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内容1

合集下载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导语:读形式分为个人诵读和集体诵读。

个人诵读: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朗诵。

集体诵读: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朗诵。

形式不拘一格,可将同类精短诗文组合成板块进行串联诵读,可配多媒体图像背景,并可穿插舞蹈、吟唱、书法、表演等其他艺术样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集体诵读人数不少于3人。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经典诵读篇目,欢迎借鉴!一、经典古诗35篇1、《静夜思》(李白)2、《游子吟》(孟郊)3、《清明》(杜牧)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6、《送友人》(李白)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9、《春望》(杜甫)10、《过零丁洋》(文天祥)11、《泊秦淮》(杜牧)12、《题临安邸》(林升)1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5、《望岳》(杜甫)16、《观书有感》(朱熹)17、《元日》(王安石)18、《雪梅·梅雪争春》(卢梅坡)19、《山园小梅》(林逋)20、《乌衣巷》(刘禹锡)21、《游园不值》(叶绍翁)22、《登鹳雀楼》(王之涣)23、《春晓》(孟浩然)24、《枫桥夜泊》(张继)25、《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2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27、《江南春》(杜牧)28、《春夜喜雨》(杜甫)29、《初春小雨》(杜甫)30、《示儿》(陆游)31、《卖炭翁》(白居易)32、《望庐山瀑布》(李白)33、《如梦令》(李清照)34、《西江月》(辛弃疾)35、《石壕吏》(杜甫)二、四书五经1、《大学》(第1章)2、《中庸》(第4、20、22、22章)3、《论语》(10篇)⑴《学而·学而时习之云章》(第1、4、6、14、15、16章)⑵《为政·为政以德七章》(第1、4、11、15、17、19、20章)⑶《里仁·里仁为美九章》(第1、5、8、9、10、14、17、24、25章)⑷《雍也·乐水乐山四章》(第18、20、23、30章)⑸《述而·志于道八章》(第3、6、8、12、16、22、34、37章)⑹《泰佰·任重道远三章》(第5、7、10章)⑺《子罕·仁者不忧七章》(第4、17、18、19、23、28、29章)⑻《颜渊·成人之美五章》(第4、16、19、22、24章)⑼《子路·和而不同九章》(第6、16、17、19、21、23、24、26、27章)⑽《宪问·修己以安百姓十章》(第2、3、4、24、27、28、30、34、35、42章)4、《孟子》(6篇)⑴《公孙丑上·论浩然之气二章》(第2、6章)⑵《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一章》(第2章)⑶(离数上·得民心者得天下二章)(第9、10章)⑷《告子上·舍生取义四章》(第8、10章)⑸《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三章》(第14、19、24章)⑹《尽心下·尽信(书)不如无(书)二章》(第3、31章)5、《周易·泰》6、《尚书·盘庚上》7、《诗经》(6篇)⑴《关睢》⑵《子矜》⑶《鸡鸣》⑷《伐檀》⑸《硕鼠》8、《礼记》(3篇)⑴《苛政猛于虎也》(3篇)⑵《不食嗟来之食》⑶《学记·教学为先》9、《左传》(2篇)⑴《曹刿论战》⑵《烛之武退秦师》三、神话故事(5篇)1、《精卫填海》(《山海径》)2、《夸父逐日》(《山海径》)3、《鲧禹治水》(《山海径》)4、《女娲补天》(《山海径》)5、《嫦娥奔月》(《山海径》)四、寓言故事(10篇)1、《画蛇添足》(《战国策》)2、《狐假虎威》(《战国策》)3、《拔苗助长》(《孟子》)4、《鹬蚌相争》(《战国策》)5、《自相矛盾》(《韩非子》)6、《愚公移山》(《列子》)7、《螳螂捕蝉》(《说苑》)8、《卖椟还珠》(《韩非子》)9、《曾子杀猪》(《韩非子》)10、《朝三暮四》(《庄子》)五、爱国治国篇(10篇)1、《国殇》(屈原)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3、《阿房宫赋》(唐·杜牧)4、《木兰诗》(北朝民族)5、《岳阳楼记》(宋·范仲淹)6、《满江红》(宋·岳飞)7、《正气歌》(宋·文天祥)8、《少年中国说》(三、四稿)(清·梁启超)9、《前出师表》(诸葛亮)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六、劝学励志名篇(10篇)1、《劝学》(前3节)(荀子)2、《师说》(韩愈)3、《孟母戒子》(韩愈)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5、《孙权劝学》(司马光)6、《陋宝铭》(唐·刘禹锡)7、《爱莲说》(宋·周敦颐)8、《为学》(清·彭端淑)9、《卖油翁》(宋·欧阳修)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七、启蒙经典(共3篇)1、《老子》(《道德经》)2、《三字经》3、《弟子规》八、现代诗文1、《一个高大的背影倒了》(聂紺驽)2、《一句话》(闻一多)3、《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4、《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5、《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闻一多)6、《海上日出》(巴金)7、《致橡树》(舒婷)8、《乡愁》(余光中)9、《无怨的青春》(席慕容)10、《祈祷》(闻一多)11、《预言》(何其芳)12、《你,浪花里的一滴水》(魏钢焰)13、《微笑》(杨钧炜)14、《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15、《有的人》(臧克家)16、《沁园春·长沙》17、《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诚)18、《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19、《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英)20、《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21、《雨巷》(戴望舒)九、奥运优秀诗文1、《奥运,感动人的心灵》2、《世界,我想对你说》3、《北京的真诚感动了世界》4、《心系奥运百年情》5、《2008——永恒的爱》6、《为祖国喝彩》7、《2008,中国扬帆起航》8、《拥抱是最美丽的语言》十、抗震救灾优秀诗文1、《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2、《妈妈,别哭》。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篇目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篇目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篇目1. “《三字经》呀,那可太有意思啦!”就像每天早上妈妈叫我起床,“宝贝,起床啦!”然后我就会迷迷糊糊地回答:“再睡会儿嘛。

”《三字经》里好多句子就像妈妈的话一样,教我要善良、要努力。

比如“人之初,性本善”,这就好像妈妈说要对人友好呀。

2. “《弟子规》,那可是规范我们行为的好帮手呢!”就好比我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我说:“我们要遵守规则哦!”小伙伴也点头说:“对呀对呀。

”《弟子规》里说的“首孝悌,次谨信”,不就是告诉我们要先孝敬长辈,然后做事要谨慎诚信嘛,这多重要呀!3. “哇,《论语》真的好厉害呀!”就像在学校里老师教导我们知识,会说:“同学们要认真听哦。

”我们就会乖乖地回应。

《论语》里孔子说的那些话,就如同老师的教导,“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就是告诉我们学习要经常复习才快乐嘛。

4. “《千字文》啊,那可是一篇了不起的文章!”仿佛我看到漂亮的花朵会惊叹:“哇,好漂亮呀!”《千字文》里丰富的内容,就像那五彩斑斓的花朵一样吸引人,“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多神奇呀!5. “《大学》,这可是蕴含着大道理呢!”就好像我遇到难题会问爸爸:“这该怎么办呀?”爸爸会耐心解答。

《大学》里讲的那些道理,就如同爸爸的解答,“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告诉我们要弘扬美好的品德呀。

6. “《中庸》,听着就很特别呀!”就像我和朋友讨论喜欢的东西,我说:“这个我好喜欢呀!”朋友也说:“我也是。

”《中庸》里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不就像在说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嘛。

7. “《孟子》,里面的故事可精彩啦!”就像我们围坐在一起听故事,有人说:“快开始讲吧!”然后精彩的故事就开始了。

《孟子》里那些关于仁义的故事,就好像一个个精彩的冒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多有意义呀。

8. “《诗经》,那可是古老又美丽的诗篇呀!”仿佛我看到美丽的风景会忍不住赞叹:“哇,好美呀!”《诗经》里的诗句,就像那美丽的风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多有韵味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内容一、概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经典诵读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诵读内容,旨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孟子《离娄上》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离娄上》是《孟子》中的一篇篇章,是关于孟子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达。

孟子认为,人不仅要有理想和追求,还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他在《离娄上》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若以重者行,生于险地可也;若以轻者行,虽危如累卵。

”这段话表达了孟子对人生的理解和对困难的态度。

他认为,人生有时会遇到重大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克服困难不是不可能的。

三、《诗经》中的《卫风·木瓜》《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瑰宝,它记录了早期中国社会的风俗民情和历史事件。

其中的《卫风·木瓜》是一首民歌,歌颂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妇女的美德和聪明才智。

《卫风·木瓜》的开头是:“彼棘其皇,芾其封。

将冯将冯,汝其嫱。

”这些文字描绘了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子。

整首歌歌颂了女性的智慧和美丽,表达了人们对女性的赞美和敬意。

通过诵读《卫风·木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和社会角色,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古代中国音乐的美妙。

四、百家姓《百家姓》是中国的一本古籍,记录了中国最常见的一百个姓氏。

这本书起源于南宋时期,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百家姓》中的内容简洁明了,诵读起来极为方便。

通过诵读《百家姓》,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姓氏的多样性和历史渊源。

这本书也是中国家庭教育中的一部分,很多家长会要求孩子背诵《百家姓》以了解家族历史和传承家风。

五、论语中的《学而篇》《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其中的《学而篇》是《论语》中的一篇,被视为儒家学说的入门篇章。

100篇经典诵读篇目[整理]

100篇经典诵读篇目[整理]

100篇经典诵读篇目[整理]一、古典诗词篇1.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7.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9. 《夜泊牛渚怀古》——杜甫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10. 《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二、现代诗歌篇11. 《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12. 《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13. 《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1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15.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6. 《念奴娇·赤壁怀古》——毛泽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7. 《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18. 《一代人》——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19.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诵读内容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诵读内容

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诵读内容丰富多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诵读内容:
1.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强调了道德、仁爱、礼仪等方面的重要性。

2.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教材。

3. 《中庸》: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了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不过不及的道理,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

4. 《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作品之一,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强调了人性本善、仁爱、正义等方面的重要性。

5.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三百多篇诗歌,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风俗、情感等方面。

6. 《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包含了占卜、哲学、伦理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 《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之一,强调了道德、自然、无为等方面的重要性,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

8.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作品之一,强调了自由、自然、无为等方面的重要性,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

这些经典文化内容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德和人生智慧,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典耀中华相关诵读内容

典耀中华相关诵读内容

典耀中华相关诵读内容典耀中华,指的是展现中国文化的光辉与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明。

诵读是一种传统的文艺形式,通过朗诵文字或诗词,表达文化的深度和内涵。

以下是我为您准备的典耀中华诵读内容。

1. 《山村咏怀》山村咏怀是清代文学家邵晋涵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对中国农村的深情和对土地的赞美之情。

以描绘自然景色和农耕生活为主题,通过平实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韵味和民族精神的力量。

2. 《长恨歌》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是他创作的长篇叙事诗之一。

诗中描绘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借此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描写,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3. 《论语》读本《论语》是孔子学说的记录,是中国古代经典的代表之一。

它集中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探讨了人类道德、政治、教育和社会伦理等问题。

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引导人们探索生活的真谛,体察君子之道。

4. 《红楼梦》摘抄《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

这部小说以它真实而丰满的人物形象、生动细腻的描绘以及深刻的社会刻画而闻名。

摘抄其中的名句、情节或描写,可以让人领略到这部中国经典文学的风采。

5. 古人诗词名篇选读古代中国是诗词的繁荣时代,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层出不穷。

选取一些古人的名篇进行诵读,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以及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可以感受到文化传统的厚重和思想的深度。

以上是我为您准备的典耀中华诵读内容。

通过诵读这些经典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中华经典朗读篇目

中华经典朗读篇目

中华经典朗读篇目
中华经典是指中华文化传承下来的经典著作,包含了许多古代
经典文化作品,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

中华经典朗读,是将中华经
典作品通过朗读的形式传承和弘扬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以下是一些中华经典朗读篇目,供大家参考:
1.《孟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学者,他的思想影响
了千百年来的中国文化。

通过朗读《孟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领略孟子的人生智慧。

2.《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被
誉为中国古代小说艺术之巅。

通过朗读《红楼梦》,我们可以感受
到古代小说的精髓,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3.《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是我国现
存最早、最全面的一部诗歌总集。

通过朗读《诗经》,我们可以欣
赏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以及感受到古代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4.《论语》:《论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以孔子言
行为主要内容,记录了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和经历。

朗读《论语》,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5.《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启蒙读物,
通俗易懂,对于儿童的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朗读《三字经》,我们可以重温童年的美好时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
的传统文化。

中华经典朗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传递传统文化的价值
观与思想,也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修养,值得我们去尝试。

3分钟的朗诵稿中华经典

3分钟的朗诵稿中华经典

3分钟的朗诵稿中华经典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要为大家朗诵的是《中华经典》。

中华经典,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首先,我要向大家推荐《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

其中包含了许多至理名言,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这些思想观念对我们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要介绍《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誉为“诗的圣经”。

它以其优美的篇章、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无论是《关雎》中的深情告白,还是《国风》中的咏史之作,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和美妙。

最后,我想向大家介绍《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它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社会思考,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红楼梦》,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云变幻,体味到人生百态的无常。

中华经典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承载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学习和传承中华经典,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让我们的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鲧禹治水据说中国在古代闹过一次大水灾,大地一片汪洋,庄稼淹没了,房屋冲塌了,人们扶老携幼,都逃到山上或大树上去。

人们悲惨的遭遇感动了天神鲧,他命神鸟去偷窃能阻止洪灾的“息壤”,“息壤”虽小,分量却不轻,鲧就叫来了神龟去驮,神龟将“息壤”放在地上,大地顿时好转。

天帝知道了,就将“息壤”收回,并处死了鲧。

三年后鲧的肚子突然裂开了,生出天神禹。

禹出生以后,鲧就变成一条玄鱼游走了。

禹决定像他的父亲鲧一样去治水。

禹主要的目的是疏通河道,但到龙门时问题就大了:龙门是个重要咽喉,禹和他的部下、朋友们花了5年时间才将龙门开凿出一个豁口,使河水畅流而下。

禹在治水期间,曾经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一次都没有进去过。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

禹不顾风吹雨打,不顾艰险劳累,一直率领人们从事治水的艰苦劳动。

经过了十三年,禹终于将大水治理好。

画蛇添足楚国有一家人,祭过了祖宗之后,便将一壶祭祀时用的酒,留给办事人员喝。

办事人员很多,仅仅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有人提议让每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画得好,就把这壶酒给他。

大家都认为这办法很好。

有一个人很快就把蛇画好了。

这壶酒就归他所得。

这时,他回头看别人,都没有画好,就得意扬扬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呀等我再画上几只脚吧!正在他画蛇脚的时候,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好了。

那人把酒壶夺了过去说:"蛇是没有脚的,你怎麽画上了脚?"说罢,就喝起酒来。

狐假虎威从前,有只老虎抓到了一只狐狸。

狐狸说:“你不敢吃我!我是天上的神仙派来的!”老虎不信,说:“我一定要吃了你!”狐狸说:“如果你吃掉我,就是违背天帝的命令!”老虎有些犹豫了,不知道该不该吃掉狐狸。

狐狸说:“你要是不信的话,就跟我一起走,看大家是不是都怕我。

”老虎觉得有道理,就按照狐狸说的做。

结果,路上的动物看见它们都害怕得逃走了。

老虎信了狐狸的话,把狐狸放走了。

其实,野兽真正害怕的是老虎。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

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 ? 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拔高几分。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

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表白:"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鹬蚌相争一只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蚌马上合上,夹住了鹬的嘴。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干死。

”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你就会饿死。

”鹬和蚌都不肯互相放弃,这时一个渔夫走来,于是渔夫便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自相矛盾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

”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

”有人问他:“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山。

北山的愚公,年纪将近90岁,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可以吗?”大家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量,连小山丘也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呢?”众人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担心什么挖不平?”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

从这以后,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螳螂捕蝉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

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

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

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

黄雀伸长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

它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

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

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呀!买椟还珠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

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

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

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

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

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

”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

令楚人哭笑不得。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有些可笑。

曾子杀猪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闹着也要跟着去。

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刚从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

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妻子,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

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把猪杀了,煮后吃了。

少年中国说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年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

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

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

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孟母戒子孟轲小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织布。

小孟轲突然停止背书,然后再背诵下去。

发现这种情况,小孟轲的母亲知道他是因为分心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途停止背书?”小孟轲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

”这时,小孟轲的母亲拿起刀割断她织的布,用这种方法来警告他读书不能半途而废。

从此以后,小孟轲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