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ppt
合集下载
戏剧介绍课件 京剧越剧川剧昆剧

4
戏 六
(
曲 )
班 徐 诺
目录
01
京剧
02
越剧
03
川剧
04
昆剧
01
京剧的起源
京剧的起源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年的历史。京剧之名始建 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 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进京 后与京剧坛的昆曲、汉剧、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 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什么是“刀马旦”
《杨门女将》角色:穆桂英
花旦:相当于生行中的武生,扮演
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装扮和 武生差不多,他们多在剧种扮演女侠、 女将、甚至女仙。
唱念做打
唱
念
做
打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通常被称为"四功"。唱指唱功,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 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 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 要素之一的"舞"。习称四功五法的四功,即指唱念做打四种技艺的功夫。
川剧片段
变脸
..\戏曲\川剧变脸在国外的舞台上演出,外 国人看后一脸懵逼-国语流畅.qsv
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 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 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 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川剧变脸 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 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
什么是“老生”
戏 六
(
曲 )
班 徐 诺
目录
01
京剧
02
越剧
03
川剧
04
昆剧
01
京剧的起源
京剧的起源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年的历史。京剧之名始建 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 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进京 后与京剧坛的昆曲、汉剧、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 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什么是“刀马旦”
《杨门女将》角色:穆桂英
花旦:相当于生行中的武生,扮演
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装扮和 武生差不多,他们多在剧种扮演女侠、 女将、甚至女仙。
唱念做打
唱
念
做
打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通常被称为"四功"。唱指唱功,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 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 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 要素之一的"舞"。习称四功五法的四功,即指唱念做打四种技艺的功夫。
川剧片段
变脸
..\戏曲\川剧变脸在国外的舞台上演出,外 国人看后一脸懵逼-国语流畅.qsv
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 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 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 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川剧变脸 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 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
什么是“老生”
越剧PPT课件

.
4
(2)越剧的前身——“落地唱书”
越剧有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在其演变过程中,曾有过各种不同的称呼: 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剡剧、嵊剧。而探寻越剧最早的源头,则要追 溯到她的前身——“落地唱书”。
“落地唱书”是嵊州地区土生土长的曲艺形式,是一种来自民间的说唱艺 术,它的名字得自于它独特的表演方式。多数曲艺形式在演唱时需要有一个或 大或小的舞台,而“落地唱书”则完全没有特定的条件要求,在农家檐下门口、 台门堂前,站立于地均可演唱,由此而得名“落地”。
.
10
“新越剧”的改革首先是编演新剧目,建立剧本制,废除幕表制。即使演出传统剧目,也 经过整理改编,剧目的内容更是较以往有很大变化。许多编导和主要演员都重视剧目的社 会效益,主张给观众以积极有益的影响,编演了大量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 想的剧目。在表演方面,“新越剧”一方面向话剧、电影学习刻画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表演 方法,另一方面向昆曲、京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逐渐形成了写意与写实相 结合的风格。在舞台美术方面,采用了立体布景、五彩灯光、音响和油彩化妆,改革服装 样式、色彩,质料柔和淡雅,成为舞台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系列的改革,逐步 建立起正规的编、导、演、音、美综合的艺术机制,并组建了负责舞台综合艺术的艺术机 制,并组建了舞台综合艺术的剧务部。上海解放前夕,从事越剧的几个主要剧团如“雪 声”“东山”“玉兰”“少壮”都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在党的支持与引导下生机 勃勃的发展着。
.
6
• “绍兴文戏”时期
1922年,越剧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即“绍兴文戏”时期。由于 “小歌班”诞生在嵊州,而嵊州隶属绍兴府,“小歌班”与同出于绍兴以武 戏、宫闱大戏为主的“绍兴大班”相比,内容更侧重于家庭伦理、儿女情 爱,由此被称为“绍兴文戏”。“绍兴文戏”时期是越剧发展的成熟期,分 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都是男演员,故称“绍兴文戏男班”,后期出现男女 混演,并向女演员过渡,称“绍兴文戏女班”。
越剧角色行当简介PPT课件

2021/4/8
3
花衫,饰演古代青年女子,表演形态介于 闺门旦和花旦之间,既有闺门旦的大家子身份 和端庄大方的仪态,又有花旦俏丽、活泼的举 止。如《梁祝》中的祝英台、《盘夫索夫》中 的严兰贞、《情探》中的敫桂英等。
正旦,主要饰演做了母亲的中年妇女一类 角色,穿着素净,动作稳重,在戏中一般做配 角。如《红楼梦》中的王夫人和薛姨妈、《碧 玉簪》中的李秀英之母、《二堂放子》中的王 桂英、《打金枝》中的皇后等。
官丑,饰演反派的或可笑的官吏。如《春草 闯堂》中的胡涂知县、《盘夫索夫》中的赵文华 等。
2021/4/810Fra bibliotek短衫丑,通常饰演茶博士、店主或店 小二、佣人、衙役或公差等角色。如《玉 堂春·苏三起解》中的崇公道、《箍桶记》 中的张箍桶、《落帽风》中的范仲华等。
女丑,又称彩旦,通常饰演媒婆、巫 婆、老鸨和风趣的中、老年妇女等角色。 如《珍珠塔》中的方朵花、《碧玉簪》中 的陆氏、《何文秀》中的杨妈妈、《小二 黑结婚》中的三仙姑、《杜十娘》和《李 娃传》等戏中的妓院鸨儿等。
2021/4/8
11
五、老旦 饰老年女性角色。表演特点是沉
稳老练,唱做并重。 如《红楼梦》中的贾母、《珍珠
塔》中的方杨氏、《血手印》中的林 母、《西厢记》中的崔夫人等。
2021/4/8
12
六、大面 亦称大花脸,多饰演奸臣和奸邪的
员外、恶霸,多施白脸。
如《仁义缘》中的赵德贵、《卖花 三娘》中的曹超豹、《红鬃烈马》中的魏 虎等;也有扮演耿直忠勇或性格粗犷的角 色,如《秦香莲》和《追鱼》中的包公、 《三看御妹》中的刘天化等,除包公勾脸 外,其他角色一般不勾脸。越剧中该行当 不发达,40年代改革后,常由老生兼饰, 50年代起已经弱化,文化大革命后,无人 后继,几近绝行。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越剧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

促进文化交流
越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国际文化交 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增进中外文化交流 和理解。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越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文化产业 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有助于推动 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05
越剧的传播与影响
越剧在国内的传播与影响
起源与发展
越剧起源于浙江嵊州,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越剧进入繁荣时 期,不仅在浙江地区广为流传, 还逐渐走向全国和海外。
越剧的代表作品
《红楼梦》
越剧版本的《红楼梦》是越剧的经典 之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代表作之 一。Fra bibliotek《西厢记》
《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剧版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 剧的另一经典之作,讲述了梁山伯与 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越剧版本的《西厢记》也是经典之作 ,讲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服饰特色
01
服饰华丽
越剧的服饰非常华丽,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演员的服饰多采用丝绸、
锦缎等高档面料,色彩鲜艳、图案精美。
02
服饰与人物性格相符合
越剧的服饰与人物性格相符合,能够展现出角色的身份和地位。例如,
贵族角色的服饰通常华丽、高贵;平民角色的服饰则简朴、自然。
03
服饰与剧情相呼应
越剧的服饰与剧情相呼应,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视觉享受。例如,在
地域特色
越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唱为主,融合了说、念、做、打、舞 等多种表演形式。
经典剧目
越剧拥有众多经典剧目,如《红楼梦》、《西厢记》等,深受观众 喜爱。
越剧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1 2
国际化进程
越剧在20世纪初开始走出国门,逐渐在国际舞台 上崭露头角。
湘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ppt课件1

• 师母你今天好奇怪 • 问男问女为何来 • 她临行有言曾相托 • 托我为她做大媒 • 聘物就是玉扇坠 • 但不知,贤弟他要娶谁 • 哎呀,山伯呀山伯 • 英台原是女子扮
思祝下山
• 什么,师母你说什么 • 你看 • 英台是个女的 • 是啊,这是真的 • 如此说来,英台就是九妹,九
妹就是英台,英台就是九妹, 九妹就是英台 • 怪不得你让我牵肠挂肚,茶饭 无心,相思想念 • 却原来,她自己做媒自己配
成松树了 •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
手,与子偕老。 • 诶?贤弟,你这耳朵上怎么有
耳洞啊?
高山流水
• 贤弟, • 你我同窗三年整 • 今日忽见耳环痕 • 只有女子戴耳环 • 贤弟呀, • 你穿这耳洞为何啊因 • 梁兄你读书不专心 • 为什么要看来看去看不停 • 若说我这耳环痕 • 提起此事真笑死人 • 我祝家庄年年有庙会 • 村人要我去拌观音
思祝下山
• 山伯,山伯 • 师母 • 山伯, • 我看你心绪不宁, • 所为何事啊 • 师母, • 想必是,弟子思念家乡了吧 • 哦,我正有一事要问你 • 师母,请讲
思祝下山
• 山伯, • 英台她与你同窗有三载 • 她的心事你可明白 • 她曾约你去探望 • 你为何,迟迟不去访英台 • 师母, • 英台的嘱托我怎能忘 • 贤弟回家我常挂怀 • 但等学业完成后 • 祝家庄上会英台 • 你与她,兄弟情谊三长载 • 我问你,她是男儿还是女裙钗
草桥结拜
• 我家有个小九妹 • 聪明伶俐人钦佩 • 描龙绣凤称能手 • 琴棋书画件件会 • 我此番杭城求名师 • 九妹一心想同来 • 我以为,男儿固须经书读 • 女儿读书也应该 • 只怪我爹爹太固执 • 终于留下小九妹
草桥结拜
• 妙哉高论,妙哉高论 • 公子宏论令人敬 • 志同道合称我心 • 男女同是父母生 • 女儿也该读书求学问 • 承蒙公子夸奖 • 我以为天下男子一般样 • 难得他也为女子抱不平
《中国越剧艺术》课件

越剧的表演技巧与特色
表演技巧
越剧表演注重手、眼、身、法、 步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通过细 腻的表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和内
心世界。
艺术特色
越剧以文戏为主,表演风格细腻、 婉约、典雅,舞台布景简洁,强调 虚拟化表演,善于以形传神。
文化内涵
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 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表演能够传达出中国文化的 精髓和价值观。
傅派
代表人物为傅全香,以高亢、 明亮的唱腔见长,塑造了许多
泼辣、机智的女性形象。
02
越剧表演艺术
越剧的角色行当
生行
包括小生、老生等,主要扮演男性角 色,表演唱腔和动作兼具儒雅和刚健 的特点。
旦行
包括花旦、青衣、老旦等,主要扮演 女性角色,表演细腻、情感丰富,唱 腔优美动听。
净行
又称花脸,以面部化妆为主要特点, 表演粗犷豪放,声音洪亮。
THANKS
感谢观看
越剧在国际传播中的意义与价值
越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
越剧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国际传播,有助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 文化。
越剧的艺术价值与国际认可
越剧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通过国际传播,可以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推动世界戏剧艺术的发展。
族特色。
舞台特点
越剧舞台布景简约、写意,以 实景和灯光变换来营造氛围,
具有现代感。
越剧的流派与代表人物
袁派
代表人物为袁雪芬,以细腻、 婉转的唱腔著称,强调内在感
情的表达。
尹派
代表人物为尹桂芳,以潇洒、 飘逸的表演风格为主,注重人 物性格的刻画。
范派
代表人物为范瑞娟,以浑厚、 激昂的唱腔闻名,擅长扮演刚 烈、豪放的男性形象。
传统越剧PPT讲解

越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53
1983 1990
兰等
的指一
、节
『示部
比目年年共中大年
利,,,产国型摄
时随吕上党代彩制
、中瑞海不表色的
卢国英越要团戏《
森民与剧文新曲梁
堡族范院化闻电山
等艺瑞青』处影伯
国术娟年论放被与
家代、演。映周祝
演表张员
,恩英
出团桂东
扭来台
。赴凤渡
转总》
联等日
了理的
邦,本
当在新
德携演
时日中
国带出
西内国
、《《
方瓦成
法打红
世会立
国金楼
界议后
、枝梦
盛期的
荷》》
行间第
。
《成
爱立
越于
世
界
》年
和 爱
月
越
俱
乐
部
1960 1949 1984 5
属成 集立 体于 所 有 制年 的秋 民 间 职 业 剧 团
属成 冶立 金于 部 文 工年 团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于1984年5月,目前设有企划营 销部、艺术生产部和行政部,正式演职员为81人,其中专业 人员中三分之二拥有国家正高级、副高级职称。剧团拥有自 己的团刊《爱越世界》和爱越俱乐部。
1939年 樊迪民受《越女词》启发, 遂给《戏剧报》写稿,刊出
“越剧”的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正式将“女子文戏”统一称
为“越剧”
孕
解
低
复
育
放
潮
兴
1906年3月27日 (小歌班)
落地唱书艺人袁福生、李茂正、高炳 火等借用四只稻桶垫底,铺上门板,演出小 戏《十件头》和大戏《双金花》,这是越剧 诞生日。
1953
1983 1990
兰等
的指一
、节
『示部
比目年年共中大年
利,,,产国型摄
时随吕上党代彩制
、中瑞海不表色的
卢国英越要团戏《
森民与剧文新曲梁
堡族范院化闻电山
等艺瑞青』处影伯
国术娟年论放被与
家代、演。映周祝
演表张员
,恩英
出团桂东
扭来台
。赴凤渡
转总》
联等日
了理的
邦,本
当在新
德携演
时日中
国带出
西内国
、《《
方瓦成
法打红
世会立
国金楼
界议后
、枝梦
盛期的
荷》》
行间第
。
《成
爱立
越于
世
界
》年
和 爱
月
越
俱
乐
部
1960 1949 1984 5
属成 集立 体于 所 有 制年 的秋 民 间 职 业 剧 团
属成 冶立 金于 部 文 工年 团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于1984年5月,目前设有企划营 销部、艺术生产部和行政部,正式演职员为81人,其中专业 人员中三分之二拥有国家正高级、副高级职称。剧团拥有自 己的团刊《爱越世界》和爱越俱乐部。
1939年 樊迪民受《越女词》启发, 遂给《戏剧报》写稿,刊出
“越剧”的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正式将“女子文戏”统一称
为“越剧”
孕
解
低
复
育
放
潮
兴
1906年3月27日 (小歌班)
落地唱书艺人袁福生、李茂正、高炳 火等借用四只稻桶垫底,铺上门板,演出小 戏《十件头》和大戏《双金花》,这是越剧 诞生日。
百年越剧PPT课件

范派(范瑞娟) 竺派 (竺水招) 陆派(陆锦花) 毕派(毕春芳)张派(张桂 凤) 徐派(徐天红) 吴派(吴小楼)
袁派(袁雪芬) 傅派(傅全香) 王派(王文娟) 戚派(戚雅仙) 吕派(吕瑞英) 金派(金彩凤) 张派(张云霞) 周派(周宝奎)
姓名:傅全香 原名:孙泉香 生日:1923年8月3日 籍贯:浙江 嵊县后庄村 艺术角色:花旦 艺术成就:1933年进“四季春科班”学艺,工花 旦,代表作《梁祝》,越剧傅派创始人 艺术职称: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1964年,浙江的戏曲音乐专家----贺仁忠,芦炳容,周大风,陈献玉等,根据浙江 著名演员自己独有的,又明显区于[上海六大流派]的唱腔风格,对外公布----浙江 省有四大女小生越剧流派。即陈佩卿派。毛佩卿派。金宝花派。高爱娟派。以及周 大风创立的,浙派越剧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调。
其后,王文娟、张云霞、吕瑞英、金采风、陆锦花、毕春芳、张桂凤等具有个性色 彩的唱腔纷纷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程度不同地受到同行、后继者的模仿和越剧爱 好者的传唱。1984年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来上海演出时,上海的《舞台与观众》 周报,在2月24日发表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将来沪”一文中,对以上7位演员的唱 腔,首次冠以“流派”。在同行内和报刊上也相沿以“流派”相称。 越剧流派 一向有所争议,有观点认为浙江陈、毛、金、高及周大风创立的男调并不能成派, 亦有观点认为周宝奎,竺水招,徐天红,吴小楼,商芳臣,屠笑飞,张小巧,孟莉 英等人,虽有特色风格唱腔,但还未达成流派的火候。
百年越剧
越剧——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全
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 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 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 “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 派纷呈。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 苏、福建等江南地区,在海外亦有很 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2006年5 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袁派(袁雪芬) 傅派(傅全香) 王派(王文娟) 戚派(戚雅仙) 吕派(吕瑞英) 金派(金彩凤) 张派(张云霞) 周派(周宝奎)
姓名:傅全香 原名:孙泉香 生日:1923年8月3日 籍贯:浙江 嵊县后庄村 艺术角色:花旦 艺术成就:1933年进“四季春科班”学艺,工花 旦,代表作《梁祝》,越剧傅派创始人 艺术职称: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1964年,浙江的戏曲音乐专家----贺仁忠,芦炳容,周大风,陈献玉等,根据浙江 著名演员自己独有的,又明显区于[上海六大流派]的唱腔风格,对外公布----浙江 省有四大女小生越剧流派。即陈佩卿派。毛佩卿派。金宝花派。高爱娟派。以及周 大风创立的,浙派越剧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调。
其后,王文娟、张云霞、吕瑞英、金采风、陆锦花、毕春芳、张桂凤等具有个性色 彩的唱腔纷纷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程度不同地受到同行、后继者的模仿和越剧爱 好者的传唱。1984年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来上海演出时,上海的《舞台与观众》 周报,在2月24日发表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将来沪”一文中,对以上7位演员的唱 腔,首次冠以“流派”。在同行内和报刊上也相沿以“流派”相称。 越剧流派 一向有所争议,有观点认为浙江陈、毛、金、高及周大风创立的男调并不能成派, 亦有观点认为周宝奎,竺水招,徐天红,吴小楼,商芳臣,屠笑飞,张小巧,孟莉 英等人,虽有特色风格唱腔,但还未达成流派的火候。
百年越剧
越剧——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全
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 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 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 “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 派纷呈。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 苏、福建等江南地区,在海外亦有很 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2006年5 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旦:主要饰演做了母亲的中年妇女一类角色,穿着素 净,动作稳重,在戏中一般做配角。
武旦:专饰有武艺的女性角色,表演以武功、武戏见长。
老旦
饰演老年女性角 色。表演特点是 沉稳老练、唱做 并重。
小丑又可以分为
长衫丑:又称文丑,多饰演花花公 子,品行不端的读书人,或其他有喜 剧色彩的正面角色。
官丑:饰演反派或可笑的官吏。 短衫丑:通常饰演博士、店主、或 店小二、佣人、衙役或公差等角色。 女丑:又称彩旦,通常饰演媒婆、 巫婆和风趣的中老年妇女等角色。
大面
多饰演奸臣和奸邪的员外、恶霸, 多施白脸。。
越剧流派
40年代前期,袁雪芬演出《香妃》和范瑞娟 演出《梁祝哀史》时,都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创造 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 两种曲调发展成为越剧的主腔,并逐渐形成不同的 流派。
70 年 代 末 开 始 , 一 些 50~60年代已成名的演员如徐 玉兰、王文娟、张云霞、吕瑞 英、金采风、毕春芳等逐渐被 观众承认已形成不同的流派。
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 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四种基本 功。通常被称为“四功”。 “唱”,指的是唱功。 “做”指的是做功,也就是表演。 “念”指的是念白。 “打”则指的是武功,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
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越剧受内容富于抒情性的影响,所以它的 剧目以唱戏居多,而纯粹的做工戏比较少, 武打戏则更为罕见。在越剧里,唱是表达主 题和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而做、念只是作 为陪衬。
越剧的乐器
尺板 笃鼓
板 胡
琵 琶
钹 大贝司
笛 子
扬 琴
小提琴
越剧的经典剧
越剧 《红楼梦》
越剧的经典剧
越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剧的经典剧
《梁祝》选段《我家有个小九妹》唱词
我家有个小九妹 聪明伶俐人钦佩 描龙绣凤称能手 琴棋书画件件会
越剧的经典剧
越剧 《西厢记》
中国的地方戏
越剧 《五女拜寿》
越剧的角色行当
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就叫行 当。它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物应该由那一行的 演员来扮演。越剧角色的行当有 (小生)、(小旦)、(老生)、 (老旦)、(小丑)、(大面)。
小生
老生
小旦 小丑
老旦 大面
小生又可以分为
书生:又称儒巾生,风雅小生,头戴秀才巾, 主演儒雅潇洒,富有书卷气。
起源
艺人初始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 班。
民国20年底开始,一些女演员如王杏花、陈苗仙、 吕福珠以及“东安舞台”、“四季春班”等先后 来沪,但仍为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
民国30年下半年,女子越剧的所有著名演员几 乎都荟萃于上海。报纸评论称“上海的女子越剧 风靡一时,到近来竟有凌驾一切之势”。而男班由 于演员后继无人,最终被女班取代。
3、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 就叫行当。它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物 应该由那一行的演员来扮演。越剧 角色的行当有 (小生)、(小旦)、(老生)、 (老旦)、(小丑)、(大面)。
4、越剧有许多经典的剧目,比如
(
)……
4、越剧有许多经典的剧目,比如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
红
梁
楼
山
梦
伯 与
范派 陆派
徐派
小生
竺派
尹派 毕派
傅派
王派
袁派
花旦
吕派
戚派
张派
金派
越 剧 十 姐 妹
越剧新十姐妹:
陈艺 (浙江越剧团,傅派花旦) 俞文娟(杭州越剧二团,尹派小生) 陈晓虹(杭州越剧团,王派花旦) 黄美菊(嵊州越剧团,金派花旦) 杨慧月(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张派老生) 舒锦霞 (浙江越剧团,王派花旦) 王杭娟(杭州黄龙洞越剧团,戚派花旦) 陈雪萍(杭州越剧团,范派小生) 朱晓平(平阳越剧团,傅派花旦) 赵海英(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吕派花旦)
穷生:又称鞋皮生或破巾生,因脚拖鞋皮, 头戴破巾,身穿百衲衣而得名。
官生:主要饰演古代官员,显贵一类角色, 头戴乌纱,身着官袍,表演带有一定的工架 和气度。
武生:主要饰演有武艺的中青年男性角色, 表演特点是英武挺拔,文武兼长,能参加武 打场面。
老生又可以分为
正生:戴黑髯、唱、做并重。 老外:戴白髯和花髯,过去戏文中称 “末”,以做工为主,表演动作性强,
小旦又可以分为
花旦:专饰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少女角色,表演以做工 取胜,动作灵巧轻快。
闺门旦:专饰名门闺秀,千金小姐一类角色,表演特点 是举止端庄、文静大方、唱工和做工兼擅。
悲旦:专饰命运悲惨的青年、中年的女角色,类似京剧 中“青衣”,以唱工为主,做工为辅。
花衫:饰演古代青年女子,表演形态介于闺门旦和花旦 之间,既有闺门旦的大家身份和端庄大方人仪态,又有花旦 俏丽、活泼的举止。
1、越剧的发源地是(
)。
1、越剧的发源地是(浙江绍兴嵊县 )。
2、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术手段 通常被称为“四功”。分别是 ( )、( )、( )、 ( )。
2、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术手段 通常被称为“பைடு நூலகம்功”。分别是 (唱)、(念)、(做)、(打)。
3、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 就叫行当。它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物 应该由那一行的演员来扮演。越剧 角色的行当有 ( )、( )、( )、 ( )、( )、( )。
祝
英
台
一
几
句
声
戏
曲
文
调
道
唱
不
不
尽
尽
百
越
年
剧
越
百
剧
年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欢迎下载!
江南戏曲奇葩——
越剧
越剧的发源地:浙江省绍兴市嵊州
1906年3月27日称为越剧的诞生 日
东 王 村
起源
越剧前身: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 唱形式“落地唱书”
民 国 14 年 ( 1925 年 ) 9 月 17 日 上 海 《新闻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 之。 从此以后“越剧”一词便流传至今。
武旦:专饰有武艺的女性角色,表演以武功、武戏见长。
老旦
饰演老年女性角 色。表演特点是 沉稳老练、唱做 并重。
小丑又可以分为
长衫丑:又称文丑,多饰演花花公 子,品行不端的读书人,或其他有喜 剧色彩的正面角色。
官丑:饰演反派或可笑的官吏。 短衫丑:通常饰演博士、店主、或 店小二、佣人、衙役或公差等角色。 女丑:又称彩旦,通常饰演媒婆、 巫婆和风趣的中老年妇女等角色。
大面
多饰演奸臣和奸邪的员外、恶霸, 多施白脸。。
越剧流派
40年代前期,袁雪芬演出《香妃》和范瑞娟 演出《梁祝哀史》时,都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创造 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 两种曲调发展成为越剧的主腔,并逐渐形成不同的 流派。
70 年 代 末 开 始 , 一 些 50~60年代已成名的演员如徐 玉兰、王文娟、张云霞、吕瑞 英、金采风、毕春芳等逐渐被 观众承认已形成不同的流派。
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 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四种基本 功。通常被称为“四功”。 “唱”,指的是唱功。 “做”指的是做功,也就是表演。 “念”指的是念白。 “打”则指的是武功,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
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越剧受内容富于抒情性的影响,所以它的 剧目以唱戏居多,而纯粹的做工戏比较少, 武打戏则更为罕见。在越剧里,唱是表达主 题和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而做、念只是作 为陪衬。
越剧的乐器
尺板 笃鼓
板 胡
琵 琶
钹 大贝司
笛 子
扬 琴
小提琴
越剧的经典剧
越剧 《红楼梦》
越剧的经典剧
越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剧的经典剧
《梁祝》选段《我家有个小九妹》唱词
我家有个小九妹 聪明伶俐人钦佩 描龙绣凤称能手 琴棋书画件件会
越剧的经典剧
越剧 《西厢记》
中国的地方戏
越剧 《五女拜寿》
越剧的角色行当
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就叫行 当。它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物应该由那一行的 演员来扮演。越剧角色的行当有 (小生)、(小旦)、(老生)、 (老旦)、(小丑)、(大面)。
小生
老生
小旦 小丑
老旦 大面
小生又可以分为
书生:又称儒巾生,风雅小生,头戴秀才巾, 主演儒雅潇洒,富有书卷气。
起源
艺人初始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 班。
民国20年底开始,一些女演员如王杏花、陈苗仙、 吕福珠以及“东安舞台”、“四季春班”等先后 来沪,但仍为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
民国30年下半年,女子越剧的所有著名演员几 乎都荟萃于上海。报纸评论称“上海的女子越剧 风靡一时,到近来竟有凌驾一切之势”。而男班由 于演员后继无人,最终被女班取代。
3、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 就叫行当。它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物 应该由那一行的演员来扮演。越剧 角色的行当有 (小生)、(小旦)、(老生)、 (老旦)、(小丑)、(大面)。
4、越剧有许多经典的剧目,比如
(
)……
4、越剧有许多经典的剧目,比如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
红
梁
楼
山
梦
伯 与
范派 陆派
徐派
小生
竺派
尹派 毕派
傅派
王派
袁派
花旦
吕派
戚派
张派
金派
越 剧 十 姐 妹
越剧新十姐妹:
陈艺 (浙江越剧团,傅派花旦) 俞文娟(杭州越剧二团,尹派小生) 陈晓虹(杭州越剧团,王派花旦) 黄美菊(嵊州越剧团,金派花旦) 杨慧月(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张派老生) 舒锦霞 (浙江越剧团,王派花旦) 王杭娟(杭州黄龙洞越剧团,戚派花旦) 陈雪萍(杭州越剧团,范派小生) 朱晓平(平阳越剧团,傅派花旦) 赵海英(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吕派花旦)
穷生:又称鞋皮生或破巾生,因脚拖鞋皮, 头戴破巾,身穿百衲衣而得名。
官生:主要饰演古代官员,显贵一类角色, 头戴乌纱,身着官袍,表演带有一定的工架 和气度。
武生:主要饰演有武艺的中青年男性角色, 表演特点是英武挺拔,文武兼长,能参加武 打场面。
老生又可以分为
正生:戴黑髯、唱、做并重。 老外:戴白髯和花髯,过去戏文中称 “末”,以做工为主,表演动作性强,
小旦又可以分为
花旦:专饰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少女角色,表演以做工 取胜,动作灵巧轻快。
闺门旦:专饰名门闺秀,千金小姐一类角色,表演特点 是举止端庄、文静大方、唱工和做工兼擅。
悲旦:专饰命运悲惨的青年、中年的女角色,类似京剧 中“青衣”,以唱工为主,做工为辅。
花衫:饰演古代青年女子,表演形态介于闺门旦和花旦 之间,既有闺门旦的大家身份和端庄大方人仪态,又有花旦 俏丽、活泼的举止。
1、越剧的发源地是(
)。
1、越剧的发源地是(浙江绍兴嵊县 )。
2、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术手段 通常被称为“四功”。分别是 ( )、( )、( )、 ( )。
2、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术手段 通常被称为“பைடு நூலகம்功”。分别是 (唱)、(念)、(做)、(打)。
3、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 就叫行当。它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物 应该由那一行的演员来扮演。越剧 角色的行当有 ( )、( )、( )、 ( )、( )、( )。
祝
英
台
一
几
句
声
戏
曲
文
调
道
唱
不
不
尽
尽
百
越
年
剧
越
百
剧
年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欢迎下载!
江南戏曲奇葩——
越剧
越剧的发源地:浙江省绍兴市嵊州
1906年3月27日称为越剧的诞生 日
东 王 村
起源
越剧前身: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 唱形式“落地唱书”
民 国 14 年 ( 1925 年 ) 9 月 17 日 上 海 《新闻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 之。 从此以后“越剧”一词便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