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的辨证及处理方法中医学习笔记

合集下载

积食的治疗方法

积食的治疗方法

积食的治疗方法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

食积还常在感冒、泄泻、疳证中合并出现。

食积的预后一般较好,也有少数患儿食积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营养和生长发育障碍,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证,也就是西医所称的营养不良。

对于食积的治疗,首先是控制饮食,特别是伴有呕吐、腹泻的患儿,可以暂时禁食8~12小时,待呕吐停止后,给予清淡的流质口服,如藕粉、蔬菜汤等。

对于刚出现的,不严重的,有形的食积,积食食疗方,我们可以用一下方法:注意事项:一天喝三次,一般连喝两三天。

这是五岁以上左右的孩子的量,五岁以下的孩子,可以自己酌情减量。

比如三岁以下用一半的量等等。

说明: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这三仙,这三味药均有良好的消积化滞功能,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其中焦山楂是去肉食之积的,焦麦芽和神曲是清谷面之积的。

炒鸡内金有化瘀消积的作用,对于促进脾胃功能很有好处。

说明:四磨汤有行气而不耗气,有邪正兼顾之妙。

方中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可以用于治疗腹胀腹痛。

沉香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槟榔降胃气破积滞。

人参大补中气。

主治七情伤感,上气喘息,胸膈满闷,不思饮食。

说明:山楂山药丸和普通的大山楂丸共同点是都有炒麦芽和山楂,区别在于没有神曲,而是加入了健脾的山药、茯苓、陈皮,在消食的同时,强健脾胃。

山楂、陈皮、麦芽兼有行气疏肝健脾之效。

治疗小儿脾胃虚弱、食少腹胀、面黄肌瘦、便溏泄泻等症,有健脾养胃、益气和效。

后用于老年人保健,能养脾胃,久服轻身耐老。

平时脾胃消化不好的人,胃旺脾虚,有胃口但消化不良有肚子的人都可以经常食用,孕妇不宜。

小儿积食的辨证及处理方法--中医学习笔记

小儿积食的辨证及处理方法--中医学习笔记

小儿积食得辨证及处理方法中医学习笔记现在食物太丰富,家长都生怕小孩长不胖,喂养非常成问题, 导致小孩生病很多就是积食造成得。

积食时可能鼻涕、鼻塞、咳嗽、发烧,严重得嗓子发炎、咽喉发炎,与感冒症状差不多, 西医诊断可能就是毛性支气管炎(毛支炎)或支气管炎。

不管症状如何,只要判断有积食就按积食处理。

比如咳嗽或发烧, 如果就是积食, 按受寒咳嗽或受寒发烧处理就是无效得,即使暂时有效也会反复。

一、积食得判断:1、小儿口气臭(可能就是酸臭或腐臭等), 必定就是积食2.大便很臭(可能就是酸臭),必定有积食3. 如果发烧就是不就是手心手背、肚子后背温差很大(嘴唇碰来检查),如果肚子很烫背不烫、并且手心很烫手背不烫则必定积食4. 想想就是不就是吃东西后引起, 比如就是否吃太多,就是否呕吐过5. 大便就是否不正常(不顺畅或拉稀, 但都偏臭);或刚开始拉稀臭,拉几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别臭;积食大便颜色不正常, 一般偏深如黑色6、积食几天后舌苔会偏厚, 逐渐变黄腻;舌苔黄厚一般就就是已经积食至少几天了;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也必定就是有积食7、有没出现脸蛋发红, 一边(一般就是右边)偏烫;可能还有手心脚心偏烫8、食欲不正常,可能就是不想吃东西,也可能总就是吃不饱得样子9、晚上睡觉不安,不停扳,这头翻那头, 哭闹(积食必然会睡觉不安,所谓胃不与卧不安),还有磨牙得10、严重得嗓子、扁桃体、咽喉发炎,一般开始都就是发红,有化脓了变白11. 喊肚子痛,大便后就不痛了,可能还要痛程度不同病程不同表现不同, 不就是所有这些症状都有,只有前3条有一条就能判断就是积食。

如果有感冒症状, 并排除积食,则按感冒处理。

另外屁臭也就是消化问题,可怀疑积食。

二、积食案例小儿确认积食比较简单案例1:10个半月得孩子吃了3天棒子骨浓汤煮饭,不拉发展为拉稀,咳嗽有痰,喉咙咳得发红了;喉咙发红发炎;没有口臭;稀便很臭案例2:孩子又发烧了,可两个医生都说就是嗓子发炎引起得,我还专门让瞧了肚子,她们都说没事,我说孩子这几天大便特臭还有屁, 她们说只要每天都大便肠胃问题就不大, 可我现在发现孩子又就是左脸凉右脸烫(评:西医一般不懂积食,跟她们说积食就是对牛弹琴,积食不用找西医,就像弹琴不用找牛来听)案例3:9个月小孩拉肚子5天。

孩子积食:正确的处理方式(中医调理篇)

孩子积食:正确的处理方式(中医调理篇)

孩子积食:正确的处理方式(中医调理篇)
孩子积食一般分为这三个阶段,阶段不同,调理方向也不一样,需要辩证调理。

阶段一、积食早期阶段
把这个阶段叫做新积,积食才刚刚开始。

因为食物存留在肠道内,没有及时被排出去,容易有饱腹感,所以,宝宝会感到胃口很差。

还伴随着呕吐,腹泻,或者因为腹胀而作痛,烦躁不安,舌苔厚腻的情况。

这个时候的处理很简单,给孩子煮点(焦三仙)水: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炒鸡内金各6克,熬水喝,不要连吃超过三天。

阶段二、消食化热阶段
这时候食物停滞在脾胃,积久则郁而化热,这个阶段的表现有嘴唇红、舌质红,或者有低热,胀气腹热,大便秘结,舌苔黄厚。

对于这类孩子可以用(保和丸),成分中除山楂、神曲、麦芽,还有清热的连翘,通便治腹胀的莱菔子。

3岁以上的孩子都可服用,两岁以内的孩子可用鸡内金。

方法是,焙干研面后,用水或奶冲服,也有消积食健脾胃的作用。

阶段三、脾虚阶段
此时的孩子,面黄肌瘦、甚至肚子胀大,四肢却很瘦,胃口不佳,或者特别能吃却不吸收,容易腹泻,积食的状态反复出现。

这就不是简单的吃点焦三仙就可以解决的了。

需要用山药水(攻补兼施):怀山药9克、莲子肉6克、茯苓6克、薏米6克、芡实6克、焦山楂6克、焦麦芽6克、焦神曲6克、炒鸡内金6克,每天一副,一般喝一两周。

如果孩子还伴有体质差、动不动就生病,盗汗的情况,可以配个(元健散)健脾补虚,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增强体质。

一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辩证用。

小儿积滞的判断与治疗方法

小儿积滞的判断与治疗方法

小儿积滞的判断与治疗方法(2013-12-18 23:09:42)转载▼标签:育儿经常有妈妈怀疑自己的小儿有积滞。

积滞是传统中医的病名,也是其特色。

“积”是堆积,“滞”是停滞。

也有人认为,积指有形之物,滞指无形之物。

总之指某种物质停留了,不流动了,不通了。

就人体而言。

主要是食积和宿便。

食积大多在胃。

也可能在肠,但食积在胃为主。

因为饮食经过胃之后,在肠道中就逐渐变成粪便了。

故有食积在胃,宿便在肠之说。

虽然二者理论上有别,但作为病理产物,食积和便秘都阻塞气机,影响消化和吸收。

因此二者都属于积滞的范畴。

积滞的第一个阶段是饮食或粪便的停留。

停留久了,到第二阶段,气的运行会受到影响,气机就不通。

停留更久,到第三个阶段,因为气机不通,脾胃功能将受到影响,于是会产生慢性营养不良。

停留得更久,到了第四个阶段,不仅营养不良。

最终会影响到生长发育。

这个时候,小孩的身高体重就不达标了。

传统中医认为第一、二阶段是实证。

第三、四阶段是虚证。

当然临床绝对的虚和实都比较少见。

最多的是虚和实夹杂。

如何判断积滞的虚和实呢?我的临床经验总结成两句话“实在脘腹”和“虚在全身”。

实在脘腹为第一和第二阶段。

这个时候,食积在胃,宿便在肠,气机阻滞不通。

小儿的脘腹将会胀满,膨隆,疼痛,敲得膨膨响(积气为主)或冬冬响(积食或宿便为主),有时还能看见肠子的形状,听到胃肠内的水荡漾的声音。

这时候的大便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解不除大便,多为宿便不能排出。

一是腹泻,表明人体还在自我调节,还能将不消化的东西,如食积或糟粕排出。

这时候千万不能止泻啊!由于脘腹有积滞,气机不通,腐浊之气将上犯,于是有呃气、嗳气、口臭、苔腻等。

部分小儿出现呕吐,这时候的呕吐同腹泻一样,是排除积滞的自我调节反应。

这种呕吐不能止,也止不住。

由于脘腹有积滞,胃肠内的重量和压力增加。

如果平卧,重量压迫小孩子不好受,于是小儿就喜欢爬着睡,喜欢不断翻身(因为长期一个姿式时,重量始终压迫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不好受)。

小儿积食—中医外治之法积食已经成为脾胃的...

小儿积食—中医外治之法积食已经成为脾胃的...

小儿积食—中医外治之法积食已经成为脾胃的...
小儿积食—中医外治之法
积食已经成为脾胃的主要疾病之一,影响孩子身体的发育。

积食分为有形之积食和无形积食:有形积食一般是孩子饮食无规律,没有节制而形成,偶尔才会发生,这种情况为实证,可到药房选择化积药物调理;无形积食一般是指积食伤到脾以后,形成的脾虚的问题,而脾虚会增加积食的发生次数,属于虚证,这种情况在有积食时候化积,积食消除后,需要补脾气,治疗时间相对较长。

①积食实证的中药外治法:玄明粉3克,胡椒粉0.5克。

制作:将这两味药材研成细粉。

取穴:神阙穴(肚脐子)。

用法:每天换药1次。

可以醒脾开胃,泻热通便。

用于孩子积食的实证。

关注“中医儿科郑医生”,不要错过每天的中医育儿分享。

②积食虚证的中医外治法:中药外治肚兜的方法。

临床上这种类型的积食比较多。

多数家长把这种积食当时实证来调整,当时会有好转,但过后又发作。

在调理长期反复性积食(虚证)的孩子,可以采用中药肚兜的方
法。

在中药肚兜里面放入后天散(补脾气)和消积的(化积散),如果有其他临床表现,再添加相应的对应药物。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长期使用外用方剂和皮肤接触带来的过敏性问题,同时又可避免孩子对口服中药的抗拒。

请有积食孩子的家长参考上述思路,到当地找中医儿科医生调理。

关注“中医儿科郑医生”,不要错过每天的中医育儿分享。

小儿食积的中医疗法

小儿食积的中医疗法

小儿食积的中医疗法关键词:小儿食积小儿食积是由于喂养不当、暴饮暴食、过多的喂给生冷油腻之食物,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职,不能正常腐熟水谷,停滞不化,胃气不降,反而上逆而引起食物积滞、出现呕吐或泄泻的一种病症。

那么,中医如何治疗小儿食积呢?医古文《黄帝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许叔微曰:“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有个美国的小娃子,来任之堂看病,他爸妈带他过来。

这小娃子不到十岁,额头上却起青筋,胃口不好,没有小孩子应有的朝气。

他妈妈问,这是怎么回事?老师便反问她,你们小娃子在那边,是不是常吃生冷凉的东西啊?他妈妈说,对啊对啊,即使喝饮料,也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都是冰水,每天都会喝。

老师摇摇头说,这还得了,霜雪容易残害弱苗,春天的庄稼最怕倒春寒,正发育富有朝气的小娃子,最怕生冷寒凉。

你看喝到额上都没有红润之气,都长青筋了。

这生冷的东西,不能再吃下去了。

他妈妈无奈地说,没办法啊,在学校里想要喝水,也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

老师说,那你也要放热了再来喝。

他妈妈又问,为何小娃子容易感冒,没胃口?老师说,这娃子脾胃吃伤了,所以容易招外邪,他里面脏腑元气都不够,就不会分出阳气来固护肌表。

再加上长期吃生冷,肠道里面积滞必不下去。

然后老师就给他开四君子汤合开胃三药(木香、山楂、鸡屎藤),加上柴胡、黄芩、罗汉果。

小娃子一吃完药后,他妈妈又带他回来复诊,说过几天就要回美国了。

老师问,吃了药觉得怎么样?他妈妈说,以前都没见他吃那么多,现在吃完药后,胃口大开,饭量增加了。

而且这药也不难喝,小孩子吃了后,还觉得挺舒服的。

老师说,行,就这样吧,让他保持下去,身体就不碍事了。

老师随后问大家,为何小孩病要调肝脾?为何古人常说,万病不治,必寻到脾胃中去,才有可治之机?为何这个病人容易招风感寒?为何他长期食纳差,胃口不开?我们又该怎么调呢?为何给小孩子开药,如果孩子不喜爱中药的味道,要加上点山楂或罗汉果?原来小孩有个特殊的体质,叫做“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有余当疏泄,不足当培补。

小儿食积发热的辨证与治疗

小儿食积发热的辨证与治疗

小儿食积发热的辨证与治疗小儿心智未全,七情难感,惟有饮食失宜,外邪伤之,邪郁不解,而为发热。

现在的父母爱子心切,唯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明明已经吃饱,却要孩子再吃一口,最后一口,造成食积,食物积滞于肠胃之中,阻滞人体中气机的正常升降,郁而发热,是为食积发热。

很多父母一见到孩子发热,慌作一团,输液,打针,吃药,钱没少花,孩子罪没少受,孩子的发热不为之稍减,何也?积滞的食物不去,气机不能正常升降,热自然不能退去。

而吃几颗大山楂丸,王氏保赤丸,按摩几下肚子,虽以四两之力,可起千斤之功。

这就是中医所主张“必先伏其所因”。

食积发热的辨证要点:1,舌苔厚,或黄,或白。

2食欲减退,甚至厌食;3发热的部位:手心热而手背不热,肚子热而屁股不热;4发热时间:发热多在午后或夜晚,早晨清爽。

与外感发热的区别:外感发热,1,身体疼痛,2,手心热而手背不热;3,热无休止,或起伏不大。

食积发热的治疗:1,揉肚子以助小儿脾气的健运,力量要深,缓,慢,顺一定方向绕圈揉;2,推腹,由上向下推,助胃气下行。

经曰:胃为府,以息息下行为顺;3,药物治疗如消积导滞口服液,大山楂丸,王氏保赤丸,保和丸等。

4捏脊;5,发热严重的可以考虑物理降温,如温热毛巾擦拭腋下,前胸,后背,膕弯等处。

我的同事儿子咳嗽,夜晚重,舌苔黄,大便干,日一次,此为食积咳嗽,方;瓜蒌,玉竹,沙参,杏仁,萝卜子,甘草。

二剂愈。

看到有些家长一见孩子发热就带孩子输液,消炎,孩子受罪,效果不理想,真的很闹心,希望本帖对年轻的,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有所帮助,我心足矣。

一则案例分析舌苔厚腻,胃浊严重,近晚发热,阴邪盛于阴时。

揉肚子,痛苦得到缓解,助脾土的运化。

长期喝饮料,湿邪内生,阻碍脾气运头热,胃热上冲所致。

此小儿是由于伤食而引起的食积发热。

大便干结,脾不为胃散津,而肠液枯。

头热,胃热上冲所致。

此小儿是由于伤食而引起的食积发热。

发热的主要部位是手心,肚腹。

而手背,屁股一般不会热。

中医儿科学-厌食和积滞-笔记

中医儿科学-厌食和积滞-笔记

中医儿科学-厌食和积滞-笔记
厌食
厌食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证,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

脾胃失和,纳化失职,而成厌食。

分证论治
脾失健运证
主证:食欲不振,形体尚可,精神正常,脉尚有力
治法: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方剂:不换金正气散
脾胃气虚证
主证:形体偏瘦,肢倦乏力,脉缓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方剂:异功散
脾胃阴虚证
主证:食少饮多,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治法:滋脾养胃,佐以助运
方剂:养胃增液汤
积滞
积滞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

积滞病变脏腑在脾胃。

基本病理改变为乳食停聚中脘,积而不化,气滞不行。

分证论治
乳食内积证
主证:不思乳食,嗳腐酸馊,脘腹胀满疼痛,大便酸臭
治法:消乳化食,和中导滞
方剂:乳积者,选消乳丸
方剂:食积者,选保和丸
脾虚夹积证
主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肢倦,大便稀溏酸腥,夹有乳片或不消化食物残渣
治法:健脾助运,消食化滞
方剂:健脾丸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积食的辨证及处理方法中医学习笔记现在食物太丰富,家长都生怕小孩长不胖,喂养非常成问题,导致小孩生病很多是积食造成的。

积食时可能鼻涕、鼻塞、咳嗽、发烧,严重的嗓子发炎、咽喉发炎,与感冒症状差不多,西医诊断可能是毛性支气管炎(毛支炎)或支气管炎。

不管症状如何,只要判断有积食就按积食处理。

比如咳嗽或发烧,如果是积食,按受寒咳嗽或受寒发烧处理是无效的,即使暂时有效也会反复。

一、积食的判断:1. 小儿口气臭(可能是酸臭或腐臭等),必定是积食2. 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必定有积食3. 如果发烧是不是手心手背、肚子后背温差很大(嘴唇碰来检查),如果肚子很烫背不烫、并且手心很烫手背不烫则必定积食4. 想想是不是吃东西后引起,比如是否吃太多,是否呕吐过5. 大便是否不正常(不顺畅或拉稀,但都偏臭);或刚开始拉稀臭,拉几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别臭;积食大便颜色不正常,一般偏深如黑色6. 积食几天后舌苔会偏厚,逐渐变黄腻;舌苔黄厚一般就是已经积食至少几天了;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也必定是有积食7. 有没出现脸蛋发红,一边(一般是右边)偏烫;可能还有手心脚心偏烫8. 食欲不正常,可能是不想吃东西,也可能总是吃不饱的样子9. 晚上睡觉不安,不停扳,这头翻那头,哭闹(积食必然会睡觉不安,所谓胃不和卧不安),还有磨牙的10. 严重的嗓子、扁桃体、咽喉发炎,一般开始都是发红,有化脓了变白11. 喊肚子痛,大便后就不痛了,可能还要痛程度不同病程不同表现不同,不是所有这些症状都有,只有前3条有一条就能判断是积食。

如果有感冒症状,并排除积食,则按感冒处理。

另外屁臭也是消化问题,可怀疑积食。

二、积食案例小儿确认积食比较简单案例1:10个半月的孩子吃了3天棒子骨浓汤煮饭,不拉发展为拉稀,咳嗽有痰,喉咙咳的发红了;喉咙发红发炎;没有口臭;稀便很臭案例2:孩子又发烧了,可两个医生都说是嗓子发炎引起的,我还专门让看了肚子,他们都说没事,我说孩子这几天大便特臭还有屁,他们说只要每天都大便肠胃问题就不大,可我现在发现孩子又是左脸凉右脸烫(评:西医一般不懂积食,跟他们说积食是对牛弹琴,积食不用找西医,就像弹琴不用找牛来听)案例3:9个月小孩拉肚子5天。

妈妈说开始拉肚的前一天给他吃了三个大虾,几块鱼,结果隔一天就开始拉肚子了,而且有口臭案例4:我儿子3岁了,昨晚发烧39度,后服退烧药,推手降下来,今中午又烧,前天吃面包,喝牛奶,又吃两根香蕉,晚没吃饭,这两天大便偏稀,吃饭不好,今天没大便,手心肚子热,晚上脸蛋红,磨牙,乱翻案例5:我女儿从上周开始有感冒症状,流鼻涕,轻微咳嗽,吃感冒颗粒好一些后,吃了一瓶酸奶当晚便低烧咳嗽,医生开小儿氨酚烷胺,红霉素,枇杷止咳颗粒后基本好转,但周日外出吃饭吃四五个虾,昨晚又高烧咳嗽。

她口臭明显,感冒期间三天没拉粑粑,昨天拉了,但不是黑粑粑,舌苔厚,咳嗽声里感觉有痰。

(评:前一次当感冒治估计也是误治,这种治疗后脾胃很难恢复,所以很快就要又生病)三、积食的处理1、中成药:如果要开始发烧、或已经开始发烧、或干咳严重、或舌苔已经厚黄腻,则必须用汉森四磨汤口服液,等拉出量多或黑臭便、发烧咳嗽症状好转、舌苔好转后才改用下文的处理,否则病程不容易控制。

用量照说明书。

积滞严重时,如果买不到四磨汤口服液,可以去找“健儿药丸”(原名郑州肥儿丸)替代,主要成分巴豆霜、郁金、苦杏仁(炒)、雄黄、使君子仁、甘草、蜂等。

这药药性比四磨汤还强,用了大便通了就停。

如果咳嗽等症状比较轻,无发烧,可以用保和丸,用量照大人用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保和丸直接吃最好,有些小孩不吃保和丸水丸或太小的吃不了,可以取约12克,煮水20分钟得150毫升后喝,可以加红糖。

一天3次,一次50毫升。

或者用太极保和颗粒。

一般大药房都有,比如德仁堂。

1岁左右小儿用成人用量三分之一,一包泡90毫升,一次30毫升,一天3次;2、3岁左右用成人用量一半,一包泡80毫升,一次40毫升,一天3次。

还有保和口服液,成分与保和丸以及保和颗粒一样的,也可以。

如果只是知道吃多了些,大便有些不正常,舌苔稍微厚,可以吃同仁堂大山楂丸调理,用量大约1岁左右一天一丸分两次,两三岁一天2丸分两次。

大山楂颗粒的成分:山楂、六神曲(麸炒)、麦芽(炒),与大山楂丸一样,买不到大山楂丸,或小孩太太小不能吃丸药时也可以用大山楂颗粒。

如果保和丸或保和颗粒确实买不到,也可买成分为“黄芪白术陈皮麦冬黄芩炒山楂炒莱菔子”的健儿消食口服液,品牌任意。

如果排便有困难,也很适合用这个。

同仁堂的小儿化食丸也可以处理积食,与保和丸或颗粒比较接近些,只是成分比较复杂,实在买不到其它的可以用这个。

成分:六神曲(炒焦) 焦山楂焦麦芽焦槟榔醋莪术三棱(制) 牵牛子(炒焦) 大黄。

买不到四磨汤也可用这个替代。

重要注意事项!以上所列的保和丸、大山楂丸等都是消食导滞药,不是健脾药,不可一直吃很久,小儿病辨证对了一般用药两三天症状就会得到改善(包括大便好转等),如果无改善说明不对症应停药。

脾胃虚弱、经常反复积食、经常腹泻的小儿积食,应慎用消食药物,请咨询中医辨证处理。

2、食疗积食或消化不良不严重或小孩只有几个月大也可尝试食疗调理。

焦米汤:大米炒焦黄后煮稀饭,水多些,米煮熟,主要喝汤。

一天3次,一次30-60毫升。

炒大米方法:大米粉放入锅中用文火炒成淡黄色,闻到焦米香时即可,注意掌握火候,不宜过焦。

炒鸡内金粉煮水或熬粥时加。

鸡内金就是鸡胗内壁凉干,炒焦黄后弄成粉即可用。

问:焦米汤没加辅食的可以吃不?答:焦米汤是药,不是辅食。

问:焦米汤是饭前还是饭后喝?答:焦米汤等积食的药都是饭后吃,隔半小时淡豆豉:用淡豆豉是接近食疗的很温和的积食调理方案,但一定要买到好的淡豆豉才有效。

如果积食严重,用淡豆豉可能不容易搞定。

1、2岁左右,用淡豆豉5-20克,病情重用量可大些,煎一小时得100毫升,一天用2-3次。

如果没有秤,可以数颗颗,一克大概10颗;或者用等分法,买50克分5份则每份10克。

淡豆豉中药房可以买到,建议同仁堂买。

买了自己直接吃下,能吃的才行,吃了就要吐掉的肯定不能用,可能是发霉的。

因为很少医生开淡豆豉,所以很久都卖不出去,同仁堂这种流量很大的会更新。

淡豆豉黑色、黄色、灰色的都有,颜色差别关系不大。

3、推拿调理积食处理的过程做以下推拿会有帮助,如果年龄比较小如一岁内症状比较轻不用药只做推拿也可能有效:1. 如果拉稀很多天大便不臭可以清大肠、清补脾各15分钟(根据年龄适当调整),一天两三次;否则都清大肠、清胃各15分钟,一天两三次2. 加顺时针揉腹,时间不限,有力道透进去的感觉,就是感觉很用劲,但又不会把小孩按痛。

大肠穴在食指桡侧赤白肉际处。

清大肠从指根推向指尖,能清热利湿、促进排便。

清补大肠在指尖与指根之间来回推,能调理肠道功能,辨证不清时可以使用。

胃经穴在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

清胃经手腕从推向指根,能清脾胃湿热,和胃降逆,除烦止咳。

清补脾在大拇指侧指尖与指根之间来回推,能和胃消食、增进食欲。

另外还可用@龙帅江八卦推:以肚脐为中心,由上、下、左、右、东南、西北、西南、东北向肚脐各推36下,围绕肚脐顺、逆时针按摩各72圈,手抚孩子肚脐十分钟,孩子就会大便,发烧的会退烧。

屡试不爽。

受凉腹痛也管用。

四、病后康复积食处理差不多了,但还可能一直咳嗽,这是正常的,如果咳嗽有痰,都不用担心,这是积食恢复过程必然的排痰过程。

可以搓背帮助排痰。

搓背用大人手掌沿脊柱两侧单手上下来回搓,中间脊柱也搓,搓热或搓红即可,时间不定。

咳嗽的话肩胛骨也搓,沿着两边肩胛骨下沿左右来回搓。

在吃东西至少半小时后,或吃东西以前。

可伸入衣服来做,也可隔着薄衣服来做。

随便什么姿势都可以,只要能搓到,趴起当然最好。

力度自己掌握,以小孩接受为度。

搓后可能咳嗽或短暂咳重,这是好事,尤其痰多更好。

小儿不会吐痰,有痰吞了也好。

搓脚可以帮助恢复快些。

小儿脾胃问题(比如有睡眠不安,还有就是每次生病好后脾胃都有不正常)的都可做的推拿调理。

揉脚的脾经,即图中几个点的连线整条线,每天5-10分钟,两只脚都揉,没有方向。

还有足底的脾胃反射区,脾胃有问题的揉起会觉得偏硬,小孩可能会说痛。

五、病期饮食不管是积食还是感冒,生病时的饮食都要注意:1、生病时清淡饮食,不吃蛋,少吃肉或最好不吃,晚上睡前不喝牛奶;不吃寒凉食物,比如猕猴桃、梨、香蕉,直接暂停水果最简单。

藕也是寒的。

螃蟹、虾、无鳞海鱼都是寒的,不吃。

2、感冒或积食时不吃鸡肉,容易发烧,发烧时吃会烧更高。

汤圆等糯米制品不吃,不容易消化。

出疹时不能吃辛辣的,有湿疹不吃芒果、木瓜,否则更严重。

3、小儿不吃羊肉、牛肉。

牛肉如果炖很多个小时几乎成浓汤才可吃。

牛肉是高热量高能量的东西,这些东西要消化它也需要消耗人的更多能量。

六、重要误区每位经常生病的小孩背后,都有一位犯错误的妈妈!一妈妈说小孩清淡饮食,但仍经常积食,问病史,问到“八个月又积食拉肚子,吃过点蒙脱石散两次”。

果然,这是常见错误,拉稀就止泻。

积食拉稀不一样,不能盲目止泻,否则肠胃会受损,碰到多例小孩肠胃问题都是几个月大时止泻或消炎引起。

七、讨论问:四磨汤可以给孩子喝吗?不是说有致癌物槟榔吗,我家宝宝现在发烧38度2,原因是积食引起的,现在在考虑给不给他吃那个四磨汤。

答:那些新闻是财经记者写的,引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然后我查阅了该中心的英文网站,找到确实有说到槟榔,原意是导致口腔癌的原因可能有长期咀嚼槟榔。

中药都是靠药物的偏性治病的。

这个是药,不是经常吃的。

很显然,这些新闻背后有商业阴谋。

问: 如果真是细菌感染的疾病,是否还是有必要用抗生素?评:经典的中西医思维模式问题,大多数人都被西化了,站在西医角度有细菌用抗生素才能解决问题。

比如积食拉肚子几天西医认为是细菌感染肠炎拉肚子,中医排积食,积食排了就会不拉,细菌也会自己消失。

今天刚好碰到一个积食拉稀3天,去华西查白细胞3 ,就认为肠炎,然后就妈咪爱、蒙脱石散、加抗生素合并治疗了。

问:纯母乳宝宝也会积食?评:积食是不消化导致,与吃的是什么东西以及吃多少没关系。

妈妈的情绪、饮食都会影响母乳质量,导致宝宝不消化。

已经加辅食的,辅食与母乳时间离的太近容易积食。

问:积食发烧跟病毒,细菌引起的发烧是怎样一种关系?答:任何发烧去西医查都可能查到病毒或细菌,如果还查不到,那只是时间没到。

不是病毒或细菌引起发烧,是人生病后,体内环境变化让病毒和细菌有条件生长,然后人体通过发烧来抵御疾病并杀死病毒和细菌。

积食发烧是排内热。

述:我女儿经常口臭,每次我给她吃三天保和颗粒就好,保和颗粒可以这样经常吃吗?评:不能。

药都不能经常吃,这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且对脾胃有伤害,会导致更容易口臭。

述:请问保和颗粒能常吃吗?评:首先保和颗粒是积食药物,不积食不生病平时肯定不能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