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设计步骤

合集下载

轴流泵站设计流程

轴流泵站设计流程

轴流泵站设计流程轴流泵站设计可是个很有趣又有点复杂的事儿呢。

一、前期了解。

咱得先知道为啥要建这个轴流泵站呀。

是为了农田灌溉呢,还是城市排水,或者是别的用途?这就好比我们要去旅行,得先知道目的地一样。

如果是农田灌溉,那就要考虑灌溉的面积有多大,需要多少水量。

要是城市排水,就得看看这个城市哪片区域容易积水,积水的量大概是多少。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它是整个设计的大方向呢。

二、选址。

选个好地方建泵站超级重要哦。

轴流泵站最好靠近水源,这样抽水就方便啦。

就像我们住酒店,肯定想找个离景点近的地方呀。

而且呢,要考虑周围的环境,不能影响到别人。

比如说,不能建在居民区中间,不然泵站运行起来的噪音会打扰到居民休息。

还要考虑交通便利不便利,以后设备的运输、维护人员的进出都得靠交通呢。

三、确定流量和扬程。

这可是轴流泵站设计的关键部分哦。

流量呢,就是这个泵站每秒钟或者每分钟能抽多少水。

这就取决于前面说的用途啦。

如果是灌溉大片农田,那流量就得大一些。

扬程就是水被抽起来的高度,它和水源与需要送水的地方的高度差有关系。

这就像我们爬楼梯,要知道从一楼到几楼一样。

我们得根据实际情况,仔细计算流量和扬程,可不能瞎估摸。

四、选择轴流泵。

市场上轴流泵的种类可多啦。

我们要选一个合适的,就像挑鞋子,得合脚才行。

要根据计算好的流量和扬程来选。

而且呢,还要考虑泵的效率、质量、价格这些因素。

效率高的泵,能节省不少电呢,这可都是钱呀。

质量好的泵,用的时间就长,不容易出故障。

价格也要合理,不能只买贵的,也不能贪便宜买个不好的。

五、泵站的布局设计。

这部分就像是给泵站规划一个家一样。

要合理安排轴流泵的位置,还有进出水管的走向。

进出水管要尽量短而且直,这样水流动的时候阻力就小。

还有,要给设备留出足够的空间来进行维护和检修。

不能把设备都挤在一起,到时候出了问题,维修人员都进不去可就麻烦啦。

六、配套设施的设计。

除了轴流泵,还得有其他的配套设施呢。

比如说,要有电机来带动轴流泵运转,电机的功率要和轴流泵匹配好。

泵站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泵站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1.1.泵站工程1.1.1.开挖工程1.1.1.1.主要工程量溢洪道的开挖有土方开挖和石方开挖,工程量见下表。

土石方明挖工程量1.1.1.2.施工布置( 1)渣场布置本标段渣场布置,详见施工总布置。

(2)施工道路布置施工道路布置,根据开挖施工需要修建临时便道。

(3)施工供风水电施工供风水电布置,详见施工总布置。

1.1.1.3.开挖程序泵房工程开挖总的施工程序是:先修施工道路,然后按从上至下分层开挖。

边坡支护在分层开挖过程中紧跟开挖面进行,上层的支护保证下一层的开挖安全顺利进行,随机支护随开挖及时进行。

1.1.1.4.施工方法和工艺(1)土方明挖在场地开挖前,承包人应清理开挖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及其它有碍物,主体工程植被清理的挖除树根范围应延伸到离施工图纸所示最大开挖边线、填筑线或建筑物基础外侧3m距离。

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主体工程施工场地地表的植被清理,必须延伸至离施工图纸所示最大开挖边线或建筑物基础边线(或填筑坡脚线)外侧至少5m距离。

土方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层的施工方法,开挖分层高度2.5—5.0m。

采用SD23推土机推配合1.0m3反铲挖掘机开挖;对于土方中出露的孤石采用手风钻孔爆破解碎,土方坡面预留0.3~0.5m厚人工配合修整。

(2)石方明挖石方开挖采用自上而下的梯段爆破,边坡预裂法施工,用YQl00B型潜孔钻辅以YT28手风钻分层梯段爆破,分层高度5~8m。

马道及对于石方开挖厚度大于1 m的水平建基面预留1 m厚保护层,保护层开挖采用YT28手风钻造水平预裂孔和垂直主爆孔实施水平预裂爆破。

为便于下一区钻孔施工和提高爆破质量,保证各爆破分区间的临时边坡稳定,对临时边坡实施施工预裂爆破。

坑、槽开挖采用手风钻造孔,深度浅于3m的坑、槽,周边边坡一次预裂爆破到设计槽底面;深于3m的坑、槽分层开挖;坑槽中部采用小梯段、小药卷进行“V”型掏槽爆破开挖。

坑、槽两侧边坡预裂爆破同时起爆时,一侧的预裂爆破至少滞后对侧100ms。

泵站设计流程(自己写的)

泵站设计流程(自己写的)

泵站设计流程
一、泵站规划
计算灌区面积所需流量→确定引水渠道大小(及其饮水池)→计算扬程
二、水泵的选型
按照扬程、流量初选几种泵型→确定泵站台数(同时根据现实条件核定泵型)→根据泵的转速和功率,确定动力机→按照流量和流速确定吸水管径→确定水泵安装高程(由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及其允许真空高程等计算)→计算出水管径
三、泵房设计
根据有效吸程确定泵房结构形式→泵房内部主机布置→辅助设施布置→泵房修建(略)
四、进水建筑物设计
池底高程确定(前面计算的有)→平面尺寸的确定→?????
五、出水建筑物设计
计算出水口顶部高程→计算池底高程→平面尺寸的确定→输水灌渠大小的计算→?????
六、电力设计
无。

泵站设计要点与步骤

泵站设计要点与步骤

10
水泵及水泵站
4、水泵机组和吸、压水管路的布置设计与尺寸计算
2)经济比较(当泵房深度大于8.0米时,圆形
泵房比较经济)。 2)送水泵房:矩形。 3)吸水池与泵房:合建式; 分建式。 合建式的优点:布置紧凑,水泵的吸水管路短,运行安全, 管理维护方便。要求河岸地质条件好,岸边水深较大。 分建式:取水构筑建在岸边,泵房建在离岸边较远的地质条 件好的地方;水泵吸水管路长,管理维护不方便,对吸入式工作 的水泵,水泵启动时间较长。 4)泵房的构筑形式: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
号。
3)选泵方案比较 原则:① 应选择效率高的水泵——尽可能地选大泵; ② 应有适当的供水组合,以满足用水量的变化——水泵台数一般 选择为3 ~ 9台,不同用水量情况下,扬程利用率比较高 扬程利用率 = H装置/H水泵×100% ③ 在平均用水量附近应使水泵运行在最高效率点处; ④ 维护管理方便,基建设备投资较少。 方法:绘制水泵并联运行组合特性曲线,分析水泵运行效率和扬程利用 率(见教材p.131),此时管道损失特性曲线H = Hst +∑SQ2。
(2)水泵设计扬程的确定
分为两种情况:1)泵站向水塔或净水构筑物的配水井供水; 2)泵站直接向用水户供水。 1)取水泵站向净水构筑物的配水井供水 H = Hst +∑h + Hsafety ∑h = ∑hs + ∑hd = ∑hp + ∑hd1
Hsafety :安全水头可取 Hsafety =1.0 ~ 2.0 (m); ∑hd1:水泵站闸阀井出口 至配水井的输水管水头损失; ∑hp:站内水头损失, 初选水泵时取 ∑hp ≈2.0 m; ∑hin:引水管道水头损失。
7
水泵及水泵站
1、初选水泵机组——电机选择和水泵基础尺寸的确定 (4)水泵配套电机的选择 1)水泵厂已推荐该型号的水泵配套电机型号; 2)水泵厂未推荐配套电机,可按教材p.27公式(2-49)计 算。 注意:水泵装置在运行中的最大轴功率的确定,安单 泵运行时的极限工况确定,可通过图解法或解析法确定水 泵工况点。 (5)确定水泵机组基础尺寸(参考教材pp.143~144)

泵站设计过程

泵站设计过程

讨论]泵站设计步骤的一点粗浅看法一、经验与建议:1、大型抽水站以江苏、湖北二地搞得较多,江苏这几年搞了解台站、淮安二站等,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引以为戒的。

2、大型水泵生产厂家以上海水泵厂和无锡水泵厂新型泵种特别是潜水泵以江苏亚太集团、高邮水泵厂为多。

二、设计步骤:1、首先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流量、特征水位、丰枯水期情况,泵站等级。

站址选择。

2、泵型选择,这一点较关键,将决定建筑物的形式。

采用新型泵应作水工模型试验。

一般到南京水科院或扬州大学水建学院(严教授泵站设计规范起草者)或武汉大学(原水利电力大学)。

3、总体布置,泵房、进出水建筑物、专用变电站,其他控制建筑物,管理设施,交通通讯等。

引水形式。

水流复杂的大型泵站应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论证。

4、泵房设计主要是各层高程尺寸确定,机电设备位置布置。

主厂房与副厂房布置。

目前随着水工建筑物美观要求,泵房的外观建筑设计应予以重视,应有较丰富建筑学知识设计人员设计。

(1)机组布置间距满足吊装和泵房内部交通要求。

(2)水泵层、电机层高度确定。

满足布置及安装要求。

(3)辅机,电器设备,管道、电缆道注意不要相互干扰。

(4)吊装设备确定。

(5)泵房门窗、屋面、消防、噪音、通风、采暖要求满足要求。

(6)防渗排水设施,也是关键点。

(7)大体积砼裂缝控制,不要用泵送砼,特别是流道,大体积砼,非裂不可。

施工图应标明这一要求。

(8)流道设计。

应水流平顺。

主要计算项目:(1)泵房稳定分析。

抗滑稳定,深层滑动(软基)、组合滑裂面滑动抗滑稳定(岩基),抗浮稳定。

(2)地基承载力计算、持力层、软弱下卧层计算。

最终沉降量计算。

确定地基处理方案。

本人现搞泵站采用了灌注桩结合水泥深层搅拌桩(仅作安全储备)可能液化土层或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特别注意,要处理!!!!!地基问题请大家一定要注意!!!(3)主要结构计算一般可按平面结构计算,必要时可按空间结构计算。

主要:A、底板按弹性地基梁计算,注意边荷载的考虑。

泵站设计步骤范文

泵站设计步骤范文

泵站设计步骤范文泵站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在各种环境和需求下,需要经历多个步骤。

以下是一个一般性的泵站设计步骤的详细解释:1.需求评估和数据收集:首先,需要对泵站的需求进行评估和数据收集。

这包括对水流量、压力、温度、水质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确定用户对泵站性能和功能的具体要求。

2.选择合适的泵和设备:根据数据收集的结果,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泵和设备。

这包括确定所需泵的类型(如离心泵、容积泵等)、功率、材质等。

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设备,如变频器、自动控制系统等。

3.确定管道和配管系统:根据泵站的位置和周围环境条件,需确定合适的管道和配管系统。

这包括确定管道的直径、长度、材料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管道的布局和支撑结构,以确保流体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流动。

4.进行水力计算和泵头计算:水力计算是泵站设计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它涉及到确定所需的总扬程、泵头和压力损失等参数。

通过这些计算,可以确保泵站在运行时能够满足需求。

5.进行结构设计和选址:结构设计和选址是泵站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结构设计涉及到泵房的建筑设计、设备布置和安装等。

选址需要考虑到地形、地质和地下水位等因素,以确保泵站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6.进行电气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电气设计是泵站设计的关键步骤之一、这包括对电气功率、电缆布线、开关设备等进行详细设计。

同时,还需要设计合适的控制系统,以确保泵站的正常控制和监测。

7.进行安全评估和环境评估:在泵站设计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安全评估和环境评估。

安全评估包括对泵站的各种风险和安全措施进行详细评估。

环境评估涉及到对泵站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8.进行施工和验收:完成泵站的设计后,需要进行施工和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安装、管道铺设等工作。

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泵站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测试和检查,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9.进行运行和维护:泵站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运行和维护。

给水泵站工艺设计_OK

给水泵站工艺设计_OK

17
2021/9/14
18
2021/9/14
19
2. 给水泵站工艺设计
一般步骤与方法:
(2)初步选泵和电动机(泵的型号、工作泵和备用泵的台数):
选泵考虑的其他因素:
① 泵的构造形式; ② 保证泵的正常吸水条件(利用允许吸上真空高度,避免安
装高度相差太大); ③ 选用效率较高的大泵; ④ 选用一定数量的备用泵; ⑤ 优先选择当地制造的成系列生产的、比较定型的和性能良
40
管道摩擦阻力计算图
41
管道摩擦阻力计算表
详见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常用资料(329页~),摘录部 分内容,见后:
42
总阻力损失:
hf
hm
l d
v2 2g
v2 2g
i l v2 (表中能够查出1000i)
d 2g
hf
hm
(管长 i)
v2 2g
(管长
表中数据
)
1000
v2 2g
1 2 3 ...
一般步骤与方法:
(6)精选泵和电动机: ① 根据地形条件确定泵的安装高度; ② 计算吸水管路和泵站范围内压水管路中的水头损失,求出 泵站扬程; ③ 校核初选泵的流量和扬程是否合适,否则,重新选泵和配 套电机。
2021/9/14
38 38
吸水、压水管路阻力损失精算
沿程阻力:
hf
l d
v2 2g
柯列勃洛克公式求解
hs, hd 吸水管、压水管水头损失;
考虑增加安全水头:1~2m
13
2. 给水泵站工艺设计
设计步骤与方法:
(1)确定设计流量和扬程;
一级泵站扬程:
2)直接供水
H HST ' h Hsev (1 ~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泵站设计.ppt共28页29页PPT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泵站设计.ppt共28页29页PPT
(2)水泵类型选择。水泵类型主要根据扬程选择,常用有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 等。 一般情况下,泵站设计扬程H
小于l0m,宜选用轴流泵; 5—20m,宜选用混流泵; 20—l00m,宜选用单级离心泵; 大于100m时可选用多级离心泵。
总结与建议
※贵州山区小农水工程泵站的设计扬程一般较高,多选择单级、多级离心泵,具体选单级还是多级主
总结与建议
※提水管采用PE管等塑料管时,应尽量避免管线沿途出现 “驼峰”和“膝部”的起伏现 象,驼峰处事故停泵时往往会产生伴有水柱分离的水锤现象(断流空腔再弥合水锤),所谓 弥合水锤是指有压管流中出现大空腔呈现很高程度的真空,从而很管内产生负压的水锤危害, 损坏塑料管,出现“压扁”现象。当起伏不可避免时,可以驼峰处安装进排气阀进气破坏真 空。
第10页
主目录
2.5.1、站址选择
章节目录
站址选择的原则是权衡多方面利弊,选择最优方案。根据泵站规模、运行特点,考虑地形、地 质、水源或承泄区、电源、枢纽布置、对外交通、占地、拆迁、施工、管理等因素以及扩建的可
能性,经技术经济比较选定。
总结与建议
※小农水工程泵站多建在岸边或半坡,站址应尽可能选择在地形相对开阔、岸坡适宜、
有利于工程布置的地点。
※宜选择在岩土坚实、抗渗性能良好的天然地基上,以保证泵站建筑的稳定和安全,同
时节省土建投资。不应设在大的和活动性的断裂构造带以及其它不良地质地段。
※站址选在淤泥、流沙、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软基地段时,应慎重研究确定基础类型和
地基处理措施,一般不建议选择软基地带作为站址。
第11页
第13页
主目录
2.5.3、提水管设计及设计扬程计算
章节目录
2、提水管径初估及承压计算: 管径可根据经验公式进行初估,计算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泵站工程设计工作内容及步骤范本泵站工程设计工作内容及步骤一、设计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1、阅读院内下达的设计任务书,了解各项设计要求;2、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到工程现场查勘;3、收集有关设计资料:、原工程设计报告及相关图纸;、工程运行管理方面的资料;、工程所在地的社会经济资料;、主要材料单价;、工程所在地的水文及气象资料:收集和整理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流域和河道特征、流域的暴雨和洪水特性等资料。

资料系列应尽可能长。

3.5.1、气象资料根据站年至年的资料进行统计:①气温: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②风速:不受潮汐影响的泵站工程需收集八个方位组的历年汛期最大风速的平均值;受潮汛影响的泵站工程需收集八个方位组设计频率的设计风速资料。

3.5.2、水文资料①降雨资料:应包括流域内各站点(必要时流域外)最大1小时、6小时、24小时(或72小时)暴雨资料。

②流量资料:收集历年年最大洪峰流量、枯水期历年各月最大洪峰流量资料。

③水位(潮位)资料:按泵站的具体情况根据《泵站设计规范》第条收集水位(潮位)资料。

、地形测量资料包括平面图、横断面图。

、地勘资料工程地质资料包括:站址处水文地质剖面,地下水分布及水位、水质;泵站建筑物处的地质纵、横剖面图,岩土物理力学指标,钻孔位置。

、交通条件了解泵址的对外交通条件。

、能源(电网)条件电源地理位置、容量、可靠程度、电压等级等。

、业主关于工程的要求和设想二、设计工作内容1、设计依据、工程主要文件⑴、前期工程规划、设计成果及上级审查批复的结论性意见;⑵、业主对泵站设计的要求;⑶、水泵产品样本或与水泵厂家签订的技术协议。

、规程规范⑴、《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⑵、《防洪标准》(GB50201-94);⑶、《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97);⑷、《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⑸、《泵站技术管理规程》(SL255-2000);⑹、《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SL317-2004);⑺、《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⑻、《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1996);⑼、《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⑾、《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⑿、《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DL5021-93);⒀、《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 278-90)。

2、水文计算、洪水计算设计暴雨计算、站址处的各频率设计洪水计算(应包括施工期洪水计算),进行计算成果的合理性分析。

、泵站规模的确定排水泵站按设计排水历时内平均排出涝水的方法计算确定,但对城镇排涝应按不淹主要建筑物复核其规模;灌溉泵站按作物灌水定额及灌溉用水流量过程线合理确定;供水泵站应根据供水对象的用水量标准确定。

、特征扬程的确定泵站特征扬程包括设计扬程、平均扬程、最高扬程和最低扬程。

特征扬程按以下步骤计算确定:(1)根据《泵站设计规范》第条的规定推算泵站进水池最高(防洪)水位、设计水位、最高运行水位、最低运行水位、平均水位;(2)根据《泵站设计规范》第3.条的规定计算泵站设计、平均、最高和最低净扬程,并按净扬程的15~25%估算管路扬程损失后,即可得到初选水泵时的选泵特征扬程 (对于有输出管道的泵站工程应通过水头损失计算确定) 。

3、泵型的选择⑴、泵型选择应根据泵站的各种特征扬程和设计流量,并结合泵房结构型式,综合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⑵、所选泵型:在平均扬程时,应在高效区运行;在设计扬程时,水泵出水量应达到设计流量;在最高、最低扬程时,水泵能安全、稳定运行,配套电动机不超载。

⑶、机组台数以3~9台(包括工作泵和备用泵)为宜。

⑷、当机组利用小时数较高,可根据泵站机组台数,增设1~2台备用机组。

4、站址枢纽总体布置及设计、站址选择泵站站址的选择应符合《泵站设计规范》第4章的规定。

、泵站枢纽总体布置泵站枢纽总体布置包括泵站厂房,进、出水建筑物(包括引渠、前池、进水池、进、出水流道或管道、出水池及压力水箱),专用变电站,其它枢纽建筑物和工程管理用房、内外交通、通信以及其它维护管理设施的布置等。

泵站枢纽总体布置应符合《泵站设计规范》第5章的规定。

、水泵运行工作点校核⑴、泵房型式选择:泵房型式分为分基型,干室型,湿室型和块基型。

泵房型式选择应根据泵站枢纽的总体布置和水泵型号,机电设备参数,进、出水流道型式,以及对外交通和工程运行管理要求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⑵、以最低运行水位为标准,根据水泵允许吸上高度(允许汽蚀余量)或厂家规定的最小淹没深度初定水泵安装高程。

⑶、进、出水流道(管道)型式、流道尺寸及立面布置,计算进、出水流道(管道)中的局部及沿程水力损失,并绘制水泵扬程曲线。

⑷、用图解或数解法推求水泵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工作点,并校核所选泵型或进、出水流道(管道)和水泵安装高程是否满足可靠、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要求。

、泵房结构设计⑴、泵房内部布置泵房内部布置的内容包括各种功能用房(主机房、辅助设备用房、中央控制室、高、低压配电室、电气维修室、检修间及交通道等)和室内机电设备的平、立面布置,泵房排架布置和泵房永久变形缝设置,以及泵房尺寸(宽度、长度和高度)的确定。

泵房内部布置应遵循《泵站设计规范》第节及《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⑵、防渗、排水布置泵房基底及侧向防渗排水布置应遵循《泵站设计规范》第条的规定。

⑶、泵房稳定分析泵房稳定分析的内容包括:荷载计算及其组合,抗滑、抗浮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泵房基底应力计算。

泵房稳定分析应遵循《泵站设计规范》第条的规定。

⑷、地基计算及处理地基计算的内容包括:泵房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计算,泵房地基最终沉降计算和泵房地基渗流计算。

地基计算及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应遵循《泵站设计规范》第条的规定。

⑸、泵房的主要结构设计泵房的主要结构包括:泵房底板、进出水流道、墩墙、水泵层、电机层楼面、机墩、排架、吊车梁、屋盖等,其设计计算应遵循《泵站设计规范》第条和《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⑹、进、出水建筑物设计泵站进、出水建筑物包括泵站取水口及引渠、前池及进水池、进、出水流道或进、出水管道、出水池及压力水箱,其设计的内容包括:各类进、出水建筑物型式选择、位置确定及布置,建筑物尺寸及高程确定,结构设计计算及稳定分析,地基计算及处理方案确定。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设计计算应遵循《泵站设计规范》第7章和《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电气设计⑴、电气设计泵站电气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供电系统;(2)电气主接线;(3)主电动机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4)无功功率补偿;(5)电动机起动计算;(6)站用电;(7)电气设备布置及电缆敷设;(8)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装置;(9)照明;(10)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11)自动控制和信号系统;(12)电气测量表计装置;(13)操作电源;(14)通信;(15)电气试验设备。

泵站电气设计应遵循《泵站设计规范》第10章的规定。

⑵、泵站辅助设备选择及布置泵站中的辅助设备包括:真空、充水系统、供、排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供油系统、起重设备及机修设备以及通风、采暖设备等。

泵站辅助设备的配备应满足泵站运行的要求,其设备选择和布置应遵循《泵站设计规范》第9章的规定。

、金属结构设计泵站常见的金属结构有:用于防淤或控制水位和用于检修的工作闸门、检修闸门其启闭机械设备,用于拦污和清污的拦污栅和清污机以及用于泵站断流的拍门、快速闸门或真空破坏阀。

泵站金属结构设计及启闭、清污机械设备的选择应遵循《泵站设计规范》第11章的规定。

、工程观测及水力监测系统设计⑴、工程观测设计泵站工程观测项目包含建筑物沉降、位移、振动、应力及扬压力和泥沙淤积等。

观测点设置数量及埋设位置的确定和观测设备的选择应遵循《泵站设计规范》第12章条的规定。

⑵、水力监测系统设计泵站水力监测系统应对泵站运行期间水位(包括进、出水池水位、泵房内集水井或排水廊道水位、拦污栅前后水位差)、压力(包括主、辅泵进、出口压力,虹吸式出水流道驼峰顶部压力,水泵进水流道进出口压差、压力油箱油面压力,贮气罐内部气体压力,水泵机组润滑水管、冷却水管进口压力等)、主泵单泵流量和累积水量等进行经常性的观测。

水力监测系统设计内容包括:测量点和观测断面布设,观测仪器设备选择,取压管和测量仪器信号线、动力线敷设,各种预埋件的设置等。

水力监测系统设计应遵循《泵站设计规范》第12章条的规定。

、消防设计泵站消防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泵站建筑物、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确定;(2)消防给水设计,包括消防水源及消防供水方式、供水设施、消防给水量和水压的确定及消防设备选择和布置;(3)消防电气和监测报警系统设计,包括消防用电源和火灾事故照明设计,疏散标志配置及火灾监测自动控制和报警系统设备配置。

泵站消防设计应遵循《泵站设计规范》第10章节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三、设计应提供的设计成果1、流域水系图;2、暴雨、洪峰频率曲线图;3、设计洪水(潮位)过程线;4、设计暴雨、洪水成果表;5、水闸规模计算成果表;6、水文分析计算书;7、设计报告(设计说明书);8、计算书;9、设计图纸;10、工程量明细表、汇总表;11、工程设计造价书;12、自动化监控专项研究报告;13、必要时,附专题研究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