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瓷器鉴定

合集下载

钧窑瓷器鉴别方法:从古至今的图文鉴定

钧窑瓷器鉴别方法:从古至今的图文鉴定

钧窑瓷器鉴别方法:从古至今的图文鉴定本文根据《钧瓷发展编年史》,集中讲述唐代钧窑瓷器、宋代钧窑瓷器、元代钧窑瓷器、清末钧窑瓷器、七八十年代新工艺钧瓷、到现代钧瓷的特点,通过钧窑瓷器的不同时期的钧瓷特点来鉴别钧瓷。

唐代钧窑瓷器的鉴别大家都知道,我国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即唐代是钧瓷的创烧期,要鉴别唐代钧窑瓷器,首先我们先来看唐代钧窑瓷器的典型器型只要有哪些?典型器型:腰鼓、壶、罐、碗、盘、坛、注子、瓶等!其次,是从胎体釉色上进行区分,那么唐代钧窑瓷器的胎体釉色具有哪些特征呢?主要表现为:胎质土黄,釉色以黑白为主色调,黑中隐蓝,蓝中泛白,蓝黑白相间!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唐代钧窑瓷器的整体工艺特点主要是:多为器皿型,实用为主。

造型凝重简练,庄重丰满,在1250~1300℃一次烧成。

在黑、青和褐釉的基础上施以含铁、钛成分的釉料,经高温焙烧后泛出灰蓝、乳白和暗黑等繁复的花色彩斑,有一定装饰效果,釉层肥厚,常有釉泪、釉痕、釉淌等凹凸现象,造型丰润圆满,浑实庄重,凸显恢弘和庄严。

宋代钧窑瓷器的鉴别在我国宋朝时期,钧瓷的发展达到顶峰,集中在宋哲宗(1086-1100年)与宋徽宗(1101-1125年)时期,此时期的钧瓷称为“宋钧”。

宋哲宗时期的钧窑瓷器典型器型主要有:盘,碗,炉,盒,洗,盆,壶等日用瓷。

从胎体釉色上,主要有以下特点:胎体呈现:白褐、灰白、灰褐色;釉色呈现:天青,天蓝,月白,色泽匀净淡雅。

整体工艺特点:在花瓷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了铜红釉的窑变机理,钧瓷生产有了一定规模,民窑不断涌现,艺人开始崭露头角。

釉层较厚,釉质莹润,层次感强,釉质较细,呈乳浊状。

宋徽宗时期的钧窑瓷器典型器型主要有:花盆,盒奁,鼓钉洗,出戟尊等陈列瓷。

在胎体釉色上发展较大,窑变色彩更加丰富,主要有:红、蓝、青三大类十余种窑变色彩。

整体工艺特点:器施满釉,刻有汉文数号一至十,由大至小。

釉色光亮莹润,葱青肥厚,胎质坚固,端庄规整,工艺规范,制作精细。

钧瓷的鉴定技巧和方法

钧瓷的鉴定技巧和方法

钧瓷的鉴定技巧和方法一、看造型。

钧瓷的造型明代以前有壶、碗、盘、碟、枕等,品种不是很多,多为当时的日用品,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如果有谁拿一件活环瓶造型,说是古代的,那肯定是假的。

因为这种活环工艺是新中国成立后恢复钧瓷生产过程中,钧瓷艺人借鉴玉雕的艺术手法推出的新品种,古代是没有的。

另外,还有一些造型古代也没有,如虎头瓶、益寿瓶等,都是现代产品。

二、看工艺。

古代钧瓷的制作为手工成型。

主要有手拉坯和印坯。

这两种成型方法都会在器物的内表面留下手工痕迹,如手拉坯的旋纹、肋肢纹,印坯手刮的泥纹等,这可以通过观察器物的内腔而看到。

而现代注浆产品的内表面光滑平整,足部内有足窝与外足相对应。

另外,注浆产品厚薄均匀,不像手拉坯下部较厚重。

但要注意不能单以产品的轻重定真伪,因为注浆产品也可注得很厚。

注浆产品与手拉坯、印坯产品还有一个区别,就是注浆产品坯体外部若修整不好,模子对接缝处容易出现凸起线,有的为上下线,呈左右对称状,有的腰部呈现一圈线。

所以,从成型工艺上看,注浆者肯定是假冒古代的。

当然,现代作伪也有用手工的,这就要综合各种因素来分析判断。

三、看釉色。

从时代特征上看,钧瓷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釉色,如唐代的黑釉蓝斑,宋代的紫红花釉,宋元两代的天青、天蓝、月白釉等。

而瓜皮绿、大火蓝釉产品,清朝之前是没有的,清末以后才有。

从釉质上来分析,宋代的红釉往往发紫、发蓝,呈现乳光,色调深沉稳重。

而后世的钧红釉,要么釉色纯红、乳浊度低,要么虽也发紫发蓝,但釉质玻璃感强,光泽明亮。

如果作旧杀光,则又显得过于晦暗,显然与古钧不同。

后世仿造的一种天青釉器,是在氧化焰中烧成的,釉里边混有钴的成分,色调与古钧有较大差别;而用还原焰烧成的铁呈色的天青釉产品,就须结合胎质、造型、做工、烧成等因素来判断其真伪。

四、看底足。

宋代官窑钧瓷底足一般抹有芝麻酱色釉或较薄的青白釉,多数刻有一到十的数码字。

但上好的器物当时均已选入皇宫中,不好的统统被打碎深埋地下,所以民间极少见有完整的官钧器物,若有者一般皆为仿品。

钧瓷的鉴定技巧和方法

钧瓷的鉴定技巧和方法

钧瓷的鉴定技巧和方法
钧瓷是中国传统的瓷器之一,其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被誉为“瓷器之冠”。

钧瓷的鉴定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和方法,才能准确地鉴定钧瓷的真伪和价值。

鉴定钧瓷的真伪需要从外观上入手。

钧瓷的釉面应该是均匀的,没有明显的气泡和裂纹,釉面的颜色应该是淡蓝色或淡紫色,而不是过于鲜艳或暗淡。

此外,钧瓷的胎体应该坚硬而脆,没有明显的瑕疵和裂纹,而且质地应该均匀,没有明显的颗粒感。

鉴定钧瓷的真伪还需要从器型和纹饰上入手。

钧瓷的器型通常比较简洁,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而且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形和瑕疵。

钧瓷的纹饰通常是以“天青色”为主,纹饰的线条应该流畅自然,没有明显的断裂和错位,而且纹饰的色彩应该均匀,没有明显的色差。

鉴定钧瓷的真伪还需要从历史和文化背景上入手。

钧瓷是中国传统的瓷器之一,其制作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鉴定钧瓷的真伪需要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制作工艺、器型、纹饰、用途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判断其真伪和价值。

鉴定钧瓷的真伪需要综合考虑外观、器型、纹饰、历史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因素,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和方法,才能准确地鉴定钧瓷的真伪和价值,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清代钧瓷鉴别方法

清代钧瓷鉴别方法

清代钧瓷鉴别方法
钧瓷是一种珍贵的传统瓷器,而清代是中国钧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对于清代钧瓷的鉴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观察釉色:真正的清代钧瓷釉色丰富,有青、紫、褐等色,且色泽自然,没有任何人为添加的痕迹。

如果釉色过于鲜艳或者不自然,那么很可能是假冒的钧瓷。

2. 检查釉面光泽:钧瓷的釉面有“酥油光”,这种光泽是其他瓷器无法模仿的。

如果釉面没有这种光泽,那么很可能不是真正的清代钧瓷。

3. 观察釉面开片:钧瓷的釉面有“冰裂纹”,这种开片现象是其他瓷器无法模仿的。

如果釉面没有这种开片,那么很可能不是真正的清代钧瓷。

4. 检查胎体:清代钧瓷的胎体坚实,质地细腻,无任何瑕疵。

如果胎体松软或者有瑕疵,那么很可能不是真正的清代钧瓷。

5. 鉴定底款:真正的清代钧瓷底款通常有“钧”、“禹”、“官”、“哥”、“弟”等字样。

这些字样都是用毛笔书写的,字形古朴,有一种历史的沉淀感。

如果底款字迹模糊或者字形不古朴,那么很可能是假冒的清代钧瓷。

6. 鉴定年代:清代钧瓷的烧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达到鼎盛的是宋代。

因此,如果一件清代钧瓷的年代标注早于宋代,那么需要谨慎对待。

总的来说,对于清代钧瓷的鉴别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借助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判断真伪。

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建议在购买时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家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以避免购买到伪造品。

宋金元时期钧窑瓷器与现代新仿品的特征比较及鉴定

宋金元时期钧窑瓷器与现代新仿品的特征比较及鉴定

宋金元时期钧窑瓷器与现代新仿品的特征比较及鉴定一、钧窑真品的特征总结:1、红斑自然,红色有层次,釉釉流动感;单色钧窑的釉也钧窑比较强的流动感。

2、底足的胎氧化成红褐、深褐、黄褐色,色调有深浅变化。

有的底足施芝麻酱釉,颜色也有深浅变化。

3、胎、釉结合处有自然的红石红线,线条有深浅变化。

4、釉面的开片力度感比较强,线条粗细有变化。

以下图片均为真品局部。

二、现代钧窑仿品的特征现代仿品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1、红斑死板,釉流动感较差,红斑与釉面的沁染不明显。

鉴定要诀:红斑死板者,绝大多数是假货。

2、釉面的开片成网格状交叉,无粗细和层次变化。

有的开片浅淡,无力度,粗细及深浅层次一致。

鉴定要诀:此两种形态的开片,必为假货。

3、底足的火石红、黄泥或芝麻酱釉的颜色深浅一致,无层次变化。

原因:这样的底足是人为一次做成了,而非在烧制或埋藏过程中自然形成,所以颜色一致,无变化。

因此也就是新仿品。

以下均为现代仿品欢迎关注“古陶瓷鉴定学堂”微信订阅号:方法一:点击手机右上角“…”,选择“查看公共账号”,选择“关注此公共账号”。

方法二:在微信“添加朋友”搜索微信号“guci315”,选择关注。

古陶瓷鉴定有偿服务公告:古玩深似海,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为了避免买到新仿假货,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本人现在提供有偿鉴定服务。

一、鉴定须知:1、鉴定的器物需有清晰的整体、底足和局部图,图片不清晰者不受理。

2、高古瓷和明清瓷都可以鉴定。

鉴定结论包括,真假、年代、窑口、器物品名等信息。

3、限于图片鉴定的局限性,鉴定结论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购买建议)。

4、每件收取微信红包20元(从图片不能给出确切结论的不收费)6、需要鉴定的朋友,请加个人微信gutaoci99,留言并发图。

二、个人简介:伍秋鹏,大学考古硕士研究生毕业。

从事文物考古、收藏鉴定实践20年。

擅长古陶瓷鉴定。

曾在文物部门工作多年,曾为大学文博学院教师,讲授中国考古学、古陶瓷鉴定等课程。

怎样鉴定钧瓷真伪呢?

怎样鉴定钧瓷真伪呢?

怎样鉴定钧瓷真伪呢?
钧瓷是由宋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烧制出来的瓷器,它具有色调之美,窑变可控之美等,价值极高,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

那么,怎样鉴定钧瓷真伪呢?钧瓷真伪的鉴定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钧瓷的特征,特点来鉴别其真伪,这种方法要求鉴定者对钧瓷很熟悉,富有经验,但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钧瓷鉴定专家,也难免走眼。

钧瓷真伪鉴定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如“火化种子分析”与“热释光”等采用专业的仪器来鉴定钧瓷的真伪,这种方法的鉴定误差较少,能对瓷器烧制的年代进行比较准确的鉴定,但会对古瓷器造成损害。

说说钧窑瓷器鉴定要点

说说钧窑瓷器鉴定要点

说说钧窑瓷器鉴定要点要想青春不留遗憾,小伙必须敢想敢干。

钧窑系在今河南省禹县神屋镇、八卦洞等地,事先属钧州,故名。

河南郏县、临汝、登封、安阳,河北磁县,山西浑源等地也仿烧钧瓷,从而构成一个庞大的钧窑系。

从北宋一直延续到金、元时代,钧瓷昌盛期很长,北宋早期曾作爲贡品进入宫廷。

次要商品是一种五光十色的“窑变”釉瓷器。

其釉色最富特点。

次要着色剂是氧化亚铁,经低温复原构成青色或蓝色的主基调。

又采用氧化铜爲着色剂,经低温复原形成白色的窑变釉。

由于施釉较厚,在烧制进程中釉水熔融活动,红蓝等色交相辉映,构成千变万化的艳丽颜色。

釉色有天青、天蓝、月白、海棠红及玫瑰紫等,非常丰厚。

釉面上常带有密密层层的“棕眼”(斑点),出现出独有的艳丽精巧,构成钧瓷的十分突出的特征。

此外,釉在熔融形态下活动,釉面上会发生一种弯曲的细条纹,好像蚯蚓在泥中爬过的痕迹,故称“蚯蚓走泥纹”。

钧瓷的造型表现爲激烈的仿古意味,特别是仿商周青铜器,在模拟中有创新,既古拙庸俗,又有时代风格。

钧瓷中最具代表性、最爲珍贵的,是北宋早期爲宫廷烧制的摆设瓷,如出戟尊等元至明初钧窑玫瑰紫釉出戟尊一、均瓷特征:润:釉质有玉的温润感、光泽柔和,不同于普通瓷釉贼亮的浮光,而是一种乳光,这种乳光使钧釉的光泽如玛瑙普通,似玉非玉胜似玉,有一种温润优雅的质地美感。

活:釉面有动感,不死板。

罕见到流过足的钧瓷釉面特别美丽,就是釉面比拟活的缘由。

钧瓷只要釉面活才干表现出比拟好的艺术效果。

其口沿、凸棱、炫纹、乳钉之处釉面脱口、出筋,发生虚与实的比照变化的美感,都与釉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纯:釉质纯洁的窑变单色釉,如天蓝、天青、月白、豆绿等,色纯而不杂。

釉具有前述厚,润活的特点,釉面往往有开片纹路,欣赏起来有纯洁的美感。

变:釉面颜色变化丰厚,五彩浸透。

一件瓷器釉面上同时呈现多种复杂的颜色,很难用言语来描述,可谓紫中藏青、青中透红、红中寓白、白里泛蓝、蓝中有绿,各种颜色交错在一同,变化万千。

宋代钧窑的特点及鉴别方法

宋代钧窑的特点及鉴别方法

宋代钧窑的特点及鉴别方法我折腾了好久宋代钧窑的特点及鉴别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咱先说宋代钧窑的特点吧。

钧窑的瓷器那颜色可特别了,它有种独特的窑变效果呢。

就像天上的云霞一样,你不知道啥时候会变出特别美的颜色来。

比如说,一块瓷器上可能有蓝色紫色还有像晚霞那种红色,就感觉像画家用好多颜色在上面随意涂抹但是又特别好看。

钧窑的釉质也很有特点,感觉特厚实,就像冬天涂了好几层护手霜的手一样,滑溜溜的但是又能感受到那种厚实。

对了,一般钧窑的器型也比较规整,像那种瓶瓶罐罐的,线条都很流畅。

再说说鉴别方法。

我一开始瞎摸索的时候可吃了不少亏呢。

我看到颜色花花绿绿的就以为是宋代钧窑,结果被人笑了。

鉴别钧窑的时候,一定要看颜色的自然度。

有一次我看一件钧窑瓷器仿品,那颜色红得忒假了,像用劣质颜料涂上去的,一点也没有那种窑变的灵动。

真正的宋代钧窑颜色过渡特别自然。

还有那个釉质啊,真品的釉表面的小细纹很细腻,就像老人皮肤上的小皱纹,很轻很浅,要是那种粗粗麻麻的纹路,那多半不对。

我有一回就被这给坑了,看好一个钧窑瓷器,纹路粗糙得很,但是当时被颜色骗了,没重视纹路,后来才知道错了。

再看器型,如果器型怪异,线条不流畅,很可能就不是宋代的。

我见过那种形状歪歪扭扭的号称钧窑的瓷器,太假了。

还有个很重要的点,看底部啊。

宋代钧窑底部往往有一些很特别的痕迹,比如支钉痕,而且这个支钉痕大小和排列啥的也是有讲究的,要是支钉痕看着是新做的,特别扎眼那种,那肯定有问题。

我试过拿放大镜看支钉痕的细节,粗糙的就不行,真品的痕迹就算小但特别规整。

像窑口的特征也得心里有数。

有的钧窑瓷器落款或者窑口特征和已知的宋代钧窑特征完全不搭边。

我以前看到个瓷器标榜是宋代钧窑,但是窑口特征完全对不上我的认知,后来发现果然是假的。

这鉴别宋代钧窑的事得多看真品,就像你认人一样,看得多了自然就能分清真假了。

而且啊,自己拿不准的时候就多请教些高手,我就经常找那些老行家问,他们指出的很多坏习惯我都慢慢改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钧窑瓷器鉴定
一、造型
要全面研究钧窑瓷器,必须了解钧窑所处的历史环境。

正如前文所述,钧窑的兴盛与宋徽宗密切玻璃质料含量过高,且烧成工艺又未能达到宋钧水平,故而仅能得貌似。

过去古玩商人中流行一句行话:“钧窑不带红,一辈子要受穷。

”说明当时钧窑文物中,没有红斑者,价格远远低于带红斑的。

其实评论钧窑瓷器的价值,并不能单纯以釉色定论,红釉固然难烧,又是钧窑首次大批生产,其斑斓的红斑也确实令人赏心悦目。

但没有红斑的,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月白釉出戟尊、月白釉匜等,虽没有红斑,但造型庄重,做工精细,仍不失为国宝级的文物。

二、铭文
钧窑瓷器底刻有“一”到“十”的数字铭文,并非所有钧窑瓷器都有此铭文,这主要见于尊、盘、盆、奁和洗造型之上。

其铭文为烧制以前刻上。

据考古发现证明,数字为配套而刻,一号最大,十号最小。

此外,故宫中旧藏钧窑瓷器还有刻宫殿使用铭文及乾隆御制诗的,多为清代宫廷工匠所刻。

其铭文有“养心殿”“长春书屋”“重华宫”“静憩轩用”“瀛台”“涵元殿用”“明窗用”“漱芳斋用”“虚舟用”“金胎玉翠用”“建福宫”“凝辉堂用”等。

字体工整,刻工精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件钧窑枕,刻乾隆御制诗一首:“汝州建青窑,珍学柴周式。

柴已不可得,汝尚逢一二。

是枕犹北宋,其形肖如意。

色具君子德,睟面映于背。

髻垦虽不无,穆然以古贵。

今瓷设如兹,脚质在所弃。

贵古而贱今,人情率若是。

然斯亦有说,鲁论示其义。

大德不逾闲,小德可出入。

色润玛瑙釉,像泯烟火气。

通灵旁孔透,怡神平底置。

我自霄衣人,几曾此安寐。

”诗后题“乾隆丙申中秋御题”。

钤印有二,为“比德”和“朗润”。

是诗当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所作。

此外,乾隆还于乾隆二十九年、四十一年、五十七年分别写过咏钧窑瓷器的七首诗。

刻诗的均为宫廷工匠,属“大内高手”,其字体刚健俊秀,后人实难模仿,这也是鉴定的要点。

三、鉴定要点
第一,首先分清宋钧和元钧。

后者多见,但其价值与宋钧相差甚远。

元钧产地很多,河北、河南、山西、浙江、广西等地都有生产,主要特征是胎质粗松,釉色僵硬。

浙江铁店窑产品曾远销国外,1976年韩国木浦沉船出土钧窑系瓷器,即为铁店窑产品。

造型有花盆、瓶等,其胎质为灰黑色,坚硬致密,釉色多为月白和蓝斑。

胎体则较薄,釉质不如宋钧厚重,地方特点十分明显。

第二,其次要分清后仿之品。

后仿宋钧者,明代仅见宣德仿钧盘、碗两种,颜色均为玫瑰红色,虽无款识,但造型为宣德典型器。

故宫博物院收藏宣德仿钧盘两件,台湾清玩雅集个人亦藏一件与故宫的完全一样,米糊底,玫瑰红色。

至清代雍正、乾隆景德镇窑所仿最佳,这些仿品都是唐英任督陶官时所仿,属于官仿官,其制作精细,几可乱真,如不仔细分辨,还真会鱼目混珠。

但仿品毕竟是仿品,与真物相比,还是有区别的。

如故宫博物院陶瓷馆曾展出清雍正仿钧窑鼓钉洗一件,通高7.3厘米,其口径23.5厘米。

宋钧窑鼓钉洗底刻“一”号者,通高在9.2厘米~10.5厘米之间,口径则在23.5厘米~26.3厘米之间。

底刻“二”号者,其高为8.7厘米,口径为22.5厘米。

底刻“八”号者,其高为
6.8厘米,口径为17.5厘米。

可见仿品的高与口径之比与真品是不相合的。

仿品造型与真品近似,但略有差异,真品口沿为方棱形,器足内敛。

仿品口沿为唇口,器足外撇。

弦纹和鼓钉纹仿品不如真品轮廓分明。

若以刻“二”号者为据,则仿品低于真品1.4厘米,若以刻“八”号者为据,则仿品略高出真品近0.5厘米。

仿品和真品的最大区别在于釉色。

宋真品釉色有标准的“蚯蚓走泥纹”,仿品釉色则无此特征。

“蚯蚓走泥纹”系因多次施釉,多层厚釉相叠,烧成过程中釉层开裂,相互渗透熔融所致。

所有仿品在烧成时,均未掌握此工艺要点,故都不会有这种自然流淌渗透的“蚯蚓走泥纹”。

包括近现代新仿钧窑产品,尽管造型、釉色近似,但始终未掌握好施釉工艺的要点,故其釉色都不得神韵。

这是鉴定后仿钧窑瓷器最需仔细辨认的一点。

唐英所仿钧窑瓷器虽系仿器,但仍然有较高的价值,况且传世品也不是很多,又是官窑产品,至今仍是珍贵的文物。

近现代新仿钧窑产品不少,尤其是最近10年,产量剧增,其中仿元钧有比较成功的作品,碗、盘、炉都有,尤以碗最多,而仿宋钧者,至今未见有仿得八成以上的成功者,主要是釉色,顶多也只达到元钧的九成。

读者若想不上当,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到大博物馆中,仔细观赏宋钧瓷器,尤其是釉色,只要熟记真品釉色,就会有一种识别真伪的直觉。

后仿者釉中玻璃质过多,均有后期开片,而宋钧很少有开片的。

此外,釉面配方也有问题,这是要害问题,读者只需观其与真品的颜色对比,就可知道其“败笔”之处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