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环境消毒药.doc
常见的土壤消毒杀菌产品

常见的土壤消毒杀菌产品鉴于国内恶霉灵市场的升温,针对目前的市场情况,恶霉灵将来的市场用来将越来越大,这将是一个趋势。
首先比较下目前国内的一些常见的土壤消毒杀菌产品:1、敌克松:中毒,易燃易爆,受热容易分解,杀菌不广谱内吸,可杀腐霉菌引起的立枯病,猝倒病等土传病害。
剂型75%、95%可溶性粉剂、5%颗粒剂、55%膏剂,2.5%粉剂。
特点是具有一定内吸、渗透作用的种子和土壤处理剂。
药剂的水溶液遇光、热和碱易分解。
适用范围对藻菌、腐霉菌引起的蔬菜、烟草、棉花等的多种病害有较好的防效。
关键是有毒,可通过吸入,接触中毒,口入2g可致人死亡。
不利于生产。
同时不方便存储,对环境更是不友好。
现在用的人也慢慢少了。
2、多菌灵:广谱内吸高效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用。
对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
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
但是还不够广谱,有些真菌还杀不死。
比如,由腐霉菌引起的猝倒病,多菌灵和甲托就没有效果,多菌灵和甲托主要是用来防治枯萎病。
可是现在很多人居然还在用这两种药在防治猝倒病。
此外,用久了容易产生抗性,而且环境不友好,容易杀死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用久了容易板结。
目前使用量相当的大。
价格便宜,利润较底。
3、百菌清:广谱,低毒高效保护型杀菌剂,具有保护作用。
对弱酸、弱碱及光热稳定,无腐蚀作用。
在植物表面易粘着,耐雨水冲刷,残效期较长一般7-10天,适合叶面杀菌,但无内吸作用,所以基本上不用做土传病害的防治。
4、咯菌腈:一个很好的广谱杀菌剂,高效广谱。
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许多病原菌引起的种传和土传病害有非常好的防效,机制独特。
持效期长。
但是价格太贵,大概7元一壶水。
目前只有国外公司登记(原专利拥有者为美国诺华,现在专利过期,国外:瑞士先正达生产,国内:仅无锡凯姆麦高化工)。
5、恶霉灵:是一种广谱的内吸性杀菌剂。
高效、低毒,对各种植物真菌病害,如镰刀菌、苗腐菌、腐霉菌、丝核菌、根壳菌、雪微菌等所引起的立枯,根腐,枯萎,死苗等土传病害,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常用消毒药的种类及畜舍消毒方法

常用消毒药的种类及畜舍消毒方法消毒(灭菌)是兽医卫生防疫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消灭外界环境中畜体表面及用具上的微生物,是防治或消灭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消毒的种类可分为以下三种:1、预防消毒: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对畜禽舍、栏圈、饲养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一般应每月3次左右。
2、临时消毒:在发生疫情期间,为消灭病畜禽排出的病原微生物,应对病畜禽的圈舍、粪便、分泌物及污染的用具等及时消毒,包括兽医人员在试验和防治工作中的器械设备、防治对象以及所接触的物品消毒。
3、终末消毒:发生疫情后,待全部畜(禽)痊愈或最后一头病畜(禽)死亡后,对病畜(禽)接触过的一切用具、畜(禽)舍、污染场所以及痊愈畜(禽)的体表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
终末消毒的作用很重要,它是消灭疫点内所有地点的传染源的重要措施。
消毒实施的质量如何是决定今后能否继续在该地饲养健康牲畜的关键问题。
消毒药的种类和使用方法1、酒精(乙醇):酒精可使菌体(细菌的繁殖型)蛋白变性而丧失活力,一般配成75%使用,浓度高或低杀菌力都会减弱。
使用方法通常是浸泡,酒精棉球可用于消毒手指,皮肤及涂擦外伤。
2、碘酒(碘酊):外用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杀死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型,多用5%的浓度,可用于外科手术部及注射部位的涂擦消毒。
3、新洁尔灭:为表面活性消毒剂,有胶体原液及溶液两种,对许多病菌(包括芽孢型)及霉菌的杀灭力较强,多用于皮肤、器具及伤口消毒。
0.1%浓度可用于手、外科器械的消毒,可用其浸泡30分钟,亦可用以拭擦。
用0.001%—0.02%浓度可用以冲洗粘膜及深部感染的伤口。
使用该消毒液时注意不要接触肥皂、合成洗涤剂及盐类,不宜用于眼科器械的消毒,溶液最好现用现配。
4、石炭酸(酚):是一种带有特殊气味的结晶体,在43℃时溶解成液态,能使细菌蛋白高度变性,对病菌的繁殖型短时间内可杀死,但对芽孢型作用较差。
可配成3%—5%的水溶液,用以喷洒畜(禽)舍,用具。
养兔场的常用消毒药品

养兔场的常用消毒药品养兔场消毒药品种类繁多,按其性质可分为:醇类、碘类、酸类、碱类、卤素类、酚类、氧化剂类、挥发性烷化剂类等,下面主要介绍兔场常用的几种消毒药:1.氢氧化钠(又称苛性钠、烧碱或火碱):碱类消毒剂,粗制品为白色不透明固体,有块、片、粒、棒等形状;成溶液状态的俗称液碱,主要用于场地、兔舍等消毒。
2-4%溶液可杀死病毒和繁殖型细菌,30%溶液10分钟可杀死芽孢,4%溶液45分钟杀死芽孢,如加入10%食盐能增强杀芽孢能力。
实践中常以2%的溶液用于消毒,消毒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 石灰(生石灰):碱类消毒剂,主要成分是CaO,加水即成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具有强碱性,但水溶性小,解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不多,消毒作用不强。
1%石灰水杀死一般的繁殖型细菌要数小时,3%石灰水杀死沙门氏菌要1小时,对芽孢和结核菌无效。
其最大的特点是价廉易得。
实践中,20份石灰加水到100份制成石灰乳,用于涂刷墙体、栏舍、地面等,或直接加石灰于被消毒的液体中,或撒在阴湿地面、粪池周围及污水沟等处消毒。
3. 赛可新(Selko-pH):酸类消毒剂,主要成分是复合有机酸,用于饮水消毒,用量为每升饮水添加1.0-3.0毫升。
4. 农福:酸类消毒剂,由有机酸、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量杀微生物剂混合而成。
对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等都有杀灭作用。
常规喷雾消毒作1:200稀释,每平方米使用稀释液300毫升;多孔表面或有疫情时,作1:100稀释,每平方米使用稀释液300毫升;消毒池作1:100稀释,至少每周更换一次。
5.醋酸:酸类消毒剂,用于空气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空间3-10毫升,加1-2倍水稀释,加热蒸发。
可带畜、禽消毒,用时须密闭门和窗。
市售醋酸可直接加热熏蒸。
6. 漂白粉:卤素类消毒剂,灰白色粉末状,有氯臭,难溶于水,易吸潮分解,宜密闭、干燥处储存。
杀菌作用快而强,价廉而有效,广泛应用于兔舍、地面、粪池、排泄物、车辆、饮水等消毒。
常用消毒药的使用方法.doc

常用消毒药的使用方法一、消毒药物的配制方法(一)消毒剂浓度表示法有百分浓度、摩尔浓度。
消毒实际工作中常用百分浓度,即每百克或每百毫升药液中含某药纯品的克数或毫升数。
百分浓度又分为重量百分浓度(W/W),容量百分浓度(V/V),重量容量百分浓度(W/V)。
(二)配制前的准备应备好配药时常用的量筒、台秤、搅拌棒、盛药容器(最好是塑料或搪瓷等拒腐蚀制品)、温度计、橡皮手套等。
(三)配制要求所需药品应准确称量。
配制浓度应符合消毒要求,不得随意加大或减少。
使药品完全溶解,混合均匀。
(四)配制过程先将稀释药品所需要的水倒入配药容器(盆、桶或缸)中,再将已称量的药品倒入水中混合均匀或完全溶解即成待用消毒液。
(五)配制注意事项1.某些消毒药品(如生石灰)遇水会产生高温,应在搪瓷桶、盆或铁锅中配制为宜。
2.对有腐蚀性的消毒药品(如氢氧化钠)在配制时,应戴橡胶手套操作,严禁用手直接接触,以免灼伤。
3.对配制好的有腐蚀性的消毒液,应选择塑料或搪瓷桶、盆中储存备用。
严禁储存于金属容器中,避免损坏容器。
4.大多数消毒液不易久存,应现用现配。
二、常用消毒药物的消毒机理消毒药的种类很多,其杀菌或抑菌作用机理也各有所不同,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种:1.使病原体蛋白变性、发生沉淀大部分消毒药物都是通过这一原理而起作用,其作用特点是无选择性,可损害一切生活物质,属于原浆毒,可杀菌但又可破坏宿主组织,如酚类、醇类、醛类等,此类药仅适用于环境消毒。
2.干扰病原体的重要酶系统,影响菌体代谢有些消毒药物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损害细菌酶的活性基因,或因化学结构与代谢物相似,竞争或非竞争地同酶结合,抑制酶的活性,引起菌体死亡。
如重金属盐类、氧化剂和卤素类消毒药即属此类。
3.增加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某些消毒药物能降低病原体的表面张力,增加菌体胞浆膜的通透性,引起重要的酶和营养物质漏失,水渗入菌体,使菌体破裂或溶解,如目前广泛使用的双链季胺盐类消毒药即属于此类。
常用化学消毒药品

常用化学消毒药品化学消毒药品指用于杀灭或清除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化学药物,也称为消毒剂。
包括杀灭无生命物体上的微生物和生命体皮肤、黏膜、浅表体腔微生物的化学药品。
各种消毒药物的理化性质不同,其杀菌或抑菌作用机理也有所不同,生产中应根据消毒对象、病原特性、消毒剂杀菌能力等适当选择使用。
一、含氯消毒剂氯消毒剂通过在水中产生具杀菌作用的活性次氯酸发挥消毒作用,包括有机含氯消毒剂和无机含氯消毒剂。
一般来说,有效氯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
可杀灭所有类型的微生物,对肠杆菌、肠球菌、牛结核分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口蹄疫病毒、猪轮状病毒、猪传染性水疱病毒、胃肠炎病毒、新城疫及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使用方便,价格适宜。
缺点是对金属有腐蚀性,药效持续时间较短,久贮失效等。
1.漂白粉含氯石灰,含有效氯25%~30%,为白色颗粒状粉末,有氯臭味,久置空气中失效,大部分溶于水和醇。
5%~20%的悬浮液环境消毒。
饮水消毒每50l水加lg;1%~5%的澄清液用于食槽、玻璃器皿、非金属用具消毒等,宜现配现用。
2.漂白粉精为白色结晶,有氯臭味,含氯稳定。
0.5%~1.5%用于地面、墙壁消毒,0.3~0.4g/kg饮水消毒。
3.氯胺-T 含有效氯24%~26%,白色微黄晶体,有氯臭味。
对细菌的繁殖体及芽孢、病毒、真菌孢子有杀灭作用。
杀菌作用慢,但性质稳定。
0.2%~0.5%水溶液喷雾用于室内空气及表面消毒,1%~2%浸泡物品、器材消毒,3%的溶液用于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消毒;黏膜消毒,0.1%~0.5%;饮水消毒,1l 水用2~4mg。
配制消毒液时,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铵,可大大提高消毒能力。
4.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64%,商品名优氯净,另强力消毒净、84消毒液、速效净等均含有二氯异氰尿酸钠。
为白色晶粉,有氯臭味。
一般0.5%~1%溶液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5%~10%的溶液用作杀灭芽孢。
常用消毒剂正确使用方法

常用消毒剂正确使用方法1.戊二醛: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
1.1使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
1.2常用的剂型:常用 2%碱性戊二醛(2%戊二醛水溶液加 0.3%碳酸氢钠制成),2%强化酸性戊二醛和 2%中性戊二醛。
1.3 使用方法:1.3.1灭菌:常用浸泡法。
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 10 小时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用无菌方式擦干后使用。
1.3.2消毒: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待消毒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 2% 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一般 20-45 分钟,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1.4注意事项:1.4.1戊二醛对碳钢制品有腐蚀性,金属医疗器械及内镜消毒灭菌时,必须加 0.3%亚硝酸钠防锈剂。
1.4.2对皮肤、黏膜有轻度刺激,可引起过敏性皮炎。
接触戊二醛溶液时须戴橡胶手套,并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1.4.3戊二醛稳定性能较好,但碱性戊二醛比酸性戊二醛要差,盛药容器必须加盖,碱性戊二醛在室温(20℃)下可连续使用 7-14 日,但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戊二醛浓度的检测,每周1—2 次并做好记录签名。
2.过氧乙酸: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2.1使用范围: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环境及皮肤等的消毒与灭菌。
2.2常用的剂型:对二元包装的过氧乙酸,使用前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A、B(冰醋酸和过氧化氢)两液混合(放置24 小时后使用),其浓度参照使用说明书,一般为16-20%。
根据有效成份含量按稀释定律用灭菌蒸馏水将过氧乙酸稀释成所需浓度。
2.3使用方法2.31浸泡法:凡能够浸泡的物品均可用过氧乙酸浸泡消毒。
消毒时,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过氧乙酸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0.1%(1000mg/ 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 15min ;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 0.5%(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 30min;对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 1%(10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 5min,灭菌时,浸泡 30min;然后,诊疗器材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各种污染对象常用消毒方法

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1、地面、墙壁、门窗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用0.2%~0.5% 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
泥土墙吸液量为150 ml/m2~300 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 ml/m2。
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 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
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min。
有芽胞污染时应用0.5%~1.0%过氧乙酸溶液或30000mg/L 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
喷洒量与繁殖体污染时相同,作用时间不少于120min。
2、空气房屋经密闭后,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溶液7 ml(1 g/m3),对细菌芽胞的污染用20 ml(3 g/m3),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薰蒸2 h,即可开门窗通风。
或以2% 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min~60min。
3、衣服、被褥被细菌繁殖体或病毒污染时,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 min,或用250mg/L~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等,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
薰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1h~2h。
被细菌芽胞污染时,也可采用过氧乙酸薰蒸消毒。
薰蒸消毒方法与被繁殖体污染时相同,用药量为每立方米15% 过氧乙酸20ml(3 g/m3);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mg/L)消毒4h~6h;或用高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
猪场消毒、杀虫、灭鼠的常用消毒剂及其防控措施

猪场消毒、杀虫、灭鼠的常用消毒剂及其防
控措施
猪场消毒、杀虫、灭鼠的常用消毒剂包括以下几种:
1. 漂白粉:可以用来消毒场地、器具等。
使用时需将漂白粉稀释后喷洒或擦拭,有效杀灭病毒、细菌和真菌。
2. 硫酸铜:是一种常见的杀虫剂,可以用来防治苍蝇、蚊虫、跳蚤等昆虫。
3. 拉氏苏力:是猪场常用的杀虫剂,可以用于消灭蚂蚁、蟑螂、白蚁等有害昆虫。
4. 敌敌畏:是一种常见的杀虫剂,可用于杀灭蚊虫、苍蝇、跳蚤等。
5. 鼠药:常用的有毒鼠药有敌鼠磷、吡蚜酯等,一般以颗粒状或饵剂形式施放,可以有效灭鼠。
在进行猪场消毒、杀虫、灭鼠时,需要以下防控措施:
1. 定期进行消毒:猪场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消毒,清除病原体和病媒生物。
2. 合理使用杀虫剂:使用杀虫剂时应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注意安全用药,避免对猪只和人
员产生伤害。
3. 避免毒物残留:使用鼠药时要遵守规定剂量,防止过量使用导致毒物残留问题。
4. 增强个人防护措施:在进行消毒、杀虫、灭鼠操作时,人员应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个人防
护用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5. 定期清理和检查:定期清理猪场周围的杂草、垃圾等,检查设施是否存在漏水、渗水等问题。
以上是猪场消毒、杀虫、灭鼠的常用消毒剂及防控措施的一些常见做法,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
和使用要求来选择和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家禽业专家高级咨询系统常用的环境消毒药一、酚类酚类是以羟基取代苯核上的氢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
根据苯核上含有羟基的多少分为一元酚、二元酚、三元酚等。
其药理作用的强弱与化学结构有密切关系,一般随着羟基的增加,其作用逐渐变弱,所以现在多用一元酚。
如在酚分子苯环上引入加甲基或卤原子(如氯原子)时,其消毒力强,所以现在多用甲酚及衍生物等。
1.苯酚(酚、石炭酸)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红色针状结晶,有特臭,可溶于水,易溶于醇、甘油。
作用与用途:本品是酚类化合物中最早的消毒剂,它对组织有腐蚀性和刺激性,故已被更有效且毒性低的酚类衍生物所代替。
虽然本品已失去它在消毒药中的位置,但仍用它作为石炭酸系数来表示杀菌强度,如酚的石炭酸系数为1,当甲酚对伤寒杆菌的石炭酸系数为2时,则表示甲酚的杀菌能力是酚的两倍。
苯酚能溶解胞浆膜类脂层,而使胞浆膜损伤,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此外,也有人证明酚类消毒杀菌作用是由于酚与蛋白质发生缔合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酚上的羟基与蛋白质游离氨基通过氢键形成而发生的,这样就使细菌细胞原生质中的蛋白质由于高度变性而死亡。
本品在0.5%~1%的浓度可抑制一般细胞,1%的浓度能杀死一般细菌。
但要杀死葡萄球菌、链球菌需3%的浓度,杀死霉菌需1.3%的浓度。
本品对芽孢和病毒无效。
本品多用于运输车辆、墙壁、运动场及禽舍内的消毒。
因有特臭味,肉、蛋的运输车辆及贮藏肉、蛋品仓库不宜用本品消毒。
不良反应:本品的腐蚀作用大,而且被机体吸收后引起中毒,其中毒症状是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制剂、用量:本品的水溶液抗菌作用最强,所以用其水溶液消毒。
但由于本品的杀菌力不强,一般消毒都需用3%~5%浓度。
2.煤酚皂溶液(甲酚皂溶液、来苏儿)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粘稠液体,有甲酚的臭味,能溶于水或醇中。
本品含甲酚50%。
作用与用途:本品的杀菌力强于苯酚,而腐蚀性与毒性则较低。
对于一般繁殖型病原菌作用良好,但对芽孢和病毒作用不可靠。
主要用于禽舍、用具与排泄物消毒。
由于有臭味,不用于肉品、蛋品的消毒。
制剂、用量:常用水溶液。
禽舍、用具的浓度为3%~5%,排泄物消毒的浓度为5%~10%。
3.克辽林(臭药水)性状:本品是粗制煤酚中加入肥皂、树脂和氢氧化钠少许,加温制成。
为暗褐色液体,以水稀释时即成乳白色。
作用与用途:本品杀菌作用同来苏儿,可用于禽舍、用具和排泄物的消毒,还可治疗鸡的石灰脚病。
不良反应:本品毒性低。
制剂、用量:常用水溶液消毒,以3%~5%浓度消毒禽舍、用具及处理排泄物,以10%浓度浸浴鸡脚治疗石灰脚。
4.复合酚性状:本品含酚41%~49%、醋酸22%~26%。
为深红褐色粘稠液,有特臭味。
作用与用途:本品为广谱、高效消毒剂。
可杀灭细菌、霉菌和病毒。
通常用药后药效可维持7天。
制剂、用量:液体剂型,喷洒浓度为0.35%~1%。
稀释用水的温度应不低于8℃,切忌与其它消毒药或碱性药物混合应用,不得用喷洒过农药喷雾器械喷洒本品。
进口消毒药农福的用法、用量:均与复合酚相同。
二、酸类包括无机酸和有机酸两类。
无机酸的杀菌作用取决于离解的氢离子,而有机酸的杀菌作用取决于不离解的分子,因为不电离的分子能透过细菌胞浆膜的脂质双分子层而对于细菌起杀死作用,在此只介绍有机酸。
1.乳酸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或微黄色的糖浆状液体,无臭,味酸,能与水或醇任意混合。
露置空气中有吸湿性,故应密闭保存。
作用与用途:本品对伤寒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具有杀灭抑制作用,它的蒸气或喷雾用于消毒空气,能杀死流感病毒及某些革兰氏阳性菌。
乳酸空气消毒有价廉、毒性低的优点,但杀菌力不够强。
制剂、用量:以本品的蒸气或喷雾作空气消毒,用量:为每100立方米空间用6~12毫升,将本品加水24~28毫升,使其稀释为20%浓度,消毒30~60分钟。
用乳酸蒸气消毒仓库,用量:为每100立方米空间用10毫升乳酸,加水10~20毫升,使其稀释为33%~50%浓度,加热蒸发。
2.醋酸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味极酸,能与水、醇或甘油任意混合。
药典规定本品含CH3COOH(纯醋酸)36%~37%。
临床常用的稀醋酸5.7%~6.3%,食用醋含纯醋酸2%~10%。
作用与用途:本品的杀菌和抑菌作用与乳酸相同,但消毒效果不如乳酸。
本品刺激性小,消毒时家禽不需移出室外。
本品用于空气消毒,可预防感冒和流感。
制剂、用量:稀醋酸加热蒸发用于空气消毒,每立方米用20~40毫升,如用食用醋,每立方米用300~1000毫升。
三、碱类杀菌性能取决于氢氧离子浓度,其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大,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解离度很大,氢氧离子的浓度高,作用也很强。
在温室中,强碱能水解蛋白质和核酸,使细菌的酶系统和细菌的结构受到损害,以致细菌体内的代谢被破坏而死亡。
碱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
对病毒作用较强,高浓度对芽孢也有作用。
1.氢氧化钠(苛性钠)性状:本品为白色的块状或棒状物质,易溶于水和醇,露置空气中因易吸收CO2和湿气而潮解,故须密闭保存。
作用与用途:本品的杀菌作用很强,常用于病毒性感染(如鸡新城疫等疾病)及细菌性感染(如禽出贩等疾病)的消毒,还可用于炭疽芽孢的消毒,对寄生虫卵也有消毒作用。
本品用于禽舍、器具和运输车船的消毒,也可在食品工厂使用,但须注意高浓度的碱液会灼伤组织,并对铝制品、纺织品、漆面等有损坏作用。
制剂、用量:2%的溶液用于病毒性与细菌性污染的消毒,5%的溶液用于炭疽的消毒。
粗制烧碱含有氢氧化钠94%左右,一般为工业用品,由于价格较低,故常代替精制氢氧化钠作消毒药应用。
2.氢氧化钾(苛性钾)本品的形状、作用、用途与用量:与氢氧化钠大致相同。
草木灰中因含有氢氧化钾及碳酸钾,故可代替本品使用。
其用法为:在30千克草木灰中加水湿透,然后再加若干水煮沸,去渣后再加至100升即可,其温度宜在70C以上喷洒,隔18小时后再喷洒。
3.石灰性状:石灰为白色的块或粉,主要成分:是氧化钙(CaO),加水即成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属强碱性,吸湿性很强。
作用与用途:本品为价廉易得的良好消毒药,以氢氧离子起杀菌作用,钙离子也能与细菌原生质起作用而形成蛋白钙,使蛋白质变性。
本品对一般细菌有效,对芽孢及结核杆菌无效。
常用于墙壁、地面、粪池及污水沟等的消毒。
制剂、用量:常用石灰乳,因石灰必须在有水分的情况下,才会游离出OH-离子而发挥消毒作用。
石灰乳由石灰加水配成,消毒浓度为10%~20%。
石灰可从空气中吸收CO2变成碳酸钙沉淀而失效,故石灰乳须现用现配,不宜久贮。
四、氧化剂氧化剂是一些含不稳定的结合态氧的化合物,遇有机物或酶即放出初生氧,破坏菌体蛋白质或酶蛋白而起杀菌作用,其中对厌氧菌作用最强,其次是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螺旋体。
1.高锰酸钾(灰锰氧)性状:本品为暗紫色斜方形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1:15),溶液呈粉红色乃至暗紫色。
本品应密闭保存。
作用与用途:本品为强氧化剂,遇有机物起氧化作用。
氧化后分解出的氧,能使一些酶蛋白和原蛋白中的活性基团如巯基(-SH)氧化变为二硫键(-S-S-)而失活。
本品作用后还原产生的二氧化锰,可与蛋白质结合成盐,因此低浓度时还有收敛作用。
用0.1%高锰酸钾溶液能杀死多数繁殖型细菌,2%~5%溶液能在24小时内杀死芽孢。
本品在酸性溶液中杀菌作用增强,如含有1.1%盐酸的1%高锰酸钾溶液能在30秒钟内杀死炭疽芽孢。
0.1%溶液可用于蔬菜及饮水消毒,但不宜用于肉食品消毒,因其能使表层变色,其与蛋白质结合的二氧化锰对食品卫生也有害。
此外,常利用高锰酸钾的氧化性能来加速福尔马林蒸发而起到空气消毒作用。
本品除杀菌消毒作用外,还有防腐、除臭功效:。
配伍注意:水溶液遇有机物如甘油、酒精、吗啡等则失效,遇氨及其制剂即产生沉淀。
此外,本品与甘油、碘、糖等还原剂研合可导致爆炸,用时须注意。
制剂、用量:常用水溶液,要求现配现用。
0.1%的水溶液用于皮肤、粘膜创面冲洗及蔬菜、饮水消毒;2~5%的水溶液用于杀死芽孢的消毒及用具的洗涤。
2.过醋酸(过氧乙酸)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呈弱酸性,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并带醋味。
高浓度遇热易爆炸,20%以下浓度无此危险,故市售品为20%溶液,有效期为半年,但稀释液只能保持药效3~7天,故应现用现配。
作用与用途:本品的杀菌作用在于本身有强大的氧化性能,亦可分解出酸和过氧化氢等产物起协同的杀菌作用。
本品的杀菌作用具有快而强、抗菌谱广的特点,对细菌、病毒、霉菌和芽孢均有效。
本品可用于耐酸塑料、玻璃、搪瓷和橡胶制品及用具的浸泡消毒,还可用于禽舍、仓库、食品车间的地面、墙壁、通道、食槽的喷雾消毒和室内空气消毒。
由于本品的分解产物对人无毒,故可用于水果蔬菜和肉品表面的浸泡消毒。
不良反应:本品对组织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金属也有腐蚀性。
故消毒时必须注意保护,避免刺激眼、鼻粘膜。
制剂、用量:过醋酸溶液浓度为20%。
100~500毫克/升的水溶液用于水果、蔬菜、肉品的浸泡消毒;400~2000毫克/升水溶液用于耐酸用具的浸泡消毒;500~5000毫克/升的水溶液用于环境、禽舍的喷雾消毒;室内消毒每立方米用20%过醋酸5~15毫升,稀释成3%~5%溶液,加热熏蒸,室内相对湿度宜在60%~80%,密闭门窗1~2小时。
五、卤素类卤素包括氯、溴、碘等,常用于环境消毒的为氯。
氯易渗入细菌细胞内对蛋白质产生卤化和氧化作用,因而有强大的杀菌能力。
但氯为气体,直接应用很不方便,因此,一般都用能释放游离氯的化合物作为环境消毒药。
其化合物如漂白粉,有机化合物如氯胺-T,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1.漂白粉(含氯石灰)性状:本品是次氯酸钙、氯化钙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为灰白色粉末,有氯臭味。
药典规定本品含有效氯应为25%~30%。
有效氯低于16%即不宜应用,因此,在使用、贮存漂白粉前应测定其有效含量。
本品置空气中因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缓慢分解,故应密封保存。
作用与用途:本品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其杀菌作用主要在水中分解出的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生成初生氧“O”和活性氯“Cl”,通过对细菌原浆蛋白产生氯化和氧化反应而发挥其杀菌作用。
本品的杀菌作用与环境中的酸碱度有关,在酸性环境中杀菌力最强;在碱性环境中杀菌力较弱。
此外,还与温度和有机物的存在有关,温度升高杀菌力也随之增强;环境中存在有机物时,也会减弱其杀菌力。
本品可于饮水、禽舍、用具、车辆及排泄物等的消毒。
不良反应:本品干燥粉剂对动物皮肤不呈显著作用,但其水溶液或有水分存在时,则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炎症以致坏死,故消毒时应注意保护。
此外,本品对金属用具(尤其是铁制品)有腐蚀作用,对纺织品有褪色作用,故这些物品不宜用本品消毒。
制剂、用量:以粉剂6~10克加入1吨水中拌匀,30分钟后饮用;1%~3%澄清液可用于饲料槽、饮水槽及其它非金属用具的消毒;10%~20%乳剂可用于禽舍和排泄物的消毒,将干粉剂与粪便以1:5比例均匀混合,可进行粪便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