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现状与竞争力分析
202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情况 市场集中度依然偏低

分享人:Gary
2023/9/29
Intense market competition in the automotive parts industry, market concentr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有待提高
CONTENT
目录
汽车零部件行业概述
01
Overview of the Automotive Parts Industry
汽车零部件行业概述
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扩大,市场竞争激烈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有待提高
汽车零部件行业概述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根据相关数据,202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其中,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汽车材料等细分领域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3.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加剧,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此外,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竞争还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情况
市场集中度依然偏低
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待提高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有待提高
市场集中度依然偏低
未来发展趋势
04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市场
1.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政策扶持,竞争格局变化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目前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市场规模巨大,企业数量众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市场集中度依然偏低。然而,随着国家对汽车产业的政策扶持和产业升级的推进,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对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迅速崛起,并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和消费市场之一二、市场规模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市场规模巨大。
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元人民币。
未来几年,随着汽车销量的继续增长以及汽车消费升级的推动,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三、市场竞争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竞争激烈。
目前,国内外众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通过技术革新、产品质量提升、价格竞争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
在国际市场,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企业也在积极开拓国际业务,提升全球竞争力。
四、产业发展趋势分析1.智能化和自动化趋势:随着车联网、无人驾驶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将迎来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例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椅、智能仪表板等产品将逐渐普及。
2.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将带动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的发展。
电动汽车电池、电动驱动系统、充电设施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新的增长点。
3.绿色环保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也在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例如,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废旧汽车配件的回收利用等措施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4.供应链整合和创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企业将更加关注供应链的整合和创新,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交货周期。
五、发展机遇与挑战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需求、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将为行业带来无限商机;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环保要求的提高等挑战也不容忽视。
汽车零部件市场分析及行业前景展望报告

汽车零部件市场分析及行业前景展望报告一、汽车零部件市场现状在当今的汽车产业中,汽车零部件市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汽车零部件是组成汽车的各个单元和服务于汽车的产品,涵盖了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众多领域。
近年来,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汽车产量的稳步上升以及汽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
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推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在地域分布上,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市场。
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汽车零部件生产和销售方面表现出色。
中国凭借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和不断提升的制造能力,逐渐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汽车零部件市场呈现出高度分散的特点。
既有大型跨国零部件供应商,如博世、电装、采埃孚等,它们在技术研发、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也有众多中小型零部件企业,它们通过专业化和差异化的产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汽车零部件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一)汽车产量的增长全球汽车产量的持续增加是推动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汽车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从而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需求。
(二)技术创新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如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对汽车零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技术的应用促使零部件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售后市场的需求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带动了售后维修和保养市场的繁荣。
消费者对于汽车零部件的更换和维修需求日益增长,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空间。
三、汽车零部件市场面临的挑战(一)成本压力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
企业需要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以降低成本,保持市场竞争力。
(二)技术壁垒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以突破技术壁垒,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安全和智能化标准。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态势与趋势分析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态势与趋势分析
1. 市场竞争态势
目前,全球主要汽车零部件市场厂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它们包括博世、大陆集团、德尔福、安泰拓、Valeo、日立、豪泰电子、Asmo等。
这些公司掌握着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形成了市场上的竞争格局。
在国内市场上,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步入高速发展期,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竞争格局明显。
在竞争方面,国外品牌在产品研发、技术水平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而国内企业则主要依靠成本优势和市场跟进能力来获取市场份额。
2. 行业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把握技术升级的机遇,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另外,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需求将逐渐升温。
自主品牌争相涉足这块市场,国际企业则加紧扩展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布局,进一步拉开了产业的竞争大幕。
综上所述,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把握技术升级的机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开拓市场新空间。
只有在不断推进创新发展的同时,技术升级和品质提升才能让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链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行业现状分析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逐步壮大。
当前,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产体系和供应链体系,拥有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然而,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仍存在不少差距,例如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等,都拥有成熟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企业间竞争激烈。
这些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管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占据着全球市场的一席之地。
与之相比,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不断提升实力和竞争力。
发展前景分析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汽车市场巨大,需求旺盛,这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成熟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逐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
最后,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新型汽车零部件市场逐渐兴起,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产品智能化和环保要求上。
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变,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将朝着高效节能、环保友好的方向发展。
此外,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汽车零部件行业还将迎来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革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结论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挑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的压力。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总结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总结一、市场概况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汽车整车质量、性能和安全等方面。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巨大,市场需求强劲,但也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各家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零部件的需求。
二、行业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驱动: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和电动化等趋势的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加速向高端技术领域转型。
企业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推动技术创新。
2.智能制造普及:智能制造技术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企业需加强自动化生产线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3.节能减排: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在加大环保技术研发力度,推动汽车零部件向轻量化、节能减排方向发展。
三、主要企业竞争状况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呈现出激烈竞争格局,主要企业包括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如博世、德尔福、曼恩、宁波博世等。
这些企业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和市场拓展,竞争激烈。
四、行业面临的挑战1.市场竞争激烈: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技术更新换代快: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企业需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创新产品。
3.环保法规压力增大: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加强,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需推动产品绿色化,降低环境污染。
五、发展建议1.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2.强化品质管理:企业应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3.拓展市场:企业应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份额,促进企业发展。
六、总结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是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本文将从行业现状和市场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行业现状分析1.规模不断扩大: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在我国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千亿元,成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2.技术水平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正在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3.国际竞争加剧: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竞争,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
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构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需要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4.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正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工作,通过技术改造、并购重组等方式加快推进,提高整个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1.新能源汽车推动: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相关零部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新能源汽车采用的电动动力系统、电池、电控系统等零部件都需要进行大规模生产和供应。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智能化和数字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是当前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重要方向。
智能化零部件如车载智能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数字化零部件如车联网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等,都将成为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
3.产品品质和性能要求提高: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也面临着更高的质量和性能要求。
生产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零部件产品。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一、行业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4.5%。
2.技术水平有所提升: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技术水平上有了较大的提升。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零部件制造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提高了技术竞争力。
许多企业实施了自主研发和创新战略,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
过去,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以低端产品为主,现在逐渐向中高端产品转型。
一些企业开始加大对核心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研发和生产,提升了整个行业的附加值。
二、趋势分析1.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政府的鼓励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迅速发展。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带来巨大机遇。
2.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化技术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例如,车联网技术、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在未来将成为该行业的发展方向。
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将专注于研发具有智能功能的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
3.核心关键技术的加强研发: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将加大对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
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国际市场的拓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国内市场已有较大发展,但在国际市场的份额相对较小。
未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未来几年,该行业将继续迎来市场规模的扩大、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同时,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拓展国际市场也是该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3期2011年5月长沙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Vol.25No.3May.2011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现状与竞争力分析楼莉萍(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经营管理系,浙江临海317000)摘要: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也走上了集群式发展之路。
然而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建议通过系统集群、加强产业环境建设、合理规划产业园区、优化零部件产业结构以及支持海外并购等途径,使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能够走上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系统集群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81(2011)03-0022-02产业集群通常是指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
理解产业集群的含义:首先要看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即在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相关机构基本都与某一个产业领域有关联;其次要看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就是在一个产业集群内,不同企业和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相互依存,彼此都是整个集群网络中的一个节点;第三是产业集群的实体构成,即在某个产业集群内部,不仅有企业,还需要有相关的商会、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以及银行等等,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1]。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现状近几年,中国汽车产量出现了罕见的高增长。
与此同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黄金增长期。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全国许多地区把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
如今,国家把发展产业集群写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全国各地兴起一股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热潮。
显而易见,产业集群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我国汽车零部件业正在步入产业集群时代。
单从汽车零部件市场而言,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业是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整体产业竞争力还相对较弱。
因此,如何尽快缩小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与汽车零部件工业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升我们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从而让我们从汽车零部件大国转变到汽车零部件强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群发展势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江苏昆山、广东东莞、安徽芜湖、吉林长春、山东青岛、京津冀等多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迅速崛起。
有专家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正在逐渐成为区域经济非常重要的增长点。
美国的底特律、日本丰田汽车城、比利时弗兰德斯地区,都是大规模汽车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众多零部件企业的集聚,为汽车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后盾。
二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很多地方政府对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投入了很高的热情,但现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现状不容乐观。
1.“集而不群”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大多数在建或已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都处在低端发展阶段,产品附加值不高,即所谓的“集而不群”。
集群内企业之间产业联系不多,同行企业之间协作意识不强,集群内很多企业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汽车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内资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数量,在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所占的比例不到1%,中型企业所占比例不足14%,另外我们内资汽车零部件企业绝大部分只能在低端产品上占有一席之地。
零部件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管理差,品牌意识不足,产品性价比低。
2.外资主导。
近几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都占过半比例。
目前全球排名前100名的零部件供应商有70%以上在中国开展业务,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占70%以上份额。
汽车零部件产业关键技术市场更是几乎被外资企业垄断。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的核心部件产业中,绝大部分为外资主导,其中汽车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的生产100%由外资企业所控制,ABS 的生产中外资企业占到90%以上,安全气囊和进口自动变速器的生产则有近70%的市场控制在外资企业手中[2]。
3.政策缺位。
从国家各部门及地方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来看,对整车发展的关注度都远高于汽车零部件,这使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实力发展相对滞后。
近来刚发布的《汽车产业振兴与调整规划》中,我国已经明确提出要将汽车的“核心零部件自主化”,但由于规划中还缺乏贯彻落实的具体政策,所以必将导致大多数内资汽车零部件企业无法获得有关部门的资金与技术支持,也无法与整车厂形成稳定的供应商关系。
4.研发投入少,技术创新能力弱。
目前,我国内资汽车零部件厂家的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至25%,市场份额的相对弱势表现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劲缺乏底气。
有数据显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研发投入的比重上远低于跨国企业,内资企业的研发投入一般只占销售收入的0.6%左右,而跨国公司的比重大概能达到7%-10%。
内资汽车*收稿日期:2011-01-25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编号:390;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编号:SCG371。
作者简介:楼莉萍(1975-),女,浙江义乌人,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经营管理系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总第101期楼莉萍: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现状与竞争力分析零部件企业在资金投入和产品开发方面的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过去,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主要靠劳动力和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现在国家取消对零部件行业投资的限制,跨国零部件集团又在大举兼并扩张,国内大多数中小零部件企业既没有技术和品牌优势,又丧失成本优势,将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三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途径1.系统集群。
从国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经验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应走系统集群之路。
系统集群是指产业链条覆盖整个产业链,实现上下游无缝对接,中间无空缺,从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制造、联合加工到组装出厂,集群内部分工配套,形成一个区域集合[3]。
为此,需要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其中,推动区域内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区域服务功能;集群内的企业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程度及生产能力,创新管理模式;要加强汽车零部件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构建社会性的公共研发平台,加快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体系,提升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
2.注重产业环境建设。
地方政府在建设产业集群时,需充分考虑当地是否具备条件,因地制宜,理性的投资商非常重视产业环境能否给企业带来持久的发展优势。
产业集群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具体包括区域基础设施、载体服务功能、产业环境、政策环境、人力资源服务环境、法制及人文服务环境等。
改善产业集群区域的硬环境可以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优化产业集群区域的软环境可以为产业集群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有计划地打造优良的汽车产业配套条件,吸引优秀的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和服务企业进入产业集群内,从而带动本地区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
3.合理布局规划产业园区。
汽车产业链冗长而复杂,一辆整车的零部件供应和装配至少要经过二三级配套。
制定科学合理的园区发展规划,可以促进该区的产业布局与地方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另外,通过整合、优化、提升产业在工业园区的集聚度,可使园区发展与产业集群发展相衔接[4]。
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规划可以考虑以就近的大型整车企业为龙头,实现产业园区单一供应。
就近规划产业圈之后,零部件产业链各单位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物流费用,同时为各企业间资源共享实现规模效益提供了可能。
另外,在一个完整的集群内部,政府的审批、行政监管、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的成本也会因为规模效益的出现而大幅下降。
4.优化零部件产业结构。
中国在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到,将对“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国家为此还将在今后三年出资100亿元作为汽车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提升的专项资金。
为此,地方政府可以积极引导产业集群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以带动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或者引导关联企业和社会资源向骨干企业集聚,延长产业链、培育骨干企业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我们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企业可以在市场机制的约束和刺激下,通过优势互补设法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也可以通过联合、重组等形式,强强联合从而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培育、形成一批不仅具有自行系统开发能力,又有良好模块化配套能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从而推动整车与汽车零部件产业密切联系、高度相关的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科学构建一个区域性相对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体系[5]。
5.支持海外并购。
自金融危机以来,出现了京西重工并购德尔福、吉利汽车收购澳大利亚变速箱企业DSI、万向集团收购美国DS汽车转向轴业务、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日兴电机工业株式会社79.13%的股权,以及中国北京太平洋世纪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收购美国通用汽车NEXTEER 全球转向与传动业务等海外并购案。
零部件企业收购海外企业,可以获取对方的管理理念和核心技术,以及部分自主知识产权。
整合国外先进企业的资源又将有助于提速我国零部件行业的技术积累,有助于汽车自主零部件体系的建设,从而打破跨国公司的垄断,获得产业链中的高利润。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必然现象,要促进国内汽车零部件业的良性发展,产业集群是必然趋势。
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依靠产业集群,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提高技术含量和水平,带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集群的聚集,形成更为强劲的竞争优势,从而缩短与国外企业的距离,提升其国际竞争优势。
此外,各地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发展要靠整个国家及各地区整车企业的发展来带动,所以要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发展规划。
这样零部件行业才能更好地发展,产业集群的效应才能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1][2]李乐陶.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势在必行[J].中国汽车界,2007,(17).[3]曹彦春.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探究[J].中国汽车界,2009,(16).[4]王长峰.汽车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的途径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11).[5]刘国卿.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途径探索[J].汽车工业研究,2007,(11).(责任编校:谭纬纬)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