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建筑大全

合集下载

安藤忠雄典型的教堂系列

安藤忠雄典型的教堂系列

在思想上 : 日本倾向于综合,在直觉中把握它的全体; 西方重视逻辑性;
总结5:安藤忠雄的建筑风格


安藤的建筑风格静谧而明朗,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性地融合了东 方美学与西方建筑理论;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出“情感本 位空间”的概念,注重人、建筑、自然的内在联系。安藤相信构成 建筑必须具备三要素: 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即真材实料。 第二要素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 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 最后一个要素是“自然”。他追求的自然是由素材与以几何为基础 的建筑体同时被导入所共同呈现的。
风之教堂
基地平面:
两个呈“ 凹”字的部分首尾相 接
限定用地的围墙
后院: 90度墙体
钟塔
教堂主体
风之长廊
风之教堂
风之教堂
结构:
玻璃天窗
连廊为直筒型
具备柱列元素
风之教堂
“墙体剥夺了柱子的意义、神圣的特性和韵 律……原生的风景是一种隐藏在黑暗之中的意 识,是一束在深度中逐渐消失的光线,是一种 冰冷的触觉,是在幽暗空间中另人恐惧的柱列。 从柱列中发出的笑声,回应着昏暗、摇曳的光 线。”——安藤忠雄。

风之教堂 水之教堂 光之教堂
风之教堂
建筑概况 :


日本神户六甲山教堂(19851986)又名“风之教堂”,为 安藤忠雄系列教堂的第一个力 作。 教堂位于山顶,从教堂内可以 俯瞰大阪湾的大海景观。出于 对地形的考虑,教堂呈“凹” 字形,包括正厅、钟塔、“风 之长廊”以及限定用地的围墙。 为安藤忠雄系列教堂的第一个 力作。


水之教堂
建筑概况:
1988年落成的北海道“水 之教堂”是由10公尺与15公 尺的两个方盒子组成,10公 尺的混凝土结构体上方是一 层玻璃盒子,四个立面各立 一混凝土十字架。循阶而下 便迎向闻名遐迩的“镜面 湖”,正中立白色的钢十字 架,风过涟漪、水天一色。

博物馆安藤忠雄XM

博物馆安藤忠雄XM

南立面 北立面 东立面
西立面 剖面图 A 剖面图 B
环境之造水
山峦与建筑之间的水面反映了环境与建 筑物,创造出一种虚拟的意象,自然也就融 入进来。
压抑的美丽 简约的力量
材质与光感
基本材料的组合营造出室内丰富的光影变化
福特沃斯现代美术博物馆
建筑由5栋平行排列的 “箱体”为基本单位构 成。“箱体”长短两边 的比例与整个设计相呼 应,全部采用混凝土和 玻璃的双重表层构造。
考虑到酷暑盛夏的强烈 日照,各栋建筑全都设 计了深深的挑檐。
平面
建筑由五个混泥土长方形盒子组成,每个盒子用 玻璃表皮包裹,被排列成平行结构。
立面
剖面
顶部通过天窗,引入光线到室内 一层通过人工补充自然光线
效果分析
混凝土与玻璃材质 的双层结构带来端 庄优雅的感觉。
以一种慷慨大方的姿态迎接, 安藤的建筑物采用了一种更为 严肃,偏向于新古典主义的入 口设计。入口大厅本身,就其 规模和视野,是相当严谨而令 人震撼的。
内部空间
建筑内部空间分析: 作为博物馆屋顶,地面下
的博物馆宛如古老日式坟下的 埋葬品。博物馆室内具有典型 的古王陵风格,展示空间暗示 出遗址的存在。内有丰富的原 尺寸大小模型,图案和实物资 料等,可以让人更直观的了解 大阪的历史文脉。这时突然理 解到了屋顶的作用,屋顶已不 在是普通的屋顶,屋顶将整个 建筑与外部连接,也将日本的 历史与现代连接。
地中美术馆
总平面图
海面
建筑所在位置正好 处于山头,拥有良 好的环形观景视野, 这次作业的场地鹅 岭公园3号地与其 类似拥有3个良好 的景观面,并且北 向视野可达高远。
海面
山 地 与 植 被
美术馆外观
建筑共四层覆土两层, 陆地上两层后方圆形 主要为展览厅,外部 矩形主要为客房和观 景平台,远处看建筑 似镶嵌在山体中,晚 上建筑自己作为一种 景观,显得通透,明 亮。

日本 安藤忠雄

日本 安藤忠雄
之教堂
光之教堂(1987~1989)
水御堂(1991年)
六甲山集合住宅
直岛美术馆
美国沃夫兹堡美术馆
2002年
木材博物馆
大阪飞鸟博物馆
神户兵库 县立美术馆
京都府立陶板名画庭
浅析安藤的 建筑理念
他认为建筑必备之三要素:1.可靠的材料、2.几何形式、3.自然。 1.可靠的材料:也就是真材实料,如朴实无华的水泥或未刷漆的 木头等物质。安藤在其作品中所 运用的建材以混凝土为主,以玻璃、 木材、钢材为辅。 2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於世人 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 的物体,也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 体。 安藤忠雄的空间几何形式发展如下: (1).二D平面推演:从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弧形、圆形、椭圆形 到环形,由简而繁,由直而 弧的渐进过程。 (2).三D立体推演:从正方体、长方体、角锥体、圆柱体、圆锥体到 球体,看得出由直角六面到非直角多面的空间变化。 (3).空间组织变化:这些几何型几何体相互结合,利用分割、复制、 增殖、旋转、平移、插入、 重叠、对称、变形、反射等各种不同手法 组织,使空间虚实有相接相含的变化,不论形式变化为何,仍在几何 学的范畴下操作,是安藤忠雄的基本原则。 安藤为了使几何空间更具有生命力,改变墙壁的冰冷感,将光线引 进制造阴影,他说他的墙不用挂画,因为太阳是一位神奇的画家,它 时时刻刻会有不同的画作照映在墙上;在安藤的空间里有各式各样光 的表情,有从上方洒下来,有从侧面射进来更有从狭缝渗透进来,产 生各种变化,所以让安藤设计的建筑变成是光的容器。他也利用水的 镜面效果来软化建筑的几何性与材料的坚实感,倒影的虚像呈现空间 的静谧。
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 洲和非洲,自学建筑并成为建 筑大师。 1969年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 究所。是美国AIA和英国皇家 建筑师协会名誉会员。1997年 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 曾获包括普利茨克奖在内的 多项国际大奖。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0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1. 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它充分体现了安藤 忠雄对自然和光线的执着追求。在这座教堂的设计中, 安藤忠雄运用了极简的几何形状和自然元素,如光和影 ,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引人深思的氛围。教堂的外观呈长 方体形状,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一扇小门和一个 小窗户。这种简洁的外观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教堂 内部的氛围0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2. 水之教堂
水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另一件杰作,它坐落 在日本北海道的一个宁静的湖泊旁。这座教 堂的设计同样体现了安藤忠雄对自然元素的 重视。教堂的外观呈长方体形状,但与光之 教堂不同的是,它的表面覆盖着波动的白色 膜布,给人一种轻盈而梦幻的感觉。教堂内 部的空间非常宽敞,没有任何多余的支撑结 构,使得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与自然的融合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 分析
XXX:xxx
XXX:xxx
--
目录 Content
01
1. 光之教堂
02
2. 水之教堂
03
3. 住吉的长屋
04
4. 兵库县立美术馆
05
5. 上海国际设计中心
0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日本建筑师,他的作品以 独特的风格和理念赢得了全球赞誉
x
以下是对安藤忠雄作品建筑的分析
综上所述,安藤忠雄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理念赢得了全球赞誉。他的作品不仅注重 建筑本身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设计,更注重与自然和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他的作品不 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文化传承
--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X
指导老师:XXX
0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3. 住吉的长屋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

领悟于自然 灌注于自然
1976 住吉的长屋,大阪市住吉区
1981 小筱宅,兵库县芦屋市
1991 姬路文学馆,兵库县姬路市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兵库县东浦市
1994 大阪府立近飞鸟博物馆,大阪府河南 町
三得利博物馆,日本大阪府
1995 UNESCO冥想空间,法国巴黎
1997 芝加哥的住宅,美国
整个建筑物的组成,就是将上述双重表层构 造的长方形体空间,加以连续幵列,幵运用 多种自然光的採光系统,使得单纯的整体构 成中,有更多样化的展示面和展示空间。这 个美术馆,除了提供以鑑赏和研究為目的的 使用之外,同时也开放成為一般市民的社区 中心,在户外的草坪、广场、水边,欣赏点 缀在基地内的每一件艺术作品,也可以享受 一些户外音乐会、室外宴会、嘉年华般的节 庆活动。
灵魂筑梦者—安藤忠雄
主要作品
1.1976 住吉的长屋,大阪市住吉区 2.1981 小筱宅,兵库县芦屋市 3.1983 六甲的集合住宅Ⅰ,兵库县神户 市 4.1984 Time’sⅠ,京都府 5.1989 光的教会,大阪府茨木市 6.1991 姬路文学馆,兵库县姬路市 7.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兵库县东浦市 8.1992 1992年塞维利亚万国博览会日本 馆 9.芝加哥美术馆日本屏风展廊,美国 10.1993 六甲的集合住宅Ⅱ,兵库县神户 市 11.1994 大阪府立近飞鸟博物馆,大阪府 河南町 12.三得利博物馆,日本大阪府 13.1995 UNESCO冥想空间,法国巴黎 14.1997 芝加哥的住宅,美国
15.1998 TOTO研究会馆,兵库县津名郡
16.织田广喜博物馆,滋贺县日野町
六甲集合住宅
六甲山原来是一座岩石山,滑坡现象经常収生,安腾的业主委托的建设用 地前面有一小块平地,后面是树木茂盛的陡峭斜坡,坡度有六十度。关于 如何处理这个斜坡,业主的回答是必须做一面坚实的护崖墙。于是安腾便 在这时来了灵感,想利用靠在六十度斜面上的护崖墙设计一座集合住宅。

安藤忠雄三大教堂

安藤忠雄三大教堂

安藤忠雄三大教堂之一光之教堂光之教堂位置:大阪主要材料:清水混凝土建筑面积:约113平方米设计时间:1987年5月~1988年5月完工时间1989年4月本案位于大阪市城郊人口不太密集的北春日丘住宅区中,是街道和现有建筑结合的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牧师住宅的独立式建筑。

整个建筑采取了一种简介的长方形平面,重点集中在圣坛后面的十字架上,他是从混凝土墙上切除的一个十字形口子,只因油光的存在,这个十字架才整整有意义。

讲坛后面便是在墙体上留出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开口,阳刚从这里渗透进来,从而形成著名的光之十字!!该教堂以一个素混凝土矩形体量为主体。

这一个矩形体量度包括了三个直径味5.9米的球体同时呗一片完全独立的墙体以15度叫切成大小两部分大的为教堂,小的则是主要入口空间。

人们经过这片墙体上5.35米高,1.6米宽的开口,就进入了教堂,地面呗处理成台阶状,右后向前下降至牧师讲坛。

这一建筑虽然形体简单,但却蕴含了一种非常复杂而极佳的建筑处理。

这片成角度插入的素混凝土墙壁,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基地和工程所有的难题。

由于靠近道路中段,因而除了面向内院和西壁体外,在墙面开窗是合适的。

这片斜墙不仅分割了空间,而且把柔和的阳光反射渗透进教堂内,掩蔽了现存的内院中的牧师住宅,并隔离了喧嚣的外部世界。

同时,这座建筑造价极低,墙壁及家具处理的十分简朴,并保留了粗糙表面的质感。

安藤忠雄在这里着力表现和强调的是抽象的自然,空间的纯粹性和洗练诚实的品质,进而唤起建筑的“庄严感”!!水之教堂水之教堂位于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群山环抱之中的一块平地上。

从每年的12月到来年4月这里都覆盖着雪,这是一块美丽的白色的开阔地。

安藤忠雄和他的助手们在场里挖出了一个90m×45m的人工水池,从周围的一条河中引来了水。

水池的深度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使水面能微妙地表现出风的存在,甚至一阵小风都能兴起涟漪。

面对池塘,设计将两个分别为10m方和15m见方的正方形在平面上进行了叠合。

安藤忠雄4×4住宅

安藤忠雄4×4住宅

延边大学工学院建筑学第十届“HIH”
起居室
书房
卧室
入口及卫生间
延边大学工学院建筑学第十届“HIH”
模型展示
延边大学工学院建筑学第十届“HIH”
第四层:起居室
模型展示
单一空间中的
文化
“伟大的甲方造就了大师。


第十届HIH 第七组安藤忠雄4×4住宅
延边大学工学院建筑学第十届“HIH”
单一空间中的文化安藤忠雄的枯水田园
延边大学工学院建筑学第十届“HIH”
单一空间的基本几何构造
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也常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体。

延边大学工学院建筑学第十届“HIH”
模型展示
单一空间中的材料运用
“榻榻米混凝土”
“混凝土诗人”
延边大学工学院建筑学第十届“HIH”
延边大学工学院建筑学第十届“HIH”
延边大学工学院建筑学第十届“HIH”
单一空间中的细节设计
十字窗
模型展示
延边大学工学院建筑学第十届”HIH”
单一空间中的细节设计
电视与窗户的结合
延边大学工学院建筑学第十届“HIH”
延边大学工学院建筑学第十届“HIH”
单一空间与整体的结合
形状、色彩和材质上面和周围环境十分和谐,简单的立方体
结构,与广袤的大海结合,屹立
于海边,仿佛生长于这片土地上。

使得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自
然。

最后一层突出了这一点。

延边大学工学院建筑学第十届“HIH”
Thanks!。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是日本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它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成名代表作,因其在教堂一面墙上开了一个十字形的洞而营造了特殊的光影效果,使信徒们产生接近上帝光之教堂地理位置:日本大阪教堂规模:约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设计者:安藤忠雄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最为著名的一座。

光之教堂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是现有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牧师住宅的独立式扩建。

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入口,只有门前一个不太显眼的门牌。

进入它的主体前,必须先经过一条小小的长廊。

这其实只是一个面积颇小的教堂,大约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但当人置身其中,自然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神圣与庄严。

随后,你会听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最为著名的一座。

光之教堂的魅力不在于外部,而是在里面,那就像朗香教堂一样的光影交叠所带来的震撼力。

然而朗香带来的是宁静,光教堂带来的却是强烈震动。

光之教堂的区位远不如前两者那般得天独厚,也没有太大的预算。

但是,这丝毫没有局限了安藤忠雄的想象世界。

坚实厚硬的清水混凝土绝对的围合,创造出一片黑暗空间,让进去的人瞬间感觉到与外界的隔绝,而阳光便从墙体的水平垂直交错开口里泄进来,那便是著名的“光之十字”——神圣,清澈,纯净,震撼[1]。

结构:光之教堂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是现有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牧师住宅的独立式扩建。

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入口,只有门前一个不太显眼的门牌。

进入它的主体前,必须先经过一条小小的长廊。

这其实只是一个面积颇小的教堂,大约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但当人置身其中,自然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神圣与庄严。

随后,你会听到由自己双脚与木地板接触时所发出的声响。

建筑物由一个混凝土长方体和一道与之成15度横贯的墙体构成,长方体中嵌入三个直径5.9米的球体。

这道独立的墙把空间分割成礼拜堂和入口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沃斯堡现代美术馆
设计时间: 1997/011999/09 施工时间: 1999/092002/10 基地面积: 2 570m 建筑面积: 2 280m
45, 14,
基地位于得克萨斯州沃斯堡市郊外城市 公园的一角,毗邻路易斯· 公园的一角,毗邻路易斯·康设计的金 贝尔美术馆。 设计已在严酷气候条件下创造一个沙漠 绿洲为主题,首先从外部水池和绿化的 园林设计开始着手。同时针对金贝尔美 术馆浸染有序的构成、以及具有柔和自 然光线的展示空间、我们考虑用一种具 有现代感的设计来继承它的空间性。
问题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来保留 如此伟大的历史建筑物。考虑到 目前的现实状况,对建筑进行修 复和重建是不可能的。但是,即 使是改建,也不能失去了延承了 近半个世纪的都市记忆。因此我 们以“ 们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地下空 间”,将建筑物一半以上的体谅 埋入地下,使建筑物的高度压低 到和沿街的榉树相近“以及” 到和沿街的榉树相近“以及”直 接把表参道的平缓坡道移植到建 筑内部的公共空间” 筑内部的公共空间”这两点为目 标进行设计与调整。 我们使建筑物沿表参道而建,外 立面绵延约250米,各层由从表 立面绵延约250米,各层由从表 参道开始的平缓斜坡构成,在都 市空间里勾勒出新型的公共空间 此外,我们在建筑的屋顶平台上 设计了屋顶绿化,使它看起来正 好和街道的榉树连接在一起。这 是我们意图使表参道同润会青山 公寓面向下个时代、获得“再生” 公寓面向下个时代、获得“再生” 的方式。
在样式主义的高层大楼上, 借由象征20世纪的铁、玻 借由象征20世纪的铁、玻 璃、清水混凝土这些材料建 构的现代建筑之嵌入,使两 者直接的产生相互的碰撞, 从而在新旧交汇中,不断地 孕育出源源不绝的新刺激之 建筑。
同润会青山公寓改建
设计时间: 1996/042003/3 施工时间: 2003/42005/12 基地面积: 2 050m 建筑面积: 2 930m
皮诺基金会美术馆
设计时间: 2001/012003/06 施工时间: 2001/012003/06 基地面积: 32, 2 000m 建筑面积: 95, 2 078m
这是2001年10月,我们为参加国际 建筑设计竞赛而做的位于巴黎的新 美术馆方案。地点在巴黎西南郊外 塞纳河的赛冈岛上。基地面积3.2公 顷,总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是 欧洲民间最大规模的建筑设计,备 受瞩目,堪称“蓬皮杜中心第二”。 赛冈岛是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的发 祥地,同时又是1968年巴黎五月革 命崛起的地方,因此它对巴黎及巴 黎市民而言,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在这片土地上,既能最大限度的活 用其传承至今的记忆以及特性,而 同时又薄又美术馆所应具备的静谧 内敛的空间和文化交流的场所,我 想建造的就是这样一座具备两种相 反性格的建筑。反复考虑之后,我 们提出了建筑全体由两大空间构成 的设想:一个是保留了水及线条并 加以建筑化的呈阶梯状隆起的“广 场”;另一个是同样沿着到的轮廓 设计得犹如漂浮起上的玻璃体。
常设展示厅“静”的空间,采用混凝土 和玻璃的镶嵌构造,倒入了日本传统建 筑手法“缘侧”般的缓冲空间领域。让 人感觉身在美术馆内部却像漫步森林中 一样,建筑的内外空间具有流动性。 特别展示厅“动”的空间,我们在建筑 体量埋入地下而形成的封闭箱体中,设 计了天窗使得采光颇具戏剧性。来访的 人们从与“静”空间的对比中更加鲜明 地感觉到光的戏剧性效果。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郊外的 霍姆布洛伊德美术馆,是 一个世界稀有的“公园” 美术馆。在二十几万平方 米郁郁葱葱的森林中,几 十栋展示室就像消融在树 丛中一样散落布局,在那 里陈列着雕刻家欧文· 里陈列着雕刻家欧文·希利 克的作品。在霍姆布洛伊 以西约一公里的北约导弹 发射基地的遗迹上,将建 设新的美术馆,其中之一 就委托了我们进行设计。 这就是兰根基金会/ 这就是兰根基金会/霍姆布 洛伊美术馆设计的开端。 美术馆收藏着兰根夫妇收集的东洋美术和现代美术藏品。接受了 这个项目之后,我考虑设计两个不同性格的空间。一个是为东洋 美术而做的、充满柔和光线的“静”的空间。另一个则是为现代 美术而做的光影交织跳动的“动”的空间。反复研究之后,我们 使建筑群的构成包括了采用混凝土箱形外包玻璃的双层膜构造的 东洋美术常设展示厅,以及与之成45角建筑一半埋入地下的并列 东洋美术常设展示厅,以及与之成45角建筑一半埋入地下的并列 的两栋特别展示厅。
中之岛计划II 中之岛计划II
设计时间: 1988/01-
基地位于流经日本大阪市中心河流的中心岛, 宽150米,东西绵延920米,具有非常艺人的亲 150米,东西绵延920米,具有非常艺人的亲 水空间的特性。它具有丰富的城市文脉,遗留 着众多记载着大阪城市历史的文化设施。 1980年的中之岛计划I 1980年的中之岛计划I是一个对历史建筑物之一 的市府大楼进行改建的提案。九年后提出的中 之岛计划II是包括这个建筑物在内的、把整个 之岛计划II是包括这个建筑物在内的、把整个 个辅导建设成为城市文化区域的提案。日本很 少有为市民提供的公共广场设施,该提案的实 现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空间的机能和品质。 为了充分利用基地的特有环境,展现其丰富的 文化内涵,我提出了“地层空间” 文化内涵,我提出了“地层空间”的概念,即 把博物馆、美术馆这些文化设施埋入地下,其 地上部分则作为绿意盎然的城市公园,成为这 个文化区域的纽带。 对中之岛最重要的建筑物——公会堂的改建, 对中之岛最重要的建筑物——公会堂的改建, 则提出了“城市之卵” 则提出了“城市之卵”的构想。这一构想,对 有半个世纪历史的建筑物不作任何改动,只在 其内部插入一个球形大厅。我们由此在新旧建 筑的对话中,在历史与现状的交汇中,使它们 能够以各自的空间特性面向未来。
世界贸易中心重建
设计时间: 2001/122002/01
2001年 11日上午纽约突袭而来的恐怖事件,不但夺去了数以千计的人 2001年9月11日上午纽约突袭而来的恐怖事件,不但夺去了数以千计的人 们尊贵的生命,也夺去了对于城市来说最重要的“记忆” 们尊贵的生命,也夺去了对于城市来说最重要的“记忆”。这种行为破 坏了一个世纪以前诞生在岩石之上的现代大都市纽约,以至美国的高度 与繁华的象征,同时也是对构成了20世纪的世界及其价值观的一种否定。 与繁华的象征,同时也是对构成了20世纪的世界及其价值观的一种否定。 这种行为不应该得到饶恕。从单纯的破坏与一连串的报复中,任何事物 都不能得到重生。但是,实践归根结底是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对立造成的, 即以追求和传播全球性标准为至上的美国社会价值观,和与此对立的试 图保持自身民族的身份意识同一性,保卫其宗教基础的伊斯兰世界价值 观之间的冲突。这是被逼至绝境的人们最后拼死一搏的反抗。 现在正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时候。在地球这个有限空间中过着纷杂生活 的我们,怎样才能共生共存呢?能否既互相认同彼此的存在,又营造出 一个共同体呢? 如果要填补已然消失的世界贸易中心遗迹的空白,我想那不是建筑,而 应该是为安魂和反省而做的“场所” 应该是为安魂和反省而做的“场所”吧。于是我提议建造一个坟墓。坟 墓将成为一个景观,它的形状为球形剖面的1/6,球半径为地球赤道半径 墓将成为一个景观,它的形状为球形剖面的1/6,球半径为地球赤道半径 的1/30,000,高度约为30米。 1/30,000,高度约为30米。
在人们再三呼吁世界环境危机的今天,建筑界也开始关注诸如“可持续 发展”、“生态学”之类的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重新审视三十多 年来安藤忠雄所从事的座位环境艺术的建筑活动,相信会对今后的建筑 思考带来重要的启示,同时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也具有特别 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长达三年的精心准备,中国国内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展览会 如期开幕了,借此机会向所有对本次展览会给与无私帮助和鼎力协助的 每一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5年12月 上海美术馆 安藤忠雄建筑展上海实行委员会
6, 33,
原同润会青山公 寓是在关东大地 震之后,与1927 震之后,与1927 年最早在日本建 造的真正意义上 的钢筋混凝土集 合住宅。以中厅 为中心的人性化 布局和外墙面设 计等细节,至今 仍受到很高的评 价。这个公寓所 创造出的街道风 景四十年来一直 印刻在行人的心 底,这是我们应 该加以继承的东 京的“ 京的“都市记 忆”。
曼哈顿阁楼
设计时间: 1996建筑面积: 2 712m
地点在纽约的曼哈顿。这是一个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建造的高楼里,被 当作住宅以及客房来使用的阁楼的增建计划。整个纽约给人的印象,尽 管一部分一部分抽出来看的话,可以看出它的多样性与各种不同的表情; 但从总体来看,又可以感觉得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完整性。因此我希望创 造出能捕捉住纽约城市特色的建筑,而又不被它多样与复杂的能量所淹 没。 阁楼是建筑物最上层的箱形建筑,用混凝土建造,外包玻璃表皮,如悬 浮于空中一般。在距离最上层翁五层楼的地方,也使用同样素材与形态 的箱形体,以偏斜的角度穿嵌入到左右对称的高层建筑中。。另外,考 虑在屋顶上设置大片水池,使曼哈顿摩天楼复线其上,从而演绎惊人的 “借景”手法。
2005年施工图完成,现场也到了解 体已有建筑、维护河岸的阶段,但 是因为周边开发的迟缓以及其它原 因,项目被迫中止。现在,基底改 在了意大利的威尼斯,我们正在与 开发商兰西斯·皮诺一起进行着新的 设计。
兰根基金会/ 兰根基金会/霍姆布洛伊美术馆
设计时间: 1994/072002/07 施工时间: 2002/082004/07 基地面积: 120, 2 000m 建筑面积: 3, 2 050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筑由五栋平行排列的“箱体”为基本单位构成。“箱体”长短两边的 比例与整个设计相呼应,全部采用混凝土和玻璃的双重表层构造。考虑 到酷暑盛夏的强烈日照,各栋建筑全都设计了深深的“挑檐”。夹在玻 璃和混凝土之间的狭窄空间,即使是防止展品的混凝土箱体的室内环境 得以安定的过滤的装置,同时也起到了缓和各展室独立性的作用。这是 一个可供人们休憩的空间,人们可以从水池反射的柔和光线中,欣赏对 岸的绿茵。建筑的双重表层构造和随处可见的天井设计,在单纯的构成 中实现了复杂的空间序列。关于也是展示空间主题之一的“光”,我们 设计了两种自然采光系统,既有来自赋予箱体空间以特性的高侧光,也 有来自透过聚四氯乙烯膜洒向室内的柔和屋顶采光。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针对展品的收集、我们在和美术馆方面充分协 商、互相理解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展示空间的设计、对于美术馆这样一 个追求艺术空间主题的设计来说,这是一个达到理想状态的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