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

合集下载

体内药物分析复习题

体内药物分析复习题

一、简述与常规药物分析相比,体内药物分析有哪些特点。

一、简述与常规药物分析相比,体内药物分析有哪些特点。

体内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也是现代药学的也是现代药学的创新、创新、延伸和发展。

延伸和发展。

延伸和发展。

体内药物分析旨在通过各种分析手段,体内药物分析旨在通过各种分析手段,体内药物分析旨在通过各种分析手段,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数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数量与质量变化,量与质量变化,获得药物动力学的各种参数、获得药物动力学的各种参数、获得药物动力学的各种参数、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代谢方式代谢方式和途径等信息。

和途径等信息。

与常规药物分析相比,体内药物分析有以下特点:1、干扰杂质多,样品一般需经过分离、净化才能进行分析。

2、样品量少(、样品量少(ng/ml-ug/ml ng/ml-ug/ml ng/ml-ug/ml)),不易重新获得,在测定前需要浓缩、富集。

3、药物浓度低,对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专属性要求高 。

4、要求较快提供结果(临床用药监护,中毒解救等)5、要有可以进行复杂样品分析的设备如GC-MS GC-MS、、HPLC 等。

等。

6、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阐明不太容易。

二、简述常用生物样本的种类及采集、储存方式。

简述生物样品测定前除蛋白质的原因及常用方法。

前除蛋白质的原因及常用方法。

1、血液、血液采集:待药物在血液中分布均匀后取样,从静脉采血。

制备:血浆制备:血浆(plasma)(plasma)(plasma):全血:全血:全血++抗凝剂(肝素等)—离心—上清液(淡黄色)血清血清(serum)(serum)(serum):全血静置一段时间—离心—上清液(淡黄色):全血静置一段时间—离心—上清液(淡黄色)全血全血(whole blood)(whole blood)(whole blood):全血:全血:全血 + + + 抗凝剂(肝素等)—混合抗凝剂(肝素等)—混合抗凝剂(肝素等)—混合储存:采血后即使分离,不超过2h 2h,分离后置于冰箱或冷冻柜中保存;若不予先,分离后置于冰箱或冷冻柜中保存;若不予先分离,血凝后冰冻保存;短期分离,血凝后冰冻保存;短期44℃,长期℃,长期-20-20-20℃。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库(三)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库(三)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库(三)1. 【最佳选择题】(江南博哥)下述属于外周性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的是A. 甲氧氯普胺B. 西沙必利C. 多潘立酮D. 莫沙必利E. 伊托必利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促胃肠动力药的分类。

常用促胃肠动力药有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甲氧氯普胺、外周性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多潘立酮、既可阻断多巴胺D2受体活性又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伊托必利,以及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

2. 【最佳选择题】妨碍铁剂在肠道吸收的物质是A. 维生素CB. 枸橼酸钠C. 食物中半胱氨酸D. 食物中鞣酸E. 稀盐酸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铁剂的药物相互作用。

特别是茶叶因茶叶中的鞣酸与铁结合成不易吸收的物质,而牛奶含磷高,会与铁竞争,影响铁剂的吸收。

3. 【最佳选择题】服用PDE-5抑制剂可导致A. 高血压B. 心律失常C. 颜色视觉障碍,对蓝绿色分辨不清D. 肾功能异常E.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PDE-5抑制剂的不良反应。

服用本类药物常见头痛、面部潮红、消化不良、鼻塞和眩晕。

视觉障碍和眼症状,大剂量的西地那非对该同工酶有抑制作用,导致颜色视觉障碍,对蓝绿色分辨不清,光感增强。

也可引起阴茎异常勃起,但属罕见。

故答案选C。

4. 【最佳选择题】苯妥英钠抗癫痫作用的主要机制是A. 抑制病灶本身异常放电B. 稳定神经细胞膜C. 抑制脊髓神经元D. 具有肌肉松弛作用E. 对中枢神经系统普遍抑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乙内酰脲类抗癫痫药物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苯妥英钠属于乙内酰脲类抗癫痫药物,此类药物通过减少Na+内流而使神经细胞膜稳定,限制Na+通道介导的发作性放电的扩散。

故正确答案为B。

5. 【最佳选择题】下列抗抑郁药不存在首关效应的是A. 阿米替林B. 舍曲林C. 西酞普兰D. 文拉法辛E. 帕罗西汀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抗抑郁药的作用特点。

实验三口服扑热息痛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模板

实验三口服扑热息痛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模板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件
家兔口服给药操作示意图
开口器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件
所用材料
日本大耳白或新西兰兔
兔子固定器
灌胃器具
其它:肝素钠,漩涡振荡 器,离心机,紫外检测 仪,10 ml离心管,三氯醋 酸等.
扑热息痛片剂
1.5 ml EP管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件
三、实验操作
1.扑热息痛血药标准曲线的绘制:
①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吸取400 ug/ml的浓储备液1.25, 2.5,3.75,5.0,6.25 ml于100 ml容量瓶 中,用蒸馏水定容得50,100,150,200,250 ug/ml的标准溶液。
②空白血浆制备:将家兔耳缘静脉处拔毛,将耳缘静脉横向切开,采血9ml,装入1%肝素润洗过离 心管,离心(2500r/min,15min)得上清空白血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口服给药后测定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原理和计算药 物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2.熟悉扑热息痛血液样品的处理和检测; 3.熟悉家兔口服给药。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件二、基本Βιβλιοθήκη 理1.血管外给药药物动力学
➢ 血管外给药途径包括口服、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透皮给药、粘膜给药等,
相比于血管内给药,血管外给药后,药物有一个吸收过程。因此血管外给 药后,药物的吸收和消除常用一级过程描述,即药物以一级速度过程吸收 进入体内,然后以一级速度过程从体内消除,为一级药物动力学吸收模型。

(3)扑热息痛药物用灌胃前用5ml蒸馏水配成混悬液,灌胃后再用 5ml蒸馏水冲洗烧杯和管路;
(4)灌胃操作小心,防止家兔将灌胃管咬断;灌胃前先通水试一下灌胃管是 否通畅;给药时要确定导管进入兔子食道,可将导管插入口腔2/3后用吹气实 验进行验证,看水杯中是否有气泡冒出,防止给药入气管从而导致动物 死亡;

药学《生物药剂学》教学大纲

药学《生物药剂学》教学大纲

《生物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Biopahrmaceutics)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234074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药学专业学分:1.5总学时:32其中理论学时:16, 实验学时:16先修课程:药剂学、药理学、药物治疗学后续课程:药物动力学选用教材:[1]刘建平主编,《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8月.[2]刘建平主编,《生物药剂学实验与指导》((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实验双语教材,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年10月.必读书目:[1]梁文权主编,《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9月.选读书目:[1]印晓星、杨帆主编,《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在药剂学、药理学、药物治疗学以及其他有关课程基础上开设的药学专业课,并安排了与理论学习相配合的实验,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做到利用所学知识优选药物剂型、评价制剂内在质量、拟订给药方案指导合理用药等。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研究性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支撑课程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了解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理解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掌握药物的体内过程。

教学内容:(1)生物药剂学的定义(2)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3)生物药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支撑课程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了解生物膜的结构、药物转运器;理解胃肠道的结构、功能,口服药物制剂作用快慢的主要原因;掌握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和剂型因素。

教学内容:(1)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2)药物的跨膜转运机制(3)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BCS分类系统、剂型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和制剂设计。

自-药代动重点及思考题

自-药代动重点及思考题

药代动力学复习重点药分六班柳晓泉老师讲课部分(第一、三、四、九、十二章):第一章、概述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即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代谢动力学:定量研究药物(包括外来物质)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三章、药物的代谢研究一、药物的代谢部位和代谢酶1、肝脏为药物的主要代谢部位,含有许多Ⅰ相代谢酶及Ⅱ相代谢酶;此外许多肝外组织(小肠、肺、肾等)也参与了药物的代谢。

Ⅰ相代谢酶主要是氧化、还原、水解;Ⅱ相代谢酶主要是结合酶或甲基化、乙酰化,进而药物被排除体外。

2、最重要的代谢酶——P450酶,其生物学特性:(重要、43页)1)P450酶是一个多功能的酶系:可以在催化一种底物的同时产生几种不同的代谢物;2)P450酶对底物的结构特异性不强:可代谢各种类型化学结构的底物;3)P450酶存在明显的种属、性别和年龄的差异;4)P450酶具有多型性,是一个超级大家族:5)P450酶具有多态性:按代谢速度快慢可分为强代谢型和弱代谢型。

多态性主要是由于其基因缺陷所致,这种基因缺陷可能是由遗传变异所造成的。

3、EMS:强代谢型4、PMS:弱代谢型5、人肝微粒体中参与药物代谢的P450酶类型:CYP1A、CYP2C、CYP2D、CYP2E、CYP 3A二、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1、代谢相互作用;2、种属差异性;3、年龄和性别的差异;4、遗传变异;5、病理状态。

第四章、经典房室模型理论一、房室模型及其基本原理1、房室模型中的房室划分依据:依据药物在体内各组织或器官的转运速率而确定的,只要药物在其间的转运速率相同或相似,就可以归纳成为一个房室。

(可分为一房室模型、二房室模型、多房室模型)2、药动学参数(主要出现在名解中,可用文字或公式回答,69页,同时掌握这些参数的意义)1)名词解释:药峰时间、药峰浓度、表观分布容积、消除速率常数、消除半衰期、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清除率。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理学基础及其研究进展_郭宾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理学基础及其研究进展_郭宾
子结合时 , 可能产生药物之间的抑制 、诱导 、协同效 应等相互作用[ 2 ,6] 。
HSA 的分子量 为 66248 , 其一 级结构序 列分析
很早就完成了 , 由 585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条多 肽链(牛血清白蛋白 BSA 的氨基酸残基数为 582), 含有 35 个半胱氨酸残基(Cys), 除 Cys34外 , 其余形成 17 对二硫键[ 2] 。HSA 的二级结构包括 I 、II 、III 三个 α-螺旋的结构域(domain), 其中每个结构域又分为 A 和 B 两个亚结构域(subdomain)[ 10 , 11] 。人们采用药物
和结合(saturable binding)的特点 , 但在多数情况下满
足 K a·Cu 1 , 结合率在一定的药物浓度范围内为一
常数 , 不随药物浓度而变化 ,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呈线
性结合 。根据式(3)可知 , 在一定的环境下 , 决定血
浆蛋白结合的因素有药物浓度 、血浆蛋白的结合容
量(包括结合蛋白浓度和结合位点数目)以及亲和力
情况下 , 蛋白远未被药物分子饱合 , P 可近似认为体 系中结合蛋白的总浓度[ 8] 。
简单地假设每个蛋白分子含有 n 个相互独立 、
亲和力相当(Ka)的结合位点(binding site), 由配体与
大分子表面之间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 ,
κ1·Cu·[ 1 -Cb (n·P)] =κ-1·Cb (n·P) (2)
白结合与药物代谢动力学 , 以及与药效相关性之间 的相互关系的理论阐述 , 总结在常规的药物实践中 如何考虑这些重要因素 , 以明确哪些药物在什么情 况 , 才有必要进行药物的游离浓度监测 , 以及血浆蛋 白结合的药效和临床相关性研究 。

体内药物分析习题集

体内药物分析习题集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体内药物分析》习题集一、名词解释1.反相HPLC 答:即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HPLC。

2.ODS 答:即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常用反相HPLC的固定相。

3.荧光光谱答:以发射波长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所作的图。

4.激发光谱答:以激发波长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所作的图。

5.RSD 答:相对标准偏差,即精密度的一种表示方法。

6.一相代谢答: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

7.二相代谢答:指药物在体内的结合反应,包括: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酯化、甲基化、乙酰基化、氨基酸缀合、谷胱甘肽缀合等。

8.检测限答:表示药物的最低可测度,不必定量,通常以S/N=2~3倍时被测药物的绝对量表示。

9.定量限答:表示药物可定量测定的最低量,须符合一定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常以标准曲线最低浓度点来确定,或以 S/N=5~10确定。

10.血清答:全血经离心后的上清液。

11.血浆答:全血加抗凝剂(肝素等),经离心后的上清液。

12.酶免疫分析答:酶免疫分析是在放射免疫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分析方法,以酶代替同位素来标记药物,酶与底物、辅酶等反应后引起吸收光谱变化而被检测。

13.手性药物答:分子结构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即手性中心)的药物称为手性药物。

14.TDM 答:治疗药物监测,为英文“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的缩写。

15.冷冻答:指-20℃及以下温度。

16.人工抗原答:全称为人工完全抗原,将药物等小分子半抗原与蛋白质、多肽等大分子物质经人工合成而得,具有免疫原性。

17.生物转化答:主要指体内代谢反应。

18.提取回收率答:指药物加入到生物样本中经前处理后测得的量与理论加入量的比值。

19.CYP1A2 答:细胞色素P450 1族A亚族第2个酶基因。

20.毛细管电泳答:即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各组分之间的迁移速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液相分离技术。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折点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折点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折点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网上征求意见稿)一、概述(一)目的本指导原则为药品注册申请人和临床试验研究者在规划、设计、实施和监督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折点(以下简称:抗菌药物折点)研究和敏感标准制定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使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得以更好更早地用于临床治疗。

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全身用药的创新性抗菌药物的临床试验。

(二)意义抗菌药物折点(breakpoint)用来判断病原菌对药物敏感、中介或耐药,其结果是临床医生选择抗菌药物治疗病原菌感染的重要依据。

我国目前还没有折点制定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时所采用的折点多是国际已有的标准,但对于自主研发的I类新抗菌药物等,无国际折点参考。

必须进行相关研究以制定药敏折点,保障临床医生能根据正确的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三)基本研究过程及与抗菌药物研发的整体关系抗菌药物折点的确立涉及临床前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临床各期研究等多个药物研发环节,是新药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折点研究贯穿新药研究全过程,其研究原理可以概括为:在了解药物自身的抗菌特点、对各种致病菌作用强弱后,通过体外和动物试验,或直接通过动物试验,建立PK/PD指数及反映疗效的靶值。

并利用此指数、靶值与人体结果有较好一致性的特点,进而建立抗菌药物体外抑菌浓度与预期临床疗效间的关系,最终确定对感染部位使用推荐药物剂量时,该致病菌株能被通常可达到的抗菌药物所抑制的浓度。

折点制定过程中,有些数据可能来源于其他研究项目。

如:菌株的MIC值、药物杀菌曲线、抗生素后效应值、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人体药代参数等。

当使用外来数据时,首先要求数据可溯源。

其次,测定、分析方法符合折点制定的要求。

如:MIC测定所用方法相同、测定范围需涵盖整个MIC分布;杀菌曲线图能反映出完整的药物浓度对杀菌速率的影响等。

(四)应用范围本指导原则主要用于指导新抗菌药物折点研究,目前仅限定为抗细菌药物,创新抗真菌药物也可参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中自由配基的总量已知,测定不含蛋白隔室 中自由配基的浓度,即可推算与蛋白结合的配
3 基量。
医学课件ppt
重氮化偶合比色测定法
• 具有游离氨基的磺胺药在酸性介质中重氮化后,
可与N-(1萘基)乙二胺产生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 偶氮染料,再与同样处理的磺胺药标准液比较, 即可求得磺胺药的含量。
• 剩余的亚硝酸影响测定,用氨基磺酸胺分解除去
✓ 贮存标准液 取标准品0.125g溶于蒸馏水中,并稀 释至1000mL。如不溶于水,可先溶于0.1 mol/L 氢氧化钠25mL中,再加4mol/L硫酸175 mL,用 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 应用标准液 精确吸取贮存标准液3mL,置100 9 mL容量瓶中,用3%三氯醋酸稀释至医刻学课度件pp。t
实验三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
1
医学课件ppt
测定方法
平衡透析法 超过滤法 分配平衡法 稳定同位素-GC-MS法 凝胶过滤法 光谱技术
2
医学课件ppt
平衡透析法
基本原理
将蛋白置于一个隔室内,用半透膜将此隔室 与另一隔室隔开。蛋白等大分子不能通过此半
透膜,但系统中游离配基可自由通过。当达到 平衡时半透膜两侧自由配基的浓度相等。若系
➢ 取袋内外溶液各0.5ml,加水15.5ml;加15%三氯醋
酸4ml,混匀,静置2min,过滤
取试管3支,各加入滤液5mL,为测定管
取试管3支,加入空白对照液5mL,为空白管
取试管3支,加入应用标准液5mL,为标准管
➢ 在以上各管中各加入0.1%亚硝酸钠溶液0.5mL,混匀,
13 放置3min
医学课件ppt
4
医学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pt
材料与试剂
➢ 药物 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
➢ 试剂
• 15%三氯醋酸溶液
• 0.1%亚硝酸钠溶液
• 0.5%氨基磺酸胺溶液
• 0.1%二盐酸N-(1萘基)-乙二胺溶液
• 磺胺嘧啶钠贮存标准液
• 磺胺嘧啶钠应用标准液
5
医学课件ppt
➢ 透析液 (PBS) pH7.4的 0.02M 磷酸盐缓冲液
11
医学课件ppt
6. 置广口瓶于冰箱中,平衡透析时间约需60h左 右。
7. 待透析平衡后,吸出袋外透析液少许,加等 量磺基水杨酸试剂,检查有无血浆蛋白漏出。 如检查为阳性,则该样品作废。
8. 取出半透膜,用滤纸吸干袋外壁透析液,小
12
心解开透析袋,使袋内血浆流入干净医学试课件管ppt。
9. 用重氮化-偶合比色法测定袋内外溶液中磺胺药浓度
操作步骤
1. 血浆的制备:兔心脏采血(鸡翼静脉采血), 肝素抗凝,以3000rpm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 血浆。
2. 将管状半透膜一端折叠,用纱线扎紧,保留结 扎线段10cm左右,以调节袋内外液面在同一水 平,加血浆样品2.0ml于上述半透膜袋内,并扎
10 紧口袋另一端。注意:袋口不得污染医血学课浆件pp。t
3. 将两端扎紧的半透膜置于盛有9.75ml透析液的
30ml广口瓶中,用袋两端线段调节袋内外液面
4. 加2.0ml透析液代替血浆于半透膜袋内,作平 衡时间对照样品,以确定药物从袋内外自由扩 散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5. 加所试磺胺药溶液0.25ml于各瓶袋外透析液中。
注意:容积越小越好,以免影响透析液的组成
计算公式
游离磺胺药含量 (mg%)=
测定管光密度 标准管光密度
× 应用标准液浓度×样品稀释倍数
15
医学课件ppt
计算公式
Dt Df
fb= Dt ×100%
fb:血浆蛋白结合率; Dt:血药总浓度(透析袋内血浆药物浓度); Df:游离药物浓度(透析袋外缓冲液中药物浓度)
16
医学课件ppt
➢各加入0.5%氨基磺酸胺溶液0.5mL,混匀,放
置2min
➢各加入0.1%二盐酸N-(1萘基)-乙二胺溶液
2.5mL,充分混匀,放置10min
➢用721分光光度计在550nm波长处比色
以空白管校正光密度到0点,读取标准管和
测定管光密度,计算游离磺胺药物含量
14 10. 计算血浆蛋白结合率
医学课件ppt
➢ 鸡、兔各三只 ➢ 管状半透膜 周长5cm,长约12cm
6
医学课件ppt
设备与器械
• 721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天平 • 注射器、广口瓶、烧杯、三角烧瓶、试管、
试管架、漏斗、滤纸、丝线、注射器
7
医学课件ppt
试剂的配制
✓ 0.02M, PH7.4磷酸盐缓冲盐液( PBS) : 贮存液: A液:0.2M Na2HPO4
Na2HPO4·12H2O 71.64克,加蒸馏水至1000ml; B液: 0.2M NaH2P4
NaH2P4·2H2O 12克,加蒸馏水至1000ml;
应用液:取A液81ml加B液19ml混合,再以生理盐水
作10倍稀释即成。
8
医学课件ppt
试剂的配制
✓ 0.1%二盐酸N-(1萘基)-乙二胺溶液 0.5 g溶于 95 %乙醇约400 mL中,再用乙醇稀释至500ml, 棕色瓶于冰箱中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