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突出中心》写作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突出中心》写作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中心突出的方法;2.教会学生在具体的写作中巧用方法,突出中心。
【学习重点】了解多种方法突出文章中心。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2-3种方法突出文章中心。
【课前预习】阅读2015年广东省中考一考生的佳作,在文中找出突出中心的句子(或词语)(在原文中用横线画出),说说它们表达了什么中心?突出中心的方法是什么?特别的真情(一考生)我原以为我的父母不是真心相爱。
他们总爱争吵,只要一点小事,家里就会骤冷三分,但我又觉得他们是相爱的,那是一份真情,特别的真情,像是鱼与水,鱼在水中哭泣,哭在水里,哭在水的心里。
我仍旧清晰地记得那一天,还是那段路,似乎路灯的明暗都未曾改变。
父母因什么事情争吵,我早就不敢回想了,但他们激烈的怒骂声却依旧回想在我耳畔。
他们一个坐在驾驶座上,一个坐在我身旁,似乎可以响彻云霄的分贝,就一直徘徊在那几平方米的小车里。
“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你做了什么?那我为你做了什么你知道吗?”我试图努力捂住耳朵,但是不断流下的泪水却又不允许我去遮掩,他们的声音好大好大,大到尽管我再怎么去踡缩身体,都不允许我存适。
那一刻。
我恨他们,他们一定不是相爱的,却为什么把我生下来,去听他们满腔的苦水?没有真情!为什么父母还要在一起?不知过了多久,世间似乎只剩下我的抽泣。
母亲无助地抱住我,但她的泪一直晃在眼眶里,始终没有流下。
母亲没等我发问,就将我拉下车。
父亲不知去哪了,但我也没想找,只是陪着母亲一路走,谁也没有说话。
路过水果店,母亲买了三个梨,路过快餐店,母亲买了一盒排骨饭。
随即,她递给了我,让我交给父亲,就把我带回了家,而她自己,却去了朋友家。
那时,我还不知道,那些都是父亲爱吃的东西。
当我回到家时,厨房竟然有炊烟,父亲围着围裙忙碌的身影,就像无数个平凡的日日夜夜。
“把你妈叫回家吃饭!她回来后就说我出去一会,很快回来!”父亲的语气担忧而尴尬,像是犯了错的小孩。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读后感

主要内容:8岁时:被故事情节所感动,对人鱼公主极为同情。
18岁时:情窦初开,读出了爱情,为人鱼公主无私和高尚的爱情抱打不平。
28岁时:做了妈妈,读出了亲情,读出了人鱼公主的勇气、智慧和闪亮来自亲情——得益于她的祖母。
38岁时:“开始写小说了”,读出安徒生写作“随心所欲”“信马由缰”,还以为故事有点“画蛇添足”。
48岁时:“为了写这篇文章”,“心平气和”“天眼洞开”悟出这是写“灵魂的故事”,是“寻找不朽灵魂”的故事。
8岁同情人物18岁读出爱情读人鱼公主28岁读出亲情常读常新38岁探讨结构48岁感悟内涵本文是谈读书。
作者由自己读《海的女儿》的亲身经历说明不同的时期,读同一本书,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所以需要反复读反复理解;本文寓理于事,以叙事的方式阐述深刻的道理。
本文写了作者5 次读《海的女儿》,所得感想不尽相同:8 岁时,读得“泪流满面”“抽噎不能自已”,“发奇想”,被故事情节、人物所感动,对人鱼公主极为同情。
18 岁时,“情窦初开”,读出了爱情。
为人鱼公主“无私和高尚”的爱情“抱着不平”。
28 岁时,“做了妈妈”,读出了亲情,读出了人鱼公主的勇气、智慧和善良来自亲情,“得益于她的祖母”。
38 岁时,“开始写小说”,读出安徒生的写作“随心所欲”“信马由缰”,还以为故事结尾有点“画蛇添足”了。
48 岁时,“为了写这篇文章”,“心平气和”和“天眼洞开”,悟出这是写“灵魂的故事”,是“寻找不朽灵魂”的故事。
中心思想:我觉得不仅读书如此,我们在不同的生长间断对遇见的同一事物或事情甚至再次重温一部影片,也都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
在不同的时期,接触不一样的事物,都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每次看书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就算你看过这一本书也要经常回头温习温习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读书.每次看完后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问题,新的思考.“常读常新”对此你有什么启发:有此文可以悟到,对一本书的理解,往往不能是一次性的。
好书,有较高价值的书更需要反复读,这样你才能品到文字的魅力。
第九节 标题、线索、情感变化这样考

第九节标题、线索、情感变化这样考一、考纲解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总体来说,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考试的一个热点。
线索考纲要求“能够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言为心声”。
作者无论是写人、状物,还是叙事,都具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褒扬、或批评、或肯定、或揭露。
总之,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在文中体现出来,找到并且分析作者情感为历届中考必考考点。
二、思维导图三、标题、线索、情感变化(一)标题(1)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含义一般分为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两层。
深层含义与文章的中心挂钩。
(2)标题的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一语双关(比喻义或象征义);3、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4、概括文章的中心事件、主要内容;5、贯穿全文的线索;6、揭示文章中心主旨,含蓄点题;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渲染某种气氛。
(3)满分策略策略1、析标题字词。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例1:以庞启帆的《迷雾灯塔之光》为例。
【问题】标题“迷雾灯塔之光”中的“光”有什么含义?【解析】这篇文章叙述的是小科林在大家的帮助下,用最原始的方法重新点亮灯塔的光,迎回自己在海上迷途的父亲的事件,表现出了人世间的爱心和真情。
文章标题“迷雾灯塔之光”中的“光”,从字面的理解是灯塔再次亮起的火光的意思,但联系文章叙述的内容和情感,这个“光”显然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它还指人的爱心、真情所闪烁的人性之光。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课件

“人”作为一个高等动物的标志是有一 个“灵魂”,人鱼公主所追求的就是进入 “人”的领域,成为高等动物,因而愿意牺 牲一切来获得这个“灵魂”,反过来说,已 经具有高级动物“人”的本身,如果没有 “灵魂”,那么又算得是什么呢? 当今世 界上没有“灵魂”的人太多了,也因此这个 故事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过: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 次,则慢慢有疑;中则节节是 疑。过了这一番,疑慢慢释, 一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 始是学。”
对一本书的理解,往往不能是一次性 的。好书,有较高价值的书更需要反复读, 这样你才能品到文字的魅力。
毕淑敏
五次不同时期读书 的不同感受和思索
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年诞生于新疆伊 宁,长在北京,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 17岁赴西藏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 原部队服役11年。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 转业回北京。国家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 《红处方》、《血玲珑》。1991年毕业于北京 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从事医学工 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 作品200余万字。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最后一段说这个寻找灵魂的故事是 “悲壮而凄美”的,你怎么理解“悲壮” 和“凄美”?
2、作者在第一段中说:“童话,并 不只是给儿童读的震 撼。她在《毕淑敏自选精品集》自序中写 道:写书是很普通的事;写作是童年的延 伸;写作是皮肤的延伸;写作是听觉的延 伸;写作是命运的延续;写作也是手的筋 络和一腔血脉的延伸。
她说:我愿用我的书握住你的手。 用力。紧紧。
作业:
重读学过的书本,与作者一 样,你也一定会有“常读常新” 的感觉吧!那么就选择其中的 一本写一写你的感悟吧!
作者为什么会有常读常新的感悟?由此能 给你什么启示?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教学设计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教学设计课题: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生字词以及作家作品。
能力目标: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作者五次读《海的女儿》的感受,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学习本文寓理于事,以叙事的方式阐述深刻的道理。
情感目标:学习人鱼公主顽强.坚定.永不放弃的精神,做一个热爱读书,有精神追求的人。
教学重点同能力目标教学难点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授课人邓老师教学方法自由朗读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时间2006 .10.27教学设计:一、导入二、检查预习情况学生举手回答巩固基础知识三、学生速读课文,筛选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筛读能力和对有用信息把握能力提问:1、作者几次读《海的女儿》提问由易到难。
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都在什么时间?(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
)2、作者为什么更喜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3你最欣赏人鱼公主什么品质?(方法总结,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明确筛读方法:1、从题目入手,抓住主要内容。
2 学会自问,带着问题读课文。
3、重点抓住细节描写4、次要内容一眼带过四、分析课文本文作者叙述了自己在不同年龄段读《海的女儿》,的不同感受,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她每次读书都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1教师范读一段二段,提朗读要求。
2指一名学生朗读第三段,其他同学方法指导1先读课文,总体感知划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关键语句。
2细细揣摩,抓住关键3通过作者的感受,你能用四个字简单3总结概括,提炼感受概括吗?作者后四次读《海的女儿》的感受,按让学生了解论证思路照我们分析第三段的方法依次进行。
(提高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朗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2作家毕淑敏读童话《海的女儿》竟然经学生谈体会,教师多角度指导,对历了四十年的过程。
通过她的不同感受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你能知道他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示?(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五.教师小结。
六.作业1生字解词2.写一篇读后感七,进行课堂检测八板书设计8岁同情人物18岁读出爱情读人鱼公主28岁读出亲情常读常新38岁探讨结构48岁感悟内涵。
【议论文阅读16】中考-分析全文或段落的论证思路

【议论文阅读16】中考-分析全文或段落的论证思路【中考真题链接㈠】耐心成就人生之美文|徐文秀①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
②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就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
一言以蔽之,没耐心。
③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
④耐心成就成功之美。
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
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
有位年轻人应聘给一位雕塑大师当助理,与其想象大相径庭的是,这位雕塑大师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工作室的老人。
年轻人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这位雕塑大师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
在相当意义上说,正是耐心成就了雕塑大师。
(甲)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
⑤耐心成就过程之美。
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
《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
(乙)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提到,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丰先生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弹,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
正是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
“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
”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
《丑小鸭》考点练兵1完整篇

《丑小鸭》考点练兵一 -B.文中的丑小鸭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形象,作者通过这一形象告诉人们:面对生活中的强权要敢于抗争。
C.文中的丑小鸭有着美丽而善良的心灵,有着自己一份美好而执著的理想,并能为自己的理想去不懈地奋斗。
D.这篇童话事实上可以看做是安徒生的自传,描写他童年和青年时代所遭受的苦难,他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通过重重苦难后所得到的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
5.选出给下列句子加标点正确的一项( )(2分)(1) 听着,朋友,他们说你丑得可爱(2) 你是什么人呀? 他们问口(3)于是雄猫说口你能拱起背,发出咪咪的叫声和迸出火花吗?A. ,。
:B. :。
,C. 。
:D. ,。
,6.把下列句子的正确排列顺序写出来。
(6分)①小鸭只好用他的一双腿不停地游动,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
②冬天变得很冷,非常的冷!③水正在结冰,人们可以听到冰块的碎裂声。
④最后,他终于昏倒了,躺着一动也不动,跟冰块结在一起。
⑤小鸭不得不在水上游来游去,好使水面不致于完全冻结成冰。
⑥不过他游动的这个小范围,一天晚上比一天晚上缩小。
正确顺序:7.见《点拨》人教版七年级下P23页Ⅳ. 一、第5题部分(3分)8.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人适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4分)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让我经受磨练:给我一次失败,;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二、整体感悟(12分)1.丑小鸭的生活环境怎样?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4分)2.从丑小鸭身上体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4分)3.丑小鸭变成了一只天鹅,这完全是偶然的变化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4分)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22分)忽然间,他举起了翅膀:这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马上就把他托起来飞走了。
他不知不觉地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
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它那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
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三只美丽的白天鹅从树阴里一直游到他面前来。
皇帝的新装课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皇帝的新装课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做好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能够关心同学们巩固知识点的记忆,下面我为大家带来皇帝的新装课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欢迎大家练习。
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很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美丽,不惜把全部的钱都花掉。
他既不关怀他的军队,也不喜爱去看戏,也不喜爱乘着马车去游公园棗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漂亮的布。
这种布不仅颜色和图案都格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惊奇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行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那真是抱负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慧人,哪些是傻子。
是的,我要叫他们立刻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
'于是他付了很多钱给这两个骗子,好让他们立刻开头工作。
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他们急迫地恳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
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劳碌碌,直到深夜。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毕竟织得怎样了。
'皇帝想。
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他信任自己是无须可怕的,但仍旧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全城的人都听闻这织品有一种多么奇妙的力气,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毕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我要派我诚恳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
'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由于他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 这位和善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观察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劳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殊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观察!'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淑敏《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练习及答案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原文】
,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
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
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
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就读过多遍,它也被译成“人鱼公主”。
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
海的女儿,好像太阔大太神圣了些。
人鱼呢,就显得神秘而灵动,还有一点点怪异。
大约8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
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得不能自已。
觉得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
从此在很一段时间内,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脸盆里的水泡就有些发呆,心中疑惑地想,这一个水泡,是不是善良的人鱼公主变成的呢?看到风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伤感。
大约18岁的肘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
也许是情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读出了爱情。
原来,这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啊!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
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样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宁肯自己死,也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
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
到了28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
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地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来了。
她的母亲在生了6个女儿之后去世了,我猜想这个女人临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不下她的女儿,不论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
她一定是再三再四地交代给公主的祖母老皇后,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别是最小的女儿。
到了38岁的时候,因为我也开始写,再读人鱼公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
我有点纳闷,安徒生在写作之前,有没有一个详尽的提纲呢?我的结论是——大没有。
似乎能看到安徒生的某种随心所欲,信马由缰。
当然了,大轮廓走向他是有的,这个缠绵悱恻一波三折既有血泪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大脑里酝酿许久了。
但是,连读了几遍之后,感到结尾处好像有点画蛇添足。
现在,我48岁了。
又读了几遍人鱼公主。
这一次,我心平气和,仿佛天眼洞开,有了一番新的感悟。
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
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丰饶,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
人鱼公主是顽强和坚定的,她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就绝不回头,终于,她得到了自己终就一个灵魂的机会。
在一个接一个严峻的考验之后,在肉体和精神的磨砺煎熬之后,她又踏上了寻找不朽灵魂的漫漫旅途。
这个悲壮而凄美的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
于是想,当我58岁……68岁……108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
(本文有删节)
【阅读练习】
1.作者一生常读人鱼公主,感受常新。
请你简要括作者8岁、28岁时读出的内容。
(3分)
8岁时 ;18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
28岁时 ;38岁时热衷探讨写作技巧
2.48岁时,作者读出人鱼公主“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
你认为这里的“灵魂”指什么?请结合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词、句作一点分。
(4分)
3.品读文章的结尾,简要说说好在哪里?(3分)
4.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巧用年龄阶段组织材料。
你觉得这种方法巧在哪里?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
(4分)
5.重读学过的,与作者一样,你也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
请就《》的写作技巧或《斑羚飞渡》的思想内容,谈谈你原有的认识和一点新的感悟。
(6分)
【参考答案】
1.伤感于美人鱼变成水泡;读出妈妈对孩子的爱;
2.这里的灵魂是指一种精神。
作者读出了安徒生是借鱼写人。
为了寻找灵魂,人鱼公主抛弃了海底“瑰丽丰饶”的物质生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
其间尽管旅途漫漫,肉体和精神经受了“磨”和“煎熬”,但她顽强、坚定,永不放弃。
这正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3.示例①:结构完整。
承接上文年龄阶段,使线索贯穿始终。
示例②:篇末点题。
突出了“常读常新”的主题。
示例③:语言耐人寻味。
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4.结构上,以年龄阶段组织材料,独具匠心,使文章层次分明。
内容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生活角色的转换,对生活有“常新”的感梧。
作者巧用这种形式,将自己读书和读人生的感悟结合在一起,使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统一。
5.回答出原有的认识2分;说出一点新的休会,并言之有理2分;新体会比较深刻1分;语言通顺、完整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