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最新高级生命支持与急救模拟

处理程序
将除颤仪充电。 下达电击口令,并清场,嘱咐其他人员离开。勿 接触病人身体。 电击! 电击后,立即作5组30:2的CPR后再评估!
模拟情景4
电击后,立即作 5 组 30 : 2 的 CPR ,发现心电图
仍提示VF,病人仍然没有反应,下一步,将如
何处置?
分析
视心律不同而依照其治疗流程而决定治疗之方
最新高级生命支持与急救模拟
急诊科
文爱珍
主要内容
一、 高级生命支持(ACLS )
二、 急救模拟
一、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简称ACLS 指通过运用辅助设备和特殊技术以维持更有 效的血液循环和通气,尽最大努力恢复患者 的自主心跳与呼吸。
向 :药物/再电击一次。
如为粗大VF,可考虑再电击一次。
如为一直线或细小VF给予肾:
静脉注射:在急救时,以前臂静脉为最先考虑。注射
后再以 10-20mlNS(或者参附注射液)冲注,促进药物
进入中央循环,并将手臂高举。
药品,除颤仪及呼吸道急救设备。这时候你将 采取何种步骤?
分析
当急救小组到达时,在合作默契良好情况下,每个
人的工作角色,会清楚分明,一般由资深者担任现 场指挥,判断观看负责现场一切,并下达处置方式 ,分配工作。
一个有训练之CPR及ACLS,在急救开始时,团队工作 精神,就应明确而有效率。
分工:包括施行心脏按压,维持呼吸道,操作 除颤仪,接监护仪,开放静脉及注射药物等。 对于目前病例,应立即装上电极板(Paddle Look),观看心律。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BLS探查
评估
评估方法与操作
检查 轻触并呼喊“您还好么?” 1 反应 通过注视或观测胸部运动(约5--10秒),检查呼
性 吸是否停止或异常(仅喘息)。
启动
应急
2
反应 系统/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获取AED(如果有的话)或 者派人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获取AED或除颤器。
获取
AED
检查颈动脉搏动5--10秒。
重复确认式沟通
组 •收到应已做完成任务的口头确认后,分配另一项任务,比
长 如"现在已插入静脉,请给予1mg肾上腺素" 组 •重复确认:当任务开始己结束时,通知组长,如“已 员 插入静脉”
• 快速用力按压胸部, 至少100次/分。
• 每次按压后让胸廓 完全回弹。
• 尽量减少胸外按压 的中断(少于10 秒)。
• 每2分钟轮换一次医 务人员,以防止疲 劳。
ACLS探查
评估
气道 -气道是否开 放 -是否具有建 立高级气道 的指征? A -是否确认气 道装置ຫໍສະໝຸດ 否 正确? -是否多次确 认插管的固
恰当的操作
•通过仰头提颏法、口咽通气道或鼻咽通气道 维持无意识患者的气道开放
•必要时使用高级气道(如喉罩 、喉导管、食 管-气管联合插管、气管内插管)
医务人员必须权衡建立高级气道的益处与中断 按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如果球囊面罩通气充 分,可推迟至患者对初始CPR和除颤无反应或 自主循环恢复后再建立高级气道。在持续胸外 按压的同时,可以建立高级气道。
定量二氧 -临床标准(胸廓隆起和发绀)
化碳波形 图和氧合
-定量二氧化碳波形图
血红蛋白 -氧饱和度
饱和度进 •避免过度通气
评估
acls培训心得

acls培训心得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AC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培训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这一培训对我日后医疗工作的重要性。
ACLS培训不仅使我具备了针对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全面应对能力,还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和技巧,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我个人在ACLS培训中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一、学习ACLS的重要性ACLS是一项关于如何在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中采取最佳行动的培训课程。
掌握ACLS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在ACLS培训中,我深入了解了心脏骤停的原因、病因和处理方法,掌握了有效的心肺复苏技巧、电除颤和药物治疗等关键知识点。
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还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对患者造成的不可逆伤害。
二、ACLS培训的学习过程ACLS培训过程中,我们团队合作完成了一系列情景模拟,如心脏骤停、心律失常和急性中风等。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学会了高效的沟通和协作,并且在现实的临床场景中进行了实践操作。
这些情景模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ACLS处理流程,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应对能力和快速决策能力。
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挑战,但通过团队合作和良好的应急处理,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操作,并有效救治了模拟患者。
三、ACLS培训的收获与感悟通过ACLS培训,我深刻认识到应对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时的时间紧迫性和决策的重要性。
ACLS培训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每个团队成员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我们需要快速做出决策,并在紧张的环境下保持冷静和专注。
同时,ACLS培训也提高了我对患者的关注和观察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
在ACLS培训中,我还意识到自身作为医护人员的责任重大。
我们肩负着拯救生命的使命,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通过ACLS培训,我不仅提高了对心脑血管事件处理的能力,还明白了医护人员在急诊情况下应有的决断力和胆识。
四、未来的发展和应用ACLS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起点,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PPT参考幻灯片32页PPT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2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47
β受体阻滞剂
阿替洛尔(atenolol)
推荐剂量为5mg 缓慢静脉注射(超过5 分钟)。 10 分钟后无效,如果第一个剂量能够很好耐受,第二剂5mg 缓慢静脉 注射(超过5 分钟)。
美托洛尔(Metoprolol )
缓慢静脉或骨内注射5mg,间隔5 分钟一次,直至总量15mg 。
普萘洛尔(propranolol )
总量0.1mg/kg分为三等分,以2-3 分钟间隔缓慢静脉注射。给药速率每 分钟不超过1mg/min。 如果需要在2 分钟内可重复总剂量。
48
β受体阻滞剂
艾司洛尔( esmolol )
负荷剂量500μg/kg(0.5mg/kg),2分钟静脉注射。 然后以每分钟50μg/kg(0.05mg/kg/min)维持静脉滴注4 分钟, 直至总剂量200μg/kg。
剂,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和
地尔硫卓) 或β受体阻滞剂
43
钙通道阻滞剂
适应证
• 腺苷或迷走神经刺激无效或复发的稳定的 窄QRS波心动过速 • 用于房颤或房扑患者控制心室率
44
维拉帕米: • 2.5 ~ 5 mg IV ,大于 2 min (老年患者应 大于3 min) • 如无效且无不良反应,可每15 ~30 min重 复静推5 ~ 10 mg ,总量不超过 20 mg • 也可每15 min 静推5 mg ,总量不超过 30 mg
69
70
71
72
28
PEA/Asystole
• CPR •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每3~5分钟,1mg IV/IO
不常规使用阿托品!
• 病因治疗
29
病因治疗
30
心动过缓
31
3-2高级心肺复苏

D.明确诊断
迅速进行心电监护和必要的血流动力 学监测,明确引起心脏骤停的病因和心 律失常,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可以应用心电监护仪或除颤器心电示波装臵以及 心电图机做持续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准 确辨认心律失常,以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室颤 立即给予除颤。
三、心搏骤停后治疗
心搏骤停患者出现ROSC,立即开始心搏骤停 后的综合系统治疗,有助于防止再次发生心 搏骤停,提高型室速 1-2g稀释到5%葡萄糖中缓慢静脉推注。 应立即进行高能量电击治疗,此只为辅助用药。
阿托品
效应(M受体阻滞剂) :降低心脏迷走神经 张力,增强窦房结兴奋性,加快房室传导。 用途: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对抗胆碱能作用所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和 血压下降。 用法:心跳停止:1mg IV,3~5min重复。 心动过缓:0.5mg IV,使HR达60次/分以上。 总量3mg可获完全性迷走神经阻滞。
经鼻气管插管
喉罩人工气道
A.控制气道
5.气管切开术
:
适于需要长时间保持呼吸道通畅,必须反 复吸痰者。主要用于心肺复苏后仍然长期 昏迷的病人。
B.氧疗和人工通气
氧疗:高浓度或 100% 氧,恢复自主循环,调节氧流量
维持血氧饱和度大于或等于 94% (有人主张至 99% ,不是
100%),避免过剩。 球囊 - 面罩通气法:简易呼吸器通气法,挤压 1/2 ,提 供600ml潮气量,通气时间持续1S以上。 机械辅助通气 机械通气是目前临床上唯一确切有效
碳酸氢钠
混合性酸中毒:代谢性、呼吸性。 早期呼吸性为主,充分通气可纠正。 动态形成代谢性酸中毒:低血流灌注→组织酸 中毒→酸血症,取决于心跳停止时间及血流 灌注水平,低血流使组织的CO2不能灌洗出来, 应用碱性药未必能纠正。 CPR纠酸手段:充分通气、尽快恢复组织灌注。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可电击心律
是 转到5或7
CPR期间生 理参数监测:
1、PETCO2: <10mmhg; 35-40mmhg。
2、动脉内DBP: <20mmhg。
3、ScvO2: <30%。
CPR中出现ROSC时的二氧化碳波形图
ROSC后处理
成人心动过缓(有脉搏)流程:
心率<50次/分
1、病因 2、吸氧 3、IV 4、ECG 心电监护:心律、BP、SaO2
小结注意要点
胸外按压中断的三原因:
通气(建立高级气道前) 检查心律 电击
心脏骤停期间的优先步骤:
高质量的CPR和早期除颤(最优先)
建立高级气道与给药(其次重要)
小结注意要点
切记:
先评估,然后再进行正确的操作
只有存在规则心律时才能进行脉搏检查——最好在 心律分析期间
每次静推的药物后都应静推20ml 液体冲,并抬高 静脉通路肢体10-20s
无脉性电活动(PEA)
心脏停搏
ACLS的药物治疗
VF/无脉性VT:肾上腺素:每3-5分钟静注1mg 可达龙:300mg(首剂),后续150mg
1mg/分钟×6h,0.5mg/分钟×18h,
ROSC后:低血压:1-2L NS补液(意识不清可用4℃液体)
肾上腺素: 多巴胺:5-10ug/kg.min 去甲肾上腺素:
心率≥150次/分
同步电复律:
规则窄波:50-100J
1. 病因 2. 吸氧 3. IV 4. ECG 心电监护:心律、BP、SaO2
不规则窄波:
120-200J 规则宽波:100J
不规则宽波:除颤
1.镇静、同 步电复律 是
2.规则窄QRS 波:腺苷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需要在专业 医疗团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
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
04
临床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患者评估和诊断
初始评估
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 包括病史、体征、心电图 等,以确定病情严重程度 和可能的病因。
诊断流程
根据初始评估结果,进行 进一步的检查和测试,以 明确诊断,如血液检查、 影像学检查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救治心脏骤停患 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 果。
ACLS未来的发展方向
ACLS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 下几个方面: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 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 生率以及提高治疗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等。
VS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ACLS需要不断 进行研究和探索,不断改进和完善现 有的技术和方法。
采用多种培训技巧,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反馈和评估等,以帮 助学员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培训设施和教育资源
培训设施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培训设施通常包括教室、模拟器和操作室等,以提供学员全面的培训体验。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视频资料和网络资源等,以帮助学员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心血管生命支持的知识和 技能。
效果评估
在实施ACLS程序后,及时 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临床问题处理和高级治疗
临床问题识别
及时识别患者出现的临床问题, 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采
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高级治疗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采取高级治疗 措施,如溶栓治疗、血管成形术等 。
并发症预防
采取措施预防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认证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控制体温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早期进行降温,头部为主
5. 预测、治疗和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包括避免过度通气和 氧过多。
2020/4/9
21
亚低温和目标体温管理
• 治疗性低温(亚低温)能改善存活率和神经功能的康复;
• 院外室颤型心脏骤停ROSC(自主循环恢复)后昏迷成人患 者,推荐降温(肛温)到32℃~34℃并持续12~24小时;
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CLS)
陈家桥医院急诊科 护士长 刘天慧
2020/4/9
1
心肺复苏急救成人生存链
2020/4/9
基础生命支持
高级气道管理 药物治疗 有效监测
高级生命支持
2
内容
•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定义 •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主要程序 • 气道管理的辅助措施和通气 • 心脏骤停的处理 • 心脏骤停后管理
2. 心跳骤停后先立即行心肺复苏,同时准备除颤仪,
判断如果是室颤要在3分钟内除颤。
3. 一次电除颤后,无需立马观察心律,此时应立即
恢复新一轮的心肺复苏,再判断心律,确定是否再
次除颤。(即使一次除颤成功,初期刚恢复心律仍
无法满足重要脏器血液供应)
4.除颤成功定义:1)室颤消失,变为心室静止;2)
恢复自主心律。
2020/静4/9脉。
16
给药途径:
1. 外周静脉给药:推药后再快速推20ml生理盐水利于药物
进入循环;实验证明,从外周静脉给药自然达到心脏约
10-15s)
2. 骨内给药:药物剂量与静脉给药相同,但国内难以实现
3. 中心静脉给药:熟练操作的急救人员实施
4. 气管导管内给药:如果不能建立以上通道可气管内给药,
2020/4/9
12
注:不建议“连续三次电击方案”
除颤能量
成人除颤
2020/4/9
13
用于停搏心律的药物
肾上腺素 • CPR期间最常用的心血管活性药物; • 显著升高中心动脉压,增加冠状动脉和脑灌注压 • 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是禁忌或有害的; 建议成人
每3-5分钟应用肾上腺素1mg • 静脉给药\骨内给药(骨髓腔穿刺)\气管内给药
2020/4/918 CPR期间的监测• 脉搏和血压
• 冠脉灌注压(CPP)和动脉舒张压--如果动脉舒张压 <20 mm Hg,尝试提高心肺复
苏质量
•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如果 ScvO2 <30%,尝试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 脉搏血氧测定
• 动脉血气
• 超声心动图--可诊断心脏骤停的可逆病因
2020/4/9
14
用于停搏心律的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 首选胺碘酮,序贯应用CPR→电击→CPR→血管收缩药 治疗却无法取得疗效的室颤或无脉室性心动过速患者, 可静脉注射150~300mg胺碘酮
• 如果没有胺碘酮,可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初始剂量为1~ 1.5mg/kg,每隔5-10min减半重复,最大剂量3mg/kg)
通常气管内给药剂量是静脉剂量的2-2.5倍,之前用注射
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5-10ml)
2020/4/9
17
继续保证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 用力(≥5 厘米)快速(≥100 次/分钟)按压并等待 胸壁回弹
• 尽可能减少按压的中断 • 避免过度通气 • 每 2 分钟交换一次按压职责 • 如果没有高级气道,应采用 30:2 的按压-通气比率
22
亚低温治疗
降低体温/脑温
减轻脑水肿
降低脑代谢
降低颅内压
2020/4/9
19
心脏呼吸骤停的可逆原因
2020/4/9
5H 5T
20
心脏骤停后的管理
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初始目标和长期关键目标
1. 恢复自主循环后优化心肺功能和重要器官灌注
2. 转移到拥有综合心脏骤停后治疗系统的合适医院或重症监 护病房
3. 识别并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ACS) 和其他可逆病因
2020/4/9
10
心脏骤停的处理
• 心室颤动 • 无脉性电活动 • 心室停搏
• 除了高质量CPR外,唯一已经证明可提高出院存活率的心 律特异性的治疗是室颤/无脉室速的除颤
• 且心室停搏与无脉性电活动,均不属于除颤范围
2020/4/9
11
电除颤(非同步电复律)
1. 适应症: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的绝对适应症
• 对院内任何初始心律或院外初始心律为PEA(无脉性电活 动)或心室停搏的心脏骤停ROSC后昏迷的成年患者,也可 以考虑人工低温;
• 对于心脏骤停复苏后的自发性轻度低温(>32℃)的昏迷 者,在ROSC后第一个48小时期间应避免主动复温;
• 患者ROSC后,应密切监测患者中心体温,积极采取措施避
2020免/4/体9 温过高。
2020/4/9
3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在BLS的基础上应用特殊仪器及技术,建 立和维持有效的呼吸和循环功能,通过ECG监 测和心电图判读识别及治疗心律失常,建立有 效静脉通路,改善并保持心肺功能及治疗原发 病。
2020/4/9
4
ACLS主要程序
建立人工气道
机械通气
静脉通路 与药物复苏
脏器功 能监测
2020/4/9
5
CPR期间通气和氧疗
1、球囊面罩 2、气道的辅助措施-口咽通气道 3、高级气道-气管插管、切开
2020/4/9
6
CPR期间通气和氧疗
CPR期间经验性使用100%的吸氧浓度可尽量 优化动脉血氧含量,相应增加氧输送;故心 肺复苏期间,一旦有可能使用100%的吸氧浓 度是合理的。
2020/4/9
2020/4/9
15
心脏骤停期间不推荐常规使用的措施
• 阿托品(不再做为心搏停止和无脉性电活动时的常规
用药,并已从高级生命支持中的心跳骤停处理流程 中
去掉)
• 碳酸氢钠(人工气道建立成功,进行机械通气后可根
据血气分析给予此药)
• 不主张联合用药,所谓“心三联针”已经淘汰
• 不主张心内注射,给药途径最佳选择为靠近心脏的大
7
2020/4/9
8
气管插管
CPR期间插管目标是限制胸外心脏按压中断时间在10秒之内。
• 每分钟 8-10 次人工呼吸,伴以持续的胸外按压 • 观察
观察两侧胸廓起伏 上腹部听诊-听不见呼吸音 两侧肺野听诊-呼吸音对称且足够 仪器确认
2020/4/9
9
机械通气
1.机械通气是支持呼吸的一种手段,能缓解严重的低 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为抢救呼吸衰竭的基础疾病及 诱发因素争取时间及条件,最终目的是要使病人恢复 有效的自主呼吸。 2.常采用的模式是间歇正压通气(IPPV)或辅助控制 通气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