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

合集下载

古典中式风格家具及特点介绍

古典中式风格家具及特点介绍

古典中式风格家具及特点介绍
古典中式风格家具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历经千年的精华
所凝聚而成的家具。

其特点是:造型雄浑、线条简洁、布局合理、造型稳固、风格典雅、气氛温馨、木质材料纹理质地明显,木质部分多用紫檀木、红木和花梨木等,色泽纯正,框架和榫口处不用钉子、螺丝固定,而是采
用传统的几何拼合方式。

古典中式风格家具的样式多样,有床、床榻、桌、椅、屛风、差、几、罗汉床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

明式家具以木结构为
基础,形体古朴简洁,装饰简单朴素;清式家具则表现了雕刻匠人的大胆
创新,以花鸟、人物、山水为主题,雕刻细腻精致,充满了浓郁的装饰性。

总的来说,古典中式风格家具追求明快、大方、端庄和古朴,空间布
置合理,使人心静,充满典雅和文化内涵,是一种本土化的传统美学,在
当今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艺术品位和文化价值。

古代家具特点

古代家具特点

古代家具特点
古代家具特点:
1.造型简练、以线为主。

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

明代家具的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

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

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2.结构严谨、作工精细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

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

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券口、圈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

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古代时期:古代中国家具主要是指先秦至汉朝时期的家具。

古代家具的主要特点是简朴、实用和注重实际功能。

古代中国的家具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常见的木材有楠木、柚木、红木等。

家具形式较为简单,多数为块状结构,没有太多的雕刻和装饰。

家具的功能性强,设计注重实用性,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双木床、榻榻米、方几等,都是在古代时期比较流行的家具。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家具设计开始趋于精细化和华丽化。

宋代家具以实木制作,常见的木材有紫檀木、花梨木等。

宋代的家具形式多样,如案台、柜子、椅子等。

家具的设计注重美学和艺术性,尤其是在雕刻和装饰方面。

家具表面常常雕刻有植物花纹、人物故事等,给人一种繁复、精美的感觉。

宋代家具的特点是精致、典雅,注重软装饰,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巅峰时期,也是中国家具设计的黄金时期。

在明清时期,家具的制作工艺更加精湛,设计更加复杂、雕刻更加精细。

这个时期的家具设计注重对称、平衡和比例的关系,更多的采用对称的对联雕刻和纹饰。

明清时期的家具材料广泛应用木材,如黄花梨木、紫檀木、鸡翅木等。

这些木材质地坚硬,色泽纹理美观,适合雕刻和装饰。

明清时期的家具多为独特的造型,如八仙桌、明式餐桌、红漆木椅等。

这些家具造型独特、线条流畅,表现出了古代中国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品味。

除了上述几个时期,中国古代家具还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例如,中国古代家具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家具的造型和结构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追求。

家具的设计也注重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追求舒适和人体健康。

此外,中国古代家具还重视家具的质感和色彩,注重木材的纹理和质地,追求与自然相融合的色彩。

整体而言,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丰富多样,展现了中国古代人的审美追求和智慧。

中国各时期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各时期家具风格特点

装饰
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雕、镂、嵌、描,都为所用。装饰用材也很广泛, 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但 是,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 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如椅子背板上,作 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 卡子花等。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 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
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经 过几百年的变迁,时至今日,家具仍然牢固如初, 可见明代家具传统的榫卯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利用楔、 钉、竹钉、销、碧等零件,将 各部分紧密结合到一起,又可 自由拆卸再组装,这种散件组 装的方式既便于运输 。
制作讲究一致性,多采用一木连作,上 下一脉贯通, 保证了椅具的稳固性与 耐久性。 而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种类样式上也 同样非常丰富。
中国各时期家具风格特点
各历史朝代家具风格讲解
目录
一.唐代家具风格介绍 二.宋代家具风格介绍 三.明代家具风格介绍 四.清代家具风格介绍 五.民国家具风格介绍 六.中式家具风格介绍 七.新中式家具风格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其中家具文 化作为这个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通过祖先们
明式家具讲究线条美的同时更加注重功能合理。简洁朴素,刀法明快, 不事雕琢。其造型都是简练质朴、比例匀称、以线为主。
榫卯结构
结构
明代家具的榫卯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 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 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 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 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
明代家具十六品包括: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浓华、文绮、妍秀、 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我国是个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国家,又是由多民族组成的。

因此,无论是文化积演还是物质文明都有着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的内涵。

其中的家具成就尤为显赫,蜚声中外的“明式家具”就是我们的祖先给人类艺术宝库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家具”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工艺美术用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习俗,因而生产出不同风格的家具。

我国有史以来自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家具同样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发展变化着。

我国的起居方式,自古至今可分为“席地坐”和“垂足坐”两大时期。

一、商周时代的家具商周家具的品种主要包括:席、俎、禁和扆。

1、席,床塌之始。

先民们为了避免潮湿与寒冷,用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作为坐卧之具,这就是席。

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兼作坐具与卧具,可谓床塌之始祖。

2、俎,桌案之始。

俎是古时的一种礼器,为祭祀时之用具。

俎为后世的桌、案、几、椅、凳等家具奠定了基础,实在可谓桌案类家具之始祖。

从出土的商周时代的实物看,俎由最初的四条腿,发展成新的板式腿造型。

几在古时是凭倚之具,为长者、尊者所设,放在身前或身侧,也可以说是靠背的母体。

3、禁,箱柜之始。

它是商周时的礼器,祭祀时是放置供品和器具的台子。

通常为长方体,形似现在的箱子。

4、扆,屏风之始。

扆,是古时天子座后的屏风,在周朝,是天子专用的器具。

它以木为框,糊以绛帛,上画斧纹,斧形的近刃处画白色,其余部分画黑色,这是天子名位与权利的象征。

二、春秋战国、秦时期家具西周以后从春秋到战国直至秦灭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时期,是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变革时期,奴隶的解放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工艺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春秋时期还出现了著名匠师鲁班,相传他发明了钻刨、曲尺和墨斗等。

不同时期的家具设计

不同时期的家具设计

不同时期的家具设计1. 古代家具设计在古代,家具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实用,更多的是展示主人地位与财富的象征。

以下是几种古代家具设计的代表:1.1 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设计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设计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家具设计逐渐丰富多样,注重场景搭配和装饰细节。

常见的家具包括:•衣柜:衣柜一般采用木材制作,具有多个抽屉和衣架,方便存放衣物。

•镜子:镜子往往带有装饰性的木质镶边,有一定的局限性,多为壁挂式。

•桌椅:桌椅设计注重舒适性,多为木质制成,具有简约的线条和雕刻装饰。

1.2 唐代的家具设计唐代是中国古代家具设计的巅峰时期,家具设计更加精致繁复,同时也注重品味和审美。

以下是唐代常见的家具设计:•屏风:唐代屏风多采用木质,表面进行雕刻,绘制精致的山水图案,带有一定的之间性和艺术性。

•茶几:唐代茶几注重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多采用红木和石料制作,同时搭配屏风和茶具进行搭配。

•床榻:床榻设计舒适,多为木质结构,配上丝绸的床幔和软垫,显得尊贵与典雅。

2. 现代家具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家具设计从功能实用性逐渐转向注重个性化和多功能性。

以下是现代家具设计的几个特点:2.1 北欧风格北欧风格的家具设计一直备受追捧,它注重简约、舒适和自然材质的运用。

特点包括:•木质家具:北欧风格的家具多采用明亮色调的木材,如橡木、松木等,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壁挂储物:现代家居空间有限,北欧家具常使用壁挂式储物柜和书架,方便收纳。

•舒适的坐垫:北欧风格的沙发和椅子配备舒适的坐垫,在注重美感的同时,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2.2 现代简约风格现代简约风格的家具设计强调简洁、流线型和功能性。

特点包括:•金属和玻璃材质:现代家具设计中常使用金属和玻璃材质,创造出现代感十足的家居氛围。

•多功能家具:现代家具设计注重空间的利用效率,多功能家具如展开式沙发床、带有收纳功能的咖啡桌等备受欢迎。

•空间分隔:为了更好地利用空间,现代家具设计常使用屏风、可移动隔断等来分隔不同功能区域。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探析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探析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探析中国古典家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个朝代的更迭,经过几千年的积淀,逐渐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内涵和韵味,形成为一门独特的东方家具艺术风格体系。

因此,对中国历代古典家具的研究,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还可以了解当时的民族特点、风俗习惯、感情以及审美情趣等。

中国古典家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东方艺术风格,在世界家具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至今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不管是古拙质朴的夏商周时期家具、色彩绚丽的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矮型家具,还是婉雅秀逸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渐高家具、柔美简洁的隋唐五代时期高低家具、简洁镌秀的宋元时期高型家具,抑或是简练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

古拙质朴的夏商周时期家具夏商时期家具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初始时期,家具品种主要包括席、俎、禁和邸,如青铜俎、石俎、漆木抬盘等,这些家具造型纹饰原始古拙,显得质朴浑厚,而且有一种庄重威严之感。

对于这种风格的形成,则源于当时人们意识中浓厚的神灵崇拜观念。

席、俎、禁和邸,分别是床塌、桌案、箱柜和屏风的始祖。

据记载,夏商时期的人们为了避免潮湿和寒冷的自然环境,用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做成席,用来当作坐具与卧具。

俎和禁在夏商周时期主要作为一种祭祀礼器的用具,都是用于摆放供品和器具的台子。

根据考古发现的商周时代实物,俎从最初的四条腿演变成新的板式腿造型,为后世的桌、案、几、椅、凳等家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禁的形状一般为长方体,外形酷似现在的箱子。

而几在当时主要是为长者、尊者所设计,是凭倚的用具,放在身前或身侧,也就是现在靠背的母体。

邸则是屏风早期的叫法,《周礼·掌次》中就有“设皇邸”的记载,它是一块大方板,通常设在天子座后,以木为框,糊以绛帛,上画斧纹,斧形的近刃处画白色,其余部分画黑色,作为天子的专用器具,以此显示天子“九五之尊”的地位象征。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点简述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点简述

这一时期也是高低型家具并行发展时期。 五、宋、辽、金家具 是我国高型家具大发展时期。椅与桌都已定
型,并走向平民百姓家,辽金少数民族也深受这 一潮流的冲击,而走向高型化。
漆饰趋于朴素高雅,不尚浓华。
想了半天,一个人往哪溜达呢,咕咕叫肚子径直把我带去了
六、明代家具
是我国古典家具成就的高峰和代表,在世界 家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成就主要表现有以下 方面:造型优美,比例恰当,表现了浓厚的中国
中国家具发展到今天,不断体现出多元化的 新特点。出现了许多东西方合璧的家具,表现出
西方现代风格和浓厚东方文化的特点,但独具特 色的中国现代家具还很少见,也没有在世界范围 内被认可。
相关
上传相关
0
0c18f5cc 易博亚洲
想了半天,一个人往哪溜达呢,咕咕叫肚子径直把我带去了
想了半天,一个人往哪溜达呢,咕咕叫肚子径直把我带去了
饰拙犷。榫卯有了一定的发展,开中国之先河, 并为后世榫卯的大发展奠定了坐榻、坐凳、 框架式柜为这一时期家具新品种,高型家具出现
萌芽。漆饰继承了商、周的特点,同时又有很大 发展,创造了不少新工艺、新做法。
气派;结构科学、榫卯精绝,坚固牢实,可以传 代;精于选材,重视木材自然的纹理和色泽美; 金属配件讲究,雕刻、线脚处理得当,起到衬托 和点睛作用。
七、清代家具
想了半天,一个人往哪溜达呢,咕咕叫肚子径直把我带去了
清早期继承和发展了明式家具的成就。乾隆 时期吸收了西洋的纹样,并把多种工艺美术技术 应用到家具上来。
三、南北朝家具
民族大融合和佛都的流行对家具影响很大, 高型家具的凳、胡床等进一步普及。矮几有拔高
想了半天,一个人往哪溜达呢,咕咕叫肚子径直把我带去了
的趋势,为隋、唐高型桌案的出现做了准备。同 时矮型家具继续完善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我国是个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国家,又是由多民族组成的。

因此,无论是文化积演还是物质文明都有着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的内涵。

其中的家具成就尤为显赫,蜚声中外的“明式家具”就是我们的祖先给人类艺术宝库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家具”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工艺美术用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习俗,因而生产出不同风格的家具。

我国有史以来自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家具同样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发展变化着。

我国的起居方式,自古至今可分为“席地坐”和“垂足坐”两大时期。

一、商周时代的家具商周家具的品种主要包括:席、俎、禁和扆。

1、席,床塌之始。

先民们为了避免潮湿与寒冷,用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作为坐卧之具,这就是席。

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兼作坐具与卧具,可谓床塌之始祖。

2、俎,桌案之始。

俎是古时的一种礼器,为祭祀时之用具。

俎为后世的桌、案、几、椅、凳等家具奠定了基础,实在可谓桌案类家具之始祖。

从出土的商周时代的实物看,俎由最初的四条腿,发展成新的板式腿造型。

几在古时是凭倚之具,为长者、尊者所设,放在身前或身侧,也可以说是靠背的母体。

3、禁,箱柜之始。

它是商周时的礼器,祭祀时是放置供品和器具的台子。

通常为长方体,形似现在的箱子。

4、扆,屏风之始。

扆,是古时天子座后的屏风,在周朝,是天子专用的器具。

它以木为框,糊以绛帛,上画斧纹,斧形的近刃处画白色,其余部分画黑色,这是天子名位与权利的象征。

二、春秋战国、秦时期家具西周以后从春秋到战国直至秦灭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时期,是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变革时期,奴隶的解放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工艺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春秋时期还出现了著名匠师鲁班,相传他发明了钻刨、曲尺和墨斗等。

人们的室内生活,虽仍保持席地跪坐的习惯,但家具的制造和种类已有很大发展。

家具的使用以床为中心,还出现了漆绘的几、案、凭靠类家具。

如河南信阳出地的漆俎、周围绕以阑干的大床等,不仅有彩绘龙纹凤纹、云纹、涡纹等,还有在木面上雕刻的木几。

它反映了当时家具制作及髹漆技术的水平已相当高超。

三、两汉、三国时期的家具西汉建立了比秦更大疆域的封建帝国,并开辟了通往西域的贸易通道,促进了与西域诸国的文化交流,使商业经济也不断发展,扩大了城镇建设,增加了许多新城市。

经济的繁荣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随之家具制造起了很大的变化,如几案合二为一,面板逐渐加宽;榻的用途扩大,出现了有围屏的榻,有的床前设几案(或置于床上),同时还出现了形似柜橱的带矮足的箱子。

装饰纹样增加了绳纹、齿纹、三角形、菱形、波形等几何纹样以及植物纹样。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对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家具的发展变化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檈)、长杌、橱,并有笥、簏(箱)等竹藤家具。

床已明显增高,可以跂床垂足,并加了床顶、床帐和可拆卸的多摺多牒围屏。

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高型发展。

从西晋时起,跪坐的礼节观念渐渐淡薄。

至南北朝,垂足坐渐渐流行高形坐具。

五、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

统一中国后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地区的物产与文化交流。

农业、手工业生产得到极大的发展,也带动了商业与文化艺术的发展。

唐初实行均田制、兴修水利扩大农田,使农业、手工业、商业日益发达,对外贸易也远通到日本、南洋、印度、中亚、波斯、欧洲等地。

致使唐代的经济得到发展,国际文化交流日渐频繁。

思想文化领域都十分活跃、繁荣,各个方面都得到空前发展。

这一切大大地促进了家具制造业。

唐代正处于两种起居方式交替阶段。

因而家具的品种和样式大为增加,坐具出现凳、坐墩、扶手椅和圈椅。

床榻有大有小,有的是壶门台形体,有的是案形结构。

在大型宴会场合再现了多人列坐的长桌长凳。

此外还有柜、箱、座屏、可折叠的围屏等。

由于国际贸易发达,唐代的家具所用的材料已非常广泛,有紫檀、黄杨木、沉香木、花梨木、樟木、桑木、桐木、柿木等,此外还应用了竹藤等材料。

唐代家具造型已达到简明、朴素大方的境地,工艺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

如桌椅构件有的做成圆形,线条也趋于柔和流畅,为后代各种家具类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唐代家具的装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螺钿、金银绘、木画等工艺(木画是唐代创造的一种精巧华美的工艺,它是用染色的象牙、鹿角、黄杨木等制成装饰花纹,镶嵌在木器上)。

六、两宋、元时期的家具宋元时期:宋代完全脱离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

漆家具制作繁荣、品种丰富;一些专用家具,如棋桌、琴桌等出现。

中国家具发展到南宋,形式品种已经完备。

全进入垂足高坐的时期,高型家具已初步定型。

到了南宋,家具品种和形式已相当完备,工艺也日益精湛。

至明代呈放异彩,成为我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

元代中国最高统治者虽是蒙古族,但传统文化没有中断,家具仍在宋、辽的基础上缓慢发展,是宋明之间一条不很明显的纽带。

元代匠师在承具上做了两种偿式。

一种是桌面不探出的方桌。

其形象见于•冯道真墓壁画,高束腰,桌面不伸出。

但这种家具工艺比较复杂,特别是束腰与桌面、与腿子的结合构造,故只是昙花一现,没有在明代延续下来。

另一种尝试是抽屉桌。

山西文水县北峪口元墓壁画,绘有一件设有两个抽屉的桌子,造型奇物。

桌面下设抽屉的创意,以后为明代所继承,沿用至清。

此外,苏州张士诚母墓出土一件银镜架,取折叠式,纹饰十分丰富,是一件豪华的家具。

这种镜架也为明代所继承与发展。

山西雁北地区一些元墓还出土了一些家具模型,有矮桌、矮案、交椅等,因为是陶质,所以造型都很粗重。

《事林广记》中两幅木刻图上有元蒙官员起居、宴饮的场面,可见交椅、桌案、罗汉床、双陆棋盘和长形脚蹄,都是难得的元代家具形象。

从秦汉时期到元代,中国封建社会中前期,是中国家具走向成熟的时期。

七、明代时期的家具到了明朝时期,中国家具不完全体现在功能上,更注重外观、美学。

明清时期的家具将中国家具艺术升化到颠峰之极。

明代家具特点:1 功能合理 2 结构科学 3 工艺精良 4 装饰得体 5 格调高雅明式家具十六品: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稠华文绮研秀劲拔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明式家具品类繁多,可粗略划分成六大类:1、椅凳类:有官帽椅、灯挂椅、靠背椅、圈椅、交椅、杌凳、圆凳、春凳、鼓墩等。

2、几案类(承具类:)有炕桌、茶几、香几、书案、平头案、翘头案、条案、琴桌、供桌、八仙桌、月牙桌等。

3、柜厨类:有闷户橱、书橱、书柜、衣柜、顶柜、亮格柜、百宝箱等。

4、床榻类:有架子床、罗汉床、平椟等。

5、台架类:有灯台、花台、镜台、面盆架、衣架、承足(脚踏)等。

6、屏座类:有插屏、围屏、座屏、炉座、瓶座等。

(二)明式家具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明式家具使用的木材也极为考究,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使我国和东南亚各国交往密切,贸易往来频繁,这些地区出产的优质木材,如黄花梨、紫檀、杞梓(也称鸡翅木)楠木等供应充足。

由于明代多采用这些硬质树种做家具,所以又称硬木家具。

在制作家具时充分显示木材纹理和天然色泽,不加油漆涂饰,表面处理用打蜡或涂透明大漆。

这是明代家具的一大特色。

明式家具造型优美多样,做工精细,结构严谨,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水平,与明代发达的工艺技术分不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用硬木制成精美的家具,是由于有了先进的木工工具,明代冶炼技术已相当高超,生产出锋利的工具。

当时的工具种类也很多,如刨就有推刨、细线刨、蜈蚣刨等;锯也有多种类型,“长者剖木,短者截木,齿最细者截竹”等等。

明代的能工巧匠有利刃在手,为越来越多的功能要求创造了不少新造型、新品种、新结构的家具。

明式家具采用框架式结构,与我国独具风格的木结构建筑一脉相承,依据造型的需求创造了明榫、闷榫、格角榫、半榫、长短榫、燕尾榫、夹头榫以及“攒边”技法、霸王撑、罗锅撑等多种结构。

既丰富了家具的造型,又使家具坚固耐用。

虽经几百年至今我们仍能看到实物。

总之,明式家具制造业的成就是举世无双的,许多西方设计家为之倾倒。

明式家具的独到之处是多方面的,这里让我们借用工艺美术家田自秉教授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艺术特色,即“简、厚、精、雅”。

简,是指它的造型简练,不琐、不堆砌,比例尺度相宜、简洁利落、落落大方。

厚,是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

精,是指它做工精巧,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

雅,是指它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

八、清代时期的家具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胜利果实被北方入侵的满族所夺取,建立了满“清”。

1661年灭了南明,建立了清朝。

清朝建立以后,对手工业和商业采取各种压抑政策,限制商品流通,禁止对外贸易等,致使明代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摧残。

尽管如此,家具制造在明末清初仍大放异彩,达到我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高峰。

我国研究古典家具的专家王世襄先生讲过,明代和清前期(乾隆以前)是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苏州、扬州、广州、宁波等地成为制作家具的中心。

各地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依其生产地分为苏作、广作、京作。

苏作大体继承明式特点,不求过多装饰,重凿和磨工,制作者多为扬州艺人;广作讲究雕刻装饰,重雕工,制作者多为惠州海丰艺人;京作的结构用鳔,镂空用弓,重蜡工,制作者多冀州艺人。

清代乾隆以后的家具,风格大变,在统治阶级如宫廷、府第,家具已成为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追求繁琐的装饰,利用陶瓷、珐琅、玉石、象牙、贝壳等做镶嵌装饰。

特别是宫廷家具,吸收工艺美术的雕漆、雕填、描金等手法制成漆家具。

他们房间追求装饰却忽视和破坏了家具的整体形象失去了比例和色彩的和谐统一。

此种趋向到清晚期更为显著。

1840年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各方面每况愈下,衰退不振,家具行业也不例外。

然而广大的民间家具制造业仍以追求实用、经济为主,继续向前发展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