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旅游发展策略及案例
对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认识与理解。

对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认识与理解引言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素有“魅力云南”的美誉。
云南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而闻名,吸引着众多游客。
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如何保护和传承云南丰富的民俗风情,成为了云南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展开探讨,以增加人们对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认识与理解。
1.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背景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56个民族。
这使得云南具备了非常丰富的民俗风情。
例如,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三腿独具的乐舞、彝族的火把节等,都是各具特色的云南民俗文化。
这些民俗文化形成了云南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游客。
2.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云南作为一个旅游热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推动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云南的民俗文化代表了云南独特的特色,是云南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最后,通过开发和传承云南的民俗文化,可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3.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尽管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云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保护这些资源同样重要且紧迫。
首先,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精神财富,保护它们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维护。
其次,过度开发可能会导致资源遭受破坏,破坏了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
最后,民俗文化的保护有助于延续和传承这些文化,使之能够流传下去,不被遗失。
4.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策略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任务,需要有系统性的策略来进行。
首先,相关部门应积极加强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立法和管理。
其次,需要加强对开发商和旅行社的监管,确保其在开发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并采取可持续的开发手段。
同时,应加强对民俗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确保其传统技艺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
运城景区民俗活动方案策划

运城景区民俗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名称:运城古城民俗文化节活动时间: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举办一次,持续3天。
活动内容:1. 街头民俗游览:在运城古城内设立数个展区,展示运城的传统工艺、传统戏曲、传统饮食、传统服饰等民俗文化元素,邀请当地民间艺人演出,吸引游客参观和体验。
2. 民俗义卖市集:在古城中心的广场上搭建市集摊位,出售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农产品和传统美食,游客可以购买纪念品和特色商品,体验传统的买卖文化。
3. 民俗表演:在古城内的多个场地举办民俗表演活动,包括舞龙舞狮、杂技、传统戏曲、民间乐器演奏等,让游客感受运城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
4. 民俗体验活动:邀请游客参与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民间舞蹈、剪纸、剪窗花等活动,学习传统工艺和技能,亲身感受运城的民俗文化。
5. 民俗游行:组织游行队伍,穿行于古城的街道上,展示运城的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游客可以观看游行表演和参与游行互动。
二、活动名称:运城祭祀文化体验活动活动时间:每年定期举办,持续1天。
活动内容:1. 参观古庙:组织游客参观运城市内的著名庙宇,如文庙、关帝庙、岱司庙等,了解庙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感受祭祀文化的厚重氛围。
2. 祭祀仪式:组织游客参与祭祀仪式,亲身体验祭祀的过程和仪式,了解运城的祭祀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加对祭祀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 祭祀游行:在庙会举办期间,组织游行队伍游行于古城街道和庙会场地,展示运城的祭祀文化和传统习俗,吸引游客观赏和参与。
4. 传统美食品尝:在庙会现场设立传统美食摊位,出售运城的传统美食,如醋煎手抓饼、怀炉面、烧饼、冷热粉等,让游客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三、活动名称:运城唢呐音乐节活动时间:每年夏季举办一次,持续2天。
活动内容:1. 唢呐演奏比赛: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唢呐演奏者参与比赛,展示唢呐艺术的精湛技巧和独特魅力,评选出优秀的唢呐演奏者和团队。
2. 唢呐音乐会:邀请知名的唢呐演奏家和团队进行音乐会演出,为观众带来高水平的音乐艺术享受,让游客感受唢呐音乐的美妙和魅力。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案例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乡村的向往与热爱愈发强烈。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
本文将介绍中国某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案例,探讨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地理环境与资源特色这个地方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全境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理想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此外,这里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营造出一种返璞归真的乡村风情。
二、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在乡村振兴的政策指导下,当地政府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整合资源,优化规划,提升服务水平,成功打造了一批旅游特色小镇和乡村民宿。
这些小镇和民宿依托当地的山水风光、传统手工艺和特色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三、乡村旅游产品与服务在乡村旅游产品方面,当地推出了一系列精品旅游线路和主题活动,如徒步登山、草原露营、乡村体验等。
这些产品多样化丰富,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受到了市场的好评。
同时,当地还积极培育农家乐、农庄游、采摘园等形式,为游客提供民俗体验和农家乐趣。
在服务方面,当地建设了一批乡村旅游服务中心和游客服务站,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指导和咨询。
同时,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参加旅游展会和活动,提高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四、优质农产品与地道美食乡村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方式,更是一次品味生活的机会。
当地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推出了一系列优质农产品和地道美食,如有机蔬菜、绿色水果、特色干货等。
这些产品绿色健康,自然纯净,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
五、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产业,正在为农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推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形象和生活品质。
同时,乡村旅游还可以促进乡村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良性循环。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以浚县古庙会为例

XXXX大学实习生科研训练中期检查表
(四)完成程度
通过在资料查找、实地考察、分析总结、成果推广这四个阶段的调查分析和总结,目前已完成前三阶段的任务,第四阶段正在进行。
(五)存在问题
在实地考察阶段,虽然已经深入群众展开调查,有针对性的开展考察,并获得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在实践中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但由于受访范围有限,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与信息准确率难以完全保证,所以缺乏一定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在分析总结阶段,虽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但不免会有分析总结得不到位之处,总结的全面性有待考究。
千年古佛今犹在浮丘胜迹有伟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浚县大!山正是如此。大!山上寺庙宫观星罗棋布,北魏天宁寺、宋代天齐庙、元代观音岩等古建筑无不彰显着大!山的厚重历史,苍松翠柏处摩崖石刻遍布其间,唐代的《洪经纶题记》、明代王守仁的《登大!山诗》等摩崖石刻诉说着大!山丰富的人文情怀。其中,最具有历史价值的就是开凿于大!山东麓的浚县大佛。
大!山、浮丘山、古运河、古城墙犹如一幅幅历史长卷,赋予了浚县永久的文化魅力。浚县借势中国大运河申遗、河南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正在实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等重大工程,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基地,努力将浚县这座蕴含千年厚重历史文化的历史名城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浚县大佛开凿于东晋十六国后赵时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比四川乐山大佛早450多年,佛高22.29米,比洛阳卢舍那大佛高5.15米,所以,被专家称为“全国最早,北方最大”。浚县大佛作为佛教在中原地区传播发展的实物见证,在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大!山遥相呼应的浮丘山,山上有唐代开凿的千佛洞,内有浮雕造像1027尊,为石雕艺术珍品。碧霞宫位于浮丘山南端峰巅,坐北向南,前后三进院落,占地11160平方米,殿宇楼阁87间。碧霞宫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历时21年落成,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渝东南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民俗文化的地方。
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被誉为"中国鱼米之乡"。
渝东南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包括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民间歌舞、手工艺等,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感受这份浓厚的民俗风情。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旅游需求的增加,渝东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部分传统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受到现代化冲击的影响,旅游业的不规范发展也给当地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带来一定压力。
如何有效开发利用渝东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同时保护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
1.2 问题提出渝东南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地方,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未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资源的潜力,导致旅游产品单一化,缺乏特色和竞争力;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游客体验受到限制,影响了旅游体验的提升。
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和营销策略,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广也存在不少困难。
如何有效解决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旅游体验,增加旅游吸引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现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才能实现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地区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民俗文化之美。
2. 正文2.1 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渝东南地区位于中国重庆市及其周边地区,是一个充满独特民俗文化的地方。
这里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民俗习俗等,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
渝东南地区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经久不衰,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摘要】长阳是一个具有丰富民俗文化的地区,长期以来,这里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宝贵遗产。
本文旨在通过对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挖掘和传承长阳独特的民俗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首先分析了长阳民俗文化的特点,评估了其旅游资源的价值,然后深入挖掘了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产品开发方案。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实施建议,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总结了本文的观点。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长阳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特点分析、资源评估、挑战分析、策略建议、产品开发策略、实施建议、发展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长阳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方,民间传承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长阳的民俗文化包括传统节日、民间习俗、民间艺术等方方面面,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阳的民俗文化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赏识。
长阳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和探寻。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长阳的民俗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如传承逐渐减弱、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对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将通过分析长阳民俗文化特点、评估旅游资源、分析发展挑战,提出发展策略建议,以期为长阳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部分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长阳地处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湘鄂交界,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通过深入研究长阳民俗文化,可以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的旅游发展策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从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2. 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逐渐消失,需要通过旅游等方式进行传承和保护。
论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应用以清明上河园为例

论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应用以清明上河园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性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对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应用,并以清明上河园为例,深入分析其成功运用民俗文化的策略与实践。
本文将概述民俗文化资源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价值,阐述其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接着,通过对清明上河园的深入剖析,揭示其如何将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
本文还将分析清明上河园在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方面的做法,探讨其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本文将对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提出相关建议和思考,以期为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民俗文化资源概述民俗文化是特定社会群体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的文化现象。
它涵盖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故事、歌谣、舞蹈、手工艺、节庆活动、风俗习惯等,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民俗文化资源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丰富旅游产品内涵、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国,民俗文化资源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这些资源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亲身体验当地传统文化的机会,也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民俗文化资源成为了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载体。
以清明上河园为例,这座以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就充分运用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园内不仅再现了北宋都城东京(现河南开封)的繁华景象,还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表演、手工艺展示和节庆活动,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宋代的民俗文化魅力。
这种将历史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做法,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也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乡村旅游成功经典案例

花香农居
荷塘月色
江家菜地
幸福梅林
东篱菊园
2、多元化乡村旅游知名案例——成都三圣乡五朵金花
2、多元化乡村旅游知名案例——成都三圣乡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发展的主要特点 “五朵金花”的前身是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村”,也是“城中村”改造的难点村,又是未来成都市市区的风口绿地。市区两级政府提出了“开发、保护并举,利用、发展并重,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周边环境”的思路,突出了4个方面开发建设: 1. 坚持高起点规划 2000年在规划“五朵金花”建设规模时,成都市政府提出了用景点形式打造国家级品牌“农家乐”的总体方案,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能够给城乡居民提供市外休闲娱乐场所,有利于当地农民就地转市民;二是有利于保护大城市环境,按照国家5A级风景区标准,突出蜀文化民居风格,建成成都市郊区靓丽风景线。三是有利于形成“一村一品一业”产业特色,为失地农民就地安置提供就业支持等。对市政府的规划建设方案,多次举行由社会各界和规划区农民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确定的规划方案,政府、企业和农户一张蓝图干到底。通过5年的建设和经营,“五朵金花”一直保持着5A级风景区的风貌。 2. 坚持把农民摆在创业的主体位置 集中在一个区、一个街道搞涉及3000多户、10000多农民利益的大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在5年的建设发展中,没有因拆迁、占地等问题出现一例农民“告状”、“上访”,非法修建、违法经营等现象,而是农民和政府拧成一股绳加快发展。最根本的做法是把农民摆在创业和受益的主体位置,从规划设计、建设发展到经营管理等重要环节,各级政府都坚持让农民受益,尊重农民意愿,利用农民传统产业优势,提升农民产业规模,在发展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02
国外经典案例
工匠之乡——日本水上町 1项目概况 观光型农业之路的日本乡村水上町的“工匠之乡”包括“人偶之家”、“面具之家”、“竹编之家”、“陶艺之家”等近30余家传统手工艺作坊,其旅游概念的提出吸引了日本各地成千上万的手工艺者举家搬迁过来。1998年至2005年间,每年来“工匠之乡”参观游览、参与体验的游客达45 万人,24 间“工匠之家”的总销售额达3116 亿日元(约合271 万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30
民 俗 风
2、充分认识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价值
•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是深层次开发旅游业 的基础。
情 • 民俗风情本身就是一个民族、国家宝贵 旅 的资源。
游
2020/7/30
民 3、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关 俗系
风 • 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掠夺性的开发,盲目地开发只能是破 情 坏。
其苗民的风土人情,吸引着远近的旅游 者。
2020/7/30
2020/7/30
郎德苗寨
4、民俗风情旅游活动的开展现状
民 俗
(1)利用节庆活动、传统及现代民俗话动, 推出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旅游线路
风 (2)实地参观和考察民间工艺品的制作
情 (3)旅游饭店正逐渐成为推广民俗风情活动
旅 的中心
游
2020/7/30
游
“索尔文”在丹麦语中意为“向阳的田野 ”。
现在每年接待150多万国内外游客,为当地人口
的300倍。
2020/7/3路北上。如
风 图所示,再经246 号公路右转不远处
情 ,即可见到 Solvang丹麦城。
旅 游
2020/7/30
民 俗 风 情 旅 游
第3章: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
民 俗 风 情
•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抢救与保护 •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旅
游
2020/7/30
一、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民
俗 (一)国外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风 情
1、充分利用富有民族特色的现成建筑和设施
旅 2、建立独特的民俗村和文化村
5、我国民俗风情旅游景点开发中存在 的问题
民 俗 风 情 旅 游
2020/7/30
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抢救与保护
民 (一)抢救与保护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思路 俗 风 情 旅 游
2020/7/30
•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 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 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 文化。
游 3、组织各种独特的民俗风情活动项目
2020/7/30
1、充分利用富有民族特色的现成建筑
和设施
民
俗
(1)美国的“丹麦城”——索尔文
风
索尔文(Solvang)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郡 的一个小镇,在圣巴巴拉城区西北45里处.常任居民
情
5000人左右.其中丹麦后裔占2/3,绝大多数居民从事
旅
旅游业。
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2020/7/30
旧金山唐人 街
2020/7/30
民 俗 风
(2)文化丧失 文化丧失是指因接受新事物而导致旧
事物的丧失,但这种取代并不一定是文
情 明的特征。
旅
游
2020/7/30
民 俗 风
(3)文化涵化 文化涵化是指不同文化的个人组成
群体,因持久地相互集中地接触,两者
情 相互适应、借用,结果造成一方或双方
游
们不仅可采购到各种名优土特产品。还可观赏 工艺制作表演、民间绝技表演和各种民族民间
歌舞表演。
2020/7/30
(2)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
民 • 中国民俗文化村是荟萃中国56个民族的民间艺 俗 术、民俗风情、民居建筑于一园的文化旅游景
风 情
区,占地18万平方米,投资1.2亿元。村内建 造了中国各地区少数民族的24个村寨和20多个 景点,有生活民俗、工艺制作、民间绝技、民
情 女的象征。
旅
游
2020/7/30
民
俗
风
情
旅
游•
据说还有另一种原因,很久以前, Mursi的男人怕自己的女人和女 儿被别的部落掳去做奴隶,嘴上装上大盘子后,使她们变得丑陋 ,别的族群就不会看上并抢去。当然并不是部落里所有的女人都 有权利装上这么个大盘子的,只有部落里显赫家庭里的女人才有 资格,那些一般家庭里的女人虽免去了酷刑,但正常的面孔也代 表了一个女人在这个部落里的低下地位。
旅 族服饰表演、村寨民族歌舞、艺术团队演出和
游
晚上的艺术大游行、中心剧场的表演等,从多 角度、多层次表现了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
和文化艺术活动。
2020/7/30
2、民俗博物馆
民 俗
• 云南民族博物馆于1995年11月9日落成并 开馆。它位于风光秀美的昆明滇池国家
风 旅游度假区内,与云南民族村相毗邻,
2020/7/30
1、人造民俗村
民 (1)深圳的“锦绣中华” 俗 • “锦绣中华”由观景区、商业区、饮食衔和园
风
艺造景区四个部分组成,面积为30万平方米, 投资1亿元,除了许多中国民族建筑和民居外
情 ,还有反映我国不同时代的名胜古迹、建筑精
旅 粹及民俗风情的微缩景观。在饮食街游客可以 品尝到各种美味佳看,风味小吃;在商业区人
俗 风
在除了仍保留垦 殖园的风貌之外 ,更像是一座美
情
国早期历史博物 馆:“五月花号
旅 ”机帆船、1620
游
年的登岸岩石、 1627年的原始村
落……
2020/7/30
“五月花号”机帆船
1620年12月,一艘
民 “五月花号”机帆 船
俗 满载102名不堪忍 风 受英国国教迫害的
清教徒,历尽艰辛
情 在美洲大陆中段的 旅 普利茅斯登陆,踏 游 足这片从未开发的
灵感,创作
旅 出《海的女 游 儿》这部著
名童话故事 。
2020/7/30
丹麦人对于木鞋情有独钟。木鞋与安徒生的渊源颇深 ,因为他是一名穷鞋匠的儿子。安徒生曾写了一篇童 话叫做《钟声》,说的是一个穿木鞋的穷孩子和一名 王子一起追寻天堂的钟声。
2020/7/30
民 俗 风 情 旅 游
安徒生(1805-1875)从 小
2020/7/30
民 俗
1、文化变迁的机制
风
“文化变迁”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生
情
活方式所发生的任何变更,这种变更
旅 游
或是因为内部的发展所引起,或是由 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换而产生。
发明、发现
借取、传播
2020/7/30
民 俗 风
文化变迁的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因素或文化结
安徒生博物館
民 俗 风 情 旅 游
2020/7/30
安徒生博物馆里,
有各种版本的安徒 生童话集,不管是 古时的或现代的, 不论是合集或分册 ,应有尽有。
民 俗 风 情 旅 游
安徒生爱好旅行,是人人皆知的,有人称他是最伟大的旅行家。 不过,安徒生可不是完全天不怕地不怕的喔,据说他很怕出门旅 行的时候遇上火灾,所以他的旅行箱里永远放了一条麻绳,以备 火灾发生时逃生之用。另外,安徒生也很怕被活埋,所以有时候 他会在睡觉前,在床边摆放一个纸板,上面写着:「我并没有真 的死掉!(I am not really dead!)」...
• 要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保护,只能传承于活人,要有青
旅
年一代去继承、应用、创新,使民俗文化的血脉得以活 跃,而不是窒息在珍藏中,这就需要开发、利用。
游 • 开发民俗风情应建立在提高各民族成员文化素质、提高
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基础上。
2020/7/30
民 俗
4、抢救、保护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需要科学 的理论、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手段
土地。
2020/7/30
第一批英国清教徒的住处
在移民们创建的
民
“1627年村落” 里,
俗 导游们身着15世纪 风 英国人的服饰向游
人们介绍当时移民
的生活情景。农舍
情 里光线昏暗,屋梁 旅 上挂着南瓜、干鱼
游 、辣椒等食物,妇 女们缝补洗涮,烹
制食物,男人们打
鱼捕猎,养家糊口 。
2020/7/30
新移民们在盖房子
2、建立独特的民俗村和文化村
民 俗 风
(1)日本爱知县的明治村(移建)
明治村,由于它集中了明治时代(1868 年一1912年)有代表性的建筑而得名,实
情 际上它已成为一所日本明治时代建筑艺
旅 术和文物的博物馆。
游
2020/7/30
(2)美国的普利茅斯垦殖园
民 俗
• 位于美国东海岸波士顿市南的普利茅斯 镇附近,占地100多英亩,是反映17世纪
风 欧洲移民生活的恳殖园。其中“移民村
情
” 完全按照当年的格式建造。导游人员 身着古装,口操詹姆士一世时期的英语
旅 ,通过实际的操作,描绘17世纪20年代
游
英国移民的生活、劳动、休息、娱乐的 情景,垦殖园因而以“活人博物馆”闻
名全美。这里才是美国人真正的故乡。
2020/7/30
民 普利茅斯早先是 一片垦殖园,现
2020/7/30
索尔文小镇的常用语言是丹麦语,镇民非常珍惜 丹麦传统和风俗,建筑几乎带有地道的丹麦风格 ,所以此小镇成为具有浓郁丹麦风情的旅游热点 。
民 俗 风 情 旅 游
2020/7/30
小镇里,共有4台传统风车 。
街道上也画
民 有民族特色 俗 的壁画。也
许正是这样
风 的生活,才 情 会给安徒生
风 • 对于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还需要采取
情 具体的手段,如录像、录音、拍电影等
旅 方式,将其真实地记录下来。
游
2020/7/30
民 俗 风 情 旅 游
2020/7/30
民 俗 风 情 旅 游
2020/7/30
民
俗 • 来自南埃塞俄比亚 OMO村庄的MURSI族
风
女人,装饰着面部纹身 及唇盘,这在当地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