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概论5第五章节事活动

合集下载

会展概论5第五章节事活动.

会展概论5第五章节事活动.

活动组织者角度: 特殊事件(活动)是在赞助人或组织者的正常 计划或活动以外的一种一次性或经常发生的活动。
参与者角度: 在正常的选择范围以外,或日常经历以外的一
个娱乐、社会或文化体验的机会。
邹统轩(2001)认为,节事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专指以各 种以节日和盛事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 吴必虎(2001)认为,节事是有主题的公众庆典活动,是指城市 举办的系列活动或事件,包括节日、庆典、地方特色产品展览、 交易会、博览会、会议,以及各种文化、体育等具有特色的活 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 戴光全(2005)认为,节事是节日和特殊事件的统称,在事件 及事件旅游的研究,常常把节日和特殊事件合在一起作为一 个整体进行探讨。
上海世博花车首次亮相美国玫瑰花车巡游
引导案例2:大连国际服装节
第四章 节事活动
第一节 节事概述
第二节 节事的运作与管理
一、节事相关概念
节日:有主题的、传承性较强的公众庆典活动。
资料:我国的节日
事件(Event):历史上或社会上已经发生的、产生相当影响的 事情。可分为自然事件和人为事件。 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非同往常的事件,一般指人为策划 的事件。
四、节事活动的特点
1多样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 交融性(人流、物流、信息流) 3 地域性(地域特色、吸引力) 4 时效性(短期性) 德国慕尼黑啤酒节
5 双重性(经济与文化,节事参与者与旅游者)
6 个性化(突出特色)
7 吸引性(求知、渴望、好奇、神秘)
8 文化性(传统、现代,民族、地域) 9 体验性(参与性、发展趋势、深度开发) 10 认可性(控制、保护、承受力) 西班牙奔牛节
资料阅读:西班牙奔牛节

《会展概论》复习内容整理

《会展概论》复习内容整理

《会展概论》复习内容整理第一章会展概述一、会展的定义P2会展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由多个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集体性的物质和文化交流活动。

二、会展的组成部分“MICE”由会议、展览、节事和奖励旅游组成M——公司业务会议(corporate meetings)I ——奖励旅游(incentive travel programs)C——协会或社团组织会议(conventions)E——展览、节事(exhibition,events)三、会展的特点P3综合性、创新性、集中性、技术性和艺术性、发展持续性、区域差异性、时间均衡性、影响广泛性。

四、会展的作用P6(一)经济作用1、产生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2、拉动相关产业发展3、促进经济合作4、优化产业结构5、增加就业机会(二)社会文化作用1、提高会展举办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促进信息交流和先进技术知识的传播3、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素质(三)环境作用促进会展举办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的维护,改善当地的居民生活环境。

第二章会展的历史和现状一、展览会的雏形(一)展览会的雏形是——集市(二)最早的集市是:法国的香槟集市二、展会历史常识(一)德国莱比锡博览会号称最古老的博览会,始于1165年(二)1798年,法国举办了工业产品大众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组织的国家工业展览会(三)1851年5月1日,英国伦敦首次举办了“万国工业博览会”。

简称大展览会,这是第一个发展到国际规模的工业展览会,亦即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四)1914年,美国成立了国际会议局协会(IACB)(五)国际展览局(BIE)总部设在巴黎,主要负责协调和管理世界博览会,并决定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国。

(六)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是世界最具权威性的会议协会组织。

(七)国际展览会联盟(UFI)认证的40多个国际展览会中,有19个在新加坡举办,UFI于2003年更名为国际展览业协会(GAEI)(八)1910年,清政府在江宁(今南京)由官府和商界合办了南洋劝业会,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博览会。

会展概论第五章会议活动

会展概论第五章会议活动

会展概论第五章会议活动
会展概论
第五章 会议活动
5.1 会议的概念、类型和构成要素
5.1.1 会议的类型
按照会议的组织形式划分 1.论坛 2.研讨会 3.报告会
按照会议的规模划分 1.小型会议 2.中型会议 3.大型会议 4.特大型会议
会展概论第五章会议活动
会展概论
第五章 会议活动
5.1 会议的概念、类型和构成要素
会议的策划必须反映出会议目标及与会者的特点。
会展概论第五章会议活动
会展概论
第五章 会议活动
5.2 会议的策划
会议策划的作用
1、促使会议有序性 2、促使会议创新 3、让与会者产生舒适感和安全感 4、促使会议产生超值服务 5、促进会议商业化运作 6、促使会议规范化
会展概论第五章会议活动
会展概论
5.2 会议的策划
会展概论第五章会议活动
会展概论
第五章 会议活动
5.1 会议的概念、类型和构成要素
会议的主要特点
1、集体性 2、程序性 3、公开性 4、规范性
会展概论第五章会议活动
会展概论
第五章 会议活动
5.1 会议的概念、类型和构成要素
会议的作用
1、会议体现了民主。 2、会议交流了信息 3、会议统一了集体认识和行为 4、会议促进了和谐和团结
会展概论
第五章 会 议 活 动
会展概论第五章会议活动
会展概论
第五章 会议活动
5.1 会议的概念、类型和构成要素
5.1.1 会议的概念
会议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人按一定的组织原则 聚合在一起,围绕某些共同关心的内容而进行的多向沟 通过程。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经 常性活动之一。会议具有决策、协调、组织领导、资 讯、联络感情等功能,它是提供信息、聚集信息、讨论 与解决问题、宣传、培育训练的重要途径。

《会展第五章节事》课件

《会展第五章节事》课件

制定宣传预 算:根据宣 传策略和宣 传时间表, 制定宣传预 算
制定宣传效 果评估方案: 对宣传效果 进行评估, 以便及时调 整宣传策略
制定宣传计划:明确宣传目标、时间、渠道和预算 制作宣传材料:包括海报、传单、广告等 利用社交媒体: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宣传 合作推广:与合作伙伴、媒体、KOL等进行合作推广 监测和调整:监测宣传效果,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确定活动主题:根据节事活动的特点和 目的,确定活动主题
制定活动流程:包括开幕式、闭幕式、 主要活动、辅助活动等
设计活动场地:根据活动规模和主题, 选择合适的场地,并进行场地布置
安排活动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志愿者、 表演者等,并进行培训和分工
制定宣传计划:包括线上宣传、线下宣 传、合作伙伴宣传等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安全、医疗、交通 等应急预案,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活动执行情况:总结活动执行过程 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
活动成本效益分析:评估活动成本 与收益,为未来活动提供参考
分析活动效果:评估活动是否达到 预期目标
总结成功经验:提炼活动中成功的 做法和经验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收集反馈意见:了解参与者和观众 的意见和建议
制定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和 反馈意见,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 方案
PART SIX
案例名称:北京国际电影节 举办时间:每年4月 举办地点:北京
活动内容:电影展映、论坛、颁奖礼等
成功原因:政府支持、行业参与、观众 参与度高
影响:提升北京文化影响力,促进电影 产业发展
目标明确:明确活动目的,如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销售额等 创意策划:独特的活动创意,吸引目标受众 精心组织:完善的组织计划,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营销推广:有效的营销推广,提高活动曝光度 客户体验:注重客户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数据分析:活动结束后的数据分析,为下次活动提供参考

会展概论 5第五章 节事活动

会展概论  5第五章 节事活动

引导案例1:美国玫瑰花节
首届美国玫瑰花节是1890年1月1日在洛杉矶帕萨蒂市举行的, 活动主要包括“花车巡游”和“大学生足球联赛”两大项 目,迄今为止,该节已成功举办了100多届。
经济效益:每年仅“玫瑰联赛”就能给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带 来1·5亿美元的经济收益, 每年可为美国“PAC-10锦标赛” 和“BigTen”出资2500万美元,并为21所协商大学的运动员 提供奖助学金,还每年为地方政府提供90万美元的活动举办 和筹划经费。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 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 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先入为主”(楚汉相约 攻咸阳:先到咸阳为王上)
八、我国节事旅游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
我国节庆旅游的兴起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一些相对 比较成功的节庆活动至今依然影响很大,如洛阳的牡丹节 (1983年)、潍坊的风筝节(1984年)、哈尔滨的冰雪节 (1985年)等。这一阶段节庆旅游活动的重心在于当地的 居民,与老百姓的文娱活动密切相关,是作为一种大众文 化现象而存在的。
如同打台球、下棋及其他人类活动,往往“差之 毫厘,谬以千里”、“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Halo Effect),又称“光环效应”,提出者为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H. Kelly)。即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 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 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 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资料阅读:西班牙奔牛节
又名“关牛节”,正式名称为“圣费尔明节”,始于1591 年,从每年的7月6日开始举行,7月14日结束,地点在西 班牙东北部潘普洛纳城。奔牛节的主要仪式包括上午的奔 牛活动和下午斗牛活动。西班牙人认为奔牛节为男人提供 了一次展示智慧、胆识、技巧和意志的机会,让男人们有 机会证实自己是真正的男子汉。

会展概论(四川教育学院)第五章节事活动 教案

会展概论(四川教育学院)第五章节事活动 教案

第五章节事活动[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节事活动的概念、基本类型。

➢理解节事活动策划原则、策划流程,能进行简单的运用。

➢了解节事活动的运行模式以及我国节事活动的发展现状。

[本章问题引入]节事活动尤其是大型节事活动的成功举办可以为举办地增强凝聚力、获得财政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近年来,众多国家、地区和城市纷纷举办各种节事活动,并把节事活作为举办地营销的重要举措,以此提升举办地的形象和地位,促进举办地经济文化建设。

第一节节事活动概念和类型一、几个相关概念(一)节日(Festival)节日可以简单的定义为有主题的、传承性较强的公众庆典活动。

它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节日与平日相对而言,具有非日常性,是一种特殊的日子;节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节日的目的是为有共同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所设立的;真正的节日是为公众而产生的,而不是为个人产生的,节日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范围。

所以,不同社会群落价值观念不同,崇尚的节日也各不相同。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有多种多样的节日活动,它们反映了不同群落的传统习惯和价值观念。

(二)事件(Event)《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事件”的解释是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

近年来,业内提出了一些与“事件”相关的概念,如“重大事件”、“特殊事件”、“标志性事件”等。

同时也出现了“重大活动”、“大型活动”、“特殊活动”、“标志性活动”、“活动项目”等提法。

事实上,两者均来自同一英文单词“event”,只是不同的专家学者根据具体的情况,翻译和使用的名称不同而已。

(三)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简单的说,特殊事件就是那些不同于日常生活的事件。

Getz曾从组织者的角度和消费者的角度为特殊事件进行了定义:从特殊事件的主办者或组织者来说,特殊事件是发生在主办者或组织者日常进行的或是经常碰到或举办地活动或项目范围之外的事情,具有一次性或至少不是经常发生地特点;对于消费者或顾客来说,特殊事件与日常的常规活动不同,是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体验或日常选择范围之外的事件。

期末考试资料-会展概论精选全文完整版

期末考试资料-会展概论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会展概论第一章导论1、会展的定义: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的商业或非商业活动的简称。

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销活动、大中小型会议、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

特定主题的会展是指围绕特定主题集合多人在特定时空的集聚交流活动。

狭义的会展仅指展览会和会议;广义的会展是会议、展览会、节事活动和各类产业/行业相关展览的统称。

2、会展的属性:属于第三产业,属非主流性产业3、会展经济的含义:①、会展经济是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或现象,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综合效益包括传统的经济形式和人们参与会展活动中获得的精神愉悦感与美的体验,社会效益巨大②、实现会展经济发展的途径是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博览会、体育赛事和节事活动,新的形式充实着会展经济的发展过程。

③、会展经济具有明显的产业关联特征总结:会展经济是指以会展场馆为基础,以完善的城市设施和健全的服务体系为支撑,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节事活动,为参与活动的个人或组织提供经贸洽谈、产品展示、文化交流或参观展览的便利,在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举办地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

4、会展经济的特点:综合效益大、产业关联度高关联性强、互动性能好、投资回收快、带来大量游客。

5、会展经济的功能:整合功能、纽带功能、展示功能、连带功能、促销功能。

6、会展业的发展趋势:集群发展、组建联盟、市场运作、品牌立本。

第二章会展产业经济分析1、市场竞争结构的基本类型:完全竞争市场、独占或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形态)。

2、企业对会展的需求,会展需求者一般包括个体和团体两大类会展需求的特点:①需求方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②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③受企业需求偏好影响④相关的服务水平和价格影响会展的需求⑤其他制约因素的影响,如行业和地区的产品需求弹性和竞争、市场体制完善程度等。

会展概论-课件

会展概论-课件

5.1 节事活动的概述 5.1.1 节事活动的定义及特点 (1)节事活动的定义
节事(festival & special event)是一个组合 的概念,是从国外研究中借鉴而来的,即节日
和特殊事件的统称。
5.1 节事活动的概述
5.1.1 节事活动的定义及特点 (2)节事活动的特点
1)多样性
2)交融性
基本要素指会展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
增值要素指有利于会展业加速发展或提升地 区会展业发展潜力的要素。
1.3 会展经济
1.3.1 会展经济的概念 会展经济是某一特定地区通过举办大规模、多层次、 多种类的会展活动,为本地区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是一 种综合的经济效应。 例如,会展活动自身带来的经济现象,由会展活动 衍生出来的经济现象(酒店、餐饮等),因展会而 促成的经贸交易活动,为促进会展业的发展而引发 的经济活动(展馆建设等)。
3.2 会议的运作 3.2.3 会议管理 ( 1 )会议成本管理 ( 2 )会议保密管理 ( 3 )会议危机管理 ( 4 )会议视听设备管理
3.3 中外知名会议
3.3.1 博鳌亚洲论坛 博鳌亚洲论坛(Boao Forum for Asia,
BFA),或称为亚洲论坛、亚洲博鳌论坛,是 一个非政府、非营利,定期、定址的国际会 议组织。博鳌亚洲论坛以“平等、互惠、合 作和共赢”为主旨,立足亚洲,推动亚洲各 国间的经济交流、协调与合作;同时又面向 世界,增强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对话与经 济联系。
4.3.3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始创于1947年8月,经过
60多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已成为当今规模最 大的国际工业盛会,被认为是联系全世界技术 领域和商业领域的重要国际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唱会(Concert)指具有一定规模的现场音乐演出。音乐 可以是由单独的音乐人所表演或是音乐的集体演出,歌手通 常是在舞台上表演。
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内容也多以日常生活、爱情的题材为主; 在形式方面,常以“心里话”式的歌词,刺激性的音响,华 丽的灯光、布景、服装,活跃、绚丽、动感的舞蹈,演员同 观众的互动交流等等来吸引观众。
王勇演唱会片段
各地大型节庆活动
资料:音乐节
音乐节(Festivals)一词源于拉丁语Festivus,意为“欢乐”。 是指每隔一段的时间在同一地点举行的连续性的一种或几种音 乐艺术的庆祝聚会。
现在国际上有许多音乐节的动机已不完全是从纯音乐的角度举办, 而是结合旅游与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力求精神与物质双丰收。
节事: 节日和特殊事件的统称。
广义的节事,包括节日,地方特色产品展览,交易会,展览 会,博览会,文化,体育等一次性结束的特殊事件。
狭义的节事,即节庆,是指周期性举办的节日庆典活动 (通常是一年一次)。
Ritchie(1984)认为开发节事旅游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外界对旅 游目的地的认同,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提高其经济收入, 其关键是要具有创造公众兴趣并吸引人们的注意的时代意义。
罗秋菊(2002)认为,以庆祝和举办各种节庆盛事为核心吸引力 的旅游形式。
二、节事旅游概念
节事旅游:属于专项或特种旅游,以各种节日、盛事的庆祝和 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
三、节事活动的类型
按主题划分
1 商业贸易类(大连国际服装节、青岛国际啤酒节、峨眉山美食节) 2 地域文化类(兰州水车节、杭州运河文化节、天水伏羲文化节) 3 自然景观类(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张家界国际森林节) 4 传统节日类(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 5 民俗风情类(南宁民歌艺术节、潍坊国际风筝节) 6 宗教活动类(五台山国际旅游月、九华山庙会、观音阁庙会) 7 体育赛事类(奥运会、世博会、世界杯) 8 综合类(北京国际旅游节、上海旅游节)
活动组织者角度: 特殊事件(活动)是在赞助人或组织者的正常 计划或活动以外的一种一次性或经常发生的活动。 参与者角度: 在正常的选择范围以外,或日常经历以外的一 个娱乐、社会或文化体验的机会。
邹统轩(2001)认为,节事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专指以各 种以节日和盛事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
资料阅读:西班牙奔牛节
又名“关牛节”,正式名称为“圣费尔明节”,始于1591 年,从每年的7月6日开始举行,7月14日结束,地点在西 班牙东北部潘普洛纳城。奔牛节的主要仪式包括上午的奔 牛活动和下午斗牛活动。西班牙人认为奔牛节为男人提供 了一次展示智慧、胆识、技巧和意志的机会,让男人们有 机会证实自己是真正的男子汉。
流行音乐演唱会,从广义上说,是相对于严肃音乐会而言的。 狭义上的流行音乐演唱会,是指摇滚音乐演唱会、前卫音乐演 唱会的前身。
四、节事活动的特点
1多样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 交融性(人流、物流、信息流) 德国慕尼黑啤酒节 3 地域性(地域特色、吸引力) 4 时效性(短期性) 5 双重性(经济与文化,节事参与者与旅游者) 6 个性化(突出特色) 7 吸引性(求知、渴望、好奇、神秘) 8 文化性(传统、现代,民族、地域) 9 体验性(参与性、发展趋势、深度开发) 10 认可性(控制、保护、承受力) 西班牙奔牛节
上海世博花车首次亮相美国玫瑰花车巡游
引导案例2:大连国际服装节
第四章 节事活动
第一节 节事概述 第二节 节事的运作公众庆典活动。
资料:我国的节日
事件(Event):历史上或社会上已经发生的、产生相当影响的 事情。可分为自然事件和人为事件。
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非同往常的事件,一般指人为策划 的事件。
音乐节最早起源于英国。在英国,世俗音乐的音乐节始于18世纪。 此后韩德尔音乐节几乎不间断地举行,直到20世纪。美国音乐保护 人柯立芝(1864~1953)建立了每年一度的室内乐音乐节(匹兹费得 〔Pittsfield〕,马萨诸塞州;1918),专门演出被委托而创作的作 品,这是20世纪接踵而来的一个较特殊的音乐节。1937年,指挥 家库塞维茨基在马萨诸塞州莱诺克斯(Lenox)附近的坦格尔伍德 (Tanglewood)开创了「伯克夏音乐节」。这两个音乐节都是引人 注目的重要音乐界大事。1960年代和70年代还举行过大量的摇滚 乐音乐节。
吴必虎(2001)认为,节事是有主题的公众庆典活动,是指城市 举办的系列活动或事件,包括节日、庆典、地方特色产品展览、 交易会、博览会、会议,以及各种文化、体育等具有特色的活 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
戴光全(2005)认为,节事是节日和特殊事件的统称,在事件 及事件旅游的研究,常常把节日和特殊事件合在一起作为一 个整体进行探讨。
第五章 节事活动
引导案例1:美国玫瑰花节
首届美国玫瑰花节是1890年1月1日在洛杉矶帕萨蒂市举行的, 活动主要包括“花车巡游”和“大学生足球联赛”两大项 目,迄今为止,该节已成功举办了100多届。
经济效益:每年仅“玫瑰联赛”就能给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带 来1·5亿美元的经济收益, 每年可为美国“PAC-10锦标赛” 和“BigTen”出资2500万美元,并为21所协商大学的运动员 提供奖助学金,还每年为地方政府提供90万美元的活动举办 和筹划经费。
按形成年代划分
1 传统节庆 2 现代节庆
按地域划分
1 国际性(戛纳电影节、世界杯、世博会) 2 全国性(厦门中国广告节、中国长城文化旅游节) 3 地方性(洛阳牡丹节、各地民俗庙会、)
按组织者划分
1 政府的(上海旅游节、奥运会) 2 民间的(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诺丁山狂欢节) 3 企业的(音乐节、演唱会、F1方程赛)
每年的奔牛节期间都会有许多人受伤甚至有人丧命,因此 是勇敢者的游戏,同时也因为血腥受到以动物权利保护主 义者为代表的组织反对。
资料阅读:巴西狂欢节
• 巴西狂欢节最早起源于中世纪,是巴西最大的民间文化展示活动 之一,活动以桑巴舞表演为主, 20世纪初开始在巴西盛行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