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_杨振之
法国农庄:抛弃传统自救脱贫

法国农庄:抛弃传统自救脱贫
袁原
【期刊名称】《《农村·农业·农民A》》
【年(卷),期】2013(000)010
【摘要】法国人引以为傲的乡村生活正在日益萎缩。
当失业和贫网在昔日富庶的
农庄蔓延,法国农民要么坐以待毙,要么来一场变革拯救家园。
乡村生活是与卢
浮宫、埃菲尔铁塔齐名的法国文化象征,甚至有学者称:“如果说法国住在城里,那她的历史则扎根乡村。
” 然而,随着全球化竞争加剧、欧盟不断削减农业补贴,法国人引以为傲的乡村生活正在日益萎缩。
当失业和贫困在昔日富庶的农庄蔓延,法国农民要么坐以待毙,要么来一场变革拯救家同。
【总页数】2页(P55-56)
【作者】袁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法国农庄:抛弃传统自救脱贫 [J], 袁原
2.CS店正在被抛弃?以娇兰佳人为例说说CS店自救路上的坑与未来! [J], 杨廷
3.白族传统文化在云南都市农庄景观规划中的运用——以昆明市沙朗白族乡都市农庄为例 [J], 刘扬;文国亮;沈丹
4.共享农庄助力农村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调查与思考 [J], 朱方明;林泽宇;李敬
5.瑞丽傣族传统文化在都市农庄景观公共设施中的运用——以瑞丽"食在云滇"都市农庄为例 [J], 沈丹;何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外乡村振兴研究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乡村振兴研究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乡村振兴,这个词听着就让人感觉很亲切。
它就像是我们家乡的一位老人,岁月沉淀了它的智慧,也让它更加珍贵。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国外乡村振兴的特征,看看它们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吧!我们来看看美国。
美国的乡村发展模式以农业为主,但也注重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多元化产业。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俗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或一件事情的成功并不代表整个团队的成功,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中国的乡村振兴也要注重多元化发展,让农民朋友们有更多的选择,共同创造美好的家园。
再来看看法国。
法国的乡村发展模式强调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句话告诉我们,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中国的乡村振兴也要注重环境保护,让农民朋友们生活在一个美丽、宜居的环境中。
我们来看看日本。
日本的乡村发展模式注重发挥地方特色和优势。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俚语:“因地制宜”。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发展策略,不能盲目跟风。
我们中国的乡村振兴也要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的优势和特色,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我们来看看英国。
英国的乡村发展模式强调社区参与和民主决策。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众人拾柴火焰高”。
这句话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们中国的乡村振兴也要注重发挥群众的力量,让大家参与到决策和管理中来,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通过对国外乡村振兴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国家的发展模式都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比如,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如何发挥地方特色和优势、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中国乡村振兴面临的重要课题。
国外乡村振兴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国情的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农民朋友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国外学者对乡村治理的文章

国外学者对乡村治理的文章乡村治理是一个国际性的研究领域,吸引了许多国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他们通过自己的视角和方法,对乡村治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让我们来看看国外学者对乡村治理的定义。
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乡村治理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的方式,来解决乡村地区面临的问题,并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过程。
这种治理方式强调了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以实现乡村发展的目标。
接着,国外学者对乡村治理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他们认为,乡村治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乡村地区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经济发展滞后、社会服务不足、资源短缺等,而乡村治理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乡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然后,国外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对乡村治理的实践进行了分析。
他们发现,成功的乡村治理需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参与和居民的积极参与。
政府应起到引领和协调的作用,为乡村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社会组织可以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对话和合作。
而居民的积极参与则是乡村治理的基础,他们应该参与决策、监督和评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国外学者还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治理进行了研究。
他们关注了乡村治理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强调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差异性。
同时,他们也研究了乡村治理的创新和变革,探索了新的治理模式和实践经验。
这些研究为乡村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国外学者对乡村治理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他们认为,乡村治理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流动,乡村治理需要适应新的需求和变化。
同时,乡村治理也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乡村发展。
国外学者对乡村治理的研究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定义、重要性、实践、角度和未来发展。
他们的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推动乡村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希望国内学者能够借鉴和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共同推动我国乡村治理的进步和发展。
法国乡村发展经验及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汤爽爽和冯 建 喜
[
4]
、张梅等
[
5]
[
6]
分别从城乡
演化、农业旅 游、 农 机 发 展 等 角 度 研 究 了 法 国 乡 村
发展 的 实 现 路 径; 马 红 坤 和 毛 世 平 [7]、 梅 坚 颖 [8]、
罗超烈和曾福 生
研 究 了 欧 盟 共 同 农 业 政 策 (下 文
[
9]
迫切需要解 决 战 后 农 产 品 奇 缺、 物 价 飞 涨, 土 地 分
业的生产地,而 是 演 变 为 城 乡 居 民 共 融 共 生 的 交 汇
展的维度,了 解 法 国 乡 村 发 展 目 前 取 得 的 成 效, 明
地和多元产业的产出地.
晰中法两国之 间 存 在 的 差 异 性, 基 于 法 国 乡 村 过 往
的发展经验,得 出 有 助 于 中 国 实 施 乡 村 振 兴 战 略 的
村的发展也同样浓缩在这 30 年之中,大致可以分为
以下三个阶 段. 一 是 农 业 生 产 力 提 高 阶 段. 第 二 次
世界大战战后 初 期 至 20 世 纪 50 年 代 末, 法 国 乡 村
— 66 —
①
签订 «罗马条约» 的 西 欧 六 国 分 别 是 法 国、德 意 志 联 邦 共 和
②
合发展阶 段.20 世 纪 60 年 代 初 中 期, 法 国 乡 村 不
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而关于 CAP 下欧盟农村发展的
再单纯追求农 业 生 产 力 的 提 高, 而 是 从 国 计 民 生 的
经验总结并不 能 充 分 反 映 法 国 基 于 自 身 农 业 农 村 特
整体角 度 考 虑, 制 定 了 相 对 完 整 的 乡 村 发 展 政 策.
国外乡村振兴怎么搞

国外乡村振兴怎么搞作者:海若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8年第27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不少国家曾遇到过乡村发展停滞的情况,而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各国也逐渐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道路,如日本“一村一品”、韩国“新村运动”、德国“村庄更新”、荷兰“农地整理”等。
本期系统梳理各国乡村发展的有益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法国“领土整治”推动乡村发展纵观法国乡村发展史,农业大发展的时间并不长。
1945年以前,法国还是一个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将近一半的国家,主要农产品依靠从殖民地进口。
自二战结束到上世纪70年代末,法国仅用了20年时间就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一跃成为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
概括来说,法国以满足农村现代化需求为核心,通过农村建设的集中化、专业化、大型化,推动了乡村综合发展。
法国的农村改革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发展“一体化农业”,另一方面是开展“领土整治”。
“一体化农业”即在生产专业化和协调化的基础上,工商业资本家与农场主通过控股或缔结合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将农业与同农业相关的工业、商业、运输、信贷等部门结合起来,组成利益共同体。
继而通过其他鄯门和机构提供的资金和技术指导,带动农业建设,实现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
“领土整治”则是通过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实现农村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旨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也包括山地、河流和海岸的治理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特别是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高度发展,法国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愿望变得空前强烈。
该国将农村的空间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目的在于保护城市与乡村居住环境的多样化。
在实施“领土整治”的过程中,法国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来指导城乡土地利用,优先保证各类绿地、开放空间、农场牧场、村庄建设规模,以及农房高度边界和绿色边界,保持乡村形态和自然景观的原始延续。
法国快速城市化时期的乡村政策演变与乡村功能拓展

法国快速城市化时期的乡村政策演变与乡村功能拓展作者:汤爽爽,冯建喜来源:《国际城市规划》 2017年第4期摘要:在快速城市化时期,乡村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
本文对法国快速城市化时期,乡村地区的政策变化与功能拓展展开研究。
在这一时期,法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乡村政策,并随着经济社会背景的变化不断调整,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伴随着乡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法国的乡村地区逐渐从农产品生产地变为多种产业发展地,从单纯的农民居住地变为城乡居民共同居住地,并成为生态保护和涵养地。
最后,本文结合对法国快速城市化时期乡村政策和乡村地区发展的研究,提出可供中国借鉴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乡村政策;快速城市化;法国;演变引言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人口市民化与乡村地区发展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国情方面,法国与中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该国自二次大战后进入了一段快速发展时期,其乡村地区的发展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法国的乡村是与城市相对应的概念,具有体现不同经济社会特征的空间属性,而并非严格区分的行政建制属性。
具体而言,其具有建设密度相对较低、人口规模相对较小、聚居程度相对较弱、自然空间或农业相关产业活动所处地位较高的特征[1]。
近年来,法国的乡村政策和乡村建设已经受到一些中国学者的关注。
如,刘健从规划管理的角度阐释法国乡村的开发与建设[1] ;还有一些学者关注于总体乡村政策的演化本身[2],或聚焦于乡村政策的某一部分,如农业公共支持和乡村旅游产品营销等方面[3,4]。
相对于已有的研究,本文聚焦于法国快速城市化时期的乡村政策和乡村功能这两个互为影响且不断演化的部分。
与一些欧美大国相比,法国的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法国的乡村人口仍占总人口近一半。
此外,法国大革命带来的乡村土地碎片化,使得法国乡村长期以家庭经营的小农经济为主体。
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进入了重建和振兴的发展阶段。
自1945 年至1970 年代中期这30 年的时间,被称为“光辉30 年”,是法国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
均衡发展法国国土空间规划法制体系建设的历程与经验

均衡发展:法国国土空间规划法制体系建设的历程与经验□ 杨 辰,贾姗姗,周 俭[摘 要]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法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法制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包含空间规划的技术要求,还包含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一系列指导政策和制度保障,涉及劳工部、农业部、建设部(装备部)、文化部、环保部等不同部委,贯穿国家、区域、市镇等多重尺度。
文章从发展历程、首都去中心化、乡村振兴、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四方面对法国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制体系进行梳理,总结法国经验对中国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法制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均衡发展;国土空间规划;法制体系;法国[文章编号]1006-0022(2021)02-0077-07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引文格式]杨辰,贾姗姗,周俭.均衡发展:法国国土空间规划法制体系建设的历程与经验[J].规划师,2021(2):77-83.Balanced Development: The History and Experience of French Legal System of National T erritorial Development Planning/Y ang Chen, Jia Shanshan, Zhou Jian[Abstract] Afte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of development, France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legal system of territorial spatialplanning, which not only contain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patial planning, but also a series of guiding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ural revitaliz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ultural heritage, etc., involving the Ministry of Labor,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Ministry of Equipment),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through multiple scales including national, regional, and municipal.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rench legal system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in four aspects: development history, decentralization of the capital city,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inspirations of French experience for the current legal system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in China.[Key words] Balanced development, National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planning, Legal system, French系列指导政策和制度保障,涉及劳工部、农业部、建设部(装备部)、文化部、环保部等不同部委,贯穿国家、区域、市镇等多重尺度。
下列关于法国乡村建设特点的说法

下列关于法国乡村建设特点的说法法国乡村小镇以自然、古朴、干净著称,原汁原味的古典田园风光与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乡村生活,给人留下“法国农村生活最舒服”“法国最美的地方在乡村”的印象。
但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法国乡村人居环境也经历了从衰败到日臻完善的过程。
二战后的法国开始快速城镇化和工业现代化发展,乡村社会日渐衰败,面临空心化、基础设施不完善、住房条件差、传统文化边缘化等问题。
如何吸引人口回流,复兴乡村,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是重要议题。
为此法国政府出台并实施一系列举措,形成了以合理的乡村整治规划为先导、活态化保护乡村古镇为文化底蕴、生态化治理乡村环境为理念、建设高品质乡村住房为保障的发展模式。
法国一贯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出台专门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包括《国家公园法》《空气污染治理法》《水资源和水污染治理法》《自然保护法》等,20世纪90年代后又相继出台了以《可持续发展法》《环境法》《环境宪章》等为代表的框架性立法。
此外,法国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环境保护机构,早在1971年就设立了环境部,2002年、2007 年多次重组,2008年更名为环境、能源、可持续发展与领土整治部。
在法律制度规定及相应的机构管理下,从中央、大区、省直至市镇的职能部门都有明确的环境管控权责。
为了更好实现生态农业农村的发展,政府推行农业高额补贴和农村环境支付的激励措施。
法国在2010年实施新的《农业指导法》,要求获取欧盟直接补贴的农民必须尊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要求;如不符合文件要求,政府可以采取惩罚措施,严重的也可直接取消补贴;对边远山区或是条件恶劣的乡村,在农民遵守环境支付方面法律前提下,政府为农民提供更高的农作物成本及收入损失补贴。
在《2010—2015年法国农村发展实施条例》中强化土地整理来改善农村、农业生态环境,推动特色旅游,积极保护农耕文化等多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报/2009年/11月/30日/第006版
景区・市场
法国的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
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杨振之北京来也旅游规划咨询有限责任
公司蔡克信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城镇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规划,而忽略了乡村地区,造成了我国严重的城市—乡村两极分化现象,且城乡的二元社会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矛盾。
虽然国内众多学者提出了目前乡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应坚持的原则与思想理念等,但是对于具体如何进行乡村规划却鲜有研究成果。
以下以笔者在法国考察期间,对于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的一些新的认识,希望以此能开拓国内的研究视野。
法国的乡村规划
在飞机上看法国的乡村,土地利用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成片的农田、成片的乡村和森林相互交错;村寨镶嵌在广袤的田地上,大都被集中安置居住,很少有分散居住的村民。
法国农业土地私有化程度高,农民已成为产业工人,并享受着广泛的社会福利保障,农场主就是资本家,占有着广袤的土地,因此土地早已完成了整理,沟渠、田埂等都得到平整,以适应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农场主种什么、种多少,全由市场说了算,因此法国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很高。
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就会进行集约化生产和规模化种植,当然也就促进了农产品的深加工。
农业产品是法国的支柱产业和出口换汇的主要产业之一,法国农业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都稳居世界前列。
法国农业产值居欧盟第一,农业食品出口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场的11%,食品加工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
以法国著名的盛产葡萄和葡萄酒的西南部城市波尔多为例,这里离大西洋海岸城市97公里,到大西洋海岸6个小时,受大西洋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特别适宜葡萄的生长。
在葡萄生长的季节,雨量较大;在葡萄收获的季节,阳光充沛,这里地形缓缓起伏,形成大丘状地貌,表层土覆盖着混合细沙的第三纪砾石,底土掺杂着贝壳化石的砂质岩层。
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始于公元一世纪,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得到大规模的发展。
在这里每个农场主都种植葡萄,且每个农场主都拥有一个自己的葡萄酒庄,每个酒庄都创有自己的品牌,其酿造的葡萄酒销往世界各地。
除了葡萄产业化、集约化生产之外,葡萄酒食品加工业和出口贸易得到大力发展,此外,以葡萄的种植、葡萄酒加工生产和品尝、葡萄园体验、葡萄酒养生和葡萄酒庄住宿为特色的系列旅游产品被开发出来,促进了乡村度假旅游业的发展。
其实整个法国南部有十大葡萄产区,包括有普罗旺斯、朗多克—鲁西荣等地区,都实现了葡萄酒的产业化。
除此之外,像图卢兹大面积的向日葵栽种和葵花油的加工,普罗旺斯大面积的熏衣草种植和熏衣草香精的提炼,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地景观背景和旅游吸引物。
法国的乡村治理
与此相应,乡村治理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之间的差异被消灭,每个村庄被治理得像一个小城市。
首先是基础设施完善。
道路四通八达,重要的大村庄还有快速列车可以到达,停车场设施完备,标识系统完善。
其次是服务设施完善,超市、医院、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以村落为中心,四周田园上分布着私人农庄和别墅。
完备的基础设施与丰富的服务设施在为当地居民提供生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各地旅游者。
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让游客快速到达任何一个乡村旅游
地,减少旅途的奔波与候车等待的疲惫;而多样化的服务设施也为游客的休闲度假需求提供了众多的旅游活动项目。
再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全建立起来。
建立起了高福利社会,农业工人也享有最低工资和社会保障。
启示
法国的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紧密联系在一起。
同时,良好的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也为法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对照法国的状况,国内的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需加强一下几点:首先,明确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的目的。
明确主要目的是乡村规划与治理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也只有目的明确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治理能力的提高。
乡村规划是为解决乡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当地居民的收入增加。
但是乡村地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乡村景观的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乡村景观既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重要特征,也是其自身发展的根基;二是乡村地区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包括当地的民风民俗、建筑特色、生产生活习惯、邻里之间的社会交往等。
法国乡村地区时至今日仍然保持着许多几百年的堡垒式建筑,其生产生活习惯也是一直延续至今,不断变化地只是外部的交通可达性更加优越、活动娱乐设施更加完善、内部的生活更加舒适。
只有明确了乡村规划的目的之后,才不会出现国内误将乡村规划简单当作农村土地与居住点的合并与拆迁这样的状况,将乡村居民搬迁到如城市的高楼住宅小区之中,不仅严重破坏了其原本的生活习惯,也不利于其农业生产活动的劳作。
其次,合理布局乡村产业。
无论是乡村规划还是乡村治理,都要对乡村地区的产业布局进行合理调整,以实现乡村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
乡村地区作为人类的另一聚居形态,主要发展农业,尤其是高科技现代化农业。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完善农业产业链,在农业种植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
同时,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大地景观艺术,典型的如法国普罗旺斯熏衣草和图卢兹的向日葵等。
最终形成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双翼齐飞的格局。
再次,建立平等合理的城乡关系。
无论是在法国还是在西欧其他发达国家,城市与乡村总是保持着和谐的关系,而这种和谐关系是在城乡差异被消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一个区域的资源与资本决定了其产业布局,乡村地区的生态资源与土地资本等决定了其与城市的重点产业布局不同,功能分工不同。
乡村规划需从区域的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和规划设计,加强城市与乡村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
在城乡统筹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解决我国当前乡村规划的薄弱问题、提高乡村治理的能力、突破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可以说,法国的乡村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许正是我们乡村未来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