹业采伐及林产品产量不断增加;渔业生产稳定增长。
据统计,一季度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067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3.5%。
其中,农业总产值为3120.1亿元,增长4.6%;林业总产值447亿元,增长5.3%;牧业总产值5541.9亿元,增长2.3%;渔业总产值1085亿元,增长4.3%。
总体来说,2011年一季度我国农林牧渔业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好势头。
(二)行业内产品种类及各类产品的关系根据目前农林牧渔业市场供应情况,我们将农林牧渔业产品大体分为以下几类:农林牧渔业是一种与“三农”及居民副食品密切相关的行业,农、林、牧、产品之间的发展具有冲突,例如,农业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得草地、森林面积大幅缩小,这就导致农产品与林木产品之间的发展冲突;此外,农、林、牧、渔业本身行业内产品上下游联系密切,例如,饲料原料供应充足且有质量保证有对牲畜的饲养有很大影响,牲畜的存活率和出栏量对肉类产品和奶类产品的产量及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三)行业技术特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目前农林牧渔业已从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发展成为劳动、技术、资金密集型,大规模一体化的行业,并提倡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1)农业:农业技术水平主要表现在农业机械化、化学化、良种化及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等方面。
目前我国机械作业的面积比重已经超过80%,并且向电气化、自动化、配套化和高效化发展,正在推广微量元素、复合肥料、微生物肥料的施用。
杂交水稻、杂交良种已得到普遍推广。
农业行业:农业政策研究与咨询方案

农业行业:农业政策研究与咨询方案第一章:农业政策概述 (2)1.1 农业政策发展历程 (3)1.2 农业政策体系构成 (3)第二章:农业政策制定与实施 (4)2.1 农业政策制定流程 (4)2.1.1 问题识别与政策需求分析 (4)2.1.2 政策目标设定 (4)2.1.3 政策方案设计 (4)2.1.4 政策论证与评估 (4)2.1.5 政策决策与发布 (4)2.2 农业政策实施机制 (4)2.2.1 政策宣传与培训 (4)2.2.2 政策执行与监督 (4)2.2.3 政策调整与完善 (5)2.2.4 政策评估与反馈 (5)2.3 农业政策效果评估 (5)2.3.1 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构建 (5)2.3.2 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方法选择 (5)2.3.3 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结果分析 (5)2.3.4 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报告撰写与发布 (5)第三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5)3.1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 (5)3.2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内容 (6)3.3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效应 (6)第四章:农业科技创新政策 (7)4.1 科技创新政策背景 (7)4.2 科技创新政策内容 (7)4.3 科技创新政策评估 (7)第五章:农业绿色发展政策 (8)5.1 绿色发展政策背景 (8)5.2 绿色发展政策内容 (8)5.3 绿色发展政策实施效果 (8)第六章: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9)6.1 支持保护政策背景 (9)6.2 支持保护政策内容 (9)6.2.1 财政支持政策 (9)6.2.2 农业科技政策 (9)6.2.3 农业产业政策 (9)6.2.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9)6.2.5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9)6.3 支持保护政策效应 (10)6.3.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10)6.3.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0)6.3.3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0)6.3.4 促进农民就业和创业 (10)6.3.5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0)第七章:农业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 (10)7.1 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背景 (10)7.2 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内容 (10)7.2.1 国际合作政策 (10)7.2.2 贸易政策 (11)7.3 国际合作与贸易政策影响 (11)7.3.1 经济效益 (11)7.3.2 社会效益 (11)7.3.3 环境效益 (11)第八章:农业产业扶贫政策 (11)8.1 产业扶贫政策背景 (12)8.2 产业扶贫政策内容 (12)8.2.1 政策目标 (12)8.2.2 政策措施 (12)8.3 产业扶贫政策效果 (12)8.3.1 经济效益 (12)8.3.2 社会效益 (12)8.3.3 生态效益 (13)第九章:农业政策咨询方法与技巧 (13)9.1 政策咨询方法 (13)9.1.1 文献研究法 (13)9.1.2 实证研究法 (13)9.1.3 比较研究法 (13)9.1.4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法 (13)9.2 政策咨询技巧 (13)9.2.1 倾听与沟通技巧 (13)9.2.2 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 (13)9.2.3 创新思维与前瞻性 (14)9.2.4 协作与团队精神 (14)9.3 政策咨询案例分析 (14)第十章:农业政策研究前沿与展望 (14)10.1 农业政策研究前沿 (14)10.2 农业政策发展趋势 (15)10.3 农业政策研究展望 (15)第一章:农业政策概述1.1 农业政策发展历程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其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国家整体经济、社会背景紧密相连。
我国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研究

一、前言农业微生物是农业生产(含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有关应用微生物的总称,覆盖种植业、养殖业、农业环境等领域,涉及与农业有关微生物的特性、生命活动规律、作用过程调控等研究,也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兴方向。
农业微生物产业指利用农业微生物资源及相关工程技术的产业,具有生物工程、高增值农业的产业特征,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点;微生物肥料、微生物饲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能源、食用菌、微生物食物、微生物生态环境保护剂等是其重要的产品形式。
鉴于农业微生物产业在粮食安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在产业发展层面给予高度重视。
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发布的研究报告,全球农业微生物市场2019—2024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14.6%,预计2024年细菌类、真菌类、病毒类产品的产值分别为31.4亿美元、13.4亿美元、25.4亿美元。
以动物、植物“二元结构”为特征的传统农业正在向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元结构”的新型农业转变,微生物在农业领域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多认识。
发展农业微生物产业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耕地质量提升,支持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始终存在,而微生物产业将在解决粮食可靠供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例如,以农业微生物为基础的白色农业,能够明显缓解现代农业中化肥和农药不合理使用产生的环境污染、作物病虫害频发、农业投入成本上升、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耕地质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等有利于改善土壤健康状态,促进耕地质量恢复。
近年来,我国农业微生物市场发展势头迅猛,而市场空间依然较大,如微生物肥料仅占肥料总用量的10%。
微生物及其相关技术开始向农业生产的诸多方面渗透,以微生物农药、菌肥、堆肥、微生物饲料等为代表的产品,其技术研究和生产应用取得一定进展。
农业行业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农业方案

农业行业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农业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农业信息化概述 (2)1.2 智能化农业发展背景 (3)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第二章:农业信息化技术概述 (4)2.1 农业物联网技术 (4)2.2 农业大数据技术 (4)2.3 农业云计算技术 (4)第三章:智能化农业装备与技术 (5)3.1 智能农业传感器 (5)3.1.1 传感器种类及功能 (5)3.1.2 传感器布局与优化 (5)3.2 农业无人机应用 (6)3.2.1 精准施肥 (6)3.2.2 病虫害防治 (6)3.2.3 农田遥感监测 (6)3.3 智能农业 (6)3.3.1 种植 (6)3.3.2 施肥 (6)3.3.3 除草 (6)3.3.4 收割 (6)第四章: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7)4.1 农业信息管理系统 (7)4.2 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7)4.3 农业大数据分析平台 (7)第五章: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 (8)5.1 智能农业生产监测 (8)5.2 智能农业生产决策 (8)5.3 智能农业病虫害防治 (9)第六章: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政策法规 (9)6.1 农业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 (9)6.1.1 法律法规 (9)6.1.2 政策文件 (9)6.1.3 行业标准 (9)6.2 智能化农业政策法规体系 (10)6.2.1 法律法规 (10)6.2.2 政策文件 (10)6.2.3 技术规范 (10)6.3 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政策实施 (10)6.3.1 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 (10)6.3.2 完善政策体系 (10)6.3.3 强化政策执行 (10)6.3.4 优化政策环境 (10)第七章: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应用案例 (11)7.1 粮食作物智能化种植案例 (11)7.1.1 项目背景 (11)7.1.2 技术方案 (11)7.1.3 应用效果 (11)7.2 蔬菜水果智能化种植案例 (11)7.2.1 项目背景 (11)7.2.2 技术方案 (11)7.2.3 应用效果 (12)7.3 畜牧业智能化养殖案例 (12)7.3.1 项目背景 (12)7.3.2 技术方案 (12)7.3.3 应用效果 (12)第八章: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 (12)8.1 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12)8.2 智能化农业发展趋势 (13)8.3 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 (13)第九章: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区域发展 (13)9.1 东部地区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 (13)9.1.1 发展现状 (14)9.1.2 发展策略 (14)9.2 中部地区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 (14)9.2.1 发展现状 (14)9.2.2 发展策略 (14)9.3 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 (14)9.3.1 发展现状 (14)9.3.2 发展策略 (14)第十章: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策略与建议 (15)10.1 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5)10.2 促进智能化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 (15)10.3 完善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政策体系 (15)第一章:引言1.1 农业信息化概述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以及农业市场服务的信息化。
肉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肉牛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8)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8)1.1.1概况 (8)1.1.2财务状况 (8)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8)1.2项目基本情况 (9)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9)1.2.2产品方案及规模 (9)1.2.3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9)1.2.4土建工程 (9)1.2.5建设期限(一年) (11)1.2.6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1)1.2.7项目效益 (1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1)1.4综合评价 (12)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13)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14)2.2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16)2.3项目建设必要性 (17)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19)3.1建设地点选择 (14)3.2建设条件 (15)3.2.1自然条件 (15)3.2.2资源、科技支撑条件 (16)3.2.3基础设施条件 (17)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9)4.1市场分析 (19)4.1.1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19)4.1.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21)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22)4.3市场风险分析 (24)4.3.1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24)4.3.2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24)第五章建设方案 (26)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6)5.2建设规划和布局 (27)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28)5.4技术(工艺)方案 (28)5.4.1技术路线及流程 (28)5.4.2品种及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 (32)5.4.3主要技术参数 (33)5.4.4物料平衡分析 (35)5.5设备选型方案 (35)5.6主体工程方案 (35)5.7辅助工程及其它工程方案 (36)5.8实施进度安排 (37)第六章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措施 (40)6.1环境影响 (40)6.2节能减排措施 (40)6.3环保部门意见 (41)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42)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42)7.2劳动定员 (42)7.3管理措施 (43)7.4技术培训 (43)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3)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45)8.1投资估算依据 (45)8.2.1总投资 (45)8.2.1.1建设投资 (45)8.2.1.2建设期利息 (45)8.2.1.3流动资金 (45)8.3资金来源 (45)8.3.1中省财政补助资金 (45)8.3.2自筹资金及来源 (45)8.4中省整合资金的使用范围 (46)第九章财务评价 (47)9.1财务评价依据 (47)9.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 (47)9.2.1营业收入 (47)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47)9.3.1单位成品生产成本估算 (47)9.3.2项目总成本估算 (47)9.3.3经营成本估算 (47)9.4财务效益分析 (47)9.4.1盈利能力分析 (47)9.5不确定性分析 (47)9.5.1盈亏平衡分析 (48)9.5.2敏感性分析 (48)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 (50)10.1对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50)10.2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50)10.3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 (50)第一章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概况XXXX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XXXX年XXX月, 位于XXXXX境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农业行业的特点
农业产业链及其不同关注点:
1. 农业行业的特点
子行业众多:
⚫ 饲料:水产料、畜禽料 ⚫ 养殖:畜养殖、禽养殖、水产养殖 ⚫ 种子:玉米种子、水稻种子、辣椒种子 ⚫ 果蔬饮料:番茄酱、苹果、葡萄干 ⚫ 一般农产品加工:棉花、白糖、粮油加工 ⚫ 捕捞:远洋捕捞
5
1. 农业行业的特点:盈利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0 Jan-15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Jan-15
鸡苗价格(元/羽)
Jan-17
Jan-19
民和股份总市值(亿元)
Jan-17
Jan-19
2. 行业分析框架:生猪养殖行业
农牧企业高速扩张养猪业务。以新希望、大北农为代表的饲料公司加大养猪业 务投资力度,大型养殖公司实现产能爆发式增长。 行业养殖效率提升加速。
农业行业及公司研究框架与方法
概要
1. 农业行业的特点 2. 行业分析框架 3. 公司分析框架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2
1. 农业行业的特点
⚫ 产业链长,细分子行业众多,且子行业表现不一致; ⚫ 市值小,当前农业行业的总市值为15252亿元,占全市场的1.88%,流通
市值7591亿元,占全市场2.40%(注:市值日期为8月20日); ⚫ 销售季节与会计年度不一致; ⚫ 盈利波动大; ⚫ 越来越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关注; ⚫ 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未来的行业市值将不断增长。
2014 -41.26 -30.28 -27.50 -31.54 -54.53 -47.64 -35.29 -35.50 11.86 -17.88 -50.01 -26.34 -50.52
2015 31.41 40.82 77.59 30.61 21.44 56.65 17.35 47.27 96.22 35.56 47.37 18.72 -4.02
2016 3.76 6.56 12.02 5.60 4.15 0.62 6.77 10.75 -13.90 4.26 -5.67 8.14 0.19
2017 -15.04 -13.93 -37.44 -9.11 12.07 -9.71 -17.95 -23.50 -50.94 -37.40 -29.66 -30.21 -34.92
1. 出栏量(养殖效率) 2. 疫病 3. 自然灾害
稳定
猪肉消费
生猪价格
波动
生猪供给
- 肉类消费增长 - 关注食品安全
- 进口肉 - 替代品 - 环保、土地监管
2. 行业分析框架:周期性个股的运行特点
⚫ 股价走势与价格走势(猪价、鸡价、糖价)关联度高; ⚫ 波动大; ⚫ 周期反复; ⚫ 投资的时点把握,有明显提前趋势。预期很重要!
龙头企业的空间巨大。国内最大的养猪企业温氏股份,2019年市占率仅有3.4%。
表:主要上市农牧企业生猪销量
公司
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 正邦科技 新希望 天邦股份 大北农 傲农生物 天康生物 唐人神 金新农
2016 10.3 110.4 110.7 19.0 4.0 5.5 0.8 10.3 8.3 8.1
2017 11.8 -7.0 -19.9 17.4 4.1 5.5 1.1 10.6 6.9 5.8
2018 13.1 -19.2 -25.7 16.1 4.1 4.7 1.2 9.9 4.9 3.8
2018 4.80 20.58 10.37 25.90 5.88 -8.22 -20.33 -15.75 -9.94 -13.73 -25.09 -17.39 -11.11
2019 37.61 55.96 63.16 58.03 65.96 20.05 0.39 -33.89 -1.35 -17.07 -34.20 -19.31 -12.53
2019 17.0 118.5 147.4 19.9 3.7 4.8 1.1 9.6 9.2 8.1
2020Q1 18.7 294.0 377.3 22.0 3.1 4.8 1.7 9.业能赚钱
表:各个子板块在不同年份的超额收益状况(%)
海通农业 畜禽养殖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注:计算超额收益的基准指数为上证指数
1. 农业行业的特点:一些独特的研究要素
⚫ 政策:一、四季度是政策出台的密集期。 ⚫ 农产品价格: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最需要关注和跟踪。
8
2. 写在行业分析前:对各个子行业的全局把握
整体容量大的行业才容易出大市值的企业:
图:2019年农林牧渔业产值(亿元)
——禽养殖 ——畜养殖 饲料 疫苗 种子 林木及加工 果蔬饮料 农产品加工及流通 水产养殖 海洋捕捞 种植
2012 -8.46 -6.75 -28.07 10.79 -1.65 -8.26 -16.16 9.92 -8.27 -20.74 -21.54 23.48 4.42
2013 13.20 2.19 -11.46 9.55 19.89 45.30 18.99 24.36 -14.02 7.59 -7.25 -7.37 24.72
表:农业上市公司盈利波动大(%)
收入增速 营业利润增速 净利润增速 毛利率 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 财务费用率 期间费用率 营业利润率 净利润率
2014 3.8 58.9 48.1 13.0 3.9 4.7 1.2 9.9 3.3 3.1
2015 3.4 34.6 39.2 14.9 4.1 5.2 1.2 10.5 4.4 4.2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66067 农业
资料来源:W 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5776 林业
33064 牧业
12572 渔业
2. 行业分析框架
典型周期性子行业分析:供给端更值得关注
1. 人口自然增长 2.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 城市化进程加快
11
2. 行业分析框架:周期性个股的运行特点
投资的时点把握,有明显的提前趋势
50
生猪价格(元/公斤)
12
40
9
30 6
20
10
3
0 Jan-15
4000
Jan-17
Jan-19
牧原股份总市值(亿元)
3000
2000
1000
0 Jan-15
Jan-17
资料来源:W 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Jan-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