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

合集下载

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能力: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

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能力: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

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能力: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第一章: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与意义1.1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1.2 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1.3 亲社会行为与幼儿发展的关系第二章: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2.1 情感交流的促进2.2 社会情境的创设2.3 角色扮演的引导第三章:家庭在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中的作用3.1 家庭环境的营造3.2 家长教育的方式3.3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合作第四章:幼儿园在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中的作用4.1 教育活动的设计4.2 教师教育的方法4.3 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作第五章:亲社会行为培养案例分析5.1 案例一:通过情感交流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5.2 案例二:通过社会情境培养幼儿的助人行为5.3 案例三: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友善行为第六章:亲社会行为的识别与评估6.1 亲社会行为的观察与记录6.2 亲社会行为评估工具的使用6.3 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个体差异分析第七章: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策略7.1 针对亲社会行为不足的干预方法7.2 亲社会行为干预计划的制定与实施7.3 亲社会行为干预效果的评估与调整第八章:亲社会行为教育的课程设计8.1 课程目标与内容的设定8.2 教学活动与游戏的设计8.3 课程的评价与反馈机制第九章: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的发展9.1 同伴关系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9.2 促进同伴互动的策略9.3 处理同伴冲突的指导方法第十章:亲社会行为的持续发展与家庭、社会的支持10.1 家庭支持在亲社会行为培养中的作用10.2 社会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10.3 综合资源与支持系统的构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与意义(第一章)难点解析:理解亲社会行为与幼儿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一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第二章)难点解析: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这些策略,以及如何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三、家庭在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中的作用(第三章)难点解析:如何协调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以及如何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教学设计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教学设计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把握本文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体味平实、亲切、自然的语言,充分理解“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文中的寓意和在现实中的意义,提高认识自我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学生阅读,质疑,讨论,鉴赏评价,通过课外相关阅读和写作等手段,课内外衔接一体,提高自我感性认识,从而达到理性认识高度。

3.情感态度与世界观: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学会与自己的惰性和现实的困难做斗争,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从而锻炼出强大的自我意志力,规划自我人生目标和道路。

【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深邃的道理――人要克服惰性,增强意志力,战胜困难,去取得各方面的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综合运用【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朱光潜,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

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

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等职。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我国现代美学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西方美学史》等。

关于朱光潜的治学精神,我们有必要了解他的“三此主义”(板书),朱光潜信奉的“三此主义”具体指什么?“三此”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意•朱光潜先生给予我们怎样的人生建议?看看他到底给我们开出什么样的人生处方。

阅读课文后,填写下面表格的内容。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高一语文教案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高一语文教案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高一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本的中心论点:“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是人生应取的态度。

2.分析文本的论证结构,学习论证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本的中心论点,分析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这一人生态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抵抗力”吗?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克服抵抗力的情况?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讲解。

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人生应取的态度?二、分析论证方法1.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课文中作者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三、课堂实践1.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的好处吗?第三课时一、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同学们,你们认为如何将“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这一人生态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收获?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这一人生态度的理解。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一人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二、案例分析1.教师呈现案例:一位同学在考试中遇到了一道难题,他选择放弃这道题目,结果考试成绩不理想。

2.学生分析案例,讨论这位同学的做法是否符合“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这一人生态度。

三、课堂实践1.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践行“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这一人生态度吗?四、课后作业1.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的感悟文章。

2.收集一些关于“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的名言警句,与同学们分享。

五、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教师改进教学。

1.《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

1.《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作者朱光潜及其主要作品;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2.技能目标学习议论文的一般写法3.情感目标理解大家的成功秘诀,从中获得启示;正确认识自我,规划自己的人生;理解作者“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的重要观点。

走向高考通过对课文结构的把握,学习本文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深邃的道理——人要克服懒惰,增强意志力,战胜困难,去取得各方面的成就。

教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朱光潜,现当代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主要著作:《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

二、词语:洗练渣滓zhāzǐ惰性叨tāo天之幸附丽琐屑xiè席不暇暖奔波劳碌长沮jǜ桀jié溺nì退隐躬耕夤yín缘幸进因循苟且贪污淫佚yì穷究随俗浮沉蹶jué倒补充词解:琐屑:琐碎细小。

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

形容忙得很。

退隐躬耕:辞官隐居,亲自耕田。

穷究:彻底追究。

随俗浮沉:随着世俗上升或下降。

蹶倒:跌倒;受挫。

三、学习研讨:㈠自读课文一遍,划下生字词。

㈡思考,探究:1.作者从自己学作诗填词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感悟?明确:第六页倒数第7行――第七页第五行(集体朗读)。

归纳成两点:⑴“我的毛病确是在没有下过力……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⑵“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集体朗读)3.“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文中的寓意是什么?明确:人要敢于追求,敢于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4.为什么人应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明确:第9页第二自然段。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的概念,认识到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于迎难而上,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成长。

2. 通过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例,培养学生坚定信念、积极向上的品质。

3. 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讲解“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

2. 第二课时:分析典型人物事例,探讨他们是如何面对阻力、迎难而上的,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

3. 第三课时: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谈谈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迎接挑战。

4. 第四课时:总结课程内容,强调“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第五课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程内容,思考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如何应对困难和挑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的概念,分析典型人物事例。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谈谈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人物事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

4. 互动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人生价值和人生观的思考。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时的表现。

3. 学生感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在课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启示。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必修)。

2. 参考资料:相关的人物事例、案例分析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4. 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朝抗击力最大的路径走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本文主题以青年们正在关心或应当关心的事项为话题,探讨青年人应当具有的修养,并对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病征和疑问进行深入剖析和谆谆引导。

口吻恳切真挚,读来受益颇丰。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朝抗击力最大的路径走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朝抗击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1.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掌控作者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以及作者的论证思路;(2)进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分析文章的论证进程,学生能有自觉地推动问题摸索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领会作者所提倡的不畏艰辛地探求人的存在价值以及社会、国家的建设。

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构建起作者的论证进程及思路3.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明确文中材料在论证中的作用4.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举例补充法5.教学内容及步骤:(1)整体掌控,找出论点,明确使用哪些例子;(2)具体研析,作者使用这些例子的用意是什么,是否到达目的;(3)构建论证框架,学会统摄全文的方法,明确论证方法和过渡方法;(4)各抒己见,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5)拓展:找其它用例支持论点,找其它角度论述相干论点。

6.教学流程:(1)导入:以物理学中弹簧受力被紧缩的例子引出“弹簧所受的力越大,其反作用力也越大”(2)让学生自由浏览全文,找出文章论点,试着排列出相干的例子,在小组中概括并请代表发言;(3)以“作者的例子能否说服你”为中心,让学生各抒己见分析作者的例证是否到达目的;(4)以“作者如何说服你”为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析作者的论证进程,概括归纳论证方法和过渡方法;(5)文章中哪一句话给你的感受最深?为何?结合自身的经历谈一谈。

(6)环绕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否找到其它的论据进行论证?怎样使得论证更具有说服力?《朝抗击力最大的路径走》同步练习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叨(dāo)天沿袭(xún) 长沮(jū) 乳臭(xiù)未干B.桀(jié)溺夤(yín)缘淫佚(yì ) 骁(xiāo)勇善战C.渣滓(zàǐ) 蹶(qué)倒真谛(di) 集腋(yè)成裘D.狙击(jú) 琐屑(xiè) 敷衍(yǎn) 泾(jìng)渭分明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意境要经过洗练,表现意境的词句也要经过推敲,才能脱去渣滓,到达精妙境域。

高中语文必修一:1.1《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1.1《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导入:诗人汪国真在《山高路远》一诗中写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人的一生将会经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

面对它,我们是退却,中途放弃,还是勇往直前、逆流而进?今天我们学习朱光潜先生写的《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它会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这篇课文作为高中阶段的第一课,一定有它的意义所在,通过学习,我们来看能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示,对我们即将开始的高中生活有何帮助?[来源]教学内容:[来源]作者简介:朱光潜,是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他同时也是个杰出的翻译家,是我国现代美学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被誉为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西方美学史》等。

1、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文章,找出作者用于证明观点的事例,并思考一下运用这些事例的用意何在?它们主要要说明什么?(板书)(自己学作诗填词的失败经历、物理学中“物”动的原理、冬天早晨留恋热被窝、孔子的事、学生因懒而堕落(懒者堕落)。

)2、分析课文[来源]第一部分:第1个事例(1-2):(1)作者从自己学作诗填词的失败中得到哪两点感悟?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①“我的毛病确是在没有下过力……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②“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2)这两点感悟中哪一点可以做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明确:第2点。

这两个自然段做为文章的第一部分,由作者作诗填词的经历引出中心论点,作者一开篇就采用现身说法,拉近了读者的距离,大家会不会觉得一个大学者的知识也是通过刻苦学习得来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呢?(板书:立论)(3)第二段最后一句话紧承第一自然段,是对前段的提炼,同时也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部分:引出论点以后,作者从理论上和事实上论证中心论点第2个事例:(1)其中哪些是理论论证?(第2个事例)(板书:理论论证)(2)作者借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人的意志力问题,使文章多了一些知识性和趣味性,同时提出了“物动”和“人动”两个概念,进行对比,来突出人要不断地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上走才能实现人生命价值这一观点。

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案: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案: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案: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章节:一、理解挫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挫折的定义和普遍性。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并学会面对挫折。

教学内容:1. 引入挫折的概念,解释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2. 讨论挫折的普遍性,分享一些名人的挫折经历和成功故事。

3. 引导学生思考挫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挫折可以成为成长的机会。

教学活动:1. 开场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挫折的理解和经历。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挫折的普遍性和影响。

3. 分享名人故事:让学生选择一个名人,了解他们经历的挫折并分享他们的成功故事。

4.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名人故事。

5. 总结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挫折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2. 收集学生对挫折的理解和经历分享。

二、认识自我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抗挫折能力。

2.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讨论自我认知的概念,解释它对应对挫折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抗挫折能力。

教学活动:1. 开场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自我认知的理解。

2. 自我反思练习: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写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和优点。

3.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自我反思结果。

4.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情境下的自己,展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

5. 总结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自我反思练习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2. 收集学生对自我认知的理解和反思结果。

三、建立目标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设定个人目标,提高抗挫折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制定计划和采取行动。

教学内容:1. 讨论设定目标的概念,解释它对应对挫折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制定可实现的目标和计划。

教学活动:1. 开场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设定目标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文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体味平实、亲切、自然的语言
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自我、规划自我人生目标和道路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课文深邃的道理——人要克服惰性,增强意志力,战胜困难,去取得各方面的成就
讲课类型:教读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综合运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指路,引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看看以下的名言: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雷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东坡
人的一生将会经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

面对它,我们是退却,还是勇往直前、逆流而进?朱光潜先生的这篇文章会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最有益的启示和最大的力量。

2、
作者简介:
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

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

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等职。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西方美学史》等。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大致写什么内容?
明确:整篇文章的结构非常严谨:采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先是从自我作诗填词谈起,逐步推进,依次谈到了人的自身本质、历史名人、当今社会、中华民族的发展等,用很平实、亲切、自然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人生中一个抽象、深奥的道理:人要克服惰性,增强意志力,战胜困难,去取得各方面的成就。

全文结构思路如何?请简要概括。

明确:
找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三探索、研讨
1、作者从自己的、学作诗填词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感悟?
提示:可以在文章的第2段中找到答案
明确:①“我的毛病确是在没有下过力……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②“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3、“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在文中的寓意是什么?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教案2
{教学内容}
粤教版高中一年级必修1第一单元第1课《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教学简析}
人都有着一种“惰性”,想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尽量少地遇到困难挫折,尽量让自己心情愉快不难受。

所以大部分人总是选择抵抗力最小的路径走,就像我们一些学生,作业一布置下来很少一开始就全力去准备的,总是等到快要上交的日子才拼命赶工,最后作业的完成
质量可想而知。

这种“惰性”的力量是十分可怕的,它使得我们碌碌无为,做什么事情都是想着应付任务,遇到困难就选择退缩。

做事情不认真,总想着寻找“捷径”,久而久之就走上一些不正当的道路。

等到老的时候回顾一生,才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如此无意义,没有征服过大风大浪,只是在等待风平浪静时才敢航行,连向别人夸耀的本钱都没有,而想后悔却来不及了。

朱先生正是从自己的“作诗填词”的失败中明白到自己缺乏超人的意志,不能拼死力往里钻,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而要有大成就,就必须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生命才显得有意义,进而整个民族、整个社会才显得生机勃勃,才能持续生存下来。

朱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正是要教育每个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们,本着大无畏的精神,不顾一切困难,向前迈进,活出璀璨的人生。

那么,教导这篇文章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让学生产生共鸣,让他们明白到意志力的重要性,明白到一生碌碌无为的可悲。

很多学生读完这篇文章也就是一读而过,没有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什么影响。

我们教师就应该激发他们的思想,给他们原先的“惰性”来一次重打击,使得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遇到困难挫折后不退缩不逃避,勇往直前,最终享受征服困难的喜悦。

这样,这篇课文才不算白学。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思想,给他们的“惰性”来一次重打击,提高他们的意志力,使得他们在未来的人生勇往直前,征服困难。

2)学习对比、举例、引用等写作手法来创作议论文。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准备一个故事,讲述自己所遇到过的最大的困难挫折,重点讲述自己克服困难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故事
抽调四个同学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这四位同学面对困难时的不同态度。

二、讲述老师的故事
老师童年用铁尺割锁的经历
三、开始学习课文
让学生带着对课后练习题的思考,用10分钟来默读课文,并划出不懂的地方或者字词。

第二课时
一、作者简介
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安徽桐城人。

1922 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

1930 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

1933 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三十年代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是融贯中西的经典
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

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二、提问题
1)作者从作诗填词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感悟?“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人应该“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①“我的毛病确是在没有下过力……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②“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人要敢于追求,敢于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第 9页第二自然段。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3)全文可分几个部分?第二部分可分几层?每层大意是什么?
——第一部分:由填词一事引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和事实上论证中心论点。

① 从理论上论证;
② 举两个事实论证;
③ 联系实际,从反面论证;
④ 上升到民族高度论证,深化了主题。

——第三部分 :结论。

提出希望。

4)作者将孔子与长沮桀溺比照着写,有何用意?
——意在说明选择的路径不同,人生的结果也不一样。

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有伟大成就,就在于他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5)让学生说说自己想要当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应该怎么样做?
三、举出正反例子
四、学习文章的对比、举例、引用等创作手法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短文,叙述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和为人如何。

在学习了本文之后有什么心得体会,今后有什么打算。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