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日用瓷的研制及性能评价_项金钟
抗菌日用陶瓷技术标准

5 一般要求
5.1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应符合GB/T 13522—2008中5.7.7对合格品的规定,同时应满足每件产品不超过6种缺陷。
5.2 抗热震性 5.2.1 成套或系列产品
餐具以中型盘、碗类产品为代表件,茶、咖啡具以杯、盅类产品为代表件,180 ℃至20 ℃热交换 一次不裂。 5.2.2 非成套或系列产品
a) 产品试生产定型鉴定时; b) 产品原料改变时; c) 生产工艺流程有变化时; d) 生产设备停产半年以上,重新投入使用时; e) 转厂迁址后恢复生产时; f) 生产工艺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 g) 合同要求时。 8.3.3 型式检验的样本应从本周期制造的并经过出厂检验的某个批或若干个批中抽取。 8.3.4 第 5 章检验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时,应重新取两倍量的包装单元中采样进行 进行核检,核检结果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整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 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按 GB/T 3302 的规定执行。 9.2 除无法标识外,应在每件产品底部及包装箱上加上抗菌标志、执行的产品标准的标准号和抗菌性 能指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 术语和定义
GB/T 5000和JC/T 897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日用陶瓷 domestic ceramic;ceramics for daily use;household ceramics 供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类陶瓷制品。 [GB/T 5000—2018,定义2.2] 3.2 抗菌日用陶瓷antibacterial domestic ceramic 在日用陶瓷的基础上,采用离子交换工艺,达到表面具有抗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功能 的日用陶瓷。 3.3 抗菌耐久性能 permanence of antimicrobial 模拟产品使用过程的清洗方式,经多次洗刷后的抗菌性能。 [JC/T 897—2014,定义3.2]
复合型抗菌陶瓷的研究_胡海泉

复合型抗菌陶瓷的研究胡海泉 江锦明(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吴大选(景德镇陶瓷学院)余亚琴(景德镇市卫生学校) 摘 要 研究了复合型陶瓷抗菌釉的配方和工艺,所研制的抗菌陶瓷在黑暗条件下24小时后,灭菌率100%。
经检测,其各种性能均达到国家日用瓷标准要求,并且由于双层釉的突破,降低了成本,并可实现生产实用化。
关键词 抗菌 陶瓷 双层釉 稀土激化1 前言抗菌陶瓷是于8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新的陶瓷品类,它具有抗菌、除臭、保健等功能,从而能够广泛应用于卫生医疗、家庭居室、旅游宾馆、民用或工业建筑,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抗菌陶瓷由于多将远红外材料、稀土光触媒系材料或银系材料喷、镀、涂于陶瓷釉面,在不同光源下起着激化或激活作用,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1~4]。
但都由于其釉表面的抗菌层(薄膜或高温喷涂层)在使用中容易磨损,而降低杀菌能力,而且生产成本高,难以大批量生产,阻碍了其市场化趋势。
基于国内外的研究开发成果和国内的陶瓷生产现状,本研究开发出一种复合型(光触媒系和银系复合)高效抗菌釉,施于高温素烧瓷胎上。
并且采用双层釉工艺,下部是基础釉,上层是基础釉中加入复合抗菌材料的高效抗菌釉,中温烧成,烧后制品具有杀菌率高、安全等特点。
经检测,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日用陶瓷国家标准。
2 实验2.1 实验原材料本实验所采用的化学原料为AgNO 3、Na 2PO 4、Al 2O 3、ZrO 2、Cr 2O 3、Fe 2O 3、TiO 2、ZnO 、SnO 2、La 2O 3、Nb 2O 5、Ta 2O 5。
将AgNO 3溶液与Na 3PO 4溶液按摩尔比3∶1的比例混合后搅拌,反应后生成Ag 3PO 4沉淀,将生成物过滤、干燥。
所用的矿物原料及其化学组成列于表1。
2.2 坯、釉配方及制备工艺以光催化系材料和Ag 3PO 4作为杀菌添加剂,其釉烧温度不高于1100℃。
本实验采用高温素烧、中温釉烧的二次烧成工艺,经反复实验确定坯、釉(基础釉)配方,详见表2~4(表3为熔块配方)。
一种抗菌卫生洁具、长效抗菌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一种抗菌卫生洁具、长效抗菌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一种抗菌卫生洁具、长效抗菌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嘿,宝子们!今天我要跟你们唠一唠一个超酷的东西——抗菌卫生洁具和长效抗菌陶瓷,顺便把它们的制备方法也分享给你们,这可算是我的独家秘籍哦。
咱先说说这抗菌卫生洁具和长效抗菌陶瓷到底有啥用。
想象一下啊,咱们家里的卫生间,那些陶瓷的东西,像马桶、洗手盆之类的,要是普通的,时间长了就容易滋生细菌,多恶心啊。
但是有了抗菌的陶瓷,就像是给细菌设了个屏障,让它们难以生存,这就大大提高了咱们生活的卫生水平,对咱们的健康那可是相当有好处。
那下面就到了重点——怎么制备这种长效抗菌陶瓷呢。
第一步,准备原料。
这就好比做菜得先准备食材一样。
咱得有陶瓷的基础原料,像是高岭土之类的,这就像做面包得先有面粉一样基础。
然后呢,还要准备抗菌剂。
这抗菌剂可是关键,就像做菜时候放的调味料,没它就没那味儿。
我可跟你们说啊,我第一次找抗菌剂的时候,那真是一头雾水,在材料市场转了好几圈,感觉自己就像迷失在森林里的小兔子。
不过后来问了很多有经验的师傅,总算是找对了。
这抗菌剂的选择可得慎重,要确保它对人体无害,同时抗菌效果还得好。
第二步,混合原料。
把咱们刚刚准备好的陶瓷基础原料和抗菌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这个比例可重要啦,就像调配鸡尾酒,各种成分的比例不对,味道就完全不一样。
我做过一次试验,抗菌剂放多了,那陶瓷烧出来都有点怪怪的,颜色也不对,就像一个化了浓妆的小丑,不好看还可能影响性能。
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比例来,一般这个比例是经过很多次试验得出来的,可别自作主张乱改哦。
第三步,成型。
把混合好的原料做成咱们想要的陶瓷形状。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一些模具啦,就像做饼干要用饼干模具一样。
可以是马桶的形状、洗手盆的形状,看你需要啥啦。
我记得我第一次做的时候,模具没弄好,做出来的陶瓷歪歪扭扭的,像喝醉了酒的大汉,站都站不稳。
所以这个模具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安装得也要牢固,这样做出来的陶瓷形状才标准。
【CN110015884A】一种抗菌环保日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85957.8(22)申请日 2019.04.10(71)申请人 福建省德化县冠鸿陶瓷有限公司地址 362500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城东工业区(72)发明人 李桂贤 刁龙海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代理人 郑浩(51)Int.Cl.C04B 33/04(2006.01)C04B 33/13(2006.01)C04B 33/24(2006.01)C04B 33/32(2006.01)C04B 41/86(2006.01)C03C 8/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抗菌环保日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一种抗菌环保日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坯体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高岭土30~45份、黏土20~25份、钾长石12~15份、松水长石14~18份、熟滑石粉8~11份、电气石5~8份、蛋白石2~5份、微斜长石3~6份、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0.8~1.2份、纳米二氧化钛1.5~2.5份、贝壳粉4~7份;釉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高岭土30~45份、钠长石15~20份、石英12~15份、方解石10~15份、氧化锌2~4份、电气石7~10份、蛋白石3~5份、微斜长石3~5份、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1.2~1.8份、纳米二氧化钛2~4份、贝壳粉8~12份。
该日用陶瓷抗菌效果好,负离子释放量大,烧结温度低,节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CN 110015884 A 2019.07.16C N 110015884A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10015884 A1.一种抗菌环保日用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坯体和釉面层;所述坯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岭土30~45份、黏土20~25份、钾长石12~15份、松水长石14~18份、熟滑石粉8~11份、电气石5~8份、蛋白石2~5份、微斜长石3~6份、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0.8~1.2份、纳米二氧化钛1.5~2.5份、贝壳粉4~7份;所述釉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岭土30~45份、钠长石15~20份、石英12~15份、方解石10~15份、氧化锌2~4份、电气石7~10份、蛋白石3~5份、微斜长石3~5份、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1.2~1.8份、纳米二氧化钛2~4份、贝壳粉8~12份。
抗菌长石质瓷

抗菌长石质瓷
周少华
【期刊名称】《技术与市场》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抗菌长石质瓷是一种高档瓷,它强度好,白度、透明度、光泽度高,急冷急热性能好。
该瓷还具有杀菌功能,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芽孢杆菌等三大病菌灭菌率达99.99%,达到国家高级细瓷GB3532—94标准。
抗菌长石质瓷无毒无害,对人体无副作用,符合国家卫生部标准要求,优等品、一等品率≥80%。
【总页数】1页(P24)
【作者】周少华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无机材料研究所,浙江杭州浙大路38号31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95.583
【相关文献】
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瓷睿刻长石质玻璃陶瓷全瓷修复体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J], 刘彩霞;范园园;李娜;宋培珍;彭凤梅
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瓷睿刻长石质玻璃陶瓷全瓷修复体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J], 刘彩霞;范园园;李娜;宋培珍;彭凤梅;
3.陶瓷上“长”出牡丹花——访洛阳牡丹瓷创始人、洛阳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学武 [J], 王丽莉;于洁旎
4.小载荷下干湿环境对长石质玻璃饰瓷与氟磷灰石饰瓷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 [J],
伊远平; 张珍珍; 贺林; 张少锋; 杨昊; 贺专
5.氧化锌对滑石质瓷性能的影响 [J], 康光宇; 杨春蓉; 江俊灵; 孙耀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米载银抗菌陶瓷

纳米载银抗菌陶瓷
李秀然;徐政
【期刊名称】《江苏陶瓷》
【年(卷),期】2002(035)002
【摘要】阐述了用来生产抗菌性日用瓷、卫生瓷和墙地砖等产品的纳米载银型无机抗菌剂(磷酸锆载银)的制备、性能、抗菌机理以及研究现状。
【总页数】2页(P6-7)
【作者】李秀然;徐政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74.73
【相关文献】
1.纳米载银沸石抗菌剂的制备及其在抗菌塑料的应用 [J], 陆漓;梁俊;黄忠辉;陈珍霞
2.载银氧化锆纳米晶陶瓷微滤膜抗菌研究 [J], 石纪军;吴也凡;周健儿;何汝杰;陈猛;王家衡;潘霞
3.载银纳米二氧化钛镀膜抗菌陶瓷的研究进展 [J], 王佳;彭兵;柴立元;王云燕;程明明
4.载银羟基磷灰石抗菌粉体和陶瓷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J], 徐伏秋;陈华军;丁梧秀
5.载银羟基磷灰石抗菌剂及陶瓷抗菌性能测定 [J], 王祖华;宋根娣;刘萍;杨瑞先;王佳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菌性陶瓷材料

抗菌性陶瓷材料
肖汉宁
【期刊名称】《中国陶瓷》
【年(卷),期】1997(33)5
【摘要】抗菌性陶瓷是一种新近研制并开始获得应用的功能陶瓷材料,抗菌剂可以从陶瓷釉料或涂层中引入。
本文对银系无机抗菌剂和氧化钛光触媒系抗菌剂的抗菌机理和抗菌效果进行了讨论。
并对抗菌性陶瓷的制备工艺和应用前景作了简要介绍。
【总页数】2页(P40-41)
【关键词】抗菌性陶瓷;银系抗菌剂;氧化钛;陶瓷;抗菌剂
【作者】肖汉宁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74.758
【相关文献】
1.纳米TiO2抗菌陶瓷材料的研究 [J], 杨驰;罗望华
2.抗菌保健陶瓷材料及制品的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J], 刘维良;李雄德;李毅坚;陈建华
3.抗菌陶瓷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赵文静
4.Ag掺杂HA粉体及陶瓷材料的制备和抗菌性能研究 [J], 李晓爽;于景媛;李强
5.包覆纳米复合颗粒多孔性陶瓷材料抗菌除藻研究 [J], 张伯熏;杨永钦;林鸿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菌日用钧瓷抗菌性能的检测影响因素分析和检测技术发展

t
r
oduc
tqua
l
i
t
nspe
c
t
i
onandr
e
s
e
a
r
chc
en
t
e
r,
Henan,
Xuchang,
461000,
Ch
i
na)
yp
yi
(
2KeyLabo
r
a
t
o
r
fS
t
a
t
eAdmi
n
i
s
t
r
a
t
i
onf
o
r Ma
r
ke
tRegu
l
a
i
on (Ana
l
s
i
sand As
s
e
s
smen
to
的数值,单位为菌落数(
CFU)。
5 结果与讨论
5.
1 对照样品的确定
抗菌日用钧瓷对照样品的确定在做抗菌性能检测
时很关键。抗菌率是通过添加抗菌釉料样品与未添加
抗菌釉料对照样品的菌落生长数量比值而得到的。对
照样品吸水率、表面质量、釉面平整度都会影响到检测
结果。现行行业检测 标 准 对 对 照 样 品 未 做 统 一 规 定,
相互作用所具备的更 加 优 异 的 抗 菌 性 能,弥 补 了 单 一
离子材料的不足,将两种离子材料的优点进行互补,得
到更加理想化的复合抗菌材料 [3]。
2.
2 抗菌机理
抗菌釉料中不断释放出银离子与细菌细胞壁和细
胞膜相互作用,使胞壁结构损伤、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 .52
12 .48
<0 .05
0.32
2 .97
7 .92
talcum(39) felspar(48) kao lin(8)
Experiment formula
0 .4628K2O 0 .1055Na2O
0 .0336CaO
0.7221A
l2O3
0 .0034Fe2O3
0 .4344MgO
本)薄膜粘贴法 3.2 抗菌率
抗菌碗的抗菌率列于表 4 。
表 4 抗菌碗的抗菌率(%) Table 4 The antibacterial rate of the antibacterial bowles
sam ple s
63A -1 63B-1 63B-2 63C -1 63C -2 66A -1 66A -2 66B-1 66C -1
注 :抗菌圈 =无菌区域的宽度
Baci llus (mm)
0 .1~ 0 .2 1 ~ 1 .5 0 .5 ~ 1
0 .3~ 0 .5 0 .1~ 0 .3 0 .1~ 0 .3
2~ 3 3~ 4 3~ 4 3~ 4 3~ 4 3~ 4
Staphy lo coc cus (mm)
2~ 3 3~ 4 2~ 3 2~ 3 2~ 3 2~ 3 2~ 3 3~ 4 3~ 4 3~ 4 3~ 4 3~ 4
(1.云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昆明 650091 2.云南易门瓷厂 , 云南 651100)
摘 要 :抗菌制品是目前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之一 。本文采用 自制的超 细新型无 机抗菌 材料 , 通过 研究探索制备出了具有良好抗菌效果的抗菌日用瓷 制品 , 在探讨 了各种 因素对抗 菌性能 影响的基 础上 , 优化获得了较佳的制备工艺 。
此外 , 我们还探讨了烧结温度对抗菌釉抗菌特性的 影响 。表 3 列出了两个典型抗菌釉的情况(其恒温烧结 时间为 8 小时)。由 表看 出 , 在所 试验 的温 度范 围(600 ~ 1350 ℃)内 , 均可保持好的抗菌效果 。 2.2 施釉 、烧成工艺及抗菌日用瓷制备
通常的抗菌陶瓷 制品采 用二次 或更 多次的 烧成工
7 .315SiO2
2001 年第 6 期
Na2O 0 .50
Caustic oda 6.18
Na2O 0.50
Ignition loss 1.39
图 1 抗菌釉制备工艺流程图 Fig .1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for the preparing antibacterial glaze
关键词 :无机抗菌材料 ;抗菌性能 ;抗菌日用瓷 中图分类号 :TQ17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9642(2001)06 -0001 -04
1 引 言
环境的污染打破 了我们 周围的 微生 物和细 菌的生 态平衡 , 污染给各种病菌 、细菌的繁衍生存创造了条件 , 使有害细菌无处不在 , 防不胜防 。有害病菌引起的各种 传染病 、病疾严重 危害着 人类 健康 , 甚 至导致 死亡 。这 方面的报导时常见诸报刊 , 有时甚 至引 起人们 的恐慌 。 据世界卫生 组织 1998 年统 计数字 表明 :1995 年因 细菌 污染造成死亡 的人数 为 1700 万 人 , 超 过了 二战死 亡人 数 。1996 年 , 在日本发生的大肠杆菌 O -157 感染事件 , 曾一度引起整 个世 界的 震 惊 , 由 此在 日 本掀 起了 抗菌 热 。在我国因病菌感 染的 事件时 有发生 , 例如 , 上海乙 肝病毒流 行 , 造成 巨大 损 失 。随着 人 们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对清洁安全性 的要求 越来 越高 。因此 , 包括 抗菌日 用瓷在内的抗菌制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已成为高技 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 1-7] 。
3.3 抗菌日用瓷的安全性评价 对抗菌日用瓷来说 ,除要求抗菌制品有好的抗菌性
(抗菌力)外 , 还 必须 根 据科 学的 毒性 试 验确 认其 安全 性 。而抗菌材料的安 全性决 定着用 以制 造的抗 菌制品 的安全性 。
因此 , 本试验委托有毒理检测资质的昆明医学院营 养与食品研究所就 抗菌材 料分别进 行了 急性经 口毒性
等安全性试验 : 检测结果表 明 , 其 LD50(半致死), 变异 原性等 各项
指标均超过至今报导的最好水平 。 主要检测结果与报 导的 日本最 好结果 的比 较见表
5 、表 6 。
表 5 YK-系统抗菌材料的 MIC 值与日本相关产品的比较 Table 5 The comparison of the MIC of the YK
关键在于高性能抗菌釉的制备和施涂工艺 。 2.1 抗菌釉的研究
对用于日用陶瓷制品的抗菌釉应满足以下要求 : (1)抗菌釉的力学 、热力 学性能 要与坯 体和 原有的 釉很好的匹 配 , 也就 是烧 出 的抗 菌陶 瓷制 品 不能 因力 学 、热力学性能不匹配而出现裂纹 、不光滑等 。 (2)加抗菌釉后不能影响原制品的色度和外观 。 (3)抗菌剂要很好地融入釉中 , 耐洗刷 。 (4)最好不要因施 涂抗菌 釉而 增加过 多的 工艺 , 如 增加烧结次数等 。 (5)在保证抗菌效果的前提下 , 要尽量地降低成本 , 减少抗菌材料的用量 。根据上述要求 , 我们采用选取适 当比例的抗菌材料加入原有釉中而制备抗菌釉的方案 。 本实验的日用瓷坯原料组成和普通釉配方详见表 1 、2 。 在上述前 提下 , 我 们采 用 在原 有 釉中 加 入 YK -1 型银系无机抗菌材 料搅拌混 合物均 匀而制 备抗 菌釉的 方案 , 加入的 抗菌 剂 分别 为 5 %, 10 %, 12 %, 15 %, 20 % 等 , 经实际试验及抗 菌性能 检测 , 认为 加入 10 ~ 12 %的 抗菌剂可较好地满足上述原则 , 从而获得了抗菌釉的较 佳配方及制 备工 艺 。其制备 工艺 流程如 图 1 所示 。关
DO I :10.16521/j .cnki .issn.1001 -9642.2001.06.001
第 37 卷第 6 期 2001 年 12 月
中 国 陶 瓷 CHINA CERAMI CS
VDole.c3.72N0o01.6
抗菌日用瓷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项金钟1 , 王毓德1 , 赵景畅1 , 周桢来1 , 柳清菊1 , 吴兴惠1 王以伟2 , 王儒林2 , 但益清2
第 37 卷 第 6 期
项金钟 等 抗菌日用瓷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3·
图 2 制备抗菌日用陶瓷的工艺流程图 Fig.2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for preparing antibacterial daily-ceramics
(2)喷涂法 :即在 施普 通釉后 , 再喷 涂一层 抗菌釉 , 掌握适当的喷涂量可获得满意的抗菌效果 , 此种方法增 加了一道工序及喷涂设备 ,但可有效地降低抗菌材料用 量 , 对原有的碗而言 , 其 成本仅 增加 0.2 ~ 0.3 元/支 , 有 很大的应用价值 。
本文采用自制的超细新型无机抗菌材料 , 制备了具 有良好抗菌性能的抗菌日用瓷制品 ,并探讨了各种因素 对抗菌性能的影响 ,获得了优化的工艺参数 。
2 制备工艺及实验研究
所谓抗菌日用陶 瓷就是 生产出 的日 用瓷制 品本身 具有抗菌 、抑菌功能 。这可通过对制品的表面进行涂覆 抗菌材料来实现 , 这类具有抗菌功能的涂层应满足如下 几点要求 :
Sintering temperature(℃) 1300 ~ 1350℃
表 2 日用瓷用釉的配方及组成 Table 2 The composition of the glaze
Formulat ion
Composition(%)
(%)
SiO2
Al2O 3
F e2O3
CaO
MgO
K2O
Quartz(11)
80 #
1000
(glaze)
1200
1320
1350
0 .5~ 1 0 .5~ 1 0 .5~ 1 0 .2 ~ 0 .5 0 .1 ~ 0 .3 0 .1 ~ 0 .3
600
2~ 3
800
3~ 4
70 #
1000
3~ 4
(glaze)
1200
3~ 4
1320
3~ 4
1350
3~ 4
收稿日期 :2001 -07 -13 基金项目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9E0002Q) 作者简介 :项金钟(1963 —), 男, 河南商丘人 , 博士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环境材料与工程研究 。
·2·
中 国 陶 瓷
于自制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已另文报导[ 4] 。
(1)施涂上的抗菌 材料 要经久 耐用 , 长期保 持抗菌
功能 ; (2)不影响原制 品的 外观 。 为此 , 本 实验 采用 表面
施涂抗菌釉的方案 ; (3)制作时要与原 工艺很 好匹 配 , 即最 好是 不改变
原工艺或对原工艺改变不大 。 为此 , 我们进行了 多项比 较优 化研究 , 解决 问题的
关于施釉我们试用了如下的方法 : 一次施釉 :即采用 一次 浸抗菌 釉的办 法 , 该 方法可 获得满意的抗菌效果 , 且不 增加工 序 , 但 需要抗 菌材料 较多 。 二次施釉 : (1)浸渍法 :即在施普通釉后再施一层抗菌剂 , 此方
法也可得到满意的 抗菌效 果 , 此方 法较一 次施 釉 , 增加 了一道工序 , 但可减少抗菌材料用量 。
0 .20
0.51
0 .13
4 .28
felspar(39) Experimental formula
kao lin(30)
0 .183K 2O 0 .032N a2O
ball clay(20) 0 .039C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