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拳种

合集下载

中国武术流派简述

中国武术流派简述

中国武术流派简述我国是武术之乡。

在我国古代称武术为武男或武艺,又称做技击。

因为武术是我国的国粹,所以近百年来,武术又称为国术或国技。

在我国的武术中,包括拳术及兵杖两种。

“拳术者:徒手之操练,兵杖者,器械之运用”。

本文仅介绍拳术的流派。

武术起源于远古时代,传说从黄帝时期就将武术用于战争了,如《史记·乐书》上说的:“蚩尤氏……与皇帝斗”。

又如《列子·黄帝》里也曾记载过这方面的情况。

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战争的需要,使我国当时在武术方面也相应的得到发展。

就在这个历史阶段,我国武术界人才辈出,并且从过去的单纯实践,形成了初步的理论,如《庄子·论剑篇》中所记载的“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的论述。

随着武术的发展,武术中开始有了师承关系,有了这种关系,就奠定了武术流派的基础。

然而武术流派的正式形成,当推到我国的唐代时期。

因为佛教的禅宗,在唐代才开始分为南北两大派别,南派以慧能和尚为首,谓之顿宗,北派以神秀和尚为首,谓之渐宗。

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武要,当时正值方兴未艾之际,于是效法禅宗,也开始分为南北两派。

南派的以菩提达摩为宗师,北派以求那跋陀罗为宗师,南派以达摩所传的《洗髓经》和《易筋经》等,做为此派的基本功,所传的拳法以龙、虎、蛇、豺、鹤五形拳为主,称为少林派拳法的内家拳。

北派以求那跋陀罗所传的拳法为“十八罗汉手”又称“十八手先天罗汉拳”,仅是18资姿势,后来逐渐演变为各种套路的少林拳法,当时只是为僧众在坐禅之余,专以锻炼身体而用,此又称为少林派拳法的外家拳。

后世之人,常将此内外两家的少林拳,混为一谈,故往往使有些人,对此拳派鱼鲁莫辨。

自唐代以后,由于习武之人日益增多,对于武术这门学术有研究成果的人,都各有千秋,各具特点,于是在当时的武林中,便出现了各自的师承关系。

由于这种关系的发展,武术中就有了门户的出现,同时又受少林拳派别之分的影响,于是也出现了武术中的流派。

武术拳种类别

武术拳种类别

武术拳种类别
武术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体育运动和文化传统,其中拳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武术拳种类别繁多,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主要的几种:
1. 南拳:南拳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拳术,以广东、福建、台湾、海南等地的拳种为代表。

南拳注重身法灵活、拳势细腻、以快打慢、以柔克刚,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2. 北拳:北拳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拳种,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区的拳种为代表。

北拳注重力量、速度、以刚克刚、以刚化柔,动作简练、气势磅礴,是中国武术中的代表之一。

3. 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内家拳,注重内功、呼吸、意念和身法的协调,被誉为“拳中之王”。

太极拳的特点是慢而柔、圆而缓、配合呼吸运动,强调柔化刚劲、以静制动。

4. 五行拳:五行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基础拳种,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

五行拳通过模仿自然界中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人体内脏的相应关系,进行练习,有利于增强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

5. 长拳:长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传统拳种,以挡、拿、打、踢、摔等五种技术为主要手段,动作简单、直线而快速,注重攻击和防御的实用性。

以上是中国武术中的主要拳种,每种拳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也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武术 形意拳

武术 形意拳
第6页
形意拳基本技法
❖ (三)腕要塌,掌要撑,拳要紧;在一般情况下,出掌都必须腕部下塌,掌心向前 下方,既有向前的顶力,也含有向下按的力,五指微分,食指上挑,拇指外撑。使虎 口形成半圆,掌心内涵,手的各部不可松软懈劲。它的出拳,则要求五指握紧,拇指 压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节指骨上,食指向前突出,拳面斜形如螺状,称为“螺丝拳”, 腕须直,不可向上翘起,力量要贯注到拳的最前端。 ❖ (四)背要拔,胸要涵:拔背也称“紧背”、“圆背”,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第 一,由于头上顶,颈部竖直,腰部下塌,就使脊背有上下拔的感觉。第二,借助于两 肩的松沉,肩向前抱,胸部内涵,拳掌前伸时背阔肌尽力向左右伸展。这样,背部肌 肉上下左右都维持一种张力。涵胸又称“舒胸”,是指胸部舒松含蓄。涵胸和拔背是 相互联系的,做到了拔背,也就能体现出涵胸。形意拳在运动时,涵胸拔背也不是一 成不变的。随着动作的伸缩而有所变化,以助拳势。
第4页
形意拳概述
❖总体来说,形意拳的运动特点是:朴实简练、动静分明,动作严紧、 手脚合顺,身正步稳、快速整齐,劲力充实、稳固沉着。拳谚中所说的 “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起如钢锉,落如钩竿”、“迈步如行 犁,落脚若生根”、“三尖相照”、“三节相随”等都形象地反映了形 意拳的技术风格特点。
第5页
第10页
形意拳基本技法
❖ (十一)气势要相连,内外要合一:气势相连,是一招一势均 须贯串一气,须做到势断劲连,劲变意连,既有明快节奏,又有 断而又连、绵绵不断的气势。内外合一,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 手与脚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心气一发,四肢 皆动”,“以首领身”,“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 启催肘,以肘催手,‘以手催指”,形与意、内与外,周身上下 无处不合。这样,形意拳方能“内外六合”,“形意合一”浑然 一体。

武术套路十大拳种

武术套路十大拳种

武术套路十大拳种
武术套路十大拳种是指中国武术经典中最著名、最重要的十种拳法。

这些拳种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喜爱和崇拜。

这些拳种是:
1.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拳术,强调内功修炼和意念运用。

2.形意拳:形意拳是一种以形意为主的拳术,强调身形与意念的配合,以快、准、狠著称。

3.八卦掌:八卦掌是一种以八卦为基础的拳术,以迎、挡、掤、捋、按、推、托、拿为主要技法。

4.洪拳:洪拳是一种由洪门创立的武术流派,其特点是力量强劲、快速直接。

5.咏春拳:咏春拳是一种南拳流派,以快速的“一线”攻势和对手的力量控制为主要特点。

6.少林拳:少林拳是一种源于少林寺的拳术,以刚劲有力、招式简单、攻防一体的特点而著名。

7.大成拳:大成拳是一种以内家拳为基础的拳术,强调内功修炼和掌法运用。

8.南拳:南拳是一种以快、准、狠著称的中国武术流派,绝大部分流派都源于福建省。

9.太祖长拳:太祖长拳是一种源于明朝太祖朱元璋的拳术,以缠绕、拖拉、摔打等技法为主。

10.龙虎霸气拳:龙虎霸气拳是一种以压制对手为主要特点的拳术,具有激烈的攻防风格和强大的气势。

武术著名拳种的技法特点与套路(下)

武术著名拳种的技法特点与套路(下)
:
三 路迎 风 变 鸳 鸯

四 路 狸 猫 扑鼠鸳
主要 套路 有 叶 通臂 等

自猿通臂
,
,
五行 通 臂
,



五 路 白蛇 吐 信 鸳 鸯
、 。
六 路 闪 式 鸳鸯


,
劈挂 通臂
太极 通 臂
五 猴通 臂
路 反背 劈 砸 鸳 烤 九 转行 式 鸳 鸯 拦拳

八 路八 挂 连 环 鸳 鸯
,
九路
文 趟子
武术 著名拳种的技法特 点与 套路
陶 仁 祥
盛 行于 明 清


通 背拳 传统 名 拳 之 一

,

技法 特 点

:
武 趟子
,
势式 动 作 舒 展 大
,
,
又 称
通 臂拳





,
雄健 武 美
;
,
刚 健 矫捷
刚柔兼 施
,
,
以刚
劲 力 通 贯 于 全 身肢 体 也

;
背者
,
腰背
,
为主

;
文 趟子
,
势式 动 作 小 巧 紧 凑
灵活 多变
,
节奏 明
,
脊背也
通 用 腰 背的 劲 力
, :
,
贯透于 肢体


招 法严密

,
;
式式环连
,
无停
,
行抡 臂拍 击的运 动 技法特 点
是 通 背拳 的 技 术 特 点

中国武术拳法

中国武术拳法

中国武术拳法中国武术拳法1、内家功是一种著名的拳术流派,其特点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因其技法主于防守而有别于以攻为主的外家拳,故名之。

内家功的源流,据黄宗羲作《王征南墓志铭》中称:“起于宋之张三丰。

三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武大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

”据唐豪考证:“梦中授拳……其说荒诞。

”从内家功所用的六字拳法通臂、仙人朝天、抱月、扬鞭、等拳术名词来看,内家功乃是在古代人民创造发展武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据黄百家《内家拳法》载,内家功在传衍中禁戒较严,规定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皆不可传。

此拳法有应敌打法和穴道打法两种。

应敌打法的内容有长拳滚斫、分心十字、迎风铁扇、摆肘逼门、弃物投先、金刚跌、顺牵羊、虎抱头等若干种。

穴道打法的内容含有打击对方穴位和锁拿对方关节等打要害的技法。

中国武术拳法2、南拳南拳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到400多年前,流行于我国长江以南的闽、粤、桂、赣、浙、湘、鄂、川、苏等省,其内容十分丰富。

各地流传的南拳自成体系,各具风格。

广东南拳除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五大流派之外,还有蔡李佛拳、虎鹤双形拳、侠家拳、咏春拳、白眉拳、南极拳、儒拳、佛家拳、刁家拳、朱家拳、岳家拳、钟家拳、昆仑拳等。

广西南拳有周家拳、屠龙拳、洪门伏虎拳和小策打等。

福建南拳有南少林龙、虎、豹、蛇、鹤五形拳,五祖拳,罗汉拳、梅花桩、连城拳、地术拳法、泳家法、五枚拳、狮拳、猴拳、鱼法、鸡法、儒法、仿乌迹等流派。

湖南南拳有: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和岳家教四大流派。

湖北南拳有:洪门拳、孔门拳、岳门拳、鱼门拳、孙门拳五大派还有巫家艺、奈门、佛门、隐仙门、水浒门、蒸门、严门、熊门等。

四川南拳有: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大流派。

江西南拳有三十六路宋江拳、虎拳等。

浙江南拳有黑虎拳、金刚拳以及温州南拳、台州南拳。

江苏南拳,亦有苏州、无锡,上海,常州等地区之别。

中国武术拳法3、太极拳是我国武术著名的内家拳种之一,由来已久。

武术四大门派有哪些你知道吗

武术四大门派有哪些你知道吗

武术四大门派有哪些你知道吗种类繁多、风格多样的武术门派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特征。

武术门派的分化是在特定的社会动因、文化动因和技术动因下产生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武术四大门派。

欢迎阅读!武术四大门派:少林派少林是中原武术中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门派,以出于中岳嵩山少林寺而得名。

关于少林派的起源,据北宋《景德传灯录》等书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大和年间(477一499),达摩大师从梁国北来,面壁于嵩山少林寺,历时九年而功成,遂传《易筋》、《洗髓》二经,创立少林武术。

这个说法,为多种典籍所载,唐代李靖又写了《易筋经序》.但考之史实,却不与历史相合,现代学者已经证明这不过是传说,被称为禅宗初祖的达摩也并没有这样的武功。

历史上,在达摩以前,北朝寺院的练武风气就已形成。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修建嵩山少林寺,最初是为西域高僧跋陀(又称佛陀)所建的。

后来,达摩才来到寺中。

达摩虽然创立了禅宗,却并非少林武术的创始人。

事实上,少林武术是在长期的僧众习武中逐渐自发形成的。

少林武术的发扬光大。

始于隋唐之际的一件大事。

隋朝未年,天下大乱,少林寺被山贼所劫,僧众奋起拒敌,贼人放火烧毁寺院。

秦王李世民与郑帝王世充作战,少林武僧应邀相助,活捉王仁则,逼降王世充,这就是著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也是著名电影《少林寺》的历史原型,。

李世民即位后,对昙宗、志操、惠赐、善护、普惠、明嵩、灵宪、普胜、智守、道广、智兴、满、丰13人大加赏赐,少林寺再度兴旺起来,少林武术也开始繁荣发达,逐渐成为中原武林第一门派。

宋太祖赵匡胤据说也是少林俗家弟子。

从宋到元,少林武术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

元代大圣紧那罗王传授少林棍法而自成一宗,福裕禅师汇集了少林短打,少林武术的特点日渐突出,到明代便形成了少林“以搏名天下”的威望。

明嘉靖二十三年(1553)、少林寺组织僧兵到江南抗倭,天启五年(1625)树立:“少林观武碑”,成为天下武林之宗。

武术拳种创始人

武术拳种创始人
六合螳螂拳 林世春
通臂拳 司徒玄空
五祖拳 蔡玉明
武式太极拳 武禹襄
心意六合拳 姬际可
岩鹰拳 蒋兆鸿
杨式太极拳 杨福魁(露禅)
意拳 王芗斋
咏春拳 严三娘
岳家拳 岳飞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 张三丰
自然门 徐矮师
八卦太极拳 董海川
八门拳 常燕山
蔡家拳 蔡福
禅门太极拳 昙宗和尚
箭拳 花荣
练步拳 刘崇清
刘派八卦掌 刘宝珍
龙形掌 黄伯年
米祖拳 赵必
木兰拳竞赛套路 应美凤
水浒拳 阮小七
鸭形拳 陆雅
苌家拳 苌乃周
大鸿拳 鸿仙
佛汉拳 徐修文
伏虎拳 黄飞鸿
刘家拳 刘生
流民教 袁寿士、陈亚九夫妇创编
六合螳螂拳 魏德林
洛阳心意拳 马学礼
梅花螳螂拳 李秉霄
梅山拳 赵天祥
南枝拳 陈南枝
戚家拳 戚继光
三丰太极拳 张三丰
祁家通背拳 祁信
少林龙拳 秋月禅师
少林炮拳 福居禅师
少林柔拳 慧柯
少林蛇形拳 攀涪星
少摩拳 刘丕显
太虚拳 松溪内家拳 张三丰
宋氏通背拳 宋天祥
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拳 孙膑
孙门八卦拳 孙禄堂
太极梅花螳螂拳 马汉清
唐拳 李玄霸
巫家拳 巫必达
五祖鹤阳拳 蔡玉明
邢台梅花拳 邹宏义
尹氏八卦掌 尹福承
周家拳 周龙
邹家拳 邹若衡
樊派八卦掌 樊志勇
挂拳 郭燕子
龟牛拳 姚世月
42式太极拳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6.白猿偷桃拳
297.白猿攀枝拳
298.黑虎交叉
299.插捶拳
300.摘要拳
301.乱接
302.柔灵
303.贴刺
304.崩补
305.梅花路
306.崩步
307.短捶
308.照面灯
309.截手圈
310.藏花
311.蹦步拳
312.猴拳
313.小子拳
314.大子拳
315.白猿拳
316.穿针弹跳
317.游四门
397.虎形鹤拳
398.春花鹤
399.铁龙滚江拳
400.雪山拳
401.雪红拳
402.十字扣打拳
403.八扣拳
404.三进拳
405.小伏虎拳
406.三角桩
407.三战拳
408.小梅花拳
409.五马巡城
410.少林花拳
411.龙虎会
412.白模拳
413.刘家拳
414.鸡拳
415.练手拳
416.虎鹤双形拳
257.六大开
258.四郎宽
259.应手拳
260.金刚八式
261.散手八极
262.花八极拳
263.柔八极拳
264.十二大蹚子
265.通臂二十四手
266.二堂拳
267.飞虎拳
268.大架子
269.大跨步
270.大淑拳
271.六路行状
272.北套拆拳
273.连手大架
274.青龙拳
275.南套拆拳
276.通背拳
277.通背连环掌
278.通背弹腿
279.通背老架
280.鹞子穿林
281.翻子拳
282.十路行拳
283.健宗翻
284.十二路鹰爪翻子行拳
285.中八拳
286.站桩翻
287.闪式连环鸳鸯腿
288.十八索
289.小翻车
290.双封
291.双插花
292.地功摘要拳
293.白猿孝母拳
294.白猿献果拳
295.白猿出洞拳
376.接手拳
377.鹅箭拳
378.儒拳
379.七步连环拳
380.七虎拳
381.二路拳
382.大三战
383.三仙鹤
384.小金刚
385.小黑虎拳
386.女子拳
387.水火连环拳
388.五支拳
389.五鸡拳
390.五龟拳
391.五虎拳
392.双星拳
393.扎战拳
394.四门靠
395.西川拳
396.百岁练
237.童子拳
238.硬八式
239.童子拜佛拳
240.散手拳
241.朝阳拳
242.葫芦套
243.寒鸡跨凤
244.梅花精拳
245.黑虎翅
246.短铐
247.菩提拳
248.嵩阳拳
249.燕青短打
250.燕青架子拳
251.八大招
252.八级小架
253.八极母
254.八极单打上架
255.八极捶
256.小八极
337.太极五行捶
338.太极操
339.太极藏拳
340.四十八式太极拳
341.动静太极拳
342.简化太极拳
343.太极长拳
344.和式太极拳
345.九宫太极拳346.禅门太极拳34.金陵太极348.十二形
349.十大形
350.八字功
351.五行连环拳
352.五行拳
353.太行意拳
354.四把拳
355.龙虎斗
拳种大全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流派拳种众多。因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武术受其地域之影响,在拳械种类、演练风格上各有特点,风格迥异、独具魅力。现整理“中国武术拳械名目大全”,着重介绍中国武术各拳法器械之名目,供武术爱好者参考。
1.少林拳
2.少林大洪拳
3.少林小洪拳
4.少林十字战
5.少林八步连环拳
6.少林七星拳
97.地煞拳
98.四路燕青短打
99.地趟架
100.四趟捶
101.头趟腿
102.连五掌
103.合手
104.关东拳
105.百鸟擒凤
106.阴阳十八手
107.关西坡连拳
108.杂杂捶
109.百花手
110.扫腿地趟拳
111.连步三十六手巧打
112.武松独臂拳
113.武松跌打拳
114.岔枪拳
115.还挟锦还功
50.进守捶
51.串拳
52.鸳鸯腿
53.斜窜短打拳
54.劈砍拳
55.螺旋拳
56.工字伏虎拳
57.十二趟连环腿
58.八打战拳
59.十字长拳
60.二郎手
61.二郎架
62.八步短打
63.力拳
64.二路十字燕青
65.二路插
66.十趟少林
67.二蹬扑
68.小五手
69.小少林
70.三河阴阳拳
71.小红岩
72.小夜战
356.白蛇吐信拳
357.百花点将
358.百形拳
359.定身拳
360.杂式捶
361.横开三黄锁
362.十八分法
363.十八摩桥拳
364.十三太保
365.九步推
366.小八分法
367.三门八卦掌
368.大千字打
369.小千字打
370.飞鹤拳
371.双千字打
372.双拳
373.四步拳
374.驰步拳
375.昆仑拳
73.小京香拳
74.小虎拳
75.飞虎拳
76.三环套月拳
77.五行少林
78.小凉套
79.三路炮
80.五路燕青霸黑
81.太子拳
82.五路五子拳
83.五子拳
84.反功拳
85.反功力
86.文少林
87.开四门
88.太平架
89.木兰拳
90.天刚拳
91.反劲
92.反狈二狼
93.六步大架
94.六角式
95.手杖拳
96.四路活腿
27.少林拳十趟
28.少林精拳
29.少林溜腿
30.少林靠身捶
31.内家少宗拳
32.五封拳
33.六拳势
34.六盘架子拳
35.五路关东拳
36.凤凰落宝
37.六路短打
38.双醉拳
39.四门拳
40.甘凤池十三手
41.四击拳
42.四平拳
43.卯时拳
44.四青拳
45.玉环捶
46.四路架
47.头趟
48.头趟套
49.连手短打
7.少林四趟拳
8.少林罗汉拳
9.少林连手短打
10.少林折
11.少林昭阳拳
12.少林柔拳
13.少林铁牛盾拳
14.少林阐
15.少林腿
16.少林潭腿式
17.少林七十二法
18.少林三十二势
19.少林大八步架
20.少林大战拳
21.少林太子拳
22.少林地趟八路
23.少林杂拳
24.六架势
25.水浒拳
26.少林架柔拳
417.画眉拳
418.虎豹拳
419.一字拳
420.豹拳
421.二连拳
422.八法拳
423.七星捶
424.上八路
425.三门桩
426.四门架
427.青莲拳
429.大梅花拳
430.小梅花拳
431.五子桩
432.护门拳
433.花如意
434.七式拳
435.八刚拳
116.灵球
117.乱拳
118.岳飞斩手
119.金手拳
220.罗汉闪电掌
221.夜行势
222.拗步少林
223.武松醉打快活林
224.狄青拳
225.夜战八方势
226.封锁架
227.架子拳
228.神化少林
229.洗心拳
230.南北拳
231.桌子捶
232.埋伏拳
233.唐拳
234.鸳鸯步
235.鸳鸯楼
236.浑元掌
318.鲁智深抢酒
319.鲁智深醉拳
320.鲁智深醉跌
321.鹞子拳
322.螃蟹拳
323.开山拳
324.仿鸟迹
325.虎拳
326.岩鹰拳
327.八母拳
328.八卦散手掌
329.六十四掌
330.龙行八卦推手
331.老八掌
332.八卦太极拳
333.三世七
334.六合八法拳
335.五行太极
336.太极五星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