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外圆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

合集下载

车刀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车刀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测量车刀的角度来探究对车刀角度的测量方法,以及不同角度对车刀切削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车刀角度对切削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正确的角度调整可以提高车刀的切削效果。

引言:车刀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切削工具之一,其角度的调整对于切削效果至关重要。

正确的角度调整可以使车刀更好地切削工件,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本实验旨在探究车刀角度的测量方法,并研究不同角度对车刀切削性能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车床、车刀、测角仪、工件。

2. 实验步骤:a. 将车刀安装在车床上,并调整好刀架的位置。

b. 将测角仪固定在车床上,使其与车刀垂直。

c. 使用测角仪测量车刀的角度,并记录下来。

d. 更换车刀,重复步骤c,测量不同角度的车刀。

e. 将不同角度的车刀分别用于切削工件,观察切削效果。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不同角度的车刀数据如下:1. 角度A:30°2. 角度B:45°3. 角度C:60°在切削工件时观察到以下现象:1. 角度A的车刀切削效果较差,工件表面出现明显的毛刺。

2. 角度B的车刀切削效果较好,工件表面光滑。

3. 角度C的车刀切削效果也较好,但相较于角度B略有差距。

讨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车刀角度对切削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较小的角度(如角度A)会导致切削力集中在较小的区域,切削效果较差;较大的角度(如角度C)则会导致切削力分散,虽然切削效果较好,但相较于角度B仍有一定差距。

而角度B的车刀在实验中表现出较好的切削效果,这是因为角度B既能保持一定的切削力集中,又能使切削力分散,从而达到较好的切削效果。

这也说明了正确的角度调整对于车刀的切削性能至关重要。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车刀的角度调整应根据具体的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来确定。

不同材料和要求可能需要不同的角度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切削效果。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角度的车刀,并观察其切削效果,探究了车刀角度对切削性能的影响。

外圆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docx

外圆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docx

实验二外圆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车刀量角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方法;2.加深对外圆车刀几何角度与辅助平面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及工具1.车刀量角台;2.宜头外圆车刀、弯头外圆车刀。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1 .车刀量角台捋针测盘台定位块导向条底座图丨台如图1所示车刀量角台,由圆形底座、立柱、测量台、定位块、大小刻度盘、大小指针、螺母等组成。

装在支脚上的圆形底座的周边刻有从0。

起向左、右各1()0°的刻度,测量台可绕小轴转动,转动角度由同定于测量台上的指针读出。

定位块和导向条固定在一起,能在测量台的滑槽内平行移动。

立柱固定在圆形底座上,其上有矩形螺纹。

旋转螺母,可使滑体沿立柱的键槽上、 下移动。

小刻度盘用小螺钉固装在滑体上,用旋钮可将弯板锁紧在滑体上。

松开旋钮, 弯板以旋钮为轴,可向顺、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转动的角度用I 司定于弯板上的小指针 在小刻度盘上读出。

人刻度盘用螺钉固装在弯板上,用螺钉轴装在人刻度盘上的人指针 可绕螺钉轴,向顺、逆吋针两个方向转动,转动的角度山人刻度盘上的刻度读岀,转动 的极限位置由销轴限制。

当指针、大指针、小指针都处于0。

吋,大指针的而而a 和侧而b 分别垂直于测量 台的平而,而底而c 平行于测量台的平而。

外圆车刀放在测蜃台上,靠紧定位块,可随测罐台一起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并能在测量台上沿定位块前示移动和随定位块左右移动。

使用时,可通过旋转测量台或 大指针,使人指针的而而或底而或侧而与外圆车刀被测要素紧密贴合,即可从圆形底座 或刻度盘上读出被测角度数值。

2 •测量外圆车刀的几何角度(1)原始位置调整将人小刻度盘的人小指针及测量台指针全部调整到零位,并把车刀放在测最台上, 使乍刀刀杆贴紧定位块、刀尖贴紧大指针的前血a 。

此时,大指针的底面c 与基面平行,图2原始位既调撓图3测at 千刀主假侑刀杆的轴线与大指针的前而a 垂直,如图2所示。

实验二 车道几何角度的测量

实验二 车道几何角度的测量

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二:车刀几何角度测量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姓名成绩学号教师日期地点1.实验目的1.了解量角器的结构,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车刀标注角度。

2.掌握车刀几何角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3.加深对车刀各几何角度参考平面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2.实验设备:1.仪器:万能量角器2.车刀:a 45º车刀b 螺纹车刀 c 90º外圆车刀3.实验内容:1要学生根据车刀辅助平面及角度的定义首先确定辅助平面的位置,再按照刀具几何角度的定义,利用万能量角器分别测量直头外圆车刀的Kr,Kr’,λs,Ro,αo,αo’共六个角度。

2记录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刀夹角的ε,鍥角β4.实验步骤以外圆的车刀为例,说明万能量角器,说明用万能量角器测量标准角度的方法,主偏角Kr的测量,副偏角Kr’的测量刃倾角λs的测量前角Ro的测量主后角αo的测量副后角αo’的测量5.实验原理车刀标注角度可以角度样板,万能量角器,重刀量角器以及各种车刀量角台等进行测量,其测量的基本原理按照车刀标注角度的定义,在刀刃的选定点用测量器的尺面或量角台的指针平面与构成被测角量的量或紧密贴合,把要测量的角量出来,由于量角器的量角台不同,测量方法也不同。

6.数据记录与处理刀具名称刀杆截面BXH 角度测量结果前角后角刃倾角主偏角副偏角副后角Ro αo λs Kr Kr’αo’外圆车刀0°50′2°36′20′93°24′9°32′7°螺纹车刀18°58′14°28′30°28°54′10°30′45°车刀14°44°30′-1°45°45°12′7°40′7.实验注意事项✧万能量角器为较精确的量具,使用时应该轻拿轻放,用力均匀,不得磕碰摔砸。

车刀的几何角及其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的几何角及其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车刀的几何角度及其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数据四、按测得的数据绘制外圆车刀的工作图(按实验指导书要求进行绘制)五、讨论和分析实验二车削力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数据记录ƒ = mm/转a p = mm(2)数据处理 1)图解法将表二,表三数据画在双对数坐标中C 1=z F Xlog a plog F zC 2==z F Y221C C C z F +== zF z F z Y Xp F z fa C F ==2)一元线性回归法log ƒlog F zp 五、讨论分析实验三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实验原始数据2. 绘制实际分布图(1)剔除异常数据==∑=ni i x n x 11=--=∑=ni i x x n 12)(11σ 若σ3>-x x k ,认为k x 为异常数据,应剔除。

(2)确定尺寸间距和分组数(3)制作频率分布表表二 频数分布表(4)绘制实际分布图(5)加工误差统计分析(误差性质、改进措施、工序能力、合格品率等)3. 制作R X 图(1)取小样本容量nƒ 频数x (直径)(2)数据处理①计算各样组的平均值X和极差R,填入表三。

表三样组的均值X和方差R②计算X和R的平均值X和RX-图控制线。

③计算RX-控制图(3)绘制RX 控制图(工艺过程稳定性、误差性质、改进措施等)(1)分析R五﹑讨论分析实验四切削温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及设备三实验原理和方法四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进给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1)填写数据记录:(2)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曲线(3)计算2.吃刀深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1)填写数据记录:(2)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曲线(3)计算3.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1)填写数据记录(2)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曲线(3)计算4.求出经验公式5.分析各因素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车刀是机械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切削工具之一,其几何角度的精确测量对于保证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车刀的几何角度,探讨其对加工效果的影响,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实验装置与方法:实验所用装置包括车床、测量仪器(如角度尺、卡尺等)以及标准车刀。

首先,将标准车刀装在车床上,调整至适当位置。

然后,使用角度尺等测量仪器对车刀的几何角度进行测量。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测量仪器与车刀表面的接触稳定,并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精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切削角度的测量: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车刀的切削角度为30°。

切削角度是车刀前刀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它决定了切削力的大小和切削刃的尖锐程度。

较大的切削角度可以减小切削力,但容易导致切削刃的磨损加剧;较小的切削角度则会增大切削力,但有利于延长切削刃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具体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角度。

2. 后角的测量:后角是车刀刃后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它对切削刃的强度和切屑的形态有重要影响。

实验测量得到的后角为10°。

较大的后角可以提高切削刃的强度,但会增加切削力和切削温度;较小的后角则会减小切削力,但切削刃的强度较弱。

因此,后角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工件材料、切削刃的使用寿命和加工效率等因素。

3. 侧角的测量:侧角是车刀切削刃两侧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夹角,它对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切削刃的尖锐程度等都有影响。

实验测量得到的侧角为60°。

较大的侧角可以减小切削力和切削温度,但对切削刃的尖锐度要求较高;较小的侧角则会增大切削力和切削温度,但切削刃的尖锐度相对较低。

因此,在具体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侧角。

结论:通过对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我们得到了切削角度为30°,后角为10°,侧角为60°。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一、 实验目的1了解车刀量角台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2掌握车刀几何角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3加深对车刀各几何角度、各参考平面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二、 实验仪器及刀具仪器:回转工作台式量角台车刀:直头外圆车刀(λs< 00)三、 回转工作台式量角台的构造图1-1所示,回转工作台式量角台主要由底盘1、平台3、立柱7、测量片5、扇形盘6、10等组成。

底盘1为圆盘形,在零度线左右方向各有1000角度,用于测量车刀的主偏角和副偏角,通过底盘指针2读出角度值;平台3可绕底盘中心在零刻线左右1000范围内转动;图1-1 量角台的构造定位块4可在平台上平行滑动,作为车刀的基准;测量片5,如图1-2所示,有主平面(大平面)、底平面、侧平面三个成正交的平面组成,在测量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可分别用以代表剖面、基面、切削平面等。

大扇形刻度盘6上有正副450的刻度,用于测量前角、后角、刃倾角,通过测量片5的指针指出角度值;立柱7上制有螺纹,旋转升降螺母8就可以调整测量片相对车刀的位置。

四、 实验内容1利用车刀量角台分别测量λs < 00的直头外圆车刀的几何角度:要求学生测量κr、κr'、λs、γo、αo等共7个基本角度。

图1-2 测量片五、 实验方法1根据车刀辅助平面及几何参数的定义,首先确定辅助平面的位置,在按着几何角度的定义测出几何角度。

2通过测量片的测量面与车刀刀刃、刀面的贴合(重合)使指针指出所测的各几何角度。

六、 实验步骤1首先进行测量前的调整:调整量角台使平台、大扇形刻度盘和小扇形刻度盘指针全部指零,使定位块侧面与测量片的大平面垂直,这样就可以认为: (1) 主平面垂直于平台平面,且垂直于平台对称线。

(2) 底平面平行于平台平面。

(3) 侧平面垂直于平台平面,且平行于平面对称线。

2测量前的准备:把车刀侧面紧靠在定位块的侧面上,使车刀能和定位块一起在平台平面上平行移动,并且可使车刀在定位块的侧面上滑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平面坐标,可以使车刀置于一个比较理想的位置。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一、教学目的1.了解刀具静止参考系的建立;2.学习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及标注方法。

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使用仪器1.车刀量角仪;2.直头外圆车刀、90º偏刀、45º弯头车刀、切断刀各一把。

四、测量原理车刀量角仪是测量车刀几何角度的专用仪器,车刀量角仪相当于建立了刀具的正交平面静止参考系,然后测量几何角度。

五、测量内容及步骤测量前,先将各指针对零(原始位置),将车刀放到测量工作台上,并与定位块靠紧。

1.主偏角的测量:将工作台连同车刀一起从原始位置(刀具工作位置)开始,顺时针转动(工作台平面相当于基面),直到车刀主切削刃与大指针面贴合为止,这时,即可在标有刻度的圆形底盘上读出主偏角值(相当于刀具在基面中转过主偏角大小),如图1所示。

图1 车刀主偏角的测量2.刃倾角的测量:测完主偏角后,工作台不动,转动调整螺母,使大刻度盘上移,并转动小指针。

调到大指针下刀口与车刀主切削刃完全贴合为止(相当于在切削平中,转过刃倾角大小),这时,即可在大刻度盘上读出车刀主切削刃的刃倾角值。

大指针指在零位的左边刃倾角为正;指在零位的右边刃倾角为负,如图2所示。

图2 车刀刃倾角的测量3.前角的测量:从测完主偏角的位置起,使工作台逆时针转动90º(相当于到达正交平面),此时,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恰好垂直于大指针的前面(相当于正交平面),然后,使大指针下刀口与车刀主切削刃选定点处与前刀面贴合,这时,即可在大刻度盘上读出车刀主切削刃的前角值。

大指针指在零位的右边o 为正;指在零位的左边为负。

如图3所示。

图3 车刀前角的测量图3 车刀前角的测量4.后角的测量。

测完前角后.工作台不动,下移大刻度盘,使大指针的侧面在车刀主切削刃选定点处与后刀面贴合,这时,即可在大刻度盘上读出车刀主切削刃的后角值。

大指针指住零位的左边为正;指在零位的右边为负,如图4所示。

图4 车刀后角的测量5.副偏角、副后角的测量车刀副偏角的测量方法依照主偏角的测量过程进行。

实验二外圆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

实验二外圆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

实验二外圆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二外圆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车刀几何角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加深对车刀几何角度与参考平面的理解。

2、通过对各参考系角度的测量、计算及刀具图的绘制,进一步加深理解各参考系角度的定义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能够绘制各类车刀的图纸,并在视图与剖面中正确标注车刀的基本角度。

4、认真填写实验报告,作图比例适当、整洁。

二、测量的仪器及工具1.车刀量角台,结构见挂图车刀量角台工作原理:立柱上有三条间隔9Oo的V型槽,滑块可以轻便的沿立柱上下移动,通过调节支在V型槽中钢球的弹簧压力,能够保持滑块,割量片等停留在任意的高度位置,且不需要锁紧,当滑块上拉到顶端时,钢球落入圆球槽中,滑块便可自由转动,以供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

由于有三条相互垂直的测量工位,使测量角度时调整极为方便。

被测刀具放在转盘上工作位置,可随转盘回转并在底座上纵横向平移以使被测刀具表面或刀刃与测量片接触.2、被测刀具:90°偏刀,大刃倾角车刀〈k r=75°〉、45°弯头车刀、切断刀各一把。

车刀量角台使用注意事项:1、滑块只有上拉到顶端时才可转位,否则钢球将会拉损立柱表面。

2、测量角度时要谨慎,爱护仪器,防止测量板刃口与工作台或车刀撞击碰伤刃口而影响测量精度。

三、实验步骤1、根据所测车刀类型,确定车刀的假定运动方向和假定安装条件,指出主、副切削刃。

(l)假定运动条件:a 、不考虑进给运动的影响:f=0b 、假定主运动方向:以切削刃上选定点,位于工件中心高上时的主运动方向,作为假定主运动方向(刀尖处的切削速度方向)。

c、假定进给运动方向:以切削刃选定点的进给运动方向作为假定进给运动方向,假定进给运动方向平行于车刀刀杆底面,垂直于刀杆轴线(车外园)。

(2)假定安装条件:刀尖与工件中心等高,刀杆轴线垂直于工件轴心线。

车刀刀杆底面垂直于假定主运动方向,车刀刀杆轴线与进给方向垂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外圆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车刀几何角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加深对车刀几何角度与参考平面的理解。

2、通过对各参考系角度的测量、计算及刀具图的绘制,进一步加深理解各参考系角度的定义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能够绘制各类车刀的图纸,并在视图与剖面中正确标注车刀的基本角度。

4、认真填写实验报告,作图比例适当、整洁。

二、测量的仪器及工具
1.车刀量角台,结构见挂图
车刀量角台工作原理:
立柱上有三条间隔9Oo的V型槽,滑块可以轻便的沿立柱上下移动,通过调节支在V型槽中钢球的弹簧压力,能够保持滑块,割量片等停留在任意的高度位置,且不需要锁紧,当滑块上拉到顶端时,钢球落入圆球槽中,滑块便可自由转动,以供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

由于有三条相互垂直的测量工位,使测量角度时调整极为方便。

被测刀具放在转盘上工作位置,可随转盘回转并在底座上纵横向平移以使被测刀具表面或刀刃与测量片接触.
2、被测刀具:90°偏刀,大刃倾角车刀〈k r=75°〉、
45°弯头车刀、切断刀各一把。

车刀量角台使用注意事项:
1、滑块只有上拉到顶端时才可转位,否则钢球将会拉损立柱表面。

2、测量角度时要谨慎,爱护仪器,防止测量板刃口与工作台或车刀撞击碰伤刃口而影响测量精度。

三、实验步骤
1、根据所测车刀类型,确定车刀的假定运动方向和假定安装条件,指出主、副切削刃。

(l)假定运动条件:
a 、不考虑进给运动的影响:f=0
b 、假定主运动方向:以切削刃上选定点,位于工件中心高上时的主运动方向,作为假定主运动方向(刀尖处的切削速度方向)。

c、假定进给运动方向:以切削刃选定点的进给运动方向作为假定进给运动方向,假定进给运动方向平行于车刀刀杆底面,垂直于刀杆轴线(车外园)。

(2)假定安装条件:刀尖与工件中心等高,刀杆轴线垂直于工件轴心线。

车刀刀杆底面垂直于假定主运动方向,车刀刀杆轴线与进给方向垂直。

2、在量角台上找到参考平面、测量片,熟悉量角台的用法及读数。

预习车刀各参考系平面及车刀标注角度(刃磨,测量角度)的定义。

测量片的下刃口可测量γ。

、γn、γf、γp、λs等角度
测量片的测刃口可测量α。

、α'。

、αn、αf 、αp等角度。

大、小转盘上可测出Kr、 k r,
刻度板上的每一小格表示"1"度。

3、测量内容:
(l)分别测出90°偏刀、大刃倾角车刀(k r=75°)、45°弯头车刀的六个标注角度,填入实验报告表1一l。

(2)测出45°弯头车刀、大刃倾角车刀的γn、γf、γp填入表1一2。

写出计算式,并计算结果。

测量车刀角度时按Kr-λs-α。

-γ。

-γn -γf-γp的次序进行,这样方便迅速,其次则
Kr,、α。

四、测量方法:
1 、正交面〈主平面〉参考系角度测量方法:
(l)k r、λs的测量法:
小扇形刻度板对零并锁紧,将测量片处于车刀背平面(切深剖面)位置,刀具安放于转盘上工作位置,当通过转盘,滑板及滑块的移动,使主刀刃与测量片下刃口完全重合,(先转动大转盘使主刀刃与测量片平行,再上移滑块,使测量片下刃口与主刀刃平行),此时,大转盘上的角度值是主偏角的余角,即k r=90°-刻度值。

如遇测量不便时,可将滑块转换一个工位,此时,测量片处于工作平面(进给剖面)位置,则可直接读出主偏角的度数。

大扇形刻度板上反映出测量的回转角,即主刃倾角(注意λs的正、负值)。

(2)α。

、γ。

的测量法:
小刻度板对零,大转盘转动主偏角k r的度数,使测量片处于车刀正交平面(主平面)的方位,其侧刃口与后刀面贴合,即测出正交平面(主平面)后角α。

,若上移滑块,使测量片下刃口与前刀面贴合,则可测出正交平面〈主平面〉前角r。

同理,按此方法也可以测出副切削刃的角度Kr,、α。

2、法平面前角γn的测量方法:
将车刀在转盘上处于测量γ。

的位置,然后将小扇形板转动刃倾角λs的度数,使测量片处于车刀法平面位置,测量方法同γ。

即可测得法平面前角γn。

3、工作平面(进给平面) 前角(γ f )、背平面(切深平面)前角(γp)的测量方法。

调整大、小转盘,使刻度均对零并锁紧,测量片处于车刀工作平面(进给平面)位置,使测量片下刃口与前刀面贴合,(须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则可测出侧前角(进给前角)γf,若将滑块转换一个工位90°,测量片处于车刀背平面(切深平面)位置(须过主切削刃选定点),即可测出背前角(切深前角)γp。

实验二外圆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