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二复习提纲PDF.pdf
通用技术第二册提纲(1)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一、常见结构的认识(必考)1.结构的概念:从力学角度来说,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结构形状不同,其抵抗外力的能力也不同。
物体的结构类型通常可以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不同的结构类型有不同的结构特点。
壳体结构利用整个表面来分散压力。
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由许多不同的部分组成,这些组成部分通常称为构件。
温馨提示:2.结构的受力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结构都能抵抗来自外界的各种作用力和自身重力。
根据构件的受力和变形的形式,我们可以将结构受力分为:受拉、受力形式指结构在力的作用下形变的趋势。
例如:人坐在椅子凳面板上,凳面板会有弯曲的趋势,所以凳面板受弯曲。
温馨提示:二、稳固结构的探析(必考)1.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它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三种: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结构的形状。
静止状态结构稳定的根本原因是:结构的重心所在点的垂线是否落在支撑面内。
如落在支撑面内,则不会倾倒。
提高结构稳定性的方法:(1)降低重心;(2)增大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3)改变结构形状。
3.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1)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外力与形变的力,称为内力(F)。
应力(σ)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积上(s)所产生的内力。
其公式为σ=F/S。
如果达到某一极限值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应力可以作为表示结构构件强度的基本指标。
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三种: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三角形是框架结构中最基本的形状之一,它结实、稳定,所用材料最少。
在长方形或六边形的框架中间。
加上支撑构件,构成三角形,可大大增加结构强度。
(2)构件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两种:铰连接和刚连接。
通用技术必修二复习

《技术与设计2》知识点复习高二()班姓名:学号: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一、常见结构的认识1、无处不在的结构◆结构: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
例:苍耳子与尼龙搭扣、鸟与飞机、鹰眼与导弹跟踪系统(自然结构应用于技术领域)2、结构与力◆力的形式:拉力、压力、、、3、结构的类型◆实体结构:结构体本身是◆结构:结构体由组成◆结构:层状的结构二、稳固结构的探析1、结构与稳定性◆结构的稳定性: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的能力。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①重心位置的高低(独脚茶几)②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的大小(底座越大越结实)③结构的形状:三角形结构◆结构的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就是稳定的。
(例:不倒翁、比萨斜塔)方法:降低、增大3、结构与强度◆结构的强度:结构具有抵抗被破坏的能力。
(例:拔河时绳子断了、地震中房子倒了)◆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①结构的形状(最好采用三角形、拱形)②结构的③构件间的(连接和连接)4、结构与功能(结构改变导致功能改变)三、简单结构的设计◆考虑影响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因素联系《技术与设计1》的技术试验、设计方案构思四、经典结构的欣赏(技术与文化的结合)◆赵州桥◆飞檐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一、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1、认识流程◆: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例:自行车前轮装圈上轴过程)◆环节:必不可少(例:螺钉安装前需冷藏)2、流程的表达◆流程图:方框和箭头◆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程序图3、生活中的流程◆洗衣做饭、看病打针、旅游车程4、生产中的流程◆软皮椅的生产流程P46◆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时序不可颠倒)◆轴承的工艺流程二、流程的设计1、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流程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环节和时序;对于有严格时间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例:小铁锤的锤头加工流程图(P52):→→锯割→锉削→划螺孔中心线→→→→→小铁锤的锤柄加工流程图:下料→磨削圆头→→三、流程的优化◆流程优化的内容:○1优化:例—书本P55(制作台灯的流程优化)○2优化:例—书本P55(加工工艺优化)○3优化:例—书本P56(配送路线安排的成本优化、某公司对工作过程的改革)○4优化:例——书本P57(银行自动取款机的发明、数控机床)⑤优化:例——书本P58(洗衣流程的优化、银行火车站等的服务质量的优化)第三单元系统与设计一、系统的结构1、什么是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构成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2)要素(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3)整体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所没有的2、系统的分类(1)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例: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系统;飞船、房舍等属于人造系统)(2)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例:计算机硬件属于实体系统;软件属于抽象系统)3、系统的基本特性(5个)◆:①影响整体②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
结构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结构的五种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结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
其受力特点是:。
如实心墙、大坝等。
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
其受力特点是:。
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
其受力特点是:。
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如埃菲尔铁塔等。
)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的能力。
、②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③。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①、②、③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类:和。
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外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
如:门与门框的连接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
如:榫接、胶接、焊接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也直接影响事物的功能。
符合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和要求,因素,公众和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控制要求和一定的等。
①设计项目——②设计要求——③设计分析——④设计方案——⑤呈现草图(如:设计相框、雨伞架、垃圾桶、鞋柜、衣架、笔桶等)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
——与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合理性、工艺精湛程度等。
文化角度:文化寓意与传达,美学原则,反映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特征,个性特征等。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一、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1、流程的含义:a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
包含环节与时序。
2、流程对生活工作、生产的意义:b对生活工作: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使我们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碘盐和味精佐料的加放流程、青霉素注射流程等)对生产: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
2024高考通用技术基础知识复习必修2第2单元流程及其设计课件

3.流程设计的步骤
知识点四 流程优化的基本要素
1.含义 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效 果,这一过程称为流程的优化。 2.目的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保证安全生产等。 3.总体思路 流程的优化应在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指标 的优化,综合权衡,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班级组织结构图没有时序,不符合流程的含义。
典例 2 (2023年浙江6月选考)某厂瓦 楞纸箱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 图所示。下列对该流程的分 析,正确的是( D ) A.晾制纸板后必须经过模切才 能制成纸箱 B.印刷与模切的时序可以颠倒 C.模切与粘箱是并行工序 D.晾制纸板与钉箱是串行工序
30
晾晒 衣服
7
(1)机洗衣服和晾晒衣服这两个环节必须采用___串___行工序,电饭锅煮饭与
洗、切、炒菜同时进行,则这两个环节采用了__并____行工序。
(2)小明妈妈完成全部家务所需最短时间是___4_7__分钟。
(3)收拾房间与洗、切、炒菜这两个环节的时序__可__以__(选填“可以”或“不
可以”)颠倒。
要素,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合理 的流程设计,并用流程图表达 出来
水平三 水平一
流程的优化
分析流程优化过程中的基本
(1)分析流程优化的基本要素 要素,结合技术需求对已有流 水平二
(2)进行简单的流程优化
程进行优化
水平三
教材研析·固基础
知识点一 生活、生产中的流程
1.流程的含义 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一种行为进行的程序,可以 理解为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去做事情的顺序。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合理的时 序和程序过程,就是流程。 (1)流程就是做事的顺序。 (2)科学合理的流程是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保障。 (3)科学的流程不是自然形成的,是设计、改进的结果。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必修2)总复习 好用~~~必过!!

《通用技术·必修1、必修2》总复习 2011、5、16一、选择题1. 下列活动是属于科学活动而不是技术活动的是()A.蒸汽机的制造 B.相对论的发现C.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D.桥梁的设计2.核能相对于其它常规能源具有安全、高效、环保、储量丰富等等诸多优势,但核不扩散条约规定只允许少数几个核大国发展核能利用技术,限制甚至制裁一些国家研究核能技术,这个案例说明技术具有()DA.两面性B.创新性C.专利性D.社会属性3.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开启了抗生素时代,挽救了无数生命;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迅猛发展,抗生素束手无策,许多重症感染者因此死亡,这主要反映了技术的()AA.两面性B.创新性C.专利性D.目的性4.设计人员想要对使用的普通手机进行改造,即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手电照明功能,以方便夜间行路照明。
这种改造属于()BA.技术发明B.功能革新C.结构革新D.外观设计创新5.制作一张小板凳需要运用到到物理学、几何学、化学、美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知识,这说明了技术具有()A.目的性B.创新性C.综合性D.两面性6.下面各项不是我国《民法通则》中规定的知识产权的内容的是()CA.著作权B.专利权C.继承权D.商标使用权7.关于设计的本质说法正确的是()CA.设计的本质是人类的需求B.设计的本质是为人类服务C.设计的本质是创新D.设计的本质是实用8.福特先生设计的生产流水线使得福特汽车成本下降,销量大增,福特公司成为当时最大的汽车企业,生产流水线的设计主要体现了设计的()DA.技术规范性原则B.实用性原则C.可持续发展原则D.经济性原则9.继可降解购物袋和环保家电之后,各大汽车企业纷纷利用新能源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研制新型汽车,以实现低碳减排的目标。
这主要体现了设计原则中的()A.美观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可持续发展原则 D.技术规范原则10.下列说法符合我国国家制图标准规定的是()A.图样中的汉字应写成楷体字B.比例是实物的线性尺寸与其图样中的相应图形尺寸之比C.粗实线主要用来绘制可见轮廓线D.尺寸三要素包括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11.市面上销售的电源插座便宜的只要几元钱,贵的可达上百元,但尺寸、耐压等技术参数都符合国家规定,可以满足一般使用需要,这说明这些电源插座的设计符合设计的( ) A.创新性原则 B.技术规范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可持续发展原则12.下列不属于“标准件”的的是( )A .机械行业的螺钉、螺母B .电子行业的电阻、电容、晶体管C .电视机的外壳D .机械行业的滚珠轴承 13.下列不属于技术图样的是( )A.草图B.柱状图C.三视图D.透视图14.某设计师绘制出一设计图纸后,并标注其比例是5:1,某边长的实际长度是100cm ,我们在图形中标注此边长时,应标注( )A.500cmB.20cmC.1000D.100 15.根据如图所示的实体图,画出的三视图,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16. 根据主视图、俯视图画出的左视图,正确的是 ( )17、下列各三视图中正确的一组图是 ( )ABCDAB C DA B C D18、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A.木材、黏土、塑料是天然材料B.胶合板、玻璃、纸张是合成材料C.石材、塑料、混纺料是混合材料D.塑料、玻璃、钢铁是合成材料19 下述对于工艺操作流程,正确的是( )20. 在下面各组的控制系统中.一定是闭环控制系统的一组是( )DA.计算机的CPU上的风扇的转速控制、光控路灯B.光控自动窗帘、自动门C.校园铃声系统、十字路口的红绿灯D.水箱水位自动控制、空调21、下面关于流程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流程环节的时序都是可以调整的B.流程是由若干环节组成的,时序是不可调的C.有的流程时序可调整,有的流程时序不可调整D.环节多的流程才能调整22、下面关于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系统是一个整体,即具有整体的特性功能、目标和作用的有机整体B.系统的目的性是指每个系统都具有特殊的功能C.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D.在一个系统中,有时各子系统之间是互不相干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23、07年8月17日无锡市区,一辆汽车由于刹车片零件质量有问题,使刹车迟缓而造成重大车祸。
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学业考试知识点复习课件

第一章 结构及其设计
知 识 第二章 流程及其设计 框 架 第三章 系统及其设计
第四章 控制及其设计
第一章 结构及其设计
第一节 初识结构 一、结构的含义与功能: 1、结构是指物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确定的搭配和排列决定了 物体的性质和形态。结构本质是为了承受力和抵抗变形的。 2、结构的各组成部分,通常称为构件;物体的主体框架与构造形式称为架构。 二、常见的结构类型 1、实心结构(大坝、墙体、城墙) 特点: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CD
C.适当增加底面支撑面积
D.升降架采用更高强度的材料
5.我国建筑物南北差异较大,其中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 由矩形的拱、斜的昂和方形的斗、升等组成,一般位于柱与梁之间,把 建筑物的屋楼挑出定距高。 不同时代、不同造型的斗拱, 成为学者判 断建筑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2、框架结构(房屋的门、窗)通常由杆件组成。 特点:有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
3、壳体结构(梁、拱、桁架)由曲面形板与边缘构件组成的空间结构。 特点: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
第二节 典型结构分析 一、单杠结构分析 1、单杠的构件有杠体、立柱和拉杆。杠体是
器械的主体,立柱和拉杆共同支撑杠体并承受荷载。 2、拉伸、压缩与弯曲 (1)构件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形状或大小的改变,
6.为了保证安全,传统家用压力锅的使用过程中,要先释放锅
内气压后才能打开锅盖。 从流程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 “放气”和“开锅盖"的先后顺序可以颠倒
B.“放气”和“开锅盖”都是流程中的环节
A
C. 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通用技术(复习提纲打印版)

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本章关键词:技术的价值技术的性质一技术的价值知识要点:1.技术与人(1)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产生的(2)技术产生之后可以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2.技术与社会总的来说,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使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产业结构和劳动者的素质)(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还丰富了人们在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的社会生活。
(4)技术在军事、政治、文化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技术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
3.技术与自然(1)人们依靠技术利用自然为人类繁衍生息提供的资源,并改造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2)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人们更应该注重依靠先进技术保护自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能力要求:1.了解技术对于人、社会、自然三个方面的作用与影响2.会结合实例从这三个方面加以简单的分析二技术的性质知识要点:技术的五大性质:技术的目的性、技术的创新性、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专利性。
1.技术的目的性总述: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的成果。
(1)技术的产生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法,从而满足人们在某方面的需求。
(2)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
(2)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两种形式。
3.技术的综合性(1)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技术侧重于解决问题,科学侧重于发现问题;二者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024高考通用技术基础知识复习必修2第1单元结构及其设计课件

典例 2 (2022年浙江1月学考)如图所示,一种复式杠杆起重器示意图,在力F的作用 下,手柄通过连杆带动摆杆将吸盘上的重物轻松平稳提起。图示位置摆杆 和手柄均处于水平位置,连杆与手柄垂直,下列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
A.手柄受弯曲
B.连杆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摆杆受拉
D.吸盘受扭转
解析 手柄3个受力点,受弯曲。连杆受拉,摆杆受弯曲,吸盘受拉。
教材研析·固基础
知识点一 结构的受力形式
基本受 力形式
图示
受拉
受压
特点
构件两端承受沿轴线方向的拉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构件沿外力的作用方向伸 长,截面变细 构件两端承受沿轴线方向的压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构件沿外力的作用方向缩 短,截面变粗
受剪切 受弯曲 受扭转
构件承受两个作用线相距很近、大小相
析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水平三
(2)探析结构强度
的因素,并写出试验报告 水平三
结构功能的实现 (1)感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欣赏经典结构的案例
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赏析 经典结构案例
水平二 水平二
简单结构的设计 (1)分析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 要因素 (2)设计并制作站立式办公桌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需求进行 简单的结构设计,并绘制设 水平一 计图样,做出模型或原型 水平二
特性 稳定性
影响因素 重心 支撑面 形状
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常见措施 加重底座,外壳轻便 支撑脚伸展、外张 桁架结构
3.不稳定结构的应用 倒置的啤酒瓶可以预报地震等。
知识点四 结构强度
1.含义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2.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 (1)结构的形状 对强度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结构体的形状,二是构件截面形状。不同横截 面形状的构件所能承受力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
结构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结构的五种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结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
其受力特点是:。
如实心墙、大坝等。
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
其受力特点是:。
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
其受力特点是:。
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如埃菲尔铁塔等。
)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的能力。
、②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③。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①、②、③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类:和。
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外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
如:门与门框的连接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
如:榫接、胶接、焊接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也直接影响事物的功能。
符合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和要求,因素,公众和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控制要求和一定的等。
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
——与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合理性、工艺精湛程度等。
文化角度:文化寓意与传达,美学原则,反映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特征,个性特征等。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一、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1、流程的含义:a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
包含环节与时序。
2、流程对生活工作、生产的意义:b对生活工作: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使我们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碘盐和味精佐料的加放流程、青霉素注射流程等)对生产: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
(例:自动流水生产线的发明、农业庄稼的种植流程)流程中工序的作业方式——串行和并行。
上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串行。
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并行。
3、时序与环节:a⑴时序: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
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
(例:买票→候车→检票→上车。
)⑵环节: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4、常见的流程表达方式(流程图):a流程图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模型表达、动画演示等。
5、流程图的识读和分析:c识读流程图的要点:⑴找流程的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⑵弄清流程中时序的体现与特征;⑶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不同的流程,产生的效益往往不同,“理解流程就是质量”、“流程就是效益”等。
二、流程的设计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c总体上:流程设计应该要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
具体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和资金、环境等。
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方法。
工艺:不同产品的工艺要求各异,流程设计也不同。
设备:生产设备的水平往往决定了流程的自动化水平。
人员和资金:不同的技术水平和必要的资金影响生产的过程、质量和周期。
环境:关注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环境对生产的反作用。
2、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a——见右图注:流程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环节和时序;对于有严格时间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3、简单流程的表达:c画流程设计框图的一般方法:⑴根据对事物的内在属性和规律的分析,以及有关的考虑,将流程的全过程,按每个阶段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分解为若干小过程——环节,并用方框表示环节。
⑵按照每个小过程应该经历的时间顺序,将各环节依次排开,并用箭头线连接起来。
例:小铁锤的锤头加工流程图:下料→划线→锯削→锉削→划螺孔中心线→钻孔→攻丝→倒角→淬火→电镀。
在设计和实施流程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这种对流程修改的过程,叫做流程的优化。
目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安全生产等。
○1工期优化:例——书本P55(制作台灯的工期优化)○2工艺优化:例——书本P55(法兰加工工艺优化)○3成本优化:例——书本P56(配送路线安排的成本优化)○4技术优化:例——书本P57(银行自动取款机的发明)○5质量优化:例——书本P58(洗衣流程的优化)注:工期优化目的是为了缩短加工时间。
主要手段是在不改变工艺的条件下,将某些环节的串行改为并行。
⑴内部条件:对流程内在机理的深入了解。
(例:对洗涤原理的了解,就会在流程中安排两次漂洗)⑵外部条件:流程优化要建立在“设备”、“材料”、“工艺”水平提高的基础上。
(例:只有在具备锻压设备时,才可能将法兰盘的加工改为少量切削加工)⑶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对一个流程的优化,可以是整体的全面优化,也可以是对某一个指标进行优化。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某一个指标得到了优化,而使另外的指标下降了。
比如,技术优化,可能使成本提高。
成本优化了,也可能使质量下降。
因此,在进行流程优化时,要综合平衡,以取得整体优化的成效。
第三单元系统与设计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以来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构成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2)要素(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3)整体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所没有的。
例:自行车的结构(1)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
例: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系统;飞船、房舍等属于人造系统。
(2)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
例:计算机硬件属于实体系统;软件属于抽象系统。
(1)整体性(全局、集合):——侧重于“部分影响整体”。
是系统的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观察和分析系统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1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
○2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之和。
例:巴尔扎克的塑像、“木桶理论”、一招不慎全盘皆输、弃卒保车、“阿波罗”登月飞船上的零件(2)相关性(匹配、关联):——侧重于“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联”构成系统的各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是彼此相关的。
例:古代建筑的“梁柱结构”、合金钢材料各种性能的相互影响、家庭装修工程(3)目的性(功能):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这是区别不同系统的主要标志。
(4)动态性(更新):物质都是不断变化,因此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5)环境适应性(自适应):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不断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1)什么是系统分析?系统分析一般是从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全面地思考与解决问题。
○1系统分析的目标: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
○2系统分析采用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加以周详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
○3系统分析产生的结果:拟订一套有效的处理步骤和程序,或对原系统提出改进方案。
例: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2)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1)整体性原则系统分析首先要着眼于子系统整体,要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先看全局,后看局部;先看全过程,再看某一阶段;先看长远,再看当前。
例:田忌赛马、丁谓修复皇宫、街道各部门施工 (2)科学性原则系统分析一方面要有严格的工作步骤,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用说服力。
例:种稻“三三进九不如二五一十”(3)综合性原则系统分析时还要注重综合性原则,要综合分析,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例:孝襄高速公路、都江堰水利工程、埃及阿斯旺水坝——在给定的条件(或约束条件)下,根据系统的优化目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的目标值达到最大化(或最小化)。
约束条件:对系统起限制作用的,并且是不可人为调节的。
影响因素:是指对系统的目标产生显著影响,并且可以人为调节的因素。
例:农作物种植系统的优化——农业间作套种、利润问题三、系统的设计——系统设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预定目标的系统的过程。
它包含对某个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同时需要运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对其设计过程进行分析、设计。
(一)系统设计应考虑的主要问题:c1、系统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要从整体出发,以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为目的。
2、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运用系统的思想综合考虑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冲突问题,注重各部分的横向、纵向联系。
3、系统设计方案的优化先从整体考虑优化,统筹兼顾,再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部分的设计。
(二)简单系统的设计:c举例:手电筒照明供电部分的设计。
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一、控制的手段与应用1、控制的含义:b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期望的目标发展,这就是控制。
按人工干预来分:人工控制、自动控制2、控制的手段:a按执行部件来分:机械控制、气动控制、液压控制、电子控制3、控制的应用:b(1)生活:控制应用到生活中,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周围的环境,使之满足人们的需要。
(2)生产:生产中往往需要对温度、湿度、压力、速度及加工动作等进行控制,控制在生产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3)军事国防:控制在军事、国防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1、简单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c概念: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的控制系统。
例: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防盗报警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公园的音乐喷泉自动控制系统、红外线自动门控制系统、普通电风扇风速控制系统、可调光台灯控制系统等。
特征:系统的输出量仅受输入量控制,输入量到输出量之间的信号是单向传递。
方框图:输入量:控制系统的给定量。
控制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发出控制命令的装置或元件。
执行器:直接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装置或元件控制量:执行器的输出信号。
被控对象:控制系统中所要控制的装置或生产过程输出量:控制系统所要控制的量。
2、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b概念:系统的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并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的控制系统。
例:供水水箱的水位自动控制系统、加热炉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花房温度控制系统、投篮、家用电饭锅保温控制系统、家用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等。
基本组成: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闭环控制系统多了检测装置、比较器。
3、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c4、控制器和执行器的作用:c控制器:对输入信号(偏差值)进行运算处理,并发出控制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