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的“定期订货方式”

合集下载

定期订货法

定期订货法

定期订货法(Periodic Order Method)什么是定期订货法定期订货法是按预先确定的订货时间间隔按期进行订货,以补充库存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

其决策思路是: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周期检查库存项目的储备量。

根据盘点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库存水平的差额确定每次订购批量。

这里假设需求为随机变化,因此,每次盘点时的储备量都是不相等的,为达到目标库存水平Q0而需要补充的数量也随着变化。

这样,这类系统的决策变量应是:检查时间周期T、目标库存水平Q0。

这种库存控制系统的储备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定期订货法的内容]1、订货周期的确定订货周期一般根据经验确定,主要考虑制定生产计划的周期时间,常取月或季度作为库存检查周期,但也可以借用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公式确定使库存成本最有利的订货周期。

订货周期=1/订货次数=Q/D2、目标库存水平的确定目标库存水平是满足订货期加上提前期的时间内的需求量。

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订货周期加提前期内的平均需求量,另一部分是根据服务水平保证供货概率的保险储备量。

Q0=(T+L)r+ZS2式中:∙T为订货周期;∙L为订货提前期;∙r为平均日需求量;∙Z为服务水平保证的供货概率查正态分布表对应的t值。

S是订货期加提前期内的需求变动的标准差。

若给出需求的日变动标准差S0,则:S2=依据目标库存水平可得到每次检查库存后提出的订购批量:Q=Q0-Qt式中Qt—一在第t期检查时的实有库存量。

【例】某货品的需求率服从正态分布,其日均需求量为200件,标准差为25件,订购的提前期为5天,要求的服务水平为95%,每次订购成本为450 元,年保管费率为?20%,货品单价为1元,企业全年工作250天,本次盘存量为500件,经济订货周期为24天。

计算目标库存水平与本次订购批量。

解:1) (T+L)期内的平均需求量=(24+5)×200=5800件2) (T+L)期内的需求变动标准差=135(件)3)目标库存水平:Q0=5800+1.96×135=6065件4)订购批量:Q=6065—500=5565件从上例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服务水平下,固定订货期限系统的保险储备量和订购批量都要比固定订货量系统的保险储备量和订购批量大得多。

确定采购需求 定期订货法和MRP法

确定采购需求 定期订货法和MRP法

(二)MRP的基本构成
车架 轮胎
自行车 车轮 轮圈
0层
车把
1层
辐条车
2层
(二)MRP的基本构成
层次
物料 号
物料名 称
单位 数量 类型
成品率
ABC码
生效日 期
失效日 期
提前 期
0 GB950 自行车 辆 1 M 1.0
A 950101 971231 2
1 GB120 车架 件 1 M 1.0
A 950101 971231 3
(2)订货点=20×10+200=400(吨)
某商品全年需要21900件,一个月向供应商订一次,保险储备天 数5天,备运时间8天,提出订购时盘存量为640件,原订购下月到货 的远期合同有1000件。(全年按照365天计算)
求下一个月的订购量。
某商品全年需要21900件,一个月向供应商订一次,保险储备天 数5天,备运时间8天,提出订购时盘存量为640件,原订购下月到货 的远期合同有1000件。(全年按照365天计算)
(二)MRP的基本构成
4、产品结构与物料清单BOM(Bill of Material)
MRP系统要正确计算出物料需求的时间和数量,特别是相关需求物料 的数量和时间,首先要使系统能够知道企业制造的产品结构和所有要用到 的物料。
BOM不是一份简单的物料清单,它还提供了主产品的结构层次、所有 各层零部件的品种数量和装配关系。一般用一个自上而下的结构树表示。
第九讲
确定采购需求
分析销售计划和生产计划 汇总物料清单 分析库存状态文件 接收、汇总请购单 综合确定采购数量
三、定期订货法
(一)定期订货法的定义
按预先确定的订货时间间隔,按期进行订货,以补充库存的一种库存 控制方法。

生产运营管理定期订货法

生产运营管理定期订货法

生产运营管理定期订货法1. 引言在现代企业中,生产运营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而定期订货法是一种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生产和运营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定期订货法的基本概念、原理、步骤以及应用场景,旨在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的生产运营管理。

2. 定期订货法的基本概念定期订货法是一种基于市场需求和企业产能之间平衡的生产运营管理方法。

通过定期订货,企业可以确保及时提供所需的物料和产品,并减少过多的库存。

这个方法的核心是在合适的时间和数量进行订货,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库存。

3. 定期订货法的原理定期订货法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要点:•需求预测:通过市场调研和历史数据分析,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

这能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销售情况和趋势,从而决定定期订货的时间和数量。

•产能评估:企业需要评估自身的产能情况,包括生产能力、供应链能力和库存能力。

这将有助于确定企业能够满足的最大订货数量。

•订单管理:根据需求预测和产能评估的结果,制定定期订货的计划,并与供应商或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供应关系。

订单管理包括订货时间、数量和交货期限等。

•库存管理:在定期订货法中,企业需要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和库存水平,调整订货的数量和时间。

这有助于保持库存的适度水平,并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库存。

4. 定期订货法的步骤实施定期订货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需求预测•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历史数据分析:分析过去销售数据和趋势,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

4.2 产能评估•生产能力评估:评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供应链能力。

•库存能力评估:评估企业的库存能力和成本。

4.3 订单管理•订货计划制定:根据需求预测和产能评估的结果,制定定期订货的计划。

•供应关系管理:与供应商或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供应关系。

4.4 库存管理•库存控制: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和库存水平,调整订货的数量和时间。

•库存监控:对库存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5. 定期订货法的应用场景定期订货法适用于各种生产和运营场景。

库存ABC分类与订货方法,库存定量订货与定期订货方式讲解

库存ABC分类与订货方法,库存定量订货与定期订货方式讲解

【例】A商品供给商为了促销,采取以下折扣策略:一次购置1 000个以上打9折;一次购置1 500个以上打8折。假设单位商品的
仓储保管本钱为单价的一半,求在这样的批量折扣条件下,甲仓 库的最正确经济订货批量应为多少?(根据例2的资料:D=30 000 个,P=20元,C=240元,H=10元,F=H/P=10/20=0.5)
效劳水平要求高 ,库 存水平高还是低?
四、与库存管理有关的费用
办理订货手续、物品运输与
装卸、验收入库等的费用以
〔1〕订货费
及采购人员的差旅费等
〔2〕保管费
保管本钱是物品在仓库内存放期间发生的本钱
〔3〕购置费
购置费用是购置物品时所花费的费用,
即购置物品所支出的货款。 购置费=物品的单价X需求量
包括仓库管理费用,存放过 程中发生的变质、损坏、丧
虑哪些因素? 3.库存本钱包括哪几项?每一项的根本含义是什么? 4.简述ABC分析的步骤。 5.某汽车制造企业,根据方案每年需采购A零件50 000
个。A零件的单价为40元,每次订购本钱为100元,每个零 件每年的仓储保管本钱为10元。求A零件的经济批量,每 年的总库存本钱,每年的订货次数及订货间隔周期。 6.企业每年需要甲种商品12000kg,该商品的单位价格 为20元,平均每次订购的费用为300元,年保管费率为25 %,求经济订购批量及年总库存本钱。
库管易——让仓库管理更容易,
谢 谢 欣赏!
就是通过适量的 库存,用最低的 库存本钱,实现 最正确或经济合 理的供给
库存,指为了使生产正常而不间断地进行或为 了及时满足客户的订货
需求,必须在各个生产阶段或流通环节之间设 置的必要的物品储藏。
2.库存分类
〔3〕加工和运输过程库存 〔4〕季节性库存 〔5〕促销库存 〔6〕时间效用库存 〔7〕沉淀库存或积压库存

库存管理之定期订货法及应用

库存管理之定期订货法及应用

库存管理之定期订货法及应用技能训练四库存管理任务二、定期订货法的应用【实训目标】1.了解库存随时间变化图,掌握最大库存量、订货提前期的含义。

2.重点掌握定期订货法的参数设定方法,并能根据实际需求变化进行参数调整。

【实训要求】1.事先分组,每4名同学分为一组,选出1名组长,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最后提交4份作业。

2.需要在机房上课。

3.能够体现订货点、订货数量参数设定过程并要根据变化的数据及时调整参数。

训练过程下达任务书已知表4-1至表4-6是某公司最近6个月的部分商品出库物动量信息,假定供应商的平均供货时间是3天,订货费用每次1000元,持有成本20元,单价120元。

不考虑安全库存。

请确定:1.康师傅矿物质水和联想台式电脑在一个供应商处订货时的库存管理策略。

2.康师傅矿物质水和联想台式电脑在不同供应商处订货时的库存管理策略。

表4-1 部分商品出库物动量信息(1)制表人:林诺制表时间:2016年6月30日表4-2 部分商品出库物动量信息(2)制表人:林诺制表时间:2016年7月31日表4-3 部分商品出库物动量信息(3)制表人:林诺制表时间:2016年8月31日表4-4 部分商品出库物动量信息(4)制表人:林诺制表时间:2016年9月30日表4-5 部分商品出库物动量信息(5)制表人:林诺制表时间:2016年10月31日表4-6 部分商品出库物动量信息(6)制表人:林诺制表时间:2016年11月30日一、库存管理概述库存管理就是对生产企业和物流渠道中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产成品进行规划和控制。

库存管理是物流的一项重要功能,库存管理常会遇到如下几个问题:(1)到底保有多少库存才是合理的?(2)什么时间订货?(3)每次订货量是多少?解决这几个关键问题首先要选择恰当的库存管理方法,库存管理概括起来有两类方法,一类是物料需求计划(MRP),另一类是通过预测法管理库存,这两类方法分别适用于相关需求和独立需求。

定期订货发

定期订货发


Qn

Pn
01:27
17
批量折扣购货的订货批量
(2)计算第t个折扣区间的经济批量Qt*。 ① 若Qt≤Qt*<Qt+1时,则计算经济批量Qt*和折扣点
Qt+1对应的总库存成本TCt*和TCt+1,并比较它们的 大小。 ② 若TCt*≥TCt+1,则令Q*=Qt+1,否则就令Q*=Qt* 。 ③ 如果Qt*<Qt,则令t=t+1再重复步骤(2),直到t=0, 其中:Q0=0。
0.85
0.85×0.18=0.153
1000个以上
0.82
0.82×0.18=0.147
01:27
19
批量折扣购货的订货批量
解:
1、对于每一个价格,从低往高分别用EOQ公式计算可行解,先 去C=0.82元:
EOQ (0.82) 2DS 2DS 2 4000 18 988个
H 0.18C
0.1476
折扣区间 0
表 多重折扣价格表
1

t

n
折扣点 Q0
Q1

Qt

Qn
折扣价格 P0
P1

Pt

Pn
TCi
Pi
Q 2
S
D Q
DPi
Pi Pi1
TCi TCi1
01:27
15
批量折扣购货的订货批量
TCi TCi1
TC
TC0
TC1 TC2
Q0
01:27
Q1
Q*
Q2
Qn
16
批量折扣购货的订货批量
订购量= 25 × (10+30)

定期订货法

定期订货法

定期订货法
(一)定期订货法(是基于时间的订货控制方法)
概念:预先确定的订货时间间隔进行订货补充的方法
要达到控制库存量的目的:需设定订货周期(T)和最高库存量(Q max)
(二)定期订货法的控制参数
1、订货周期(T)---就是定期订货的订货点,其间隔时间是相等的
订货周期的长短直接决定最高库存量的大小,也决定库存成本的多少计算:
T=CD
/S2
T-----经济订货周期
S-----单次订货成本
C-----单位商品年储存成本
D-----单位时间内库存商品需求量(销售量)
2、最高库存量Q max的确定
(T+T’)----期间
R’为(T+T’’)期间的库存需求量的平均值
T----订货周期
T’’----平均订货提前期
Qs-----安全库存量
Qmax=R’((T+T’’)+Qs
3、订货量Q=Qmax-Qki(实际库存量)-Qni(在途到货量)+Qmi(订货提前期出库量)
注意:在计算中1年以360天计算。

原材料的五种订货方法

原材料的五种订货方法

原材料的五种订货方法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eResourcePlanningMPRII)的目的保证按时供应生产所需原材料及零部件,保证尽可能低的库存水平,计划生产活动,物料交货进度,使物料需求与车间生产装配要求在时间和数量上能很好的衔接。

那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需要完善物料需求计划,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原材料的订货方法,使库存的物料在数量上能满足订单的需求,在时间上要与订单计划开始达到很好的衔接,保证物料的滞仓期不会太长,使物料滞仓带来的利息,仓储管理和物料变质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实际订货运作中我们常用以下五种方法进行订货。

当我们提到原材料订货方法,首先要了解原材料订货方法中一些常用参数(GeneralParameters)有些常用参数通常都被我们录入ITEM系统里面(MaterialMasterRecord),很多参数都是动态值,它的更新需要系统数据不断的更新才会有意义,否则就会导致订货走向错误。

供货周期(Leadtime):也称为提前期,完成订货单到收到货的时间间隔。

通常我们以月为单位来计算。

平均月耗量:物料使用前六个月的平均耗量,对使用未满六个月的物料,平均月耗量按物料使用的时间来计算,它是一个动态值,随着时间与数量的变化而改变。

市场修正值:也称为季节性指数(SeasonalExponential)它是根据过去经验的一个百分数,再用销售部门或市场营销部门关于某一具体市场中某一特定产品大类的需求趋势按月计算的数值。

预计月耗量:按订货时统计算出的平均月耗量为基数,再乘以市场修正值或季节性指数。

它也是一个运态数值。

安全库存量:因需求和订货点发生短期的随机变动而设置一定的库存安全库存=提前期内的需求标准偏差*安全因子。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制订安全库存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ABC分类法(ABCindicator)计算出些物品及其年度使用量,然后用单价乘以年度使用量,最后从年度使用金额最高的开始将这些物品排序,前面的20%为A类,中间的30%为B类,剩下的50%为C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便的“定期订货方式”
①与上次相同,是订立计划时的现有库存量②与上次相同,是订立计曳1j时的计划收到量(生产指令剩余一生产计划剩余)③这次不使用④这次不使用⑤与上次相同,是月需求预测数需求预测数是与上次完全相同的思考方法。

为了简便,也可以使用最近六个月的平均销售发货量。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加入每月新的销售发货量数据,并自动计算新的平均数。

这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称为六个月移动平均法。

⑥安全库存的月数虽然是与上次完全相同的思考方法,但这次的安全库存不是表现为持有多少,而是用应准备几个月的月数来表示。

如前所述,如果是重点管理物资的安全库存,希望保持在0、5个月以下。

⑦求次月生产必要数在此,请进行下面的计算:
在这个计算中的标准期:每月一次定期地按一个月计算计划期,标准期就是1、0个月;半月中每次订半个月的计划时,标准期就是0、5个月。

用⑤月需求预测量1、0表示次月的月需求量。

计划提前期:在每月15日订下月计划时,计划提前期为0、5个月、在每月的月初订下月计划时,计划提前期为1、0个月。

用⑤月需求预测量计划提前期(0、5),就能求得与前述③销售计划剩余相同的数。

用⑤月需求预测量[标准期(1、0)+计划提前期(0、5)求得的数是从现在(订计划时间:当月15日)到下月末(计划期结束)的1、5个月的销售计划] ⑤月需求预测量⑥安全库存(月数:个月)表示上述的安全库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