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鲜血--对《许三观卖血记》中“血”的意象的文化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第5期Vol.34N o.5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4年5月20日

May.202014

·32·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4.05.017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特别的作家,也是中国先锋作家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往往和血腥、暴力、冷酷联系在一起。有人甚至说,他的血管里流动着的不是血,而是冰碴子。余华前期的作品将血腥和暴力发挥到了极致,“零度情感”成为他那时的代名词。虽然他上世纪90年代之后的作品开始向“温情”路线转型,但是“血”这个意象仍然频繁出现在他的作品里,承载着他对生命和生存的理解。笔者试从“血”这个意象着手,从文化角度对余华转型后的代表作——《许三观卖血记》进行解读。

一、余华的“嗜血”情结

不管是在西方文化里,还是在中国文化里,血与生命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时候,血甚至就是生命的象征。《圣经》里说:“因为活物的生命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为血中有生命,所以能赎罪。”《圣经》认为,血就是人的生命。而在中国,血也被视为人的精魂所在。中国古代画龙点睛的故事,就是中国人对“血”的完美阐释。故事里说,只要用血点了龙的眼睛,龙便会腾空而起。没有生命的物体,因为血的加入而活了过来。

由于“血”的独特文化背景,许多作家对“血”有着特别的偏爱,余华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在他前期的小说里,血腥和暴力几乎成了作品的主旋律。在读者的印象里,冷漠、荒诞、零度情感就是余华前期小说的基调。《世事如烟》就讲述了一个看似荒诞,事实上却是现实生活的缩影的故事。小说中所有的人物都没有名字,全以数字代称。名字

本来应是作为人的一个基本权利,然而余华在这篇小说里把名字取消了,名字不再作为人格的一种表现,而仅仅是一个代号,索性就用冰冷的数字取代。从这个细节上便可以读出作者的“冷暴力”。小说

用不长的篇幅讲述了七个家庭和十多个人的如烟世态。一个又一个恐怖、荒诞的故事震惊了读者的内心,审视着繁荣昌盛掩盖下的真实世界,体现出余华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然而,余华90年代之后的作品风格与前期有了很大的转变,赤裸裸的血腥和暴力场面逐渐消失,温情和苦难逐渐成为作品的母题,不过“血”意象还是时常出现在作品中,只是这时候的“血”不再如从前那样冰冷无情,而是渐渐有了温度。《许三观卖血记》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面对苦难,许三观用卖血的方式让一家人渡过难关,体现出许三观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的担当,显示出血肉亲情的力量,还原了人性的本真。这部作品里的“血”不仅代表着“血缘”,更是生存与人性的象征。

二、《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血”

(一)“血”与血缘

血缘关系,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最看重的一层关系。孟子早已有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中国,传宗接代,传承血脉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而在血缘的文化意义上,‘血’变成人与人之

间最亲密的连接。”[1]

中国旧社会里所谓的大家庭,都是靠血缘关系维系着,血脉越多,便昭示着家族越兴旺。所以,封建社会的皇帝除了治理国家之外,最重视的事情便是多生儿子。

血缘关系所带来的强大力量也是其他社会关系

温暖的鲜血

——对《许三观卖血记》中“血”的意象的文化解读

梁 爽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血”是余华小说里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血”本身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将从“血”与血缘、“血”与生存、“血”与血性三个方面,对《许三观卖血记》进行解读。

关键词:“血”;《许三观卖血记》;血缘;生存;血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4)05-0032-02

收稿日期:2014-05-12

作者简介:梁爽(1991—),女,重庆梁平县人,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

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所不能比的,所谓“虎毒不食子”正是这种力量的证明。同时,血缘是否纯正,也正是中国人最在乎的,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半点差错。《许三观卖血记》就展示了血缘关系的特殊地位。

在得知一乐不是自己亲儿子之前,许三观最偏爱的儿子便是许一乐,因为一乐符合许三观对于儿子的所有期望。然而这样的喜欢,也经不起血脉不纯的打击。当许三观从许玉兰嘴里证实了许一乐的身世之后,从此,他就对许一乐产生了芥蒂,纵使一乐打心眼里都把许三观当作自己的亲生父亲,他也还是介意。例如,许三观卖血的钱,花到二乐、三乐还有许玉兰身上,他都觉得舒服,唯独不能花在一乐身上。他们一家人去饭馆吃面,却不带一乐,只把一乐留在家里吃红薯。这些做法,都表现出许三观对血缘的重视。

相反,二乐毫无疑问是许三观的亲儿子,对于二乐,怎样付出,许三观都毫无怨言。例如,二乐所在生产队的队长到了城里,去许三观家做客。当时的许三观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许三观冒着危险,只间隔了一个月就又去卖血,为的就是给二乐的队长拉好关系,让二乐早日调回城里。这件事,便体现出血缘的伟大。

(二)“血”与生存

血,是人生存的必须元素,也是生命的精魂所在。人没有了血液,就无法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在血液中也可以得到体现。血与生存是息息相关的。血液健康,身体也就没有什么问题。正如小说里写到的:

他爷爷继续说:“我儿,你也常去卖血。”许三观摇摇头:“没有,我从来不卖血。”

爷爷说:“你没有卖血,你还说身子骨结实?我儿,你是在骗我。”

“是不是没有卖过血的人身子骨都不结实?”

“……在这地方没有卖过血的男人都娶不到女人……”

“什么规矩我倒是不知道,身子骨结实的人都去卖血,卖一次血能挣三十五块钱呢,……这人身上的血就跟井里的水一样,你不去打水,这井里的水也不会多,你天天去打水,它还是那么多……”

“四叔,照你这么说来,这身上的血就是一棵摇钱树了?”

从书中可以看出,在许三观他们眼里,“血”就是身体,能卖血就说明身体好,没有卖过血甚至连媳妇都娶不到。这样的判断虽然有些武断,但足以见得人们对“血”的崇拜和信仰。对于许三观来说,

“血”除了是身体健康的标志,还是他们一家人的救命稻草。小说里,许三观一共卖了十几次血,每一次卖血几乎都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每卖一次血,都是为了继续活下去,以至于到最后,卖血在他的心里变成了一件神圣的事,甚至到最后不需要再卖血,他仍然跑到医院去卖血,尽管那时他已经老得连血都卖不出去了。

(三)“血”与血性

人们对“血”的理解,除了物质层面的血缘、生存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的力量,而这也正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所在。通常用“抛头颅,洒热血”这样的短语来形容革命先烈,这个地方的“热血”便是“血性”的体现,是人的一种精神。有“血性”的人,往往敢说敢作,敢作敢为,不会畏首畏尾,患得患失。“血性”的“血”,比血缘、生存的“血”,要更高一个层次,是人所独有的。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血性”的“血”也得到了彰显。许三观就是这样一位“血性”的汉子。作为许玉兰的丈夫,三个儿子的父亲,许三观绝对尽到了他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家里遇到困难,生活陷入困境,他从来都没有退缩,从来都是像男子汉一样想办法让家里渡过难关,哪怕是冒着危险去卖血,也要让妻子和儿子吃上一顿好饭,过上幸福的日子。许三观这样的“血性”男子,正是现代社会所推崇的。

最让人感动的是,许三观对许一乐不计回报,无私的付出。按道理来说,许一乐不是许三观的亲儿子,他就没必要对一乐付出那么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许一乐的存在正是许三观的耻辱,是他做“乌龟”的证明。许三观虽然嘴上说着许一乐不是他儿子,但打心底还是把一乐当作亲儿子,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一乐,哪怕一乐赌气离家出走,他也要摸着黑去把一乐找回来。而全书的高潮,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乐得肝炎,去上海住院,许三观为了给一乐筹钱,一路卖血到上海的部分。许三观不顾自己的生命,冒着极大的风险,甚至晕倒在医院里,也要想各种办法卖血给一乐筹钱。这样的付出,恐怕只有血亲才有可能做到,可一乐却不是他的孩子。许三观对一乐的包容和爱,正是“血性”男儿的表现。

参考文献

[1]舒琪.余华小说中“血”意象的文化思考[J].新课程(中旬),2012,(7):41-42.

(任编辑:梁士奇)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