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7课_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中华书局)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第7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学习目标1.背诵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描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及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情况。

3.说出秦统一的时间及其历史作用。

4.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预习导学1.商鞅变法(1)战国时期各国改革:①目的: 富国强兵。

②主要改革:魏国李悝改革、楚国吴起改革和秦国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政治方面——削弱贵族特权,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③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

(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得到改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2.3.都江堰4.秦统一六国(1)人物: 嬴政。

(2)过程:①起止时间:公元前230 年~公元前221 年。

②先后灭掉韩、魏、楚、燕、赵、齐六国。

(3)作用:①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年的混战局面;②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合作探究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问题一:虚拟商鞅变法的历史场景:法令颁布后,社会各阶层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大变革的时代,如果你们作为当时的新兴地主、农民、奴隶主旧贵族或各国国君,如何看待这次变法?支持还是反对?*(1)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讨论,每组派代表阐述作为当时的新兴地主、农民、奴隶主旧贵族或各国国君对变法的看法。

①新兴地主:变法承认了我的私田的合法性,还可以自由买卖了,我又有机会大赚一笔了,可以安安稳稳地睡好觉了。

哪天,我要在战场上立了功,没准儿还能加官晋爵呢!②农民:摆脱了奴隶身,我可要努力多干些活,这样就可以不用被官府征去服徭役了,可以多留下点粮食。

③奴隶主旧贵族:这简直没王法了,世道变了,世世代代的贵族身份到我这就结束了?要我去打仗?门都没有。

这个商鞅,哼,咱们走着瞧!④国君:这个新法好啊,我的臣民们各司其职,经济发展,兵强马壮,也不用担心地方谋反了!(2)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①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②商鞅变法得到了掌握国家统治实权的开明的秦孝公的大力支持;③商鞅采用“徙木赏金”的做法取信于民,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商鞅变法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得到了广大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⑤商鞅具有改革家的魅力和勇气,敢于坚决同阻碍变法的旧势力进行斗争。

【最新名师精品】中华书局初中历史七上《第7课 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六国》PPT课件 (4).ppt

【最新名师精品】中华书局初中历史七上《第7课 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六国》PPT课件 (4).ppt
——《韩非子》
1你能说出商鞅变法的作用是什么吗?
2想一想: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顺应了当时生产发展的要求, 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
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 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 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生 铁农具 产 力 牛耕 提 高 兴修水利
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至迟春秋末年已使用, 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D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政府
免除了他的徭役
C.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
成了小地主
D.四十五岁后,他卖掉了所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
奖励,后来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志的是
C
A.用磨制的石镰收割庄稼 B.带木柄的耒耜在农业上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 D.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3.通过变法,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的是 A
A.秦
B.齐
4.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C.楚
D.燕
C
A.商周 B.春秋时
C.战国时期 D.秦朝
5.都江堰属于 A.防洪工程
D
B.灌溉工程
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 在岷江中游修都江堰
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公田
私田
生产关系大变革
奴隶
农民
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奴隶主
地主
二牛抬杠 试一试,你肯定能行!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C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下列事件,成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标

2016秋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上第7课《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六国》ppt课件4

2016秋中华书局版历史七上第7课《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六国》ppt课件4

背景
农 业 大 变 革 铁农具 牛耕 兴修水利 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至迟春秋末年已使用, 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 在岷江中游修都江堰 公田 私田 农民 地主
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生产关系大变革
社会性质大变革
奴隶 奴隶主
商 鞅
秦 孝 公
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向前发展必须变革。
• 三、【评价任务】 • 1、通过对商鞅、李冰、嬴政等历史人物的学习, 使90%的学生了解商鞅、李冰和嬴政这些历史人 物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的贡献。 • 2、通过铁犁牛耕及商鞅变法的学习,使85%的学 生认识战国时期是生产力大发展的时代,是社会 大变革时代.
1.商鞅变法 背景(1)春秋以来,奴隶主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____,转化为 ___。租种土地的人,变成___(2)战国时期 为确立___发展 ____,各国掀起___运动。时间:公元前___年。条件:__的支 持。特点:是各国变法运动中效果最显著地一次变法。内容: (1)国家承认__,允许_____。(2)奖励_ ___(3)建立 _____。作用:(1)秦国的____得到发展。(2)军队____不 断加强。(3)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____国家。 2.各国变法的影响:(1)___逐步确立起来。(2)__和___的 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3)我国____形成了。 3.著名的都江堰 时间:__人物:__地点:__。地位:是闻名____的____工程。 作用:消除了___,灌溉了__,使成都平原变成了____
秦国变法舌战图
秦孝公
旧 贵 族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改 革 派
商鞅
百 姓 立木为信 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 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

精选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第7课 商鞅变法与秦统

精选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第7课 商鞅变法与秦统

精选2019-2020年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第7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巩固辅导九十七第1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商鞅变法D、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央电视台曾有一则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

”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修建的时期为( )A、春秋B、秦朝C、西汉D、战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水旱从水,不知饥馑,…天下谓之天府“。

此水利工程是指( )A、郑国渠B、灵渠C、广通渠D、都江堰【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A、灵渠B、都江堰C、大运河D、永济渠【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是( )A、推行县制B、奖励生产C、奖励军功D、承认土地私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都江堰建成以后,受益最大地区是( )A、关中地区B、中原地区C、成都平原地区D、汉江平原地区【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它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年奇观,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这句话中的“它”是指( )A、长城B、灵渠C、都江堰D、大运河【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7世纪日本仿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史称( )A、商鞅变法B、大化改革C、明治维新D、光荣革命【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 )A、允许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C、实行“连坐法”D、推行县制【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出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的是奖励军功。

推荐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推荐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第7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商鞅变法等史实的学习,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学习难点: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看书做下题一、商鞅变法:1、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都进行政治和社会改革,魏国______的改革,楚国________的改革都很重要,战国中期,商鞅在秦国主持的改革被称为“________”影响最为深远。

2、商鞅变法的内容有:①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②经济方面:__________________③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等3、商鞅变法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二、铁器和牛耕____时期,铁制农具迅速推广,铁制农具种类多,有____、____等还有______犁我国最迟在______末年已经使用牛耕铁器和牛耕三、都江堰1、战国时期,秦国蜀守_______在岷江中游修建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_______使成都平原成为“________”。

四、秦统一六国1、统一六国的秦王是______、统一时间是_________2、秦先后灭掉的诸侯国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灭掉的是____、达标测试1.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推行“秦国新法的代表人物是A.管仲 B.商鞅 C.秦始皇 D.北魏孝文帝2.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B.颁布均田令C.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D.奖励耕战3.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都进行了迁都 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C.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4.战国时期,使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A.商鞅变法 B.李悝变法 C.管仲改革 D.秦孝公改制5.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导学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导学

第7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学习目标1.背诵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描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及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情况。

3.说出秦统一的时间及其历史作用。

4.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预习导学1.商鞅变法(1)战国时期各国改革:①目的: 富国强兵。

②主要改革:魏国李悝改革、楚国吴起改革和秦国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政治方面——削弱贵族特权,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③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

(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得到改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2.铁器牛耕生产工具的改进表现战国时, 铁制农具迅速推广,主要有铁铲、铁锄等最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牛耕进一步得到推广意义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都江堰4.秦统一六国(1)人物: 嬴政。

(2)过程:①起止时间:公元前230 年~公元前221 年。

②先后灭掉韩、魏、楚、燕、赵、齐六国。

(3)作用:①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年的混战局面;②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合作探究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问题一:虚拟商鞅变法的历史场景:法令颁布后,社会各阶层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大变革的时代,如果你们作为当时的新兴地主、农民、奴隶主旧贵族或各国国君,如何看待这次变法?支持还是反对?*(1)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讨论,每组派代表阐述作为当时的新兴地主、农民、奴隶主旧贵族或各国国君对变法的看法。

①新兴地主:变法承认了我的私田的合法性,还可以自由买卖了,我又有机会大赚一笔了,可以安安稳稳地睡好觉了。

哪天,我要在战场上立了功,没准儿还能加官晋爵呢!②农民:摆脱了奴隶身,我可要努力多干些活,这样就可以不用被官府征去服徭役了,可以多留下点粮食。

历史中华书局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 习题

历史中华书局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 习题

第7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统一六国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曾在秦国进行变法的是()A.管仲 B.吴起 C.李悝 D.商鞅2、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农业技术的进步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农业产量的提高3、战国前期,七个诸侯国中,相对落后的是()A.秦国 B.魏国 C.燕国 D.赵国4、商鞅变法发生在()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5、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是()A.秦穆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6、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在()A.公元前359年 B.公元前356年 C.公元356年 D.公元359年7、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废除土地国有制,不认为私有 B.重农抑商C.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8、战国时期比较彻底的变法运动是()A.管仲改革 B.周世宗改革 C.商鞅变法 D.王安石变法9、战国末年,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A.齐国 B.燕国 C.楚国 D.秦国10、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在()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11、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灭六国,诸侯西来的顺序是()①韩国②赵国③魏国④楚国⑤燕国⑥齐国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①④⑤⑥C.③④①②⑤⑥ D.④⑤①②③⑥1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二、材料题阅读材料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秦琅邪石刻上的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请回答(1)两幅图反映了秦统一后的什么措施?实行这项措施的原因是什么?(2)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统一后,把什么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什么文字。

(3)材料二中提到的器械一量,指的是什么措施?(4)这些措施的颁布有何作用?三、探究题商鞅进行变法前夕曾与代表贵族势力的大臣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中华书局版〕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 教学PPT课件

〔中华书局版〕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 教学PPT课件
第七课
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
廉价、粗 糙、不精 细、硬度 不够,不 耐用
石器
骨器
蕴藏丰富、开采方 便,质地坚硬、便
于制作工具
青铜虽硬, 但比较脆, 易断,很少 用于农业生

青铜器
铁 器
一变:劳动工具改进—铁制农具 kp34
铁制农具
(主要有铁铲、铁锄)
出现:春秋时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
推广:战国时期
铁制农具为什 么能较快推 广?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爱因斯坦 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佚名
5.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战功 D.推行县制
6.育人中学为迎接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举办了古代文
化知识竞赛,其中有一道题是“我国闻名世界的古代防 洪灌溉工程是什么?”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是( )
A.都江堰 B.赵州桥 C.通济渠 D.永济渠
7.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 ) A.广东省 B.广西省 C.四川省 D.陕西省
46、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费尔巴哈 47、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高尔基
48、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奥斯特洛夫斯基 49、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莫洛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桓公 晋文公 宋襄公 秦穆公
楚庄王
春秋时期形势图
战国七雄
燕 赵 秦 魏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 个怎样的时代?
第七课
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
教学目标 1.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与作用。 2.了解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及都江堰的情况。 3.掌握秦国的统一。
一、商鞅变法
1.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1)魏国——李悝 (2)楚国——吴起 (3)韩国——申不 害 (4)齐国——邹忌 (5)秦国——商鞅
目的:为了富国强兵
2.商鞅变法
分类 目的 削弱贵族 特权,加 强中央集 权 内容 划定自上而下20级爵位(奖 励军功,建立军功爵位制) 全国划为31个县,县令 (长)由国军直接任免 (建立县制) 废除土地国有制,实行私 有制,土地可以买卖 经济
大力发展 社会经济
作用
提高了军队战 斗力,加强了 中央集权
战国时期 各国变法的结果
• 1.什么制度逐步确立起来了? 封建制度 • 2.哪一个阶级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地主阶级 • 3.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 4.我国的什么社会形成了?
封建社会
总结: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 土地私有出现
变法运动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封建社会形成
(1 )它是由谁修建的?
三、都江堰
• 位置:岷江中游,今四川都江堰市 • 修建时间:战国时期 • 主持修建者: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 功能:防洪灌溉
结果:“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 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统一六国
公元前221年
四、秦统一六国
1.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2.经过:先后灭掉韩赵魏 楚燕齐 3.作用: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年的混 乱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 历史上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 家。
答:它是由李冰主持修建的。
(2 这个工程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内江的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 业,外江供分洪。 (3)它为什么会在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答:原因是:①都江堰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灌溉土 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史最悠 久的水利工程。②它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 是古代劳动人民呢的智慧结晶。
政治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统一度量衡
建立封建土地 所有制,促进 了经济发展
意义:确立了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 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 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 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 了,为什么?
• 商鞅变法是非常成功的。因为,一场 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不取决于主持改 革者的生与死,而是取决于这次改革 的目的是否达到了。因为旧贵族的反 对,商鞅被处以车裂,说明守旧势力 的猖獗和统治者的昏庸;但是商鞅推 行的改革是秦国的经济发展起来了, 秦军的战斗力不断增强,所向无敌, 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富强的国 家,这充分证实了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耒耜
青铜铲
石器
铁农具
《管子》记载:春秋 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 耕种土地。
战国时期铁农具复原图
《山海经》上记载的 铁矿山,达三十多处。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二 用
生产力水平提高
扩大: 战国时期
2.牛耕的使 用
使用:春秋末年 推广:战国时期
农业发展史上 的一次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