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介绍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内容简介:《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
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
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习题答案:1.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 里胥(xū)咫尺(zhǐ)跬步(guǐ)掇置(duō)B. 向隅(yǔ)厚赉(lài)科敛(liǎn)万椽(yuán)C. 惭怍(zuî)裘马(qiú)蹄躈(qiào)蹑迹(niâ)D. 竦立(sù)觇视(zhān)俨然(yǎn)鬣毛(liâ)2.下列划线词的音、形、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猾黠(xiã狡诈)迂讷(nà不善于说话)裨益(bì好处)不啻(chì止)B. 掭以尖草(tiàn撩拨)俾入邑庠(bǐ使,xiáng学校)靡计不施(mǐ无)薄产累尽(lâi受累)C. 癞头蟆(mï蛤蟆)迄无济(qì至今)成益愕(â愤怒)遽(jù急忙)扑之D. 冀有万一之得(jì希望)成妻具资诣问(zhǐ到……去)操童子业,久不售(考取)唇吻翕辟(xīpì一张一合)3.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乃强起扶杖(qiáng)②填塞门户(sâ)③日与子弟角(juã)④驯养一虫(xùn)⑤抢呼欲绝(qiāng)⑥少间,帘内掷一纸出(jiàn)⑦伸颈摆扑(jìng)⑧油利挞(tà)⑨诏赐抚臣名马衣缎(zhào)⑩恩荫(y ìn)A. ①⑤⑧⑩B. ②④⑥⑨C. ③⑥⑦⑩D. ②⑤⑧⑨4. 下列句中“然”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然睹促织②成然之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④俨然类画⑤一癞头蟆猝然跃去⑥芙蕖则不然⑦公劳之曰:“若翁廉,吾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⑧然后得一夕安寝A. ①②④B. ③④⑥C. ③⑥⑧D. ⑤⑥⑦5. 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 辄倾数家之产一鸣辄跃去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动辄得咎B. 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留待限期,以塞官责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C. 近抚之,气息然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一癞头蟆猝然跃去儿渺然不知所往D.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折过墙隅,迷其所在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负隅顽抗6.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试使斗而才②成然之③辄倾数家之产④成以其小,劣之⑤而高其直⑥益奇之⑦昂其直,居为奇货A. ①/②③④⑥/⑤⑦B. ①/②④⑥/③⑤⑦C. ①⑥/②④/③⑤⑦D. ①⑥/②④⑤/③⑦7. 选出与下列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A. 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B.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C. 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D. 古之人不余欺也8.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闻妻言,如被冰雪昂其直,居为奇货B.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掩口胡卢而笑C.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虫跃去尺有咫D. 探石发穴,靡计不施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9. 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成名原是“操童子业,久不售”,进献促织后,因祸得福,县宰“嘱学使俾人邑庠”,这种鲜明的对比,说明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始终围绕着人们的命运来写其心理变化。
《聊斋志异》主要人物及主要情节概括

《聊斋志异》主要人物及主要情节概括
主要人物:
1. 谢德全:故事中的男主角,是一个纯朴善良的人,常常被鬼魂所困扰。
2. 王婆:谢德全的邻居,是一个乐善好施的老妇人,常常帮助谢德全解决问题。
3. 白素贞:是个善良美丽的仙女,为了救谢德全而牺牲自己,最终化身为蛇妖。
4. 贾宝玉:职位高贵,喜好玩乐,喜欢美人的贾宝玉有三个夏族姐妹,分别是黛玉、凤姐和宝钗。
5. 张爱玲:爱玲坏人,爱玲是谢德全的妻子,性格狠毒,善于施展妖术。
主要情节:
1.《怪夜记》:谢德全在一个雨夜与幽灵相遇,意外获得一只宝石,并从幽灵口中得知宝石的秘密。
2.《牡丹亭》:白素贞为了救谢德全,向天帝请假,得到了三日人身,与谢德全相遇并坠入爱河。
3.《金明池》:白素贞化身为蛇妖,抓走了谢德全,并将其囚
禁在金明池中。
4.《鬼迷心窍》:贾宝玉因女妖欲望而误入歧途,最终被谢德
全救出。
5.《牛郎织女》:白素贞与谢德全的爱情最终被天帝看在眼里,允许二人团聚,成为牛郎织女。
以上是《聊斋志异》的主要人物及主要情节的概括。
聊斋志异主要故事

聊斋志异主要故事《聊斋志异》是清初作家蒲松龄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有491个故事。
作品以奇异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主要故事。
1.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个故事以中原地区大旱为背景,描述了江南地区人们为求雨祈福的故事。
女主角杜十娘为了救百姓,向龙神许下誓言愿用一条人命来祈雨。
在杜十娘夫妇的帮助下,借助一个神秘的宝箱成功祈雨,但宝箱却变得无法打开。
最后,杜十娘选择了自我牺牲,跳入宝箱中,大雨终于降临。
2. 青凤石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人梦见了一个神秘的地府,府中展示了各种罪人受刑的场景。
梦醒后,他与一个小偷结下了不解之缘,小偷带他来到一间寺庙,告诉他这间寺庙里有一块名为青凤石的宝石,能够避邪辟邪。
最终,梦中所见的场景让他明白,做人要慎重行事并害怕报应。
3. 稗官野史这个故事描写了男主角在一次游玩中遇到了一位美貌动人的女子,他对她一见钟情,花重金追求之后才发现她其实是一个善于使对方掉进陷阱的女妖。
男主角险些丧命,最终逃过一劫,明白世间美貌背后的危险和虚幻。
4. 幽梦影故事以一个名叫韩丽娘的女子为主角,她在一个梦中遇到了不同的寿星,每个寿星都给了她不同的人生命运。
但韩丽娘总觉得这个梦境非常真实,无法醒来。
最后,她才发现自己已经死去,原来所有的一切只是她来到了阴间的考验之中。
5. 聂小倩这是《聊斋志异》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
主角聂小倩是一个狐妖,为了救自己的恋人,不惜与妖族为敌。
在爱情和正义的力量下,最终她选择与恋人一同赴死,成为了永不分离的鬼魂。
以上只是《聊斋志异》中的几个例子,这本书包含了更多各种各样的奇幻、爱情、喜剧和悲剧等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善恶、正义、爱情等主题的思考。
这些故事以各种形式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问题的存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21年第36期作家名片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济南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清代文学家、短篇小说家。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他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之后屡试不第,71岁时才成为贡生,平时以教书、幕僚为生。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
内容介绍《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内容丰富,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描写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如《莲香》《小谢》《连城》《宦娘》等,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二是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对读书人的摧残,如《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描写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对他们表示深切的同情,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聊斋志异》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王士祯为其题诗曰:“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精段选读一贾奉雉(节选)贾奉雉,平凉人。
才名冠一时,而试辄不售。
一日,途中遇一秀才,自言郎姓,风格洒然,谈言微中。
因邀俱归,出课艺就正。
郎读罢,不甚称许,曰:“足下文,小试取第一则有馀,闱场取榜尾则不足。
”贾曰:“奈何?”郎曰:“天下事,仰而跂之①则难,俯而就之②甚易,此何须鄙人言哉!”遂指一二人、一二篇以为标准,大率贾所鄙弃而不屑道者。
闻之,笑曰:“学者立言,贵乎不朽,即味列八珍,当使天下不以为奢耳③。
十大经典聊斋故事

十大经典聊斋故事介绍聊斋是一部描写奇幻故事的明代小说,由蒲松龄创作。
其中收录了许多经典的故事,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十大经典聊斋故事,每个故事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一、《聊斋志异》1.《山中送别》:讲述了一个僧人在山中遇见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却被女子吃掉的故事。
这个故事揭示了人与妖之间的欲望和纠葛。
2.《画皮》:讲述了一位画才出众的女子,利用自己的美貌来勾引男子,并吸取他们的阳气以延年益寿的故事。
这个故事描绘了美貌的诱惑和人性的复杂。
3.《月下老人》:讲述了一个普通少年与月下老人之间的故事,月下老人给了他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个故事反映了命运与人的努力之间的关系。
二、《聊斋新编》1.《黄粱梦》:讲述了一个贫穷书生被送到地府,以一场黄粱梦的形式来测试他的心性和才智的故事。
这个故事探讨了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
2.《青楼梦》:讲述了一位青楼女子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故事。
这个故事展示了封建社会下女性的悲惨遭遇和命运的无奈。
3.《马丹阳》:讲述了一个妖怪马丹阳不为人知的故事,他曾经是一个英勇善良的人,但因为一些原因被迫成为妖怪。
这个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善恶的边界。
三、《聊斋志异续编》1.《金刚经》:讲述了一位善良的和尚通过背诵金刚经来打败妖怪的故事。
这个故事表达了善良与正义的力量。
2.《白蛇传》:讲述了白蛇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充满了忠诚、执着和牺牲。
这个故事探讨了爱情的力量和人与妖之间的界限。
3.《阿国与阿凤》:讲述了两位善良的人因为误会而分开,最后通过机缘巧合再次相遇的故事。
这个故事描绘了缘分的力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四、《聊斋志异续续编》1.《孽海花》:讲述了李秀英为了救父亲跳入海中变成海花的故事,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深情和牺牲精神。
这个故事充满了感人和浪漫的元素。
2.《道妹》:讲述了一个道观的道妹与一位貌美的女子之间的故事。
这个故事探讨了修道人的纯洁和世俗之间的矛盾。
3.《姚妃》:讲述了一位美丽的姚妃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宫廷中生存和崛起的故事。
聊斋志异(古典文库)

也许是之前看卢梭《忏悔录》太久了,冗长啰嗦的西方文字有点枯燥和压抑,我迫不及待想找一本中国的传
统经典以正心声,刚好遇见了《聊斋志异》,这本号称是中国短篇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书中很多女子,或痴情,
或贞烈,或勇毅,令人感慨万千难以忘怀。转作此念,此亦足矣!。
目录分析
谢谢观看
5
余德
狐梦
封三娘
章阿端
花姑子
西湖主
伍秋月
莲花公主
3
绿衣女
1
4
荷花三娘子
金生色
彭海秋
2
5
新郎
仙人岛
胡四娘
僧术
柳生
二商
聂政
禄数
3
云萝公主
1
4
甄后
宦娘
阿绣
2
5
小翠
0
2
0
4
0
6
钟生
梦狼附则一
天宫
0
1
细柳
0
3
梦狼
0
5
梦狼附则二
3
冤狱
1
4
刘夫人
神女
湘裙
2
5
罗祖
0
2
0
4
0
6
木雕美人
孝子
梓潼令
0
1
厍将军
0
1
彭二挣
0
3
铁布衫法
0
5
山神
吕无病
司文郎
崔猛
安期岛
薛慰娘
田子成
王桂庵
褚遂良
寄生附
公孙夏
3
纫针
1
4
桓侯
粉蝶
锦瑟
初中名著阅读《聊斋志异》知识点及故事概括

初中名著阅读《聊斋志异》知识点及故事
概括
《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所编写的一部充满神秘和奇幻色彩的短篇小说集。
本文将介绍该书的知识点以及对其中几个故事的概括。
知识点
- 作者简介:蒲松龄,清代作家,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民间传说和超自然的元素。
- 文学特点:《聊斋志异》以写实手法叙述奇闻异事,具有趣味性和想象力。
- 主题和意义:作品中探讨了道德、爱情、人性等主题,反映了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故事概括
1. 《钟离神剑》:故事讲述了一个智勇双全的书生与神剑钟离相识并相爱的故事。
钟离为了保护书生而与妖魔展开一场恶斗,最终成功战胜了妖魔并换回了人形。
2. 《画皮》: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化身为妖精,利用男子的感情欺骗和伤害他们的故事。
最终,她被一个有道德勇气的人发现并消灭。
3. 《牡丹亭》:故事讲述了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
女主角梨香因爱恋墨客张生,而在梦中遭遇了神仙,并最终与张生相遇,但命运却阻挠了他们的爱情。
4. 《聂小倩》: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与狐妖之间的爱情故事。
男主角孟姜女与狐妖聂小倩在人与妖之间不断经历考验和磨难,最终他们的感情战胜了一切。
以上是《聊斋志异》中几个故事的简要概括。
这本书中的故事富有情感和哲理,值得我们深入阅读和思考。
结论
《聊斋志异》作为一部经典名著,展示了蒲松龄丰富的想象力和才华。
通过阅读该书,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化中奇幻与现实的交融,并对人性和社会问题进行探讨。
聊斋志异关于花妖的故事

聊斋志异关于花妖的故事
《聊斋志异》是一部中国古代奇幻小说集,其中有很多关于花妖的故事。
我为你介绍几个比较著名的例子。
1.《牡丹亭》: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李世民的官员与美丽的女妖白素贞之间的爱情故事。
白素贞化为花妖,在牡丹亭中与李世民相遇,二人动情后,但由于身份不同,他们的爱情经历种种困难。
2.《藤野先生》:故事中的男主角掉进了一个名叫藤野的花妖的圈套中。
藤野变成一朵美丽的藤花来引诱男主角,试图将他囚禁在花丛之中。
3.《琐闻记》:故事中讲述了一个名叫邢希庄的男子,他在山中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姑娘。
姑娘原来是一朵花所化的,她爱上了邢希庄并助他逃脱了困境。
以上只是《聊斋志异》中的几个关于花妖的故事,这部小说集中还有很多其他精彩的故事,有兴趣的话可以进一步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斋志异》介绍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市)蒲家庄人。
蒲松龄出生于明末清初一个渐趋败落的地主家庭。
早年因家境富裕又是书香门第,所以蒲松龄得以打下厚实的文学基础。
蒲松龄一生与科第无缘,从19岁到31岁间从未放弃科试举业,但屡试屡败。
之后家境窘迫,他便结束了专攻举业的生涯,南下江苏去做幕宾。
这种笔耕卖文的幕宾生涯离他登第人佳的理想愈来愈远,他十分苦闷,几年来目睹官场污秽更令他灰心。
他放弃了为人作嫁的幕宾职业后,开始坐馆教书,直到去世。
在教书期间,他又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终归难遂心愿。
《聊斋志异》是他在教书之余写成的,是一部地道的业余创作。
许多人知道他在做这件事,都纷纷把所闻所见的异事告诉他,有的还写成信札给他寄去。
经过几十年的创作,终于写成了这本充满鬼狐故事的短篇小说集。
这部书虽然说鬼谈狐,但另有寓意。
蒲松龄自己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所以说,它既是一部“搜抉奇怪”、“事涉荒幻”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又是作者“触时感事”、“以劝以惩”的孤愤之书。
这部小说集初名为《鬼狐传》,一开始只是在民间传抄,直到作者去世50年后,才在浙江睦州成书问世,定名为《聊斋志异》。
全书共16卷,491个短篇。
《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多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新奇,结构巧妙,千姿百态。
作者将古代小说中“志怪”“传奇”和“人情”的精华特色揉为一体,艺术造诣在历代文言小说之上,是17世纪后半期,话本、拟话本小说已过花红时节结出的硕果,也是我国微型小说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的分水岭。
《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很快风行天下,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在名作如林,异彩纷呈的古典小说领域里,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像《聊斋志异》那样,用文言写作,而又拥有如此众多的读者,不仅为士林所看重,也因为它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故成为一部民间文学,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聊斋志异》一书,历代多有评议。
由于其深度、广度、明晰度都大大超过文学史上的同类作品,挺立于志怪群书之上,所以清代思想家陈廷机称它是“空前绝后之作”。
著名学者林语堂也说:“…各种各样的大小故事,它们具有十分久远的传统,最好的代表作有《聊斋》和《今古奇观》。
”1949年以来,对蒲松龄和诗书的研究,虽不及“红学”之盛,但它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已为学术界所注意,有关《聊斋志异》的富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和专著已不乏书林。
200年来,对《聊斋志异》的艺术再创造渗入各个艺术门类,曲艺、戏曲、电影、电视对《聊斋志异》故事的关照,曾一度成为艺术表现的热点。
《聊斋志异》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涉及政治统治的,如《促织》、《梦狼》、《窦氏》;有反映科举制度的,如《司文郎》、《考弊司》、《于去恶》、《王子安》;有表现男女情爱的,如《连城》、《阿宝》、《青梅》;有概括生活经验,带有寓言性质的,如《画皮》、《峻山道士》、《狼》;有反映司法弊端的,如《席方平》、《胭脂》等。
作者将笔触涉入杳冥荒诞之域,借神狐鬼怪直抒胸臆,把现实中的矛盾移到幻想领域里,从而酣畅淋漓,游刃有余。
在《聊斋志异》中,最耐人寻味,余香再再,使人不忍掩卷,令人思绪遐飞的是那些花妖狐魅和书生的情爱故事。
《聊斋志异》近500篇作品,除去寓言、笑话、速写外,真正称得上小说的约200篇,其中这一类题材占一半以上,从而使得人鬼相恋,人狐相爱成为《聊斋志异》的最基本的特征。
一个被官府逼得逃亡在外,远离家乡的人,手中盘费断绝,昏暮无处投宿,独自蜘躇于狼嗥虎吟的旷野。
忽然间遇到一个姿容美丽的狐仙。
从此后,不仅有了精美之食,锦绣之榻,狐仙又主动以门户相托。
逃难中媾合一段佳姻……;爱牡丹成痹的书生,在他乡留连牡丹,钱财用尽不得返乡。
一片痴情感动了牡丹仙子,仙子以身相许,而且为公子提供返乡盘缠,带着自己的堂妹跟随公子回到家园,后为公子生下一个儿子,但不堪忍受公子的怀疑,终于弃他而去,孩子也落地无踪……;死了妻子的失意书生想念妻子,一女鬼从墙上飘然而下,对书生诉说自己的冤屈。
为保处子之身以便雪耻,她请鬼妓陪伴公子,大仇报后,公子返乡,女鬼生死相随,且为书生生下麒麟儿。
儿子长大登进士,光耀门庭……。
这种公子落难、书生失意之后,便有才貌双全的花妖狐魅投怀送抱,以身相许的故事,在《聊斋志异》里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
这种同一主题的反复出现,其实反映了作者别有用意的心绪。
蒲松龄生活在清初顺治、康熙年间,正是统治者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强化思想统治的时期。
程朱理学的“存天理,去人欲”的思想,修饰了整个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结果导致了人性扭曲,导致了爱情与婚姻相分离。
这种爱情与婚姻相分离所产生的性压抑便以“淫奔”、“私合”以致狎妓等方式迸发出来。
《聊斋志异》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自己选择的以男女相悦为前提的两性结合,以及在这种结合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婚姻,正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理想与追求。
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是高于一切的。
这正是蒲松龄对爱情的理解。
在这类故事中的女性,大都贤达宽厚,与人为善,饱含恻隐之心,助人为乐,无条件做好人,以身相许之后,便与之患难与共,疾病相扶。
忠贞不二,生死相从,在婚姻关系上,从无利害关系。
这是作者充满幻想为家庭夫妻生活画的一幅蓝图。
既能给男性肌肤之亲,又能担当家庭重任,参与物质财富的建造。
这是作者站在男性立场对女性提出的要求。
在男权社会里,男尊女卑。
男人在家族中,承担着光宗耀祖的义务,在国家,担当着兴邦安国的伟业,在人类社会里,肩担着人类进步的重任。
被受到重用的男子,在这些重担和责任的压迫下,已经疲惫不堪,创伤累累,他们渴望着女人能为他们分担部分责任。
蒲松龄对女性的这种要求,其实是男权社会中不堪重负的男士们发出的呼救的呻吟。
花妖狐魅们来去自由,使得这些故事里少了从前才子佳人、痴男怨女的刻骨思念,爱情在这里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生活遭遇的自然结合,对于男女双方来说,都是始料未及的异事。
应当承认,蒲松龄的确是看到了女性在族权、夫权的束缚下,毫无自由可言,悲苦一生的现状,他在这里借花妖狐魅将自由都交给了女性,不仅来去自由,还有择偶的自由,性关系上,主动权也交给了她们,她们还有爱的自由和不爱的自由。
蒲松龄将他的同情和理解,以及种种权利交给女性,不仅仅表现了他进步的妇女观,而是他知道,在男权社会里,男人要想舒展被压抑扭曲的性灵,获得真正的爱情,没有妇女解放作配合,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这类爱情故事中,一男恋二女,而且兼得双美;一女委身一男子后,又邀来自己的女伴,共事一男;或结婚后,又为丈夫召一小妾,双美共夫的情况非常多见。
她们或彼来我往,或共聚一堂,也小有矛盾,偶见风波,但终能“妒念全消”,其乐融融。
由此可看出,蒲松龄是认可一夫多妻制的,在他饱含赞美的笔融里,表明的是他对这类家庭关系的一种希望。
蒲松龄的爱情故事,大多涉及两性关系。
情节发展到这里的时候,蒲松龄从不藏掖自己的笔,而且他从不铺垫二人有什么志同道合的思想基础。
郎才女貌已足以促成两性的结合,而且两情相悦,如火如茶,极尽欢昵。
但是,蒲松龄虽以明朗之笔揭示男女情爱,却从不津津乐道于具体的性描写,他抒发了人间被压抑的爱欲,便达到了他所要完成的终极目标。
充满肉欲的淫靡色调,只会破坏他高尚人性大旗的神圣目的。
作家托鬼魂、异类,驰骋想象,借题发挥,避开文网的罗织和世俗的非议,在这一类故事中抒发了自己的理想以及那个时代被压抑扭曲的心灵的铭心向往。
内容梗概《聊斋志异》含有近500个短篇。
这里仅撷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
1.《画皮》太原士子王生,在一次早晨出行的道上,遇到一个抱着包袱独自行走的女子。
一问,那女子自称是不堪大妇虐待而出逃的大家小妾。
王生贪恋其姿色,便将她带回家里,安置在书斋中,与其同居。
妻子陈氏让他打发此女离开,王生不听,一日,王生到了集市上,一个道士吃惊地说他身上有邪气萦绕,一定是遇到了妖邪。
王生不信,反以为道士是想借此混饭吃。
他回到家,欲进书斋,不料门被堵上,隔着窗缝往里一看,只见一个青面狞鬼,正在描画一张人皮,随后将人皮穿在身上,又化作美女。
王生非常害怕,找着道士,求他相救。
道士给他一个蝇拂,让他挂在门外。
王生回到家,与妻子陈氏住在一处。
一更时,那化作美女的厉鬼将蝇拂弄碎,径直到床前,将王生的心摘去吃了。
王生之弟二郎找来道士,将化作老妇的厉鬼治死。
陈氏听从道士的指点,向一个疯癫的乞丐求救,终于将王生救活。
2.《小翠》浙江人王大常小时候,一个比猫大的动物在雷鸣电闪时钻到他的身下。
后来王太常中了进士,并做了侍御。
他膝下只有一子,但是个傻子。
一日一位妇人到他家,并将自己的女儿小翠留给他做儿媳。
小翠聪慧过人,深得公婆喜爱,但就是整日里和健儿子疯闹。
有一个官员王给谏想诬告王侍御,小翠扮成宰相亲临王侍御家,让王给谏看到,从此收起了诬告王侍御的恶念。
一次王给谏到了王侍御家,看到傻儿子扮成皇帝模样,王给谏到了朝上告了王侍御谋反之罪。
皇上验明不过是疯儿傻媳的玩闹后,反倒将王给谏发配充军。
王侍御觉出小翠不是寻常之人。
一日傻公子洗澡,小翠趁势捂死了他。
等公子又活过来后,傻病全好了。
过了一年,王侍御被王给谏的同党参奏被罢了官。
他准备拿一只玉瓶送给朝廷的人,好给自己找路子。
谁知玉瓶被小翠打碎了,公婆二人将小翠一顿大骂。
小翠不堪忍受公婆的辱骂,决定离开王侍御家。
临走时告诉丈夫,说自己是狐狸,母亲因避雷灾曾受过王侍御的庇护,送自己来报恩。
小翠走后公子痛哭欲死,王公夫妇也知自己铸成大错,追悔莫及。
两年后公子偶然又遇到小翠。
但小翠不愿再回他的家。
和公子在外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小翠的模样渐渐变了。
小翠为公子找了个于家姑娘为妻,自己便消失了。
婚后公子发现于家女儿就是小翠的模样,方才知道小翠模样变化的原因。
她将自己变成于家姑娘的模样,为的是公子见到于家女儿就像见到她,以解公子对她的思念之情。
精彩篇章推荐1.《崂山道土》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告诉人们不愿耕耘,只想收获,不问大道,只求小术,终究要碰壁。
该篇形象鲜明,故事生动。
2.《青凤》这一篇描写人狐相恋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刻画独具一格。
3.《画皮》这是《聊斋志异》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一篇。
几乎无不欣赏。
这篇故事以情节见长,除此之外它还包含了深刻的寓意。
4.《公孙九娘》这是一篇人鬼相恋的故事。
故事以清初于七领导的农民起义被镇压开篇,以男女主人公的生离死别结尾,始终笼罩着浓重的悲剧气氛。
故事中的公孙九娘婉约多情。
整个故事悱侧凄凉。
5.《促织》这是一篇刺世疾邪、鞭辟入里的作品。
描写细腻委曲,情节变幻离奇。
令人玩味寻思,爱不释手。
6.《席方平》这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以思想深刻,艺术完整而为人称道。
故事情节回环往复,盘旋而上,使人物性格、作品主题顿然生辉。
7.《胭脂》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