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的法则
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

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一、概述形式美法则,作为艺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通过运用某些特定的规律和原则,使画面呈现出美的视觉效果。
这些规律和原则,不仅在绘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涉及到建筑、设计、摄影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探讨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形式美法则的主要内容1.对称与平衡对称,是指画面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在形态、大小、色彩等方面均保持一致或近似一致。
平衡,则是指画面各部分在视觉上达到稳定的状态,即使各部分在形态、大小、色彩等方面存在差异,也能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安排,使画面整体呈现出和谐的效果。
2.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画面中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变化。
这种变化能够引发观者的视觉体验,使画面更具动态感和活力。
韵律,则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相互呼应、彼此协调的关系,使画面整体呈现出流畅、连贯的效果。
3.对比与调和对比,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变化,通过对比可以突出重点、增强视觉冲击力。
调和,则是指将画面中的对比元素进行协调统一,使画面整体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效果。
对比与调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合理运用对比与调和原则能够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4.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则是指画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
合理运用比例与尺度原则能够使画面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视觉舒适。
例如在建筑和产品设计等领域中,恰当的比例和尺度对于保证作品的美感和功能性至关重要。
三、形式美法则的应用形式美法则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以绘画为例,在构图中合理运用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等原则,能够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美感的画面效果。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绘画,同样也适用于摄影、设计等领域。
例如在摄影中,摄影师可以通过运用形式美法则来选取角度、光线和构图方式等,以拍摄出具有美感的照片。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五、重心 任何物体的重心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画面的中心点往往就是视觉的重心点,但是画面的图象轮廓 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明暗的分布都可以对视觉重心产 生影响。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结语: 在平面设计中,合理运用这五个要素,或者说处理好这五方 面的关系,即为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希望初学者细心揣摩 体会。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指音乐中节拍的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 节奏的反复连续形成韵律。 节奏是富于理性的,而韵律则更富于感性。 韵律的构成形式为渐变的韵律、起伏的韵律、旋转的韵律、等差 的韵律、等比的韵律和自由的韵律。 把原本属于听觉领域的概念名词引入到平面设计中,作为平面设 计中形式美的一种法则。因为艺术是相通的,对美的要求也是相 通的。听觉领域的美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平面设计。如果处理、 运用得宜,则会使原来平面的要素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焕发出 夺人的光彩。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王秉科 摘编整理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 在构成中强调突出各自特点丰富多样,即为变化。在变化中有主 次之分,使局部服从整体,即为统一。形体是千变万化的,大小、 高低、明暗、粗细、刚柔、曲直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要求有 统一,既有变化,又要统一,使矛盾转化,对立统一。 图形的构成,如果只有变化,没有统一,就会松散、软弱、混乱。 反之,只有统一而无变化,则出现呆板而无生气,使人感觉单调、 沉闷、贫乏、生硬。变化与统一在构成中,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生活中,人们普通应用“黄金比例”这一概念来指导设计。 巧妙、合理的处理各个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设计者考虑较 多的要素。 当然,比例也应该建立在准确之上,即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要 符合实际情况,也要符合科学要求。不合比例肯定不好看,失 去准确的比例同样也是错误的。例如在画人体的时候,四肢之 间的比例就相当重要。
形式美八大法则范文

形式美八大法则范文形式美是指事物的外在形式和结构的美,是以审美的眼光对事物的整体外观进行评价和美化的一种观念。
在各个领域都存在形式美的规律,下面将介绍形式美的八大法则。
1.对称法则:对称是指事物各个部分在其中一中心点或轴线两侧相互呼应、平衡的关系。
对称法则要求事物的各个部分在形状、大小、位置上相对称衡,给人以安定、和谐的感觉。
2.剧烈对比法则:剧烈对比是指在形式美中使用截然不同的事物来制造对比效果,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剧烈对比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3.曲线法则:曲线是指在平面或空间中呈现弯曲形态的线条。
曲线能够给人一种柔和、流动的感觉,使事物显得更加动感和有生命力。
4.重复法则:重复是指在设计中多次使用相同的元素,或者是以相似的形式或图案来规律地排列。
重复能够给人一种有序、统一的感觉,增强事物的一致性和整体效果。
5.律动法则:律动是指事物形式中的有节奏、有韵律的变化。
律动能够给人一种动感和活力,使事物显得生动有趣。
6.明暗法则:明暗对比是指在设计中使用明亮和暗淡的色调或明暗对比的元素。
明暗对比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增加事物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7.简约法则:简约是指在设计中去除冗余的元素,追求简单明了、一目了然的效果。
简约能够使事物显得干净利落、整洁大方,给人以舒适和清晰的感觉。
8.平衡法则:平衡是指事物在形态上的均衡和协调。
平衡法则要求事物的各个部分在形状、大小、构造上相对平衡,使整体显得稳定、和谐。
以上是形式美的八大法则,每个法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风格,灵活运用这些法则,以达到美化和提升事物形式的目的。
形式美不仅存在于艺术品和设计作品中,也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建筑、服装、家居等。
通过了解和运用这些形式美的法则,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创造美的事物,提升生活的品质。
审美的形式美法则

审美的形式美法则引言:审美是人类对美的感知和评价能力,是一种主观的体验。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期,审美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然而,无论文化差异如何,审美的形式美法则却是普遍适用的。
形式美法则是指在艺术和设计中,人们对形式、结构、比例、对称、节奏等方面的美感追求和规律性总结。
下面将分别从形式、结构、比例、对称、节奏五个方面来探讨审美的形式美法则。
一、形式形式是指艺术作品或设计的外形、形象和形态。
在审美中,人们追求形式的美感,因为美的形式能够给人以愉悦和享受。
形式美的法则主要包括简洁、流畅、优雅和富有变化。
简洁是指在艺术作品或设计中去除繁杂和冗余的元素,使其更加纯粹和精练。
一个简洁的形式能够给人以简单明了的感觉,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
流畅是指艺术作品或设计中线条和形状的流动性。
一个流畅的形式能够给人以柔和和舒适的感觉,使人们感到视觉上的愉悦。
优雅是指艺术作品或设计中的高雅和精致。
一个优雅的形式能够给人以高贵和典雅的感觉,使人们感到一种内在的美。
富有变化是指艺术作品或设计中形式的多样性。
一个富有变化的形式能够给人以新鲜和惊喜的感觉,使人们感到一种创造力和创新的美。
二、结构结构是指艺术作品或设计中元素之间的组织关系。
在审美中,人们追求结构的美感,因为一个良好的结构能够使作品或设计更加有条理和有序。
结构美的法则主要包括平衡、重复、对比和层次。
平衡是指艺术作品或设计中各个元素在空间上的平衡感。
一个平衡的结构能够给人以稳定和和谐的感觉,使人们感到一种整体的美。
重复是指艺术作品或设计中相同或相似元素的重复出现。
一个重复的结构能够给人以统一和连贯的感觉,使人们感到一种规律和秩序的美。
对比是指艺术作品或设计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对比关系。
一个对比的结构能够给人以冲击和张力的感觉,使人们感到一种矛盾和冲突的美。
层次是指艺术作品或设计中元素之间的前后关系。
一个层次分明的结构能够给人以深度和层次感,使人们感到一种空间的美。
三、比例比例是指艺术作品或设计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
美学原理之形式美的主要法则

美学原理之形式美的主要法则形式美的主要法则: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
节奏韵律是指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
构成节奏有两个重要关系:一是时间关系,指运动过程;一是力的关系,指强弱的变化。
把运动中的这种强弱变化有规律的组合起来加以反复便形成节奏。
在自然和生活中都存在着节奏。
普列汉诺夫曾说,对于一切原始民族,节奏具有真正巨大的意义。
原始民族觉察和欣赏节奏的能力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自然中同样存在着节奏,如寒来暑往。
节奏感不仅存在于音乐中,表现为长短音、强弱音的反复,还存在于绘画、建筑、书法等艺术中。
梁思成分析建筑中柱窗的排列所体现的节奏感。
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情调的色彩便形成韵律。
韵律更能给人以情趣,满足人的精神享受。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最高级形式,也叫和谐。
从单纯齐一、对称均衡到多样统一,类似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多样统一体现了生活、自然中的对立统一的规律,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的整体。
多样统一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很强调变化,如书法理论中提出,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此不是书。
从艺术美的创造上看,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
从内容出发探索形式。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所谓“意在笔先”,就是强调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
在书法、绘画、诗歌等艺术创作中,“立意”是一个关键问题。
王羲之说“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
郑板桥画竹所谓“墨点不多泪点多”,这样的笔墨才能真正打动人。
形式的审美价值在于显现内容。
高尔基曾说:“要使一部文学著作无愧于艺术品的称号,就必须赋予它以完美的语言形式。
”“我所理解的美,是各种材料——也就是声调、色彩和语言的一种结合体,它赋予艺人的创作——制造品——以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就是一种力量,能唤起人对自己的创造才能感到惊奇、自豪和快乐。
”在艺术创作中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其重要意义在于,灵活地运用这些法则到艺术创作中。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和谐、对比和统一、对称、均衡、比例、视觉重心、节奏和韵律、联想和意境和谐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依据确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
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
和谐的广义说明是:推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和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和谐的狭义说明是统一和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
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
比如一组协调的色块,一些排列有序的近似图形等。
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但当差异性表现为猛烈和显著时,和谐的格局就向对比的格局转化。
对比和统一对比又称比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显明猛烈的感受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显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
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色调的明暗、冷暖,色调的饱和和不饱和,色相的迥异,形态的大小、粗细、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上下、左右、凹凸、远近,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干湿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来达到的。
它体现了哲学上冲突统一的世界观。
对比法则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具有很大的好用效果。
对称自然界中到处可见对称的形式,如鸟类的羽翼、花木的叶子等。
所以,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匀整、协调、整齐、高雅、庄重、完备的朴实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平面构图中的对称可分为点对称和轴对称。
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心设一条直线,将图形划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假如两部分的形态完全相等,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的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
假定针对某一图形,存在一个中心点,以此点为中心通过旋转得到相同的图形,即称为点对称。
点对称又有向心的“求心对称”,离心的“放射对称”,旋转式的“旋转对称”,逆向组合的“逆对称”,以及自圆心逐层扩大的“同心圆对称”等等。
形式美有哪些法则?

形式美有哪些法则?
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 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视觉美感。
美在客观世界中到处可见。
自然界中各类生物的形体动态、生长规律, 以及它们在形体结构、色彩、线条等方面自然和谐的组成, 构成了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
原始的美, 通过人们的主观感受和富有艺术手法的变化加工, 便创造出了既有形式美又具备实用功能的艺术形象。
具体来讲, 形式美法则主要有简洁分明、对称均衡、调和对比等方面。
首先, 简洁分明。
这是构成中最基本、最和谐的一种表现形式, 有着整一的审美特性。
在整个形态中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和对立因素, 而是将零碎的、单个的元素逐一串接为一个统一整体, 达到简洁有序、层次分明的理想境界。
这样的形态是产生美的最便捷、最直接的方式, 简洁的背后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内在信息。
其次, 对称均衡。
对称讲究在均匀、协调、自然、安定等人们惯有的视觉习惯上展现一种整齐、庄重、和谐之美。
均衡并不讲究绝对的对称, 而是在视觉的不对称中追求心理感受的平稳, 保持重心的相对稳定。
这种对称与均衡并不是绝对的, 有时候在整体对称的格局中加入一些不对称的因素, 反而能够避免由于过分绝对的对称而产生单调、呆板的感觉, 增加整体的生动性与美感。
再次, 调和对比。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在质与量方面达到秩序与统一时, 便形成了调和。
调和讲究色彩相近, 如黄与绿、红与橙、蓝与紫等。
对比则相反, 主要通过不同的因素的相互吸引、相互衬托给人一种强烈刺激的美感, 曲直、黑白、大小等都是对比的范畴。
形式美的法则

形式美的法则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时,首先要透彻领会不同形式美的法则的特定表现功能和审美意义,明确欲求的形式效果,之后再根据需要正确选择适用的形式法则,从而构成适合需要的形式美。
学习建筑学的人都会清楚的知道形式美的法则对他们有多重要。
一个建筑给人的感觉好不好,在人们心理上、情绪上产生某种反应,存在着某种规律。
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种规律。
建筑物是由各种构成要素如墙、门、窗、屋顶等组成的。
这些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和质感,而形状(及其大小)又可抽象为点、线、面、体(及其度量),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些点、线、面、体以及色彩和质感的普遍组合规律。
就上面列举的形式美的法则说一下他们在建筑上的应用。
1、对称均衡,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常常会考虑建筑轴线,由于中轴线两侧必须保持严格的制约关系,所以凡是对称的形式都能够获得统一性。
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建筑几乎都是通过对称布局把众多的建筑组合成为统一的建筑群。
在西方,特别是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后期,建筑师几乎都倾向于利用均衡对称的构图手法谋求整体的统一。
2、调和对比,建筑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异,调和是要把建筑统一起来,对比是显著的差异。
就形式美而言,两者都不可少。
对比可以借相互烘托陪衬求得变化,彼此之间的协调和连续性以求得调和达统一。
对比在建筑构图中主要体现在不同度量、不同形状、不同方向、不同色彩和不同质感之间。
3、节奏和韵律,自然界中的许多事物或现象,往往由于有秩序地变化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而激起人们的美感,这种美通常称为韵律美。
例如蝴蝶身上的花纹、树叶上的脉络等。
韵律美在建筑构图中的应用极为普遍,古今中外的建筑,不论是单体建筑或群体建筑,乃至细部装饰,几乎处处都有应用韵律美造成节奏感。
4、单纯其一,或者叫整齐一律,这是最简单的形式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韵律的种类:
1.重复韵律
节奏和韵律
2.交叉韵律 3.渐变韵律 4.自由韵律
1.重复韵律
节奏和韵律
某一种形状、色 彩、纹饰有规则的单调 出现,叫做重复韵律,正 如这个陶瓷花瓶的花纹 有规则的重复出现一样. 显示出一种有规则的韵 律感.这些陶瓷纹饰就具 有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
陶瓷花瓶
2.交叉韵律
节奏和韵律
这个梯田的形状 按一定规律变换方向, 相间重复,就形成了 交叉韵律.因为这种 韵律形成的视觉效果, 高地变化,形似波动, 所以又称起伏韵律, 富有动感.
梯田
3.渐变韵律
根据渐变 趋势可分为递增 韵律和递减韵律, 及构成学常谈的 渐层,这种韵律 极富感染力.这 组编钟就是从小 钟到大钟的一个 渐变.一样看上 去让人产生一种 视觉美.
节奏和韵律
一套编钟
4.自由韵律
书法"寿"
节奏和韵律
自由韵律 是没有重复单元 的,但是从中还 是可以找到一种 内在的韵律感. 正如这幅书法中 的“神韵”就是 自由韵律的表现.
感谢您的关注
2011.4.22
感谢下 载
感谢下 载
变化与统一
统一的作用:
变化与统一
(1) 增加形体的条理性,体现出秩序、和谐、整体的美感。
(2) 治乱、治杂 ——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3)过分的统一使造型显得刻板单调,缺乏艺术的视觉张力。 —— 统一需要有变化
统一的依据:造型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
变化
•
变化是一种艺术与
设计的创作方法,使其生命力
沙特阿拉伯吉达市的国家 商业银行大楼(SOM设计事 务所)
变化与统一
这是两款 星座手表,形 状虽然一致, 但是线条和 颜色是存在 变化的.这是 在统一的前 提下求变化, 改变产品的 造型.
还有些产品是在变化的前提下求统一,复杂中求和谐.
变化与统一
两屏三刻表
mp3 花魂
二.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
接凑从自然中来,也从生活中来.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 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 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也就 是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
形式美的法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1.变化与统一
2. 对比与调和 3.对称与均衡 4.比例与尺度 5.节奏与韵律
一.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
•
变化与统一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
根本法则,统一是一种秩序的表现,是一种协
调的关系.其合理运用是创造形式美的技巧
所在,是衡量艺术的尺度,是创作必须遵循的
法则.
统一
统一是将变 化进行整体统辖,将变 化进行有内在联系的 设置与安排.其主要呈 现在视觉上的统一,是 形象之间,色彩之间密 切结合的相互关联的, 有秩序有条理的一致 性,这种一致性是构成 图案形式美的基本原 理,可是图案形象调和, 严肃,朴实.
形式美的法则
•
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
它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及其组合
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
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
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
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 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韵律原指音乐(诗歌)的声韵和节奏。诗歌中音的高低、 轻重、长短的组合,匀称的间歇或停顿,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 反复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加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 节奏感,就是韵律的运用。也就是一种周期性的律动作,有组织 的变化或规律的重复.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 由有规则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 音乐、诗歌的旋律感,称为韵律。有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生气, 有加强魅力的能量穿针引线。也就是一种周期性的律动作有组织 的变化或规律的重复.
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
中国古典园林中运 用的变化与统一.不同 形态,不同功能的楼、 阁、亭、台、假山等, 就具有变化和生动,通 过一些形式上大致统 一的顶部、檐、拱、 长廊等,使园内有统一 的格调,最后用围墙把 这些富有变化的因素 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 体.
变化与统一
内部变化, 外部的统一. 中部透空,玻 璃幕墙传递出 紧张的现代化 办公节奏.
变化与统一
统一与变化的表现形式:
• 线条 —— 粗细、长短、曲直、疏密…… • 形 —— 大小、方圆、规则与不规则…… • 色彩 —— 明暗、鲜灰、冷暖、轻重、进
退……
变化与统一的例子
这个化妆品的主题是梅 兰竹菊,那么给这个化妆品做 的一些设计(包装、手提袋、 产品的宣传手册、产品的标志 等等)这些设计也遵循这个化 妆品的主题,给这个产品做的 设计和这个产品的主题也是一 致的.但是各个不同的产品的 数字、花纹形状上都存在着大 小、粗细比例上的一些变化, 这样让人视觉上感觉非常舒服, 有一种统一感,并不繁杂.
的体现.是一种智慧,想象的表
现,突出形象中的差异性.变化
受统一的支配,在统一的支配
下进行变化.
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
•
变化的作用:
• (1) 使事物内部产生一定的差异性,产生活跃、运动、 新异的感觉(差异感);
• (2) 使形体具有动感,克服呆滞、沉闷感,重新唤起新鲜活泼的韵味。
• (3)过度的变化将导致造型零乱琐碎,造成视觉上不稳定、不统一感。
节奏要经过艺术化的转化方
能成为舞蹈节奏。
节奏和韵律
•
岭南盆景艺术是非常讲究
节奏感的,没有节奏感的盆景
造型就显得呆滞,死版,不
“活”。或是壅塞不畅,公式
化,千篇一律,味如嚼蜡,这
是从有形的盆景中诱导出来的
无形评价。
风吹产生动感,首当其中是 树冠,因树冠占盆景的总体面积最 大,所以面积越大受力越强,树冠 形状变化就越大。由于树冠骨架结 构质量不同,致使随风力产生动感 的节奏变化各有所异,感受有别 .
节奏和韵律
•
节奏是舞蹈动作在力度、
速度、幅度等方面的对比和
变化,是构成舞蹈动作的基础。
舞蹈节奏感是舞者对节奏作
出的某种反映和感受能力,是
凭借人的形体运动和动作组
合体现出来的。舞蹈可以没
有音乐陪伴,但却不能没有节
奏,舞蹈动作的本质永远是有
节奏的运动,舞蹈的神奇莫测
和千变万化是由节奏创造出
来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奏来源于生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