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赏析

合集下载

平常的心动 永恒的美丽——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

平常的心动  永恒的美丽——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

( ) 少芍药 共牡 丹 , 唱 缺
与 我 一 同 把 家还 。
《 台 会 》 全 剧 情 节 的 转 折 点 , 好 的 爱 情 惨 遭 楼 是 美
台 ( ) 兄 若 是 爱 牡 丹 , 唱 梁
我 家有枝好 牡丹 ,
梁兄 要摘 也不难 。

心 九 台

扼 杀 。 两 人 抒 发 了一 往 情 深 、 分 难 舍 的 满 怀 悲 愤 。 英 难
是 有 力 的衬 托 , 使 全 剧 的 悲 剧 精 神 更 加 强 烈 , 并 震
f 。
“ 坟碑 , 坟碑 , 兄 你 红黑 两 字刻 两块 , 的刻着 梁 立 立 梁 黑
山 伯 , 的 刻 着 祝 英 台 , 和 你 生 前 不 能 夫 妻 配 , 就 红 我 我
是 死 也 要 与 你 同 坟 台 。 ” 版 删 去 不 用 , 全 剧 有 损 无 新 对
益 , 在 可惜 。 实
责 任 编 辑 : 小 红 刘
象剧 院 演 出 的 《 山 伯 与 祝 英 台 》 1 5 梁 ( 9 2年 出的 新版 《 山伯 与祝 英 台》2 0 梁 ( 0 7年 )
3 7
连 手 中 道 具 扇 子 也 成 了蝴 蝶 形 象 的 载 体 — — 向往 生 命
自 由 的 象 征 , 大 强 化 了 原 版 “ 白蝴 蝶 玉 扇 坠 ” 结 大 雪 和 尾 双 双 化 蝶 的 意 蕴 意 境 , 唤 人 间 真 情 至 爱 , 使 整 个 呼 并
演 出更 具浓 郁 的 民间色彩 , 抒 情 , 浪漫 , 美丽。 更 更 更



( ) 家牡 丹 虽然好 , 唱 你 可 惜 是 路 远 迢 迢 怎 来 攀

越剧三看御妹赏析

越剧三看御妹赏析

越剧三看御妹赏析越剧是中国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

其中,越剧《三看御妹》是一部备受喜爱的经典剧目,深受观众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三看御妹》进行赏析,探讨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三看御妹》是一部以古代传奇故事为题材的越剧剧目,讲述了唐代宗室御妹杨贵妃的传奇爱情故事。

剧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彩的表演,展现了杨贵妃与唐明皇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她在宫廷生活中的遭遇和挣扎。

剧目以其深刻的人物性格刻画和感人至深的情感表达,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成为了越剧中的经典之作。

首先,我们来看剧目的人物性格刻画。

在《三看御妹》中,杨贵妃被塑造成了一个温柔娴淑、聪慧美丽的女子,她对唐明皇表现出了深情厚爱,同时也展现了她在宫廷生活中的坚韧和智慧。

而唐明皇则是一个英明霸道、深情厚爱的君主形象,他对杨贵妃的宠爱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交织在一起,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剧目成功地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中的人性和情感,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这段传奇爱情故事。

其次,剧目的情感表达也是其艺术魅力之一。

在《三看御妹》中,杨贵妃与唐明皇之间的爱情纠葛被细腻地描绘出来,他们之间的情感起伏和矛盾冲突使得整个剧目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

尤其是在剧中的经典唱段中,演员们通过婉转动听的唱腔和深情款款的表演,将杨贵妃和唐明皇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唐代宫廷之中,感受到了那段深情的爱情故事。

此外,剧目还通过对唐代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三看御妹》中,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唐代宫廷的繁华和豪华,还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通过对服饰、礼仪、音乐等方面的再现,剧目成功地将唐代宫廷的文化氛围展现在观众面前,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采和魅力。

总的来说,《三看御妹》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的越剧经典剧目。

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情感的表达和文化内涵的展现,剧目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成为了越剧中的经典之作。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越剧 赏析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越剧 赏析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越剧赏析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进行赏析:一、剧情梗概《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是越剧的代表作品之一,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

该剧讲述了一个关于真心与真情的感人故事。

林妹妹是一个有着美丽容颜和善良心地的女子,她与贪官汉娃之间的感情纠葛贯穿了整个剧情。

林妹妹为了救母而去了贪官家做女儿的代价,但却受尽了贪官的欺凌与折磨。

在情真意切的感染下,真爱战胜了一切,汉娃放弃了财富和地位,与林妹妹共度快乐时光。

二、角色分析1. 林妹妹:林妹妹是整个剧情的核心人物,她的美丽、善良和坚强形象吸引了无数观众。

在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中,林妹妹的形象被演绎得非常跌宕起伏,无论是在面对贪官的压迫时,还是在与汉娃的感情纠葛中都展现出了她的坚韧和勇气。

2. 贪官汉娃:贪官汉娃是一个极具争议和复杂的人物,他的自私和贪婪本性在剧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然而,在与林妹妹的感情纠葛中,他的内心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使得观众对他的爱恨情仇有了新的认识。

三、表演技艺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成功离不开其精湛的表演技艺。

越剧表演注重唱腔与身段的结合,表演艺术家需要具备极高的歌艺和舞艺技巧。

在表演林妹妹这个角色时,演员需要通过服饰、妆容和动作来展现出林妹妹的形象特征,使得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她的美丽和善良。

而在演绎汉娃这个角色时,演员需要将自己的内心与角色的特点融为一体,用唱腔和动作来表现出他的自私和贪婪,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四、艺术价值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不仅在剧情和角色方面具有深刻的内涵,其背后深层的艺术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

这部戏在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上都非常精湛,同时融入了我国传统的美学和审美观念,给人一种博大精深的审美享受。

该剧还将我国古典文化融入了现代表演艺术中,展现了越剧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五、历史影响《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作为越剧的经典之作,对于我国戏曲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越剧经典《孔雀东南飞》赏析

越剧经典《孔雀东南飞》赏析

越剧《孔雀东南飞·雀离》--国亮分享越剧的经典之作《孔雀东南飞》说的是焦仲卿迫于母亲的压力,休弃妻子刘兰芝。

兰芝被哥哥许配他人,仲卿面对爱妻往日所匹配的布匹,心如刀绞。

一、越剧传统剧目。

取材于汉乐府诗《为焦仲卿妻作》。

被誉为“中国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孔雀东南飞》此诗三百五十三句,共一千七百六十五字。

丁福保曾于《全汉三国南北朝解诗·绪言四》指出"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曰稀"二句乃后人窜入,并引冯舒语,以为"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逐"为后人妄添。

若然,则此诗三百五十三句。

这行诗仍录以通行之三百五十七句。

《孔雀东南飞》的艺术价值,可以说归纳为两点。

1,写实的精神,以同情态度具体地写出婚姻不自由的悲剧,成为有力的社会诗。

2,叙事手法的精炼。

"质而不俚,乱而能整,叙事如画,叙事若诉,长篇之圣也。

"一一王世贞《艺苑厄言》卷二"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

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尚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一一沈德潜《古诗源》卷四。

三、从文中看,刘兰芝美丽善良,忠贞不渝,有情有义,又聪明能干又有教养,深爱丈夫,孝敬婆婆,运用现代社会好媳妇的标准来衡量,都是一个打着灯笼都难找的、无可挑剔的好媳妇,可焦母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媳妇呢?从以下几点看一下:1、无子被出说2、俄狄甫斯情结3、心理变态说4、妒贤嫉能说5、更年期遇上了青春期6、人性的觉醒与专制思想的碰撞。

四、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必然的结局。

我们现在怎么去分析评论,都只能是马后炮。

当时人民的思想受时代的局限,只能用当时的标准去度量一切。

我们也很难回到当时的那个场景里去体会男女主人公当时的压力和处境,所以只能在这里“胡思乱想”、“借今论古”了。

越剧名段赏析

越剧名段赏析

目录《碧玉簪.归宁》 (3)《碧玉簪.送凤冠》剧场版 (3)《碧玉簪.送凤冠》婆婆版 (4)《春香传.与君不结百年仇》 (4)《穆桂英挂帅.辕门外三声炮》 (5)《浪荡子.叹钟点》 (6)《梁山伯与祝英台.我家有个小九妹》 (7)《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剧场版 (7)《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演唱版 (9)《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 (10)《双珠凤.送花楼会.兴冲冲奉命把花送》 (10)《沉香扇.你我鸾凤两分开》 (11)《何文秀》全剧 (11)《何文秀.狱中》 (15)《何文秀.算命》 (16)《何文秀.桑园访妻》 (18)《何文秀.何日里拨开乌云雪沉冤》 (19)《沙漠王子.算命》尹桂芳 (20)《沙漠王子.算命》赵志刚 (22)《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23)《红楼梦.葬花》 (23)《红楼梦.想当初妹妹从江南初来到》 (24)《红楼梦.劝黛》 (24)《实验越剧.镜像红楼.金玉良缘荒唐言》 (25)《实验越剧.镜像红楼.天下谁人不识君》 (25)《实验越剧.镜像红楼.头戴束发紫金冠》 (25)《实验红楼.镜像红楼.粉层层素面生辉》 (26)《盘妻索妻.洞房悄悄静幽幽》 (26)《追鱼》全剧 (27)《碧玉簪·归宁》娘啊!女儿是娘亲生来娘亲养,有长有短总好商量。

女儿若有事做错,啊娘啊!你也肯来原谅。

女儿嫁到王家只一月,那婆婆虽好怎比得堂上我亲生娘?我夫妻虽然也恩爱,怎比得亲娘你能知儿痛痒?夫妻失和儿受苦,还要怪你娘亲少教养。

啊娘啊娘!你今日放儿回家去,到来日我双双对对来望亲娘。

《碧玉簪·送凤冠》剧场版陆氏媳妇大娘!(唱)我格心肝宝贝呀!王玉林娘子,母亲的话你可要听啊!陆氏格么侬自家来送!(唱)叫声媳妇我啊格肉,心肝肉啊呀宝贝肉。

阿林是我格手心肉,媳妇大娘侬是我格手背肉,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太婆舍勿得奈两块肉,媳妇啊侬心宽宽气和啊和,贤德媳妇来听婆婆。

阿林从前待亏侬,难为伊今朝赔罪来认错,侬看伊跪到西啊呀跪到东,膝踝头跪得是红啊火火。

越剧玉蜻蜓唱腔赏析

越剧玉蜻蜓唱腔赏析

越剧玉蜻蜓唱腔赏析
越剧玉蜻蜓唱腔是中国著名的戏曲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
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玉蜻蜓唱腔的曲调婉转优美,情感细腻。

其特点是在演唱过程中,音乐和话剧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方式。

这种表演方式通
过唱腔来表达人物的情绪和内心感受,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

玉蜻蜓唱腔的演员通常需要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能够熟练掌握各
种唱法和演唱技巧,例如高亢、低沉、急促、悠扬等等。

此外,演员
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舞蹈技巧,以便在演出中完成各种精彩
的表演动作。

总之,越剧玉蜻蜓唱腔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音乐风格成为了中
国戏曲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深受观众的喜爱和欣赏。

越剧一弯冷月照宫墙吴素英演唱的

越剧一弯冷月照宫墙吴素英演唱的

越剧一弯冷月照宫墙吴素英演唱的越剧《一弯冷月照宫墙》是我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之作,而吴素英则是这部剧中的著名演员,她的演唱更是让这部戏曲达到了巅峰。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这部越剧的历史渊源、剧情故事、角色人物和吴素英的演唱特点,以及自己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越剧《一弯冷月照宫墙》越剧是我国戏曲中的一种,起源于浙江地区,具有独特的音乐美学和表演风格。

而《一弯冷月照宫墙》作为越剧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越剧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剧以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诗为素材,讲述了李白与好友汪伦的离别之情,情感真挚,引人入胜。

2. 剧情故事《一弯冷月照宫墙》的剧情情节曲折,充满悲欢离合。

主要围绕着李白和汪伦两位好友之间的情谊展开,以及他们在宫墙下的离别之情。

这段离别的故事被越剧艺人们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触动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3. 角色人物在整个剧情中,以李白和汪伦为首的各色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他们的性格、命运和情感都深深地吸引着观众。

而吴素英在演唱这些角色时,更是将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地展现了出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吴素英的演唱特点吴素英是越剧《一弯冷月照宫墙》中的著名演员,她在演唱时的表现堪称完美。

她的嗓音清脆悠扬,情感真挚动人,能够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完美地呈现出来。

她那动人心弦的演唱,往往令人感慨万千,让人陶醉其中。

5. 个人观点和理解越剧《一弯冷月照宫墙》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动人的演唱,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对我而言,吴素英的演唱更是让整部剧有了灵魂。

她用自己的声音和表演,将剧中人物的情感传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这让我不禁思考,戏曲艺术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是音乐?是表演?还是情感传达?或许,这些元素的综合才是越剧《一弯冷月照宫墙》如此动人之处。

6. 总结与回顾越剧《一弯冷月照宫墙》不仅在剧情和表演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是通过各色人物的情感表达和吴素英的演唱,深刻地触动了观众的内心。

这部越剧不愧为经典之作,而吴素英的演唱更是使其达到了巅峰。

从越剧《丁香》几大亮点看越剧的市场

从越剧《丁香》几大亮点看越剧的市场
都有无可替代 的魅力 。 这就要求我们作 为戏剧工作
舞, 打的中断 。 虽然看起 来是 间离性的 中断 , 际上 实 是要给观众以直接美I 享受。 『 勺 程式化的虚拟动作 的
采用也与 自由开阔 ,时空多变的结构 形式有关 . 而 这种结构又为美妙的戏曲动作提 供了广阔的天地 , 例如《 天女散花》 j云路 ,徐 策跑城 》 的圆场等 中} 勺 《 里
丰富多彩 、 错落有致 ; 其音乐使观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临其境 , 醉 沉
其 中
庭、 丈夫和孩 子真挚的爱 , 对信 仰的坚守与 执着的
大 爱。 整个剧作既有浓郁的越调 , 又有动人的表演 ; 集人 【 生美与 艺术美高度融合 , 为观众勾勒 出一 幅又

幅 美 妙与 梦幻 之 画 卷 。
现代越剧 《 丁香》 显现五彩纷呈之色 , 可谓是一
不 同于传统越剧 的“ 景在 演员身上 ” 越剧《 , 丁
香》 舞台设计大胆 : 以灰砖 墙为 主体 , 台左侧一株丁
香树 引人注 目 , 预示着灰色年代 [丁香树浓香袭人 向
和 依 然故 我 的 品质
剧情 中丁 香从 小被苏7『 '基督教监理 会牧师 白 1 、
美丽小姐收养 , 求学 时认 识了南京小 伙阿乐 。 人 二
式化的。 而今排演现代戏成为越剧发扬优良传统 改
革的一个新 方向。南京越剧团创作的现代越剧《 丁 香》是根据 雨花 台革命烈士白丁香的故事创作 , 生 动艺术 地展现出丁香对 党的事业 及美好爱情 的忠
二. 突破传 统 的音乐 声腔
传 统 越 剧声 腔 中 , 要 经 过 了 吟 哦 调 、 工 调 、 主 四
I 剧影月报 论坛
从越 剧 《 丁香 》 几大亮点看越 剧 的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选课《戏曲鉴赏》试卷
深入越剧
经过了一学期的戏曲学习,我对于戏曲的了解大大胜过从前,尤其是对于越剧。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看了不同类型的戏曲,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穆桂英挂帅》了。

影片中,演员用其精湛的表演向我们展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每个演员都有其独特的唱腔,不仅曲调悦耳,其表演亦让人赏心悦目,让了不得不拍手称赞。

以下,就来介绍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流派特点
越剧在四十年代进入[尺调腔]时期后,出现了一批勇于改革,积极创新的著名演员。

她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越剧唱腔和表演程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越剧流派是演员表演艺术的总体,它包括剧目、唱、念、做等多种艺术因素,集中体现在所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中。

其中,唱腔所具有的独创性最强,特点最突出,影响也最大,因此,人们称之为流派唱腔。

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
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

特别是起调,落调,句间、句尾的拖腔,以及旋律上不断反复、变化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等,更是体现各流派唱腔艺术特点的核心和关键。

在演唱方法上,则大都集中在唱字、唱声、唱情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

有些细微之处,还包括着不少为曲谱难以包容,也无法详尽记录的特殊演唱形态,却更能体现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

一个剧种,流派唱腔越丰富,它的生命力就越强,剧种也就越繁荣、越成熟,表演范围也越广。

目前,越剧有袁雪芬创立的“袁派”、尹桂芳创立的“尹派”、范瑞娟创立的“范派”、傅全香创立的“傅派”、徐玉兰创立的“徐派”、戚雅仙创立的“戚派”及“王派”、“陆派”、“毕派”、“张派”、“吕派”、“金派”等其它流派。

一、袁派:袁派由袁雪芬创立。

她演出的多是善良、端庄而带悲剧色彩的妇女形象,唱腔旋律淳朴而委婉。

袁雪芬的嗓子,音色并不特别亮,音域也不特别宽,她以真情实感取胜,重视以情动人,唱腔的节奏变化多端,唱法上重视润腔、气口运用、力度对比,因而从容自如,韵味很浓。

袁雪芬演过一百多出戏,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特点的妇女形象。

例如,祝英台、崔莺莺、祥林嫂、花木兰、梁红玉、秋瑾等等。

袁派形成后,学袁派戏,唱袁派腔的人愈来愈多,包括有成就的名演员如戚雅仙、张云霞、金采凤、吕瑞英、筱月英、朱东韵等。

二、尹派:尹派由尹桂芳创立。

尹桂芳多扮演风流潇洒、文雅温柔的书生。

朴实而不呆板,聪颖而不轻佻,潇洒而不飘浮。

尹派特色
是深沉隽永,流畅舒展,缠绵柔和,代表作有《盘妻索妻》的“洞房”,《沙漠王子》的“算命”,《浪荡子》的“叹钟点”等。

尹派传人有尹小芳、筱桂芳、宋普南、赵志刚、茅威涛等等。

三、范派:范派由范瑞娟创立。

范瑞娟戏路较宽,善演梁山伯、焦仲卿、郑元和、贾宝玉这类正直、厚道、儒雅的古代书生,也善演文天祥、韩世忠、李秀成这样的忠臣良将,还善演贺老六、扎西这样的近现代人物。

她的嗓音实,声宏亮,中气足,音域宽,演唱追求刚劲的男性美。

作为[弦下腔]的创始人之一,她的唱腔中的[弦下腔]规范,又独标一格,成为显示流派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

范派的特点是朴素大方,稳健轩昂,咬字坚实,旋律起伏多变,带男性气质,有阳刚之美。

范派弟子在观众中较有影响的有丁赛君、陈琦、邵文娟、史济华、张志明、方雪雯、章瑞虹等。

四、傅派:傅派由傅全香创立。

其主要特点是:唱腔俏丽多变,跌宕婉转,富有表现力;表演激情充沛,细腻有神,有感人以形、动力以情的魅力。

傅派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祝英台,《劈山救母》的华山圣母,《情探》的敫桂英,《杜十娘》的杜十娘,《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李娃传》的李亚仙,《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等。

傅派传人有:薛莺、徐涵英、陆梅英、张蓉华、胡佩娣、洪芬飞、张腊娇、张金月、何英、陈颖、颜恝、陈岚、陈飞等。

其中何英、陈颖这两位傅派新秀,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影响。

五、徐派:徐派由徐玉兰创立。

她演出的多是倜傥热情、豪爽多才的人物。

徐派的特点是华采俊逸,洒脱流畅,奔放高亢,感情炽热,
曲调大起大落,跌宕明显。

代表作有《北地王》的刘谌,《西厢记》的张生,《春香传》的李梦龙,《红楼梦》的贾宝玉,《追鱼》的张珍,《西园记》的张继华等。

徐派的传人有金美芳、徐小兰、刘丽华、汪秀月、翁荔英、刘觉、徐持平、钱惠丽等。

六、戚派:戚派由戚雅仙创立。

戚派是从袁派中衍化出来的。

戚派的特点是感情真挚浓厚,曲调朴实,花腔不多,用音范围不广,但组织严密,节奏鲜明,音型简练并经变化反复出现,形成给人印象深刻的特征音调,易学易记。

戚派的代表作有《血手印》中的王千金,《玉堂春》中的苏三,《琵琶记》中的赵五娘,《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王老虎抢亲》中的王秀英等,主要传人有周雅琴、朱祝芬、金静、徐洁和、周美姣等。

七、其它流派:王派由王文娟创立。

王文娟师承竺素娥,以善于表演人物神态、传达内心感情著称,扮相清秀,表情细腻,动作优美。

唱腔上受姚水娟、王杏花、支兰芳等影响。

王文娟博采众长,刻意求新,逐步形成了自然流畅、平易质朴、情意真切、韵味醇厚的风格。

她塑造的艺术形象有《红楼梦》的林黛玉,《追鱼》的鲤鱼精,《春香传》的春香,《孟丽君》的孟丽君等。

王派传人有钱爱玉、姚建平、钱世娥、王志萍、徐璐等。

陆派由陆锦花创立。

陆锦花师承张福奎,擅长扮注儒生、穷生、巾生。

她的演唱不尚华丽,不喜雕琢,朴实清丽,自然流畅,其塑造的艺术人物有《珍珠塔》的文卿,《彩楼记》的吕蒙正,《盘夫索夫》
的曾荣,《情探》的王魁等。

陆派传人主要有曹银娣、陆文治、许杰,以及越剧新秀夏赛丽等。

毕派由毕春芳创立。

毕春芳擅长演喜剧,她发声清脆且富有弹性,音域较宽,善于运用唱法的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她吸收了范派和尹派的唱腔精华,袁派的表演技巧,融汇贯通,自成一格。

在塑造《三笑》的唐伯虎,《王老虎抢亲》的周文宾,《血手印》的林招得,《玉堂春》的王金龙都有所创新。

毕派传人有杨文蔚、丁莲芳等。

张派由张云霞创立。

张云霞师承袁雪芬,又拜昆曲名角方传靶为师。

代表作有《秦香莲》、《李翠英》、《春草》、《貂蝉》等。

张派唱腔的主要特点是:曲调细腻婉转,情意浓;音色柔和甜润,韵味足。

吕派由吕瑞英创立。

吕瑞英初跟袁雪芬学艺,后以其绚丽多彩,雍华花俏的唱腔,在旦角中自成一格。

吕瑞英的嗓子音域较宽,音色较亮,多扮演一些聪慧少女和巾帼英雄,如红娘、金枝、薛宝钗、穆桂英、梁红玉等。

她的唱腔在质朴细腻、委婉深沉的袁派基础上,向活泼稚嫩、昂扬明亮、富于激情的方向扩展。

她的唱腔乐感强,有“越剧界抒情女高音”之称誉。

目前,不少新秀喜欢学唱“吕派”,其中浙江的吴素英、黄依群、陈辉玲等已在观众中产生一定影响。

金派由金采风创立。

金采风师袁雪芬,并吸收施银花、范瑞娟、傅全香各家精华,融汇一体。

她擅演大家闺秀,如《盘夫索夫》中的严兰贞、《碧玉簪》的李秀英、《西厢记》的崔莺莺等。

她运腔婉转回荡,抑扬顿挫;吐字清晰,字字送听;运气自然,富于韵味。

特别
是她的代表作有《盘夫索夫》及《碧玉簪》中的某些唱段,在群众中流传甚广。

张桂凤、吴小楼、徐天红等,都是著名的老生演员。

她们的演唱刚健质朴、富有感情、苍劲教练、激昂高亢,为越剧老生腔的建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南方人多数热爱越剧生于京剧,可是真正去学习,去继承这美丽的文化的人有屈指可数。

在此,只想尽自己微薄之力来继承发扬我们南方的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