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3257-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

合集下载

防腐模板(施工图)

防腐模板(施工图)
5.3.4
测试桩设置:本工程线路管道共设置带牺牲阳极的电位测试桩n支(其中带牺牲阳极的电位测试桩n0支,电位测试桩n1支,电流测试桩n2支,绝缘接头测试桩n3支)。
注1:一般情况下,绝缘接头测试桩安装在站场的绝缘接头附近,属于站场防腐部分提料,在特殊情况下,如存在分支管道需要安装绝缘接头时,在线路部分才提绝缘接头测试桩。绝缘接头、避雷器(或等电位连接器)和相应的测试桩安装要求和提料见站场部分的模板。
注:当土壤电阻率15~150Ω.m时,取镁合金牺牲阳极;当土壤电阻率>15Ω.m时,选用锌合金牺牲阳极。
5.3.2
本工程线路共设置3组牺牲阳极,每组安装2只镁合金牺牲阳极预包装袋,每只预包装袋装入1支牺牲阳极。各牺牲阳极组设置位置见图DWG-0000储01-01。
注1:牺牲阳极的组数确定:一般情况可按1KM管线设置1组牺牲阳极考虑,但是管道较短时,每条管道不低于2组。必要时,也可以考虑在牺牲阳极组间加设电位测试桩或电流测试桩;
支线
1
牺牲阳极测试桩
2.2
2.9
110~130
500≤DN<800
2.5
3.2
130~150
DN≥800
3.0
3.7
5.1.3
管道环向对接焊缝防腐层补口采用带配套底漆的三层结构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套防腐,热收缩套材料应符合SY/T4054-2003的相关规定。
补口部位的钢管表面表面处理质量应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8923规定的Sa2.5级,锚纹深度达50-75μm。喷砂除锈时,应将环向焊缝两侧防腐层与补口材料搭接范围内的防腐涂层表面一并打毛处理,除锈完毕后,应清除灰尘。管口表面处理与补口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hr。如果有浮锈,应重新除锈。

gb-t23257-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要点讲课稿

gb-t23257-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要点讲课稿

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附录N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其滨、刘金霞、赫连建峰等。

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埋地钢质管道挤压聚乙烯防腐层的最低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埋地钢质管道挤压聚乙烯防腐层的设计、生产以及施工验收。

跨越管道挤压聚乙烯防腐层可参照执行。

挤压聚乙烯防腐层可分为长期工作最高温度不超过50℃的常温型(N)和长期工作最高温度不超过70℃的高温型(H)两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够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40.2 塑胶拉伸性能的测定第二部分:塑胶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 1408.1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一部分:工频下试验GB/T 1410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GB/T 1633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GB/T 1842 塑料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GB/T 2792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GB/T 3682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色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B/T 4507 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GB/T 4472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GB/T 5470 塑料冲击法脆化温度的测定GB 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T 6554 电气绝缘用树脂基反应复合物第2部分:试验方法电气用涂敷粉末方法GB/T 7124 粘胶剂拉伸剪切强度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769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T 8923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13021 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GB/T 18570.3 涂覆涂料前钢管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评定试验第3部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的灰尘评定(压敏胶带法)GB/T 18570.9涂覆涂料前钢管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评定试验第9部分:水溶性盐的现场电导率测定法GB 50369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HG/T 2751-1996 未增速乙酸纤维素含水量的测定3 防腐层结构3.1 挤压聚乙烯防腐层分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两种。

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

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

方法
31
单螺杆抽油泵
SY/T 5549—2002 SY 5549—92
32
裸眼井、套管井测井
SY/T 5600—2002 SY/T 5600—93
作业技术规程
SY/T 5606—93
33
电缆输送射孔施工技
SY/T 5604—2002 SY/T 5604—93
术规程及质量评定
34
试油测试工具性能检
SY/T 5710—2002 SY/T 5712—95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写组成员遵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 研究,认真总结了多年来聚乙烯防腐层在设计、施工及验收方面的实践经验,对符合我 国国情的国外先进标准《钢管及管件聚乙烯防腐层技术要求与试验》DIN 30670—91、《管 道聚乙烯外防腐层》CAN/CSA—Z245.21—M92、《钢管外壁涂敷三层涂层(聚乙烯)技术标 准》NFA 49—710,在分析研究、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对其有关内容予以采用。经反复 讨论研究形成征求意见稿,并以多种形式征求了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最后由石油工 程建设施工专业标准化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定稿。
5标志堆放和运输1堆放及运输时防腐管底部应采用两根支垫垫起支垫间距为48m支垫最小宽度为100mm防腐管离地面不得小于100mm支垫与防腐管及防腐管相互之间应垫上柔性隔离物
ICS 23.040.10;25.220.60 A 29 备案号:10414—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P
SY/T 0413—2002
1总 则
1.0.1 为保证埋地钢质管道挤压聚乙烯防腐层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埋地钢质管道挤压聚乙烯防腐层的设计、生产以及施工验收。挤 压聚乙烯防腐层可分为长期工作温度不超过50℃的常温型(N)和长期工作温度不超过70 ℃的高温型(H)。 1.0.3 埋地钢质管道挤压聚乙烯防腐层的设计、生产及施工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 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

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

件设计规程
8
地震检波器 第3部分
SY/T 5046.3—2002
涡流式检波器
9
地震检波器 第4部分
SY/T 5046.4—2002
动圈式加速度检波器
10
钻修井用割刀
SY/T 5070—2002 SY 5070—91
SY 5424—91
SY/T 5688—95
11
评定井身质量的项目
SY/T 5088—2002 SY/T 5088—93
法勘探技术规程
38
山区地震勘探测量技术规程 SY/T 5775—2002 SY/T 5775—1995
39
注入、产出剖面测井
SY/T 5783—2002 SY/T 5783—93
资料解释规程
40
套管整形与密封加固
SY/T 5790—2002 SY/T 5790—93
工艺作法
41
地面重力勘探技术规程
4
钢制储罐内衬环氧玻璃钢 SY/T 0326—2002
技术标难
5
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
SY/T 0413—2002 SY/T 4013—95
防腐层技术SY 4052—92
焊接工艺评定
7
油气管道钢制对焊管
SY/T 0518 2002 SY/T 0518—92
ICS 23.040.10;25.220.60 A 29 备案号:10414—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P
SY/T 0413—2002
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of polyethylene coating for buried steel pipeline

压力管道设计与审批人员考试题电子版---5

压力管道设计与审批人员考试题电子版---5

考试题电子版(部分试题)1.根据《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的要求,压力管道用阀门是压力管道元件。

(0.5分)[法规、规范题]A.对B.错2.根据《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的要求,某空气管道最高工作压力1.2ma、最高工作温度50℃、公称直径100mn,按照《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2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21]第41号),该管道属于压力管道。

(0.5分)[法规、规范题]Â.对 B.错3.制冷管道属于《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中的公用管道。

(0.5分)[法规、规范题A.对B.错4.根据TSG2F003《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爆破片更换周期应当根据设备使用条件、介质性质等具体影响因素,或者设计预期使用年限合理确定,一般情况下爆破片装置更换周期为4年。

对于腐蚀性、毒性介质以及苛刻条件下使用的爆破片装置应当缩短更换周期。

(0.5分)[法规、规范题A.对B.错5.三通焊缝的射线检测试验是管道无损检验的方法之一。

(0.5分)[通用知识题]A.对B.错6.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规定,可燃物的温度比常温低的环境更易发生引燃、引爆等静电危害。

(0.5分)[通用知识题)A.对B.错4.3在下列环境下,更易发生引燃、引爆等静电危害。

-可燃物的温度比常温高;--局部环境氧含量(或其他助燃气含量)比正常空气中高:-爆炸性气体的压力比常压高;--相对逐度较低。

7.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B50140规定,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人员密集程度,用电用火情况,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和轻危险级。

(0.5分)[通用知识题1Â.对 B.错8.现行国家标准《管道支吊架》B/T 17116规定,在管道支吊架设计时,不应计入管道或管道绝热层外表面温度<20℃的室外管道受到的雪荷载。

质检员试题(管道部分)

质检员试题(管道部分)

一、单选题1.钢管进场验收前, B 是钢管生产厂家对该批钢管检验结果的确认和书面证明文件,也是用户验收、复验和使用的依据。

A、中标文件B、质量证明书、合格证C、合同D、领导批复2.合金钢管道组成件应采用 A 对材质进行复查,并做好标记。

A、光谱分析B、外观检查C、无损检测D、不需检查3.钢管在使用前应进行 B ,表面应无裂纹、夹杂、折叠、重皮等缺陷。

A、光谱分析B、外观检查C、无损检测D、不需检查4.《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焊接时氩气的纯度应达 D 以上。

A、70%B、80%C、90%D、99.9%5.当阀门与管道以法兰或螺纹方式连接时,阀门应在 A 状态下安装。

A、关闭B、开启C、半开启D、没有要求6.当阀门与管道以焊接方式连接时,阀门应在 B 状态下安装。

A、关闭B、开启C、半开启D、没有要求7.安全阀应 B 安装。

A、水平B、垂直C、倾斜D、无要求8.绝缘法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B MΩ。

A、1B、2C、3D、49.焊条、焊丝、焊剂应储存在 B 库房内。

A、潮湿B、清洁干燥C、露天D、无要求10.焊接有预热要求时,应根据 B 规定的温度进行焊前预热。

A、焊接工艺评定报告B、焊接工艺规程C、经验D、环境温度要求11.焊前预热时,管口应 A 。

A、均匀加热B、局部加热C、无具体要求12.合金钢螺栓及螺母应采用 A 对材质进行复验。

A、光谱分析B、外观检查C、无损检测D、不需检查13.安全阀应由具有检验资质的专业单位按设计规定的压力进行 A ,并打好铅封。

A、整定压力试验B、强度试验C、严密性试验D、按业主要求而定14.材质为不锈钢的管子,在储存期间 B 与碳素钢相接触。

A、可以B、不可以C、无具体要求15.钢管装卸应使用 D 。

A、钢制吊具B、钢丝绳C、一般吊具D、不损伤管口的专用吊具16.要求焊后热处理的焊缝,返修必须在 A 进行。

A、热处理之前B、热处理之后C、无具体规定17.焊缝无损检测必须在 A 进行。

GB-T23257-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

GB-T23257-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

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附录N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其滨、刘金霞、赫连建峰等。

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埋地钢质管道挤压聚乙烯防腐层的最低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埋地钢质管道挤压聚乙烯防腐层的设计、生产以及施工验收。

跨越管道挤压聚乙烯防腐层可参照执行。

挤压聚乙烯防腐层可分为长期工作最高温度不超过50℃的常温型(N)和长期工作最高温度不超过70℃的高温型(H)两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够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40.2 塑胶拉伸性能的测定第二部分:塑胶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 1408.1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一部分:工频下试验GB/T 1410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GB/T 1633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GB/T 1842 塑料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GB/T 2792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GB/T 3682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色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B/T 4507 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GB/T 4472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GB/T 5470 塑料冲击法脆化温度的测定GB 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T 6554 电气绝缘用树脂基反应复合物第2部分:试验方法电气用涂敷粉末方法GB/T 7124 粘胶剂拉伸剪切强度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769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T 8923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13021 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GB/T 18570.3 涂覆涂料前钢管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评定试验第3部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的灰尘评定(压敏胶带法)GB/T 18570.9涂覆涂料前钢管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评定试验第9部分:水溶性盐的现场电导率测定法GB 50369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HG/T 2751-1996 未增速乙酸纤维素含水量的测定3 防腐层结构3.1 挤压聚乙烯防腐层分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两种。

保温管技术要求

保温管技术要求

一、直埋保温管技术要求1、技术规范投标人应在严格执行《城镇供热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技术条件》(CJ/T200-2004)、《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CJJ/T104-20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T28-201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等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满足以下具体要求:1)保温管要求:a.工作管: 管径<DN200采用无缝钢管,管径≥DN200采用螺旋缝钢管,无缝钢管采用20#钢,螺旋缝钢管采用Q235B卷板;b.保温材料:采用超细玻璃棉结构,保温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主要性能指标:——使用温度达到538℃(而非热荷重收缩温度,需要提供生产厂家国家检测报告);——密度:48公斤/立方;※——需原厂在线复合GS反射膜;——导热系数方程式:2.9071x10-2+1.1022x10-4Tm+7.65229x10-10Tm³;——纤维直径:≤6 µm;——纤维长度150mm-250mm;——渣球含量:<=0.1%;——耐水性:材料雨淋或浸水后材料不散,通过96小时连续煮水试验,理化性能(外观,质量,密度,导热系数)变化率不超过5%;——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能满足ASTM 795和GB17393的要求;——足够的抗拉强度和抗振动性能,满足热力管道卷管的特殊要求,通过96小时抗振动试验;——产品符合美国ASTM标准,美国UL标准,英国BS标准及GB/T13350-2008,需提供生产厂家耐水性(100℃,96h)国家检测报告。

——保温材料采用欧文斯科宁或同等质量的产品。

※c.保温层接缝应相互错缝,并采用不锈钢带分段捆扎。

d.导向滑动支座:工作管径<DN125,滑动支座间距为3米,工作管径≥DN125,滑动支座间距为6米;※导向滑动支座采用滚动支座,每个导向滑动支座均布八组滚动支撑,导向滑动支座应采用成品;导向支座与工作管间的隔热层采用耐高温石棉板,厚度不小于4×5mm,石棉板两侧均需比支座宽20~3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附录N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其滨、刘金霞、赫连建峰等。

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埋地钢质管道挤压聚乙烯防腐层的最低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埋地钢质管道挤压聚乙烯防腐层的设计、生产以及施工验收。

跨越管道挤压聚乙烯防腐层可参照执行。

挤压聚乙烯防腐层可分为长期工作最高温度不超过50℃的常温型(N)和长期工作最高温度不超过70℃的高温型(H)两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够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塑胶拉伸性能的测定第二部分:塑胶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一部分:工频下试验GB/T 1410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GB/T 1633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GB/T 1842 塑料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GB/T 2792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GB/T 3682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色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B/T 4507 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GB/T 4472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GB/T 5470 塑料冲击法脆化温度的测定GB 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T 6554 电气绝缘用树脂基反应复合物第2部分:试验方法电气用涂敷粉末方法GB/T 7124 粘胶剂拉伸剪切强度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769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T 8923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13021 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GB/T 涂覆涂料前钢管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评定试验第3部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的灰尘评定(压敏胶带法)GB/T 涂覆涂料前钢管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评定试验第9部分:水溶性盐的现场电导率测定法GB 50369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HG/T 2751-1996 未增速乙酸纤维素含水量的测定3 防腐层结构挤压聚乙烯防腐层分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两种。

二层结构的底层为粘胶剂层,外层为聚乙烯层。

三层结构的底层通常为环氧粉末涂层,中间层为胶黏剂层,外层为聚乙烯层。

防腐层的最小厚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焊缝部位的防腐层厚度不应小于表1规定值的70%。

要求防腐层机械强度高的地区,应使用加强级。

4 材料钢管4.1.1 钢管应符合现行有关钢管标准或订货技术条件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

钢管焊缝的余高不应超过2.5mm,且焊缝应平滑过渡。

4.1.2 涂覆场应对钢管逐根进行外观检查。

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或订货技术条件规定,不合格的钢管不能涂覆防腐层。

防腐层材料4.2.1 一般规定4.2.1.1 防腐层各种原材料均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安全数据单表、出厂合格证、生产日期及有效期。

环氧粉末涂料供应商应提供产品的热特性曲线等资料。

4.2.1.2 防腐层的各种原材料均应包装完好,并按厂家说明书的要求存放。

4.2.1.3 对每种牌(型)号的环氧粉末涂料、胶黏剂以及聚乙烯专用料,在使用前均应由通过国家计量认证检验机构,按规定的响应性能项目进行检测。

性能应达到规定的要求。

4.2.2 环氧粉末涂料环氧粉末涂料及其涂层的性能应符合表2和表3的规定。

涂敷厂对每一生产批(不超过20t)环氧粉末涂料均应按表2和表3(不包括第三项)的规定进行质量复检。

4.2.3 胶粘剂胶粘剂的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涂敷厂对每一生产批(不超过30t)胶粘剂均应按照表4的规定进行质量复检。

4.2.4 聚乙烯聚乙烯专用料及其压制片材的性能应符合表5和表6的规定。

涂敷厂对每一生产批(不超过500t)聚乙烯专用料,至少应对表5规定的第1、2、3、4、5项和表6规定的第1、2、3想性能进行质量复检,对其他性能指标有怀疑时亦可进行复检。

防腐层材料适用性试验4.3.1 涂敷厂应对所选定的防腐层材料在涂覆生产线上进行防腐层材料适用性试验,并对防腐层性能进行检测。

当防腐层材料生产厂家或牌(型)号或钢管规格改变时,应重新进行适用性试验。

适用性试验合格后,涂敷厂应按照使用性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防腐层涂敷生产。

4.3.2 聚乙烯层及防腐层性能应符合表7和表8 的规定。

4.3.2.1 按确定的工艺参数涂敷聚乙烯层(不含胶和环氧粉末涂层)进行性能检测,结果应符合表7的规定。

4.3.2.2 从防腐管或在同意工艺条件下涂敷的试验管段上截取试件对防腐层整体性能进行检测,结果应符合表8的规定。

5 防腐层涂敷钢管表面处理5.1.1 在防腐层涂敷前,先清除钢管表面的油脂和污垢等附着物,并对钢管预热后进行抛(喷)射除锈。

在进行抛(喷)射除锈前,钢管表面温度应不低于漏点温度以上3℃。

除锈质量应达到GB/T 8923 中规定的级要求,锚温深度达到50µm--90µm。

钢管表面的焊渣、毛刺等应清除干净。

5.1.2 应将钢管表面附着的灰尘及磨料清扫干净。

钢管表面的灰尘度应不低于GB/T 规定的2级。

5.1.3 抛(喷)射除锈后的钢管应按GB/T 规定的方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检测钢管表面的盐分含量,钢管表面的盐分不应超过20mg/㎡。

5.1.4 钢管表面处理后应防止钢管表面受潮、生锈或二次污染。

表面处理后的钢管应在4h 内进行涂敷,超过4h或当出现返锈或表面污染时,应重新进行表面处理。

在开始生产是,先用试验管段在生产线上分别依次调节预热温度及防腐层各层厚度,各项参数达到要求后方可开始生产。

应用无污染的热源对钢管加热至合适的涂敷温度,最高加热温度应不明显影响钢管的力学性能。

环氧粉末应均匀涂敷在钢管表面。

回收环氧粉末的使用机器添加比例应按表2和表3的性能进行检验后确认。

胶粘剂涂敷应在环氧粉末胶化过程中进行。

采用侧向缠绕工艺时,应确保搭接部分的聚乙烯及焊缝两侧的聚乙烯完全辊压密实,并防止压伤聚乙烯层表面。

聚乙烯层包覆后应用水冷却至钢管温度不高于60℃,并确保熔结环氧涂层固化完全。

防腐层涂敷完成后,应除去管段部位的防腐层。

管端预留长度宜为100mm—150mm,且聚乙烯层端面应形成不大于30°的倒角;聚乙烯层端部外可保留不超过20mm的环氧粉末涂层。

应防止防腐管端面防腐层剥离或翘起。

6 质量检验表面处理质量检验要求如下:a)表面处理后的钢管应逐根进行表面除锈等级检验,用GB/T 8923中相应的照片或标准板进行目标比较,表面除锈质量应达到级的要求;表面锚纹深度应每班至少测量两次,每次测量两根钢管,宜采用粗糙度测量仪或锚纹深度测试纸测量,锚纹深度应达到50μm—90μm;表面处理前的钢管表面温度应进行检监测,钢管表面温度应不低于露点温度以上3℃; b)钢管表面灰尘度应每班至少检测两次,每次监测两根钢管。

按照GB/T 规定的方法进行表面灰尘度评定,表面灰尘度应不低于2级;c)对每批进场的钢管在表面处理后应至少抽测2根钢管表面的盐分。

按照GB/T 规定的方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进行钢管表面盐分的测定,钢管表面的盐分应不超过20mg/㎡;应对涂敷过程中的钢管加热温度进行连续监测,钢管的加热温度等工艺参数应符合确定的参数。

防腐层外观应逐根目测检查。

聚乙烯层表面应平滑,五暗泡、五麻点、五皱折、五裂纹,色泽应均匀。

防腐管端应无翘边。

防腐层的漏点应采用在线电火花检漏仪进行连续检查,检漏电压为25KV,无漏点为合格。

单管有两个或两个以下漏电时,可按第8章的规定进行补修;单管有两个以上漏点或单个漏点沿轴向尺寸大于300mm时,该防腐管为不合格。

连续生产的钢管防腐层厚度至少应检测第1、5、10根,之后每10根至少测一根。

宜采用磁性测厚仪或电子测厚仪测量钢管3个截面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4点的防腐层厚度,同时应检测焊缝处的防腐层厚度,结果应符合的规定。

防腐层的粘结力按附录J的方法通过测定剥离强度进行检验。

每班至少在两个温度条件下各抽测一次,结果应符合表8的规定。

每班至少应测量一次三层结构防腐管的环氧粉末涂层厚度及固化度,结果应分别符合表1和表8的规定。

每连续生产的第10km、20km、30km的防腐管均应按附录D的方法进行一次48h阴极剥离试验,之后每50km进行一次阴极剥离试验,结果应符合表8的规定。

如不合格,应加倍检验。

加倍检验全部合格时,该批防腐管为合格;否则,该批防腐管为不合格。

每连续生产50km防腐管应截取聚乙烯层样品,按GB/T 检验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结果应符合表7的规定。

若不合格,可再截取一次样品,若仍不合格,则该批防腐管为不合格品。

7 标志、堆放和搬运检验合格的防腐管应在距管端约400mm处标有产品标志,并随带产品合格证。

产品标志应包括:钢管规格、钢管编号、防腐层结构、防腐层类型、防腐等级、执行标准、制造厂名(代号)、生产日期等。

产品合格证应包括:生产厂及厂址、产品名称、产品规格,防腐层结构、防腐层类型、防腐层等级、防腐层厚度及检验员编号等。

挤压聚乙烯防腐管的吊装,应采用尼龙吊带或其他不损坏防腐层的吊具。

堆放时,防腐管底部应采用两道(或以上)支垫垫起,支垫间距为4m—8m,支垫最小宽度为100mm,防腐管离地面不应少于100mm,支垫与防腐管之间以及防腐管相互之间应垫上柔性隔离物。

运输时,宜使用尼龙带等捆绑固定,装车过程中应避免硬物混入管垛。

挤压聚乙烯防腐管的允许堆放层数应符合表9的规定。

挤压聚乙烯防腐管露天存放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若需存放6个月以上时,应用不透明的遮盖物对防腐管加以保护。

8 补伤补伤8.1.1 对小于或等于30mm的损伤,宜采用辐射交联聚乙烯补伤片修补。

补伤片的性能应达到对热收缩带(套)的规定,补伤片对聚乙烯的剥离强度应不低于50N/cm。

8.1.2 修补时,应先除去损伤部位的污物,并将该处的聚乙烯层打毛。

然后将损伤部位的聚乙烯层修切圆滑,边缘应形成钝角,在孔内填满与补伤片配套的胶粘剂,然后贴上补伤片。

补伤片的大小应保证其边缘距聚乙烯层的孔洞边缘不小于100mm。

贴补时应边加热边用辊子滚压或戴耐热手套用手挤压,排出空气,直至补伤片四周胶粘剂均匀溢出。

8.1.3 对大于30mm的损伤,应按照的规定贴补伤片,然后在修补处包覆一条热收缩带,包覆宽度应比补伤片的两边至少各大5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