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超声的急诊应用
急诊科床旁超声在急诊诊断中的应用

急诊科床旁超声在急诊诊断中的应用超声技术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近年来,急诊科床旁超声在急诊诊断中的应用逐渐受到了重视。
本文将探讨急诊科床旁超声在急诊诊断中的应用和优势。
一、急诊科床旁超声技术简介急诊科床旁超声技术,即在急诊科或急诊室,医生使用便携式超声仪器进行实时超声检查。
与传统的超声检查相比,急诊科床旁超声具有迅速、便捷、无创等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二、急诊科床旁超声在合适场景中的应用1.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是急诊科床旁超声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心脏超声,医生可以快速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判断心血管疾病、心源性休克等紧急情况。
2. 肺部超声:对于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的患者,急诊科床旁超声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肺部情况。
例如,可以用于判断胸腔积液、肺炎等肺部疾病的存在与程度。
3. 腹部超声:腹部超声是在急诊科床旁超声中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腹部超声,医生能够快速评估腹部器官的情况,如肝脏、胆囊、脾脏、肾脏等是否存在异常。
此外,还可以用于判断腹腔出血、胆囊炎等紧急情况。
4. 血管超声:在某些急诊情况下,急诊科床旁超声可以用于血管超声检查。
例如,可以通过颈部血管超声评估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夹层等情况。
三、急诊科床旁超声的优势与局限1. 优势:a. 迅速:急诊科床旁超声可以快速获得影像结果,给予医生及时的诊断信息,缩短了诊断的时间。
b. 无创:与其他影像技术相比,超声检查无需利用射线或造影剂,对患者无辐射、无损伤。
c. 移动性:便携式超声设备的出现使得急诊科床旁超声可以在各个科室、急诊室中灵活应用。
d. 实时:急诊科床旁超声可以进行实时检查,医生可以通过即时观察来判断病情。
2. 局限:a. 操作者依赖性:急诊科床旁超声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超声技能才能进行准确评估和诊断,因此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对诊断结果有一定影响。
b. 部分结构的限制:由于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急诊科床旁超声在某些深部结构的评估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急诊科床旁超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应用论文

急诊科床旁超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床旁手提式超声在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对经超声检查且手术证实的76例急性腹部钝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床旁超声提高了腹部实质性脏器破裂及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率,赢得了宝贵的手术抢救时间及减少了检查途中的风险。
结论:床旁超声方便、快捷,有较高的诊断率及减少了检查途中的风险,应在急诊科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急诊科床旁超声【中图分类号】r65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66-01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交通事故的频发、高处坠落的事件的不断发生,导致越来越多的腹部钝性损伤的患者在外科急诊就诊,伤势多较危重,不宜作过多搬动和复杂的检查。
能否迅速做出正确诊断直接关系到抢救和治疗能否成功。
本院采用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与床旁超声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均为创伤急诊入院患者,男64例,女12例,年龄8~5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6例,撞击伤18例,坠落伤22例,钝器伤10例,。
就诊时间为伤后0.5h~7d,其中2小时内就诊占93%,有腹膜刺激征42例,合并多发骨折25例,颅脑损伤12例,胸部损伤23例,脊柱骨折11例,骨盆损伤9例,四肢骨折7例。
1.2方法:使用仪器西门子g50探头频率3.0mhz和5.0mhz。
线阵或凸阵实时超声显像仪。
常规检查肝胰脾肾实质脏器,观察肠间隙及实质脏器周围有无积液并测量。
观察形态变化,仔细分析各实质性脏器回声。
大部分检查是在床旁抢救操作间隙时间内完成。
患者仰卧位或斜侧位、斜坡位。
除根据病史和临床要求探查的重点部位作纵、横、斜等多切面探查外,还要对腹部作全面扫查。
重点观察实质脏器的轮廓线及包膜是否完整,内部回声是否有异常改变;空腔脏器有无节段性增厚与扩张;腹腔内是否有积气、积液征象,腹腔脏器随呼吸运动度和肠管的蠕动是否改变。
ICU患者床边超声应用

ICU患者床边超声应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床边超声成为了医生们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床边超声的应用,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和效果。
一、床边超声的定义和背景床边超声,又称为点-of-care超声,是指在患者床边进行即时超声检查的一种方法。
与传统的超声检查不同,床边超声无需将患者转移至超声检查室,能够在低廉的成本下提供及时和准确的诊断结果。
这一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生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做出判断,从而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在ICU中,患者的病情通常比较复杂,需要密切监护和快速干预。
床边超声作为一种快捷、可重复、无创的检查方法,为医生们提供了实时的解剖图像和功能信息,有助于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监测治疗效果。
二、床边超声的应用领域床边超声在ICU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是床边超声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对心脏的超声检查,医生可以了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评估心脏重要腔室和射血分数,判断心脏有无异常结构和功能,描绘心脏瓣膜的形态和功能等。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患者的循环功能、判断血流动力学状态、指导治疗和决策制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 肺部超声肺部超声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以及肺部病变。
通过超声波在肺组织中的传播,医生可以观察到肺部的气胸、肺水肿、肺不张等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
肺部超声还能帮助指导气管插管、胸腔穿刺等操作,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腹部超声腹部超声可以评估患者的腹部器官结构和功能。
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发现肝脏、胆囊、肾脏、脾脏等腹部器官的异常,判断有无脓肿、积液、肿块等病变,并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 血管超声血管超声广泛应用于ICU中的血流动力学评估和导管置入操作中。
通过血管超声,医生可以实时观察到血管形态和血流速度,评估循环状态、检测血管病变、指导血管插管等操作。
急诊床旁超声

急诊床旁超声急诊床旁超声(emergency bedside ultrasound)是指针对急危重患者进行的有重点、目标明确、由临床医师完成且检查结果直接影响临床决策的超声检查。
与传统的由超声科医师完成的床旁超声检查相比,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首先,急诊床旁超声检查是根据急危重患者病情的需求,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超声检查;其次,必须在床旁快速完成,有易于辨认的急危重病超声征象,便于临床医师学习及普及;第三,床旁超声检查可反复进行,动态观察,结合临床变化,综合考虑,以便准确评估患者病情。
一、适应证1.急性创伤患者的快速评估,排除脏器损伤所致的胸腹腔及心包腔积血。
2.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病情评估/病因鉴别。
3.休克患者的病情评估/病因鉴别。
4.急性胸痛/腹痛患者的病情评估/病因鉴别。
5.动、静脉血栓的动态监测。
6.引导有创穿刺操作,如胸腹穿刺、动静脉穿刺置管等。
7.其他应用包括颅内组织和脑血流检测、眼球和瞳孔评估、气道评估和气管导管位置确认、肾脏灌注监测、胃肠道功能评估、诊断骨折等等。
二、禁忌证无明确的绝对禁忌证。
三、应用内容1.针对创伤患者的FAST检查FAST检查(focus assessment with sonography for trauma,FAST)是针对创伤患者有重点的超声检查,探查是否存在因脏器损伤所致的胸腹腔出血。
FAST检查内容包括:双侧胸腔,心包腔,右上腹部肝肾隐窝(Morison’s pouch),左上腹部脾肾间隙,盆腔Douglas隐窝。
eFAST (extend FAST)检查则增加了双侧膈下间隙、两侧结肠旁沟。
适用于急性创伤患者的初步评估,尤其适用于突发群体性创伤事件,可以帮助迅速对受伤人员进行筛选和处理。
2.针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肺超声检查肺超声检查(lung ultrasound or chest ultrasound)是急诊床旁超声技术应用于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评估的重要内容。
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对评估及救治多发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对评估及救治多发伤的临床应用价值创伤是目前急救医学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特别是多发伤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故努力提高相应的救治水平至关重要。
多发伤常伴累及胸腹部联合损伤,急诊救治时常需要借助影像学对病情评估和处理,CT扫描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但其均有操作复杂、费时等一定的局限性。
本研究从2013年6月~2015年2月,经严格规范培训合格的B超室医师应用超声检查对急诊入院的多发伤患者进行常规快速判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6月~2015年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共97例,损伤严重度(ISS)评分为16~40分,平均(24.3±11.2)分,其中女性30例,男性67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35±11)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50例,高处坠落伤22例,重力压伤10例,人为暴力伤8例,其他7例。
1.2入选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
1.3 排除标准①未行CT扫描;②胸腹部损伤致胸腹壁创面、敷料及胸壁皮下气肿等影响超声检查不能完成超声检查者。
1.4方法1.4.1检查方法采用急救中心的固定设备SonoSite MicroMax彩色便攜超声机黑白超声机。
检查者为已经严格规范培训合格的B超室医师,根据结果于检查后1~2 h内完成胸腹部CT平扫检查。
1.4.2判断方法患者取仰卧或侧卧位,评估内容包括心包腔有无积液、双侧胸腔有无气胸和积液、腹腔有无积液,阳性即为气胸或游离液体[1]。
如检查结果均呈阴性,但存在可疑阳性症状或体征者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进行B 超检查,如≥48 h无阳性发现则确定为阴性[2];如检查结果呈阳性者则及时行相应部位的CT扫描。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床旁超声评估与CT扫描检查结果一致性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急诊床边FAST B超检查在急诊危重病中的诊治优势

急诊床边FAST B超检查在急诊危重病中的诊治优势目的探索急诊床边FAST B超检查在急诊危重病中的诊治优势。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诊危重病患者为该次实验对象,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且分别实施常规B超检查和床边FAST B超检查,每组3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漏诊率、灵敏性、生存率、检查完成时间、诊断正确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完成时间(4.36±1.48)min、灵敏性(96.67%)、漏诊率(3.33%)、生存率(100.00%)、诊断正确率(96.67%)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急诊床边FAST B 超检查在急诊危重病中診治效果显著。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dvantages of emergency bedside FAST B ultrasound diagnosis in the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B ultrasound diagnosis,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bedside FAST B ultrasound diagnosis,and the misdiagnosis rate,sensitivity,survival rate,examination completion time and diagnosis accuracy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amination completion time,sensitivity,misdiagnosis rate,survival rate and diagnosis accurat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4.36±1.48)min,96.67%,3.33%,100.00% and 96.67%,which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emergency bedside FAST B ultrasound diagnosis in the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is obvious.[Key words] Emergency bedside;FAST B ultrasound diagnosis;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dvantagesB超具有诊断性高、操作方便等特点,而便携式床边B超不仅具有操控灵活、手提方便、体积小等特点,还可在不移动患者前提下,随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对此临床上不仅常用于急诊床边检查,还用于急诊医生外出就诊工作[1]。
超声科在急诊服务体系中的职责

超声科在急诊服务体系中的职责超声科在急诊(含抢救)服务及急性创伤、重要脏器急性功能不全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中应积极配合临床科室,优先支持急危重症患者检查:
1.根据临床科室需求,超声科提供相关急诊检查项目或非急诊
检查项目。
对急危重症患者设立“绿色通道”,优先对其进行检查,后补记费用,保证患者及时就诊;患者检查结束后一般在10分钟内发出超声检查报告,疑难病例先与主管医生沟通,于1小时内发出检查报告。
2.如果急、危、重症患者就诊人数过多,同时出现数个急诊患
者的情况,按先重后轻原则,有条件时专门设立“绿色通道”
诊室以备用。
3.当检查患者出现突发病情变化,威胁生命安全时,立即停止
超声检查,就地实施抢救,并请急诊科现场指导。
4.住院部各病区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科室可申请24小时急诊床
旁超声会诊。
超声科值班医师接到急诊床旁超声申请电话后,应该在10分钟内到达检查地点开展工作。
5.超声科保障提供24小时又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检查服务,
实行二线班制度;值班人员需保证通讯畅通。
6.超声检查结果达危急值标准时,超声诊断医师对该患者按“危急值制度”处置。
床旁超声技术在麻醉学、重症 医学和急诊医学中的应用

床旁超声技术在麻醉学、重症医学和急诊医学中的应用床旁超声技术已经成为麻醉学、重症医学和急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床旁超声技术,医生可以在病人床边进行实时的超声检查,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病人。
在麻醉学方面,床旁超声技术可以用于确定气管插管的位置,避免误吸和气胸的发生。
在手术中,医生可以通过超声技术实时监测心脏、肺部和血管的情况,提高手术安全性。
在重症医学中,床旁超声技术可以用于诊断和监测心肺功能、血流动力学和输液效果等。
对于危重病人,床旁超声技术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提高生存率。
在急诊医学中,床旁超声技术可以用于快速诊断和治疗急性胸痛、心肺骤停、创伤和其他急诊情况。
通过床旁超声技术,医生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作出诊断,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生存率。
综上所述,床旁超声技术在麻醉学、重症医学和急诊医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床旁超声技术将在医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旁超声的急诊应用
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 张国强 一.概述
国外急诊科医生应用床旁超声进行诊断或评估病情已十分普遍。美国急诊医师协会要求 急诊医生必须掌握急诊超声技术,而美国95%的一级创伤中-tl,(190家)要求急诊医生行床 旁超声检查。欧洲、日本的急诊医生已普遍使用床旁超声协助诊治。而目前国内急诊科医生 使用床旁超声的情况却是参差不齐,部分医院的急诊科已开始培i)lI、推广床旁超声的使用, 而大部分医院的急诊科在这方面尚属空白。急诊超声是超声医学非常局限的一个方面的应用,
吸变异指数(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下腔静脉最大径一下腔静脉最小径)/下腔静脉
最大径)有助于快速判断血容量。我们对28例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研究,液体复苏前 后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管径,并计算呼吸变异指数,同时测量CVP,分析下腔静脉管径及呼吸 变异指数与CVP的关系。结果显示下腔静脉最大径、最小径及呼吸变异指数与CVP均有相关
栓塞患者可以出现胸膜下结节,肺炎患者同样可以出现胸膜下结节。目前床旁超声诊断肺炎
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依靠发现实变的的肺组织,但并非所有肺炎均表现为肺组织实变, 部分肺炎患者为肺内弥漫性病变。我们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床旁肺部超声检查,记录超声 影像:肺实变、胸膜改变、胸膜下结节、胸腔积液。共纳入150例患者,随访至出院,将患 者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对比两组在超声影像上的差距;再将肺炎组患者分为cT有实变 组和CT无实变组,对比两组在超声影像上的差异;并对照超声与胸部X线在诊断肺炎上的
18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论坛一急救新技术
主动脉显示,可以适当加压,并变换角度。上述技巧有助于显示腹主动脉。 5.血管通路 急诊患者常需要建立可靠血管通道,以便于快速补液并进行容量监测,因此常常需要建 立中心静脉。传统方法建立中心静脉多凭手感盲穿,与操作者的经验有关。而休克、烧伤、 体位、先天血管缺陷等都可能导致患者盲穿失败,并可能出现气胸、血胸、局部血肿、误穿 动脉等并发症。采用床旁超声建立血管通路,具有以下优势:实时引导,全程可见;穿刺时 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减少并发症。
PiCCO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下腔静脉管径及呼吸变异指数与PiCCO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关系。 结果显示,下腔静脉最小径及呼吸变异指数与PiCCO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均有相关性,下腔静
脉管径及呼吸变异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血容量状态。上述研究均显示床旁超声探测下 腔静脉对快速评估血容量有一定价值。 3.肺部超声 由于肺为含气器官,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超声检查的“禁地”。但近年来,越来越多 的研究证实,超声对多种肺部疾病有诊断价值,如:肺水肿、气胸、肺炎、肺栓塞等。超声 探头放置在正常人的肋间,可以观察到A线。A线为超声波在探头和胸膜间多次反射形成的 伪影,它与胸膜平行、等间距且逐渐减弱。而肺水肿患者A线消失,出现B线。B线为肺间 质水肿后形成的伪影,它起于胸膜,与胸膜垂直、呈激光状、高回声、延伸至远场。有研究 显示,B线对心源性肺水肿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可预测肺动脉嵌顿压的高低。正常人使用 超声动态观察肺组织,可以发现胸膜滑动征,M型超声可以出现沙滩征;而气胸患者由于脏 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有气体阻碍,超声无法观察到活动的肺组织,表现为胸膜滑动征消失, M型超声出现平流层征。有Meta分析显示,床旁超声诊断气胸的敏感性优于X线,但与操 作者的技术有关。国内学者张茂等对135名多发伤患者进行肺部超声检查,对比床旁超声及 x线诊断气胸的价值,结果显示超声对诊断气胸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均高于床旁 x线。肺栓塞患者由于血管阻塞,外周肺组织血供受影响,超声可以发现胸膜下病变,变现 为低回声结节(三角形、圆形、线形或多边形)。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显示,352名CTPA 确诊的肺栓塞患者,采用床旁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70.5%。但是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不止肺
183
兰三!!:薹lIl5;;15;i曼量
The 5山cap;。a.F。rum on Emergency And cr;6ca.care Med;c;ne
性,且下腔静脉最大径、最小径及呼吸变异指数可以预测CVP值得高低,可以作为无创手段 监测患者的血容量。为了进一步研究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我们选取 8头幼猪为研究对象,制作脓毒症休克模型,并进行液体复苏,同时记录下腔静脉管径及
相对简单,适合于每一个急诊医生使用。急诊医生通过卜2天的培训就可以掌握急诊超声技
术,如:创伤检查、腹主动脉瘤、血管通路建立等。
二.目前急诊床旁超声的应用 1.创伤检查 目前常用的创伤常规检查包括CT和超声检查。但CT检查费用贵、有辐射,而且部分 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无法搬动,使CT检查难以完成。超声可以在床旁实施,而且是无创检查 手段,可以重复多次进行。但常规超声检查需请超声科医生会诊,耗时、不方便。因此,急 诊医生进行床旁超声检查可以弥补上述的缺点。FAST(Focused Abdominal
三.总结 床旁超声是急诊医生进行床旁快速诊断、评估病情的“利器”,在急诊科有广阔的应用 空间,急诊医生应掌握床旁超声。同时需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制定适合我国的急诊床旁超声 培训项目及相关资质认证。
185
Sonography of
Trauma)方案为针对腹部创伤的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国外已广泛 推广。该方案包括四个扫查部位:右侧肝。肾隐窝、左侧脾周区域、剑突下及耻骨上,发现液 性暗区为阳性。有研究显示,急诊医生完成FAST平均需3-5min,时间明显短于请超声科医 生会诊,而且急诊医生的诊断效率与超声科医生无显著差异,FAST方案可以缩短术前准备 时间,减少CT检查,减低费用。近年来,随着肺部超声技术的进展,改良的E—FAST方案 随之出现,除了上述的四个探查部位之外,还增加了对胸腔的扫查。胸腔的扫查包括两个部 分,一是探查液性暗区,二是探查是否有气胸。 2.容量评估 下腔静脉血管壁薄、顺应性好,为容量血管。一般情况下,吸气时由于胸廓内压下降, 导致下腔静脉回流至右,tl,的血液增加,下腔静脉管径减小;相反,呼气时胸廓内压升高,回 流至右心血量减少,下腔静脉管径扩张。当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时,下腔静脉管径会随 之塌陷,同时管径随呼吸运动的变化幅度会增加。使用床旁超声探查下腔静脉管径并计算呼
差异。结果显示:肺炎组胸膜下结节及胸膜改变的肋间个数均高于非肺炎组,CT无实变组 胸膜下结节及胸膜改变的肋间个数均高于CT有实变组,床旁超声诊断肺炎的敏感性、阴性
预测值和准确性均高于床旁x线 4.腹主动脉瘤 正常成年男性,腹主动脉直径约2.3cm;成年女性,腹主动脉直径约1.9cm;老年人, 腹主动脉直径约2.8cm。而腹主动脉直径>3cm则可诊断腹主动脉瘤。床旁超声检查腹主动 脉可以选用低频探头,这样声波可以穿透更深;同时增加声场深度;如果肠腔内气体影响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