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与透镜平时考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专项训练试题(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专项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国家大剧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个巨大的蛋壳。
这个倒影形成的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2、光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中()①近视镜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②照相时,被照者应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③放大镜能放大地图,利用了光通过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④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①③正确3、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跨出了关键一步。
王大爷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时,感到无比自豪。
他用放大镜读报时透过镜片看到的文字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4、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日环食”现象B.人眼看到不发光的物体C.照相机成像D.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
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已影,俯看杯中自己,下面四幅图,与李白诗中描述的光学现象,成因相同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_____(选填“1”、“2”或“3”),分界面为_____(选填“①”或“②”),分界面的_____方为水,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_____。2、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相交的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 ______ 些.此时放大后的两条裂纹的夹角_______ 5°(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光的折射_透镜应用_单元测试题

光的折射 透镜应用 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物理现象中:①老人用放大镜看书;②在岸上看水中的鱼;③太阳灶烧水:④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对于物体放在一个平面镜前或一个凸透镜前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实像B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C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放大的像D .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缩小的像3.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B .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 .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 .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4.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 ( )A .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B .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D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5.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时,为了使看到的像再大一些,应该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 )A .焦点以内,且在焦点附近B .焦点以外,且在焦点附近C .焦点以内,且远离焦点D .焦点以外,且远离焦点6.如图: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甲和乙,则A .小红和小明离小强的距离相同B .小红离小强比较近C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靠近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远离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7.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对的是 ( )A .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B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8.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要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 ,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A .100 mm 以外B .50 mm 以内C .略大于50 mmD .恰为50mm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 .显微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C .望远镜是伽利略首先发明的D .显微镜的目镜焦距大,物镜焦距小10 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 ( )11.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距光心12㎝的地方,若将烛焰置于主光轴上,一次距离光心15㎝,另一次距离光心6㎝,两次成的像 ( )A .都是实像B . 都是虚像C .都是正立的像D .都是放大的像12、图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 .②①B .③①C .②④D .③④13、在银幕上看到的电影画面都是正立的,在放电影时应将电影拷贝 ( )A.正立着放在小于2f 的位置上B.倒立着放在小于2f 的位置上C.正立着放在2f 和f 之间的位置上D.倒立着放在2f 和f 之间的位置上14、如图所示,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 ( )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 .前三种像都可以看到15、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 )A .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B .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C .节约材料,美观好看D .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16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 cm 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物体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 cm 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 )A .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B .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C .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D .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7.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镜,它对太阳光的作用,可能会 A B C D导致森林火灾。
2024中考一轮复习物理-第十讲-光的折射与透镜-解析版

第十讲--光的折射与透镜一、思维导图二、知识梳理考点1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在界面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1)垂直射入时,光线不发生偏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且等于0°光的传播速度不会发生改变(2)条件:①两种介质②斜射2.光的折射现象中的基本概念(1)入射光线AO:照射到两介质分界面的光线(2)折射光线OC:光进入另一种介质被折射后的光线(3)法线NN,:过入射点0且垂直于两介质分界面的直线(4)入射角: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AON)(5)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NOC)3.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4)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5)当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6)在折射规律中光路是可逆的考点2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假设从A点射出的光线经折射后射入人眼,则我们会觉得光好像是从A 点射入我们眼睛里的,A’点就是A点的像,因此我们会觉得像A’点比A点的实际位置高。
2.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若从水中观察岸上的物体,则正好出现相反的现象,看到的也是物体的像,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升高了。
3.海市屋楼的形成: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多发生在夏天的海面上由于海面附近空气的温度比上层的低,所以上层的空气比底层的空气稀薄,有一些射向空中的光.由于不同高度空气的疏密不同而发生弯折,逐渐弯向地面,进入观察者的眼睛.考点3 光的反射和折射比较【答案】斜射,反射,偏折,同一平面,两侧,可逆,等于,小于,增大,不变考点4 光的色散1.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棱角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光的色散现象解释:(1)太阳光是白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最新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 透镜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1,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 cm。
(2)如图2,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_______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
(5)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6)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在逐渐变短,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现象,为了把像调整到光屏中央,应选_______。
A.将蜡烛向下移动B.将凸透镜向下移动C.将光屏向下移动(7)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____________ (左/右)移。
(8)如图,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移动距离为s′______s(填“>”“=”或“<”)。
【答案】10.0下投影仪变小放大 B 左 >【解析】【详解】(1)[1]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凸透镜所在的位置是50.0cm,光屏所在的位置是60.0cm,那么凸透镜的焦距是60.0cm-50.0cm10.0cmf==(2)[2]从图2可以看到,光屏的位置过高,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下调整;(3)[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移动光屏,这时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4)[4]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可知,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变小;(5)[5]从图中可以看到,物距等于15cm,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这个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6)[6]从图甲可以看到,像的位置偏上了,为了把像调整到光屏中央,应选将凸透镜向下移动,这样像会下移,重新在光屏中央,故选B;(7)[7]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那么所成的清晰像会往右移动,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可知,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左移;(8)[8]当物距等于2f,此时像距也是2f,物像之距最小,当蜡烛由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 时,由于物体向2f处靠近,物像之距在减小,那么物体移动的距离s小于像移动的距离s′。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专题练习试卷(附答案详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专题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C.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D.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荷花的倒影B.屏幕上的手影C.小孔成像D.放大镜3、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
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B.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C.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7.5cm<f<15cm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透镜不动,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左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蜡烛和光屏不动,移动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缩小的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①图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4cm②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③把蜡烛适当左移,透镜保持不动,向左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④把蜡烛移至45cm处,透镜保持不动,右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该成像特点是___________的成像原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基础练习题 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镜一、单选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B.实验过程中,蜡烛烧短之后,成像会在光屏的下方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至15cm刻度处,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此时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D.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要想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需要向左移动2.如图所示,某同学欲拍摄一棵高大树木的全景,但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他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向后退几步,镜头后缩B.向前再走几步,镜头后缩C.把相机向上举高,镜头前伸D.向地面蹲下,镜头前伸3.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缓慢向水槽中注水,随着水面的上升,关于光在水面折射时的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与折射角都改变B.入射角与折射角都不变C.入射角不变,折射角改变D.入射角改变,折射角不变4.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5.如图所示为商场门口的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它主要由光源、广告片和焦距为f的凸透镜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广告灯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B.地面上的广告图标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为了能从不同角度看见广告图标,应选择光滑的地面D.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f6.图是超市安装的一种刷脸自助储物柜。
某顾客站在屏幕前50cm处,按下“存”按钮,屏幕上方的摄像头启动,出现人脸的像,柜门打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人脸在摄像头中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该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D.将人脸移动到距离屏幕60cm处,所成的像会变小7.光学仪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正立放置8.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二倍焦距外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C.人肉眼可以观察到红外线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二倍焦距内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4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光的折射与透镜练习题.docx

一、填空题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也叫透镜;凹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又叫透镜。
2、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_____ 主光轴。
3、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因为下雨过后,饮料瓶内容易进入水,相当于一个镜,对太阳光有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4、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 上。
5、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会在纸上形成光斑最小、最亮的点,这就是凸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
一个凸透镜有个焦点,它们位于凸透镜的侧。
6、一种微型手电筒的灯泡做成如右图所示的形状,它的前端相当于一个镜,对光有作用。
二、选择题()7、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8、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凹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平行光束B. 一定是会聚光束C. 一定是发散光束D. 一定比原来光束发散()9、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平行光束B. 一定会聚于一点C. 一定是发散光束D. 一定较入射光束会聚一些()10、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F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都不会改变方向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C.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是可逆的D.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是不可逆的()12、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A. aB. bC. dD.都不行()13、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内有一个双凸面(球面)的空气泡,可以看做透镜。
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考点清单专项复习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考点专项复习(解析版)考点1: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当发生折射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
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线两侧,两角不相等(空气大),光路可逆;即: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如图所示)。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大。
考点回顾知识导航3、生活中常见的光折射现象:①从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浅,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叉,却叉不到;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
②筷子在水中好像“折”了。
③海市蜃楼。
④彩虹。
考点2:透镜1、透镜: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
23、透镜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近视镜等)。
4、透镜光路基本概念:(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4)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5、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另一侧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如图所示。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光的折射與透鏡平時考自然與生科科考試卷一、選擇:(每題2.5分,共100分)1. ()蠟燭位於凸透鏡的兩倍焦距上時,紙屏上的影像為何?(A)聚集成一點(B) 比原蠟燭小(C)與原蠟燭大小相等(D)原蠟燭兩倍大。
《答案》C詳解:物體置於凸透鏡兩倍焦距上時,像為倒立、大小相等的實像,成像位置在凸透鏡另一側兩倍焦距上。
能力指標:1-4-4-2認知層次:理解難易度:易題號:99310342. ()如圖,光線經過甲、乙、丙三層介質時發生折射,且/ 3>Z 1>Z 2,則光線在三介質中的速率快慢為何?(A) 甲>乙>丙(B)乙>甲>丙(C)能力指標:2-4-5-6認知層次:綜合難易度:難題號:99310143. ()因為老花眼,所以爺爺在看報紙的時候都必須拿一個放大鏡才能看得比較清楚,試問在報紙上的一個英文字母「P」,透過放大鏡無法看到下列哪一個像?(A) d (B) p(C) d (D)《答案》B詳解:放大鏡為凸透鏡,不可能成縮小正立的像。
能力指標:7-4-0-1認知層次:理解難易度:中題號:99310134. ()光由水中斜向射入介質中,試由光線的行進路徑判斷,光在哪一種介質中傳播速率最慢?《答案》A 詳解:速度慢,角度小,故光在甲介質中速度最慢。
能力指標:1-4-4-2認知層次:理解難易度:中題號:99310475. ()小偉以凸透鏡觀察蜜蜂,得到的成像如附圖所示,已知丙是焦點,且相鄰兩點的距離相等,則此蜜蜂的實物應是置於何處觀察?(A)甲(B)乙(C)乙丙之間(D)丙丁之間《答案》B詳解:形成的像為大小相等且倒立的像,故需置於兩倍焦距上,故選(B)。
能力指標:1-4-4-2 認知層次:理解難易度:中題號:99309946. ()日常生活中常會看到以下的一些現象,哪些和光的折射相關?甲:下雨後出現的彩虹;乙:皮影戲;丙:筷子插入加水的玻璃杯中,看起來像是折斷一樣;丁:太陽下山後,仍可看見夕陽餘暉;戊:在山路轉彎處架設凸面鏡。
(A)甲乙丙(B)甲丁戊(C) 乙丁戊(D)甲丙丁。
《答案》D詳解:皮影戲和光的直線前進性質有關;凸面鏡和光的反射有關。
能力指標:7-4-0-1 認知層次:理解難易度:易題號:99310057. ()小偉使用凸透鏡觀察昆蟲,得到其成像如附圖所示,已知丙點為此透鏡的焦距,任相鄰二點的距離相等,則此昆蟲應是位於透鏡的何處觀察而得?(C)《答案》C(D)(A)(B)(C)(D)《答案》A詳解:成像與原物相比所得的像是放大正立的像,而此透鏡為凸透鏡,故只有位於一倍焦距上,所成的像才是放大正立的像。
能力指標:1-4-4-2認知層次:理解難易度:中題號:99309988.()漁夫捕魚時,若欲射中水中的魚,其捕魚槍應瞄準水中魚的哪一處?(A)上方(B)下方(C)所在位置。
《答案》B詳解:光線由水中射向空氣中漁夫的眼睛內,漁夫會以為魚在折射線的延伸處,由於折射角變大,故看起來魚會在實際位置的上方,所以應瞄準下方。
能力指標:1-4-4-2認知層次:理解難易度:中題號:99310419.()從水面上万看到水中的石子時,下列何者為合理的光線路徑與方向?詳解:光在水中的傳播速率較慢,因此在空氣中的折射角較大;且光是從物體射入眼中才可以看的見物體,所以選(C)。
能力指標:2-4-5-6認知層次:分析難易度:中題號:993102810.()如圖,在凹透鏡前的焦點外側豎立一根蠟燭,必須如何做才能看到蠟燭經由凹透鏡折射所成的像?(A)必須把蠟燭點燃(B)鏡後立一紙屏,在紙屏上觀察(C)人站在鏡後,朝鏡內看(D)必須將蠟燭置於透鏡的焦點內側。
《答案》C詳解:凹透鏡成正立縮小的虛像,像與物同側,人必須站在鏡後朝鏡內看。
能力指標:1-4-4-2認知層次:理解難易度:中題號:993101511.()下列何者所產生的像為虛像?(A )照相時底片上所生成的像(B)看電影時螢幕上的像(C)自空氣看到水中魚的像(D)視網膜上的像。
《答案》C能力指標:1-4-4-2認知層次:理解難易度:易題號:993104912.()小偉以附圖的透鏡觀察某昆蟲並記錄其成像如附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此物位於二倍焦距外(B)成物所成的像是實像(C)此物位於一倍焦距內(D)此物可以在在紙屏上成像。
《答案》C詳解:此透鏡是凸透鏡,置於二倍焦距外,所 成立的像是倒立縮小實像,實像可以在紙屏上 成像。
能力指標:1-4-4-2 認知層次:理解 難易度:中 題號:993099713. ()有一個物體放在凸透鏡前,並在鏡後的紙屏得到一個清晰的像,若將透鏡 的上半部用不透光的物體遮住,則紙 屏上的像會如何?(A )不變(B )亮度變小,但像的大小不變 (C )像的大 小變為一半,但亮度不變(D )亮度變 小,且像的大小也變為原來的一半。
《答案》B詳解:遮住透鏡一半,只是把可以投影到紙屏 上的光線數量減少一半,因此使得像的亮度變 小,但是像的大小不會受到影響。
能力指標:2-4-5-6 認知層次:理解 難易度:易 題號:993102114. ()光由空氣射入水中,下列哪些現象不―會發生? (A )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 (B )入射角等於反射角 (C )入射角小 於折射角(D )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 率比在水中快。
《答案》C詳解:當光由空氣射入水中,因傳播速率減慢 ,折射線偏向法線,所以折射角小於入射角。
能力指標:2-4-5-6 認知層次:評鑑 難易度:中 題號:993100915. ()空中覓食的海鷗看見水中的魚,準備向下俯衝水裡捕食。
有關上述情形的 光線傳遞路徑,下列何者正確?詳解:鳥看見魚,代表光線由水中進入空氣中 ;又光速大小為空氣〉水,所以光線進入空氣 中應偏離法線,故為(B )。
能力指標:1-4-4-2 認知層次:理解 難易度:中 題號:993105416. ()光由空氣射向半圓形的玻璃時,下列何者為其行進路線圖?《答案》D 能力指標:2-4-5-6 認知層次:分析 難易度:難 題號:993101017.()如圖,當光線由甲物質斜射進入乙物 質時,下列的敘述何者錯誤?N(A) 光線會產生偏折 (B)光在甲物質 中的傳播速率比較快 (C)入射線、折 射線和法線會在同一平面上 (D)此時光線的頻率會變小。
《答案》D空氣 水魚1鳥詳解:進到不同介質中,光速改變,頻率不變。
能力指標:1-4-4-2認知層次:理解難易度:中題號:993101618. ()下列關於折射現象的敘述,何者正確?(A)折射產生的時間略晚於反射(B) 只有光線在兩種不同介質間傳播時會產生折射現象(C)若光平行法線由一種介質入射到另一種介質,則光線不會發生偏折(D)聲波、水波不會有折射的情形發生。
《答案》C詳解:(A)折射與反射同時產生;(B)(D)聲波、水波也會有折射情形。
能力指標:7-4-0-1認知層次:理解難易度:難題號:993099119. ()如圖所示,光由介質I進入介質U,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當B 1 =0°,則他二0°,(3= 90° (B)當介質I為真空,介質U為其他介質,且B 1 工0 ° 時,則01 >0 3 (C)若B 1 >0 3,表示光在介質I的速率較在介質U 為快(D)若介質I為空氣,介質U為《答案》A能力指標:1-4-4-2 認知層次:理解難易度:難題號:993103820. ()水中的魚看見停在樹葉上的小飛蟲,準備跳躍出水面捕食。
有關上述情形的光線傳遞路徑,下列何者正確?: 蟲《答案》D詳解:魚看見蟲,代表光線由空氣進入水中;又光速大小為空氣〉水,所以光線進入水中應偏向法線,故為(D)。
能力指標:1-4-4-2認知層次:理解難易度:難題號:993105321. ()有一凹透鏡的焦距為20公分,今將一物體置於此凹透鏡前30公分處,則所成的像為下列何者?(A)正立放大虛像(B)倒立縮小實像(C)正立縮小虛像(D)倒立放大實像。
《答案》C詳解:將物體放在凹透鏡前任何位置,均會成正立縮小虛像。
能力指標:1-4-4-2認知層次:理解難易度:中題號:993102022. ()小偉使用兩種不同的透鏡,觀察地面上的螞蟻,已知丙是焦距,則下列哪 一個透鏡上面的成像是錯誤的?(B)(C)(D)D詳解:(A )凸透鏡,置於一倍焦距內,所成立的 像是放大正立虛像;(B )凸透鏡,置於一倍焦距 至二倍焦距間,所成立的像是放大倒立實像;(C )(D )凹透鏡,所成立的像都縮小正立虛像。
能力指標:1-4-4-2認知層次:理解 難易度:中 題號:993100023. ()婷瑜用雷射筆,將光線以45度的入射角由水中射入不同介質中,然後測量 折射角,其所得的數據如表所示介質甲 乙 丙 丁入射角 454545 45 折对角253560(A )乙介質可能是水 B )丙介質可能 是空氣C )甲介質可能是玻璃 (D ) 光在四種介質中的傳播速率快慢為丁>乙>丙〉甲。
《答案》B詳解:折射角越小,表示光在該介質中的速率 越小,所以光線在丙介質中的傳播速率小於水 ,所以丙介質不可能為空氣。
能力指標:1-4-5-1 認知層次:理解 難易度:難 題號:993102924. ()游泳戲水是炎夏消暑的良方之一,但 常因無法準確判斷水深,而導致溺水事件頻傳。
若站在戶外游泳池旁,估 計池水的深度,總會覺得池水比實際 深度淺,其主要原因為何? (A )光在水中的色散現象 (B )池底的反射光 在水面的折射現象 (C )目光在水面的反射現象 (D )陽光在水面的反射 現象。
《答案》B 能力指標:1-4-4-2 認知層次:理解 難易度:中 題號:993103925.()光由空氣傳入水中、光由甲介質傳入 水中之情形分別如圖(一)和圖(二)所 示,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光在水中的速度大於在空氣中的速度 (B )光在甲介質的速度大於在水中的 速度(C )光在空氣中的速度小於在 甲介質中的速度 (D )光由甲介質,斜射入空氣中,則折射線偏離法線。
詳解:光速快,角度大;光速慢,角度小。
由圖(一)可看出V (空氣)>V (水),由圖(二)可看出V (水)〉V (甲),故V (空氣)>V (水)> V (甲);(D )光由甲介質,斜射入空氣中,將偏離法線。
能力指標:1-4-4-2 認知層次:理解 難易度:難 題號:993103726.()光由水中斜向射入介質中,試由光線 的行進路徑判斷,光在哪一種介質中 傳播速率與水中相同?詳解:光由水中進入介質乙,不產生偏折現象 ,故光在介質乙中傳播速率與水中相同。
(A) 《答案》成 偉原is《答案》能力指標:1-4-4-2認知層次:理解難易度:中題號:993104827. ()下列現象何者與光的折射無關?(A)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來折斷了(B)利用放大鏡及陽光將火柴點燃(C)樹蔭底下常有小圓形亮點(D)海市蜃樓的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