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应对措施
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及治理措施研究

河北省位于华北东部[1],地处北纬36°03′~42°20′,东经113°27′~119°50′之间,东临渤海,西界山西,南及东南与河南、山东相邻,北及东北与内蒙、辽宁接壤,中嵌京、津两市。
省境南北相距约750km。
海岸线长487km,总国土面积187693km2。
根据成因及形态特征,全省可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
其中高原、山地(含丘陵和盆地)和平原分别占总国土面积的9%、52%、39%。
1 河北省水资源现状1.1 基本情况河北省的河流分为最终入海的外流河及不与海洋沟通的内陆河两大系统。
海河、滦河、辽河及其支流属外流河,坝上地区的安固里河、大青沟等属内陆河。
至2006年末,全省总人口6898万人,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沿海线487公里。
国内生产总值11613亿元,总量居全国第六位。
耕地面积9474万亩,人均耕地不足1.4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6765万亩,粮食总产量2702.8万t。
1.2 水资源现状1.2.1水资源数量河北省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省份之一。
根据选用1956~2006年系列的河北省水资源评价成果,全省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998亿m3(折532mm),除通过土壤水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3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20.4亿m3,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1.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截止到2000年底,全省已建成大型水库21座(含潘家口、大黑汀和岳城水库),总库容133.76亿m3;中型水库39座,总库容13. 27亿m3;小型水库1050座,总库容8.46亿m3;合计总库容155.5亿m3。
水库已控制山区流域面积达95%以上。
引水工程138处,万亩以上灌区147处,提水工程31处,平原蓄水闸330座。
地下水工程以机电井为主,机电井86.7万眼,其中浅机井76.3万眼;深机井1 0.4万眼。
邢台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邢台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水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邢台市区有限的水资源,使其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就成为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水资源匮乏制约因素开发利用邢台市区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市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水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邢台市区有限的水资源,使其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就成为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1水资源现状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邢台市缺水形势严峻。
依据河北省邢台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我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25.1毫米,水资源总量为14.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4亿立方米,地下水10.4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1.2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为220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为144立方米,分别占全国人均、亩均水资源量的1/10,为全省人均、亩均的70%左右,属资源型严重缺水地区。
2010年,全市供水总量为18.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8亿立方米、地下水15.2亿立方米,其它0.4亿立方米。
按用途分,全市农业用水14.8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0%,工业用水1.9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10%,生活、服务等用水1.7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10%。
近年来为维持生活、工农业生产和发展需要,年超采地下水3-5亿立方米。
由此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机井报废、含水层疏干、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21世纪以来河北省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分析(二)

三、水环境质量状况1、河流纳污量入河废污水量:据统计, 2000、 2003、 2007年河北省重点入河排污口分别为 808、 770、 777个。
入河废污水量有逐年增多趋势, 2000年 11.5亿 t,2003年 15.3亿 t,而 2007年入河废污水量增加到 17.6亿 t,比 2000年增大了 53%。
入河污染物量: 2000年全省入河污染物量为 44.3万 t, 2003年增加为64.8万 t, 2007年又减少为 47.4万 t。
主要污染物 COD、氨氮呈相似的变化趋势: COD由 2000年的 39.4万 t增大到 2003年的 58.7万 t, 2007年又减小为 42.6万 t;氨氮由 4.43万 t增大至 6.0万 t,后又减小为 4.80万 t。
分析可见,随着工农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21世纪头几年,全省入河废污水量有明显增加趋势。
高能耗、高污染的乡镇企业突起,致使 2003年入河污染物量大幅度增加,污染程度加重。
近几年,随着污染综合治理力度的加大,水污染程度又呈现减轻的趋势,虽然入河废污水量增加,但入河污染物在明显减少,水污染综合治理效果显著。
2 、河库水质状况及趋势河库水质现状:2008 年地表水评价总河长 7144.9km,其中Ⅰ -Ⅲ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总河长的 48.6%,Ⅳ -Ⅴ类水占 12.7%,劣Ⅴ类水占 38.8%。
地表水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超标物质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
18 座大型水库中朱庄水库评价为Ⅰ类水质, 9座水库评价为Ⅱ类水质, 7座水库评价为Ⅲ类水质,庙宫水库水质最差,评价为劣Ⅴ类水质,主要由于氨氮、高锰酸盐指数超标。
按照富营养化程度评价, 6座水库评价为中营养、 11座水库评价为轻度富营养、庙宫水库评价为中度富营养,评分值在 45.6~ 63.7之间。
水质变化趋势:通过对 2000-2007年水质资料的分析评价,地表水质有变差的趋势。
[河北省定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赵红娟)]水资源利用
![[河北省定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赵红娟)]水资源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1aa8bd1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b.png)
[河北省定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赵红娟)]水资源利用河北省定州市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洪、冲积扇平原上,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总面积1274km2,总人口113.64万,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地区,四季清楚。
全市平水年可利用水资源量3.48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68m3。
定州市降水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降水499mm,平均蒸发量1116.4mm。
另外,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分布极不均匀,发生干旱年份的频率较高,春早几乎年年发生。
1节水工作取得的成效面对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定州市立足区域实际情况,于2022年修订完善了农田建设规划,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铺设地下节水管道16.8万m,完成节水灌溉面积1.75万亩;完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800亩。
不断完善农业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引导广阔改漫灌、串灌为小畦灌溉,积极推广管灌、喷灌、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
同时,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选育耐旱品种,推广地膜栽培等新技术。
3年来,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万多亩,全市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27万亩。
全面加强了水资源统一管理,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通过下达用水方案、安装IC卡水表计量、进行水平衡测试等措施,有效提高了用水效率。
2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地表水量逐步减少。
近年,由于持续干旱少雨,直接影响了地表径流的形成,减少了入库流量,致使上游水库蓄水量减少。
定州市境内有唐河、孟良河、沙河3条河流横贯全境,且全部都是季节性河流,汛期一过几乎干涸殆尽,沿河区域季节性缺水严重。
水资源浪费严重。
大多数农村地区仍是大水漫灌。
工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导致水资源紧张和水环境污染。
工业、农业争用地下水和洁净水,少用降水和上游来水,不用处理后的废水。
地下水超采严重,预计到2022年缺水将达2.3亿m3时以上。
3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定州市节水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为此,提出对策与建议如下。
河北省近十年水资源状况和面临的问题

河北省近十年水资源状况及面临的问题董亚北给排水101 201011007104概况:除直接供水外,河北省也在努力改善北京市水源的生态环境。
比如,张家口和承德处于农业和牧业过度带,加上干旱少雨。
为了保证向京津供水,就要限制发展耗水性农业,例如水稻改种玉米。
北京市向这两地的农民提供一定数额的补贴。
实际上,河北省也同样面临缺水的问题。
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是十年九旱,水资源极度匮乏,为全国平均值的1/7。
根据《廊坊市水资源评价》显示,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0立方米,远低于河北省人均水平(河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10立方米),更是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10,属于国内严重资源型缺水的地区之一。
内容:水资源状况:一、河北压力:为了保证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河北省的张承地区做出了巨大牺牲。
近十年来北方张承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情况越来越严重,尽管河北省有关地区尽力保证下泄京津的水量,水资源对北京来说仍是心腹之患。
张家口市沙漠化面积已达99.13万公顷,承德的水土流失面积也达到了2.1万平方公里,加之地表水资源严重污染和草原退化等环境问题的,张承地区已自身难保。
为了弥补自身的缺口,河北省也不得不在地下水和跨省调水方面下工夫。
河北省每年要通过山东境内,从黄河向省内调水。
廊坊市自2009年开始实施“引黄入廊”工程,截至去年12月,廊坊已成功引入黄河水10238万立方米。
为保证向北京顺利供水,河北省水利厅投资数百万元,去年底建成一条专门为廊坊开辟的新线路,为“引黄入廊”常态化奠定了基础。
石家庄地区降水量属于平均年份,但是用水量却在与日俱增,今年我市的缺水状况十分严峻,除继续加大各类节水工程的建设力度外,市民的节水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节水器具的推广使用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大。
在某种程度上,河北省的客观条件使其在保障北京市水源方面多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暴雨影响:与大雨中地面一汪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的地下水多年来水位明显下降。
浅析河北省水资源供需现状及其应对措施

浅析河北省水资源供需现状及其应对措施浅析河北省水资源供需现状及其应对措施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构成河北省水资源的各项因素都在发生变化,总的趋势是地表水、地下水和水资源总量都在急剧减少,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水环境不断恶化,破坏水生态平衡,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文提出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发展节水工农业,合理调配水资源实现区域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几点措施来应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危机。
关键词:水资源;生态环境;节水;南水北调Abstract: Since the nineteen fifties, constitute the factors of water resources in Hebei province is changed, the general trend of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and water resources are in sharp declin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is increasing, and deterior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the destruction of water ecological balance, harm people's health,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the full utilization of rain resources, develop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some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water of the water resources in the area to cope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water resources crisis.Keywords: water resources;ecological environment;water saving;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中图分类号:TV21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河北省水资源减少的主要表现及原因1.1省内各种水资源逐渐减少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水的利用消耗率很高。
河北省水资源状况和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

河北省水资源状况和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摘要] 面对河北省水资源状况,简要说明了河北省水资源中存在的问题,为保护和节约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全省的水资源问题和发展情况,提出了加强河北省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状况水资源问题应对策略可持续发展水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子,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随着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全世界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迅猛增长,再加上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水污染日益严重,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21世纪被誉为“水的世纪”。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水资源研究。
------------[1] 水是与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最重要资源。
水资源虽可借降雨补充,但储藏有一定数量,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水质也有区别,不是所有水都可用于生产的。
据调查,河北省可利用的地面水资源平水年为98亿立米,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为126.4亿立米,合计约为224.4亿立米。
全省现有耕地1亿亩,按每亩一茬平均年用水量300立米计算,尚缺水75.6亿立米.------------[2]一、河北省用水效率状况河北省农业用水效率极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重型工业对水体污染严重,商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部门综合效应好;现有的贸易结构加重了河北省水资源紧缺、水体污染严重的态势。
--------------[3]二、河北省水资源状况河北省多年平均 (1956-2000年)降水量531.7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4.69亿立方米,为全国水资源总量28412亿立方米的0.72%。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20.1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22.57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计算水量为38.05亿立方米。
河北省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及建议

河北省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及建议河北省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及建议概述河北省位于中国北方,地理位置独特,水资源严重不足,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河北省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 雨水资源利用河北省属于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不高,因此对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河北省普遍存在雨水利用不足的问题,大部分降水直接排放至河流或下渗至地下,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加大对降水的收集、储存与利用力度,可以有效增加非常规水资源的供应。
2. 放水资源利用河北省拥有较多的渠道灌溉系统,而这些灌溉渠道在供水完成后常常被直接排放至河流,形成了浪费。
可以通过优化灌溉制度,合理利用放水资源,推行灵活调度以减少浪费,提高农田用水效益。
3. 农田排水利用河北省农业发展较为发达,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排水问题。
利用农田排水进行人工湿地建设,可同时达到治理农田排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此外,在农村地区,还可以利用农田排水发展养殖业,如鱼池养殖、水稻、蔬菜种植等,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4. 生活污水资源利用河北省人口众多,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利用是一大难题。
建立完善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将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于农田灌溉、城市绿化等方面,可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二、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1.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对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制定,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政策措施和财政补贴,引导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户等广泛参与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向纵深发展。
2.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取改进渠道灌溉工艺、推广高效灌溉设备、智能灌溉系统等措施,提高农田用水效率,减少节水漏损,并将浪费的水资源回收利用,以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 建设非常规水资源收集系统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开展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工程,搜集并储存降水资源,以满足城市绿化、农田灌溉等各个领域对水资源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分析及治理措施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年级:13级7班姓名:王学号:641307目录摘要 (3)1 河北省自然地理概况1.1 地理概况 (3)1.2 气候概况 (3)2 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分析2.1 水资源量短缺 (3)2.2 水质污染严重 (4)2.3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5)2.4 地下水过度开采 (6)3 河北省解决水资源矛盾应采取的措施3.1 多方开源 (8)3.2 强化节水 (8)4 结语 (9)参考文献 (9)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分析及治理措施64130722 王一凡摘要:河北省水资源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及降水量小造成省内资源型缺水;并且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水环境的认识不足造成水污染而引起省内水质型缺水。
由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被迫大范围、超常规、掠夺性地开发利用地下水,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不断增加。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及产生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河北省;水资源现状;产生机理;治理措施1河北省自然地理概括1.1 地理概况河北省地处华北,北依燕山,南望黄河,西靠太行,东坦沃野,内守京津,外环渤海,周边分别与内蒙古、辽宁、山西、河南、山东等省毗邻,地处东经113º27′-119º50′,北纬36º05′-42º40′之间。
海岸线长487公里,总面积达18.77万平方千米,总人口6.7万,现有11个直辖市、23个县级市、108个县、6个自治县、35个市辖区。
全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其间分布有盆地和谷地,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
其中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河北省是全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也是旅游资源大省。
省内农业自然资源丰富、耕作条件较好、土地肥沃,是全国粮、棉、油的主要产地。
1.2 气候概况受地理位置和地貌的影响,河北省气候的突出特点是季风现象显著。
冬季时,我国大陆在蒙古高压控制之下,受这一高压的影响,河北省上空盛行西北方向的冬季季风,风速大而干冷,为时持久。
夏季时,印度低压笼罩我国大陆,河北省气压也降至全年最低季节,随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进一步加强,海上来的夏季风频频入境。
春秋为过渡季节,气候也具有过渡色彩;但来去匆忙,为时短暂。
受季风环流的控制和其它天气形势的影响,河北省气候的具体表现是:冬日寒冷少雪,春日干燥,风沙盛行,夏日炎热多雨,秋日晴朗,冷暖适中。
2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分析2.1 水资源量短缺河北省是严重的资源型缺水省份。
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03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1lm^3,是全国平均值的1/7,不及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000m^3缺水标准的1/3,甚至比不上以干旱缺水著称的中东和北非地区。
自然因素方面,因为雨水是河北省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也是影响河北省水资源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水资源最多的年份往往是降水量较多的年份,而缺水年份则完全对应于干旱年份,水资源和气候降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河北省近年的气候状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干旱化趋势愈加明显,水资源日益紧张,降雨量在时空上分布严重不均,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根据对河北省1997-2006年10年的降水量的分析,仅2003年为偏丰年,其他时期均为平水、枯水、偏枯年。
并且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山区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内的植被、地面形态和地下水埋深,增强了流域调蓄能力,延长了产流、汇流时间,使得降雨入渗和土壤的蒸发量加大,地表径流减少;平原区主要由于浅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土壤包气带增厚,使产流量相应减少。
致使地表水和水资源总量都在急剧减少。
从表1可以看出,自1950年代起,河北省水资源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由304.7亿立方米减少到128亿立方米,减少幅度达58%。
表1 河北省不同年份地表水资源量变化年份1956-1960 1961-1970 1971-1980 1981-1990 1991-2000 2001-200 8水资源量(亿m^3)304.7 229.9 219.1 151.5 191 128.42.2 水质污染严重2011年全省地表水水质监测情况分析.全省地表水取水样152个.其中Ⅱ类水质监测点44个,Ⅲ类水质监测点55个,Ⅳ类水质监测点8个。
其中不达标的水样高达123个,占全部水样的8l%。
主要污染指标有COD、BOD、氨氮、重金属、石油类等。
石油类超标水样15个,占总数的10%;COD和BOD超标的水样73个,占总样本的48%;重金属超标32个,其超标元素为铅、汞、镉、锰、铁等,占总水样检测总数的21%,仅有19%的水样达目标,如图2。
工业上,河北省工业发展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污水处理效率低,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不配套,部分污水处理厂因种种不能达到设计规模能力,投融资渠道不畅等现象,对水环境构成污染威胁。
农业上,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过多,这样,不但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质量退化,而且化肥中的有害成分还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中造成水资源的污染。
另外农膜污染也是农业水资源污染的一种,农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
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
生活上,居民产生的生活废水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经过处理,大部分都是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了河流等,从而导致了地表水的污染。
2.3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北省连续多年干旱,降水量较常年减少,且水质污染严重,致使可供用水量减少;另一方面,不断发展的国民经济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河北省人口、耕地和水资源总量与全国相比,人口占全国的5.37%,耕地占全国的 8.61%,而现状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的 0.72%,人均亩均水量均为全国平均值的 11%左右。
尽管河北省对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大大超出国际社会公认的40%的合理限度,但是其供需缺口还是相当大的。
根据有关水资源部门评价,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现状(2006年)平水年(P=50%)缺水量60~80亿m,,偏枯年(P=75%)缺水量100~120亿m3,见表3。
表3 河北省中线供水区水资源供需分配保证率现状2010年2030年需水量可供量缺水量需水量可供量缺水量需水量可供量缺水量50%(平水年)153.72 88.77 65.53 168.46 103.86 64.6 196.07 114.34 81.73 75%(偏枯年)177.76 80.06 98.27 201.62 94.49 107.14 227.53 104.73 122.79 2.4 地下水过度开采201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显示,2014年全国总供水量6095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2.4%。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21亿m3,占总供水量的80.8%;地下水源供水量1117亿m3,占总供水量的18.3%;其他水源供水量57亿m3,占总供水量的0.9%。
如图4。
而北方省份地下水供水量则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河北、河南、北京、山西和内蒙古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约一半以上。
而2007年河北省水资源公报中,全省供水量201.8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39.21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9%,地下水开采量162.08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80%,其他水源供水量0.54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
由此可见,河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用水主要靠加大地下水超采量来维持的。
由于长期过量开采,河北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了众多的地下水漏斗。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发布的《2012年河北省地质环境状况公报》披露,全省共有地下水位降落漏斗26个,其中漏斗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7个。
7个超过1000平方公里漏斗面积地区包括保定高蠡清、邢台宁柏隆2个浅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和沧州市、邯郸市、衡水市、邢台市巨新、唐山市宁河-唐海5个深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图6 河北省平原区浅层水超采区分布示意图7 河北省平原区深层水超采区分布示意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区域性地面沉降,产生地裂缝,地面塌陷等。
地面沉降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城市地面低洼排水困难,铁路、公路、桥梁等地面建筑物基础下沉、开裂,地下管道等断裂,机井报废,河道排洪、排沥能力降低等等。
从而导致城市排水困难、建筑物基础下沉、机井报废加快、地面裂缝增多、工程设施遭到破坏等;据统计,平原区已发现地裂缝约200条,涉及35个县市65个乡。
其长度由数米到数百米,少数达千米.最宽2m左右.可见深度10m左右。
白洋淀千里堤、滹沱河北大堤曾发现大的横穿裂缝,严重影响防洪安全。
至1995年,平原还发生地面塌陷17处,保定市徐水县地面塌陷引发50户200余间房屋裂缝。
沧州市南运河因堤防沉降.影响河道行洪能力40%左右。
过度开采地下水也导致了咸水下移。
在冀东沿海基岩海岸和沙质海岸地带,因深层地下淡水水位急剧下降,与上覆咸水形成了40~80m的水位差,加之凿井开采深层水,使上层咸水与下层淡水局部连通,造成咸水界面下移,使深层淡水水质局部遭到破坏;浅层地下水位普遍降低,加之地表河流、水体干涸,造成湿地面积减少,土壤沙化加重;地下水位下降,增大了地表污水对地下水体的人渗。
3河北省解决水资源矛盾应采取的措施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措施主要有两个:一是开源,二是节流。
开源是根本,节水是关键。
也就是在全面节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跨流域调水、增大已建工程蓄水量、开发利用非传统水资源等开源措施,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合理配置、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保障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1 多方开源充分挖掘当地的水资源潜力,通过加大雨洪资源利用,在山区和丘陵区修建水池、水窖、小塘坝等拦蓄工程和引水工程,在平原区修建河渠串联工程和引蓄水工程,在沿海地区兴建海水、微咸水淡化工程,在咸水区开采浅薄层淡水,积极开展污水处理回用和人工增雨作业等措施,力争实现雨洪资源化、污水资源化和劣质水资源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
但由于河北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节水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缺水矛盾不可能完全靠当地节水、挖潜解决。
在没有外调水的情况下,即使不考虑生态环境用水,河北省2005年和2010年仍将缺水57.3亿m3和61.8亿m3。
因此,引水工程,比如南水北调工程才是解决该省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性措施。