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确测定珠峰高度
实用类文本《珠峰“身高”是怎么测出来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实用类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珠峰“身高”是怎么测出来的?万千期待中,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5月27日上午11时正式登顶珠穆朗玛峰,珠峰的“身高”即将迎来历史性更新。
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矗立在中国与尼泊尔的边境线上,是世界最高山峰。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前,我国测绘工作者已对珠峰进行过6次大规模的测绘和科考。
珠峰高程测量可以分为“三部曲”,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中国海拔高程的起算面是黄海平均海平面,测绘人员用水准测量方法,从青岛一步一步传递到珠峰地区。
在珠峰地区,测绘人员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和外围测量工作,包括在珠峰地区的卫星定位测量、水准测量、地面重力测量、航空重力测量等,①地将这个零海拔高程“基准面”延伸到珠峰下面。
真正的珠峰峰顶“会战”也分为三步。
首先通过高精度卫星定位方法,测量出珠峰雪顶的位置;在海拔6000米左右,利用交会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量队员们登顶后插在峰顶的觇标,确定珠峰高度;最后,通过雷达雪深测量,测量峰顶一定范围内,雪面到岩石面的距离,也就是峰顶冰雪层厚度。
之后还要通过②计算,将峰顶的卫星定位测量成果、交会和三角高程测量成果,归算到海拔高,包括雪面高和岩面高。
一般俗称的“珠峰高程”,就是通过雪深雷达观测获得珠峰峰顶冰雪层厚度,并将其从珠峰峰顶雪面海拔高中扣除,获得的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
为了填补珠峰地区地面重力资料的空白,此次测量应用了航空重力测量技术。
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专家成员蒋涛博士介绍:“我们把先进的航空重力仪安装在飞机上,这相当于在飞机安装的一个感应地球重力的传感器,它能反映地面重力的变化。
飞机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测线在1万米左右的高度来回飞行,多条飞行测线形成一个密集的空中重力数据面。
我们结合机载卫星动态定位、惯性导航和重力仪数据把空中重力值测出来。
”这样航空重力测量的结果结合地面重力测量的结果,再结合卫星资料获取的数据,通过物理大地测量的理论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把珠峰高程起算面精准地确定出来后,就可以精确测定珠峰高程。
时事地理:为什么总是要测量珠峰多高?

时事地理:为什么总是要测量珠峰多高?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
巅峰时刻,全民沸腾。
说到珠峰,8848米是很多中国人的第一反应。
其实,那只是1975年的数据。
在2005年,珠峰的高度已经被更新为8844.43米。
为什么要一测再测?珠峰高度有那么重要吗?测量珠峰高度意味着什么呢?为何要重测身高?为什么要给珠峰重测身高,一是因为珠峰的身高随时在变化(原因见下文),二是珠峰测量技术有了大的飞跃,新技术可以明显提升珠峰测量精度。
(1)地壳抬升珠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处消亡边界带上,还在隆起抬升。
长期来看,珠峰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缓慢升高,这就意味着10年会升高4厘米左右,30年升高13厘米多。
(2)地震活动地震对珠峰高度也会有影响。
1934年,尼泊尔发生了一次8.2级的地震,离珠峰大概只有9.5公里。
这次地震就影响了珠峰的高度,海拔降了半米有余。
2015年的尼泊尔大地震,也可能会影响到珠峰的高度。
(3)风化侵蚀在长达4000万年的造山过程里,喜马拉雅山区岩石的最大抬升高度约有20~25千米,被降雨和冰川等各种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掉的岩石则有至少12千米。
在当代,珠峰南面的喜马拉雅山南坡仍然保持着很高的风化速率,每年仍能损失2~5mm的地表岩石。
(4)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峰顶积雪融化,海拔的数值必然会产生变化。
海拔0米在哪里?测量高度,首先需确定水准原点,也就是说海拔为0的起始点,我国采用设立在青岛市的验潮站所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水准基面。
但由于验潮测得的平均海水面无法直接观测,也不方便保护,最终水准原点选择建设在观象山顶上(高程为72.2604米),而没有建在海边。
水准原点设在青岛一是因为青岛位于中纬度地区,更能代表全国的平均海水面,便于向外传递高程;二是由于青岛海域是有代表性的半日潮汐,验潮站所在的胶州湾风浪小,海面稳定,便于验潮;三是青岛地质结构稳定;四是青岛早在一百年前就有验潮资料,几乎从未间断,具备天文、海洋、气象、验潮等多种科学资料,因此更有利于精确确定全国平均海水面。
1975年首次珠峰高程测量

测绘参谋王玉琨在西3号点指挥10个测站同步观测
用天文经纬仪观测竖直角
用Wild T3经纬仪观测竖直角
用苏州一光经纬仪观测竖直角
用Wild T2经纬仪观测竖直角
用Kern DKM经纬仪观测竖直角
测绘队员们强捺着心中的喜悦,小心翼翼地旋动仪 器,争分夺秒地对觇标观测、记簿。一个测回、两 个测回……。 连续3天,队员们进行了4个不同时段、16个测回的 水准、导线、天文、气象、重力、三角等方面的测 量,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珍贵的珠峰测量数据。当时 测得的珠峰“雪面高度”(即包括峰顶冰雪层的厚度) 为8849.05米。 成功登顶的中国登山队藏族女队员潘多,受命用直 径5厘米的木头杆子狠劲插进雪层,测得其深度为92 厘米。
邓小平、李先念接见珠峰登山与测绘队员
珠峰测区平面控制网, 起测于西藏地区一等导线点:定加I1——仲定I10。 按测量细则要求,自定日至东、中绒布冰川布设 国家二等三角锁; 绒布寺以东布设国家三等三角锁; 东、中、西绒布冰川布设了国家三等三角锁。 二等三角锁两端布设有光电测距边和天文方位角 作控制。 三角锁网的布设原则是:保证精确测定珠峰的地 理位置和高程、保证提供测图的需要、尽量接近 珠峰、经济可行。
普布在海拔7790米测重力
精度是测绘的生命。被誉为“雪山钢标”的技术员 冯旭东在海拔5400米的营地时就患了感冒,头昏胸 闷,几天没吃下一碗饭,体重迅速下降了5公斤。 当听说3号点发生雪崩,需要去复查觇标时,冯旭东 全然不顾虚弱的身体,艰难攀行了1公里路。途中, 他几次晕倒,冻醒后又继续爬行,一直爬到海拔 6300米的高山上,咬着牙把移位3厘米的觇标修正过 来,保证了后来交会珠峰的高精度。 随行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史记者特意为冯旭 东拍照,让他自然地笑一笑,可冯旭东怎么也笑不 起来,因为他的嘴唇裂了口,脸膛破了皮,肌肉已 经完全麻木。
国家测绘局队员解密测量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过程

国家测绘局队员解密测量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过程央视《新闻调查》2009年8月8号播出节目:《丈量大地的人们》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43米,这里所说的海拔,是从我国青岛的海平面开始算起的。
但这个高度是怎么算的呢?一般人想象不到,目前世界上精度最高的测量方法还是每30米、每30米地依靠人工来测量。
那么从青岛到珠峰的距离有数千公里,是什么人这样一步步精确测量出了珠峰的海拔高度呢?今天的节目就为您介绍这样的一群人。
解说: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驻地。
初到这里,无论和谁谈起国测一大队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的国测一大队队员都会不约而同地为你讲述一个发生在50年前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吴昭璞,是5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
1960年夏天,吴昭璞接到任务,带领着一个测量小组进入了新疆的茫茫戈壁。
白贵霞(陕西测绘局局长):吴昭璞是水准测量组的组长,他们所带的水,在新疆沙漠里边,水壶被骆驼走路的时候磨烂了。
在这个区域里面没有水了以后,就意味着死亡。
郁期青(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原工程师):就是我们点的那个蜡烛,放在公务箱里,蜡烛全部变成一锅汤,就不成形,热得温度可能超过70度。
岳建利(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大队长):我们国家当时的测量的理论基础,在世界上居于前列,但是我们的仪器加工,因为刚解放,精密的仪器,还不能够大批量地制造。
我们很多的先进仪器,都是从国外来进口,由于国外西方国家对我们的限制,仪器比生命还要重要。
白贵霞:当人渴的时候,一点力气都没有,仪器一个是贵重,另外它也沉重,背着走出去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宋超智(国家测绘局副局长):如果大家都留下,很可能全军覆没,那么他(吴昭璞)作为组长,毅然做了一个决定,让其他同志离开,当时在沙漠里边可以说,没有水就意味着,面对的就是死亡,那么他(吴昭璞)自己实际上是把1%的这种生存的可能,他让给了他小组的同志,把99%的死亡的这种可能,他是留给了自己,他是组长,他是党员。
测量海拔高度的方法

测量海拔高度的方法
测量海拔高度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 水平仪:使用水平仪测量地面或水平面的高度,然后利用三角学原理计算出相对于地平线的海拔高度。
2. 气压计:利用大气压力的变化来测量海拔高度。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会逐渐下降。
通过测量当前的大气压力,使用气压高度定律来计算出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
3. GPS(全球定位系统):通过使用卫星定位技术,GPS能够测量位置的精确高度。
使用GPS设备可以直接测量出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
4.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使用激光束测量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
通过将激光测距仪放置在某一高度位置,并测量地面或物体的距离,可以间接计算出该高度位置的海拔高度。
5. 地形测量:通过在地面上放置高度标志物,并使用测量工具(如测距仪、水准仪等)测量不同地点的高度,可以通过建立高程图来计算出海拔高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量方法可能具有不同的精度和适用范围。
因此,在进行测量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此外,海拔高度的测量也可能受到地
下水位、大气压力的变化、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校正以得到准确的海拔高度数据。
最高山峰的高度测量

最高山峰的高度测量终南山云卷云舒,连绵起伏的山脉中,藏着中国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它高耸入云,傲视群山,被誉为“世界的屋脊”。
然而,要确定珠峰的确切高度,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深入探讨最高山峰的高度测量过程以及背后的故事。
首先,测量珠穆朗玛峰的高度需要精准的仪器和技术。
在过去,人们通过三角测量的方法来测量山峰的高度,即在不同位置同时测量山顶的角度,通过三角学原理计算出山峰的高度。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并且受到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测量方法更加精准和高效。
卫星定位技术、激光测距仪等先进设备的运用,使测量过程更加简便和准确。
其次,测量珠峰高度的困难还在于其地理环境的恶劣条件。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境,海拔极高,气温极低,冰雪覆盖,狂风肆虐。
登山队伍需要经过漫长而艰难的徒步登山,才能达到山顶进行测量。
登山过程中,不仅要面对严峻的自然环境考验,还要应对高原反应、缺氧等身体不适,增加了测量工作的难度和危险性。
测量珠峰高度的工作也充满了挑战和传奇。
最早的高度测量工作可追溯到19世纪初,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派出的调查队进入喜马拉雅山脉,对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进行了初步测量。
然而,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地理环境的恶劣,早期的测量结果并不完全准确。
直到20世纪中期,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国际珠峰高程测量队才完成了珠峰的最准确高度测量工作,确立了珠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86米。
在中国,对珠峰高度的测量工作也历经波折。
1952年,中国地质学家聂耳率领的科考队首次进入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脉,这标志着中国对珠峰高度的测量工作正式展开。
经过多次测量和调查,中国科学家最终确定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4.43米,与国际测量结果基本吻合。
总的来说,珠峰的高度测量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科学家们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勇气。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团队合作,终于确定了珠峰的确切高度,这不仅是科学研究的成果,也是人类勇攀高峰、探索未知的壮举。
如何进行海拔测量

如何进行海拔测量海拔测量,作为地理学、地质学和气象学等领域的重要测量参数,对于我们对地球表面的了解和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仪器使用、测量方法和误差校正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准确的海拔测量。
一、仪器使用进行海拔测量的仪器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水准仪和全站仪。
水准仪是利用光线的传输特性进行测量的仪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两条水平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从而计算出点的高程。
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时,应注意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并进行仪器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全站仪则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测量的仪器,在海拔测量中广泛使用。
全站仪通过望远镜和自动水平仪等组件,测量出目标点各坐标的数值,并通过解算得出高程。
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应注意校准仪器,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并注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二、测量方法1. 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最基本的海拔测量方法之一。
它利用三角形的几何关系,通过测量观测点和参考点之间的边长和角度,从而计算出观测点的高程。
这种方法适用于近距离的测量,且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然而,由于受观测条件限制,三角测量法在远距离测量中可能出现误差累积的问题。
2. 大地水准面法大地水准面法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上相邻测点间的高程差进行高程测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计算出两点间的高程差,并结合已知点的高程,逐步推算出待测点的高程。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范围的海拔测量,但测量过程较为复杂,对仪器精度要求较高。
三、误差校正海拔测量中存在各种误差源,如仪器误差、自然环境干扰、人为误操作等。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对误差进行校正。
针对仪器误差,可以通过仪器校准和调试来纠正。
校准包括水准仪的气泡调平、全站仪的角度调整和磁场校正等。
在校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气压等,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自然环境干扰的处理较为复杂,需要进行误差分析和修正。
例如,在大面积的山区测量中,地形起伏和大气折射等因素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通过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来减小误差。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4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练习

《第4课探索认识的奥秘》一轮复习精练___一、单选题1.“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 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
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是高级的、正确的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2.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经过漫长的过程终于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对我国进一步研究火星和宇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蕴含的哲学道理()①探究精神是人类认识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②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人类对火星的认识永远处于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④实践的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工具和新条件A.②④B.②③C.①②D.③④3.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
此次发射要在满足地球与月球位置关系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时间的约束、探测器地月转移时间、返回器再入航程等的条件下,选择最合适的发射时间,而凌晨发射最有利于奔月轨道的设计。
火箭发射窗口的选择佐证了()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②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③把握真理是做事情成功的前提④尊重规律是实践成功的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赴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13次下潜,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奋斗者”号于2016年立项,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20家科研院所与13家高校、60余家企业的近千名科研人员联合研发,贡献了最强中国智慧。
由此可见( )①实践活动具有主观性的特征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③实践为认识的发展创造动力④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2020珠峰高程测量综合运用北斗/GNSS定位、卫星遥感、三维建模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定珠峰新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出发前往前进营地的测量登山队全体队员, 将在海拔6500米到8300米之间,每隔500米进行一次重力梯度测量。
此次新设计、制造的觇标使用优质的 航空铝合金,全重为4.6公斤,立于冰雪面 以上部分高2.5米,冰雪面以下部分长 0.73米。这个觇标矗立于珠峰峰顶,可以 作为测量人员的标志性参照物。笔直挺拔 的觇标上装有GPS接收天线、6块反射棱镜、 经纬仪照准标笼及自动气象仪等多种测量 设备
成果
20 0 5珠穆朗玛峰高程复测是一项综合运用GP S、精密水准测量、大地 水准面精化、重力测量、雷达测深 、气象探测及地学理论等大地测量各 种相关技术的国家基础测绘项 目,经 内业数据处理取得了重要的可靠的 成果。2 0 0 5年7月 1 8 日通过了由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组织的项 目验收。
■5月22日 珠峰峰顶测量成功进行。
■6月12日 全部野外测量数据送抵西安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 中心,随即开始了水准测量、GPS定位、三角测量、重力与大地水准面、 雷达测深等数据处理和计算工作。
■7月18日 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2005珠 穆朗玛峰高程测量”项目验收评审会议。
11 时38分49秒,冰雪雷达探测仪和装在上面的GPS接收机开始 工作, 记录GPS和雷达数据。 接着在峰顶雪面高处安装竖立觇标, 11时43分55秒觇标顶端GPS开始观测,11时50分觇标成功竖立在峰顶。 11时59分登山测量队员开始拖动雪深雷达探测仪进行剖面测量工作, 探测珠峰顶峰的冰雪厚度, 12时18分24秒结束,有效记录38 分55秒 数据。GPS 观测于12时19分33秒结束,有效观测时间35分38秒。
徕卡TC2003全站仪
▉世界上最高精度的全站仪:测角精 度(一测回方向标准偏差)0.52,测 距精度 1mm+1ppm ▉具有激光对点器;可加配EGL导向光; 配备RCS遥控器可组成单人测量系统
徕卡T3光学经纬仪
在本次测量选定的6个对峰顶占标 进行交会测量的交会点中,全部使 用的是徕卡的测量仪器,即TC2003 全站仪或T3光学经纬仪。
以2005年珠峰复测为例
国家测绘局关于启用珠穆朗玛峰高程新数据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公 布珠穆朗玛峰高程新数据,即日起在行政管理、新闻传播、对外交流、公开 出版的地图、教材及社会公众活动中使用。
珠穆朗玛峰高程数据为: 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 43米。
5月22日
11:08登顶成功,11:50竖起红色觇标
上午11时零8分,珠峰登山测量队长小嘉布率先成功登上珠峰顶 峰。
来自西藏登山队的小加布、 普布和西藏登山学校的阿旺给吨和 多吉格桑等4名中国测量登山队队员, 由4名夏尔巴协助和另外16名 登山队员及高山协作人员共24人组成A组,于当天凌晨3时30分自8300 米突击营地出发,经过历时7个半小时艰苦卓绝的攀登,于11时零8分 第一名队员登上珠峰顶峰。
测定的冰雪深度的精度是±0.1米 当时世界上只有两台(意大利),全部借给中国。
相对重力测量采用的主要有石英和金属弹簧 重力仪器。相对重力测量仪器的核心部件为 弹性优良的金属或者石英弹簧,以弹簧的伸 缩变化测定重力的变化。
相对重力仪中的弹簧存在弹性疲劳现象,因 而重力仪会产生“零点漂移”,即在重力不 变的情况下,重力仪的读数随时间而变化。 “零点漂移”对重力仪的测量精度会有影响, 通常只能在观测中加以修正,而不能完全消 除。
■10月9日 据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正式公布2005珠 峰高程测量获得的新数据。
第一,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主权。 第二,珠峰测量涉及到我们测绘的多方面的技 术,这是发展新技术应用的一个集中体现,是 对我国测绘科技水平的一次考验。 第三,我们希望借此次珠峰复测,拉近测绘科 学和公众的距离,让公众了解测绘工作,关注 测绘工作。 第四,研究喜马拉雅山脉几十年内的地质变化, 预计几十年后的地质变化。
数据处理技术特点
采用国际上最新的TRF2000 框架,充分利用 国内外的GP S连续运行站 以 提高整网的精度。考虑到珠峰地区的高差与重力异常值均较大,三等水准路线 加入了重力异常改正。为确保高程成果的精度与可靠性,对水准高程起算点I 萨拉4 0基进行了检测,分析了I萨拉4 0基相对于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中误差。 收集了珠峰地区SRTM3,1 : 5万DEM及全球GTOPO30数据,能够精确地确定珠峰 地区的数字地形模型,减少地形误差对重力场精细结构、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 的影响。收集了2700余个珠峰地区及 国外相邻地区重力点成果,提高了珠穆 朗玛峰地区重力数据的分布密度与分辨率。使用珠峰周边地区重力数据以及 地形数据,选择EGM96作为基础模型,采用移去一恢复技术,率先完成了珠峰地 区分辨率为2.5 ’X 2.5 ’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的确定。用高精度动态GP S 定位技术结合雷达探测技术,测定了冰雪层厚度,确定了峰顶局部地域雪下岩 石面高程起伏。
从开始设计到最终完成,我们在 登顶的当天,于珠峰大本营,释放了五 个探空气球,获取了珠峰邻近地区的高 空气象数据(包括不同高度、不同时间 的大气温度、气压、风速等气象信息), 削弱了大气及其变化所引起的测量误差, 大大提高了测量数据的精度。
珠峰的高程:海拔高或正常高
陕西省测绘局,李朋德副局长
德国蔡司NI002水准仪
产品简介 精密水准仪直读0.05mm(直腿架) NI002型水准仪是精密水准仪的一种,
具有望远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读 数误差小,应用于一、二等水准测量和 高精度的工程测量中,如建构筑物的沉 降观测,大型桥梁工程的施工测量,荷 载试验和大型精密设备安装的水平基准 测量等。 价格: 55000元
参数: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高程测量精度±0. 21米; 峰顶冰雪深度 3. 50米。
原1975年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程数据停止使用。 特此公告。
国家测绘局 二00五年十月九日
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纪念碑
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
■3月10日 国家测绘局组织的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队从西 安出发。 ■3月15日 到达青海格尔木,开始珠峰高程测量工作。 ■4月12日 测量队员到达珠峰大本营,建立珠峰高程测量营地。 ■5月11日 第一批登顶测量队员出发,抵达海拔6500米的 前进营地。 ■5月12日 第二批登顶测量队员出发,抵达海拔6500米的 前进营地。 ■5月21日 第一批登顶队员到达8300米突击营地,准备冲 顶。第二批队员到达7790米营地待命。
美国Trimble公司捐赠GPS接收Trimble R7
码差分GPS定位 水平. ±0.25 m + 1 ppm RMS 垂直. ±0.50 m + 1 ppm RMS WAAS差分定位精度3. 一般 <5 m 3DRMS 静态和快速静态GPS测量2 水平. ±5 mm + 0.5 ppm RMS 垂直. ±5 mm + 1 ppm RMS 动态测量2 水平. ±10 mm + 1 ppm RMS 垂直. ±20 mm + 1 ppm RMS 初始化时间4. 一般 <10 秒 初始化可靠性5. 一般 >99.9%
经过我国几代测量人员的不懈努力,已 经取得西藏拉孜县相对青岛水准原点的精确 高度。因此,在此次珠峰复测行动中,起算 面就不必是青岛了,而是拉孜。测量队员们 从拉孜开始,徒步向珠峰测量,路程约500公 里,测量站超过10000个。
青岛水准零点
第一阶段:
海拔5300米之前——水准测量法
二、三等水准路线布测了397公里, 主要是将国家高程基准:一等水准点高 程作为起算点,引入珠峰的临近点。形 成水准环线和支线,以提高测量精度。 水准测量最高海拔是5300米,5300米— 5600米的困难地区采用高程导线的方法 传递高程。
观测 先进的Trimble Maxwell?定制测量GNSS芯片 高精度的多相关器,用于GNSS伪距观测 未经过滤与平滑的伪距观测数据,用于低噪声、低多路径误差、低时域相 关和高动态响应 极低的GNSS载波相位观测噪声,1 Hz带宽内的精度 <1 mm 支持以dB-Hz为单位的信噪比 Trimble成熟的低度角跟踪技术
最多60米为一个测量站
登顶队员
水准队员
重力,GPS队员
重力测量96点,包括GPS点、水准点、登山路线点的重力测量。精确测定珠峰的高程, 必须具有该地区较详尽的重力资料,用以改善GPS技术和传统技术所测定的高程精度。
第二阶段:
海拔5600米以后—6点联测确保精度
交会
峰顶六个交会点的水平角与垂直角观测、电磁波 测距、气象数据采集、20公里导线。目的是采用传统 测量技术手段将交会点高程联测到珠峰峰顶。从测量 技术上讲,仅有峰顶的测量数据无法精确测定珠峰的 高程,我们还必须尽量多地选取可以与珠峰峰顶通视 的交会点。同时,角度测量和电磁波测距受气象因素 的影响非常大,在观测期间必须详细记录气象数据。
正常高:H正常 大地高:H 高程异常:ξ
H= H正常 +ξ
高程的定义是某地表点在地球 引力方向上高度,也就是重心 所在地球引力线的高度。这句 话的意思是,地球上每个点高 程的方向都是不同的。
我国现在用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中, 采用的是青岛验潮站的18年长期观测结果计 算出来的平均黄海海水面,作为我国统一的 高程起算基准面,也就是海拔零起始面。因 此,珠峰的高程实际上就是在珠峰的重力线 方向上相对于青岛黄海海平面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