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赏析论文

合集下载

有关越剧的1500字作文

有关越剧的1500字作文

有关越剧的1500字作文英文回答:Yueju, also known as Shaoxing Opera,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that originated in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It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regional operaforms in China and has a history of over 100 years. Yuejuis characterized by its melodic singing, graceful movements, and delicate costumes.One of the most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Yueju is its singing style. The performers sing in a high-pitched,lyrical manner, which is known as "lianhua lao" or "lotus singing". This singing style requires the performers tohave a strong vocal ability and a good command of the Shaoxing dialect. The songs in Yueju are usually accompani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pipa, erhu, and bamboo flute.In addition to its unique singing style, Yueju is alsoknown for its graceful movements. The performers use a variety of gestures and body movements to convey emotions and tell stories. The movements in Yueju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elegance and precision. For example, the performers use their hands to create beautiful shapes and gestures, and their body movements are smooth and flowing. These movements add beauty and expressiveness to the performance.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Yueju is its elaborate costumes. The costumes in Yueju are rich in color and detail, and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visual appeal of the performance. The costumes are designed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s' social status, occupation, and personality. For example, the costume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are often adorned with intricate embroidery and colorful silk fabrics, while the costumes of the male characters are more simple and plain.Yueju performances often include a wide range of stories, including historical events, legends, and folk tales. The stories are usually adapted from classicalChinese literature or local folklore. For example, one of the most famous Yueju plays is "The Legend of the White Snake", which tells the story of a snake spirit who fallsin love with a mortal man. The story is filled with romance, drama, and supernatural elements, making it a favorite among audiences.In conclusion, Yueju is a unique and vibrant form of Chinese opera. Its melodic singing, graceful movements, and elaborate costumes make it a visual and auditory feast for the audience. Whether it is a historical drama or aromantic legend, Yueju has the power to captivate and entertain people of all ages.中文回答:越剧,又被称为绍兴戏,是起源于浙江绍兴的中国传统戏曲之一。

越剧三看御妹赏析

越剧三看御妹赏析

越剧三看御妹赏析越剧是中国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

其中,越剧《三看御妹》是一部备受喜爱的经典剧目,深受观众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三看御妹》进行赏析,探讨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三看御妹》是一部以古代传奇故事为题材的越剧剧目,讲述了唐代宗室御妹杨贵妃的传奇爱情故事。

剧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彩的表演,展现了杨贵妃与唐明皇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她在宫廷生活中的遭遇和挣扎。

剧目以其深刻的人物性格刻画和感人至深的情感表达,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成为了越剧中的经典之作。

首先,我们来看剧目的人物性格刻画。

在《三看御妹》中,杨贵妃被塑造成了一个温柔娴淑、聪慧美丽的女子,她对唐明皇表现出了深情厚爱,同时也展现了她在宫廷生活中的坚韧和智慧。

而唐明皇则是一个英明霸道、深情厚爱的君主形象,他对杨贵妃的宠爱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交织在一起,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剧目成功地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中的人性和情感,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这段传奇爱情故事。

其次,剧目的情感表达也是其艺术魅力之一。

在《三看御妹》中,杨贵妃与唐明皇之间的爱情纠葛被细腻地描绘出来,他们之间的情感起伏和矛盾冲突使得整个剧目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

尤其是在剧中的经典唱段中,演员们通过婉转动听的唱腔和深情款款的表演,将杨贵妃和唐明皇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唐代宫廷之中,感受到了那段深情的爱情故事。

此外,剧目还通过对唐代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三看御妹》中,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唐代宫廷的繁华和豪华,还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通过对服饰、礼仪、音乐等方面的再现,剧目成功地将唐代宫廷的文化氛围展现在观众面前,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采和魅力。

总的来说,《三看御妹》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的越剧经典剧目。

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情感的表达和文化内涵的展现,剧目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成为了越剧中的经典之作。

美丽越剧_精品文档

美丽越剧_精品文档

美丽越剧引言: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以浙江省温州方言为基础,并融入了上海方言和杭州方言的元素,而被称为“东南越调”的一支。

越剧以其婉转柔美的唱腔、精致的表演和优美的舞台形式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越剧的历史背景、表演特点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一、历史背景越剧起源于中国浙江地区,起初主要在温州一带盛行。

起源于清代中期,经过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

初期的越剧以妇女民间艺人为主,她们通过自发的艺术表达,传承了一些地方戏曲的元素。

而后随着舞台表演技巧和剧目形式的不断改进,越剧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正式的戏剧形式,并且从地方戏曲逐渐走向了国际舞台。

二、表演特点1.独特的音乐风格越剧以其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而享誉世界。

其音乐融合了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以及一些西方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越剧音乐风格。

越剧的唱腔婉转柔美,情感细腻动人,常常把观众带入剧情中,体验其中的情感变化。

2.精致的表演技巧越剧的表演技巧非常精细,从表情、动作到舞台布景都力求精致。

演员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能够通过微妙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达角色的情绪和意图,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

3.优美的舞台形式越剧的舞台形式非常独特,通常采用平戏式的布景形式。

演员们在精心设计的舞台上表演,通过舞台上的布景和道具来支持剧情的发展。

舞台背景的细腻设计以及道具的精致制作,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美丽的艺术画面。

三、对中国文化的贡献1.艺术传承和创新越剧在传承中国戏曲艺术的同时,也不断进行创新。

通过将浙江地区方言和其他地区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越剧创造出了独特的音乐风格,使得中国戏曲艺术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同时,越剧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戏曲艺术的传承中,使得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能够与时俱进。

2.文化交流与传播越剧作为中国的传统戏曲形式,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

越剧演员的艺术水平和表演技巧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越剧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

越剧在世界范围内举办的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美学角度浅析越剧中的美

从美学角度浅析越剧中的美

毛珂婉内容摘要:越剧作为我国戏曲第二大剧种流广泛流行于国内,爱好者众多,曾在二十世纪中期达到鼎盛。

阴柔温婉的女小生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从这一点出发,试图探寻越剧独特的美与魅力。

关键词:越剧女小生美学戏曲越剧是中国戏曲第二大剧种,发源于浙江嵊州,流行于江浙一带,也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越剧长于抒情,唱腔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

在众多经典云集的中国戏曲剧种中,每一类都有自身孕育的文化历史背景和特有的传统风情,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独到之处。

豫剧的酣畅淋漓展现了中原人的大气风范,秦腔的苍劲悠扬展现了西北人的豪爽脾性。

而江南自古有着深厚的文明积淀,独特的方言和淳朴的民风育了昆曲、越剧、淮剧、沪剧等等南方特有的剧种,在百年来的发展和成长中,这些南方代表剧种之间相互融合、互补其长。

又随之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而曾经一度繁荣鼎盛,至今在全国仍拥有广大爱好者的越剧更是以优美婉转的腔调,含蓄而动情的曲词,通俗易懂的情节,流传千古,家喻户晓。

一.以才子佳人为主要题材的越剧剧本故事钟爱越剧几年来,对这个独特剧种最强烈的感受,始终是它的温婉唯美。

越剧的著名代表剧目有上百出。

“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不无肤浅地概括了诸多越剧剧目故事主题、情节主线。

从当代越剧的四大代表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便可看出,越剧剧本故事多是才子佳人题材,而且以悲剧见长。

再没有那种戏剧比越剧更令人缱绻悱恻,至性至情,唯美迷蒙了。

越剧的戏词婉约清丽,有道是“越剧如处子,黄梅如村姑”。

越剧戏词不似昆曲略显拟古生涩,也不同于黄梅戏的乡土气息浓厚,她恰似一首淳朴真挚的婉约词,在缠绵曲折的越胡声中向观众娓娓道来。

家喻户晓的经典剧目《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演员短短几句唱词就将宝黛初逢的场景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青云刚出岫。

赏析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赏析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选修课论文课程名称:中国戏曲艺术欣赏论文题目:赏析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系别:戏剧影视学院专业:戏剧影视导演班级:导演1班*****学号:***********任课老师:宋向阳日期:2015年10月24日赏析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小时候,就听说过《梁祝》的故事,是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也是现如今家喻户晓的凄美故事。

在民间流传已经不止千年的《梁祝》,在戏剧舞台上的历史也有五六百年了,越剧版本的尤为世人称叹!在第一场中,叙述了一位待字闺中的小姐祝英台,非常渴望女子也能和男子一样有着相同的身份和地位,为了争取,她想去读书,可是当时的封建社会是不允许的,代表封建势力的父亲不同意,因此她设计使得自己女扮男装能去读书,在读书的途中遇到了善解人意的梁山伯.并结伴去书院读书,由于志趣相投便结拜为兄弟,这里为他们产生爱情埋下了伏笔,因为爱情是建立在有共同兴趣和爱好上的。

看的是电影版本的越剧《梁祝》当中的布景相对华丽,且写实,祝英台一身美丽活泼的衣裳,台词彰显出祝英台向往自由的性格,而在初见梁山伯时,她已然当自己是男儿身,聪明伶俐且不怯场,勇敢过人,这些都成为了后来他俩相爱的铺垫。

往后,论梁山伯的才识,是有点察觉到祝英台女儿身的身份的,但却总是随意被祝英台糊弄过去,真让人在旁干着急,两人的走步,情之真切,暗示了很多,举手抬足间皆是情谊。

在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会、化蝶等多场戏中,最为出名且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十八相送”这一场戏。

“前面到了凤凰山。

”“凤凰山上百花开。

”“缺少芍药共牡丹。

”“梁兄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还。

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要摘也不难。

”“你家牡丹虽然好,可惜是路远迢迢怎来攀!”“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

”这一段词更是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情愫已经发酵,送了一程又一程,路上对话缠绵不尽,英台给了无数的暗示,梁山伯的闪躲不敢向前,只当是兄弟之情。

“巍巍兮高山,汤汤兮流水”,高山流水是中国人对知已的评价,也是爱情中的阳春白雪。

浙江越剧说明文中学优秀作文5篇

浙江越剧说明文中学优秀作文5篇

浙江越剧说明文中学优秀作文5篇浙江越剧说明文1朋友,你一定欣赏过小提琴名由《梁祝》,柔美凄婉的旋律曾经陶醉过多少中外华人。

你可知道曲子创作灵感****于何处?对了,那就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你听,曲子的旋律有越剧的影子。

这就是我家乡的艺术——越剧,具有传统东方文化特色的戏剧。

越剧是一个成熟的剧种,它以其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清新亮丽的曲调,却又不失激情与高亢的特点,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市,越剧的前身是落地唱书。

1906年,落地唱书搬上舞台,经历了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等几个阶段,从嵊州经绍兴、宁波、杭州到上海,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地方戏曲。

抗日战争期间,部分越剧演员在敌伪统治下的上海虽然演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好戏,但改革主要还是在形式上,越剧内容并没有较大的突破。

1942年越剧改革以后,越剧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戏迅速发展成为适应现代舞台条件的、有较强综合性的剧种。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在几代越剧艺人的努力下,越剧终于赢得广大观众的欢迎,促进了自身的繁荣发展,也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但是,时代在发展变化,到了现在,曾经辉煌的越剧渐渐地沉默下来了。

虽然有人极力在挽救越剧,但现实总是残酷的。

这里有一个其型的例子:新晋梅花奖得主——上海着名越剧演员萧雅来杭州连续举办专场越剧演出,据了解,从4月1日的第一场演出开始,上座率就没有超过5成;而在5成的上座率当中,有90%以上的人是通过各种渠道拿来的赠票。

不管怎么样,越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当今的越剧危机已经很明显了:一是越剧剧团全面萎缩,现在除上海、江苏、福建和浙江外,其他各省市几乎没有专业越剧团。

二是观众群体少,范围窄。

越剧观众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年轻人很少有人问津。

三是目前越剧自身剧目老、节奏慢,缺乏改革和创新,一成不变,像个饱经风霜的老人。

戏剧鉴赏-越剧的浅谈

戏剧鉴赏-越剧的浅谈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论文题目:越剧的浅谈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越剧的浅谈学生:摘要:越剧是位居京剧后,我国第二大剧种,她的优雅柔美的唱腔,细致抒情的人物塑造,细腻文雅的表演,吸引了大量观众。

关键词:优雅柔美,唱腔,细致抒情,人物塑造,细腻文雅,表演一、优雅柔美的唱腔(1)越剧是由男性创建的,但到30年代初,女子越剧的兴起,从而越剧达到鼎盛时期。

女子本身拥有“柔”的特征是男子不可比的,从而婉转优美、抒情动人的唱腔成为越剧最大的特色。

越剧的唱腔是依据剧中人的情感设计的。

越剧经典曲目《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可歌可泣的爱情,《白蛇传》中雷峰塔离别时的不舍,都需要越剧中的以情动人来体现。

(2)越剧是柔和优美的女性戏曲。

由女性扮演、善于表现妇女命运、最博女性观众喜爱的女性戏曲。

女性戏曲之能够确立,关键是"女小生"的产生。

培养女小生的难度要比花旦大,也最为女性观众所注目。

美丽的女性能装旦的不一定能装小生,对女小生的要求是俊美,是清奇脱俗,潇洒飘逸,富于书卷气;切忌卖弄女相,一味取媚。

由于小生由女性扮演,也就决定了这个剧种的题材以"生旦传奇"为主,其风格基调以柔和优美取胜(3)对于女子越剧来说,"反常形式"这个包袱完全可以不背了。

演剧艺术的本性是通过假扮创造出有审美意义的动作形象。

无论男扮男、女扮女,还是男扮女、女扮男,都是假扮,都合乎演剧艺术的本性,其艺术价值的高低,在于所创造的形象具有多大审美意义,并不在于演员与角色的性别是否一致。

(4)毕派由毕春芳创立。

毕春芳擅长演喜剧,她发声清脆且富有弹性,音域较宽,善于唱法的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她吸收了范派和尹派的唱腔精华,袁派的表演技巧,融汇贯通自成一格。

范派由范瑞娟创立。

范瑞娟戏路较宽,她的嗓音实、声宏亮、中气足、音域宽、演唱追求刚劲的男性美。

她是[弦下腔]的创始人之一。

介绍越剧的特色450字左右作文

介绍越剧的特色450字左右作文

介绍越剧的特色450字左右作文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起源于浙江省的绍兴地区。

它以婉转悠扬的唱腔、精致华丽的服饰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而闻名。

越剧的特色在于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使其成为中国戏曲中独具特色的一支。

英文回答,One of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Yueju Opera is its exquisite singing style. The performers use a unique vocal technique called "lianhua sheng" to produce a sweet and melodious sound. This singing style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smooth and flowing melodies, which are often accompani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pipa and the erhu. The performers also use a variety of vocal techniques, such as trills and vibrato, to express different emotions and portray the characters' inner feelings.中文回答,越剧的特色之一是其精致的唱腔。

演员们使用一种独特的声乐技巧,称为“莲花声”,来产生甜美悠扬的声音。

这种唱腔风格以其流畅的旋律为特点,通常伴随着琵琶和二胡等传统中国乐器的演奏。

演员们还使用各种声乐技巧,如颤音和颤音,来表达不同的情绪,描绘角色的内心感受。

英文回答,Another notable feature of Yueju Opera is its elegant and elaborate costumes. The performers wear traditional Chinese attire, including colorful silk robes, elaborate headdresses, and intricate jewelry. The costumes are designed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s' social status, personality, and the historical period in which the storyis set. The attention to detail in the costumes adds to the visual appeal of the performance and helps the audienc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s and their roles in the story.中文回答,越剧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优雅而精致的服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十八相送》赏析
10戏文单宇航
在众多经典云集的中国戏曲剧种中,每一类都有其孕育的文化历史背景和特有的传统风情,所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独到之处。

江南自古有着深厚的文明积淀,尤以独特的方言和淳朴的民风昭著。

在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发展过程里,也随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戏曲剧中,犹如昆曲、越剧、淮剧、沪剧等等,作为南方特有的剧中,几百年的发展成长,这些南方代表剧中之间相互融合、互补其长。

又随之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其中作为发源成长在长江中下游地带,繁荣于浙、沪、苏一代的越剧更是以优美婉转的腔调,含蓄而动情的曲词,通俗易懂的情节,流传千古,家喻户晓。

《十八相送》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脍炙人口的选段,十八相送之名源于戏曲中的特定设置,从梁山伯和祝英台所就读的红罗山书院到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家中都是十八里,所以此选段因此而得名。

在这出看似简单的惜别相送的戏中,看似简单的情节却孕育了复杂而真挚的情感,可望而不可及的无奈,欲说还羞的担忧,直抒胸臆的表白,以及含沙射影的真情流露,让我们看到了离别之外的别的情绪表达。

在这出戏中,情景交融之情和写实与写意的相互结合,更好地丰富了演员的表演。

越剧就其本身而论,其腔调和曲词多婉转优雅,听上去声声入耳,质朴无华。

在《十八相送》这出选段中,伴奏更是欢快活泼,让人心情愉悦,很难听出其中的离别悲凉之感,而更多的则是听到了两者细腻而真挚的爱慕之情,是暖人之意。

而且没有一丝晦涩枯燥之感,由于伴奏和强调的原因,其唱词也是异常的清晰,丝毫没有乏味的感觉。

简简单单的送别,情节之外却是一波三折,戏中有戏。

长时的书院生活,两者之情早已超出了同窗惜别之意。

女儿身的祝英台也早已是心生爱慕。

却又不知如何表达,所以在沿途之外,她借路畔风景来诉说心怀,本以为梁山伯能够心领神会,却不知,出乎其意外。

所以这就是这出选段中有趣的一个方面,说左右而言其他。

尝试了第一次、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暗示和影射。

知道祝英台将沿途的风景说遍,一连影射了九个比喻,将十八里的景致都说尽了,梁山伯依旧是不领风情,长亭惜别,最后祝英台还是凭借这自己的聪明才智,假托婚约,借口为妹妹做媒,留下媒妁之说,实为让梁山伯早日前去迎亲,这是点睛之笔,将祝英台活泼俏皮的性格表现得淋漓精致。

也为了后面的《梁祝》剧情做了很好的铺垫,打下了伏笔。

在傅全香、范瑞娟演绎的版本之中,两人的表演独具特色,各有千秋,范瑞娟在唱腔上继承了了男班正调腔的基础,吸收了京剧中的特色的唱腔音调和滑腔的处理,形成了音调宽厚洪亮、咬字坚实稳重,行腔迂回流畅的特点,表演上大方稳健、柔和之中透漏着男子的阳刚之美。

而傅全香的长调真挚深沉,独具韵味,温文尔雅,极好的表达了女性的柔和之美,却又不失伪装身份,权衡取舍之中恰到好处。

“演员只有充分地利用舞台的假定性,在特定的环境之中营造出一个真实的情感的世界才可以得到观众的共鸣,产生独特的艺术感染里,传递出珍贵的美学价值”。

一路上,祝英台欲将终身相许给梁山伯,但碍于女孩子的羞涩,急中生智之时巧妙地运用了多处比喻,从“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稀
缺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开始的喜鹊报喜到樵夫打柴,再到邀摘牡丹,鸳鸯双配,雌雄白鹅之比,到后来的牛郎织女、井底倒影,直到最后的观音拜堂……其中的寓意一层层地明了,让观众不由觉得一路景致出彩之余,情感也随着其中的种种一起一落,颇具情趣。

自古多情伤离别,这是古话。

虽说离别之情,惜别之意依旧是这出戏的主旋律,但是与赤裸裸的伤情抒怀相比,《十八相送》中还另有几层其他情感流露。

例如先前所提到的告白之情,除此之外还有祝英台自己的期盼之情,而最后这样的期盼之情,又寄托于最后的婚期之约,最终成为一个升华。

就舞台的走位和设置而言,此剧延续了戏曲舞台的陈设简单的特点,极好地运用了舞台的假定性,充分结合了演员的表演,使得整出选段舞台走位灵活,在不同的《十八相送》选段中,不一样的版本都有各自的特色,有的甚至无一桌一椅,仅仅只是北京画面而已,稍复杂一点的演出,也只是运用了少数的舞台道具,且多次运用到相同的道具。

其中陈设简单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十八里之中所经的地点过于繁复,无法一一表现,所以舍繁取简,充分利用一出道具,来表现木桥,观音堂等等不同的场景。

也或是在演员的举手投足之间,就已经很鲜明地表现出了地点和场景,在此,唱词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交代的作用。

舞台虽是各具特点,但是不难发现,在表演时,演员的打扮和道具的运用却极其相似,两者各执一扇,两把扇子的运用是一个学问,将心境的表露也是表现得淋漓精致。

小小的扇子在演员的手中时而开启时而闭合,时而遥指他物,时而握于手心,与情感的表露和唱念做打结合一体,例如起到了“遮羞”等等。

更好地体现了越剧写实和写意的结合。

《十八相送》作为越剧经典《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著名选段,其成功和渊源流传之处不仅在于依托于《梁祝》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古典传统的经典爱情模式典范。

还由于其精湛的曲词,一波三折的情节,以及动人至深的细腻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