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 (2)
军事理论(第二版)答案

第一章中国国防中国国防(一)1根据国防的涵义,()不属于国防的作用或目的。
A、防备和抵抗侵略B、制止颠覆C、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D、为公民正常生活提供公共服务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不属于国防的类型。
A、扩张型B、自卫性C、独立型D、联盟型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不属于国防的基本特征。
A、多种斗争形势的角逐B、军事实力的抗衡C、战争潜力的转化D、质量建设的方向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不属于先秦时期中国的国防政策。
A、以和为贵B、变法图强C、改革军制D、奖赏军功,百家论兵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不是西汉时期的国防政策。
A、汉匈和亲,文武并用B、固边以防,出击匈奴C、南征百越,设立郡县D、屯田耕守,赏功罚过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不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国防状况。
A、尚武修兵,北朝强盛B、国防废弛,南朝衰败C、西晋罢兵,东晋偏安D、器械为宝,和战攻心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7学习军事理论的目的在于培养中国人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8扩张型国防代表国家是中国。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9国防活动涵盖了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外交等方面的活动。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中国国防(二)1()不是唐朝时期中国的国防形势。
A、万国归附,居安思危B、改良兵器,发明火药C、穷兵黩武,北伐突厥D、水路畅通,驿站遍布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不是元朝的国防形势。
A、以兵立国,横扫欧亚B、兼收并蓄,兵器无敌C、以战养战,征伐不已D、积贫积弱,执意求和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不是开元盛世的标准。
A、周边无强国B、周边无弱国C、周边无敌国D、周边无有敌意的强国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不是宋朝时期的国防形势。
A、闭关锁国B、强干弱枝C、火箭、火枪首开先河D、积贫积弱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隋朝时期,中国的国防形势是:集中军权,拓宽兵源;修成路河,以御赴急;征战西域,三伐高丽。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试题卷及答案(二)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试题卷(二)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的古代国防,从公元前21世纪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A )的建立开始,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为止。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北魏2.中国国防几经转变,先后经历了多个阶段,以下未经历的是哪一阶段?( D ) A 盛衰交替的古代国防 B 含耻受辱的近代国防 C 发展壮大的现代国防 D 声势浩大的未来国防3( C )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A 1979B 1980C 2005D 2000 4.我国古代海防建设是从( A )开始的。
A 明代B 唐朝C 宋代D 清朝 5.1894年,日本以清朝出兵朝鲜为由发动了( C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朝鲜战争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0年12月26日修订通过,并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A 第十二届B 第十三届C 第十四届D 第十五届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 D )。
A 国家B 中央人民政府C 国务院D 人民8.国家实行兵役登记制度。
每年( D )以前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应当按照兵役机关的安排在当年进行初次兵役登记。
A 9月30日B 10月31日C 11月30日D 12月31日 9.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 B )A 一年B 两年C 三年D 五年 10.国防教育的主体是( C )A 地方政府B 中央政府C 国家D 国务院二、多选题:本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我国武装力量由哪几部分组成?(ACD ) A 中国人民解放军 B 预备役 C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D 民兵2.国防教育的原则可以概括为( BCD )A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B 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C 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D 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 3.空军包括的兵种主要有( ABC )A 空降兵B 雷达兵C 航空兵D 海军航空兵 4.国防动员的内容主要包括( ABCD )A 政治动员B 武装力量动员C 国民经济动员D 人民防空动员 5.中国国防几经转变,先后经历了多个阶段,以下哪几个阶段是中国国防经历的?( ABC )A 盛衰交替的古代国防B 含耻受辱的近代国防C 发展壮大的现代国防D 声势浩大的未来国防10题,每题2分,共20分。
军事理论2

第一章中国国防5.国防教育:是国家加强国防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因而也就是国家为增强军事实力而进行的长期持久的国防建设工作。
(P34)1.我国的国防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属于(自卫型国防)。
5.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的兵制建设的是( C )A、军事领导体制B、武装力量体制C、军事首脑会议D、兵役制度7.下列不属于我国国防法规体系的是( A )(P13)A军队领导B武装力量建设C国防建设事业D军事刑事10.下列不属于国防领导体制构成要素的一项是( D )(P18)A、组织形式B、权限划分C、管理方式D、领导能力11.我国国防领导体制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强调党在国防领导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P19)12.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始终是关系我军的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途命运、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
14.我国国防建设目标是由( B )、( D )所决定的。
(P24)A、综合国力B、国防的基本目的C、军队数量D、国家利益的需要16.(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骨干,是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主要力量。
17.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于(A )年。
(P29)A 1983B 1984C 1985D 198618.就其动员内容来讲,下列不属于国防动员的是(C )(P32)A人民武装力量动员B人民防空动员C国库储备金动用D国防交通动员三、简答题:1.国防由基本要素构成?国防的主体;国防的对象;国防的目的;国防的手段。
3. 我国国防法规体系的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国防条款;基本国防法律;国防法律;国防法规;国防规章。
第二章军事思想人民战争:是指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2.在世界史上,(中国)是最早创立较系统的军事理论的国家。
4.《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军事理论第二章(军事思想)

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科学涵义
1、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与 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 产物。 2、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经验 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 3、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 成部分。 4、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 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内容
(一)战争观 战争是解决阶级民族国家政治集 团之间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二)战争认识论与方法论 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三)人民军队的建设理论 1、政治建设思想 核心内容是党指挥枪、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 2、民主建设思想 有秩序有领导的民主 3、战斗力建设思想 (四)、人民战争理论思想 (五)、国防建设理论
(四)军队建设理论 1、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和指导原则 2、强调新时期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 3、坚持质量建军,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三、地位作用
1、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是最富有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2是新时期我国国防与军队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新时期国防现代化建 设 1、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 济建设的关系 2 2、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现代化国防 3、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 强全民国防观念。 二 指导作用 是继之后我国国防和军队建 设的最新科学指南。
第五节胡锦涛军事思想
求真务实精神是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 求真务实 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 要体现,是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加 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的迫切要求,也是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加强部队 全面建设的现实需要。 要把从严治军 从严治军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 从严治军 作紧抓不放。要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在加强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在 抓基层、打基础上下功夫,在克服形式主义、官僚 主义上下功夫,把从严治军真正落到实处。 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心系基层、情系官兵,真心实意 以人为本 地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各级要坚持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信 息化条件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治军带兵的 特点和规律,不断总结新经验,增强新本领,实现 新进步。
军事理论基础知识问答(2)

军事理论基础知识问答(2)41、科索沃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答:空中打击。
42、高技术战争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答:萌芽阶段,初期发展阶段,形成阶段。
43、哪个部门领导并统一指挥全国的武装力量?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44、中印边界地区争议面积有多大?答:12.55万平方公里。
45、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的时间?答:1949年11月11日。
46、中国分别有多少陆、海邻国?答:15个陆地邻国,8个海上邻国。
4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专属经济区外部界线至领海基线不应超过多少海里?答:200海里。
48、中亚五国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是哪几个?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49、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产生时期(1921年7月-1935年1月);形成时期(1935年1月-1945年8月);丰富发展时期(1945年8月- )。
50、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什么?答: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
5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答:奴隶社会时期。
52、灵活用兵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因时用兵,因地用兵,因敌用兵,因己用兵,因势用兵。
53、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征?答:鲜明的政治目的性;尖锐的对抗性;高度的保密性;军民兼容性。
54、美国空军的航空航天远征部队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基本型,应急型,机动型。
55、当前世界军事格局呈现什么态势?答:一超多强。
56、高技术战争可控性主要表现哪里?答:能有效控制打击目标;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规模;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进程。
57、核武器的含义及分类?答:是指利用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
可分为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和特殊性能核武器。
58、化学武器的杀伤特点?答:剧毒性,多样性,空间流动性,持续性。
59、在武装力量体制上,我国古代一般如何区分?答:一般区分为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
60、著名的军事著作《制空权》和《总体战》的作者分别是谁?答:意大利杜黑;德国鲁登道夫。
军事理论选择题(二)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一、单选题。
(每题0.5分,共50分)1、人们解放军的军衔上出现两杠三星的是(B )。
A、上尉B、上校C、上将D、大校2、目前,中国人们解放军共划分为7个大军区(战区),其中不包括(B )。
A、沈阳军区B、昆明军区C、北京军区D、南京军区3、《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每一个国家专属经济区外部界线至领海基线不应超过(B )A、120海里B、200海里C、220海里D、300海里4、我国《兵役法》规定: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B ),保卫祖国。
A、执行急难险重任务B、参军参战C、建设祖国D、执行战斗任务5、中国、菲律宾关于黄岩岛主权纠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黄岩岛位于(B )。
A、西沙群岛B、中沙群岛C、南沙群岛D、东沙群岛6、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主要是指(C )。
A、依靠国民党政府B、依靠国民军队抗战C、依靠全国人民抗战D、依靠国际力量抗战7、( B )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A、宏观调控B、国防C、经济D、军队8、遵义会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C )。
A、撤销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促进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9、(C )不属于我国解决南沙群岛问题的主张。
A、主权在我B、搁置争议C、提交联合国讨论D、共同开发10、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D )全局的方略。
A、军队B、国防C、军事D、战争11、我国所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是(A )。
A、“互信、互利、平等、协作”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平等、互利、不结盟”D、“富邻、睦邻、安邻”12、我国最南端的领土是(B )。
A、西沙群岛B、南沙群岛C、丛山群岛D、舟山群岛1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的标志是(B )。
A、《武经七书》B、《孙子兵法》C、《吴子》D、《军政》14、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南至北仑河口,全长(C )多公里。
军事理论课试题库及答案__(2)

军事理论课试题库及答案__(2)普通⾼等学校军事理论课考试试卷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分2、密封线外不得有姓名及相关标记。
⼀、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得分()1、美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
2、现代国防是国家_________的体现。
3、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法论、战争指导、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本⽅针和原则。
4、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标,从国防内涵上看,⼀种是_________⽬标,⼀种是________⽬标。
5、实施信息攻击的主体既可能是军队,也可能是社会团体,还可能包括恐怖组织、贩毒集团和宗教极端分⼦等。
6、信息化战争的战争形态,经历了⼀个孕育、_______和发展的过程。
7、“全⼼全意为⼈民服务”是我军建军原则的_______________。
8、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萌⽣的重要标志是兵书_______________的问世9、_____________将是信息战技术的主要发展⽅向。
10、时代是关于世界发展进程和______________的最⾼概括。
时代具有整体性和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在括弧⾥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1分,共10分)得分()1、信息化战争在战争指导上追求()。
A、歼灭敌⼈B、速决取胜C、打击要害D、精确战2、红军游击战原则“⼗六字诀”是指()。
A、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追我退B、敌来我⾛,敌驻我扰,敌追我退,敌退我进C、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D、你来我飞,你去我归,⼈多则跑,⼈少则搞3、美军称指挥信息系统为C4ISR,这⾥的“I”代表()。
A、侦察B、监视C、情报D、计算机4、以下雷达截⾯积最⼩的飞机是()。
A、F-35B、F-117C、B-2D、F-225、2003年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开战时间是()。
A、3.12B、3.2OC、3.25D、4.16、专属经济区,其宽度从领海线起不超过()海⾥。
军事理论试题及答案(2)

6.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按《联合国海洋法》的规定,还拥有( C? )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A、200? B、250? C、300? D、350
7.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载人太空飞行的国家是(A? )。A、俄罗斯(前苏联)? B、中国? C、美国? D、法国
2.? 试述我国如何应对当今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和战略格局?
答:第一,把坚持独立自主原则,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主权和安全,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根本基点。 第二,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和文明三种新秩序,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基本主张。 第三,把积极发展同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改善和发展大国关系,建立均衡、稳定的世界战略格局,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基本布局。 第四,把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趋利避害,积极参与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进程,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作为我们新世纪国际战略的重点。
4.领土:是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
5.高技术战争:指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BBDBD? CABCC
1.国防按性质和建设目标可以分为扩张型国防,中立型国防,(? B )和自卫型国防。A、民主型国防? B、联盟型国防? C、和平型国防? D、进攻型国防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军兵种及军种的主要作战任务?
答: (1)陆军通常由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防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兵种和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基本任务有:抗敌军事入侵、在一定地区和方 向上打赢局部战争、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2)海军由舰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基本任务有:协同陆军、空军进行反袭击,保卫海 军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目标;消灭敌战斗舰艇和运输舰船,破坏敌海上交通运输;袭击敌海军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标;协同陆军、空军进行登陆作战;进行海 上封锁和反封锁作战;保障海上交通运输、渔业生产、资源开发、科学实验和海洋调查的安全。 (3)空军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通信兵等兵种及其他专业勤务部队组成。基本任务有:国土防空,独立实施空中进攻作战,协同 陆、海军作战,实施空降作战,实施空中威慑,实施空中输送,实施电子对抗、航空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和雷达侦察。 (4)第二炮兵由地地近程、中程、远程、洲际等导弹部队及各种保障部队、院校和科研试验单位等组成。基本任务是威慑和实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从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战争的性质主要是指它的社会政治性质(正义,进步,非正义,反动),此外,战争还有它的规模、持续时间和武器装备、作战方法等方面的性质。
战争规律是战争的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在敌对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战争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
军事科学的性质(P3)具有特定范畴的独立的科学;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P3~4)军事科学体系(P4~7)军事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军事科学对战争和军事活动实践具有重要的先导地位和作用。
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1.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提供科学论证4.为国家准备与实践战争提供理论依据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
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力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基本方法1.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2.研究战例,借鉴历史3.善于“合成”,融会贯通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内含及本质特征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3.毛泽东军事思想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基本内容:1.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2.人民军队思想3.人民战争思想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5.国防建设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1.毛泽东军事思想把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是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2.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3.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1.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2.战争是流血的政治3.战争是经济的竞赛4.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研究和指导战争的方法论1.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认识战争规律2.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
①既要研究一般战争规律,更要研究特殊战争规率②认识把握特殊战争规律,必须着眼其发展3.研究和指导战争,要关照全局,把握关节4.研究和指导战争,要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战争、争取战争胜利问题的理性认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这个定义表明,人民战争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即正义性和群众性。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1.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2.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3.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4.兵民是胜利之本5.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实行人民战争的主要原则和方法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战争的统一领导2.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3.发挥人民军队骨干力量的作用4.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和“三结合一配合”的组织斗争形式5.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6.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在军队指挥系统中,综合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技术设备,实现军事信息收集、传递、处理自动化,保障对军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构成1.信息收集分系统2.信息传递分系统3.信息处理分系统4.信息显示分系统5.决策监控分系统6.执行分系统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功能1.迅速收集和处理情报2.自动查找和提取情报3.辅助参谋人员拟制军事文书4.实时观察战场情况5.对武器进行自动控制6.提高后勤指挥效率军队自动化系统对作战的影响1.对作战指挥的影响①使指挥机关的组织结构发生变革②使指挥工作方式发生变革③使指挥决策更加科学化④使战场调控更趋完善2.对军队机动的影响军队机动是进行战争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应用,为军队机动能力的提高创造力许多有利条件。
3.对武器效能的影响武器控制自动化是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的一个主要内容。
现代的武器系统,从观察搜索目标到确定攻击方案、实施攻击,均可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完成。
4.对作战保障的影响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应用对作战保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保障和后勤保障两个方面。
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含义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国际战略格局的构成要素国际战略格局作为国际斗争的直接产物和国际战略运用的必然结果,其构成要素是国际战略力量,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际行为主体。
国际战略力量,是指在国际关系中能够独立地发挥作用,并对国际形势和国际战略的运用和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国际战略格局本质上就是一种国际力量的对比关系。
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多元交叉格局。
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1.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2.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适应,并以经济格局为基础3.国际战略格局综合司同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4.国际战略格局的不同层次之间总是既相对独立,有相互影响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过程:1.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从根本上说,是决定这种格局的国际战略力量及其相互关系的重大改变2.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过程,反映了国际战略力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发展过程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规律性特点:1.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2.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量变到质变过程3.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渐变和突变方式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1.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另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2.冷战时期的安全结构已经解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正在加紧协调,试图形成一个以它们为主的安全结构3.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在上升,但军事手段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手段仍然为各国所重视4.随着世界大战危险的进一步下降,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相应突出5.发达国家向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大量倾销先进的常规武器装备,有可能对这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1.“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2.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3.国际中间力量的崛起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4.中国在“多极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愈显突出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际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
中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1.中国是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2.中国周边地区人口众多,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3.中国周边国家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复杂4.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缘战略区的交界处,既受其他大国关系的影响,又影响其他大国关系所谓威胁分析,主要是对周边国家或地区客观存在的以军事行动危害本国安全的状态进行判定威胁的要素1.实力实力是构成威胁的客观要素2.企图企图是构成威胁的主观要素3.环境、时机和方式威胁的类型,就时间方面讲,有现实的威胁与潜在的威胁之分;就强度方面讲,有全面威胁与局部威胁之分;就重点方面讲,有主要威胁与次要威胁之分;就武器方面讲,有核武器威胁与常规武器威胁之分;就手段方面讲,有军事威胁与综合威胁之分威胁的转化威胁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是可以转化的。
因为威胁不是战争。
它可以向战争转化,也可以向缓和转化。
威胁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根据构成威胁的原因的发展变化,威胁以随之发生转化。
如果构成威胁的原因淡化了,威胁就可能转化为缓和;如果构成威胁的原因激化了,威胁就可能转化为战争。
中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1.祖国统一面临复杂形势①“台独”势力虽然受到多种因素有利约束,但并未放弃“台独”图谋,“法理台独”危险依然存在②台湾当局防范大陆的军事准备不断加强③国际敌对势力的阻挠和破坏④国民党赢得“台湾大选”,两岸关系发展进入关键时期2.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①关于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的争议②关于南海海域及南海诸岛的争议3.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4.影响边疆地区安全的其他不稳定因素信息化战争概念定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战争形态。
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摄条件下,以大量装备和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化战争理论为指导,在信息化网络化战场上展开的以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目标,以信息对抗和知识对抗为主要对抗手段,附带杀伤破坏减到最低限度的多军兵种一体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的科学内涵:1.当代高科技战争中出现了信息化战争的一些端倪,但高科技战争还不是信息化战争2.信息化军队是进行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力量,没有信息化军队参与的战争当然不是信息化战争3.信息化武器装备大量使用、参战部队的作战、指挥实现网络化、一体化,而且信息化战争的进行必须以全新的信息化战争理论作指导4.多维战争空间紧密相连,认知和信息空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5.信息成为能量和物质的调节器,信息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6.战争仍然具有暴力性质,但是战争的附带损伤和破坏性将不断下降,直到最低限度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1.武器装备的高度信息化是信息化战争武器系统的主要特征2.信息主导的能量释放成为信息化战争能量释放的主要形式3.战场空间从海、陆、空三维空间扩展到六维空间4.以信息为中心的战场认识系统、战争通信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成为作战双方的主要打击目标5.制信息权成为信息化战争战场争夺的核心和基础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1.战争内涵扩大化2.战争空间透明化3.作战行动实时化4.打击目标精确化5.力量运用高效化6.作战手段智能化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新要求1.信息化战争要求树立与之相适应的国防观念2.信息化战争要求国防建设要融入国家的信息化建设之中3.信息化战争要求加强国家战略能力建设4.信息化战争要求加快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步伐5.信息化战争要求创新信息化战争理论体系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