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实验一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实验一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实验一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和使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以及T-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

和修改表结构。

2.熟悉SQL Server 2000企业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

2.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

3.查看和修改表结构。

4.向数据库表中输入数据。

5.实现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

三、实验步骤

1.使用企业管理器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右击“数据库”-新建数据库,

命名为SC。

2.在企业管理器中查看学生选课数据库的属性,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使之

符合要求。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在企业管理器窗口中出现

SC数据库标志,表明建库工作已经完成。

3.右击SC-“新建表”,分别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并分别打开

表,右击“设计表”,设计各表模式为:

Student(SNO,SNAME,SAGE,SEX,SDEPARTMENT);

Course(CNO,CNAME,PC);

CHOOSECOURSE(SNO,CNO,GRADE)。

4.为属性选择数据类型为CHAR型,定义每个表的主码,是否允许空值和

默认值等列级数据约束。

其中,学生表的主码为学号,课程表的主码为课程号,选课表的学号与

课程号共同作为主码。主码不允许为空值。

Student

Course

Choosecourse

5.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的表级约束:

每个表的主码约束(在“设计表”中右击所要设置为主键的属性,单击“设置主键”,此时系统自动选定索引名PK,创建为聚簇索引。另外,在选课表中使用shift键将学号与课程号共同设定为主键);

选课表与学生表间、选课表与课程表之间的外码约束(在“设计表”中右击-关系-新建,在学生表中,将学号与选课表的学号联接,再在课程表中,将课程号与选课表中的课程号联接起来。)

学生性别只能是“男”或“女”的检查(Check)约束(在学生表中,“设计表”,右击check约束,填写约束表达式([SEX] = '男' or [SEX] = '女'))。

在学生选课数据库的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中各输入10条记录。右击表名-“打开表”-“返回所有行”,依次录入表内信息。

6.实现对学生选课数据库的学生、课程和选课3个表中数据的插入、删除

和修改操作。用“打开表”-“返回所有行”进行操作。

7.以一条记录为例,分别设计向学生表中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的T-SQL

语句,并在查询分析器中执行这些语句。

插入一条学生记录,输入:

INSERT INTO student

(SNO, SNAME, SAGE, SEX)

VALUES ('072213', '李白', '19', '女'),右击-“运行”。再打开表-返回所有行,可以看到刚插入的学生信息成为首行。

修改记录,输入:

UPDATE student

SET SEX = '男'

WHERE (SNO = '072213'),右击-“运行”。打开表可看到信息已经被纠正。

删除记录,输入:

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SNO = '072213'),运行后可看到记录被删除成功。

8.用T-SQL语句实现操作:在学生表中增加“选课门数”字段,统计学生

所选课程的门数,并将结果送入学生表中的选课门数字段。

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

在实验过程中,设置选课表与课程表之间的外码约束时总是弹出冲突错误,颇费了一番工夫。后来才发现,原来是选课表与课程表中课程号不匹配,选课表中课程号为01,02……,而课程表中课程号为1,2,……。

解决方法:将列中数据改为一致即可正常设置外码。

五、思考题

1.数据库中一般不允许更改主码数据。如果需要更改主码数据时,怎样处

理?

可以先取消主码,修改数据结束后再重新将该属性设为主键。只是我觉得,这样做的话,如果有外键约束的话会比较麻烦。不知道有没有更为快捷的方法

2.为什么不能随意删除被参照表中的主码?

因为主码中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

六.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基本掌握了SQL企业管理器的使用方法,会依据要求创建数据库,建立各表间的联系并正确删改数据。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基本结合在一起。

只是由于实验前准备工作做得不够,细节方面没有重视,造成实验效率不高,浪费过多时间的局面。

下次实验定将做足预习工作,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及能力。

最后感谢老师的指导。谢谢。

实验五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

实验五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SQL、Transact-SQL和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向数据库中定义的表和视图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 二、实验环境与实验准备工作 实验环境:Microsoft Windows xp操作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标准版或企业版。 实验准备工作: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教科书的相关内容(数据更新) 三、实验内容和设计 基于实验一建立的“图书读者数据库”(Book_Reader_DB),使用SQL Server 2000企业管理器和在SQL Server 2000查询分析器的Transact-SQL语句输入区输入Transact-SQL语句的两种方法,实现对Book_Reader_DB中“图书”、“读者”和“借阅”三个表的数据插入、修改和删除。 1、使用SQL Server 2000企业管理器对三个表进行数据更新 在“图书读者数据库”(Book_Reader_DB)中,点击“表”结点对应的表,然后点击鼠标右键中的“打开表”→“返回所有行”,如图1所示,将显示对应表中的所有数据,如图2所示: 图1 SQL Server 2000控制台界面 图2 SQL Server 2000中显示表中的数据 根据上述打开表的步骤,将对应的表打开后,在表中输入或修改下列数据,并删除一些过时的数据。 图书表

读者表 借阅表 2、使用SQL Server 2000中的查询分析器的Transact-SQL语句输入区输入Transact-SQL 语句对三个表进行数据更新。 打开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注意要对数据库Book_Reader_DB进行数据更新),在Transact-SQL语句输入区中输入Transact-SQL语句实现对三个表进行数据更新。输入的数据如下所示表所示。在插入、删除或修改表中的数据时,特别要注意SQL语句的格式、输入数据的类型,插入、删除或修改的数据要确保数据之间的关联以及在实验一建立表时所设定的一些约束。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数据查询)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三数据查询 班级:××× 姓名:××× 学号:××× 数据查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QL的单表查询操作

2.掌握SQL的连接查询操作 3.掌握SQL的嵌套查询操作 4.掌握SQL的集合查询操作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的主要内容是: 1.简单查询操作。包括投影、选择条件表达,数据排序,使用临时表等。 2.连接查询操作。包括等值连接、自然连接、求笛卡儿积、一般连接、外连接、内连接、左连接、右连接和自连接等。 3.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中,使用IN、比较符、ANY或ALL和EXISTS操作符进行嵌套查询操作。 4.组合查询与统计查询。 (1)分组查询实验。该实验包括分组条件表达、选择组条件的表达方法。 (2)使用函数查询的实验。该实验包括统计函数和分组统计函数的使用方法。 (3)组合查询实验。 (4)计算和分组计算查询的实验。 三、[实验方法] 1.将查询需求用Transact-SQL语言表示。 2.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输入区中输入Transact-SQL查询语句。 3.设置查询分析器结果区为Standard Execute(标准执行)或Execute to Grid方式。 4.发布执行命令,查看查询结果;如果结果不正确,进行修改,直到正确为止。 5 查询分析器的主要作用是编辑Transact-SQL,将其发送到服务器,并将执行结果及分析显示出来(或进行存储)。查询分析功能主要是通过测试查询成本,判断该查询是否需要增加索引以提高查询速度,并可以实现自动建立索引的功能。 图5- 错误!未定义书签。SQL Server 2000查询分析器 查询分析器的界面如图5- 错误!未定义书签。所示。在查询生成器中的左边窗口是对象浏览器,其中按树结构列出了数据库对象;右上方是SQL代码区域,用于输入SQL的查

小型数据库实验设计报告

MK超市数据库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成绩评定 实验项目名称数据库设计指导教师朱蔚恒 实验项目编号实验四实验项目类型设计性 学生姓名,学号郭美岑2012050754 梁蕴嘉2012050725 学院公共管理应急管理学院系应急管理专业应急管理

一背景 最初的时候,超市管理由人力完成,但是超市的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再以人力管理可能会造成数据缺失冗余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人力工作效率低。因此用数据库进行管理可以把数据集中、统一、规划,实现科技管理。本数据库主要作用是在一个小超市中,进行对员工档案。库存商品的管理以及销售管理。这个数据库提供的是信息咨询信息检索,信息储存的多项功能。可以实现多项功能。 二实验目的 1学习数据库的我们不仅是要了解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简单操作,而且要能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而且能自己动手设计出一个能够付诸于实际的数据库,能够为企业或者是小团体带来方便。同时数据库设计也能考察我们对数据库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实验步骤 1. 需求分析 2. 概念模型设计(E-R图) 3. 逻辑结构设计 4. 物理结构分析 5. 将SQL语言输入数据库 6. 数据库的实施,包括加载数据库和调试运行程序 步骤一: 需求分析: 主要包括员工档案管理、库存商品管理、销售设计程序,厂商信息员工档案管理:包括员工的基本个人信息(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电话) 库存商品信息:包括进货和剩余货物的详细信息,易于查找库存量 销售设计程序:包括每次售出商品的详细信息 厂商信息:能够查找到每个货物的厂家。查询商品的基本信息(编号名称地址电话号联系人) 商品信息:包括商品编号,金额,数量等等 具体的功能有:1.输入信息的功能 (1)输入商品的信息:包括编号,名称,数量,进货价,和卖出价格 (2)需要输入员工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电话号码等 (3)需要输入入库记录信息:包括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商品类别等 2.具有信息储存的功能 3.具有信息浏览的功能 4.具有信息查询的功能 6.具有系统维护功能 步骤二:

实验一数据库定义实验

实验一数据库定义实验 一、实验目的 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T-SQL语句创建和管理数据库,学会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接收 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使用T-SQL语句进行数据表的创建和删除,并对数据表和表中的数据进行有效有管理。 二、实验环境 实验室名称:11#208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SQL 2008 硬件环境:安装内存(RAM):可用) 处理器:Intel(R) Core(TM) i5-5200U CPU @ 硬盘:250GB-SSD 500GB-HDD 三、实验内容 1.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修改数据库 2.用T-SQL语句创建、修改数据库 3.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修改数据表 4.用T-SQL语句创建、修改数据表

四、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分析 (一)、创建、修改数据库 1.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步骤: (1)、单击“开始”菜单选择“所有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2)、单击“视图”->”对象资源管理器”->右击“数据库”->选择“新建 数据库”命令 (3)、在“数据库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新建数据库的名称,本例输入“JXGL” (4)、在“新建数据库”的对话框里设置“常规”、“选项”、“文件组” 2.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修改数据库步骤: (1)、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右击要修改大小的数据库,选择“属性”弹 出属性对话框 (2)、在属性对话框中的“常规”、“文件”、“文件组”、“选项”、“更改跟踪”、 “权限”、“扩展属性”、“镜像”、“事务日志传送”修改数据库的相关信息 3.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删除数据库 右击要删除的数据库,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在弹出的“删除对象” 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4.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 (1)、打开SSMS窗口,并连接到服务器 (2)、依次选择“文件”->”新建”->“数据库引擎查询”命令或者单击标 准工具栏的“新建查询”按钮,创建一个查询输入窗口 (3)、在窗口中输入以下create database 语句:

实验二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实验二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及其结构特点; (2)了解SQL Server 2000的基本数据类型及空值的概念; (3)掌握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和表; (4)掌握使用Transact-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 (5)掌握在企业管理器中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的操作; (6)掌握使用T-SQL 语句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的操作; (7)了解T-SQL 语句对表数据库操作的灵活控制功能。 二、实验环境: Window XP 系统、SQL Server 2000 三、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 创建用于医院管理的病人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名是Patient_manager ,包含病人的信息、住院信息和病人的医疗信息。数据库Patient_manager 包含下列3个表: (1)Jibenqingkuang :基本情况表; (2)Zhuyuanxinxi :住院信息表; (3)Yiliaoqingkuang :医疗情况表。 各表的结构如下: Jibenqingkuang 表: 字段名 数据类型和长度 空值否 说明 PatientID Char(4) null 住院号 Name Char(8) Not null 姓名 Birthday Datetime(8) Not null 出生日期 Sex Bit(2) Not null 性别 Merry Char(2) Not null 婚姻状况 Adderss Varchar(50) Not null 地址 PostID Char(6) null 邮编 Phone Char(11) null 电话 Department Char(3) null 病房 字段名 数据类型和长度 空值否 说明 Department Char(3) Not null 病房

数据库数据查询实验报告

师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数据库》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07 实验项目名称:数据查询 学号2014210758 姓名邹业安专业、班级14信科 实验地点222 指导教师褚万军时间2017.6.07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掌握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数据查询。包括:单表查询、多表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 ?掌握用条件表达式表示检索条件。 ?掌握用聚合函数计算统计检索结果。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1、环境要求: 硬件:PC(PII以上,128M以上存)、因特网接入; 软件:在SQL Server 2000中 三、实验容与步骤 1、一般简单查询 (1)不带条件的查询指定字段(考虑去掉和不去掉重复值两种情况)。select distinct 学号 from 选课 select 学号 from 选课

(2)查询某个表中的所有记录查询教师表中的所有记录 (3)使用单个条件的简单查询查询成绩大于50的学生的学号select 学号 from 选课where 成绩>50

(4)使用多个条件(AND关系)的查询 select工资 from教师 where工资>200 and工资<500 (5)使用多个条件(OR关系)的查询 select工资 from教师 where工资<200 or工资>500 (6)使用多个条件(混合AND和OR关系)的查询 select*from学生 where (院系='2'and生源='')or(院系='6'and生源='') (7)使用带NOT运算的查询

where not (生源='') (8)使用BETWEEN???AND???的查询 select * from 选课 where 成绩 between 86 and 93 (9)使用NOT???BETWEEN???AND???的查询select * from 选课 where 成绩 not between 76 and 93 (10)使用LIKE运算符的字符串匹配查询。

北邮数据库实验四数据库模式的设计

北邮数据库实验四数据 库模式的设计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北京邮电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 实验名称数据库模式的设计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 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E-R图的基本概念和根据数据需求描述抽象出E-R图并将其转换为数据库逻辑模式进而实现数据库中的表和视图。 2.通过进行数据库表的建立操作,熟悉并掌握Power designer数据库表的建立方法,理解关系数据库表的结构,巩固SQL标准中关于数据库表的建立语句。 3.通过对Power designer中建立、维护视图的实验,熟悉Power designe中对视图的操作方法和途径,理解和掌握视图的概念。 .2.实验内容 1 针对以下需求信息,尽可能全面地给出各个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系。 在线考试系统需求信息如下: 在线考试系统是关于一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安排自己的学生在线参加各种考试的应 用,如果阶段性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在线考试系统要求有用户的登录和登出。在线考试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试题管理、试卷管理和考试管理功能。需要实现教师输入试题,从试题生成试卷;学生参加考试获取试卷,提交答案和给出考试成绩等主要逻辑功能。 系统的用户包括教师、学生角色,一个用户有且只有一种角色。 鉴于在线考试的客观条件限制,试题完全采用单项选择形式。试题有所属知识点、内容、分值、备选答案和唯一正确答案等属性组成。课程的知识点是确定的,可以扩展,一道试题只能考察一个知识点。

教师录入各种试题构成题库,并根据考察的知识点不同生成试卷,相同知识点的试题只能在一张试卷中出现一次,试卷由试卷标题和一定数量(即知识点的数量)的试题组成。试卷生成后,教师指定某次考试使用的试卷,学生参加考试使用统一的试卷,考试信息还包含考试标题、任教老师、考试时间。 学生登录后,可以参加考试并在提交答案后立刻得到自己的考试成绩,也可以查看自己的考试历史记录。教师登录后可以查看学生的成绩。 ?2将E-R图输入Power Designer形成概念模型 ? 3 使用Power Designe将输入的E-R图转换成数据库物理模型 ? 4 使用Power Designe将输入的数据库物理模型转化为生成数据库中的表和视图的脚 本 ? 5 执行SQl脚本,生成表和视图 ? 6 成功后,查看生成的表和视图的情况 .3.实验环境 普通PC、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IBM DB2 数据库管理系统 .4.实验步骤、结果与分析 1)五个实体: 用户: 用户ID( UserID )、用户名(UserName)、角色(Role)、密码(Password). 试题库(ItemBank): 题目代码(ItemID)、题目内容(Icontent)、分数(Iscore)、选项(Ioption)、正确答案(Ianswer)、知识点代码(PointID)(froeign). 知识点(KonwledgePoint): 知识点代码(PointID)、知识点内容(Pcontent)、知识点学科(Psubject). 试卷(Paper):

实验1 数据定义

实验1、数据定义 1、实验目的 熟悉SQL的数据定义语言,能够熟练地使用SQL语句来创建和更改基本表,创建和取消索引。 2、实验内容 ●用SSMS创建数据库University_Mis ●使用CREATE语句创建基本表。 ●更改基本表的定义: 增加列,删除列,修改列的数据类型。 ●创建表的升、降序索引。 ●删除基本表的约束、基本表的索引或基本表。 3、实验步骤 (1)用SSMS创建数据库University_Mis 通过菜单[Microsoft SQL Server]→[启动SSMS]。 利用SSMS工具新建数据库University_Mis 数据库名称:University_Mis 数据库相关参数设置:采用系统默认设置 (2)在SSMS中用SQL语句创建关系数据库基本表: ?学生表Students(Sno,Sname, Semail,Scredit,Sroom);

?教师表Teachers(Tno,Tname,Temail,Tsalary); ?课程表Courses(Cno,Cname,Ccredit);

成绩表Reports(Sno,Tno,Cno, Score); 其中:Sno、Tno、Cno分别是表Students、表Teachers、表Courses的主键,具有唯一性约束,Scredit具有约束“大于等于0”;Reports中的Sno,Tno,Cno是外键,它们共同组成Reports的主键。 (3)更改表Students:增加属性Ssex(类型是CHAR,长度为2),取消Scredit “大于等于0”约束。把表Courses中的属性Cname的数据类型改成长度为30。

实验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实验 2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 本实验需要 2 学时。 一、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使用SQL 、Transact-SQL 和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建立数据库、表、修改数据库、表和删除数据库和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创建数据库 1)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姓名_数据库名,要求: ●数据库姓名_数据库名初始大小为10MB,最大大小为50M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是按5%比例增 长; ●日志文件初始大小为2MB,最大可增长到5MB,按1MB增长; ●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均采用默认值; ●(分别为姓名_数据库名和e:\姓名\data\姓名_数据库名.mdf ●事务日志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也采用默认值。 ●(分别为姓名_数据库名_LOG和e:\姓名\data\姓名_数据库名_LOG.ldf) 2)②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姓名_数据库名_2,要求同1; Create database 姓名_数据库名_2 On (name=STUDENT_01_data, filename='e:\姓名\data\姓名_数据库名_2.mdf', size=10, maxsize=unlimited, filegrowth=10%) log on (name=student1_log, filename='e:\姓名\data\姓名_数据库名.mdf', size=2, maxsize=5, filegrowth=1) 2.创建表 以上面创建的数据库为例,创建表。创建表实际上就是创建表结构,再向表中输入数据。既可以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表,也可以用Transact-SQL命令创建表。

SQL查询—— 简单查询实验报告书

实验题目:SQL查询——简单查询 【实验目的与要求】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单表查询的SELECT语法结构; 2. 通过观察查询结果, 体会SELECT语句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要求 1.实验前做好上机实验的准备,针对实验内容,认真复习与本次实验有关的知识,完成实验 内容的预习准备工作。 2.能认真独立完成实验内容。 3.实验后做好实验总结,根据实验情况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环境】 PC机、Windows XP系统+SQL Server 2005 【实验内容】 基于实验一建立的EDUC 数据库,用Transact-SQL 语句实现如下查询: 1.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 2.计算机系的学生; 3.计算机系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4.计算机系和信息系的男生信息;(提示: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顺序) 5.选修上课编号为1且成绩在80-90 之间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将成绩乘以系数0.75 输出; (提示:新输出项要命名列标题) 6.没有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上课编号; 7.选修上课编号为1或4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并要求对查询结果按成绩的降序 排列,如果成绩相同则按学号的升序排列;(提示:查询输出哪几项) 8.199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的学生信息,并按姓氏拼音字母顺序从前往后排列(注: 默认排序规则通常是Chinese_PRC_CI_AS,汉字按照汉语拼音的字典顺序来排序:首先按拼音,拼音相同按声调,声调相同按笔画数。)

9.姓李和刘的学生的信息; 10.不姓张王李刘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性别; 11.选修课程的学生人数; 12.选修上课编号为1的学生的最高分; 13.每位学生所修课程的平均分; 14.选修两门以上课程的学生; 15.总成绩大于200 分的学生的学号和总成绩。(提示:group by分组统计)【实验方法和步骤】 1.新建查询,在查询编辑器中依次按照如上实验内容编写SELECT语句完成查询。

实验三 数据库设计

实验三数据库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和加深对数据库原理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 (2)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进行数据库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步骤 数据库设计: (1)需求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E-R模型: 定义实体,属性,确定联系类型:如: (3)逻辑结构设计: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是数据库基本模型,主要用来 定义数据库结构的一些数据结构如表,约束。 1.关系模型: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将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实体型的属性 ?关系的码:实体型的码 实体型间的联系有以下不同情况: 1.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 式合并。 ?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 ?关系的候选码:每个实体的码均是该关系的候选码 ?与某一端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合并后关系的属性:加入对应关系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 ?合并后关系的码:不变

2.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 并。 ?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 ?关系的码:n端实体的码 ?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合并后关系的属性:在n端关系中加入1端关系的码和联系本身的 属性 ?合并后关系的码:不变 3. 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关系的属性: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 ?关系的码:两端实体的码 2.设计用户子模式: 定义用户外模式时应该注重考虑用户的习惯与方便 包括三个方面: (1) 使用更符合用户习惯的别名 (2) 针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View ,以满足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 (3) 简化用户对系统的使用 (4)物理结构设计: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如索引、聚簇的定义 (5)数据库实施: 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库语言(如SQL)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 结果,建立数据库 (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三、实验内容: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的设计 1.本数据库简化的需求情况如下: (1)所有借阅人都可以随时查询可借阅图书的情况,如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出版日期,图书出版社,图书存放位置,图书数量等,以便于借阅。 (2)借阅人查询图书情况后可以借阅所需图书,一次可以借阅多本图书,每本图书一次只借阅一本,若有图书超期,需缴纳罚金才能进行借阅。 (3)图书室需要办理借阅证方可借阅图书,需要记录如下信息:借阅人姓名,所在单位,借阅图书的上限数(不同级别的借阅人,借阅图书上限数不同),图书室为每一位借阅人提供唯一的图书借阅证编号。 (4)每位借阅人一次可以借阅多本图书,但不能超过其借阅上限数,借阅图书期限为两个月。超过期限需要缴纳罚金后(每天二分×超期天数)方可借阅。 (5)借阅图书时需登记相应借书日期及还书日期。 (6)图书室同时提供出版社(出版社名称,邮编,地址,电话,E-mail)及作者(作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备注)相关信息便于借阅人查询。一本书籍只能在一个出版社出版,由于图书可以再次出版,所以每次出版的图书都有不同的出版日期。 (7)借阅人可以查看所有信息,却不能更新所有信息。 (8)图书借阅管理员可以查看及更新借阅信息,不能进行其他访问操作。

数据库实验1-6参考答案

实验一SQL Server使用初步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QL Server2000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2、掌握SQL Server2000的登录及注册。 3、掌握SQL Server2000企业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4、熟悉查询分析器的基本使用。 二、实验预习 1、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你所知道的DBMS有哪些? 答:DBMS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常见的DBMS主要有:Oracle、db2、SQL Server、MySQL、PostgreSQL、SQLite、Firebird等等。 2、SQL Server 2000(2005)的安装步骤? 答:以企业版安装为例,步骤为: 将企业版安装光盘插入光驱后,出现以下提示框。请选择“安装 SQL Server 2000 组件” 出现下面对话框后,选择 "安装数据库服务器" 。 选择 "下一步",然后选择 "本地计算机" 进行安装。 在 "安装选择" 窗口,选择 "创建新的SQL Server实例..."。对于初次安装的用户,应选用这一安装模式,不需要使用 "高级选项" 进行安装。 "高级选项" 中的内容均可在安装完成后进行调整。 在 "用户信息" 窗口,输入用户信息,并接受软件许可证协议。 在“安装定义”窗口,选择“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选项进行安装。 在“实例名”窗口,选择“默认”的实例名称。 在“安装类型”窗口,选择“典型”安装选项,并指定“目的文件夹”。 在 "服务账号" 窗口,请选择 "对每个服务使用统一账户..." 的选项。 在 "身份验证模式" 窗口,选择 "混合模式..." 选项,并设置管理员"sa"账号的密码。 最后按“下一步”即可完成安装。 检测安装:如果安装成功,应该能成功启动SQL Server,并且能和SQL Server 客户端连接上。 可以通过服务管理器来进行启动。

实验报告 数据库的基本查询'

一、实验目的: 通过该实验掌握应用SQL 查询数据库的基本方法,包括单表、多表查询。 二、实验原理 数据库查询是数据库的核心操作。SQL语言提供了SELECT语句进行数据库的查询。 SELECT[ALL|DISTINCT] <目标列表达式〉[,<目标列表达式〉]... FROM<表名或视图名〉[,<表名或视图名〉]... [WHERE<条件表达式>] [GROUP BY<列名1〉[HA VING<条件表达式>]] [ORDERBY<列名2〉[ASC|DESC]]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 实验用的数据库:用实验二建立的数据库:School 1. 投影查询 (1) 查询SC表的sno的不重复记录。 使用SQL语句:“select distinct Sno from SC”,得出结果如下图所示: (2) 改变查询结果的标题名:sno为学号,sname为姓名,ssex 为性别,sdept 为系名。 使用SQL语句:“select Sno 学号,Sname 姓名,Ssex 性别,Sdept 系名from Student”,得出结果如下图所示:

(3) 查询STUDENT表的前3条记录(top 3)。 使用SQL语句:“select top 3 * from Student”,得出结果如下图所示: 3. 选择查询 (1) 查询成绩在60-80之间的姓名、系名和成绩。 使用SQL语句:“select Sname,Sdept,Grade from Student,SC where Grade>60 and Grade<80 and Student.Sno=SC.Sno”,结果如下图所示: 若使用SQL语句:“select Sname,Sdept,Grade from Student,SC where Grade between 60 and 80 and Student.Sno=SC.Sno”,则结果如下图所示: (2) 查询信息系和计算机系的姓名和成绩。 使用SQL语句:“select Sname,Grade from Student,SC where Sdept='IS' and Student.Sno=SC.Sno or Sdept='CS' and Student.Sno=SC.Sno”,结果如下图所示:

01-实验一:SQL server 2000系统基本操作及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

实验一:SQL Sever2000系统 一、实验目的要求 熟悉SQLSERVER2000上机环境、了解SQLSERVER2000各个组件的作用、学习使用SQL SERVER联机丛书。掌握SQL Sever2000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企业管理器、查询分析器的使用。使学生了解SQL Server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掌握SQL-Server中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方法。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和使用SQL语句在Transact-SQL方式下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熟练掌握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和使用SQL语句在Transact-SQL方式下向数据库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索引的建立和维护的操作,数据完整性的定义以及基本函数的使用方法。并学会使用企业管理器和执行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二、仪器用具及材料(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用具名称) 1.PC兼容机:CPU主频1G以上、内存128M以上、硬盘10G以上。 2.软件系统:WINDOWS98或WINDOWSXP、SQL Sever2000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1.SQL SERVER联机丛书使用方法。 2.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的使用(开始、暂停、停止数据库服务器)。 3.企业管理器的使用。 4.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1:在企业管理器中打开,方法2:开始-)程序-)SQL Server2000-)查询分析器)。 5.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分别实现)。 6.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为主码建索引(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分别实现)。 7.查看和修改表结构(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分别实现)。 8.向表中添加数据(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分别实现)。 9. 设计数据完整性. 10.用企业管理器对所创建的数据库进行备份。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按照授课第三章SQL SERVER2000课件内容完成第1-5项实验。 2.分别使用企业管理器和使用SQL语句建立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和表: (1)创建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名字:学生本人名字汉语拼音+kcgl)(2)创建数据库中的表(表的名字有学生自己命名): 表1:设备代码表 表2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四(有答案)

南京晓庄学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四查询设计实验 所在院(系):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1.实验目的 (1)了解查询的目的,掌握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和查询条件的表示方法。 (2)掌握数据排序和数据联接查询的方法。 (3)掌握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 2.实验要求 (1)针对“TM”数据库,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中,用T-SQL语句实现以下单表查询 操作,并将将调试成功的T-SQL命令,填入实验报告中。 a)查询所有课程的详细情况。 b)查询来自江苏或山东的学生学号和姓名,并以中文名称显示输出的列名。 c)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一人选了多门课程的话,学号只显示一次)。 d)查询选修课程号为07253001的学号和成绩,并要求对查询结果按成绩降 序排列,如果成绩相同则按学号升序排列。 e)查询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年龄。 f)查询选修课程号为07253001的成绩在85-95之间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 将成绩乘以0.7输出。 g)查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DEPT_ID为07)或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DEPT_ID为09)姓张的学生的信息。。 h)查询所有核心课程(课程名中带*的)的情况。 i)查询缺少了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课程号,查询结果按课程号升序排列。 (2)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中,用T-SQL语句实现下列数据联接查询操作: a)查询每个学生的情况以及他(她)所选修的课程。 b)查询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的课程名及成绩。 c)查询选修C语言程序设计且成绩为85分以上的学生学号、姓名及成绩。 d)查询和学生柏文楠是同一个民族的学生(用自身联接实现)。 e)分别用等值联接和内联接查询有授课记录的老师的姓名。 f)用外联接查询所有老师的授课情况,输出老师的工号、姓名、职称、院 系、担任的课程号和授课的学期,结果按院系和职称升序排列。如果该 老师没有授课历史,在课程号和授课的学期中显示空值 (3)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新建查询,完成以上查询命令的同时,熟悉SQL编 辑器工具栏中各快捷按钮的作用。 (4)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2 SQL数据库定义与操作

实验2 SQL数据库定义与操作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了解SQL Server 2008的启动,熟悉如何使用SSMS和SQL建立数 据库和表,并加深对于完整性的理解。 二、背景知识 在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数据库中的表。表是数据存储的地方,是数据库中最重要的部分,管理好表也就管理好了数据库。 表是由行和列组成的。创建表的过程主要就是定义表的列的过程。表的列名在同一个表中具有唯一性,同一列的数据属于同一种数据类型。除了用列名和数据类型来指定列的属性外,还可以定义其它属性:是否为空、默认值、标识符列、全局唯一标识符列等。 约束是SQL Server提供的自动保持数据库完整性的一种方法,定义了可输入表或表的单个列中的数据的限制条件。在SQL Server中有5种约束:主关键字约束(Primary Key Constraint)、外关键字约束(Foreign Key Constraint)、惟一性约束(Unique Constraint)、检查约束(Check Constraint)和默认约束(Default Constraint)。 三、实验内容 ●方法1:在SSMS中创建数据库和表 在本练习中,将使用SQL 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Student数据库,并在Student数据库中创建表Student,使你能够掌握使用SQL 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数据库和表的方法。 1)启动SQL Server2008: 依次单击开始->所有程序->SQL Server 2008->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启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 2)登录数据库服务器: 点击“连接到服务器”对话框中的连接按钮连接到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报告_SQL查询语句

数据库系统原理 实验报告 :xxx 学号:xxxxxxxx 专业:xxxxx 日期:xxxxx

Lab2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熟悉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二、实验环境 1)Windows 10 2)SQL Server 2017 三、实验容 给定如学生表、课程表和学生作业表所示的信息。 表1 学生表 表2 课程表 表3 学生作业表

K001 0433 60 75 75 K001 0529 70 70 60 K001 0531 70 80 80 K001 0591 80 90 90 K002 0496 80 80 90 K002 0529 70 70 85 K002 0531 80 80 80 K002 0538 65 75 85 K002 0592 75 85 85 K006 0531 80 80 90 K006 0591 80 80 80 M001 0496 70 70 80 M001 0591 65 75 75 S001 0531 80 80 80 S001 0538 60 80 写出如下SQL语句: 1.查询数据库中有哪些专业班级。(5分) Sql语句: SELECT专业班级 FROM学生表; 查询结果截图: 2.查询在1986年出生的学生的学号、和出生日期。(5分) Sql语句: SELECT学号,,出生日期 FROM学生表 WHERE出生日期LIKE'1986%'; 查询结果截图:

3.查询05级的男生信息。(5分) Sql语句: SELECT* FROM学生表 WHERE学号LIKE'05%'AND性别='男'; 查询结果截图: 4.查询没有作业成绩的学号和课程号。(5分) Sql语句: SELECT学号,课程号 FROM学生作业表 WHERE作业1成绩IS NULL OR作业2成绩IS NULL OR作业3成绩IS NULL; 查询结果截图: 5.查询选修了K001课程的学生人数。(5分) Sql语句: SELECT COUNT(DISTINCT学号) FROM学生作业表 WHERE课程号='K001'; 查询结果截图:

实验四 小型数据库规划设计

实验四小型数据库规划设计 一、实验目的 熟悉数据库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明白数据库设计各阶段的任务,加深对数据 库系统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根据你熟悉的实际情况,选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应用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和数据库设计。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计算机及操作系统:PC机,Windows 2000/xp; 2.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2005;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构测试 1、写出简要的需求分析报告; 本系统是针对高等院校的学生学籍管理,因此学籍管理系统的用户包括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主要涉及系部信息、班级信息、任课教师信息、学生信息、课程信息以及选课记录和成绩等多种数据信息。实现的具体功能如下: 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负责对各种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管理员负责对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学生 可以查询各科成绩。 信息查询统计——学生可以查询基本信息和各科的考试成绩,老师可以查询基本 信息和授课信息,系统管理员负责把老师提交的学生成绩进行管理,计算总成绩和平均成绩,统计不及格学生信息和获得奖学金学生的信息,最后再输出所有的信息。 系统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负责用不同的权限来限制不同用户对系统的使用。 以上是用户对系统的基本的功能要求,此外用户还要求系统的效率要高,查询速度要快,比较小的冗余,易维护,具有较高的数据安全性。 2、进行简要的系统功能设计; .1 系信息管理。院系信息管理包括院系信息数据的录入、修改与删 除等功能。 .2 级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包括班级信息的录入、修改与删除等 功能。 .3 师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包括任课教师信息的录入、修改与删 除等功能。 .4 生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包括学生信息的录入、修改与删除等 功能。 5 程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包括课程信息的录入、修改与删除等 功能。 .6 籍变更信息管理。学籍变更信息管理包括学籍变更信息的录入、修改与删除 等功能。 .7 生奖惩信息管理。学生奖惩信息管理包括学生奖惩信息的录入、修改与删除 等功能。

数据库实验报告(一)

滨江学院 题目数据库实验报告(一) 学生姓名 学号 系部电子工程系 专业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林美华 二O一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实验一数据库的定义实验 本实验需要2学时。 一、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SQL、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接收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二、实验内容 1 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 2 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为主码建索引。 3 查看和修改表结构。 4 熟悉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步骤 1 基本操作实验 (1) 使用企业管理器按教材中的内容建立图书读者数据库。 (2)在企业管理器中查看图书读者数据库的属性,并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要求。 (3)通过企业管理器,在建好的图书借阅数据库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其结构为; 图书(书号,类别,,作者,书名,定价,作者). 读者(编号,,单位,性别,). 借阅(书号,读者编号,借阅日期) 要求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定义每个表的主码.是否允许空值和默认值等列级数据约束。 (4)在企业管理器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的表级约束.每个表的主码约束.借阅表与图书表间、借阅表与读者表之间的外码约束,要求按语义先确定外码约束表达式.再通过操作予以实现.实现借阅表的书号和读者编号的惟一性约束:实现读者性别只能是“男”或“女”的Check(检查)约束。 2 提高操作实验 (一) 将教材中用SQL描述的建立学生--课程操作.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中实现。库中表结构为: 学生(学号,,年龄,性别,所在系).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先行课). 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 要求: 1)建库、建表和建立表间联系。, 2)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3)定义必要的索引、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 四、实验方法 l创建数据库 (1)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的步骤 1)从“开始”菜单中选择;“程序”“Microsoft SQL2000”“企业管理器”.

数据库表视图的创建与维护实验

北京邮电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 实验名称数据库表/视图的创建与维护实验 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11班 薛玥 指导教师吴起凡 成绩 2014-3-27

实验目的 1.掌握将E-R图转换为数据库逻辑模式(关系表)的方法。 2.通过进行数据库表的建立操作,熟悉并掌握在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中建立表的方法,理解关系数据库表的结构,巩固SQL标准中关于数据库表的建立语句。 3.通过对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中建立、维护视图的实验,熟悉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中建立和维护视图的方法,理解和掌握视图的概念。 4.掌握从Excel表向Microsoft 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导入数据的方法,利用实 际数据建立GSM网络配置数据库。 ·实验环境 采用Microsfot SQL 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实验平台; 个人独立完成此实验。 ·实验内容 将本次试验大致分为一下几个内容: 1.根据上次《GSM移动通信网络配置数据库》相关背景资料及上次试验对于GSM网络各个实体间的关系,将数据需求转化为E-R图; 2.将E-R图转化为逻辑模式,在转化的时候要注意表结构及属性,以及一些primary key的选择,以及键之间的约束关系; 3.接下来,将将逻辑模式转化为物理模式。转化成物理模型的方式主要有以下 三种,1)写好create table、create view等命令的SQL脚本,利用脚本文件一次性生成这些表和视图,然后在Microsoft SQL Server中打开SQL脚本文件并执行;2)把创建表和视图的脚本语句分成一条一条SQL语句执行;3)使用SQL Server所提供的功能,自动创建表和视图。以上说的这三种方法,我都做了尝试,会在后面详细阐述; 3.视图定义: 1)创建单表上的视图: a.在表“小区基本信息”上创建“LAC号为14121的小区基本位置信息” 视图CellInfo,属性包括(CellID、所属地区、LAC号、经度、纬度)。 b.在表“20个小区一周分钟级话务数据”上创建“全速率话务量平均值大于23的小区话务量数据信息”视图CellCallInfo,属性包括(CellID、平均半速率话务量率、平均拥塞率)。 2)创建多表上的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