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概要

合集下载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体系与标准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体系与标准
加强事故预防工作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维护与保 养等措施,预防特种设备事故
的发生。
建立事故报告制度
建立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制度, 及时报告事故情况,积极组织 救援工作。
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
对发生的特种设备事故进行调 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制 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加强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 救援装备、开展应急演练等措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评估
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 保设备安全运行,及时发现和消除安 全隐患。
建立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特种设备事故,制定 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救援队伍 、救援装备和救援程序。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制定维护与保养计划
根据特种设备的种类、 使用状况和维修周期, 制定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计划。
安全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法律法规的完善
01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完善安全监管体系

安全管理信息化
02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

强化监督检查
03
加大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的力度,提高安全监管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
安全文化与人才培养
安全意识教育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 能。
建立安全监测与评估机制
1.D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
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 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与要求
人员管理
设备管理
建立特种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的资质和培 训要求,确保操作和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 专业知识和技能。
建立特种设备的采购、安装、使用、维护 和报废等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和使用状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1. 引言特种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

本文将介绍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的概念、构成、作用以及主要内容。

2.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的概念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是指由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文件构成的一套完整的、覆盖特种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法规体系。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旨在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事故的发生,减小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3.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的构成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法规构成:3.1 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是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的基石。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特种设备的管理责任、安全监管措施、安全评估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

3.2 特种设备安全规范特种设备安全规范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等环节。

特种设备安全规范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程等。

这些规范具体说明了特种设备各个环节应遵循的安全要求和操作指南。

3.3 特种设备安全标准特种设备安全标准是衡量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和质量的依据。

特种设备安全标准主要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组成。

这些标准明确了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3.4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是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的运行体系。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措施等。

它们确保特种设备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按照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要求进行管理和控制。

4.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的作用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其主要作用如下:4.1 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规定了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特种设备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
为确定锅炉检查总 局管理职能,劳动部 专门向时任国务院副 总理的陈云和薄一波 同志所呈送的报告。
二、?特种设备平安监察条例?
1958年大跃进撤并了机构,1963年国务院再次批 准在劳动部重建锅炉平安监察局,我国正式开展 了压力容器和气瓶的平安监察工作。
1966年 “文化革命〞开场后,全国锅炉压力容器 平安监察工作全面停顿,随后是人员下放,机构 撤销。致使锅炉压力容器设备平安状况急剧下降。 造成了大量事故的发生,在1979年发生了轰动世 界的三次大事故。
第五条特种设备平安技术标准的名称可以称规程、规那么、导 那么、细那么、技术要求等,但是不得称规章、通知、通告或 公告。
一、特种设备法律法规体系
文件标准举例: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视管理规那么
国质检锅[2003]248号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 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平安监察规程 超高压容器平安技术监察规程 锅炉定期检验规那么 有机热载体炉平安技术监察规程 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 厂内机动车辆监视检验规程 电梯监视检验规程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
〔TSG R0003-2007〕 〔TSG D7001-2005〕 〔TSG R7001-2004〕 〔TSG R3001-2006〕
〔TSG R0002-2005〕 〔TSG R0001-2004〕
〔TSG G7001-2004〕 〔TSG G3001-2004〕 〔TSG G1001-2004〕 〔TSG Z7001-2004〕 〔TSG D7001-2006〕 〔TSG ZF001-2006〕
二、?特种设备平安监察条例?
〔一〕、特种设备平安管理历程,?条例?产生的背景
1955年4月25日,天津第一棉纺厂1台锅炉在运行中发生
了爆炸,爆炸部位发生在下锅筒纵向铆接连接处,上下锅

特种设备法律法规体系

特种设备法律法规体系

特种设备法律法规体系特种设备法律法规体系1. 引言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

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建立了完善的特种设备法律法规体系。

本文将对特种设备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介绍。

2. 相关法律法规2.1. 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法是特种设备的基本法律法规,其中包括特种设备的定义、分类与管理、使用与维护、安全监察等方面的规定。

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实施,为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

2.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是对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细化和具体化,明确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职责、监察形式、监察程序等内容。

该条例的实施,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2.3. 特种设备分类管理目录特种设备分类管理目录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的特种设备分类管理的参考依据,包括了各类特种设备的名称、定义、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

通过该目录,可以对特种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管理。

2.4.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是针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制定的管理规定。

该规定规定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基本义务、安全责任、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安全管理的依据。

2.5. 特种设备维修单位管理规定特种设备维修单位管理规定是对特种设备维修单位进行管理的规定,其中包括了特种设备维修单位的准入条件、管理要求、安全措施等内容。

该管理规定的实施,对特种设备维修单位的管理起到了指导作用。

3. 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3.1. 实施机构特种设备法律法规的实施主体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

这些机构通过制定指导文件、开展培训、进行监察等方式,推动特种设备法律法规的实施。

3.2. 监督机制特种设备法律法规的监督主要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机构进行,监督包括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维修单位的检查评估、行政处罚等措施,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

简述特种设备标准法规体系

简述特种设备标准法规体系

简述特种设备标准法规体系
特种设备是指具有一定危险性,需要专门管理和监督的设备。

特种设备标准法规体系是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建立的一套法规和标准体系。

特种设备标准法规体系可分为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行业标准四个层级。

首先,国家法律是特种设备标准法规体系的基础,如《特种设备安全法》就是特种设备管理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从法律层面确立了特种设备的管理责任、安全标准以及监管机构的职责,为特种设备的管理和监督奠定了基础。

其次,行政法规是对特种设备的管理细则进行规定的法规。

比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就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具体操作规程,其中规定了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定期检验等规定。

这些法规有助于规范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和检验流程,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部门规章是由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和发布的管理规定。

各省份或行业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特种设备管理规定,对特种设备的注册、使用和监督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

这些规定通常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制定的,弥补了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不足。

最后,行业标准是特种设备行业自身制定的标准。

行业标准主要用于规范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等各个环节,以及特种设备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特种设备行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特种设备标准法规体系是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建立的一套法规和标准体系。

这一体系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
章和行业标准四个层级构成,旨在规范特种设备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简介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简介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简介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集合特种设备安全的各个要素,是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安全性能、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等的完整描述,是实现依法监管的基础,是完善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目前由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各类标准五个层级构成。

1.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13年6月29日通过,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使用活动必须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要求。

2.行政法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对尚未制定法律的其中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和较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

如: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有关的地方性法规。

在法规方面,目前除国务院公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之外,还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有立法权的较大城市人大通过的地方条例,如《广东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等。

3.行政规章(部门规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行政规章(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应当经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决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本法规标准体系所述的行政规章(部门规章)泛指以“总局令”形式颁布的、行政管理性内容较突出的文件,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市场监管总局令第74号),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和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等。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重要法律保障。

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法规的制定。

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有关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明确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维护和检验等方面的安全要求和责任。

2. 标准规范的制定。

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修订特种设备的安全标准和规范,明确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和检验等环节的安全要求,引导特种设备生产企业和用户单位依法操作。

3. 事故监管和处理。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明确了对特种设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的监管和处理程序,保障事故处置的及时、有效和公正。

4. 监督管理机制。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还明确了特种设备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了生产企业、使用单位和相关人员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

总的来说,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预防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只有严格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才能有效地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促进特种设备行业的健康发展。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基础,为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使用和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特种设备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生产和生活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的建立对于维护社会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法律法规的制定。

国家应制定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法、锅炉安全法、压力容器安全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和监督管理等内容,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2. 标准规范的制定。

国家相关部门应根据特种设备的特点和安全管理的要求,制定和修订特种设备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包括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标准、安装使用标准、维护检验标准等,这些标准规范为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使用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我国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结构

我国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结构

备安全监管的部门制定)。
第四章 《特种设备安全法》的主要内容解释
7、第九条,关于行业组织的作用 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诚信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这为发挥特种 设备行业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奠定了法律基础。可以根据政府转变, 支持行业协会在法定的职责范围内开展行业管理工作。 8、第十一条,关于宣传教育、普及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这是二审加的,明确这是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 第二章 生产、经营、使用 9、第十四条,关于人员资格 一是人员种类: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目前主要是无损检测人 员、水质检测人员);作业人员。 二是人员资格:要求取得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没有明确具 体的实施机构,条例中明确要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考核合格,这 为进一步改革许可方式留有余地)。 三是上述人员应当严格执行规范、制度,保证安全。 10、第十五条,关于自行检测、维护保养与申报检验 规定了企业责任和法定检验强制性要求。
二是明确了由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实施,但是没有规定那一 级部门,也没有规定生产许可的内容、方式。这为今后减少许 可、降低守法成本奠定了基础。 13、第十九条,关于生产单位责任 生产企业应当保证特种设备生产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 的要求,对安全性能负责;不得生产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 效指标及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是保证本质安 全的主体)
设计
制造
检验
安装
安全监察
使用 改造
经营
理修
两项基本制度
行政许可制度
作业 人员考核
检验检测 人员考核 设计许可
检验检测 机构核准
行政许可
制造许可
使用登记 充装许可
安装改造 修理许可
监督检查制度
强制检验
安全状况 公布
现场监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的建立问题;三是以规章为管理要求,解决安全监察工作程序问题;四是
以安全技术规范为准则,解决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基本要求问题;五是以标准为 基础,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技术支持问题。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特种设 备安全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实际情况,拟建立“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安全 技术规范为主要内容、以技术标准为基础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标准体系”。
气瓶 对应监督检查制度的安全技术规范如下:
监督检查制度
规章、规范
强制检验制度
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 气瓶定期标准
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安全状况公布制度
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试行) TSG Z0006-2009 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导则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 TSG Z0002-2009 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气瓶法规与标准
1983年国家成立气瓶标准化委员会,到1985 年气瓶国家标准出台,到现在形成了一系列气瓶 国家和行业标准。 气瓶基础标准 气瓶标准 试验标准 充装、检验标准 充装站及充装条件标准 部件标准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相关法规
四、气瓶相关法规和标准简介
气瓶 标准下:
GB GB GB GB GB GB GB
5099-1994 钢质无缝气瓶 5100-2011 钢质焊接气瓶 5842-2006 液化石油气钢瓶 11638-2011 溶解乙炔气瓶 17258-1998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 24160-2009 车用压缩天然气钢质内胆环向缠绕气瓶 24159-2009 焊接绝热气瓶
GB 7144《气瓶颜色标志》
气瓶检验标准
1、GB 13004-1999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2、GB 13075-1999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3、GB 8334-2011 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4、GB 13076-2009 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5、GB 13077-1991 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6、GB 19533-2004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7、GB 24162-2009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定期检验与 评定 8、GB 12135-1999 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 9、GB/T 9251-1997 气瓶水压试验方法 10、GB/T 12137-1989 气 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11、GB/T 9252-2001 气瓶疲劳试验方法 12、GB 11639-1989 溶解乙炔气瓶多孔填料技术指标测定方法 13、GB/T 13003-1991 溶解乙炔气瓶气压试验方法 14、GB/T 13440-1992 无缝气瓶压扁试验方法 15、 GB 15385-1994 气瓶水压爆破试验方法
特种设备制造单位资格许可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 位资格许可 TSG R3001-2006 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 TSG R4001-2006 气瓶充装许可规则
气瓶充装单位资格许可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相关法规
四、气瓶相关法规和标准简介
行政许可制度 规章、规范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
TSG R5001-2005 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标准体系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
一、概述(历史、名词术语、意义) 二、法规标准体系框架(建设思路、五层次)
三、特种设备法规体系现状
四、《条例》及相关锅炉压力容器法规简介 五、锅炉压力容器法规标准动态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概述
一、概述
(一)特种设备法规历史 中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是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而设立;特种 设备安全监察法规也是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而制定。 1960年制定了第一个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范,即第一版的《蒸汽锅 炉安全监察规程》。以后颁布了《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一系 列规范性文件。2004年开始建立法规标准体系,启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规范(TSG)的制定工作。 1982年2月6日国务院颁布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2003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373号国务院 令),自2003年6 月 1日起施行。《暂行条例》同时废止。2009 年1月, 国务院以第549号令对《条例》进行了修订。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概述
一、概述
(二)名词术语 法律,《特种设备安全法》 行政法规,《条例》(第373、549号国务院令),地方性法规。 规章,质检总局局长令,地方政府规章。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规范性文件。 标准,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三)建设法规标准体系的意义 六大体系建设:法规标准、动态监管、安全状况评价、 安全责任落实、应急救援、科技支撑 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的需要; 是完善中国特种设备管理体系、创中国特种设备品牌的需要; 是深化改革创新,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系的需要。
三、特种设备法规体系现状
(四)第四层次:安全技术规范和强制性国家标准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包括规定强制执行的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和相应的设计、制造、 安装、修理、改造、使用管理规定和检验检测方法,以及许可、考核条件、程序的一系 列规范性文件,包括有关的管理规则、核准规则、考核规则及程序规定和有关的安全技 术监察规程、技术检验规则、审查评定细则、人员考核大纲等。 近 3 年内,将基本完成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150 项左右)体系的建设。随着形势的 发展,今后各类设备的安全技术规范将形成一个大规范(法典),目前的各技术规范将 成为大规范中的一个章或节。包括综合管理类规范在内,安全技术规范的最终目标是形 成约20个大规范(法典),目前已经开始试点起草(氧舱)。 安全技术规范分为综合、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及元件 )、电梯、起重机械、游 乐设施、客运索道、场(厂)内机动车辆等九大类。综合类规范以安全监察管理内容为 主,并将适用于各类设备的综合性规范划入其中;其他各类设备规范以该类设备的全过 程基本安全要求为主,包括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体系的特点是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 表1 表2 已颁布的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94个) 目前有效的特种设备规范性文件(30余个)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框架
二、法规标准体系框架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框架为:“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安 全技术规范—引用标准”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法律——特种设备安全法(已正式启动制定程序) 第二层次:行政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已颁布), ——特种设备地方性法规 第三层次:行政规章——事故处理规定等总局令 ——特种设备地方政府规章 第四层次:安全技术规范——各项技术规程、规则,强制性国家标准 (拟订约150个,现有100余个)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相关法规
四、气瓶相关法规和标准简介
国 家 质 检 总 局 第 46 号 令 《 气 瓶 安 全 监 察 规 定 》 2003.4.24
气瓶安全技术规 范和规程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0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1993 TSG R0009- 2009《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现状
三、特种设备法规体系现状
(二)第二层次: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行政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373、549号国务院令),2003年 3月公布, 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2009年1月修订。 地方性法规:如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 管理条例》、《淄博市承压设备安全监察条 例》。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2003年4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令第46号发布)。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2005年1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令第70号发布)。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2006年12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令第92号发布)。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游乐园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现状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条例》简介
四、气瓶相关法规和标准简介
按照《条例》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分为行政许可制度和监督检查 制度两项。 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制度共 8项: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特种设备制造单位资格 许可、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资格许可、罐车和气瓶充装单位资格 许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特种设备检验人员 考核、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对应于行政许可制度,我们有许多安全技术 规范,如许可条件、鉴定评审细则、核准规则等,还有各种人员考核规则、 考核大纲。 特种设备监督检查制度共 5项:强制检验制度(包括设备生产过程监督检验 和在用设备定期检验)、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安全 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状况公布制度等。对于监督检查制度,我们有各类设备 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规则,还有已颁布的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事故调查处理、信息化工作规则等。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现状
三、特种设备法规体系现状
(三)第三层次: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部门规章: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首长签署部门令予以公布的并经过一定方式向社 会公告的“办法”、“规定”。目前以“部门令”形式发布的特种设备部门规章已有8个,即: 《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 2000年 6 月 15 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 11 号发布)。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发布)。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2001 年 9 月 17 日国家质检总局令第 2 号发 布)。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 2001年 12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令 第14号发布)。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2002年7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令第22号发布)。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框架
二、法规标准体系框架
法规体系为: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