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采血方法在新生儿中应用

合集下载

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分析

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分析

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分析引言在婴幼儿的医疗中,抽血是一项常见的操作。

而对于婴幼儿来说,股静脉是一种常用的抽血通道。

但是由于婴幼儿的年龄较小,对于股静脉抽血的方法选择以及操作技巧都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对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进行分析,供医务人员参考。

方法一:经皮股静脉穿刺经皮股静脉穿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婴幼儿股静脉抽血方法。

其操作流程如下:医务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抽血位置,一般为婴幼儿的股腘部,然后使用消毒液对该位置进行消毒处理。

接着,医务人员使用一根尖头针对股动脉进行定位,并在动脉旁边进行穿刺。

当抽液开始时,医务人员需要确保血管内无血液回流,然后可以进行抽取血液。

经皮股静脉穿刺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时间短暂、并发症较少。

但是由于婴幼儿的股静脉较为细小,穿刺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免造成血管损伤或者出血。

超声引导的股静脉穿刺的优点是能够准确找到股静脉位置,避免了股静脉损伤的风险。

但是其缺点是需要额外的设备支持,操作复杂,且耗时较长。

两种方法优缺点对比对比起来,经皮股静脉穿刺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迅速,适用于急诊情况下的抽血操作。

但是存在着股静脉损伤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技术不够娴熟的医务人员来说。

而超声引导的股静脉穿刺则能够准确找到股静脉位置,避免了股静脉损伤的风险,但是其操作复杂,耗时较长,适用于一般条件下的抽血操作。

结论对于急诊婴幼儿股静脉抽血操作,经皮股静脉穿刺和超声引导的股静脉穿刺都是常用的方法。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操作,需要在保证操作迅速的尽量避免股静脉损伤的风险。

希望本文能够对婴幼儿急诊抽血操作提供一些帮助。

股静脉斜刺进针法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股静脉斜刺进针法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左手固定穿刺侧下肢,右手持注射器 ,针头斜面 向上 ,在穿 刺 点 以针 头 与 大 腿 成 4 。 角 朝 向脐 方 向进 针 ,刺 入 深 度 一 般 5
为 15 2 米 左 右 ,见 回血 后 停 止 进 针 , 固定 注 射 器 取 血 到 .— 厘 所需量 。用消毒干棉球 同时按压进针部位 与腹股沟针尖进血 管处2 3 钟 ,至不出血为止 。 ~ 分 12 2 注 意 事 项 穿 刺 时 尽 量 减 少 新 生 儿 的 活动 度 ,新 生 .. 儿 双 下 肢 应 制 动 尤 其 是 穿 刺 侧 下 肢 ,穿 刺 时 要 严 格 掌 握 穿 刺
参考文献 [] 中华 医学会耳 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 杂志编辑 委 员会.变应性 1
鼻炎 诊断标准 的疗 效评定标准 ( 9 7 J .中华耳鼻咽喉科 杂志,1 9 , 1 9 )[ ] 9 8
3 ( ) : 1 4 1 5. 3 3 3 — 3
[ ] 孙树岩 ,董 震. 2
国弦等 . 筛前 神经与常年性变 应性鼻炎关系 的解 剖基
两组一 次性 穿刺成功 率 、血 标本 合格率 、穿刺 时间 、 局部血肿发生率有显著性差 异,见表 I 。
表1两种采血方法一次性 穿刺成功 率及并发症 比较
新 生儿黄疸 3 f ,新 生儿缺 氧缺血 性脑病 3 例 ,新 生儿肺 o0 5 炎2 例 , 新 生 儿 低 钙 血 症 4 , ,腹 泻 l 例 , 早产 J J f 。 7 例 4 Do O 体重2 3 . k ,平均3 3 k 。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 ( 0 . ~4 Ig .5 g 6 例 )和 对 照 组 (o 0 ,两 组 患 儿 性 别 、 年 龄 、病 种 、 体 重 6f )
采 血 是 新 生 儿 诊 疗 过 程 中 常 用 的 操 作 之 一 ,也 是 难 度 较 大 的操 作 。如 何 提 高一 次性 穿刺 成 功率 ,提 高血 标 本 的质

一次性采血针斜刺法在婴幼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一次性采血针斜刺法在婴幼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集血 液 标 本 , 得 良好 效 果 , 介 绍 如 下 。 取 现 临床 患 儿 进 行 了 股 7 岁 静 脉 采 血 , 19例 , 1 9例 , 血 标 本 量 ≤ 5 3 男 2 女 4 采 ml1 1 例 . 5 4 > ml1 7例 。将 2 8例 患 儿 随 机 分 为 2组 。 照 组 7 对 10例 采 用传 统 注 射 器 直 刺采 血 法 。 中 采 血 量 ≤ 5 3 2 其 ml 5
腿 自然 伸 直 ¨ ② 确 定 穿 刺 点 : 作 者 位 于 穿 刺 侧 。触 】 ] 操
摸 法 : 左 手 食 指 在 股 三 角 内 1 3处 扪 及 股 动 脉 搏 动 , 以 / 在
腹 股 沟韧 带 中 、 1 3 点 下 方 1O 1 5m 搏 动 最 明 显 内 /交 .~ .c
待 干 , 将 消 毒 好 的 左 手 示 指 和 中指 放 在 股 动 脉 搏 动 最 并 明显 处 内 侧 0 3 0 4m 处 , 引 导 进 针 方 向 。 用 一 次 性 .~ .c 以 采 血 针 以 3 ~4 。 刺 进 针 1 5 .c 穿 刺 手 法 同 手 背 O 0斜 . ~2 Om 静 脉 穿 刺 , 回 血后 松 开 针 柄 , 采 血 针 止 流 帽端 接 真 空 见 持
例 , 5 7 。实 验 组 1 8例 应 用 一 次 性 采 血针 斜 刺 采 > ml 例 6 5
管 , 液 自动 流 入 试 管 。 达 到 所 需 采 血 量 后 , 干 棉 签 在 血 用 穿刺 点 上方 1 5 .c 处 按 压 , 速 拔 针 . 迫 止 血 3 . ~2 5m 迅 压 ~ 5 n 每 按 压 l n放 松 3 , 时 按 摩 肢 体 。 为 压 迫 股 静 mi, mi s同 因 脉 , 时易 压迫 股动脉 , 影 响穿 刺侧 肢体血 液循 环 , 同 可 用 按摩 和暂 停 的 方 法 , 有 效 改 善 肢 体 血 液 循 环0 。 可 ] 3 评 价 标 准 根 据 穿 刺 成 功 率 、 无 出 现凝 血 、 有 溶

联线定位法在婴幼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

联线定位法在婴幼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
次穿 刺增 加 了患 儿 的 痛 苦 , 属 容 易 出 现 情 绪 不 家 满 。2 0 0 5年 1  ̄20 年 1 月 我科 采用 联 线定 O月 07 2 位法 进行 股静 脉穿 刺 , 果较 好 , 效 现介 绍如 下 。
1 资 料与 方法 1 一般 资料 . 1
数 据采 用 Y检 验 、 检验 。 t
关键词 穿刺术/ 方法 ; 股静 脉; 血样采集/ 方法 中图分类号 R3 2 13 R 4 . 1 ; 4 2 2 . 2 ; 4 6 12 R 7
Ke od p cue/ to s{ rl i;lo ei ncl t n meh d yw rs n trsme d ; h moa v bodsc n me l ci / to s e o
次, 直径超 过 5m, 手 的食 指 和 中指 分 开 , 别 放 c 左 分 在腹股 沟上 下 两 侧 , 固定 股 静 脉两 端 , 手 持 注 射 右
脉采血显著优于传统法。且无需用手触摸搏动点 , 可 省 去消毒 手指 及触 摸搏 动点 的时 间 , 受婴 幼儿 不
哭 闹 的影 响而达 到准确 、 速采 血 的 目的 。 快 行 股静 脉采 血须 注意 :1实施人 性化 护 理 , () 穿 刺前向患儿家属做好解释 , 关心 、 体贴患儿 。() 2注 意力 集 中, 免外 界 干 扰 , 避 良好 的心 理 素质 可 提 高 穿刺 成 功率 L 。( ) 干 净 尿 布遮 盖 会 阴部 , 2 3用 ] 以免 尿液 污染 穿刺 点 。() 季要 注 意 保 暖 。() 作 4冬 5操
分为两组 , 照组 5 对 4例采用传统方法 , 观察组 5 例采用 联线定位 法 。结果 观察 组一次 穿刺成 功率 , o 标本合格 率显著 高 联线定 位法 定位 准确 , 可提 高穿刺成功率 , 减轻患儿痛苦 。

一次性采血针在婴幼儿股静脉采血中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一次性采血针在婴幼儿股静脉采血中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18・ 7
中国医学创新
2 1 4月 第 7卷第 1 期 0 0年 0
Meia Invt no hn , pi 2 1 , o 7N . 0 dcl noa o f iaA r.0 0 V 1 o1 i C l .
s T—T改变 的恢 复 , 解及预 防心绞痛 发作等 有显著效 果 。 缓
和试验组 两组 。对照组 8 , 0例 年龄( . 0 5±23 岁 , . ) 体重 ( 9± 1 ) g男 4 5 k , 2例 , 3 女 8例 ; 试验组 7 8例 , 年龄( . 2 5 岁 , 03± . )
体 重 ( 1 )g 男 3 6± 8 k , 8例 , 4 女 0例 , 组 在 年 龄 、 别 、 重 两 性 体 上 无 显 著差 异 。
试管 内, 不易发 生凝 血和溶m现 象 , 保证 了血标 本的数 量与
质量 , 并且 使 整 个 股 静 脉 穿 刺 采 血 的操 作 流 程 简 化 , 高 了 提
伏消毒液消毒皮肤及左手示指 , 用左手示指及 中指扪及 股动 脉搏动 明显处 , 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在股动脉 内侧 1 m处穿 c 人股静脉处 , 慢慢 向上提 , 见有 回血 后另一端接 负压采血管 ,
该 汤 剂 不 良反 应少 , 用方 便 , 常 服 用 未 发 现 对 神 经 系 统 、 服 正
[ ]史大卓 , 2 徐风芹 , 马晓昌 , , 等 血府逐瘀浓缩丸 防治家兔经皮 血管
腔 内 成 形 术 后 再 狭 窄 的 研 究.中 医 杂 志 , 9 7 3 1 ): 19 , 8( 1
6 5 —6 7. 8 8
肝、 肾等造成任何损害 , 克服 了服用消 心痛 、 阿司匹林等所致

婴 幼 儿 股 静 脉 采 血 法

婴 幼 儿 股 静 脉 采 血 法
婴幼儿股静脉采3、采血方法 4、注意事项 5、相关知识
名称 目的 取体位法
采血方法
股静脉穿刺采血法 采集血标本 患儿取仰卧位,固定大腿外展呈蛙形,暴露 腹股沟穿刺部位皮肤,遮盖会阴部。
1、患儿腹股沟中、内⅓交接处,以左手示指 触及股动脉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于股动脉 搏 动 点 内 侧 0.3-0.5cm 垂 直 穿 刺 , 边 向 上 提 针边抽回血,见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所需 血量,助手用干棉签压迫穿刺点5分钟止血, 取下针头。 2、再次核对(检验单、标本和患儿)
名称 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采血法
1、有出血倾向及血液病患者,严禁腹股沟 穿刺。 2、穿刺误入股动脉,应延长加压时间,避 免揉搓,以免引起出血或形成血肿。 3、穿刺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反应,若穿刺 失败,不易多次反复穿刺,以免局部血肿。
名称 股静脉穿刺采血法
相关 1、股静脉穿刺的适应症:重症、浅静脉不显露、急救时加 知识 压输液输血和监测中心静脉压的通道。
2、股静脉穿刺的禁忌症:严重的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障碍、 肾病所致的高度浮肿、腹股沟处皮肤有糜烂感染者。 3、股静脉穿刺点的定位: 触摸法:患儿腹股沟中、内⅓处摸到股动脉搏动后,自股动 脉内侧0.3-0.5cm处为穿刺点,为首选方法,但较胖患儿或 病情危重的患儿不宜使用。 垂线法:脐部引一直线垂直于腹股沟,垂直交叉点内侧0.30.5cm为穿刺点。 连线法: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连线,股动脉与该线中点相 交。或膝关节正中点与脐连线,与腹股沟相交处是股静脉 的标志。

股静脉抽血技巧

股静脉抽血技巧

小儿股静脉穿刺的操作方法及护理在小儿疾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中,为明确诊断及治疗、争取抢救时机常需静脉采取血标本以协助诊断。

小儿特别是新生儿血管比较细小,采血的针头又相对比较粗,加上小儿哭闹,不配合,以致造成采集的血量往往不够而且容易造成溶血,容易将血管损伤,延误病情的诊断及治疗,更无法配合危重患儿的抢救。

近年来,我科对婴幼儿及其他静脉采血困难者共292例患儿均采用股静脉穿刺法采取血标本,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0.5%,二次穿刺成功率达97.3%,三次穿刺成功率达100%。

实践证明,采用股静脉穿刺法,提高了成功率,减少了患儿的痛苦。

现将实践体会介绍如下。

1 股静脉穿刺部位股静脉在股三角区,位于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如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联线,股动脉走向和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内侧0.5cm处。

2 操作方法2.1 严格无菌操作,操作前穿工作服,戴帽子、洗手、戴口罩。

2.2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一次性5ml无菌干燥注射器1~2付,2%碘酒、75%酒精、棉签、污物杯。

根据需要准备干燥试管、抗凝试管、血培养瓶等。

2.3 将用物带至患儿床旁,向患儿及家长作好解释说明,消除恐惧心理,以取得合作。

做好局部皮肤清洁工作,婴幼儿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以免排尿污染穿刺点。

2.4 协助患儿仰卧,将其大腿稍外展、外旋,小腿弯曲90度角呈蛙状,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充分暴露局部。

助手站在患儿头端,用双肘及前臂约束患儿躯干及上肢,双手分别固定患儿双腿,操作者站在患儿足端。

用2%碘酒消毒皮肤,75%酒精脱碘,再用同样方法消毒操作者的左手食指、中指,然后用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扪准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好,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直角或45度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然后逐渐提针,边提针边抽吸,见抽出暗红色血,则提示已进入股静脉,立即停止提针,加以固定,根据需要采取血标本量。

如未见回血,则应继续刺入或缓慢边退边回抽试探直至见血为止。

垂直定位法在早产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垂直定位法在早产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8 8・ 2
吉林 医学 2 1 0 2年 2月第 3 3卷第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垂 直定 位 法在 早产 儿 股 静 脉 采血 中的应 用
张 英, 徐万玲 (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 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病 房 , 四川 宜宾 64 0 ) 4 00
[ 摘
要 】 目的 : 提高早产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 ,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 16例股静脉 采血早产患儿随机分 为对 将 5
go p Co cu i n P n t r g tr u h v r c l o i o i g t k so u h a v na e s a c r c ,i s v n , i h rs c e su ae,o r r u . n l s u cu n h o g e i a st n n a e n s c d a tg s a c u a y t o i t p i me a i g h g e u c s f lr t lwe
App iato fve tc lp i on ngi pu t r n l o n f m o a i l o i r tr i f n s lc i n o r a ost i n nc u i g b o d i e r lven b o d n p e e m n a t i i Z NG Yn HA ig,
s r ain g o p w t e t a o i o ig Re u t h b e ai n go p So e—t u c sf lrt f u cu n t eq ai e ae o a e t u i v r c l st nn . s l T e o s r t u n v o r h i p i s v o r i s c e su ae o n t r g, u l d r t fs m— me p i h i f pe e e o vo s i h rt a h s f h o t l ru ,h meo u cu n lo S o vo sy s ot r h n t a fte c n rlgo p, is w r b iu l h g e n t o e o e c nr o p t e t fp n t r g b o d Wa b iu l h re a h t o t r u y h t og i i t o h o te ic d n e f h mao ,mi — p n t r g r r h n i e c o e tma s u c u n a t y,e c y ss n if cin e e b i u l lwe ta t o e f h c n r l i e c h mo i a d n e t w r o v o sy o r h n h s o te o t o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静脉采血方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方法。

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23日至2009年7月30日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300例采用股静脉采血,操作者由两名护士配合,患儿取仰卧位,尿布包裹好会阴部,一人扶好患儿的非穿刺部位下肢,另外一人使穿刺髋部外展45度并屈膝90度,消毒好穿刺部位,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约0.5个厘米右手持真空采血针垂直刺人,见血时停止再次入,另一头接真空试管,抽出所需血时拔出针头,按压五分钟以不出血为止。

结果:300例中一次穿刺成功且采足所需血量286例,占95%,一次穿刺成功采血量不足9例,占2.9%,其中有6例误入动脉之后采集了血标本,占2.1%。

所有病例没有发生活动性出血、局部血肿,也没有发生穿刺点感染。

结论:股静脉既缩短了采血的时间,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

【关键词】股静脉;采血;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51-01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精湛娴熟的专业技术,不断提高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医学发展的需求和患者的需求,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静脉采血是临床较难的护理操作,更是新生儿护士常见且重要的护理技
术操作。

在新生儿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中,为明确诊断及治疗、争取抢救时机常需静脉采取血标本以协助诊断。

而新生儿的血管比较细小,采血的针头又相对比较粗,加上患儿哭吵,不配合,以至造成采血量往往不够而且容易造成溶血,容易将血管损伤,延误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更无法配合危重患儿的抢救。

再加上危重患儿检查项目多、所需采血量多时,为了缩短采血操作时间,减少多次穿刺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本科对采血难度大、采血量多的新生儿采用真空采血针穿刺股静脉采血,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对我科2009年1月23日至2009年7月30日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300例,男146例,女154例,年龄5个小时到28天。

重度新生儿换血术前准备73例,足月小样40例,巨大儿60,危重儿55例,其它72例
2 操作过程
2.1 物品准备:根据检查项目准备好试管,写好标识,7号的采血针一个,常规消毒物品。

如需采集血培养标本,需未开封的无菌棉签,酒精灯一个。

2.2 穿刺部位:股静脉在股三角,位于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如在髂前上棘和趾骨结节之间划一连线,股动脉走向和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内侧0.5cm处,由于新生儿股动脉搏动在体表触摸感不是很明显,我科采用将穿刺侧大
腿外展45度,将脐部向腹股沟做一垂直线与腹股沟的交汇点当成穿刺点。

2.3 操作方法:操作者由两名护士配合,患儿取仰卧位,用一小浴巾或是别的支撑物垫高穿刺侧臀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以免排尿污染穿刺点,助手约束好患儿躯干及上肢,固定不穿刺侧的下肢及膝关节,采血者使穿刺侧髋部外展45°并屈膝90°,患儿双下肢基本成“蛙状位”,充分暴露穿刺点,采血者固定好穿刺侧大腿,用络合碘消毒皮肤4~5遍,消毒的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在15cm,右手持穿刺针垂直刺入,将穿刺针的另一头连接试管,然后慢慢上提针,看见血液迅速注入试管时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后,拔出针头,用棉签按压穿刺点5分钟以免继续出血和引起皮下血肿,不出血后再次用络合碘棉签消毒穿刺点两遍。

2.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2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的t检验。

3 结果
3.1 表1 两组患儿一次采血质量和标本质量比较
注:经x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 两组患儿血肿发生情况比较
经x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3.3 两组患儿抽血时间比较:300例中一次穿刺成功且采足所需血量286例,占95%,一次穿刺成功采血量不足9例,占2.9%,其
中有6例误入动脉之后采集了血标本,占2.1%。

所有病例没有发生活动性出血、局部血肿两例,没有发生穿刺点感染。

经x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用注射器采血见回血后,因手臂悬空不易固定,抽动注射器活塞时进针位置往往容易滑脱,尤其是在暖箱中的患儿,操作更加的不方便,为了抽取所需的血量往往需要再次寻找血管,这样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引起血肿,而且还会使标本的质量下降,出现凝血或溶血,而一次性真空采血针股静脉手臂可以靠在操作台上,手腕固定不动,进针位置不容易产生滑脱,而且见回血后,真空采血管的负压使血液迅速的流入才血管至所需的血量采集标本的时间用的少,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反复穿刺对股静脉的及股动脉的的损伤和血肿的发生。

一次性注射器乳头如果和枕头如果衔接不够紧凑容易引起溶血,而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密封好,保证血中不会容入空气,而且针头尖锐,可以减少患儿的痛苦
真空采血管安全,方便,采血管直接送检,减少了标本的污染,增加了标本的合格率,而且可以对医务人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由于股静脉穿刺有引起局部血肿、髋关节感染、股动脉痉挛所致之下肢坏死的可能,所以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无菌操作技术,穿刺前充分消毒皮肤,按压至不出血之后还要用络合碘消毒穿
刺点。

穿刺者要正确了解股静脉的解剖位置,科学的选择静脉穿刺点,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减少患儿痛苦。

助手要固定好患儿的躯干和另一侧下肢,最主要的还有尿布,一定要保证穿刺点不被污染。

如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异常者禁用此法,以免引起出血。

若穿刺失败,不宜在同侧反复穿刺。

如果抽出鲜红色血液,表示误入动脉,由于新生儿有些检验项目对动静脉血的要求不是很严,如果误入动脉,可留取部分标本,减少再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

拔针后要按压5~10分钟,防止活动性出血。

穿刺之后,要密切观察局部有无活动性出血,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 结论
股静脉穿刺除垂直进针外还可以斜刺,即可在腹股沟下方1~
2cm处,以30~40°角刺入,向穿刺点刺去,然后连接真空试管后向后慢慢退针,见回血后即可固定针头取血。

进针时,可根据患儿皮下脂肪的厚薄来确定进针的深浅度,皮下脂肪少的患儿进针可稍浅,进入针头的1/3或1/2为宜;皮下脂肪丰富者,可进针的2/3或是全部。

一次性真空试管采血标本的使用,使股静脉采血表本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操作时间少,发生的不良后果也大大减少到几乎为零,减少患儿的痛苦,通过300例的新生儿的采血体会,体会到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尤其对重症患儿和长期输液
后静脉穿刺困难者,更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汉珍,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95
[2]周哓艳,周云辉.一次性真空采血在婴幼儿外周血采血中的应用.当代护士,2008,6,75~76
[3]胡静,方佶红.注射器接头皮针小儿静脉采血方法应用.安徽药业,2006,10(21):9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